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07896B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207896B CN105207896B CN201510613392.3A CN201510613392A CN105207896B CN 105207896 B CN105207896 B CN 105207896B CN 201510613392 A CN201510613392 A CN 201510613392A CN 105207896 B CN105207896 B CN 1052078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alling
- user
- internet phone
- picture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63—Application servers providing network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04M3/563—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 H04N7/157—Conference systems defining a virtual conference space and using avatars or agen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2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60—Rotation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16—Telecontrol
- H04M2203/1025—Telecontrol of avata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6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applications where calls are combined with other types of communication
- H04M2203/655—Combination of telephone service and social net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属于社交应用领域。方法包括:显示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当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根据在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网络通话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和多个第二用户标识,使得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并将本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添加至虚拟群组;在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本发明无需向该社交应用群组内的每个用户发起网络通话,提高了灵活性。该社交应用群组中未加入网络通话的用户不会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也不能加入该网络通话,提高了网络通话的隐私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社交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交应用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其中的网络通话功能已成为用户常用的功能,通过网络通话功能,用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网络通话。
以进行多人网络通话为例,第一用户在社交应用群组中触发网络通话请求,发送给社交应用服务器,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网络通话请求时,向该社交应用群组中除该第一用户以外的每个用户发送该网络通话请求,则接收到该网络通话请求的用户可以接受该网络通话请求,加入网络通话,或者也可以拒绝该网络通话请求。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用户只能基于社交应用群组,向该社交应用群组内的每个用户发起多人网络通话,局限性强。而且,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该社交应用群组中未加入网络通话的用户均可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还可以随时加入该网络通话,该网络通话的隐私性能很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通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已加入的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所述社交应用群组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当在所述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根据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本端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第二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并将本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
在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可选地,所述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包括:
获取所述社交应用群组中除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外的每个用户标识;
显示所述获取到的每个用户标识。
可选地,所述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包括:
显示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用户关系链,所述用户关系链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对所述场景界面中的多人通话选项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所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对所述通话界面中的添加用户选项的点击操作时,显示第二用户标识列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根据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
基于所述虚拟群组,向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添加用户请求,所述添加用户请求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将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三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通话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建立虚拟群组,并向所述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邀请;
将所述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使得所述第一终端与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在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虚拟群组中任一终端发送的退出请求时,将发送所述退出请求的终端从所述虚拟群组中删除。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虚拟群组中的剩余终端数目小于预设阈值时,删除所述虚拟群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通话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已加入的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所述社交应用群组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当在所述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标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本端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第二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并将本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
通话模块,用于在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社交应用群组中除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外的每个用户标识;显示所述获取到的每个用户标识。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用户关系链,所述用户关系链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对所述场景界面中的多人通话选项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所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对所述通话界面中的添加用户选项的点击操作时,显示第二用户标识列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所述标识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虚拟群组,向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添加用户请求,所述添加用户请求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将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三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通话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虚拟群组;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邀请;
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使得所述第一终端与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在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终端删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虚拟群组中任一终端发送的退出请求时,将发送所述退出请求的终端从所述虚拟群组中删除。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群组删除模块,用于当所述虚拟群组中的剩余终端数目小于预设阈值时,删除所述虚拟群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用户标识列表,使得用户可以从用户标识列表选择要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标识,而无需向该社交应用群组内的每个用户发起网络通话,提高了灵活性。进一步地,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多个用户在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而不是在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该社交应用群组中未加入网络通话的用户不会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也不能加入该网络通话,提高了网络通话的隐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用户标识列表的示意图;
图3D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5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话界面示意图;
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话界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九宫格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9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10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概念进行如下解释:
社交应用,是指具有社交功能的应用,可以为即时通信应用或者信息展示应用等。社交应用服务器是指为社交应用提供服务的服务器或者服务器集群。
社交应用群组,是指社交应用服务器创建的群组,该社交应用群组中包括多个终端,多个终端可以在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中进行交互。且社交应用服务器为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提供社交应用群组的入口,每个终端随时可以通过提供的入口,进入该场景界面。
虚拟群组,是指社交应用服务器创建的用于网络通话的临时性群组,该虚拟群组中包括多个终端,多个终端可以在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但社交应用服务器不会为该多个终端提供虚拟群组的入口,一旦某一终端退出该网络通话,将不能再进入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也不能再加入该网络通话。
虚拟群组相当于社交应用群组中的一个虚拟房间,社交应用群组中的用户可以邀请该社交应用群组中的其他用户进入该虚拟房间,还可以邀请好友进入该虚拟房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终端,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
101、显示已加入的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该社交应用群组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102、当在该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103、根据在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104、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该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本端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并将本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
