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9401B - 抗菌玻璃 - Google Patents
抗菌玻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09401B CN105209401B CN201480023325.XA CN201480023325A CN105209401B CN 105209401 B CN105209401 B CN 105209401B CN 201480023325 A CN201480023325 A CN 201480023325A CN 105209401 B CN105209401 B CN 1052094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ibacterial
- weight
- content
- antibacterial glass
- gla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16—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34—Shaped forms, e.g. sheets,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ther sub-group of this main group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06—Aluminium; Calcium; Magnesium; Compound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26—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chemical substan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C02F1/50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r application of a germicide or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by oligodynamic trea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addition of specified substances, e.g. trace elements, for ameliorating potable water
- C02F1/685—Devices for dosing the additives
- C02F1/688—Devices in which the water progressively dissolves a solid compoun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2—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6—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03C3/17—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hosphorus containing aluminium or beryll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2—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16—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hosphorus
- C03C3/19—Silica-free oxide 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phosphorus containing bor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4/00—Compositions for glas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 C03C4/0007—Compositions for glas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for biologically-compatible glas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5/00—Wash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35/005—Methods for washing, rinsing or spin-drying
- D06F35/008—Methods for washing, rinsing or spin-drying for disinfecting the tub or the dr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2—Grey water, e.g. from clothes washers, showers or dishwash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4—Disinfec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7/00—Lo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or water treatment device
- C02F2307/12—Lo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or water treatment device as part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such as dishwashers,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or vacuum clean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04/00—Glasses, glazes or enamels with special properties
- C03C2204/02—Antibacterial glass, glaze or enamel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2—Devices for adding soap or other washing agents
- D06F39/024—Devices for adding soap or other washing agents mounted on the agitator or the rotating drum; Free body dispens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Accessory Of Washing/Drying Machine, Commercial Washing/Drying Machine, Other Washing/Drying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玻璃,其能够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的狭窄收装空间内,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且能够抑制对被洗涤物着色的同时使其有效抗菌。本发明的用于直接与水接触,释放银离子来发挥抗菌效果的抗菌玻璃,总量为100重量%时,Ag2O的含量为超过5重量%且10重量%以下范围内的值,P2O5、CaO的含量为规定范围内的值,ZnO的含量为低于10重量%的值,K2O、Al2O3、MgO的含量为规定范围内的值,并且抗菌玻璃的形状为片剂状,且最大直径为规定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玻璃,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的狭窄收装空间内,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且能够抑制对被洗涤物着色的同时使其有效抗菌的抗菌玻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细菌和霉菌等在收装于贮水槽和空气调节机的泄水盘等的水中进行繁殖,而广泛使用直接与水接触且在水中释放银离子,来发挥抗菌效果的抗菌玻璃。
并且,用于相关用途中的抗菌玻璃需要经长时间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因此为了满足相关需要,采用将抗菌玻璃的组成和大小调整为规定范围,或者并用特性不同的多个抗菌玻璃来抑制水的pH变动的各种措施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即,专利文献1公开有一种玻璃水处理材料,其为含有Ag+、Cu+、Cu2+、 Zn2+金属离子中的至少一个成分的溶解性玻璃,该玻璃具有长方体、立方体、平板状或者球状体等以三维显现的形状,且其最长直径为10mm以上,并且,其组成以重量比计,为(RO+R2O)/P2O5=0.4~1.2、R2O/(RO+R2O3)=0~10,而且,初期的溶解速度(A)(是指在从开始溶解直至总量溶解为止的期间内,相当于初期的20%的期间,以下相同)与末期的溶解速度(B)(是指与初期的期间的相反,而相当于末期的20%的期间,以下相同)的关是为 B/A≥1/3,并且,金属离子的含量为0.005~5重量%。
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有一种空调设备用混合抗菌玻璃,其在空调设备中,利用释放银离子发挥抗菌效果,包含溶解时显示碱性的抗菌玻璃、及溶解时显示酸性的抗菌玻璃,显示碱性的抗菌玻璃中的在规定测定条件下测定的银离子溶出量为0.005~1mg/(g·升·24Hrs·30℃)范围内的值,并且显示酸性的抗菌玻璃中的在规定测定条件下测定的银离子溶出量为0.005~1mg/(g·升·24Hrs·30℃)范围内的值,相对于显示酸性的抗菌玻璃100重量份,显示碱性的抗菌玻璃的配比量为10~120重量份范围内的值,且在规定测定条件下测定的总银离子溶出量为0.01~5mg/ (g·升·24Hrs·30℃)范围内的值。
