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36231B - 电梯防护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梯防护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36231B CN105236231B CN201510738810.1A CN201510738810A CN105236231B CN 105236231 B CN105236231 B CN 105236231B CN 201510738810 A CN201510738810 A CN 201510738810A CN 105236231 B CN105236231 B CN 1052362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vator
- arm
- travel switch
- car
- connecting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防护机构,包括曲臂、行程开关,曲臂具有连接端和工作端,连接端与楼层的墙体转动连接,曲臂能绕连接端在水平方向转动,当电梯门呈打开状态,曲臂的工作端能转至轿厢内,行程开关设置在工作端,设置有行程开关的曲臂在红外线光幕区域外的盲区内转动,行程开关与电梯电源连接。本发明电梯防护机构,当电梯门打开时,曲臂滑入轿厢内,一旦电梯发生意外出现上升或下降的现象,行程开关则会及时控制电梯电源断开,轿厢将会被曲臂支撑住,这样减少意外的发生,此外,机构安装简单,可以直接看到机构是否在安全运作,给用户带来一个安全使用环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楼层墙体上的用以防止在乘客进出时电梯意外升降的电梯防护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电梯均会出现突然上升或下降现象,给轿厢内的乘客带来人身伤害,尤其是在电梯门开启时,人员进出的时候,此时若是出现电梯上升或下降的现象,会给乘客带来极大的人身伤害,事故均比较严重。
在一份中国发明专利中,该发明专利于2006-11-15公开,其公开号为CN 1861511A,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货运电梯、升降梯空中定位防坠装置及防坠方法,连杆III两端分别与支架I和支架II铰接,两转杆的一端分别与连杆III固接、另一端与连杆I和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I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轴的一端铰接,两轴的另一端分别进出于支撑板中的支撑孔,拔叉与连杆III固接且拔杆的拔头与拔叉的叉头相配合。优点:一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货运电梯、升降机空中定位方式,实现了货运电梯、升降机空中定位的双重保险;二是同步自控拔叉双连杆防坠机构的设计,不仅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实用、安全可靠,而且成本低廉、可操作性极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解决了货运电梯、升降梯防坠落的难题。但是该专利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结构复杂,通过多个连杆、多个支架以及拨杆等方可实现防坠功能;其二,两轴的需要进出支撑板的支撑孔,所以对支撑板的安装的精确程度较高;其三,仅靠机械结构承载突然上升或下降的力,其承载力有限;其四,通过多个传动杆的联动,占用面积较大;其五,不直观,当轿厢内的重量过重,有晃动时,轿厢内的乘客因无法看到防坠装置,会产生惊慌。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和安装均较为简单、占用面积小、能承载较大力的电梯防护机构,该电梯防护机构能直观的被轿厢内的乘客看到,在发生意外时,起到安抚轿厢内乘客的作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防护机构,包括曲臂、行程开关,所述曲臂具有连接端和工作端,所述连接端与楼层的墙体转动连接,所述曲臂能绕连接端在水平方向转动,当电梯门呈打开状态,所述曲臂的工作端能转至轿厢内,所述行程开关设置在工作端,设置有行程开关的曲臂在红外线光幕区域外的盲区内转动,所述行程开关与电梯电源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一,结构简单,曲臂的连接端转动设置在墙体上,曲臂的工作端通过外力或其他驱动力的作用则可以滑入轿厢内,在发生意外时,曲臂能提供支撑轿厢的承载力,设置有行程开关的曲臂安装在红外线光幕区域外的盲区内,即曲臂的转动区域在红外线光幕区域外工作,这样设置后,电梯门自带的形成红外线电梯光幕区域不会因感应到曲臂的工作端在轿厢内而不关闭电梯门,保证了电梯门的正常开启与关闭;其二,由于曲臂仅需进入轿厢内即可承载该轿厢,继而化解轿厢发生意外时出现的下降或上升的力,在安装曲臂时,仅需要保证曲臂的工作端能滑入轿厢内即可,安装方便;其三,安装行程开关,发生意外时,轿厢碰触到行程开关,则可通过该行程开关控制电梯电源整体断电,曳引钢丝绳拉住轿厢,给曲臂分担一些承载力,该电梯防护机构能承载剩余的重量;其四,占用面积小;其五,每次电梯门打开时,曲臂进入轿厢后,轿厢内的乘客会产生自我安抚心理,减少乘客的顾虑。
优选地,电梯防护机构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轴以及两块支撑板,所述两块支撑板固定安装在墙体上,所述两块支撑板上下对应设置且均与 水平面平行,所述连接轴固定设置两块支撑板之间且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曲臂的连接端设置有上下走向的通孔,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通孔。曲臂的连接端绕连接轴转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墙体与曲臂之间设置有用以作用曲臂转向轿厢内的驱动件。驱动件用以驱动曲臂自动进入轿厢内,乘客无需将曲臂推入轿厢,方便、省力。