105、在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用户标识列表,使得用户可以从用户标识列表选择要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标识,而无需向该社交应用群组内的每个用户发起网络通话,提高了灵活性。进一步地,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多个用户在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而不是在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该社交应用群组中未加入网络通话的用户不会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也不能加入该网络通话,提高了网络通话的隐私性能。
可选地,该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包括:
获取该社交应用群组中除该第一用户标识之外的每个用户标识;
显示该获取到的每个用户标识。
可选地,该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包括:
显示该第一用户标识的用户关系链,该用户关系链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对该场景界面中的多人通话选项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该发起指定通话指令。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对该通话界面中的添加用户选项的点击操作时,显示第二用户标识列表,该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根据在该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
基于该虚拟群组,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添加用户请求,该添加用户请求包括该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将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三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社交应用服务器,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2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网络通话请求,该网络通话请求包括该第一终端当前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202、建立虚拟群组,并向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邀请。
203、将该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使得该第一终端与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在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接收到网络通话请求时,建立虚拟群组,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在虚拟群组中进行网络通话,而无需在已创建的社交应用群组中进行通话,提高了灵活性。进一步地,该社交应用群组中未加入网络通话的用户不会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也不能加入该网络通话,提高了网络通话的隐私性能。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该虚拟群组中任一终端发送的退出请求时,将发送该退出请求的终端从该虚拟群组中删除。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当该虚拟群组中的剩余终端数目小于预设阈值时,删除该虚拟群组。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发明实施例的交互主体为第一终端、社交应用服务器和多个第二终端,参见图3A,该方法包括:
301、第一终端基于当前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显示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当在该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
其中,该第一终端可以为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该第一终端基于第一用户标识登录社交应用,且该第一终端已加入该社交应用群组,可以显示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该社交应用群组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该多个用户标识用于确定该社交应用群组中的用户,可以为用户账号、电话号码、用户昵称等,该场景界面中可以包括该多个用户标识组成的用户标识列表,还可以包括会话窗口和该社交应用群组的详情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该社交应用群组中的任一用户可以在该社交应用群组中发布多媒体信息,如文本、图片、语音、视频等,并查看其它用户在该社交应用群组中发布的多媒体信息。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之间的实时交流,该社交应用群组中的任一用户还可以在该社交应用群组中发起网络通话,该社交应用群组中的每个用户即可加入该网络通话。其中,该网络通话可以为视频通话或者音频通话等,且在视频通话的过程中,任一终端可以打开摄像头进行视频通话,或者在音频通话的过程中,任一终端可以关闭摄像头进行音频通话,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然而,实际应用中,用户可能仅希望与该社交应用群组中的某些用户进行网络通话,而不希望与该社交应用群组中的每个用户均进行网络通话,此时,该用户可以创建另一社交应用群组,将希望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添加至新创建的社交应用群组中,再基于该新创建的社交应用群组进行网络通话。但是,上述发起网络通话的过程过于繁琐。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为例,为了简化第一用户的操作,当第一用户不希望创建另一社交应用群组来进行网络通话时,可以在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中触发发起指定通话指令,该发起指定通话指令用于指示向该社交应用群组的某些用户发起网络通话,而不一定向社交应用群组的所有用户均发起网络通话,则当第一终端接收到该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包括多个用户标识,由第一用户从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选择要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标识。
其中,该场景界面中可以包括用于触发该发起指定通话指令的多人通话选项,当终端检测到对该多人通话选项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该发起指定通话指令。且该多人通话选项可以默认设置为触发发起音频通话,或者默认设置为触发发起视频通话,或者,该场景界面中可以包括用于触发发起音频通话的多人通话选项以及触发发起视频通话的多人通话选项。当然,该发起指定通话指令还可以由其他方式触发,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可以包括该社交应用群组中除该第一用户标识之外的用户标识,即当该第一终端接收到该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获取该社交应用群组中除该第一用户标识之外的每个用户标识,显示该获取到的每个用户标识,用户即可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用户标识来进行网络通话。
或者,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还可以包括该第一用户标识的用户关系链中的用户标识。该第一用户标识具有用户关系链,该用户关系链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这多个用户标识可以认为是该第一用户标识的好友。则当该第一终端接收到该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获取该第一用户标识的用户关系链,并显示该用户关系链。
或者,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既可以包括该社交应用群组中除该第一用户标识之外的用户标识,也可以包括该第一用户标识的用户关系链中的用户标识,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3B,第一终端显示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该场景界面中包括多人通话选项,当第一用户点击多人通话选项时,该第一终端显示如图3C所示的第一用户标识列表。
302、该第一终端检测用户在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根据检测到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其中,该选择操作可以为点击用户标识的操作或者长按用户标识的操作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用户在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触发选择操作,以选择希望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标识,该第一终端检测该选择操作,确定该选择操作对应的多个用户标识,该多个用户标识即可作为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参见图3C,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每个用户标识对应的圆形选择标识,第一用户在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通过点击圆形选择标识,选择希望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标识。选择完成后,点击开始选项即可发起网络通话。
303、该第一终端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该网络通话请求包括该第一用户标识和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304、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网络通话请求时,建立虚拟群组。
为了邀请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进行网络通话,该第一终端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该网络通话请求包括该第一用户标识和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则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网络通话请求时,为该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建立虚拟群组。
可选地,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可以为该虚拟群组分配一个群组标识,该群组标识用于唯一确定该虚拟群组,可以为群组名称或者群组编号等。实际应用中,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可以预先设置多个虚拟群组的群组标识,每建立一个虚拟群组,即可从多个预先设置的多个群组标识中选择一个群组标识,分配给该虚拟群组,而每删除一个虚拟群组,即可回收分配给该虚拟群组的群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该社交应用群组与该虚拟群组的区别在于,终端加入社交应用群组后,社交应用服务器会为该终端提供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入口,该终端可以随时通过该入口,进入该社交应用群组,并显示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而终端加入该虚拟群组后,社交应用服务器会为该终端提供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终端可以在该通话界面中与其他终端进行网络通话,但是,一旦该终端退出该虚拟群组,将无法再显示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也不能再进入该虚拟群组。
305、社交应用服务器根据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向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邀请。
306、接收到该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显示邀请消息,根据用户对该邀请消息的响应操作,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邀请响应消息。
为了邀请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进行网络通话,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邀请,则接收到该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显示邀请消息,此时用户可以对该邀请消息进行响应,接受、拒绝或者忽略该通话邀请,而该第二终端检测用户对该邀请消息的响应操作,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与该响应操作对应的邀请响应消息,该邀请响应消息可以为接受邀请的响应消息、拒绝邀请的响应消息或者忽略邀请的响应消息。
307、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每个第二终端发送的邀请响应消息,确定接受邀请的第二终端,将该第一终端和接受邀请的第二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并为该虚拟群组中的每个终端提供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
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每个第二终端发送的邀请响应消息,确定发送接受邀请的响应消息的第二终端,即为接受邀请的第二终端,则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将该第一终端和接受邀请的第二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
进一步地,该社交应用服务器为该虚拟群组中的每个终端提供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多个终端即可显示该通话界面,在该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需要说明的是,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与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不同,当第一终端与其他终端在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时,该网络通话过程对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没有任何影响,该社交应用群组中除已加入该虚拟群组的终端以外的终端不能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也不能加入该网络通话。