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将溶解时显示酸性的抗菌玻璃的组成设为如下组成:作为原材料,包含Ag2O、MgO、K2O、ZnO及P2O5,且将总量设为100重量%时,将Ag2O的含量设为超过5重量%且10重量%以下范围内的值,将MgO的含量设为3~10重量%范围内的值,将K2O的含量设为5~20 重量%范围内的值,将ZnO的含量设为10~25重量%范围内的值,及将P2O5的含量设为55~75重量%范围内的值,并且,当总量低于100重量%时,作为剩余成分,包含其他玻璃成分(碱金属氧化物、碱土类金属氧化物、CeO2、 Al2O3、CoO等)以0.1~37重量%范围的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平7-63701号公报(专利申请范围等)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2012-7870号公报(专利申请范围等)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玻璃水处理材料中,发挥抗菌效果的金属离子的含量限定为0.005~5重量%,因此可发现如果要增加金属离子溶出量,则必须在水中投入多量的玻璃水处理材料的问题。
尤其,在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情况下,不仅需要使被洗涤物抗菌还需要防止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
因此,需要对大量的水在短时间内溶出规定以上的金属离子,为了满足相关要求,必须使用大量的玻璃水处理材料。
另一方面,考虑到洗衣机整体的小型化和外观设计等,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的结构非常小,所以存在无法确保用于收装大量的玻璃水处理材料的充分的空间的实际情况。
因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玻璃水处理材料可发现在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用途中难以适用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在溶解时显示酸性的抗菌玻璃中,成为银离子的基础的Ag2O的含量为超过5重量%且10重量%以下,所以即使不在水中投入多量的抗菌玻璃也能够增加银离子溶出量,还能够适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情况。
然而,专利文献2记载的在溶解时显示酸性的抗菌玻璃,以与在溶解时显示碱性的抗菌玻璃并用作为前提,所以可发现单独使用时,溶解速度过度加快,很难经长时间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的问题。
另外,还发现伴随溶解速度过度加快,银离子溶出量过度增加,所以利用过剩的银离子容易对被洗涤物发生着色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发明人等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利用由其规定的组成可直接与水接触而释放银离子的抗菌玻璃中的组成,并且其形状及最大直径为规定范围,获得即使为少量也能够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的抗菌玻璃,由此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目的为尤其是提供一种能够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的狭窄收装空间内,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且能够抑制对被洗涤物着色的同时使其有效抗菌的抗菌玻璃。
发明内容
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抗菌玻璃可提供如下抗菌玻璃从而能够解决上述课题,该抗菌玻璃用于直接与水接触,释放银离子来发挥抗菌效果,其原材料包含Ag2O、P2O5、CaO、ZnO、K2O、Al2O3及MgO,并且令总量为100重量%时, Ag2O的含量为超过5重量%且10重量%以下范围内的值,P2O5的含量为55~ 75重量%范围内的值,CaO的含量为1~10重量%范围内的值,ZnO的含量为低于10重量%的值,K2O的含量为5~20重量%范围内的值,Al2O3的含量为1~10重量%范围内的值,MgO的含量为5~20重量%范围内的值,且所述抗菌玻璃的形状为片剂状,并且最大直径为5~20mm范围内的值。
即,根据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以该组成为规定组成,并且该形状及最大直径为规定范围,所以即使为少量也能够经例如10年以上的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容量。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抗菌玻璃,尤其是能够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的狭窄收装空间内,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且能够抑制对被洗涤物着色的同时有效抗菌。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抗菌玻璃时,优选将抗菌玻璃的比表面积为0.1~ 5cm2/g范围内的值。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经长时间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抗菌玻璃时,优选将抗菌玻璃中在下述测定条件下测定出的银离子溶出量为0.025~0.1mg/(g·升·24Hrs·30℃)范围内的值,
该测定条件:
将作为测定对象的抗菌玻璃30g浸渍在1升净化水(30℃、pH6.5)中,以维持温度的状态,在密闭系统中放置24小时后进行测定。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经长时间且进一步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抗菌玻璃时,优选将ZnO的含量为C1(重量%), Al2O3的含量为C2(重量%),则C2/C1为0.4以上的值。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经长时间越发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抗菌玻璃时,优选收装于具有使水透过的开口部的覆盖部件的内部。
根据上述构成,不仅操作变得容易,即使抗菌玻璃利用长时间的使用而变小时,也能够防止因流水而流出。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抗菌玻璃时,优选与非抗菌玻璃一同收装在所述覆盖部件的内部。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防止抗菌玻璃彼此的黏结,且经长时间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另外,构成本发明的抗菌玻璃时,优选是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的洗衣机用抗菌玻璃。
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的狭窄收装空间内,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且能够抑制对被洗涤物着色的同时使其有效抗菌。
附图说明
图1(a)~1(b)是用于说明洗衣机中的抗菌水单元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2(a)~2(b)是用于说明抗菌水单元的图。
图3是用来说明ZnO的含量、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关系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ZnO的含量、与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的关系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ZnO的含量、与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4天的银离子溶出量的关系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ZnO的含量、与长期中的抗菌玻璃的溶解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ZnO及Ag2O的含量、与银离子浓度的关系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C2/C1值、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关系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C2/C1值、与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的关系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C2/C1值、与浸渍第14天的银离子溶出量的关系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抗菌玻璃的形状的照片。
图12(a)~12(b)是用于说明覆盖部件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非抗菌玻璃的形状的图。
图14(a)~14(b)是用于说明对抗菌玻璃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halo)实验的样子的照片。
图16是用于说明大肠菌的抑菌圈(halo)实验的样子的照片。
图17是用于说明黑曲菌的抑菌圈(halo)实验的样子的照片。
图18是用于说明青霉菌的抑菌圈(halo)实验的样子的照片。
图19是用于说明芽枝状枝孢的抑菌圈(halo)实验的样子的照片。
图20是用于说明须疮毛癣菌的抑菌圈(halo)实验的样子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为用于直接与水接触,释放银离子来发挥抗菌效果的抗菌玻璃,其原材料包含Ag2O、P2O5、CaO、ZnO、K2O、Al2O3及MgO,并且令总量为100重量%则,Ag2O的含量为超过5重量%且10重量%以下范围内的值,P2O5的含量为55~75重量%范围内的值,CaO的含量为1~10重量%范围内的值,ZnO的含量为低于10重量%的值,K2O的含量为5~20重量%范围内的值,Al2O3的含量为1~10重量%范围内的值,MgO的含量为5~20 重量%范围内的值,且抗菌玻璃的形状为片剂状,并且最大直径为5~20mm 范围内的值。
