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7996B - 账户合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账户合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07996B CN105207996B CN201510509361.3A CN201510509361A CN105207996B CN 105207996 B CN105207996 B CN 105207996B CN 201510509361 A CN201510509361 A CN 201510509361A CN 105207996 B CN105207996 B CN 1052079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count
- user information
- user
- database
- information data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账户合并方法及装置,属于信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所述第二账户包含与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当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所述第二账户,将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该方法针对一项网络服务,通过确定具有相同用户信息的账户,从而将同一用户的多个账户合并为一个账户,进而避免了对同一用户进行重复的网络服务,节省了服务资源,并且对用户而言,无需对一个网络服务的多个账户进行管理,提高了账户的管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账户合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服务越来越深入的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网络服务涉及到具体用户时,一般需要该用户注册相应的账户。
为了用户能够方便地注册网络服务的账户,网络服务运营商通常允许使用不同类型的用户信息进行注册,例如,可以用户的手机号进行注册,也可以使用用户的邮箱地址进行注册。这样的注册方法使得一个用户有可能针对一项网络服务注册多个不同的账户,该多个账户可能是用户根据需要有意注册的,也可能是用户忘记之前注册的账户无意中重复注册的。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账户合并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账户合并方法,包括:
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该第二账户包含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
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包括:在该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或,周期性检测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账户的登录频率,将该登录频率小于预设值的账户确定为待合并的第一账户,根据该第一账户,从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该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注册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登录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敏感操作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该第二账户包含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包括:获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类型;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及该用户信息的类型,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如果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将包含该相同的用户信息的账户确定为第二账户,如果未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确定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不包含第二账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包括:将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和该第二账户的用户信息合并为该第三账户的用户信息;创建该第一账户、该第二账户与该第三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之后,还包括:删除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发送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已经合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账户合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该第二账户包含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
合并模块,用于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获取模块用于在该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或,周期性检测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账户的登录频率,将该登录频率小于预设值的账户确定为待合并的第一账户,根据该第一账户,从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该装置还包括:触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注册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登录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敏感操作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判断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类型;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及该用户信息的类型,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如果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将包含该相同的用户信息的账户确定为第二账户,如果未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确定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不包含第二账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合并模块用于将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和该第二账户的用户信息合并为该第三账户的用户信息;创建该第一账户、该第二账户与该第三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删除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已经合并。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账户合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该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该第二账户包含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
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所述第二账户包含与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当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所述第二账户,将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该方法合并了具有相同用户信息的第一和第二账户。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针对一项网络服务,通过确定具有相同用户信息的账户,从而将同一用户的多个账户合并为一个账户,进而避免了对同一用户进行重复的网络服务,节省了服务资源,并且对用户而言,无需对一个网络服务的多个账户进行管理,提高了账户的管理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合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合并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合并装置4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合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在步骤S102中,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该第二账户包含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
在步骤S103中,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针对一项网络服务,通过确定具有相同用户信息的账户,从而将同一用户的多个账户合并为一个账户,进而避免了对同一用户进行重复的网络服务,节省了服务资源,并且对用户而言,无需对一个网络服务的多个账户进行管理,提高了账户的管理效率。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包括:在该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或,周期性检测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账户的登录频率,将该登录频率小于预设值的账户确定为待合并的第一账户,根据该第一账户,从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该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注册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登录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敏感操作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该第二账户包含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包括:获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类型;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及该用户信息的类型,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如果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将包含该相同的用户信息的账户确定为第二账户,如果未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确定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不包含第二账户。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包括:将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和该第二账户的用户信息合并为该第三账户的用户信息;创建该第一账户、该第二账户与该第三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之后,还包括:删除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发送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已经合并。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合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201中,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账户是指网络服务的账户,该账户包括账户名和账户密码,该账户可以由用户使用不同类型的用户信息进行注册。该不同类型的用户信息可以包括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账户、以及第三方网络服务账号,例如,邮箱地址、社交应用账户、财务应用账户等。此外,该账户不仅可以包含上述注册所使用的用户信息,还可以包含其他由用户填写的用户信息,例如,用户使用手机号注册了一个账户,之后根据服务运营商提供的信息填写页面,填写了自己的邮箱地址,则该账户的用户信息包括该用户的手机号及邮箱地址。对于一项网络服务来说,所有用户的账户及该账户的用户信息均可以存储于服务器的用户信息数据库中。