308、该虚拟群组内的多个终端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在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其中,该多个终端在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与在社交应用群组中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虚拟群组中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该虚拟群组中的任一终端可以退出该网络通话,也即是退出该虚拟群组。具体地,终端检测到对退出选项的点击操作、关闭该通话界面的操作或者关闭社交应用的操作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退出请求,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退出请求时,将发送该退出请求的终端从该虚拟群组中删除。之后,该终端将不能显示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不能重新加入该网络通话。
其中,触发该退出请求的终端可以为该第一终端,也可以为任一第二终端,当该虚拟群组中的任一终端退出该网络通话时,该虚拟群组中的其他终端可以继续进行网络通话。
参见图3D,进行网络通话的每个终端显示该通话界面,该通话界面中包括上方的显示区域,该显示区域用于显示每个终端的画面数据,且该通话界面中包括用于退出该网络通话的“挂断”选项,用户点击“挂断”选项时,该终端即可退出该网络通话,也即是退出该虚拟群组。
另外,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该虚拟群组中的任一终端还可以邀请其他终端加入该虚拟群组。具体地,该通话界面中包括添加用户选项,当该虚拟群组中的任一终端检测到对该通话界面中的添加用户选项的点击操作时,显示第二用户标识列表,该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并根据在该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基于该虚拟群组,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添加用户请求,该添加用户请求包括该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以及为该虚拟群组分配的群组标识,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添加用户请求时,根据该群组标识,将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三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
参见图3D,该通话界面中包括“加人”选项,用户点击“加人”选项时,终端即可显示与图3C类似的第二用户标识列表,用户即可选择希望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标识。
其中,添加第三终端的具体过程与上述步骤305-307中添加第二终端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第二用户标识列表可以包括该社交应用群组中除该虚拟群组中所包含用户标识以外的用户标识,还可以包括触发该添加用户请求的终端的用户关系链中除该虚拟群组所包含用户标识以外的用户标识,本发明实施例对该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不做限定。
另外,参见图3D,该通话界面中还包括“最小化”选项、“免提”选项和“静音”选项。
当用户点击“最小化”选项时,终端显示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并在当前显示界面的指定区域显示该通话界面的窗口,当用户点击该窗口时,该终端重新显示该通话界面。
当用户在开启扬声器的情况下点击“免提”选项时,该终端关闭扬声器,此时用户不能听到网络通话中的声音,而当用户在关闭扬声器的情况下点击“免提”选项时,该终端再开启扬声器。
当用户在开启麦克风的情况下点击“静音”选项时,该终端关闭麦克风,此时进行网络通话的其他用户不能听到该用户的声音,而当用户在关闭麦克风的情况下点击“静音”选项时,该终端再开启静音。
进一步地,当网络通话过程要结束时,该虚拟群组中的多个终端退出该虚拟群组,该虚拟群组中的剩余终端数目减小,而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可以监控该虚拟群组中的剩余终端数目,当确定该剩余终端数目小于预设阈值时,表示网络通话过程将要结束,则删除该虚拟群组。其中,该预设阈值由该社交应用服务器确定,可以为1或2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现有技术中,终端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如果通过该社交应用接收到新的通知消息时,将不会对该通知消息进行提醒,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当该终端通过该社交应用接收到新的通知消息时,可以按照社交应用预先设置好的提醒方式,对该通知消息进行提醒。该提醒方式可以为振动或者响铃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用户标识列表,使得用户可以从用户标识列表选择要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标识,而无需向该社交应用群组内的每个用户发起网络通话,提高了灵活性。进一步地,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多个用户在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而不是在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该社交应用群组中未加入网络通话的用户不会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也不能加入该网络通话,提高了网络通话的隐私性能。
为了便于对下述实施例进行说明,首先对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概念进行如下解释:
第一类画面数据:数据量较大的画面数据;
第二类画面数据:数据量较小的画面数据。
对于包含相同内容的画面数据,第一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具体是指第一类画面数据的分辨率大于第二类画面数据的分辨率,或者第一类画面数据的帧率大于第二类画面数据的帧率。
相应的,第一类画面数据所占用的显示区域要大于第二类画面数据所占用的显示区域,且第一类画面数据的显示效果比第二类画面数据的显示效果要好。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终端,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
401、在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获取当前的第一画面数据和第二画面数据,该第一画面数据属于第一类画面数据,该第二画面数据属于第二类画面数据,该第一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该第二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
402、在未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前提下,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二画面数据。
现有技术中,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时,第一终端会获取输入的两路画面数据,其中一路画面数据的数据量较大,另一路的画面数据的数据量较小,并将两路画面数据均上传至社交应用服务器,社交应用服务器可能会为第二终端提供数据量较小的画面数据,或者提供数据量较大的画面数据。然而,无论提供哪一种画面数据,社交应用服务器仅会为该第二终端提供一路画面数据,第一终端将两路画面数据均上传至社交应用服务器,会浪费不必要的数据流量。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时,获取到输入的第一画面数据和第二画面数据,其中的第一画面数据的数据量较大,第二画面数据的数据量较小。此时,第一终端不会将该第一画面数据和第二画面数据均上传至社交应用服务器,而是仅将数据量较小的第二画面数据上传至该社交应用服务器,由社交应用服务器为第二终端提供该第二画面数据,避免了上传该第一画面数据而造成的数据流量浪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获取数据量较大的第一画面数据和数据量较小的第二画面数据,在未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前提下,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节省了数据流量。
可选地,该在未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前提下,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显示请求,该第一显示请求由该第二终端触发,该第一显示请求用于请求显示该第一类画面数据;
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当前的第一画面数据,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画面数据。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第二终端的第四画面数据,该第四画面数据由该社交应用服务器转发,该第四画面数据属于该第二类画面数据;
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四画面数据;
当检测到对该第四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显示请求,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显示请求,该第二终端返回当前的第三画面数据,该第三画面数据属于该第一类画面数据;
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三画面数据。
可选地,该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三画面数据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对该第三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显示请求,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显示请求,该第二终端返回当前的第四画面数据;
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四画面数据。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发明实施例的交互主体为第一终端、社交应用服务器和第二终端,参见图5A,该方法包括:
501、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当前的第一画面数据和第二画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通话是指视频通话,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第一终端需要将输入的画面数据和音频数据发送给进行网络通话的第二终端。其中,该第一终端可以与一个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也可以与多个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该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摄像头进行拍摄,获取输入的第一画面数据和第二画面数据,该第一画面数据属于第一类画面数据,该第二画面数据属于第二类画面数据。
其中,该第一类画面数据和该第二类画面数据中的内容相同,但该第一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该第二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具体地,第一类画面数据的分辨率大于第二类画面数据的分辨率,或者第一类画面数据的帧率大于第二类画面数据的帧率。
相应的,该第一类画面数据与该第二类画面数据的显示效果也不同,在显示时第一类画面数据所占用的显示区域要大于第二类画面数据所占用的显示区域,且第一类画面数据的显示效果比第二类画面数据的显示效果要好。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仅关注于画面数据的处理过程,而对于该第一终端获取到的音频数据来说,该第一终端可以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音频数据,由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音频数据,该第二终端即可播放该音频数据。进一步地,在多个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每个终端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音频数据后,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多个音频数据进行混音处理,将得到的混合音频数据发送给每个终端,每个终端即可播放该混合音频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区分,本发明实施例将该第一终端获取到的第一类画面数据称为第一画面数据,该第一终端获取到的第二类画面数据称为第二画面数据,将第二终端获取到的第一类画面数据称为第三画面数据,将该第二终端获取到的第二类画面数据称为第四画面数据。
502、第一终端在未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前提下,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
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每个终端会显示网络通话对端的画面数据,而本发明实施例中默认每个终端先显示第二类画面数据,则为了节省数据流量,该第一终端无需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只需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由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即可。
503、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第二画面数据时,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
进一步地,如果该第一终端与多个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则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每个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
504、该第二终端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二画面数据。
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该第二终端可以显示通话界面,则当该第二终端接收到该第二画面数据时,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二画面数据。
当然,在显示该第二画面数据的同时,该第二终端还会获取当前的第四画面数据,并显示该第四画面数据。
505、第二终端检测到对该第二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显示请求。
在该第二终端显示该第二画面数据的过程中,当第二终端的用户希望查看该第一终端更清晰的画面时,可以触发对该第二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该第二终端检测到该切换预览操作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显示请求,该第一显示请求用于请求显示第一类画面数据。
其中,该切换预览操作可以为对该第二画面数据的点击操作,或者对该第二画面数据的“查看大图”选项的点击操作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06、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第一显示请求时,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一显示请求。
