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23958B - 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23958B CN105223958B CN201510622777.6A CN201510622777A CN105223958B CN 105223958 B CN105223958 B CN 105223958B CN 201510622777 A CN201510622777 A CN 201510622777A CN 105223958 B CN105223958 B CN 1052239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unmanned plane
- video
- subsystem
-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RZVHIXYEVGDQDX-UHFFFAOYSA-N 9,10-anthraquinone Chemical group C1=CC=C2C(=O)C3=CC=CC=C3C(=O)C2=C1 RZVHIXYEVGDQDX-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22 photo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9 hai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飞行平台分系统、地面控制分系统、光电复合缆和通信终端;飞行平台分系统包括无人机,无人机上设有通信基站、基站天线和视频采集设备;地面控制分系统通过光电复合缆连接飞行平台分系统,并通过光电复合缆对飞行平台分系统进行控制及通信;光电复合缆将地面的电能传输到飞行平台分系统,并实现空地数据的双向光纤传输;通信终端与地面控制分系统、飞行平台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本发明具有留空时间长、信号无盲区、兼具实时的空中视频采集能力的技术优势,可应用在公共治安、反恐、高层建筑消防等领域的低成本集群通信与视频支援系统解决方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急通信、应急救援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系留线缆进行供电,实现快速升空、持续飞行工作,通过机载飞控系统实现自动起降、姿态稳定、空中机动、抗风飞行等功能,可通过携带便携式通信基站升空组建应急通信专网,可通过携带高清摄像头升空实现视频指挥支援的应急通信支援系统。
背景技术
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事件的发生具有突发性,需要快速建立可持续的,具备一定机动能力的无线宽带应急通信专网,并具有公网通信接入能力,提供移动视频监控、多媒体指挥调度、宽带数据传输等业务,在战场预警、反恐侦察、区域监控、抢险救灾等应用领域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目前在公共治安、消防、反恐等领域,主要使用超短波电台或LTE集群通信系统进行通信,并采用高点架设或升降杆举升基站的方式解决通信的通视(light of sight)需求,提高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
由于升降杆的举升高度有限,一般最多仅能举升20m左右,无法充分发挥通信基站的信号覆盖能力,存在通信距离近、通信盲区大,通信效果受地形地物影响明显等缺陷。尤其在某些特殊或极端险情条件下,一般的通信手段无法满足需求,例如在高层建筑失火时,民用通信基站断电后,目前的各种通信手段均无法实现火场救援人员、受困人员与地面指挥人员的有效通信。
曾有方案提出使用系留气球或旋翼无人机携带集群通信基站升空的方式建立临时空中基站,解决通信通视问题或高层建筑救援的通信问题。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系留式气球的主要问题是充放气时间长,无法快速升空工作,升空后无法再进行机动;旋翼式无人机的主要问题是携带通信基站后,滞空时间很短,无法长时间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和方法,采用了系留式无人机携带LTE通信基站(不限于,也可以是超短波通信基站等)和视频采集设备升空的技术手段,将一条包含光纤和电源线的轻质光电复合缆作为系留线,将地面发电机的电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给飞行中的无人机,并将视频采集设备的实时图像信息传输至地面,与此同时,该光电复合缆也负责无人机、机载电子设备与地面控制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过视频采集设备及其实时采集的图像信息可进行指挥、支援等。该方案使无人机可携带载荷快速升空,长时间滞空工作,达到了快速、长时间组建无信号盲区的通信专网,兼具实时空中视频采集能力的技术效果,具有留空时间长、信号无盲区、兼具实时的空中视频采集能力的技术优势,是一种可应用在公共治安、反恐、高层建筑消防等领域的低成本集群通信与视频支援系统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包括飞行平台分系统、地面控制分系统、光电复合缆和通信终端;
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上设有通信基站、基站天线和视频采集设备,所述基站天线为所述通信基站提供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能力;
所述地面控制分系统通过所述光电复合缆连接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并通过所述光电复合缆对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进行控制及通信;
所述光电复合缆将地面的电能传输到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并实现空地数据的双向光纤传输;
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地面控制分系统、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还包括:
飞行控制设备,对飞行器进行自动控制或接受地面无人机控制设备的手动控制;
电源转换设备,将地面传输上来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无人机及任务载荷需要的低压电源;
光电转换设备,将任务载荷采集的各种数据转变为光纤信号,然后通过光纤向地面传输,或将光纤传来的信号转换为无人机上设备使用的电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还包含备用电源,用于确保无人机在地面供电突然断开后仍能安全降落。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控制分系统包括:
通信管理模块,包括视频调度服务器、IP电话服务器、VPN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以及电源转换模块,用于通信业务接入、通信调度管理、通信资源配置以及电源分配;
显控模块,包括显示控制终端和无人机控制设备,用于显示通信系统及无人机工作状态、控制无人机升降和配置通信资源,并通过显示控制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对无人机进行实时操控;
接口模块,包括收放缆机构、光电转换设备、电源转换设备;所述电源转换设备将发电机的电能转换后通过光电复合缆对飞行平台分系统供电;所述光电转换设备将地面控制分系统的数据信号转换为光纤信号以对飞行平台分系统传输,或将飞行平台分系统向下传输的光纤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收放缆机构在电机驱动下,随着无人机起飞和降落将光电复合线缆释放或收起;
供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用于为全系统提供工作电源;
地面载具,用于装载地面控制分系统的上述设备,并为无人机提供起飞及降落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载具为车或船,其顶部为可开闭式机舱,所述机舱内部设有减震平台,用于执行任务时使无人机直接从地面载具顶部的机舱起飞、升空、悬停,并于任务结束后直接降落在该机舱的减震平台上,固定后方便转场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为旋翼式无人机等,所述通信基站为LTE一体化基站或超短波通信基站等,所述基站天线为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
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地面控制分系统的地面载具装载飞行平台分系统,行驶至作业区域后使无人机携带载荷起飞升空,起飞过程中通过光电复合缆对无人机及其载荷供电;
2)无人机升空至指定作业高度后,通过无人机上的通信基站组建应急通信专网,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进行高空视角的图像采集;
3)进行空中视频支援时,视频采集设备从空中对作业区域进行实时视频采集,采集到的数据经飞行平台分系统中光电转换设备转换为光纤信号后,由光电复合缆向地面控制分系统传输;地面控制分系统的接口模块中的光电转换设备将接收到的光纤信号转换为承载视频的数据信号,并传输至显控模块进行实时图像显示;显控终端根据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决策,给出对视频采集设备的进一步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经过光电转换设备和光电复合缆传输至机载视频采集设备;若对视频采集设备进行调整后依然无法满足观测需求,则通过显控终端给出对无人机的操作指令,以最终满足观测需求;
4)进行应急通信时,无人机上的通信基站通过光电复合缆以及光电转换设备与地面控制分系统的通信管理模块中的网络交换机连接,通过VPN服务器对通信终端进行VPN管理,通过IP电话服务器、视频调度服务器实现话音和视频通信的调度;通信终端拨号后,拨号信号经无线链路传输至无人机挂载的通信基站,经通信基站处理后,通过光电复合缆传输给通信管理模块的网络交换机,并通过网络交换机将拨号信息送入对应的IP电话服务器或视频调度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拨号信息控制基站建立起主叫用户终端与被叫用户终端之间的话音通信链路或视频会议链路;
5)在需要移动作业区域时,将地面载具驶离当前位置,系留式无人机的飞行控制设备自动识别载具的移动并在空中调整姿态进行跟随,作业区域的变化不影响通信网络工作的持续性。
进一步地,步骤4)中,若需要将通信终端所采集的视频图像显示在地面控制分系统的屏幕上,则由通信终端发起视频会议,或由显示控制系统通过网络交换机向视频调度设备发出命令,建立起基站和指定通信接入终端之间的视频传输链路,各路视频信号经无线链路传输至基站后,通过光电复合缆链路和网络交换机传输至显示控制设备。
进一步地,步骤4)中,若需将视频采集设备的空中支援图像传输给任务区域的通信终端,则由通信终端向显控终端申请,或显控终端主动发起视频调度指令,将视频图像通过通信基站直接传输至指定的通信终端。
进一步地,在包括超高层建筑火场救援在内的特定应用场景下,采用与当地民用移动通信工作制式、工作频段相同的机载LTE一体化通信基站,实现将应急通信网络接入民用移动通信网络,对任务区域的普通民用手机用户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优点在于:可快速、长时间组建大覆盖范围、低信号盲区、可实时机动的通信专网,兼具实时的空中视频采集能力的技术优势。具体创新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系留式无人机携带通信基站和视频采集设备升空,快速组建大覆盖范围、低信号盲区的无线通信专网,并通过视频采集设备对任务区域进行空中观测。
(2)可将视频采集设备所采集的空中支援视频与通信终端采集的现场视频显示在显控终端的屏幕上,为指挥人员提供完备的图像支援信息,也可通过基站的无线通信链路将空中支援视频发送至通信终端,为任务人员实时提供高空视野。
(3)使用光电复合缆对无人机和机上电子设备供电,实现长时间滞空工作,以及飞行平台分系统和地面控制分系统之间信号的实时双向传输。
(4)通过系留式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可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其跟随载车机动,或在最高6级风(不限于)的条件下保证稳定在载具车辆(船)的上方,从而实现跟随载具车辆(船)机动以及有效抗风,继而实现通信和视频观察的动中通。
(5)系留式无人机在运输状态下固定装载于载具车辆(船)顶置机舱的减震平台上,光电复合缆在减震平台处穿舱。到达作业地点后,可由顶置机舱直接起飞,通过收放缆机构不断随飞行高度的升高度释放线合缆。作业结束后,系留式无人机可直接降落在减震平台,固定后即可转场机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飞行平台分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地面控制分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运输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准备起飞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起飞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1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的典型应用场景2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视频采集设备,12-旋翼式无人机,13-通信基站,14-基站天线;