以下,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抗菌玻璃适当参照附图进行具体地说明。
以下,对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作为洗衣机用抗菌玻璃进行基本地说明,但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不限定于洗衣机用抗菌玻璃,还能够使用于例如净水器、加湿器、空气清净机、温水便座吸嘴清洗机等规定期间贮留水的设备和产品的贮水槽等中。
1.向洗衣机的适用
另外,优选,本发明的抗菌玻璃是设置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的洗衣机用抗菌玻璃。
其理由在于,因为本发明的抗菌玻璃如在以下中具体说明那样,以该组成为规定组成,并且该形状及最大直径为规定范围,因此即使为少量也能够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抗菌玻璃,尤其是能够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的狭窄收装空间内,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且能够抑制对被洗涤物着色的同时使其有效抗菌。
即,滚筒式洗衣机1a中的抗菌水单元,例如如图1(a)所示,设置于将在盖3内侧配置的洗涤槽2中的洗涤水向洗涤槽2的外部引出,且捕集洗涤水中的线头等而净化后,再次使其回流到洗涤槽2中的循环水槽4 的内壁面。
相关循环水槽4从节水观点考虑,是为了尽量再利用洗涤水而设置。
如此,利用将抗菌水单元设置在循环水槽4的内壁面,能够对在循环水槽4中循环的洗涤水始终释放银离子,所以能够向洗涤槽2有效地供给抗菌水。
另外,直立式洗衣机1b中的抗菌水单元,例如如图1(b)所示,还能够设置在洗涤槽2的壁面的一部分6的里侧。
即,在洗涤槽2中装满洗涤水时,利用设置在壁面的多个透过孔,装满洗涤水直至洗涤槽2的壁面的里侧。
因此,利用将抗菌水单元设置于洗涤槽2的壁面的一部分6,能够对透过而到达洗涤槽2的里侧的洗涤水,始终释放银离子,所以结果能够对洗涤槽2有效地供给抗菌水。
另外,洗涤槽2在洗涤被洗涤物时,反复进行顺时针旋转方向及逆时针旋转方向的运动,因此利用在洗涤槽2的壁面的一部分6的里侧设置抗菌水单元,抗菌玻璃在洗涤水中被搅拌,所以能够对洗涤槽2有效地供给抗菌水。
另外,如图2(a)~2(b)所示,抗菌水单元10为具有使水透过的开口部12的塑料制覆盖部件,且优选在循环水槽的内壁和洗涤槽的壁面的里侧具有用于利用螺栓等固定的固定孔14。
另外,为了在内部收装抗菌玻璃而优选设为可开闭,此时,优选具有铰链部16及锁紧部18。
抗菌水单元10的容积从设置空间的观点考虑,通常为10~30cm2,在容积内通常能够收装10~30g的抗菌玻璃。
另外,确认为了使被洗涤物抗菌,且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狀枝孢等的产生,要使洗涤槽的洗涤水中的银离子浓度为1ppb以上的值,为了抑制对被洗涤物着色,要使洗涤槽的洗涤水中的银离子浓度为90ppb以下的值。
并且,确认如果是本发明的抗菌玻璃,则在适用于市场上销售的洗衣机的抗菌水单元中时,能够将洗涤水中的银离子浓度稳定地维持为上述范围内的值。
2.组成
本发明的抗菌玻璃的组成中,其原材料包含Ag2O、P2O5、CaO、ZnO、K2O、 Al2O3及MgO,并且令抗菌玻璃的原材料总量为100重量%,则Ag2O的含量为超过5重量%且10重量%以下范围内的值,P2O5的含量为55~75重量%范围内的值,CaO的含量为1~10重量%范围内的值,ZnO的含量为低于10重量%的值,K2O的含量为5~20重量%范围内的值,Al2O3的含量为1~10重量%范围内的值,MgO的含量为5~20重量%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因为以抗菌玻璃为相关组成,由此与后述的抗菌玻璃的形状及最大直径相辅,从而即使为少量也能够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以下,将各个成分分别进行具体说明。
(1)Ag2O
作为原材料的Ag2O为在玻璃成分溶解时释放的作为抗菌成分的银离子的基础的物质。
另外,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中,将作为原材料的Ag2O的含量设为超过5 重量%且10重量%以下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因为如果Ag2O的含量成为5重量%以下的值,则银离子溶出量变得不充分,所以存在被洗涤物的抗菌变得不充分,或者很难充分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狀枝孢等的产生的情况。而且,因为为了增加银离子溶出量,而需要增加使用的抗菌玻璃的绝对量时,存在很难收装于洗衣机的抗菌水单元中的狭窄收装空间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如果Ag2O的含量超过10重量%,则很难在抗菌玻璃中均匀分散Ag2O,而在抗菌玻璃中析出金属银,或者在制造抗菌玻璃的过程中,在坩埚内残留金属银,从而存在很难获得均匀质量的抗菌玻璃的情况。
因此,将作为原材料的Ag2O的含量设为5.5~8重量%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6~7重量%范围内的值为更好。
(2)P2O5
作为原材料的P2O5主要发挥作为网状形成氧化物的功能,但除此以外,还是参与透明性改善功能和银离子的均匀的释放性的物质。
另外,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中,将作为原材料的P2O5的含量设为55~75 重量%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因为如果P2O5的含量成为低于55重量%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下降,而存在银离子溶出量变得不充分,且被洗涤物的抗菌变得不充分,或者很难充分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狀枝孢等的产生的情况。并且因为在抗菌玻璃的制造过程中,存在很难将超过5重量%的多量的Ag2O 均匀分散在抗菌玻璃中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如果P2O5的含量超过75重量%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增加,而存在不仅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还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
另外,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引起的黑色的着色推断为,由银离子与包含在洗涤水中的氯形成的氯化银利用太阳光等的光进行分解而发生。
因此,将P2O5的含量设为58~70重量%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60~65 重量%范围内的值更好。
(3)CaO
作为原材料的CaO主要发挥作为网状修饰氧化物的功能,但除此以外,还是参与透明性改善功能和熔融温度的调整功能的物质。
另外,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中,将作为原材料的CaO的含量设为1~10 重量%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因为如果CaO的含量低于1重量%,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增加,而存在不仅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还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如果CaO的含量超过10重量%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下降,而存在银离子溶出量变得不充分,且被洗涤物的抗菌变得不充分,或者很难充分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的情况。
因此,将CaO的含量设为1.5~5重量%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2~3重量%范围内的值更好。
(4)ZnO
作为原材料的ZnO是主要发挥即使温度发生变化也会稳定地维持抗菌玻璃的柔韧性的功能的物质。
另外,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中,将作为原材料的ZnO的含量设为低于10 重量%的值,即设为低于0~10重量%的值(其中,除0重量%的外)或0重量%。
其理由在于,因为如果ZnO的含量成为10重量%以上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增加,而存在不仅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还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ZnO的含量过度减少,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容易小幅下降,而存在抗菌性下降的情况。
因此,将ZnO的含量设为4~9.5重量%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8~9.1 重量%范围内值更好。
在此,利用图3~5对ZnO的含量与银离子溶出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首先,图3中横轴表示采取将抗菌玻璃的原材料的总量设为100重量%时的ZnO的含量(重量%),纵轴表示采取基准银离子溶出量(mg/ (g·升·24Hrs·30℃))的特性曲线。
另外,基准银离子溶出量是指,将作为测定对象的抗菌玻璃30g浸渍在1升净化水(30℃、pH6.5)中,以维持温度的状态,在密闭系统中放置 24小时后进行测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另外,作为测定对象的抗菌玻璃使用后述的实施例1~3及比较例1~ 2制作的玻璃。
即,所使用的抗菌玻璃中,不改变Ag2O及CoO的含量,而改变ZnO的含量,而且对于其他成分,保持原来的比例而随ZnO的含量变化发生增减。
从相关特性曲线可知,随ZnO的含量(重量%)的增加,银离子溶出量 (mg/(g·升·24Hrs·30℃))增加。
