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49222A - 一种茶香锅巴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香锅巴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49222A CN105249222A CN201510777778.8A CN201510777778A CN105249222A CN 105249222 A CN105249222 A CN 105249222A CN 201510777778 A CN201510777778 A CN 201510777778A CN 105249222 A CN105249222 A CN 1052492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ce
- tea
- green tea
- crispy rice
- seed oi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香锅巴,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25-45份、绿豆10-25份、麦片5-15份、绿茶籽油5-15份、绿茶干1-5份、柑橘皮1-5份、食盐0.3-1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制作方法如下:称取相应原料后,磨粉或切碎;放入搅拌机,搅拌均匀,使结成面团;放入锅巴模具中挤出,并切成厚度2-5mm的面片;使用烘烤带进行烘烤;真空包装。该锅巴食用安全,营养成分含量高,口感酥脆、清新,为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适用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具体涉及一种茶香锅巴,以及该茶香锅巴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锅巴起源于我国汉民族民间特色小吃,原指焖饭时紧贴着锅结焦成块状的一层饭粒,由于其味道焦脆香酥、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市场出售的锅巴多为采用大米、黄豆、绿豆等原料,经高温油炸并添加多种风味剂、防腐剂等添加剂制作而成,其营养成分破坏严重,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销路有限。
针对以上缺陷,目前也有商家选择采用烘烤的方式进行锅巴制作,但烘烤的锅巴也存在质硬,米香缺乏,口感差,色素、风味剂等添加剂添加过多,营养成分含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使传统的民间美食面临瓶颈,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茶香锅巴,该锅巴食用安全,营养成分含量高,口感酥脆、清新,为纯天然绿色健康食品,适用推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香锅巴,该锅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25-45份、绿豆10-25份、麦片5-15份、绿茶籽油5-15份、绿茶干1-5份、柑橘皮1-5份、食盐0.3-1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
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茶香锅巴可以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25-45份、绿豆10-25份、麦片5-15份、绿茶籽油5-10份、绿茶干1-5份、柑橘皮1-5份、蜂蜜1-5份、荸荠1-5份、碎冰1-10份、食盐0.3-1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
本发明茶香锅巴使用的各原料:
大米、绿豆、麦片为锅巴的基材,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提供锅巴原始米香。
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冷榨油营养成分、生物活性物质保留更为完整,安全健康,且冷榨绿茶籽油中含有的水分相对较高。
绿茶干即绿茶茶叶。
柑橘皮可以是新鲜的柑橘皮,也可以是脱去一定量水后得到的柑橘皮。
蜂蜜营养丰富,口感佳,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经高温烘烤可呈现金黄色泽和诱人香味,且赖氨酸含量较为丰富。
荸荠选用的是去皮后白色肉部分,味甜多汁,清脆可口,营养丰富。
上述茶香锅巴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以上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将大米、绿豆磨成粉末状,将绿茶干、柑橘皮(及荸荠)切碎;
S2:将处理后的大米、绿豆、绿茶干、柑橘皮及麦片(及荸荠、碎冰)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中间放入绿茶籽油、食盐(及蜂蜜),使搅拌均匀,结成面团;
S3:将面团放入锅巴模具中进行挤出,并切成厚度2-5mm的面片;
S4:切好的面片落到设置在锅巴模具挤出端下方的烘烤带,设置烘烤带烘烤温度为200-220°,通过设置烘烤带传输速度控制烘烤时间在5-10min,随着烘烤带的传输,面片一边烘烤一边向前传输,至烘烤带末端时完成烘烤成锅巴;
S5:锅巴进入烘烤带末端设置的真空包装机,真空包装。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上述茶香锅巴制作时使用的锅巴模具结构。该锅巴模具包括挤压筒本体,所述挤压筒本体内设有螺杆,所述挤压筒本体的出料口端套设有出料套,所述出料套的前端设置有与挤压筒本体内部连通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外设置有用于切割从出料孔挤出的面团的闸刀,所述闸刀上方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用于按压闸刀的摆臂。
作为优选,所述闸刀为倒T字形,所述闸刀包括刀架和固定在刀架底部中间的刀片。