507、该第一终端接收到该第一显示请求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
该第二终端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一显示请求,该第一终端接收到该第一显示请求时,获取当前的第一画面数据,并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即可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画面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从该第一终端向该第二终端发送第二画面数据直至接收到该第一显示请求的过程会耗费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该第一终端的画面数据的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则该第一终端接收到该第一显示请求时,获取当前时刻所获取到的两个画面数据中的第一类画面数据即可。
508、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第一画面数据时,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
509、该第二终端接收到该第一画面数据时,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画面数据。
该第二终端显示该第一画面数据时,该第一画面数据占用的显示区域过大,则此时该第二终端可以在通话界面的显示区域中,显示该第一画面数据,而不再显示该第二终端获取到的第四画面数据。
后续过程中,当该第二终端的用户希望重新查看该第二画面数据和该第四画面数据时,可以触发对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该第二终端检测到对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显示请求,该第二显示请求用于请求显示第二类画面数据。则当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第二显示请求时,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二显示请求,该第一终端接收到该第二显示请求时,获取当前的第二画面数据,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即可在通话界面中重新显示该第二画面数据,并同时显示该第二终端当前获取到的第四画面数据。
例如,第二终端显示的通话界面如图5B所示,该通话界面中包括第一终端的第二画面数据和该第二终端的第四画面数据。当第二终端的用户点击该第二画面数据的显示区域时,第二终端通过社交应用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显示请求,则该第一终端返回第一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即可显示第一画面数据,如图5C所示。当第二终端的用户点击该第一画面数据的显示区域时,该第二终端通过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第二显示请求,则该第二终端返回第二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即可重新显示该第二画面数据和该第四画面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针对于该第一终端的画面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实际上,对该第二终端的画面数据的处理过程与对第一终端的画面数据的处理过程类似。
具体地,该第二终端在未发送该第三画面数据的前提下,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四画面数据,当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第四画面数据时,向该第一终端发送该第四画面数据,该第一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四画面数据,当该第一终端检测到对该第四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显示请求,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第一显示请求时,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显示请求,该第二终端返回当前的第三画面数据,该第一终端即可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三画面数据。后续过程中,当该第一终端检测到对该第三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显示请求,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第二显示请求时,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显示请求,该第二终端返回当前的第四画面数据,该第一终端即可在该通话界面中重新显示该第四画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获取数据量较大的第一画面数据和数据量较小的第二画面数据,在未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前提下,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仅在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显示请求时,再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节省了数据流量,避免了浪费不必要的数据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3A所示实施例与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例如,第一终端采用上述图3A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通话方法,发起与多个终端之间的网络通话,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多个终端可以采用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话方法,默认向通话对端提供数据量较小的画面,仅在通话对端请求数据量较大的画面时,才会向通话对端提供数据量较大的画面,以节省数据流量。本发明实施例对上述图3A所示实施例与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的结合方式不做限定。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终端,参见图6,该方法包括:
601、在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镜像画面数据和对该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后得到的真实画面数据,该镜像画面数据是指以用户为参照物的画面数据。
602、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603、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
604、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前置摄像头拍摄镜像画面数据,前置摄像头会对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真实画面数据,则第一终端获取到真实画面数据时,先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再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第二终端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保证了第二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与第一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的左右方向相同,便于用户之间基于该镜像画面数据进行沟通。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接收该第二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的真实画面数据;
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镜像画面数据;
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翻转得到的镜像画面数据。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确定进行网络通话的每个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的显示区域;
在该通话界面中,按照确定的显示区域,显示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一终端,参见图7,该方法包括:
701、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接收第一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的真实画面数据,该真实画面数据由该前置摄像头对拍摄的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后得到,该真实画面数据是指以该前置摄像头为参照物的画面数据。
702、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
703、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第二终端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如果第一终端使用前置摄像头拍摄镜像画面数据,前置摄像头会对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真实画面数据,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真实画面数据时,先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再向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第二终端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保证了第二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与第一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的左右方向相同,便于用户之间基于该镜像画面数据进行沟通。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进行网络通话的终端数目和预设规则,确定进行网络通话的每个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的显示区域;
向每个终端发送该确定的显示区域,使得每个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按照确定的显示区域,显示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发明实施例的交互主体为第一终端、社交应用服务器和多个第二终端,参见图8A,该方法包括:
801、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第一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镜像画面数据和对该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后得到的真实画面数据。
802、第一终端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基于平面镜成像后左右方向相反的原理,终端上的前置摄像头在为用户拍摄照片时,拍摄之前所照到的用户画面以用户为参照物,画面的左右方向与用户的实际左右方向相同,而拍摄后摄像头会自动对拍摄到的画面进行镜像翻转,使得得到的真实照片以摄像头为参照物,照片的左右方向与用户的实际左右方向相反。
那么,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如果该第一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拍摄镜像画面数据,第一终端会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与此同时,前置摄像头会自动对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真实画面数据,以便将该真实画面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其中,该镜像画面数据是指以用户为参照物的画面数据,该镜像画面数据的左右方向与被拍摄的第一用户的实际左右方向相同,而该真实画面数据以前置摄像头为参照物,该真实画面数据的左右方向与第一用户的实际左右方向相反。也即是,该镜像画面数据与该真实画面数据的上下方向相同、左右方向相反。
如果第一终端直接将该真实画面数据发送给该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就会显示该真实画面数据,由于该真实画面数据与镜像画面数据左右方向相反,该第一终端与该第二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不同,第一终端的第一用户与第二终端的第二用户基于显示的画面数据进行沟通时,会造成沟通不便。
例如,当第一用户在镜像画面数据中的位置偏左时,在该真实画面数据中的位置偏右,此时,如果第二用户告诉第一用户向左移动,第一用户会继续向左移动,导致第一用户从左侧移出该镜像画面数据,相应的也会从右侧移出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而导致第二用户无法看到第一用户。
803、第一终端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
804、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镜像画面数据时,向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
805、该第二终端接收到该镜像画面数据时,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为了便于用户之间的沟通,第一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真实画面数据时,可以不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真实画面数据,而是先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此时即可得到镜像画面数据,再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即可显示与该第一终端相同的画面数据,两个用户基于显示的画面数据进行沟通时,就不会出现沟通不便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仅以第一终端对获取到的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由社交应用服务器进行镜像翻转或者由接收到真实画面数据的终端进行镜像翻转。
也即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该步骤803-805还可以由以下步骤1或2代替:
1、该第一终端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真实画面数据,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真实画面数据时,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向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接收到该镜像画面数据时,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2、该第一终端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真实画面数据,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该真实画面数据时,向第二终端发送该真实画面数据,当该第二终端接收到该真实画面数据时,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并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类似地,对于该第二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的真实画面数据,可以由该第二终端、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和该第一终端中的其中一个来进行镜像翻转。例如,该第一终端接收该第二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的真实画面数据,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镜像画面数据,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翻转得到的镜像画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对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的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保证了各个终端所显示的画面数据相同,便于用户之间的沟通。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终端可以与一个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也可以与多个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也即是,进行网络通话的终端数目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用户之间的沟通,该社交应用服务器还可以根据进行网络通话的终端数目和预设规则,确定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的显示区域,向每个终端发送该确定的显示区域,使得每个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按照每个终端的显示区域,显示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
其中,当该终端数目小于4或者等于4时,该预设规则可以为四宫格规则,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将显示区域划分为四宫格,确定每个终端在四宫格中的位置,则每个终端即可按照确定的位置,显示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
或者,当该终端数目等于9或者大于9时,该预设规则可以为九宫格规则,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将显示区域划分为九宫格,确定每个终端在九宫格中的位置,则每个终端即可按照确定的位置,显示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
参见图8B,进行网络通话的终端数目为8时,该社交应用服务器确定采用九宫格的方式显示画面数据,并为8个终端进行排序,确定在九宫格中按照8个终端的先后顺序依次显示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则对于进行网络通话的每个终端来说,该终端获取到任一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时,在该终端对应的位置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而且,进行网络通话的每个终端所显示的镜像画面数据和镜像画面数据所在的位置均相同。
通过确定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的显示区域,保证了进行网络通话的每个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的内容以及所显示画面数据的位置均相同,便于用户之间的沟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在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前置摄像头拍摄镜像画面数据时,前置摄像头会对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真实画面数据,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真实画面数据时,先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第二终端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且确定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的显示区域,保证了进行网络通话的每个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的内容以及所显示画面数据的位置均相同,便于用户之间基于显示的画面数据进行沟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8A所示实施例与上述图3A和图5所示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例如,第一终端采用上述图3A所示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通话方法,发起与多个终端之间的网络通话,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多个终端可以采用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话方法与上述图8A所示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话方法,在节省数据流量的同时,保证每个终端所显示的画面数据一致,便于用户之间的沟通。
本发明实施例对上述图3A所示实施例与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上述图8A所示实施例的结合方式不做限定。在下述图9A所示的实施例中,将对上述图3A、图5、图8A所示的实施例进行结合的具体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方法的流程图。该发明实施例的交互主体为第一终端、社交应用服务器和多个第二终端,参见图9A,该方法包括:
901、第一终端基于当前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显示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当在该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检测用户在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根据检测到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902、该第一终端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该网络通话请求包括该第一用户标识和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903、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到网络通话请求时,建立虚拟群组,根据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向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邀请。
904、接收到该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显示邀请消息,根据用户对该邀请消息的响应操作,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邀请响应消息。
905、该社交应用服务器接收每个第二终端发送的邀请响应消息,确定接受邀请的第二终端,将该第一终端和接受邀请的第二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并为该虚拟群组中的每个终端提供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
906、该虚拟群组内的多个终端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在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上述步骤901-906与上述步骤301-308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907、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第一终端获取当前的第一画面数据和第二画面数据。
其中,第一画面数据属于第一类画面数据,第二画面数据属于第二类画面数据,第一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
908、第一终端在未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前提下,通过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虚拟群组内的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
909、第二终端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二画面数据,检测到对该第二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显示请求。
910、该第一终端接收到该第一显示请求时,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
911、该第二终端接收到该第一画面数据时,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画面数据。
上述步骤907-911与上述步骤501-509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步骤907-911中,将画面数据划分为第一类画面数据和第二类画面数据,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默认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类画面数据,以节省了发送画面数据时所耗费的数据流量。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进行网络通话时各个终端的通话界面中的画面数据相同,参见图9B,在步骤906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912-914:
912、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第一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镜像画面数据和对该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后得到的真实画面数据,并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913、第一终端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
914、该第二终端接收到该镜像画面数据时,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上述步骤912-914与上述步骤801-805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发送画面数据时耗费的数据流量,并保证进行网络通话的各个终端的通话界面中的画面数据相同,可以将上述步骤907-911以及912-914进行结合,也即是,参见图9C,在步骤906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915-919:
915、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第一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当前的第一镜像画面数据、第二镜像画面数据以及对第一镜像画面数据和第二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后得到的第一真实画面数据和第二真实画面数据,并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
其中,第一镜像画面数据和第一真实画面数据属于第一类画面数据,第二镜像画面数据和第二真实画面数据属于第二类画面数据,第一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二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
且,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与该第一真实画面数据的左右方向相反,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与该第二真实画面数据的左右方向相反。而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与该第一真实画面数据的内容相同,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与该第二真实画面数据的内容相同。
916、第一终端对第二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在未发送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和第一真实画面数据的前提下,通过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虚拟群组内的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
917、第二终端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检测到对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一终端发送第一显示请求。
918、该第一终端接收到该第一显示请求时,对该第一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
919、该第二终端接收到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时,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
该第一终端获取到两类镜像画面数据和两类真实画面数据时,在第一终端显示的通话界面中显示第二镜像画面数据,并默认对第二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第二镜像画面数据,使得第二终端也显示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而当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显示请求时,表示第二终端用户希望查看第一终端的第一类画面数据,则该第一终端对第一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第二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