更具体而言,可知ZnO的含量在低于10重量%的范围内时,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稳定地维持0.05mg/(g·升·24Hrs·30℃)前后的值,但如果 ZnO的含量为10重量%以上的值,则基准银离子溶出量开始急剧增加,ZnO 的含量为14.05重量%时,为0.1245mg/(g·升·24Hrs·30℃),ZnO的含量为19.05重量%时,增加至0.255mg/(g·升·24Hrs·30℃)。
并且,确认如果抗菌玻璃的基准银离子浓度超过0.1mg/ (g·升·24Hrs·30℃)的值,则适用于市场上销售的洗衣机的抗菌水单元中时,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
因此,从图3所示的特性曲线可知,从抑制对被洗涤物的着色的观点考虑,需要将作为原材料的ZnO的含量设为低于10重量%的值。
另外,还可知将ZnO的含量设为低于10重量%的值,假如在抗菌玻璃的制造过程中,即使在ZnO的含量中产生偏差,也能够稳定地维持恒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另外,图4中横轴表示采取将抗菌玻璃的原材料的总量设为100重量%时的ZnO的含量(重量%),纵轴表示采取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mg/(g·升·24Hrs·30℃))的特性曲线。
其中,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按如下方式测定。
即,测定上述的基准银离子溶出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将抗菌玻璃浸渍于净化水中并放置5天。
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放置24小时后测定银离子溶出量,并作为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
而且,图5中横轴表示采取将抗菌玻璃的原材料的总量设为100重量%时的ZnO的含量(重量%),纵轴表示采取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4天的银离子溶出量(mg/(g·升·24Hrs·30℃))的特性曲线。
其中,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4天的银离子溶出量按如下方式测定。
即,测定上述的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放置6天。
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放置24小时的后测定银离子溶出量,并作为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4天的银离子溶出量。
从上述的特性曲线可知,即使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及第14天,与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天时(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相同,如果ZnO的含量为10 重量%以上的值,则银离子溶出量急剧增加。
因此,由图4~5所示的特性曲线可知,不仅初期,即使长期观察时,从抑制对被洗涤物的着色的观点考虑,也需要将作为原材料的ZnO的含量设为低于10重量%的值。
随后,利用图6对ZnO的含量、与长期中的抗菌玻璃的溶解速度的关系进行说明。
即,图6中横轴表示采取将抗菌玻璃浸渍在净化水中的天数(天),纵轴表示采取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的重量(g)的特性曲线。
并且,特性曲线A为将后述的实施例1(ZnO含量:9.05重量%,Ag2O 含量:6重量%)制作的抗菌玻璃作为测定对象时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B 为将后述的比较例3(ZnO含量:13.8重量%,Ag2O含量:6重量%)作为测定对象时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C为将比较例4(ZnO含量:0重量%,Ag2O 含量:3.04重量%)制作的抗菌玻璃作为测定对象时的特性曲线。
另外,关于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的重量,除了将已使用的抗菌玻璃的量设为20g而不是30g以外,基本上根据上述的基准银离子溶出量、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及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4天的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方法来测定。
即,例如测定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天的抗菌玻璃的重量后,测定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抗菌玻璃的重量时,首先测定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天的抗菌玻璃的重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放置6天。
随后,测定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的重量,作为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抗菌玻璃的重量(g)。
并且,反复进行,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且放置到下一个测定日。
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的重量在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第2555天测定,在抗菌玻璃完全溶解的时候结束测定。
首先,从特性曲线A及C可知,如果为ZnO的含量低于10重量%的抗菌玻璃,则直至20g的抗菌玻璃完全溶解,需要2000天左右的天数,能够经非常长的时间而稳定地溶出银离子。
另一方面,从特性曲线B可知,如果ZnO的含量为10重量%以上的值,则直至20g的抗菌玻璃完全溶解为止的期间显著缩短为250天左右,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溶出银离子。
因此,可知,从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的观点考虑,需要将作为原材料的ZnO的含量设为低于10重量%的值。
而且,利用图7对ZnO及Ag2O的含量、与银离子浓度的关系进行说明。
即,图7中横轴表示采取将抗菌玻璃浸渍在净化水中的天数(天),纵轴表示采取浸渍抗菌玻璃的净化水中的银离子浓度(mg/升)的特性曲线。
并且,特性曲线A为将作为后述的实施例1(ZnO含量:9.05重量%、 Ag2O含量:6重量%)制作的抗菌玻璃作为测定对象时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B为将后述的比较例3(ZnO含量:13.8重量%、Ag2O含量:6重量%)作为测定对象时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C为将作为比较例4(ZnO含量:0重量%、Ag2O含量:3.04重量%)制作的抗菌玻璃作为测定对象时的特性曲线。
另外,关于净化水中的银离子浓度,除了将已使用的抗菌玻璃的量设为20g而不是30g以外,基本上是根据上述的基准银离子溶出量、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及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4天的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方法来测定。
即,例如测定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天的银离子浓度后,测定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浓度时,首先测定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天的银离子浓度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将抗菌玻璃浸渍于净化水中并放置5天。
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放置24小时的后测定银离子浓度,并作为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浓度(mg/升)。
并且,直到下一个测定日为止放置并反复进行。
另外,银离子浓度在第1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第2555 天测定。
首先,从特性曲线A可知,如果ZnO的含量低于10重量%,且Ag2O的含量为超过5重量%的值的抗菌玻璃,则即使在中途替换净化水时,也能够至少经30天以上稳定地维持1~2mg/升左右的银离子浓度。
因此,能够使被洗涤物有效地抗菌以及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的同时,对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也能有效地抑制。
另一方面,从特性曲线B可知,ZnO的含量为10重量%以上且Ag2O的含量为超过5重量%的值的抗菌玻璃时,虽能够恒定地维持银离子浓度,但银离子浓度为5mg/升左右时浓度非常高,在适用于市场上销售的洗衣机的抗菌水单元时,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
而且,从特性曲线C可知,为ZnO的含量低于10重量%且Ag2O的含量为5重量%以下的值的抗菌玻璃时,虽能够恒定地维持银离子浓度,但银离子浓度为0.5mg/升左右时浓度非常低,适用于市场上销售的洗衣机的抗菌水单元时,很难使被洗涤物有效地抗菌以及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
因此,可知从能够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且抑制对被洗涤物的着色同时使其有效抗菌的观点考虑,需要将作为原材料的 ZnO的含量设为低于10重量%的值,并且将Ag2O的含量设为超过5重量%的值。
(5)K2O
作为原材料的K2O主要发挥作为网状修饰氧化物的功能,但还是参与抗菌玻璃的透明性改善功能和熔融温度的调整功能的物质。