作为优选,该锅巴模具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于出料套的出料孔外、且定位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置闸刀并供闸刀来回运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刀架两侧底部连接、底部与导向槽底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和有益效果:
(1)采用水分含量较多的绿茶籽油,荸荠、碎冰等高水分原料的使用,使成型的面团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水分,该水分经高温烘烤汽化,使面团内部形成较多微小空隙,增加烘烤锅巴松脆度,以及各原料不同质地、颗粒大小,使锅巴呈现层次丰富和松脆口感;
(2)绿茶干和柑橘皮能很好地吸收绿茶籽油油酯,增加锅巴风味,以及绿茶籽油、蜂蜜等提供的美好香味给予适度配比,使锅巴呈现浓郁茶香、清香、甜香,口感清新,不油腻,且呈现诱人色泽;
(3)制作方法上,绿茶籽油、蜂蜜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有利于实现面团的充分、均匀混合以及各原料的良好粘合,有利于后续的挤压成型和烘烤的顺利进行,减少废品率和返工率;
(4)使用的模具结构集挤压成型与切片于一体,大大提高了锅巴生产效率,占用空间小,设备成本低,与后续的烘烤带、真空包装机形成一条锅巴流水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加工速度快,营养损耗低,生产成本低;
(5)总的来说,本发明锅巴各原料搭配合理,营养成分全面丰富,风味清新、独特,口感丰富,香脆可口,色泽诱人,纯天然健康绿色健康食品,食用安全,适用作为民间美食和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使用的锅巴模具的剖视图;
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锅巴模具的侧视图;
图3所示的是本发明锅巴模具的闸刀与定位板的切面图。
其中:1、挤压筒本体;2、螺杆;3、出料套;31、出料孔;4、闸刀;41、刀架;42、刀片;5、电机;6、定位板;61、导向槽;7、摆臂;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描述。应该指出,以下具体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说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科学和技术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本实施例茶香锅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35份、绿豆15份、麦片10份、绿茶籽油10份、绿茶干2份、柑橘皮5份、食盐0.8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
制作方法如下:
S1:称取以上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将大米、绿豆磨成粉末状,将绿茶干、柑橘皮切碎;
S2:将处理后的大米、绿豆、麦片、绿茶干、柑橘皮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中间放入绿茶籽油、食盐,使搅拌均匀,结成面团;
S3:将面团放入锅巴模具中进行挤出,并切成厚度3mm的面片;
S4:切好的面片落到设置在锅巴模具挤出端下方的烘烤带,设置烘烤带烘烤温度为210°,通过设置烘烤带传输速度控制烘烤时间在8min,随着烘烤带的传输,面片一边烘烤一边向前传输,至烘烤带末端时完成烘烤成锅巴;
S5:锅巴进入烘烤带末端设置的真空包装机,真空包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茶香锅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40份、绿豆10份、麦片15份、绿茶籽油8份、绿茶干1份、柑橘皮4份、食盐0.8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
制作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茶香锅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40份、绿豆20份、麦片10份、绿茶籽油10份、绿茶干3份、柑橘皮4份、蜂蜜3份、荸荠3份、碎冰5份、食盐1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
制作方法如下:
S1:称取以上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将大米、绿豆磨成粉末状,将绿茶干、柑橘皮、荸荠切碎;
S2:将处理后的大米、绿豆、麦片、绿茶干、柑橘皮、荸荠、碎冰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中间放入绿茶籽油、蜂蜜、食盐,使搅拌均匀,结成面团;
S3:将面团放入锅巴模具中进行挤出,并切成厚度4mm的面片;
S4:切好的面片落到设置在锅巴模具挤出端下方的烘烤带,设置烘烤带烘烤温度为220°,通过设置烘烤带传输速度控制烘烤时间在8min,随着烘烤带的传输,面片一边烘烤一边向前传输,至烘烤带末端时完成烘烤成锅巴;
S5:锅巴进入烘烤带末端设置的真空包装机,真空包装。
实施例4:
本实施例茶香锅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30份、绿豆25份、麦片5份、绿茶籽油5份、绿茶干3份、柑橘皮5份、蜂蜜5份、荸荠5份、碎冰10份、食盐1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
制作方法同实施例3。
实施例5:
本实施例茶香锅巴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30份、绿豆10份、麦片15份、绿茶籽油8份、绿茶干1份、柑橘皮3份、蜂蜜4份、荸荠4份、碎冰8份、食盐0.5份、山梨酸0.03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
制作方法如下:
S1:称取以上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将大米、绿豆磨成粉末状,将绿茶干、柑橘皮、荸荠切碎;