在本公开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可以在该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该绑定过程可以在下述任一种场景下被触发:
第一种场景、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注册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
第二种场景、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登录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
第三种场景、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敏感操作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
该敏感操作可以为涉及账号安全、用户信息以及财产安全等操作,例如敏感操作可以设置为修改密码操作、付款操作等,本公开对敏感操作的具体操作类型不作限定。
在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时,向用户提供用户信息输入页面,该用户页面用于让用户在所处终端输入用户信息并向服务器发送。在接收到该用户信息后,将该用户信息与对应的账户绑定,并存储于用户信息数据库中。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还可以对上述用户信息进行验证。
该用户信息输入页面还可以是在其他页面操作过程中,用于进行验证的页面,如该用户信息输入页面可以提供用户信息的输入框,使得用户在进行输入后,服务器可以对该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如发送短信验证码、发送验证邮件等方式,在验证通过后,服务器可以将该用户信息存储于用户信息数据库中,这种获取方式确保了用户信息的真实性。
在本公开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节约服务器的计算资源,还可以由服务器对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的账户进行筛选,以确定待合并的第一账户,而不是由终端的具体操作请求触发。获取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具体步骤可以为:周期性检测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账户的登录频率,将该登录频率小于预设值的账户确定为待合并的第一账户,根据该第一账户,从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该登录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使用账户登录网络服务的次数。通常登录频率低的账户有可能是由于该账户的用户注册了新的账户,所以该登录频率低的账户有可能为待合并账户,进而将该登录频率小于预设值的账户确定为待合并的第一账户。
在步骤S202中,获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类型。
由于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通常可以对于每个类型的用户信息进行查询,所以需要获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类型,以便于在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可以根据该类型进行查询。该用户信息的类型包括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账户、以及第三方网络服务账号,例如,邮箱地址、社交应用账户、财务应用账户等
在步骤S203中,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及该用户信息的类型,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如果是,执行步骤S204,如果否,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类型,确定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相同类型的用户信息;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从该相同类型的用户信息中,查询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如果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第二账户,将包含该相同的用户信息的账户确定为第二账户。例如,当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为电话号码18600000000时,提取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所有电话号码信息,在所有电话号码中,查询与18600000000相同的电话号码,如果查询到该电话号码,则将该电话号码包含于的账户确定为第二账户。
如果未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确定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不包含第二账户,不进行合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02与步骤S203是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的具体实现方式,该第二账户包含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例如,向用户提供调查页面,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本公开对具体判断方法不作限定。
在步骤S204中,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
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该第二账户包含与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说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还注册有第二账户,进而为了提高账户的使用与管理效率,对该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进行合并。
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可以向用户发送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将要合并的提示消息,并设置接受或拒绝的选项供用户选择。如果检测到用户对接受选项的选中操作,则执行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的过程;如果检测到用户对拒绝选项的选中操作,则不执行该过程。
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将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和该第二账户的用户信息合并为该第三账户的用户信息。
在该合并过程中,将储存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的第一账户用户信息和第二账户用户信息的数据合并,该合并可以包括:将两个账户中相同的用户信息数据的合并,将合并后的数据与该第三账户进行绑定;将两个账户中不同的用户信息数据都绑定于该第三账户。该合并的结果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第三账户读取该合并后的用户信息。
第二方面,创建该第一账户、该第二账户与该第三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将该第一账户和第二账户的账户名和账户密码与该第三账户的账户名和密码相关联,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该第一或第二账户的账户名和账户密码登录该第三账户。
该创建该第一账户、该第二账户与该第三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过程还可以被以下过程替代:在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中确定主账户,将该主账户的账户名和账户密码设置为该第三账户的账户名和账户密码,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该主账户的账户名和账户密码登录第三账户。在本公开一个可选地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在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中确定主账户。
需要说明的是,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还可以包括对其他数据的合并,例如,对历史记录数据的合并、对收藏网页数据的合并等,本公开合并的数据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S205中,删除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发送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之后,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删除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并向用户发送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已经合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针对一项网络服务,通过确定具有相同用户信息的账户,从而将同一用户的多个账户合并为一个账户,进而避免了对同一用户进行重复的网络服务,节省了服务资源,并且对用户而言,无需对一个网络服务的多个账户进行管理,提高了账户的管理效率。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合并装置的框图,参照如图3,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01、判断模块302和合并模块303。
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判断模块302,用于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该第二账户包含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