另外,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中,将作为原材料的K2O的含量设为5~20 重量%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因为如果K2O的含量低于5重量%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下降,而存在银离子溶出量变得不充分,且被洗涤物的抗菌变得不充分,或者很难充分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狀枝孢等的产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如果K2O的含量超过20重量%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增加,而存在不仅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还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
因此,将K2O的含量设为6~15重量%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7~9重量%范围内的值更好。
(6)Al2O3
作为原材料的Al2O3主要发挥提高抗菌玻璃的化学耐久性的功能,但除此以外,还是参与失透抑制功能的物质。
另外,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中,将作为原材料的Al2O3的含量设为1~10 重量%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因为如果Al2O3的含量成为低于1重量%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增加,而存在不仅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还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如果Al2O3的含量成为超过10重量%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下降,而存在银离子溶出量变得不充分,且被洗涤物的抗菌变得不充分,或者很难充分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的情况。
因此,將Al2O3的含量设为2~8重量%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3~5重量%范围内的值更好。
另外,将ZnO的含量设为C1(重量%),将Al2O3的含量设为C2(重量%) 时,将C2/C1设为0.4以上的值较好。
其理由在于,因为将ZnO的含量、与Al2O3的含量的比例设为关联值,能够越发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即,因为在本发明的抗菌玻璃的原材料中,ZnO为对抗菌玻璃的溶解性的增加带来较大影响的物质,另一方面Al2O3为对抗菌玻璃的溶解性的下降带来较大影响的物质,因此这些材料物质的比例与所获得的抗菌玻璃的溶解性具有强烈的相关关系。
更具体而言,因为如果C2/C1低于0.4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增加,而存在不仅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还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C2/C1为过大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容易稍微下降,而存在抗菌性下降的情况。
因此,将ZnO的含量设为C1(重量%),将Al2O3的含量设为C2(重量%) 时,将C2/C1设为0.42~1.5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0.43~1范围内的值更好。
在此,利用图8~10对C2/C1的值、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关系进行说明。
首先,图8中横轴表示采取C2/C1(-),纵轴表示采取基准银离子溶出量(mg/(g·升·24Hrs·30℃))的特性曲线。
另外,作为测定对象的抗菌玻璃使用后述的实施例1~3及比较例1~ 2作成的玻璃。
即,所使用的抗菌玻璃中,不改变Ag2O及CoO的含量,而改变ZnO的含量,而且对于其他成分,保持原来的比例而随ZnO的含量变化发生增减。
从相关特性曲线可知,随C2/C1(-)的增加,银离子溶出量(mg/ (g·升·24Hrs·30℃)减少。
更具体而言,可知C2/C1在低于0.4的范围内时,随C2/C1的增加,银离子溶出量急剧减少,当C2/C1为0.101的情况下,为0.255mg/ (g·升·24Hrs·30℃),但当C2/C1为0.208的情况下,减少至0.1245mg/ (g·升·24Hrs·30℃),当C2/C1为0.433的情况下,减少至0.063mg/ (g·升·24Hrs·30℃)。
另一方面,可知C2/C1在0.4以上的范围内时,与C2/C1值无关,能够稳定地维持0.05mg/(g·升·24Hrs·30℃)前后的值。
并且,确认如果抗菌玻璃的基准银离子溶出量为0.1mg/ (g·升·24Hrs·30℃)以上的值,则适用于市场上销售的洗衣机的抗菌水单元中时,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
因此,由图8所示的特性曲线可知,从抑制对被洗涤物的着色的观点考虑,将C2/C1设为0.4以下的值较好。
另外,图9中横轴表示采取C2/C1(-),纵轴表示采取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mg/(g·升·24Hrs·30℃))的特性曲线。
而且,图10中横轴表示采取C2/C1(-),纵轴表示采取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4天的银离子溶出量(mg/(g·升·24Hrs·30℃))的特性曲线。
从这些特性曲线可知,即使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及第14天,与在净化水中浸渍第1天时(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相同,C2/C1在低于0.4的范围内时,银离子溶出量急剧减少。
因此,由图9~10所示的特性曲线可知,不仅初期,即使长期观察时,从抑制对被洗涤物的着色的观点考虑,也将C2/C1设为0.4以上的值较好。
(7)MgO
作为原材料的MgO主要发挥作为网状修饰氧化物的功能,但除此以外,还是参与透明性改善功能和熔融温度的调整功能的物质。
另外,本发明的抗菌玻璃中,将作为原材料的MgO的含量设为5~20 重量%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因为如果MgO的含量低于5重量%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增加,而存在不仅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还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如果MgO的含量超过20重量%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性过度下降,而存在银离子溶出量变得不充分,且被洗涤物的抗菌变得不充分,或者很难充分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的情况。
因此,将MgO的含量设为6~15重量%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7~9重量%范围内的值为更好。
(8)其他成分
另外,原材料的总量低于100重量%时,作为剩余成分,以0.05~50 重量%的范围包含其他玻璃成分(碱金属氧化物、碱土类金属氧化物、CeO2、 CoO等)较好。
3.形状
另外,抗菌玻璃的形状为片剂状,并且将最大直径设为5~20mm范围内的值。
其理由在于,因为按照上述设定抗菌玻璃的形状及最大直径,以与上述的抗菌玻璃的组成相辅,从而即使为少量也能够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即,因为抗菌玻璃的形状为片剂状,所以抗菌玻璃中的表面积的调整变得容易,进而能够更容易调整银离子溶出量。
另外,因为如果为片剂状,从而能够容易地有效防止抗菌玻璃彼此之间黏结。
更具体而言,如图11所示,举例为梯形交叉六面体的抗菌玻璃,但只要为长方体和圆柱等所谓药片形状即可。
另外,沿构成抗菌玻璃的边进行倒角较好。
其理由在于,根据上述形状,能够提高成型性和研磨性。
而且,因为如果为上述形态的抗菌玻璃,不仅操作及交换等变得容易,即使使用较强的水流时,也能够有效地防止与水流一同流出,或者破碎。
另外,如果抗菌玻璃的最大直径低于5mm的值,则存在收装于抗菌水单元,而直接与水接触时,容易被水压冲走而与水流一同流出,或者比表面积变得过大,而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而且,存在保管时容易凝集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抗菌玻璃的最大直径超过20mm 的值,则存在很难收装于抗菌水单元,或者容易裂开裂纹而很难稳定地制造,而且,存在比表面积变得过小,而很难获得充分的银离子溶出量的情况。
因此,将抗菌玻璃的最大直径设为7~15mm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9~ 12mm范围内的值更好。
另外,抗菌玻璃的最大直径是指与抗菌玻璃外切的球的直径。
另外,抗菌玻璃的最大直径能够利用例如光学显微镜照片和光标卡尺而容易测定。
4.比表面积
另外,将抗菌玻璃的比表面积设为0.1~5cm2/g范围内的值较好。
其理由在于,因为将抗菌玻璃的比表面积设为相关范围内的值,能够经长时间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即,因为如果抗菌玻璃的比表面积低于0.1cm2/g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速度减慢,所以存在银离子溶出量变得不充分,或者被洗涤物的抗菌变得不充分,或者很难充分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如果抗菌玻璃的比表面积超过5cm2/g的值,则抗菌玻璃的溶解速度加快,所以存在银离子溶出量会过剩,存在不仅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还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
因此,将抗菌玻璃的比表面积设为1.5~8cm2/g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2~5cm2/g范围内的值更好。