S2:将处理后的大米、绿豆、麦片、绿茶干、柑橘皮、荸荠、碎冰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中间放入绿茶籽油、蜂蜜、食盐、山梨酸,使搅拌均匀,结成面团;
S3:将面团放入锅巴模具中进行挤出,并切成厚度3mm的面片;
S4:切好的面片落到设置在锅巴模具挤出端下方的烘烤带,设置烘烤带烘烤温度为220°,通过设置烘烤带传输速度控制烘烤时间在5min,随着烘烤带的传输,面片一边烘烤一边向前传输,至烘烤带末端时完成烘烤成锅巴;
S5:锅巴进入烘烤带末端设置的真空包装机,真空包装。
以上实施例所使用的锅巴模具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挤压筒本体1,所述挤压筒本体1内设有螺杆2,所述挤压筒本体1的出料口端套设有出料套3,所述出料套3的前端设置有与挤压筒本体1内部连通的出料孔31,所述出料孔31外设置有用于切割从出料孔31挤出的面团的闸刀4,所述闸刀4上方设置有由电机5驱动用于按压闸刀4从而使闸刀4进行来回运动的摆臂7。
所述闸刀4为倒T字形,所述闸刀4包括刀架41和固定在刀架41底部中间的刀片42。所述摆臂7与闸刀4的刀架41顶部连接。
所述挤压筒本体1外部还设有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位于出料套3的出料孔31外、且定位板6上设置有用于容置闸刀4并供闸刀4来回运动的导向槽61。所述导向槽61内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8的顶部与刀架41两侧底部连接、底部与导向槽61底部连接。复位弹簧8的数量可以为两根,也可以为四根,呈对称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原料和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符合食品加工的市售产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核心技术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茶香锅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25-45份、绿豆10-25份、麦片5-15份、绿茶籽油5-15份、绿茶干1-5份、柑橘皮1-5份、食盐0.3-1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香锅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作而成:大米25-45份、绿豆10-25份、麦片5-15份、绿茶籽油5-10份、绿茶干1-5份、柑橘皮1-5份、蜂蜜1-5份、荸荠1-5份、碎冰1-10份、食盐0.3-1份,所述绿茶籽油为采用冷榨方法榨取的茶籽油。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香锅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以上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将大米、绿豆磨成粉末状,将绿茶干、柑橘皮切碎;
S2:将处理后的大米、绿豆、绿茶干、柑橘皮及麦片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中间放入绿茶籽油、食盐,使搅拌均匀,结成面团;
S3:将面团放入锅巴模具中进行挤出,并切成厚度2-5mm的面片;
S4:切好的面片落到设置在锅巴模具挤出端下方的烘烤带,设置烘烤带烘烤温度为200-220°,通过设置烘烤带传输速度控制烘烤时间在5-10min,随着烘烤带的传输,面片一边烘烤一边向前传输,至烘烤带末端时完成烘烤成锅巴;
S5:锅巴进入烘烤带末端设置的真空包装机,真空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香锅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锅巴模具包括挤压筒本体(1),所述挤压筒本体(1)内设有螺杆(2),所述挤压筒本体(1)的出料口端套设有出料套(3),所述出料套(3)的前端设置有与挤压筒本体(1)内部连通的出料孔(31),所述出料孔(31)外设置有用于切割从出料孔(31)挤出的面团的闸刀(4),所述闸刀(4)上方设置有由电机(5)驱动用于按压闸刀(4)的摆臂(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茶香锅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刀(4)为倒T字形,所述闸刀(4)包括刀架(41)和固定在刀架(41)底部中间的刀片(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香锅巴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锅巴模具还包括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设置于出料套(3)的出料孔(31)外、且定位板(6)上设置有用于容置闸刀(4)并供闸刀(4)来回运动的导向槽(61),所述导向槽(61)内两侧设置有复位弹簧(8),所述复位弹簧(8)的顶部与刀架(41)两侧底部连接、底部与导向槽(61)底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77778.8A CN105249222A (zh) | 2015-11-13 | 2015-11-13 | 一种茶香锅巴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77778.8A CN105249222A (zh) | 2015-11-13 | 2015-11-13 | 一种茶香锅巴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49222A true CN105249222A (zh) | 2016-01-20 |
Family