21-显示控制系统,22-收放缆机构,23-油机,24-通信管理设备;
31-顶置机舱,32-卷帘舱门,33-旋翼式无人机,34-减震平台,35-载具车辆(或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系留式无人机携带通信基站和视频采集设备升空的技术手段,将一条包含光纤和电源线的轻质光电复合缆作为系留线,将地面发电机的电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给飞行中的无人机,并将视频采集设备的实时图像信息传输至地面,与此同时,该光电复合缆也负责通信基站与地面通信控制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通过视频采集设备及其实时采集的图像信息可进行指挥、支援等。如图1所示。
上述系统能够使无人机可携带载荷快速升空,长时间滞空工作,达到了快速、长时间组建无信号盲区的通信专网,兼具实时空中视频采集能力的技术效果。具有留空时间长、信号无盲区、兼具实时的空中视频采集能力的技术优势,是一种可应用在公共治安、反恐、高层建筑消防等领域的低成本集群通信与视频支援系统解决方案。尤其在对超高层建筑的消防救援应用中,具备突破创新的意义。
本发明的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由飞行平台分系统、地面控制分系统、光电复合缆、通信终端四大部分组成,其中飞行平台分系统包括旋翼式无人机、通信基站、基站天线和视频采集设备等;地面控制分系统包括通信管理模块、显控模块、接口模块、供电系统和载具车辆(船)等。具体的构成方式如图2所示。
一、飞行平台分系统。如图3所示,飞行平台分系统包含以下模块:
a)飞行器本体。无人机为通信基站和视频采集设备提供升空平台,结构尺寸相对更紧凑,能够满足车辆(船)的运输要求,可采用指标如表1所示的四轴八旋翼无人机(不限于);
表1.可选的旋翼式无人机主要技术指标(不限于)
序号 | 名称 | 指标 |
1. | 轴距 | 1650mm |
2. | 机高 | 550mm |
3. | 桨叶直径 | 762mm |
4. | 桨叶数量 | 8 |
5. | 空机重量 | 20kg |
6. | 有效载荷 | 15kg |
7. | 最大起飞重量 | 40kg |
8. | 飞行高度 | 不低于100m |
9. | 驱动方式 | 电动 |
10. | 续航时间 | 不小于24h |
11. | 传输方式 | 光纤 |
b)飞行控制设备。采用自动控制或手动控制模式,可对飞行器进行自动控制或接受地面无人机控制设备的手动控制。可控制飞行器向指定区域移动或跟随载车机动,或在最高6级风(不限于)的条件下保证稳定在载具车辆(船)的上方;
c)电源转换设备。将地面传输上来的高压直流电转为飞机及任务载荷需要的低压电源;
d)光电转换设备。光电转换模块将任务载荷采集的各种数据(飞行平台上各种任务模块的数据)转变为光纤信号,然后通过光纤向地面传输;或将通过光纤传输至飞行平台的来自地面设备的控制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飞行平台上各任务设备。
e)备用电源。无人机平台上装备的备用电源,确保无人机在地面供电突然断开后仍能安全降落;
f)通信基站。可以采用LTE一体化通信基站或超短波通信基站等。采用LTE一体化基站时,基站主要由基带控制单元(BBU)、射频拉远单元(RRU)以及电源模块等组成,采用轻量化设计,可作为载荷挂载在无人机机体下方,在应急通信现场随无人机升高后悬停,便捷的形成以基站为中心的大覆盖范围LTE无线专网。
g)视频采集设备。具备以下功能:能提供红外与可见光等多种光谱的视频图像,对地面、海上和空中目标进行昼夜搜索、监视;具有在运动载体上对视轴进行稳定的功能;能人工操作瞄准线运动,锁定目标并对目标进行自动跟踪;能进行在线零位校准、光轴十字线调整、漂移修正等维护操作。
h)基站天线。可以采用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为基站提供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能力。
二、地面控制分系统。如图4所示,在车辆(或船)副驾驶位置(或指控舱的舱壁)设置地面显示控制操作席位,车辆外部安装油机,内部放置通信管理模块,车辆顶部安装接口模块(含收放缆机构)。各模块功能如下:
a)通信管理模块。由视频调度服务器、IP电话服务器、VPN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以及电源转换模块等组成。用于通信业务接入,视频、话音的通信调度管理、通信资源配置以及电源分配等。可通过光纤接入民用移动通信网络。
b)显控模块。由显示控制终端和无人机控制设备组成。显示控制终端可采用便携笔记本电脑并设置于副驾驶操作台,也可以采用电视墙与操作席位的方式设置于大型指挥车的指挥舱内,作为系统人-机接口,具有显示通信系统及无人机工作状态、控制无人机升降和配置通信资源的功能。通过显控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对无人机控制设备进行操作,实现对无人机的实时操控。
c)接口模块。由收放缆机构、光电转换设备、电源转换设备构成。电源转换设备将发电机的电能转换后通过光电复合缆对飞行平台供电;光电转换设备将地面平台的通信、飞行控制等数据信号转换为光纤信号对飞行平台传输,或将由飞行平台向下传输的光纤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收放缆机构在直流变频电机的驱动下,随着无人机起飞和降落将光电复合线缆释放或收起,收放线速度可调,通过收放缆机构自身的自动排线器,能够实现线缆在绕线轮上自动整齐排列。
d)供电系统。使用油机(发电机)为全系统提供工作电源,可根据系统功耗选取发电机。
e)地面载具。车(船)顶设计为可开闭式顶置机舱,机舱设计卷帘式(不限于)可开启舱门,机舱内部设计减震平台。当设备执行任务时可直接从车(船)顶机舱起飞、升空、悬停,任务结束后可直接降落在顶置机舱的减震平台,固定后方便转场运输。
三、光电复合缆。光电复合缆将地面的电能传输到飞行平台,并实现空地数据的双向光纤传输(将飞行平台的数据与状态信息等通过光纤传输到地面,将地面控制设备的控制信号传输至飞行平台),光电复合缆在车顶机舱的减震平台处穿舱,在收放缆机构的控制下收起或释放。
四、通信终端。用户终端设备,一般为车载式或手持式。
上述系统的使用流程(工作方法)如下:
步骤1:装载。载具车辆(或船)的顶部设计为舱门可开闭的顶置机舱,机舱内部设计减震平台。非升空工作状态下旋翼无人机通过锁定装置固定在减震平台上,锁定装置的闭锁与解锁可在车内通过显示控制终端进行操作。光电复合线缆整齐盘收于收放缆机构上。关闭舱门后可进行机动运输,减震平台可保护无人机和载荷设备(通信基站、视频采集设备)不受行驶颠簸的损伤,如图5所示。