5.基准银离子溶出量
本发明抗菌玻璃,将在1升净化水(30℃、pH6.5)中浸渍作为测定对象的抗菌玻璃30g,以维持温度的状态,在密闭系统中放置24小时后进行测定的银离子溶出量,即基准银离子溶出量设为0.025~0.1mg/ (g·升·24Hrs·30℃)范围内的值较好。
其理由在于,因为将抗菌玻璃中的基准银离子溶出量设为相关范围内的值,能够经长时间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即,因为如果基准银离子溶出量低于0.025mg/(g·升·24Hrs·30℃) 的值,则存在被洗涤物的抗菌变得不充分,或者很难充分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因为如果基准银离子溶出量成为超过0.1mg/(g·升·24Hrs·30℃)的值,则存在不仅很难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还因过剩的银离子而容易在被洗涤物上发生黑色的着色的情况。
因此,将抗菌玻璃中的基准银离子溶出量设为0.04~0.08mg/ (g·升·24Hrs·30℃)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0.06~0.07mg/ (g·升·24Hrs·30℃)范围内的值更好。
6.覆盖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抗菌玻璃收装于具有使水透过的开口部的覆盖部件的内部,即盒式化较好。
其理由在于,因为收装于这种覆盖部件,不仅操作变得容易,即使抗菌玻璃经由长时间使用而变小时,也能够防止因流水而流出。
另外,因为如果为预先收装于覆盖部件的状态的抗菌玻璃,因此能够相对于图2(a)~2(b)所示的抗菌水单元10更容易收装恒定量的抗菌玻璃。
另外,图2(a)~2(b)所示的抗菌水单元10也为覆盖部件的一种。
另外,覆盖部件能够设为例如如图12(a)~12(b)所示的网格状袋状物20。
更具体而言,例如由包括聚丙烯等的、具有50~500μm左右的孔径的网格构成,设为105×45×17mm左右尺寸的袋状物较好。
另外,袋状物设为以预先设置密封部28b、28c状态的收装抗菌玻璃,且最后设置密封部28a的形态较好。
另外,抗菌玻璃的收装量设为10~30g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15~25g 范围内的值较好。
另外,本发明的抗菌玻璃22如图12(b)所示,在覆盖部件20的内部与非抗菌玻璃26一同收装。
其理由在于,因为与非抗菌玻璃一同收装,因此防止抗菌玻璃彼此的黏结,且能够经长时间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另外,非抗菌玻璃的种类,如果为不会利用水分溶解而溶出银离子的玻璃,则对其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钠钙玻璃、硼硅酸玻璃、铅玻璃(水晶玻璃)、石英玻璃、铝硅酸盐玻璃及磷酸玻璃较好。
更具体而言,将相对于总量以35~65重量%的范围添加SiO2等作为玻璃网状成分,以15~45重量%的范围添加Na2O、K2O、Li2O、CaO、MgO、BaO、 B2O3、Al2O3等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玻璃网状修饰成分而成的钠玻璃为主要成分的非抗菌玻璃较好。
另外,在非抗菌玻璃的形状中,也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设为图13 所示的异形非抗菌玻璃较好。
其理由在于,因为容易成型,另一方面能够对水流有效地发挥重物效果。
另外,关于非抗菌玻璃的大小,将其最大直径设为3~30mm范围内的值较好。
其理由在于,因为如果为上述的非抗菌玻璃,则与抗菌玻璃的最大直径基本上相等,因此相对于抗菌玻璃,不仅能够容易均匀混合,而且不易偏置。
另外,相对于抗菌玻璃100重量份,将非抗菌玻璃的配比量设为5~ 15重量份范围内的值较好。
其理由在于,因为如果为上述非抗菌玻璃的配比量,则能够发现作为抗菌玻璃的规定的抗菌性,并且能够容易控制整个盒的重量。
因此,从相关观点考虑,相对于抗菌玻璃100重量份,将非抗菌玻璃的配比量设为7~12重量份范围内的值较好,设为8~11重量份范围内的值更好。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抗菌玻璃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以下实施例以例示的方式表示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实施例1
1.抗菌玻璃的制作
(1)熔融工序
作为抗菌玻璃组成,将表1所示的组成的玻璃原料利用万能混合机在转速250rpm、30分钟的条件下搅拌直至均匀混合。
随后,利用玻璃熔融炉,在1280℃、3.5小时的条件下加热玻璃原料制作熔融玻璃。
(2)成型工序
如图14(a)~14(b)所示,将从玻璃熔融炉取出的熔融玻璃42导入到成型装置40,成型如图11所示的片剂状的抗菌玻璃22(最大直径: 10mm、每一个的表面积:2.5cm2)。
(3)表面研磨工序
将获得的片剂状的抗菌玻璃500g投入到不使用介质的振动球磨机中。随后,添加500g的异丙醇,在该状态下,以室温、30分钟的条件运转振动球磨机,从而实施包含去毛刺工序的表面研磨工序。
结果,在表面研磨处理前可发现微小的凹凸,但表面研磨处理后,表面成平滑化,且散发光泽。将其作为最终的抗菌玻璃。
另外,获得的抗菌玻璃的比表面积为3.75cm2/g。
2.抗菌玻璃的评价
(1)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
测定获得的抗菌玻璃的基准银离子溶出量。
即,将获得的抗菌玻璃30g浸渍在1升净化水(30℃、pH6.5)中,以维持温度的状态,在密闭系统中放置24小时。
随后,用滤纸(5C)过滤银离子溶出液来作为测定试料后,将测定试料中的银离子浓度利用银离子浓度测定器(东与化学研究(株)制)、银离子计TiN-5104型号)测定,而计算抗菌玻璃中的基准银离子溶出量(mg/ (g·升·24Hrs·30℃))。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2。
(2)7天后的银离子溶出量的评价
测定获得的抗菌玻璃的7天后的银离子溶出量。
即,测定上述的基准银离子溶出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将抗菌玻璃浸渍于净化水中并放置5天。
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放置24小时后测定银离子溶出量,并作为7天后的银离子溶出量(mg/ (g·升·24Hrs·30℃))。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2。
(3)14天后的银离子溶出量的评价
测定获得的抗菌玻璃的14天后的银离子溶出量。
即,测定上述的在净化水中浸渍第7天的银离子溶出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放置6天。
随后,废弃溶出有银离子的1升净化水,将熔融残留的抗菌玻璃浸渍于新的净化水1升中,在与基准银离子溶出量的测定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放置24小时后测定银离子溶出量,并作为14天后的银离子溶出量(mg/ (g·升·24Hrs·30℃))。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2。
(4)抗菌性的评价
(4)-1细菌的抑菌圈(halo)实验
利用获得的抗菌玻璃,进行细菌的抑菌圈(halo)实验(JIS L 1902 为基准)。
即,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NBRC 12732)的倾注平板培养基上,黏着贴上一个获得的抗菌玻璃,在37±2℃环境下培养 24小时后,测定在抗菌玻璃周围生成的透明的抑菌圈(抑菌圈(halo)) 的宽度(mm)。将所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1。另外,将此时的倾注平板培养基的照片表示于图15。
另外,代替金黄色葡萄球菌,利用大肠菌(Escherichia coli NBRC 3301),同样进行抑菌圈(halo)实验。将所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2。并且,将此时的倾注平板培养基的照片表示于图16。
(4)-2霉菌的抑菌圈(halo)实验
利用获得的抗菌玻璃,进行霉菌的抑菌圈(halo)实验(JIS L 1902 为基准)。
即,在接种黑麴菌(Aspergillus niger NBRC 105649)的平板培养基上,黏着贴上一个获得的抗菌玻璃,在28±2℃环境下培养24小时后,测定在抗菌玻璃周围生成的相等的抑菌圈(抑菌圈(halo))的宽度(mm)。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2。另外,将此时的平板培养基的照片表示于图17。
另外,代替黑曲菌,分别利用青霉菌(Penicillium citrinum NBRC 6352)、芽枝状枝孢(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 NBRC 6348)及须疮毛癣菌(Trichophytonmentagrophytes NBRC 32409),同样进行抑菌圈(halo) 实验。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2。另外,将此时的平板培养基的照片表示于图18、19及20。
另外,上述的抗菌性的评价仅在实施例1中实施。
(5)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的评价
将获得的抗菌玻璃实际适用于洗衣机,来评价有无洗涤槽中的芽枝狀枝孢等的产生。
即,将所获得的抗菌玻璃20g收装于如图1(a)所示的滚筒式洗衣机的抗菌水单元,从6月至9月,每天仅1次,将5kg的被洗涤物(白色木棉制内衣)洗涤100天。
随后,洗涤100天后,目视确认洗涤槽的里侧中的芽枝狀枝孢等的产生,并按以下基准评价。将所获得的结果示于表2。
◎:完全观察不到芽枝状枝孢等。
○:几乎观察不到芽枝状枝孢等。
△:观察到少许芽枝状枝孢等。
×:明确观察到芽枝状枝孢等。
(6)被洗涤物的抗菌性及着色性的评价
将所获得的抗菌玻璃实际应用于洗涤槽,来评价被洗涤物的抗菌性及着色性。
即,将进行上述的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发生的评价后的、洗涤 100天的白色的木棉制内衣,在温度35℃、湿度95%Rh的环境下,在直射阳光下暴晒且放置48小时,并按以下基准评价抗菌性及着色性。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2。
◎:完全观察不到恶臭及黑垢。
○:几乎观察不到恶臭及黑垢。
△:观察到少许恶臭及黑垢。