优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具有套设在连接轴上的弹簧圈以及两个设置在弹簧圈两端的扭力臂,两个扭力臂上下对应且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弹簧圈以及两个扭力臂呈开口朝向电梯门的“U”型状,其中一个扭力臂的端部与支撑板连接,另一个扭力臂的端部与曲臂的连接端连接。采用扭力弹簧,电梯门关闭时,两个扭力臂行程夹角,产生弹力,一旦电梯门关闭,扭力臂复位,迫使曲臂的工作端滑入轿厢内,不影响电梯的正常运作,采用扭力弹簧具有结构简单、更换方便、成本低的优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曲臂工作端的端部设置有滚轮。滚轮便于曲臂工作端在正在关闭或正在打开的电梯门上滑动,减少曲臂与正在关闭的电梯门的摩擦力,曲臂的转动更为顺利。
优选地,所述曲臂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均与水平面平行且呈曲线状的水平杆以及一根与水平面垂直的竖直杆,两根所述水平杆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竖直杆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杆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所述行程开关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行程开关设置在上面的水平杆的顶部,另一个行程开关设置在下面的水平杆的底部。采用两根水平杆以及一根竖直杆构成曲臂,具有以下优点:其一,曲臂的结构更为牢固,当电梯开门后乘客进出轿厢并发生升降意外时,可以给与轿厢足够的支撑力;其二,两根水平杆上设置两个水平杆上都设置有行程开关, 可以在电梯发生升降两种意外时,都能起到断开电梯电源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竖直杆上端的支撑受力位置以及下端的支撑受力位置均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能给轿厢提供支撑力。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呈三角形状。三角形的加强筋结构简单,能提供较大的支撑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楼层的墙体上安装有电梯防护机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电梯门处于关闭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电梯门处于打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电梯门处于关闭状态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电梯门处于打开状态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0-曲臂;11-水平杆;12-竖直杆;13-加强筋;20-滚轮;30-连接件;31-支撑板;32-连接轴;40-扭力弹簧;41-扭力臂;42-弹簧圈;50-行程开关;60-轿厢;70-墙体;80-电梯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梯防护机构包括曲臂10、行程开关50,如图2所示,曲臂10具有连接端a和工作端b,连接端a与楼层的墙体70转动连接,曲臂10能绕连接端a在水平方向转动,如图4、8所示,当电梯门80呈打开状态,曲臂10的工作端b能转至轿厢60内,如图2所示,行程开关50设置在工作端b,为了保证电梯防护机构进入轿厢60后,不影响电梯门80的正常关闭,则设置有行程开关50的曲臂10在红外线光幕区域外的盲区内转动,即在红外线光幕区域外转动。行程开关50与电梯电源连接,行程开关50用以控制电梯整体电源的通断。在具体安装该电梯防护机构时,将该电梯防护机构安装在每个楼层对应电梯门80的左右两侧的墙体70上,红外线光幕区域用以感应有无人进入电梯,红外线光幕区域位于电梯门80闭合的垂直方向。
其中,连接端a与楼层的墙体70的转动连接是通过连接件30实现的,如图2、7、9所示,该连接件30包括连接轴32以及两块支撑板31,两块支撑板31固定安装在墙体70上,两块支撑板31上下对应设置且均与水平面平行,连接轴32固定设置两块支撑板31之间且与水平面垂直,曲臂10的连接端a设置有上下走向的通孔,连接轴32穿过通孔,曲臂10可绕连接端a处的连接轴32转动,由于连接轴32与水平面垂直,则曲臂10是绕连接轴32水平转动的。
在电梯门80打开后,乘客可自行将曲臂10推入电梯轿厢60内。当然,也可以不将曲臂10推入轿厢60内,具体看乘客的需求。
而为了增加该电梯防护机构的自动性能,可以安装用以作用曲臂10转向轿厢60内的驱动件,该驱动件可以采用气缸以及多根连接杆,气缸作为动力通过多根连接杆的传动控制曲臂10转动,但是这样的驱动件的成本较高且结构复杂。
本实施例考虑到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因素,采用的驱动件为扭力弹簧40,如图7所示,扭力弹簧40具有套设在连接轴32上的弹簧圈42以及两个设置在 弹簧圈42两端的扭力臂41,两个扭力臂41上下对应且均与水平面平行,弹簧圈42以及两个扭力臂41呈开口朝向电梯门80的“U”型状,其中一个扭力臂41的端部与支撑板31连接,另一个扭力臂41的端部与曲臂10的连接端a连接。当扭力弹簧40呈自然状态时,两个扭力臂41均位于弹簧圈42的同一侧,两个扭力臂41之间的夹角较小,或甚至为0°。相应的,与该两个扭力臂41连接的支撑板31与曲臂10之间则形成较小的夹角或无夹角,此时,曲臂10的工作端b滑入轿厢60内。正在关闭的电梯门80会迫使曲臂10向电梯门80关闭的方向转动,两个扭力臂41之间的夹角变大,并产生弹力,此时,曲臂10的工作端b作用在电梯门80的外表面,不影响轿厢60的上升或下降。一旦轿厢60到达该楼层后,原本关闭的电梯门80再次打开后,曲臂10不再受到阻力,两个扭力臂41之间的弹力释放,曲臂10复位,曲臂10的工作端b滑入轿厢60内,给轿厢60再次提供支撑力。