该第一终端显示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显示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时,虽然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与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的显示效果不同,但是该第一镜像画面数据与该第二镜像画面数据的内容相同,不会影响到用户之间的沟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用户可以从用户标识列表选择要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标识,而无需向该社交应用群组内的每个用户发起网络通话,提高了灵活性。进一步地,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多个用户在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该社交应用群组中未加入网络通话的用户不会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也不能加入该网络通话,提高了网络通话的隐私性能。且,在未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前提下,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节省了数据流量。进一步地,对获取到的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再发送镜像画面数据,保证了进行网络通话的各个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相同,便于用户之间基于该镜像画面数据进行沟通。
图10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A,该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1001,用于显示已加入的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该社交应用群组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该显示模块1001,还用于当在该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标识确定模块1002,用于根据在该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该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本端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并将本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
通话模块1004,用于在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在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用户标识列表,使得用户可以从用户标识列表选择要进行网络通话的用户标识,而无需向该社交应用群组内的每个用户发起网络通话,提高了灵活性。进一步地,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多个用户在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而不是在该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该社交应用群组中未加入网络通话的用户不会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也不能加入该网络通话,提高了网络通话的隐私性能。
可选地,该显示模块1001还用于获取该社交应用群组中除该第一用户标识之外的每个用户标识;显示该获取到的每个用户标识。
可选地,该显示模块1001还用于显示该第一用户标识的用户关系链,该用户关系链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指令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对该场景界面中的多人通话选项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该发起指定通话指令。
可选地,该显示模块1001,还用于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对该通话界面中的添加用户选项的点击操作时,显示第二用户标识列表,该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该标识确定模块1002,还用于根据在该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
该发送模块1003,还用于基于该虚拟群组,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添加用户请求,该添加用户请求包括该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将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三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0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B,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01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网络通话请求,该网络通话请求包括该第一终端当前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建立模块1012,用于建立虚拟群组;
发送模块1013,用于向该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邀请;
添加模块1014,用于将该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添加至该虚拟群组,使得该第一终端与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在该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接收到网络通话请求时,建立虚拟群组,使得多个用户可以在虚拟群组中进行网络通话,而无需在已创建的社交应用群组中进行通话,提高了灵活性。进一步地,该社交应用群组中未加入网络通话的用户不会获知该网络通话的进行,也不能加入该网络通话,提高了网络通话的隐私性能。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终端删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该虚拟群组中任一终端发送的退出请求时,将发送该退出请求的终端从该虚拟群组中删除。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群组删除模块,用于当该虚拟群组中的剩余终端数目小于预设阈值时,删除该虚拟群组。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101,用于在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获取当前的第一画面数据和第二画面数据,该第一画面数据属于第一类画面数据,该第二画面数据属于第二类画面数据,该第一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大于该第二类画面数据的数据量;
发送模块1102,用于在未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前提下,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二画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获取数据量较大的第一画面数据和数据量较小的第二画面数据,在未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的前提下,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第二画面数据,节省了数据流量。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显示请求,该第一显示请求由该第二终端触发,该第一显示请求用于请求显示该第一类画面数据;
该发送模块1102,还用于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当前的第一画面数据,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一画面数据。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第二终端的第四画面数据,该第四画面数据由该社交应用服务器转发,该第四画面数据属于该第二类画面数据;
显示模块,用于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四画面数据;
该发送模块1102,还用于当检测到对该第四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一显示请求,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一显示请求,该第二终端返回当前的第三画面数据,该第三画面数据属于该第一类画面数据;
该显示模块,还用于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三画面数据。
可选地,该发送模块1102,还用于当检测到对该第三画面数据的切换预览操作时,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第二显示请求,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第二显示请求,该第二终端返回当前的第四画面数据;
该显示模块,还用于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第四画面数据。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2,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1201,用于在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镜像画面数据和对该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后得到的真实画面数据,该镜像画面数据是指以用户为参照物的画面数据;
显示模块1202,用于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翻转模块1203,用于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
发送模块1204,用于向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该第二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在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如果使用前置摄像头拍摄镜像画面数据,前置摄像头会对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真实画面数据,则第一终端获取到真实画面数据时,先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再通过该社交应用服务器,向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第二终端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保证了第二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与第一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的左右方向相同,便于用户之间基于该镜像画面数据进行沟通。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该第二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的真实画面数据;
该翻转模块1203,还用于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镜像画面数据;
该显示模块1202,还用于在该通话界面中,显示该翻转得到的镜像画面数据。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显示区域确定模块,用于确定进行网络通话的每个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的显示区域;
该显示模块1202,还用于在该通话界面中,按照确定的显示区域,显示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3,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301,用于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接收第一终端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的真实画面数据,该真实画面数据由该前置摄像头对拍摄的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后得到;
翻转模块1302,用于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
发送模块1303,用于向该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第二终端在通话界面中,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通过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如果第一终端使用前置摄像头拍摄镜像画面数据,前置摄像头会对镜像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真实画面数据,则通过前置摄像头获取到真实画面数据时,先对该真实画面数据进行镜像翻转,得到该镜像画面数据,再向第二终端发送该镜像画面数据,使得该第二终端显示该镜像画面数据,保证了第二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与第一终端显示的画面数据的左右方向相同,便于用户之间基于该镜像画面数据进行沟通。
可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显示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进行网络通话的终端数目和预设规则,确定进行网络通话的每个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的显示区域;
该发送模块1303,还用于向每个终端发送该确定的显示区域,使得每个终端在该通话界面中,按照确定的显示区域,显示每个终端的镜像画面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话装置在进行网络通话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终端和服务器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话装置与网络通话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所示出的网络通话方法中终端所执行的功能。具体来讲:
终端14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传输模块17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其中:
RF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18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终端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终端所对应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如实现基于视频的交互等。存储器1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14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1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180和输入单元130对存储器120的访问。