×:明确观察到恶臭及黑垢。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抗菌玻璃组成,如表1所示,Ag2O及CoO的含量保持原样的同时将ZnO的含量减少为4.05重量%,并且对于其他成分,保持比例,因ZnO的含量减少而相应增加,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抗菌玻璃并评价。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1。
实施例3
实施例3中,抗菌玻璃组成,如表1所示,Ag2O及CoO的含量保持原样的同时将ZnO的含量减少为0重量%,并且对于其他成分,保持比例,因 ZnO的含量减少而相应增加,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抗菌玻璃并评价。将所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1。
比较例1
比较例1中,抗菌玻璃组成,如表1所示,Ag2O及CoO的含量保持原样的同时将ZnO的含量增加为14.05重量%,并且对于其他成分,保持比例,因ZnO的含量减少而相应增加,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抗菌玻璃并评价。将所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1。
比较例2
比较例2中,抗菌玻璃组成,如表1所示,Ag2O及CoO的含量保持原样的同时将ZnO的含量增加为19.05重量%,并且对于其他成分,保持比例,因ZnO的含量减少而相应增加,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抗菌玻璃并评价。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1。
比较例3
比较例3中,将抗菌玻璃组成设为表1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抗菌玻璃并评价。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1。
另外,比较例3的抗菌玻璃为用于空气调节机的泄水盘用的、银离子溶出量较多的类型的抗菌玻璃。
比较例4
比较例4中,将抗菌玻璃组成设为表1所示的组成,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抗菌玻璃并评价。将获得的结果表示于表1。
另外,比较例4的抗菌玻璃为从以往就用于洗衣机的抗菌水单元的、银离子溶出量较少的类型的抗菌玻璃。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抗菌玻璃,将直接与水接触而释放银离子的抗菌玻璃中的组成设为规定组成,并且将其形状及最大直径设为规定范围,即使为少量也能够经长时间稳定地维持规定的银离子溶出量。
结果,尤其能够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的狭窄收装空间内,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洗涤槽中的芽枝状枝孢等的产生,且能够抑制对被洗涤物着色的同时使其有效抗菌。
因此,本发明的抗菌玻璃尤其可期待向洗衣机用抗菌玻璃的高质量化发挥显著的作用。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a:滚筒式洗衣机
1b:直立式洗衣机
2:洗涤槽
3:盖
4:循环水槽
6:洗涤槽的壁面的一部分
10:抗菌水单元
12:开口部
14:固定孔
16:铰链部
18:锁紧部
20:覆盖部件
22:抗菌玻璃
26:非抗菌玻璃
28:密封部
40:成型装置
42:熔融玻璃。
Claims (6)
1.一种洗衣机用抗菌玻璃,其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所述洗衣机用抗菌玻璃用于直接与水接触,释放银离子来发挥抗菌效果,
所述洗衣机用抗菌玻璃的原材料包含Ag2O、P2O5、CaO、ZnO、K2O、Al2O3及MgO,不包含B2O3,并且令总量为100重量%时,Ag2O的含量为超过5.5重量%且10重量%以下范围内的值,P2O5的含量为55~75重量%范围内的值,CaO的含量为2~10重量%范围内的值,ZnO的含量为低于9.5重量%的值,K2O的含量为5~20重量%范围内的值,Al2O3的含量为1~10重量%范围内的值,MgO的含量为5~20重量%范围内的值,且
所述抗菌玻璃的形状为片剂状,并且最大直径为5~20mm范围内的值,并且,
所述抗菌玻璃中在下述测定条件下测定出的银离子溶出量为0.025~0.08mg/(g·升·24Hrs·30℃)范围内的值,
该测定条件:
银离子溶出量是将作为测定对象的抗菌玻璃30g浸渍在30℃、pH6.5的1升净化水中,以维持温度的状态,在密闭系统中放置24小时后进行测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玻璃,
所述抗菌玻璃的比表面积为0.1~5cm2/g范围内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玻璃,
令所述ZnO的含量为C1重量%,所述Al2O3的含量为C2重量%,则C2/C1为0.4以上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玻璃,
收装于具有使水透过的开口部的覆盖部件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玻璃,
与非抗菌玻璃一同收装在所述覆盖部件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玻璃,
是收装于用于向洗衣机的洗涤槽供给抗菌水的抗菌水单元中的洗衣机用抗菌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138575 | 2013-07-02 | ||
JP2013-138575 | 2013-07-02 | ||
PCT/JP2014/063940 WO2015001870A1 (ja) | 2013-07-02 | 2014-05-27 | 抗菌性ガラス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09401A CN105209401A (zh) | 2015-12-30 |
CN105209401B true CN105209401B (zh) | 2018-09-07 |
Family
ID=52143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23325.XA Active CN105209401B (zh) | 2013-07-02 | 2014-05-27 | 抗菌玻璃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160106109A1 (zh) |
EP (1) | EP2987775B1 (zh) |
JP (1) | JP5642325B1 (zh) |
KR (1) | KR101740173B1 (zh) |
CN (1) | CN105209401B (zh) |
ES (1) | ES2726853T3 (zh) |
TW (1) | TWI520922B (zh) |
WO (1) | WO201500187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18696B2 (en) | 2013-08-15 | 2023-04-04 | Applied Silver, Inc. | Antimicrobial batch dilution system |
US10640403B2 (en) | 2013-08-15 | 2020-05-05 | Applied Silver, Inc. | Antimicrobial batch dilution system |
US9689106B2 (en) | 2013-12-06 | 2017-06-27 | Applied Silver, Inc. | Antimicrobial fabric application system |
US20170050870A1 (en) | 2015-08-21 | 2017-02-23 | Applied Silver, Inc. | Systems And Processes For Treating Textiles With An Antimicrobial Agent |
JP2017127582A (ja) * | 2016-01-22 | 2017-07-27 | レック株式会社 | 洗濯機用ごみ取り具 |
CN106542732A (zh) * | 2016-10-11 | 2017-03-29 | 浙江飞越洁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防霉玻璃 |
EP3615092A4 (en) | 2017-03-01 | 2021-03-10 | Applied Silver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TEXTILES WITH AN ANTIMICROBIAL AGENT |
CN110016782B (zh) * | 2018-01-10 | 2021-11-16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滚筒洗衣机及其除菌控制方法和除菌控制装置 |
TW202038887A (zh) | 2018-11-20 | 2020-11-01 | 美商康寧公司 | 生物活性硼酸鹽玻璃 |
CN110158266B (zh) * | 2019-06-25 | 2024-06-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机筒部件及具有其的洗衣机 |
JP7479026B2 (ja) * | 2019-12-25 | 2024-05-08 | 青島海爾洗衣机有限公司 | 洗濯機 |
CN111253070B (zh) * | 2020-01-19 | 2021-07-13 | 成都天佑晶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缓释型抗菌磷酸盐玻璃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685046A (zh) * | 2020-12-31 | 2022-07-01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可溶性杀菌玻璃和可溶性杀菌玻璃的制备方法 |
CN116217072A (zh) * | 2022-12-26 | 2023-06-06 |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有效抑制银离子还原的柔性抗菌玻璃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20238A (en) * | 1957-12-27 | 1962-02-06 | Agency Ind Science Techn |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a special glass applicable for making a radiophotoluminescence dosimeter |