为了便于曲臂10在电梯门80上滑动,则曲臂10工作端b的端部设置有滚轮20,用以减少曲臂10工作端b与电梯门80之间的摩擦力。
为了提高曲臂10的支撑力,则竖直杆12上端的支撑受力位置以及下端的支撑受力位置均设置有加强筋13。竖直杆12上端的支撑受力位置为上面的水平杆11与竖直杆12上端相连接的位置,竖直杆12下端的支撑受力位置为下面的水平杆11与竖直杆12下端相连接的位置。其中,加强筋13可以采用多种形状,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加强筋13呈三角形状,采用三角形的加强筋13,结构小巧,同时还具有较大的支撑力。
为了保证曲臂10结构的牢固,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曲臂10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均与水平面平行且呈曲线状的水平杆11以及一根与水平面垂直的竖直杆12,两根水平杆11上下对应设置,行程开关50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行 程开关50设置在上面的水平杆11的顶部,另一个行程开关50设置在下面的水平杆11的底部。当轿厢出现下降的意外时,上面的水平杆11上的行程开关50控制电梯电源关闭;当轿厢60出现上升的意外时,轿厢60碰到下面的水平杆11上的行程开关50,该行程开关50控制电梯电源关闭。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电梯防护机构,包括曲臂(10)、行程开关(50),所述曲臂(10)具有连接端(a)和工作端(b),所述曲臂(10)能绕连接端(a)在水平方向转动,所述行程开关(50)设置在工作端(b),设置有行程开关(50)的曲臂(10)在红外线光幕区域外的盲区内转动,所述行程开关(50)与电梯电源连接,所述连接端(a)与楼层的墙体(70)转动连接,当电梯门(80)呈打开状态,所述曲臂(10)的工作端(b)能转至轿厢(60)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10)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均与水平面平行且呈曲线状的水平杆(11)以及一根与水平面垂直的竖直杆(12),两根所述水平杆(11)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竖直杆(12)的两端分别与水平杆(11)的工作端(b)固定连接,所述行程开关(50)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行程开关(50)设置在上面的水平杆(11)的顶部,另一个行程开关(50)设置在下面的水平杆(11)的底部;所述竖直杆(12)上端的支撑受力位置以及下端的支撑受力位置均设置有加强筋(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10)通过连接件(30)与墙体(70)连接,所述连接件(30)包括连接轴(32)以及两块支撑板(31),所述两块支撑板(31)固定安装在墙体(70)上,所述两块支撑板(31)上下对应设置且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连接轴(32)固定设置两块支撑板(31)之间且与水平面垂直,所述曲臂(10)的连接端(a)设置有上下走向的通孔,所述连接轴(32)穿过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70)与曲臂(10)之间设置有用以作用曲臂(10)转向轿厢(60)内的驱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扭力弹簧(40),所述扭力弹簧(40)具有套设在连接轴(32)上的弹簧圈(42)以及两个设置在弹簧圈(42)两端的扭力臂(41),两个扭力臂(41)上下对应且均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弹簧圈(42)以及两个扭力臂(41)呈开口朝向电梯门(80)的“U”型状,其中一个扭力臂(41)的端部与支撑板(31)连接,另一个扭力臂(41)的端部与曲臂(10)的连接端(a)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梯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臂(10)工作端(b)的端部设置有滚轮(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3)呈三角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8810.1A CN105236231B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电梯防护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738810.1A CN105236231B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电梯防护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36231A CN105236231A (zh) | 2016-01-13 |
CN105236231B true CN105236231B (zh) | 2018-10-26 |
Family
