CN105250349A - 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50349A CN105250349A CN201510797474.8A CN201510797474A CN105250349A CN 105250349 A CN105250349 A CN 105250349A CN 201510797474 A CN201510797474 A CN 201510797474A CN 105250349 A CN105250349 A CN 1052503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ot
- rheumatoid arthritis
- analgesic ointment
- colguhoumia root
- ph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所述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活性成分为火把花根根芯的水提物。所述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活性成分为将水提物经过了50-60%醇沉后,上清液浓缩的浸膏。本发明提供的火把花巴布贴剂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良好的活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巴布贴剂,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背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慢性、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其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理为慢性滑膜炎,侵蚀软骨和骨,破坏关节。RA患者的肌腿、腿鞘、滑囊亦可受侵,皮肤、呼吸、血液、神经、肾脏、心脏、眼等多器官、系统也可受累。治疗RA的常用药物传统上分为非当体类抗炎药(NSAm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随着对祖国医学的挖掘和现代医学的发展,RA的治疗途径不断得到拓宽。中医学上,RA属于“尪痹”范畴。古人根据其遍历关节肿胀疼痛、缠绵难愈的特点,称之为“周痹”“历节”“白虎病”“鹤膝风”等。中医药治疗旭痹疗效较好,最为突出的单味中药首推雷公藤。入药部分为雷公藤的根或根的木质部川。药性苦、辛、寒,有大毒。主要功效为祛风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hypoglaucum(Level)Hutch,简称THH]又名粉背雷公藤、火把花、金刚藤,属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含有二萜类及生物碱类等活性成分。产于黔东南州,尤其是雷山县雷公山一带,药用部位主要是根部;因此,也被成为火把花根。昆明山海棠与雷公藤同属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二者在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方而相似,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抗肿瘤等作用。但是昆明山海棠属于有毒中药,中医认为“有大毒”,所含总生物碱是其主要毒性成分,并显示出肯定的细胞毒性。近年来研究发现昆明山海棠有抗生育、诱导染色体畸变、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昆明山海棠得到提物为活性成分的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所述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活性成分为火把花根根芯的水提物。所述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活性成分为将水提物经过了50-60%醇沉后,上清液浓缩的浸膏。
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药材重量3倍以上的水加热提取粉碎后的火把花根根芯,收集提取液;
2)在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控制有效成分的含量为生药300g/L,乙醇浓度20-30%,静置超过8h;
3)过滤步骤2)中的上清液,6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火把花根浸膏;
4)添加辅料,将火把花根浸膏制成巴布贴剂。
其中,步骤4)所述的将火把花根浸膏制成巴布贴剂,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聚丙烯酸钠1.1g、甘羟铝0.1g和6g甘油,混合均匀,作为A相;
2)称取1.3g卡波姆和6g甘油,混合均匀后,加入17g蒸馏水是混合物溶胀,作为B相。
3)称取0.14g柠檬酸,加入6g蒸馏水使其溶解,加入0.36g浸膏,不断搅拌使其溶解,作为C相;
4)将A相与B相在60℃水浴中加热20min,将B相转移到A相中,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再将C相逐滴加入,在水浴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得巴布贴膏剂;
5)将制备的巴布贴膏剂均匀的涂抹到涂布上,再在表面放置一层防黏贴,置于室温下晾干,即得火把花根巴布贴剂。
其中,所述粉碎后的火把花根根芯在提取以前,加酸水溶液,调整pH值到5-6。
其中,步骤1)所述的加热提取方法为回流或60℃以上温浸提取。
上述所述的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火把花巴布贴剂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具有良好的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对火把花根浸膏提取方法的考察
1.把花根去皮,保留根芯,称取去皮的火把花根根芯10kg,将根芯粉碎,得到提取原料;将提取原料用3倍提取原料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以上,将提取原料用3倍以上提取原料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以上,得到提取液;在低于10℃条件下,静置超过12h,上清液过滤,浓缩上清液,得到火把花根根芯浸膏1。
2.把花根去皮,保留根芯,称取去皮的火把花根根芯10kg,将根芯粉碎,用乙酸或盐酸的水溶液调pH值至5-6,得到提取原料;将提取原料用3倍以上提取原料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以上,得到提取液;在低于10℃条件下,静置超过12h,上清液过滤,浓缩上清液,得到火把花根根芯浸膏2。
3.把花根去皮,保留根芯,称取去皮的火把花根根芯10kg,将根芯粉碎,用乙酸或盐酸的水溶液调pH值至5-6,得到提取原料;将提取原料用3倍以上提取原料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以上,得到提取液;加入水和乙醇,控制有效成分的含量为生药300g/L,乙醇浓度40-50%,常温静置超过8h,上清液过滤,浓缩上清液,得到火把花根根芯浸膏3。
4.把花根去皮,保留根芯,称取去皮的火把花根根芯10kg,将根芯粉碎,用乙酸或盐酸的水溶液调pH值至5-6,得到提取原料;将提取原料用3倍以上提取原料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以上,得到提取液;加入水和乙醇,控制有效成分的含量为生药300g/L,乙醇浓度50-60%,常温静置超过8h,上清液过滤,浓缩上清液,得到火把花根根芯浸膏4。
5.把花根去皮,保留根芯,称取去皮的火把花根根芯10kg,将根芯粉碎,用乙酸或盐酸的水溶液调pH值至5-6,得到提取原料;将提取原料用3倍以上提取原料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以上,得到提取液;加入水和乙醇,控制有效成分的含量为生药300g/L,乙醇浓度70-80%,常温静置超过8h,上清液过滤,浓缩上清液,得到火把花根根芯浸膏5。