EP1116700A1 (en) * | 1999-12-28 | 2001-07-18 | Ishizuka Garasu Kabushiki Kaisha | Antibacterial property imparting glass composition, and antibacterial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olded antibacterial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
CN1452602A (zh) * | 2000-09-29 | 2003-10-29 | 兴亚硝子株式会社 | 抗菌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389577A (zh) * | 2006-03-17 | 2009-03-18 | 兴亚硝子株式会社 | 抗菌性玻璃及抗菌性玻璃的制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30301A (en) | 1990-03-14 | 1995-07-04 | Zellweger Uster,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generalized neplike entities in fiber samples |
JP3218096B2 (ja) * | 1992-09-18 | 2001-10-15 | 泉陽硝子工業株式会社 | 抗菌性ガラス |
JP3486951B2 (ja) * | 1994-05-09 | 2004-01-13 | 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 | 抗菌性ガラス組成物 |
GB9811663D0 (en) * | 1998-06-01 | 1998-07-29 | Giltech Ltd | Composition |
GB9811661D0 (en) * | 1998-06-01 | 1998-07-29 | Giltech Ltd | Compositions |
JP2001247333A (ja) * | 1999-12-28 | 2001-09-11 | Ishizuka Glass Co Ltd | 抗菌性付与用ガラス組成物、抗菌性繊維、抗菌性撚糸及び抗菌性布状物 |
JP2002037643A (ja) * | 2000-07-24 | 2002-02-06 |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 抗菌性ガラス及びその樹脂組成物 |
WO2004076371A2 (de) * | 2003-02-25 | 2004-09-10 | Schott Ag | Antimikrobiell wirkendes phosphatglas |
JP4293806B2 (ja) * | 2003-02-28 | 2009-07-08 | 石塚硝子株式会社 | 抗菌性付与用ガラス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抗菌性高分子複合材料 |
DE102004011520A1 (de) * | 2004-03-08 | 2005-10-06 | Schott Ag | Antimikrobiell brechzahlangepasstes Phosphatglas |
EP1730023A4 (en) | 2004-03-11 | 2007-11-07 | Benmaxx Llc | LIGHT REINFORCED BREMSTROMM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CN101298364B (zh) * | 2004-03-15 | 2011-02-16 | 兴亚硝子株式会社 | 抗菌性玻璃及抗菌性玻璃的制造方法 |
JP5111906B2 (ja) * | 2007-03-19 | 2013-01-09 | 旭ファイバーグラス株式会社 | 抗菌剤を含む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
US9017708B2 (en) | 2010-05-27 | 2015-04-28 | Koa Glass Co., Ltd. | Mixed antibacterial glass |
-
2014
- 2014-05-27 WO PCT/JP2014/063940 patent/WO201500187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5-27 JP JP2014543033A patent/JP5642325B1/ja active Active
- 2014-05-27 KR KR1020157032794A patent/KR101740173B1/ko active Active
- 2014-05-27 ES ES14819318T patent/ES2726853T3/es active Active
- 2014-05-27 US US14/889,729 patent/US2016010610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4-05-27 EP EP14819318.8A patent/EP2987775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5-27 CN CN201480023325.XA patent/CN105209401B/zh active Active
- 2014-06-25 TW TW103121852A patent/TWI520922B/zh active
-
2018
- 2018-05-22 US US15/986,152 patent/US1100663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020238A (en) * | 1957-12-27 | 1962-02-06 | Agency Ind Science Techn | Process of manufacturing a special glass applicable for making a radiophotoluminescence dosimeter |
EP1116700A1 (en) * | 1999-12-28 | 2001-07-18 | Ishizuka Garasu Kabushiki Kaisha | Antibacterial property imparting glass composition, and antibacterial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olded antibacterial polymer composite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
CN1452602A (zh) * | 2000-09-29 | 2003-10-29 | 兴亚硝子株式会社 | 抗菌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389577A (zh) * | 2006-03-17 | 2009-03-18 | 兴亚硝子株式会社 | 抗菌性玻璃及抗菌性玻璃的制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987775B1 (en) | 2019-02-20 |
TWI520922B (zh) | 2016-02-11 |
US20180263244A1 (en) | 2018-09-20 |
KR101740173B1 (ko) | 2017-05-25 |
TW201502101A (zh) | 2015-01-16 |
US20160106109A1 (en) | 2016-04-21 |
CN105209401A (zh) | 2015-12-30 |
EP2987775A1 (en) | 2016-02-24 |
US11006634B2 (en) | 2021-05-18 |
KR20150143808A (ko) | 2015-12-23 |
WO2015001870A1 (ja) | 2015-01-08 |
JP5642325B1 (ja) | 2014-12-17 |
EP2987775A4 (en) | 2016-11-16 |
JPWO2015001870A1 (ja) | 2017-02-23 |
ES2726853T3 (es) | 2019-10-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09401B (zh) | 抗菌玻璃 | |
US8034732B2 (en) | Antimicrobial glas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ntimicrobial glass | |
JP5845209B2 (ja) | 抗菌性ガラスおよび抗菌性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 |
US9017708B2 (en) | Mixed antibacterial glass | |
JP5114396B2 (ja) | 混合抗菌性ガラス | |
JPWO2011125825A1 (ja) | 溶解性ガラス質抗菌剤および水処理剤 | |
JP2001247726A (ja) | 抗菌性付与用ガラス組成物、及び抗菌性高分子複合材料 | |
JP2001247337A (ja) | 抗菌性付与用ガラス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抗菌性高分子複合材料、抗菌性高分子複合材料成形体 | |
JP6088199B2 (ja) | 水処理剤および水処理剤の使用方法 | |
US11370703B2 (en) | Glass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s | |
TW202313503A (zh) | 含金矽酸鹽玻璃 | |
CN116621460A (zh) | 一种玻璃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6621461A (zh) | 一种玻璃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Z18088U1 (cs) | Skelná kompozice nekorodující v myčkách | |
JP2013079223A (ja) | 抗菌性水処理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