ID=5503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73881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236231B (zh) | 2015-11-03 | 2015-11-03 | 电梯防护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3623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05723B (zh) * | 2016-06-01 | 2016-12-14 | 田苗一 | 一种电梯安全控制系统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5015599A (en) * | 1998-09-28 | 2000-03-30 | Inventio Ag | Emergency release device |
CN1861511A (zh) * | 2006-06-18 | 2006-11-15 | 杭州西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货运电梯升降梯防坠落装置及防坠落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37320B1 (en) * | 2001-05-30 | 2007-01-10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Elevator device and car movement limiting device thereof |
JP5030156B2 (ja) * | 2007-10-12 | 2012-09-19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保持システム |
CN203474148U (zh) * | 2013-08-01 | 2014-03-12 | 孙凯 | 防止电梯轿厢坠落的安全装置 |
JP5800936B2 (ja) * | 2014-03-10 | 2015-10-28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戸開走行防止装置 |
CN205114745U (zh) * | 2015-11-03 | 2016-03-30 | 陈帅 | 电梯防护机构 |
-
2015
- 2015-11-03 CN CN201510738810.1A patent/CN10523623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5015599A (en) * | 1998-09-28 | 2000-03-30 | Inventio Ag | Emergency release device |
CN1861511A (zh) * | 2006-06-18 | 2006-11-15 | 杭州西子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货运电梯升降梯防坠落装置及防坠落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36231A (zh) | 2016-0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842021U (zh) | 车用脚踏板设备及其伸缩装置 | |
KR101543123B1 (ko) | 차량용 가변 리어 스포일러의 링크장치 | |
CN109279521B (zh) | 配重移动装置及起重机 | |
CN110877716A (zh) | 一种固定翼式无人机基于齿条传动的弹性支撑起落架 | |
CN105236231B (zh) | 电梯防护机构 | |
CN101397859A (zh) | 新型路边停车仓 | |
CN113097884A (zh) | 一种防水室外高压配电柜 | |
CN105952221A (zh) | 立体停车载车板用坡道挡车装置 | |
CN207774051U (zh) | 翻桶装置及垃圾车 | |
CN208416405U (zh) | 一种防风用卷帘门 | |
CN201340978Y (zh) | 高压开关柜折叠式金属活门装置 | |
CN209817708U (zh) | 一种升降式窗户抬升助力机构 | |
CN205259780U (zh) | 一种手自一体汽车车窗玻璃升降装置 | |
CN103452443A (zh) | 一种舱盖结构 | |
CN107878477B (zh) | 罩板操作机构及具有其的列车操作台 | |
CN214835672U (zh) | 一种带助力的翻转门连杆机构 | |
CN213234668U (zh) | 一种联动式车门开闭装置 | |
CN203674584U (zh) | 低压电气设备控制柜 | |
CN207761495U (zh) | 单开塞拉门系统 | |
CN205240457U (zh) | 一种可卸式垃圾车车箱体保护装置 | |
CN210257958U (zh) | 汽车顶盖的顶升结构以及车辆 | |
CN212980019U (zh) | 一种带伸缩功能的雨棚 | |
CN209505884U (zh) | 一种顶板举升车厢及车辆 | |
CN208648059U (zh) | 线盘用升降机构 | |
CN207728211U (zh) | 单开移门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9 Address after: 215300 room 2501, building 1, 198 middle Changjiang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Puche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300 no.1511, group 15, Hengxing village, beixingqiao Town, Tongzhou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Shuai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