输入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30可包括触敏表面131以及其他输入终端132。触敏表面1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敏表面131上或在触敏表面1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链接装置。可选的,触敏表面1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80,并能接收处理器1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敏表面131。除了触敏表面131,输入单元1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终端132。具体地,其他输入终端1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400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140可包括显示面板1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进一步的,触敏表面131可覆盖显示面板141,当触敏表面1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4中,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敏表面131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终端14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终端14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终端14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传声器1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14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80处理后,经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1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1400的通信。
终端1400通过传输模块1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或有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4示出了传输模块1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终端14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80是终端14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链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14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优选的,处理器1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
终端14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1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尽管未示出,终端14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的显示单元是触摸屏显示器,终端还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上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终端所执行操作的指令。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15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15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15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1542或数据1544的存储介质15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1532和存储介质15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15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15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1530通信,在服务器1500上执行存储介质15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服务器15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15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5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1558,一个或一个以上键盘1556,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15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通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6,该网络通话系统包括社交应用服务器和多个终端,该多个终端与该社交应用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连接。
该网络通话系统用于实施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通话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网络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已加入的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所述社交应用群组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当在所述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根据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本端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第二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并将本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且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不为所述本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提供所述虚拟群组的入口;
在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当检测到针对所述虚拟群组的退出操作时,不显示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包括:
获取所述社交应用群组中除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外的每个用户标识;
显示所述获取到的每个用户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包括:
显示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用户关系链,所述用户关系链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对所述场景界面中的多人通话选项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所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对所述通话界面中的添加用户选项的点击操作时,显示第二用户标识列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根据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
基于所述虚拟群组,向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添加用户请求,所述添加用户请求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将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三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
6.一种网络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建立虚拟群组,并向所述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邀请;
将所述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使得所述第一终端与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在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且不为所述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提供所述虚拟群组的入口;
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检测到针对所述虚拟群组的退出操作时,确定所述任一终端退出所述网络通话,使得所述任一终端不显示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虚拟群组中任一终端发送的退出请求时,将发送所述退出请求的终端从所述虚拟群组中删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虚拟群组中的剩余终端数目小于预设阈值时,删除所述虚拟群组。
9.一种网络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已加入的社交应用群组的场景界面,所述社交应用群组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当在所述场景界面中接收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时,显示第一用户标识列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标识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向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本端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第二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建立虚拟群组,并将本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且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不为所述本端和所述第二终端提供所述虚拟群组的入口;
通话模块,用于在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在检测到针对所述虚拟群组的退出操作时,不显示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的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社交应用群组中除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外的每个用户标识;显示所述获取到的每个用户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显示所述第一用户标识的用户关系链,所述用户关系链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确定模块,用于当检测到对所述场景界面中的多人通话选项的点击操作时,确定接收到所述发起指定通话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在进行网络通话的过程中,当检测到对所述通话界面中的添加用户选项的点击操作时,显示第二用户标识列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包括多个用户标识;
所述标识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列表中的选择操作,确定待邀请的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基于所述虚拟群组,向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发送添加用户请求,所述添加用户请求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用户标识,使得所述社交应用服务器将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三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三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
14.一种网络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网络通话请求,所述网络通话请求包括所述第一终端当前登录的第一用户标识和待邀请的多个第二用户标识;
建立模块,用于建立虚拟群组;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多个第二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二终端发送通话邀请;
添加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添加至所述虚拟群组,使得所述第一终端与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在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中进行网络通话,且不为所述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提供所述虚拟群组的入口;
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和接受通话邀请的第二终端中的任一终端检测到针对所述虚拟群组的退出操作时,确定所述任一终端退出所述网络通话,使得所述任一终端不显示所述虚拟群组的通话界面的模块。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终端删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虚拟群组中任一终端发送的退出请求时,将发送所述退出请求的终端从所述虚拟群组中删除。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群组删除模块,用于当所述虚拟群组中的剩余终端数目小于预设阈值时,删除所述虚拟群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13392.3A CN105207896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CN201810140267.9A CN108390816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CN201810140242.9A CN108307140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CT/CN2016/098976 WO2017050169A1 (zh) | 2015-09-23 | 2016-09-14 | 网络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