步骤2:起飞准备。载具车辆(船)行驶至作业区域后,操作显示控制终端打开车顶机舱、打开减震平台上的无人机锁定装置,启动油机并通过光电复合缆对机体和载荷供电,全部电子设备开机,达到起飞准备状态,如图6所示。
步骤3:飞行平台升空。无人机携带载荷快速升空,如图7所示。起飞过程中,随着机体升空高度的增加,收放缆机构不停的释放光电复合缆,飞行平台分系统的飞行控制设备对旋翼无人机的飞行姿态和水平位置进行调整,保证升空过程的平稳。升空至指定作业高度后,通信基站组建应急通信专网,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进行高空视角的图像采集。
步骤4:空中视频支援。
子步骤4-1:无人机升空过程中以及升空至作业高度后,携带的视频采集设备从空中对作业区域进行实时视频采集;
子步骤4-2:采集到的数据经飞行平台分系统中光电转换设备转换为光纤信号后,由光电复合缆向地面控制分系统传输;
子步骤4-3:地面平台分系统接口模块中的光电转换设备将接收到的光纤信号转换为承载视频的数据信号,并传输至显控模块进行实时图像显示;
子步骤4-4:显控终端根据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决策,给出对视频采集设备的进一步操作指令,如调整视角、焦距等,操作指令经过光电转换设备和光电复合缆传输至机载视频采集设备;
子步骤4-5:若对视频采集设备进行调整后依然无法满足观测需求,则通过显控终端给出对无人机的操作指令,如提升、降低高度,水平旋转等。
步骤5:应急通信。
子步骤5-1:飞行平台升空后,基站通过光电复合缆以及光电转换设备与通信管理模块中的网络交换机连接,实现与通信管理设备的数据交互。通过VPN服务器对通信终端进行VPN管理,通过IP电话服务器、视频调度服务器实现话音和视频通信的调度;
子步骤5-2:通信终端拨号后,拨号信号经无线通信链路传输至无人机挂载的基站,经基站处理后,通过光电复合缆传输给通信管理模块的网络交换机,并通过网络交换机将拨号信息送入对应的IP电话服务器或视频调度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拨号信息控制基站建立起主叫用户终端与被叫用户终端之间的话音通信链路或视频会议链路。
子步骤5-3:若需要将通信终端所采集的视频图像显示在地面控制分系统的屏幕上(或电视墙上),则由通信终端发起视频会议(如步骤2),或由显示控制系统通过网络交换机向视频调度设备发出命令,建立起基站和指定通信接入终端之间的视频传输链路,各路视频信号经无线通信链路传输至基站后,通过光电复合缆链路和网络交换机传输至显示控制设备;
子步骤5-4:若需将飞行平台视频采集设备的空中支援图像传输给任务区域的通信终端,则由通信终端向显控终端申请、或显控终端主动发起视频调度指令,将视频图像通过基站直接传输至指定的通信终端。
子步骤5-5:城市等应用场景下,例如超高层建筑火场救援等场景下,采用与当地民用移动通信工作制式、工作频段相同的机载LTE一体化基站,可实现将应急通信网络接入民用移动通信网络。具体为,将LTE通信系统的通信管理模块通过光纤就近接入民用移动通信基站,实现与民用移动通信基站的互联,对任务区域的普通民用手机用户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
步骤6:动中通。若需要移动作业区域,可直接将载具车辆(或船)以不高于40km/h(不限于)的速度驶离当前位置,系留式无人机的飞行控制设备可自动识别载具的移动并在空中调整姿态进行跟随。作业区域的变化不影响通信网络工作的持续性。
步骤7:飞行平台回收。任务结束后,飞行平台降落回收至顶置机舱内的减震平台上,操作人员通过控制设备操作闭锁装置将无人机机体固定在减震平台上并关闭舱门。
本发明的典型的应用场景如图8所示。在突发情况时,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支援系统快速前出至现场,组建应急通信专网和空中观测点。
通信基站和视频采集设备随无人机升高至100米(不限于)后悬停,系统形成以基站为中心的大范围通信信号覆盖,通信终端配置给各行动单位,采集视频、语音和图文等信息并回传到载具车辆(或船)处的指挥中心;通信管理设备固定在载具上,实现应急现场各通信终端的信息接入以及终端的管理、采集数据的存储和集中显示等。同时,视频采集设备采集红外与可见光等多种光谱的视频图像,对地面、海上和空中目标进行昼夜搜索、监视,实现行动支援。
该系统在超高层建筑的消防救援中有格外重要的创新应用意义。当百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等险情时,由于设备断电,位于高层的民用通信基站无法工作,受困于火场的人员无法使用手机等通信设备与救援人员进行联络。深入火场的消防救援人员携带超短波电台等通信设备,只能进行基本的话音传输,且由于楼层的阻挡,与地面指挥人员的通信效果很差,地面指挥人员无法有效的实时的掌握火场现场情况。
通过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支援系统,可以快速的在超高层建筑的侧面架设应急LTE一体化基站,实现对多个楼层的LTE通信网络覆盖,基站的升空高度可根据火场所处楼层进行调整。受困人员的手机可自动接入该基站构建的移动通信网络,通过拨打电话通知救援人员自身所处的位置,及时寻求救援;进入火场的救援人员通过通信终端与指挥人员沟通,并通过LTE通信网络实时的向地面指挥中心传输火场现场视频;地面指挥人员可通过无人机上搭载的视频采集设备从建筑外部平行观察火场险情,通过LTE通信网络将指挥信息和外部视频信息传输给火场内部的救援人员。如图9所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述为准。
Claims (9)
1.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平台分系统、地面控制分系统、光电复合缆和通信终端;
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包括无人机,所述无人机上设有通信基站、基站天线和视频采集设备,所述基站天线为所述通信基站提供射频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能力;
所述地面控制分系统通过所述光电复合缆连接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并通过所述光电复合缆对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进行控制及通信;
所述光电复合缆将地面的电能传输到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并实现空地数据的双向光纤传输;
所述通信终端与所述地面控制分系统、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地面控制分系统包括:
通信管理模块,包括视频调度服务器、IP电话服务器、VPN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以及电源转换模块,用于通信业务接入、通信调度管理、通信资源配置以及电源分配;