6.称取火把花根10kg,将火把花根粉碎,用乙酸或盐酸的水溶液调pH值至5-6,得到提取原料;将提取原料用3倍以上提取原料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以上,得到提取液;加入水和乙醇,控制有效成分的含量为生药300g/L,乙醇浓度50-60%,常温静置超过8h,上清液过滤,浓缩上清液,得到火把花根根芯浸膏6。
以雷公藤甲素为指标对上述三组火把花根根芯浸膏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具体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火把花根提取物的质量比较
分组 | 干膏收率% | 总生物碱转移率% | 外观 |
浸膏1 | 12.26 | 37.4% | 色泽棕褐色,粘稠,杂质少 |
浸膏2 | 16.93 | 98.7% | 色泽深褐色,粘稠,杂质多 |
浸膏3 | 12.48 | 98.9% | 色泽棕褐色,粘稠,杂质较少 |
浸膏4 | 11.94 | 99.4% | 色泽黄褐色,粘稠,杂质较少 |
浸膏5 | 8.97 | 89.1% | 色泽黄褐色,粘稠,杂质较少 |
浸膏6 | 10.95 | 94.6% | 色泽黄褐色,粘稠,杂质较少 |
对上述三组浸膏进行急性毒理检测,实验动物为体重20±2g的小鼠。具体如表2所示。
表2不同火把花根提取物急毒考察
分组 | LD50(生药g/kg) |
浸膏1 | 44.53 |
浸膏2 | 37.90 |
浸膏3 | 78.26 |
浸膏4 | 81.45 |
浸膏5 | 81.68 |
浸膏6 | 21.54 |
由此可知,采用火把花根芯的水提取物并对乙醇提取物采用醇浓度降低到30-60%静置除杂,不仅能够降低杂质率,不影响活性成分含量,而且浸膏的色素含量大幅度的降低,有利于制剂。并且浸膏的毒性大幅度的降低。
实施例2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制备
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实验组1的制备:(1)称取聚丙烯酸钠1.1g、甘羟铝0.1g和6g甘油,混合均匀,作为A相;(2)称取1.3g卡波姆和6g甘油,混合均匀后,加入17g蒸馏水是混合物溶胀,作为B相。(3)称取0.14g柠檬酸,加入6g蒸馏水使其溶解,加入0.36g实施例1中得到浸膏1,不断搅拌使其溶解,作为C相;(4)将A相与B相在60℃水浴中加热20min,将B相转移到A相中,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再将C相逐滴加入,在水浴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得巴布贴膏剂1;(5)将制备的巴布贴膏剂均匀的涂抹到涂布上,再在表面放置一层防黏贴,置于室温下晾干,即得巴布贴剂,这里为了给药方便,制备实验组药物时,直接将得到的巴布贴膏剂1作为实验组1。
称取实施例1中得到的浸膏4和浸膏6,采用实验组1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制备得到实验组2、实验组3。
实施例3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治疗活性考察
取大鼠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体重180-220g,随机分5组,即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法斯通凝胶)、3%,6%,实验组3。每天足趾部涂药1次,阳性照组外涂法斯通凝胶1g/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外涂卡波姆基质1g/只,其余给药组外涂各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1g/只,阳性对续28天。造模前先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测量大鼠后肢足趾容积,然后每天涂药1次,此后隔周测量大鼠右后肢足趾容积各一次,计算足趾肿胀程度,比较各组差异。
肿胀程度=致炎后同侧足趾容积-致炎前同侧足趾容积
末次涂药后1h,剥离足跖关节皮毛、肌肉,取足蹈关节剥除趾骨后将组织匀浆,按测试盒方法测定大鼠足路组织液IL-1β、TNF-α,PGE2的含量。末次涂药后1h,每只动物从心脏抽血1ml,离心取血清,按SOD测试盒方法检测大鼠血清SOD活力。
模型组、阳性对照组、3%,6%,实验组3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空白对照组大鼠右后足踢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另取60只大鼠作同样处理。末次涂药后1h,每只动物从心脏抽血1.6mL,加入0.4mL构椽酸钠抗凝剂,吸入血沉管至“0”刻度处,将血沉管直立在血沉架上记时,在室温22℃下静置1h,观察记录红细胞下沉mm数。取蒸馏水880ml,加入磷酸二氢钠(NaH2P04.H20)4g及磷酸氢二钠(NaHP04)13g,充分溶解混匀后,加入40%甲醛120ml。室温下保存备用。末次涂药后1h将大鼠放清体血,剥离足趾关节皮毛、肌肉、肌腿组织并暴露关节,取足趾关节剥除滑膜后,以中性福尔马林固定。EDTA液脱钙2周后石蜡包埋,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观察软骨缺损范围深度、纤维组织增生、软骨炎细胞浸润等。
由表3可知,致炎第7天,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2、3大鼠右足趾肿胀度均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致炎第14天,实验组2大鼠右足趾肿胀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阳性对照组、3%和实验组3右足趾肿胀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致炎第21天,阳性对照组、3%、6%和实验组3大鼠右足趾肿胀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致炎第28天,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2、3大鼠右足趾肿胀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
表3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肿胀的影响的动态变化(n=10)
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由表4可知,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大鼠右足趾肿胀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
4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肿胀的影响(n=10)
分组 | 右后足趾肿胀度 |
模型组 | 0.542±0.015 |
阳性对照组 | 0.376±0.015** |
实验组1 | 0.395±0.016 |
实验组2 | 0.357±0.015** |
实验组3 | 0.368±0.017** |
注:**P<0.01,与模型组比较。
由表5可知,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大鼠足蹈组织液IL-1β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实验组1、2、3大鼠足跖组织液IL-1β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阳性对照组大鼠足跖组织液工IL-1β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5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跃组织液IL-1β的含量影响(P25,P50,P75,n=10)