合并模块303,用于当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该第二账户,将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该获取模块用于在该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或,周期性检测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账户的登录频率,将该登录频率小于预设值的账户确定为待合并的第一账户,根据该第一账户,从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在该装置还包括:触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注册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登录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敏感操作请求时,触发该用户信息绑定过程。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该判断模块用于获取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类型;根据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及该用户信息的类型,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与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如果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将包含该相同的用户信息的账户确定为第二账户,如果未查询到该相同的用户信息,则确定该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不包含第二账户。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该合并模块用于将该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和该第二账户的用户信息合并为该第三账户的用户信息;创建该第一账户、该第二账户与该第三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用于删除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账户和该第二账户已经合并。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账户合并装置400的框图。例如,装置4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4,装置400包括处理组件4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4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部件4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4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4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图1或图2中所述账户合并方法。
装置4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424被配置为执行装置4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50被配置为将装置4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458。装置4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4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3)
1.一种账户合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所述第二账户包含与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
当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所述第二账户,将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
其中,所述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包括:
周期性检测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账户的登录频率,将所述登录频率小于预设值的账户确定为待合并的第一账户,根据所述第一账户,从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注册请求时,触发所述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
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登录请求时,触发所述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
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敏感操作请求时,触发所述用户信息绑定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所述第二账户包含与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类型;
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及所述用户信息的类型,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
如果查询到所述相同的用户信息,则将包含所述相同的用户信息的账户确定为第二账户,如果未查询到所述相同的用户信息,则确定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不包含第二账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所述第二账户,将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包括:
将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用户信息合并为所述第三账户的用户信息;
创建所述第一账户、所述第二账户与所述第三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之后,还包括:
删除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
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已经合并。
7.一种账户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所述第二账户包含与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
合并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所述第二账户,将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
其中,所述获取模块用于周期性检测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账户的登录频率,将所述登录频率小于预设值的账户确定为待合并的第一账户,根据所述第一账户,从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在所述第一账户进行用户信息绑定过程中,获取用户输入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置还包括:
触发模块,用于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注册请求时,触发所述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登录请求时,触发所述用户信息绑定过程;或,当接收到第一账户的敏感操作请求时,触发所述用户信息绑定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的类型;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及所述用户信息的类型,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如果查询到所述相同的用户信息,则将包含所述相同的用户信息的账户确定为第二账户,如果未查询到所述相同的用户信息,则确定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不包含第二账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和所述第二账户的用户信息合并为所述第三账户的用户信息;创建所述第一账户、所述第二账户与所述第三账户之间的映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已经合并。
13.一种账户合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判断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是否包含第二账户,所述第二账户包含与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相同的用户信息;
当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所述第二账户,将所述第一账户和所述第二账户合并为第三账户;
所述获取待合并的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包括:
周期性检测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每个账户的登录频率,将所述登录频率小于预设值的账户确定为待合并的第一账户,根据所述第一账户,从所述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提取所述第一账户的用户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09361.3A CN105207996B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账户合并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09361.3A CN105207996B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账户合并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07996A CN105207996A (zh) | 2015-12-30 |
CN105207996B true CN105207996B (zh) | 2018-11-23 |
Family
ID=54955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09361.3A Active CN105207996B (zh) | 2015-08-18 | 2015-08-18 | 账户合并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207996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39624B2 (en) | 2020-05-27 | 2024-07-16 | Coupang Corp. | Computeriz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aud detection and user account deduplication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26816B (zh) * | 2016-01-29 | 2019-12-2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
CN105701239B (zh) * | 2016-02-24 | 2019-06-04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账户信息共享方法及装置 |