显控模块,包括显示控制终端和无人机控制设备,用于显示通信系统及无人机工作状态、控制无人机升降和配置通信资源,并通过显示控制终端的人机交互界面对无人机进行实时操控;
接口模块,包括收放缆机构、光电转换设备、电源转换设备;所述电源转换设备将发电机的电能转换后通过光电复合缆对飞行平台分系统供电;所述光电转换设备将地面控制分系统的数据信号转换为光纤信号以对飞行平台分系统传输,或将飞行平台分系统向下传输的光纤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所述收放缆机构在电机驱动下,随着无人机起飞和降落将光电复合线缆释放或收起;
供电系统,包括发电机,用于为全系统提供工作电源;
地面载具,用于装载地面控制分系统的上述设备,并为无人机提供起飞及降落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还包括:
飞行控制设备,对飞行器进行自动控制或接受地面无人机控制设备的手动控制;
电源转换设备,将地面传输上来的高压直流电转换为无人机及任务载荷需要的低压电源;
光电转换设备,将任务载荷采集的各种数据转变为光纤信号,然后通过光纤向地面传输,或将光纤传来的信号转换为无人机上设备使用的电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平台分系统还包含备用电源,用于确保无人机在地面供电突然断开后仍能安全降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载具为车或船,其顶部为可开闭式机舱,所述机舱内部设有减震平台,用于执行任务时使无人机直接从地面载具顶部的机舱起飞、升空、悬停,并于任务结束后直接降落在该机舱的减震平台上,固定后方便转场运输。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为旋翼式无人机,所述通信基站为LTE一体化通信基站或超短波通信基站,所述基站天线为全向天线或定向天线。
6.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通过地面控制分系统的地面载具装载飞行平台分系统,行驶至作业区域后使无人机携带载荷起飞升空,起飞过程中通过光电复合缆对无人机及其载荷供电;
2)无人机升空至指定作业高度后,通过无人机上的通信基站组建应急通信专网,通过视频采集设备进行高空视角的图像采集;
3)进行空中视频支援时,视频采集设备从空中对作业区域进行实时视频采集,采集到的数据经飞行平台分系统中光电转换设备转换为光纤信号后,由光电复合缆向地面控制分系统传输;地面控制分系统的接口模块中的光电转换设备将接收到的光纤信号转换为承载视频的数据信号,并传输至显控模块进行实时图像显示;显控终端根据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决策,给出对视频采集设备的进一步操作指令,操作指令经过光电转换设备和光电复合缆传输至机载视频采集设备;若对视频采集设备进行调整后依然无法满足观测需求,则通过显控终端给出对无人机的操作指令,以最终满足观测需求;
4)进行应急通信时,无人机上的通信基站通过光电复合缆以及光电转换设备与地面控制分系统的通信管理模块中的网络交换机连接,通过VPN服务器对通信终端进行VPN管理,通过IP电话服务器、视频调度服务器实现话音和视频通信的调度;通信终端拨号后,拨号信号经无线链路传输至无人机挂载的通信基站,经通信基站处理后,通过光电复合缆传输给通信管理模块的网络交换机,并通过网络交换机将拨号信息送入对应的IP电话服务器或视频调度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拨号信息控制基站建立起主叫用户终端与被叫用户终端之间的话音通信链路或视频会议链路;
5)在需要移动作业区域时,将地面载具驶离当前位置,系留式无人机的飞行控制设备自动识别载具的移动并在空中调整姿态进行跟随,作业区域的变化不影响通信网络工作的持续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若需要将通信终端所采集的视频图像显示在地面控制分系统的屏幕上,则由通信终端发起视频会议,或由显示控制系统通过网络交换机向视频调度设备发出命令,建立起基站和指定通信接入终端之间的视频传输链路,各路视频信号经无线链路传输至基站后,通过光电复合缆链路和网络交换机传输至显示控制设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若需将视频采集设备的空中支援图像传输给任务区域的通信终端,则由通信终端向显控终端申请,或显控终端主动发起视频调度指令,将视频图像通过通信基站直接传输至指定的通信终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包括超高层建筑火场救援在内的特定应用场景下,采用与当地民用移动通信工作制式、工作频段相同的机载LTE一体化通信基站,实现将应急通信网络接入民用移动通信网络,对任务区域的普通民用手机用户提供应急通信保障服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2777.6A CN105223958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2777.6A CN105223958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3958A CN105223958A (zh) | 2016-01-06 |
CN105223958B true CN105223958B (zh) | 2017-10-10 |
Family
ID=54992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22777.6A Active CN105223958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239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67819A (zh) * | 2016-01-11 | 2016-06-15 | 四川海天仪表电器开发有限公司 | 有线悬浮系统及操作悬浮飞行器的方法 |
CN105430322B (zh) * | 2016-01-22 | 2019-02-01 | 深圳市星网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接入视频会议方法及系统 |
CN105836153A (zh) * | 2016-03-17 | 2016-08-10 | 北京大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系留系统 |
US12030629B2 (en) | 2016-03-24 | 2024-07-09 | Teledyne Flir Detection, Inc. | Cellular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