分组 | IL-1β(pg/ml) |
空白对照组 | 20.20(53.410,59.180,70.450)** |
模型组 | 45.30(75.305,92.307,100.306) |
阳性对照组 | 31.20(62.289,75.581,82.083) |
实验组1 | 30.30(60.015,68.332,81.942)* |
实验组2 | 27.90(60.677,65.847,78.437)* |
实验组3 | 28.10(56.785,67.412,85.123)* |
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由表6可知,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2、3大鼠足踢组织液TNF-a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空白组大鼠足路组织液PGE2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2、3大鼠足跖组织液PGE2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表6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踌组织液TNF-α,PGE2含量的影响( n=10)
分组 | TNP-α,(pg/ml) | PGE2(pg/ml) |
空白对照组 | 20.142±1.246** | 182.999±19.714** |
模型组 | 39.220±2.263 | 214.546±39.875 |
阳性对照组 | 25.753±1.585** | 210.822±20.765* |
实验组1 | 28.723±2.446* | 210.537±19.995* |
实验组2 | 27.117±1.597** | 199.106±29.131* |
实验组3 | 27.362±1.837** | 206.566±21.284* |
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由表7可知,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和实验组1大鼠血清SOD活力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6%和实验组3大鼠血清SOD活力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7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清SOD活力的影响(OD值)(P25,P50,P75,n=10)
分组 | SOD(OD值) |
空白对照组 | 32.85(0.145,0.158,0.182)* |
模型组 | 15.10(0.122,0.143,0.152) |
阳性对照组 | 29.70(0.124,0.164,0.185) |
实验组1 | 30.15(0.144,0.158,0.181)* |
实验组2 | 38.50(0.165,0.175,0.186)** |
实验组3 | 36.25(0.154,0.173,0.184)** |
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由表8可知,与模型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大鼠血沉速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阳性对照组、实验组1、实验组2和实验组3血沉速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表8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血沉的影响(n=10)
分组 | 血沉(mm/h) |
空白对照组 | 1.04±0.20** |
模型组 | 1.52土0.33 |
阳性对照组 | 1.24±0.21* |
实验组1 | 1.21±0.25* |
实验组2 | 1.04±0.15** |
实验组3 | 1.24±0.27* |
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Claims (7)
1.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活性成分为火把花根根芯的水提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活性成分为将水提物经过了50-60%醇沉后,上清液浓缩的浸膏。
3.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药材重量3倍以上的水加热提取粉碎后的火把花根根芯,收集提取液;
2)在提取液中添加乙醇,控制有效成分的含量为生药300g/L,乙醇浓度20-30%,静置超过8h;
3)过滤步骤2)中的上清液,60℃条件下减压浓缩,得到火把花根浸膏;
4)添加辅料,将火把花根浸膏制成巴布贴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将火把花根浸膏制成巴布贴剂,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聚丙烯酸钠1.1g、甘羟铝0.1g和6g甘油,混合均匀,作为A相;
2)称取1.3g卡波姆和6g甘油,混合均匀后,加入17g蒸馏水是混合物溶胀,作为B相;
3)称取0.14g柠檬酸,加入6g蒸馏水使其溶解,加入0.36g火把花根浸膏,不断搅拌使其溶解,作为C相;
4)将A相与B相在60℃水浴中加热20min,将B相转移到A相中,不断搅拌至混合均匀,再将C相逐滴加入,在水浴中搅拌至混合均匀,即得巴布贴膏剂;
5)将制备的巴布贴膏剂均匀的涂抹到涂布上,再在表面放置一层防黏贴,置于室温下晾干,即得火把花根巴布贴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后的火把花根根芯在提取以前,加酸水溶液,调整pH值到5-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加热提取方法为回流或60℃以上温浸提取。
7.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在制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7474.8A CN105250349A (zh) | 2015-11-18 | 2015-11-18 | 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97474.8A CN105250349A (zh) | 2015-11-18 | 2015-11-18 | 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50349A true CN105250349A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090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97474.8A Pending CN105250349A (zh) | 2015-11-18 | 2015-11-18 | 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5034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4465A (zh) * | 2019-09-19 | 2020-08-07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一种含青蒿琥酯与火把花的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69147A (zh) * | 2004-04-27 | 2005-01-26 | 陈明元 | 昆明山海棠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698772A (zh) * | 2005-05-23 | 2005-11-23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制药厂 | 中药制剂昆明山海棠水煎醇沉的制备方法 |