CN106372984A (zh) * | 2016-08-30 | 2017-02-01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多账户的账户信息合并方法及装置 |
CN107784588A (zh) * | 2016-09-12 | 2018-03-0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保险用户信息合并方法和装置 |
CN106485581A (zh) * | 2016-10-12 | 2017-03-08 | 上海易贷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银行存管账户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8664480B (zh) * | 2017-03-27 | 2020-02-11 |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数据源用户信息整合方法和装置 |
CN107689002B (zh) * | 2017-09-11 | 2021-11-12 | 卓米私人有限公司 | 提现请求的审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8449327B (zh) * | 2018-02-27 | 2020-06-23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账号清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034944B (zh) * | 2018-06-19 | 2022-07-15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同人多用户的数据信息维护方法及装置 |
CN109657437A (zh) * | 2018-09-27 | 2019-04-1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账户管理方法、设备、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614781B (zh) * | 2018-11-12 | 2024-09-27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账号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CN110135136A (zh) * | 2019-04-15 | 2019-08-16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账户融合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0224851B (zh) * | 2019-04-19 | 2022-08-19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账户信息的合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10912893B (zh) * | 2019-11-26 | 2022-01-18 |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账号合并方法 |
CN111738734B (zh) * | 2020-06-22 | 2021-08-24 | 微晶(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区块链中账户信息转移与合并的方法 |
CN112104612A (zh) * | 2020-08-24 | 2020-12-18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账号合并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CN113179282A (zh) * | 2021-05-27 | 2021-07-27 | 北京创新乐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合并账号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
CN114254278A (zh) * | 2021-11-19 | 2022-03-29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账号合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8383A (zh) * | 2010-08-24 | 2011-01-05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种业务的用户账号在线监控方法、系统与监控服务系统 |
CN102063505A (zh) * | 2011-01-06 | 2011-05-18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提示方法及系统 |
CN102186173A (zh) * | 2011-04-26 | 2011-09-14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
CN102768659A (zh) * | 2011-05-03 | 2012-11-0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重复账号自动识别方法和系统 |
CN103268233A (zh) * | 2013-06-05 | 2013-08-28 | 四目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计算机系统中平台系统帐号和第三方系统帐号合并的方法 |
CN104573094A (zh) * | 2015-01-30 | 2015-04-29 | 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账号识别匹配方法 |
-
2015
- 2015-08-18 CN CN201510509361.3A patent/CN10520799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8383A (zh) * | 2010-08-24 | 2011-01-05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多种业务的用户账号在线监控方法、系统与监控服务系统 |
CN102063505A (zh) * | 2011-01-06 | 2011-05-18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提示方法及系统 |
CN102186173A (zh) * | 2011-04-26 | 2011-09-14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身份认证方法及系统 |
CN102768659A (zh) * | 2011-05-03 | 2012-11-0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重复账号自动识别方法和系统 |
CN103268233A (zh) * | 2013-06-05 | 2013-08-28 | 四目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计算机系统中平台系统帐号和第三方系统帐号合并的方法 |
CN104573094A (zh) * | 2015-01-30 | 2015-04-29 | 深圳市华傲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网络账号识别匹配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039624B2 (en) | 2020-05-27 | 2024-07-16 | Coupang Corp. | Computeriz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aud detection and user account deduplic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07996A (zh) | 2015-12-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07996B (zh) | 账户合并方法及装置 | |
US8064583B1 (en) | Multiple data store authentication | |
US9154482B2 (en) | Secure access credential updating | |
CN108234505B (zh) | 账号的登录方法及系统 | |
CN105592011B (zh) | 一种账号登录方法及装置 | |
US20180060868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verification of users | |
CN104917749B (zh) | 帐号注册方法及装置 | |
CN107038579B (zh) | 一种电子支付业务处理、电子支付方法及装置 | |
CN104902028B (zh) | 一种一键登录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7426711B (zh) | 绑定或解绑手机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
RU2735614C1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вы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и способ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платежа | |
CN103209074B (zh) | 一种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和短信处理装置 | |
WO2019210759A1 (zh) | 一种虚拟卡生成方法、用户终端以及令牌服务器 | |
CN105827577A (zh) | 一种信息验证方法及装置 | |
CN105681258B (zh) | 基于第三方服务器的会话方法和会话装置 | |
JP7541112B2 (ja) | カードの紐付け方法、端末装置、認証サーバ及び記憶媒体 | |
CN105100029A (zh) | 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438054B (zh) | 基于公众平台实现菜单信息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9726545B (zh) |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装置 | |
CN108712440A (zh) | 用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0224851B (zh) | 账户信息的合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118291B (zh) | 广告任务推广中用户认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
CN105187412A (zh) | 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登录认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JP6629973B2 (ja) | 携帯電話番号を変更するためのサービス要求を認識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5162774A (zh) | 虚拟机登陆方法、用于终端的虚拟机登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28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Street No. 68 Huarun colorful city shopping center two floor 13 Applicant after: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MARTM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Street No. 68 Huarun colorful city shopping center two floor 13 Applicant before: Xiaomi Technology Co., Ltd.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