CA3018601C (en) | 2016-03-24 | 2023-10-03 | CyPhy Works, Inc. | Persistent aerial reconnaissan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1977395B2 (en) | 2016-03-24 | 2024-05-07 | Teledyne Flir Defense, Inc. | Persistent aerial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system |
CN114228599B (zh) * | 2016-04-29 | 2023-11-17 |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无人飞行器运输和数据采集的系统和方法 |
CN107396426B (zh) * | 2016-05-16 | 2021-02-02 | 天津航天中为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无人机的机载终端及相应的数据传输系统和传输方法 |
CN108205881A (zh) * | 2016-12-20 | 2018-06-26 | 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系留无人机光电通讯系统 |
CN108255184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机与车载平台随动控制系统及其随动控制方法 |
CN106792753B (zh) * | 2016-12-30 | 2023-08-22 | 广东曼克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分布式通信覆盖系统及方法 |
CN106742039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系留飞行器直线天线组件 |
CN106878673B (zh) * | 2017-01-06 | 2019-04-02 | 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驾驶图像捕获系统 |
CN106672227B (zh) * | 2017-01-07 | 2019-03-26 | 温岭鸿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旋翼无人机的农业植保系统、跨区域植保操作方法 |
CN107017938B (zh) * | 2017-03-21 | 2018-08-14 | 深圳大学 | 一种干扰最小化的移动组网方法与系统 |
WO2018183178A1 (en) * | 2017-03-29 | 2018-10-04 |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 Small cell base stations having drone-mounted radio unit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
CN106980325B (zh) * | 2017-04-25 | 2021-01-29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搜救方法、装置及无人机 |
CN107248881A (zh) * | 2017-06-15 | 2017-10-13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的方法及无人机 |
CN107196696A (zh) * | 2017-06-15 | 2017-09-22 | 北京大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急通讯无人机及系统 |
CN107277792A (zh) * | 2017-06-16 | 2017-10-20 | 贵州广思信息网络有限公司 | 一种应急通信方法 |
CN107172723B (zh) * | 2017-06-16 | 2020-06-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南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应急救灾高空基站 |
CN107487444B (zh) * | 2017-07-24 | 2023-02-24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高空系留无人灭火系统 |
CN107352025B (zh) * | 2017-07-26 | 2023-05-26 | 安徽云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途系留式无人机 |
CN107508875A (zh) * | 2017-08-15 | 2017-12-22 |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无人机及装置 |
CN108147230A (zh) * | 2017-12-16 | 2018-06-12 | 广东容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系留无人机收放线系统 |
CN107985166A (zh) * | 2017-12-25 | 2018-05-04 | 安徽云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人机通讯指挥车 |
CN108093389A (zh) * | 2017-12-27 | 2018-05-29 | 成都科易未来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应急通信无人机系统及应急通信系统 |
CN108234950A (zh) * | 2018-01-19 | 2018-06-29 | 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基于系留无人机的船载瞭望及监控系统 |
CN108388267A (zh) * | 2018-04-13 | 2018-08-10 | 北京天赢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无人机管控系统 |
CN108667112A (zh) * | 2018-04-18 | 2018-10-16 | 浙江华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装置、方法及系留无人机 |
TWI652204B (zh) | 2018-05-24 | 2019-03-01 | 國防部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第205廠 | 無人機之電源監控方法 |
JP7176874B2 (ja) * | 2018-07-18 | 2022-11-22 | 株式会社フジタ | 作業機械を監視する移動式飛行体装置 |