ID=5508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77778.8A Pending CN105249222A (zh) | 2015-11-13 | 2015-11-13 | 一种茶香锅巴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4922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9632A (zh) * | 2017-10-19 | 2018-01-09 | 旌德县瑞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橘皮绿茶风味锅巴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03038Y (zh) * | 1994-10-13 | 1995-07-12 | 杨恒奎 | 食用锅巴成型机 |
CN103919046A (zh) * | 2014-04-22 | 2014-07-16 | 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菠萝味锅巴的制备方法 |
CN103919045A (zh) * | 2014-04-18 | 2014-07-16 | 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香蕉果味锅巴的制作方法 |
CN104304998A (zh) * | 2014-10-10 | 2015-01-28 | 赵敬哲 | 一种抹茶味锅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430736A (zh) * | 2014-11-20 | 2015-03-25 | 惠州市欧野科技有限公司 | 野菜饼干 |
-
2015
- 2015-11-13 CN CN201510777778.8A patent/CN10524922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203038Y (zh) * | 1994-10-13 | 1995-07-12 | 杨恒奎 | 食用锅巴成型机 |
CN103919045A (zh) * | 2014-04-18 | 2014-07-16 | 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香蕉果味锅巴的制作方法 |
CN103919046A (zh) * | 2014-04-22 | 2014-07-16 | 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菠萝味锅巴的制备方法 |
CN104304998A (zh) * | 2014-10-10 | 2015-01-28 | 赵敬哲 | 一种抹茶味锅巴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430736A (zh) * | 2014-11-20 | 2015-03-25 | 惠州市欧野科技有限公司 | 野菜饼干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朝霞: "《中国烹饪技法词典》", 31 May 2014,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49632A (zh) * | 2017-10-19 | 2018-01-09 | 旌德县瑞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橘皮绿茶风味锅巴的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42932B (zh) | 包含整个谷粒的复合食品的制备方法 | |
CN102231956B (zh) | 水果和蔬菜零食 | |
CN104543722B (zh) | 一种全谷物青稞面筋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894039A (zh) | 一种水果馅饼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053967A (zh) | 一种烤红薯风味的红薯速冻调理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 |
CN102511535B (zh) | 一种家庭紫菜酥饼的生产工艺 | |
CN101884344A (zh) | 一种速冻馅饼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69525A (zh) | 五彩美味糍粑及其配制方法 | |
KR101889685B1 (ko) | 저칼로리 돈까스의 제조방법 | |
CN103404877A (zh) | 一种果蔬蛋白素肉串方便套盒的加工方法 | |
CN103444818A (zh) | 玉米麻花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3875756B (zh) | 一种风味酥脆耐嚼面包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04181A (zh) | 一种南瓜包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61492A (zh) | 风味锅巴及制作方法 | |
CN106689307A (zh) | 皮蛋曲奇饼干 | |
CN105249224A (zh) | 葵花籽香味锅巴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5249232A (zh) | 核桃味锅巴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5249222A (zh) | 一种茶香锅巴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0370903C (zh) | 香蕉芝麻糕及其制作工艺 | |
CN101380034A (zh) | 胡萝卜蛋糕 | |
CN103719767A (zh) | 一种蔬菜饼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719724A (zh) | 一种营养冬瓜面条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9527421B (zh) | 一种重组鸡肉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239897A (zh) | 一种无花果和桑果为原料的月饼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5249233A (zh) | 茶香锅巴及其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