CN1973836A (zh) * | 2006-12-01 | 2007-06-06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一种治疗痛经的亲水性巴布剂 |
CN101780169A (zh) * | 2010-03-10 | 2010-07-21 |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何济公制药厂 | 一种跌打镇痛巴布剂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406670A (zh) * | 2010-09-21 | 2012-04-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该提取物的应用 |
CN102727558A (zh) * | 2012-07-04 | 2012-10-17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一种火把花根提取物、双层缓释片及其应用 |
-
2015
- 2015-11-18 CN CN201510797474.8A patent/CN10525034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69147A (zh) * | 2004-04-27 | 2005-01-26 | 陈明元 | 昆明山海棠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698772A (zh) * | 2005-05-23 | 2005-11-23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制药厂 | 中药制剂昆明山海棠水煎醇沉的制备方法 |
CN1973836A (zh) * | 2006-12-01 | 2007-06-06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一种治疗痛经的亲水性巴布剂 |
CN101780169A (zh) * | 2010-03-10 | 2010-07-21 |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何济公制药厂 | 一种跌打镇痛巴布剂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406670A (zh) * | 2010-09-21 | 2012-04-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昆明山海棠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及该提取物的应用 |
CN102727558A (zh) * | 2012-07-04 | 2012-10-17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一种火把花根提取物、双层缓释片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李瑞琳等: "《雷公藤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30 September 1989,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马文玺等: "昆明山海棠搽剂的研制和质量控制", 《中国药学杂志》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94465A (zh) * | 2019-09-19 | 2020-08-07 |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一种含青蒿琥酯与火把花的药物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Mohammad et al. | Effects of Black Seeds (Nigella Sativa) on Spermatogenesis and | |
JP6039421B2 (ja) | 消炎・消腫・止痛用の漢方薬草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応用 | |
US10967030B2 (en)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psoriasi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 |
Park et al. | Antiobesity effect of ethanolic extract of Ramulus mori in differentiated 3T3-L1 adipocytes and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e mice | |
CN100542585C (zh) | 一种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 |
CN100488552C (zh) | 一种治疗关节炎或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870568B (zh) | 一种抗敏止痒植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 |
CN102258598B (zh) | 以木瓜有效部位制成的药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5749072B (zh) | 防治高尿酸、高脂血症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141653B (zh) | 一种含总姜酚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50349A (zh) | 一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火把花根巴布贴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1040891B (zh) | 昆明山海棠生物碱的制备方法 | |
CN1256120C (zh)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10795B (zh) | 一种杜仲降压口服制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1850094A (zh) | 一种中药贴膏剂 | |
CN1634319A (zh) |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812386A (zh) | 一种金疮小草抗炎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6963912B (zh) | 一种治疗湿疹的降香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025705A (zh) | 一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225386B (zh) | 一种高效低毒的复方雷公藤凝胶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74315B (zh) | 一种祖师麻的有效组分群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337026A (zh) | 一种治疗痛风的外用药物组合物 | |
CN105853575A (zh) | 一种内服外敷用于促进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的儿童中药配方 | |
CN1215876C (zh) | 一种抗痛风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87316B (zh) | 抗痛风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