CN108880664A (zh) * | 2018-07-23 | 2018-11-23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灾害救援信息处理方法 |
CN109050868B (zh) * | 2018-08-24 | 2023-08-29 | 安徽云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系留无人机系统 |
CN109085852B (zh) * | 2018-09-20 | 2020-05-08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一种适用于高层非平整结构的飞行机器人系统 |
CN110971289B (zh) * | 2018-09-29 | 2021-06-1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CN109292092A (zh) * | 2018-11-29 | 2019-02-01 | 王刚 | 一种长留空无人机系统 |
CN109474328A (zh) * | 2018-11-29 | 2019-03-15 | 上海点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系留气球通信系统 |
CN109827754A (zh) * | 2019-02-14 | 2019-05-31 | 合肥赛为智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系留悬停无人机的机场papi灯光校验系统 |
CN109927923A (zh) * | 2019-03-15 | 2019-06-25 | 安徽云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的侦察系统 |
CN109916521A (zh) * | 2019-03-29 | 2019-06-21 |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 一种非制冷红外辐射测量系统 |
CN110098862A (zh) * | 2019-05-06 | 2019-08-06 | 东华大学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临时基站组建方法 |
CN110286690B (zh) * | 2019-06-12 | 2023-01-03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系留多旋翼无人机控制系统及车辆 |
CN110277643B (zh) * | 2019-06-14 | 2021-03-26 |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 无人机天线系统、无人机和无人机系统 |
CN110354426B (zh) * | 2019-07-29 | 2024-04-16 | 陶文英 | 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消防系统设计方法及系统 |
CN112448752A (zh) * | 2019-09-05 | 2021-03-05 | 仲川 | 移动终端可飞行子系统有线供电及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
CN110816805A (zh) * | 2019-11-12 | 2020-02-21 | 洲际联合超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系留气球任务执行系统和主系统 |
CN113014300A (zh) * | 2019-12-20 | 2021-06-22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机载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
CN111277317A (zh) * | 2019-12-31 | 2020-06-12 | 湖南优加特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系留无人机的应急通信系统 |
US11417223B2 (en) | 2020-01-19 | 2022-08-16 | Flir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Ulc | Flight altitude esti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
US11423790B2 (en) | 2020-01-19 | 2022-08-23 | Flir Unmanned Aerial Systems Ulc | Tether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
EP3859474B1 (en) * | 2020-01-31 | 2024-04-17 |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 Ltd. |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onfigured to be operated relative to a land vehicle |
CN111628821A (zh) * | 2020-06-29 | 2020-09-04 | 广西翼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系留无人机的超视距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 |
GB2601829B (en) * | 2020-12-14 | 2023-03-22 | Raytheon Systems Ltd | An aerial vehicle for establishing a cellular network |
CN113473415A (zh) * | 2021-08-16 | 2021-10-01 |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海面浮标的系留无人机信号基站 |
CN114340047B (zh) * | 2021-11-22 | 2023-05-19 | 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角度可调的气球系留式应急通信5g基站 |
CN115955540A (zh) * | 2022-03-30 | 2023-04-11 | 深圳市星网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接入视频会议的方法及系统 |
CN115357045A (zh) * | 2022-08-17 | 2022-11-18 | 四川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无人机控制系统、无人机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793681A (zh) * | 2022-11-03 | 2023-03-14 |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 一种系留升空侦察与通信中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7311245B (zh) * | 2023-11-28 | 2024-02-20 | 成都大公博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升空式频谱监测设备及控制方法 |
CN117528475B (zh) * | 2024-01-08 | 2024-03-26 | 深圳市鸿嘉利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救援现场智能探测系统 |
CN118748789B (zh) * | 2024-08-15 | 2025-03-07 | 江苏智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大模型的无人机消防应急通信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0305A (zh) * | 2010-04-21 | 2010-09-01 | 西安上尚机电有限公司 | 空中通信中继与侦察系统 |
CN102923293A (zh) * | 2012-09-19 | 2013-02-13 | 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电力系留观察平台系统 |
CN103144779A (zh) * | 2012-11-30 | 2013-06-1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系留系统 |
CN203596823U (zh) * | 2013-09-24 | 2014-05-14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一种无人机高空基站通信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88513B2 (en) * | 2011-08-29 | 2016-03-15 | Aerovironment, Inc. | System and method of high-resolution digital data image transmission |
-
2015
- 2015-09-25 CN CN201510622777.6A patent/CN1052239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0305A (zh) * | 2010-04-21 | 2010-09-01 | 西安上尚机电有限公司 | 空中通信中继与侦察系统 |
CN102923293A (zh) * | 2012-09-19 | 2013-02-13 | 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电力系留观察平台系统 |
CN103144779A (zh) * | 2012-11-30 | 2013-06-12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系留系统 |
CN203596823U (zh) * | 2013-09-24 | 2014-05-14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一种无人机高空基站通信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23958A (zh) | 2016-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23958B (zh) | 一种基于系留式无人机的应急通信与支援系统和方法 | |
CN107046437A (zh) | 一种车载无人机系留通信侦察系统 | |
CN207697997U (zh) | 一种测量型多旋翼系留无人飞行器系统 | |
CN103144779B (zh) |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系留系统 | |
CN105763230B (zh) | 可移动式多旋翼无人机自主基站系统 | |
CN106060451B (zh) | 海域无人机监视监测移动平台 | |
CN202966675U (zh) | 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系留系统 | |
CN105516691A (zh) | 长滞空无人机基站通信及监控系统 | |
CN102381234A (zh) | 电力应急地空巡查车 | |
CN209805827U (zh) | 一种自组网通信系统 | |
CN109544997A (zh) | 一种基于空管通信及监视技术的移动式管制塔台 | |
CN112180963A (zh) | 固定翼无人机和地面指挥控制站及其数据交互方法 | |
CN105015784A (zh) | 一种多旋翼机长航时飞行的设计方法及系统 | |
CN109361451A (zh) | 双无人机长续航通信系统 | |
CN110667846A (zh) | 一种车载无人机消防救援系统 | |
CN211296944U (zh) | 一种4g北斗定位自组网智慧消防大数据平台 | |
CN107256032A (zh) | 无人机大范围监控应用方法 | |
CN113200093A (zh) |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消防车 | |
CN106274618A (zh) | 巡逻驱散车 | |
CN105235906A (zh) | 带拉线结构的无人机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4489202U (zh) | 高空对地鸟瞰遥控照相系统 | |
CN216886422U (zh) | 一种用于无人机地面指挥控制系统的方舱 | |
CN112750303A (zh) | 一种公路巡查警用无人机系统 | |
CN111277317A (zh) | 基于系留无人机的应急通信系统 | |
CN115341791B (zh) | 一种指挥通信方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Wang Yiran Inventor after: Zhang Yunlei Inventor before: Zhou Xin Inventor before: Zhang Dawei Inventor before: Wang Yiran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