US15/870,217 US11025686B2 (en) | 2015-09-23 | 2018-01-12 | Network call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serv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13392.3A CN105207896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40267.9A Division CN108390816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CN201810140242.9A Division CN108307140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207896A CN105207896A (zh) | 2015-12-30 |
CN105207896B true CN105207896B (zh) | 2019-05-03 |
Family
ID=5495534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13392.3A Active CN105207896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CN201810140267.9A Active CN108390816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CN201810140242.9A Active CN108307140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40267.9A Active CN108390816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CN201810140242.9A Active CN108307140B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网络通话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25686B2 (zh) |
CN (3) | CN105207896B (zh) |
WO (1) | WO201705016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7896B (zh) | 2015-09-23 | 2019-05-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CN105657326A (zh) * | 2016-03-02 | 2016-06-08 | 掌赢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群视频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8076301A (zh) * | 2016-11-11 | 2018-05-25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VoLTE视频多方电话的视频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06533711B (zh) * | 2016-11-30 | 2020-07-1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媒体会议方法及装置 |
CN109391476B (zh) * | 2017-08-03 | 2021-08-1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通话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062193B (zh) * | 2019-04-18 | 2021-04-06 |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人通话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3765932B (zh) * | 2019-07-05 | 2023-05-02 |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方通话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0602681B (zh) * | 2019-09-30 | 2021-02-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EP4057648A4 (en) * | 2019-11-05 | 2023-02-15 | 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VOICE COMMUNICATION IN A BROADBAND AND NARROWBAND INTER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CN111147661B (zh) * | 2019-12-10 | 2021-09-1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0956729A (zh) * | 2019-12-12 | 2020-04-03 | 西安锐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用门禁通讯系统 |
CN113300934B (zh) * | 2020-02-24 | 2023-08-22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757040B (zh) * | 2020-06-24 | 2022-06-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及装置 |
CN111970524B (zh) * | 2020-08-14 | 2022-03-04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交互类直播连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
US11451743B2 (en) * | 2020-12-22 | 2022-09-2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ontrol of image output |
CN113411536A (zh) * | 2021-05-27 | 2021-09-17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视频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
CN116301516A (zh) * | 2021-12-21 | 2023-06-2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共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CN114338761B (zh) * | 2021-12-24 | 2023-02-24 | 威艾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现场通信方法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45718A (zh) * | 2007-07-13 | 2009-01-1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在群内支持话题分类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1569164A (zh) * | 2006-12-27 | 2009-10-28 | 吉尼塞斯电信实验室公司 | 具有动态路由的虚拟联系人中心 |
CN103118242A (zh) * | 2012-11-16 | 2013-05-22 |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视频通话图像纠正方法 |
CN104079860A (zh) * | 2013-03-26 | 2014-10-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66248B1 (en) * | 2000-04-05 | 2002-10-15 | Dialogic Corporation | Videoconference recording |
US7234117B2 (en) * | 2002-08-28 | 2007-06-1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ared integrated online social interaction |
FI20030944A0 (fi) * | 2003-06-25 | 2003-06-25 | Nokia Corp | Ryhmäpuhelu viestintäjärjestelmässä |
CN100527733C (zh) * | 2003-12-31 | 2009-08-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会话建立协议系统及实现群组呼叫的方法 |
US7057637B2 (en) * | 2004-04-21 | 2006-06-06 | White Peter Mcduffie | Reflected backdrop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8289370B2 (en) * | 2005-07-20 | 2012-10-16 | Vidyo,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calable and low-delay videoconferencing using scalable video coding |
US20070133439A1 (en) * | 2005-12-12 | 2007-06-14 | Promenzio Edgardo L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transferring chairmanship of an ad-hoc conference call |
US8175241B2 (en) * | 2006-01-20 | 2012-05-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ding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
KR101328950B1 (ko) * | 2007-04-24 | 2013-11-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화상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할 수 있는 화상통신용단말기 |
CN100591120C (zh) * | 2007-04-29 | 2010-0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视频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01588252B (zh) * | 2008-05-23 | 2011-07-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点会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1365125B (zh) * | 2008-09-27 | 2012-03-2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多路视频通信方法与系统 |
CN101459880B (zh) * | 2008-12-18 | 2010-12-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建立临时群组呼叫的会话请求方法及系统 |
JP5669418B2 (ja) * | 2009-03-30 | 2015-02-12 | アバイア インク. | グラフィカルな接続表示を用いて通信セッションを要求する来入するリクエストを管理するシステムと方法。 |
KR101682245B1 (ko) * | 2010-06-18 | 2016-12-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화상 통화 연결 방법 |
CN101917548A (zh) * | 2010-08-11 | 2010-12-15 | 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 自适应调整画面的摄像装置及方法 |
CN102025965B (zh) * | 2010-12-07 | 2014-01-0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视频通话方法及可视电话 |
CN103002244B (zh) * | 2011-09-09 | 2016-03-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交互式视频通话的方法和通话终端 |
CN102348168A (zh) * | 2011-10-14 | 2012-02-08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群组通话的方法、终端及应用服务器 |
KR101918040B1 (ko) * | 2012-02-20 | 2019-01-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스크린 미러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
JP5843751B2 (ja) * | 2012-12-27 | 2016-01-13 |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
CN103686450A (zh) * | 2013-12-31 | 2014-03-26 |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视频处理方法及系统 |
CN103888344B (zh) * | 2014-03-20 | 2017-07-1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群组创建方法、群组退出方法和装置 |
US9609275B2 (en) * | 2015-07-08 | 2017-03-28 | Google Inc. | Single-stream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multi-user video conferencing |
CN105207896B (zh) * | 2015-09-23 | 2019-05-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
2015
- 2015-09-23 CN CN201510613392.3A patent/CN10520789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9-23 CN CN201810140267.9A patent/CN108390816B/zh active Active
- 2015-09-23 CN CN201810140242.9A patent/CN108307140B/zh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9-14 WO PCT/CN2016/098976 patent/WO201705016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
- 2018-01-12 US US15/870,217 patent/US1102568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69164A (zh) * | 2006-12-27 | 2009-10-28 | 吉尼塞斯电信实验室公司 | 具有动态路由的虚拟联系人中心 |
CN101345718A (zh) * | 2007-07-13 | 2009-01-1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在群内支持话题分类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CN103118242A (zh) * | 2012-11-16 | 2013-05-22 |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视频通话图像纠正方法 |
CN104079860A (zh) * | 2013-03-26 | 2014-10-0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025686B2 (en) | 2021-06-01 |
WO2017050169A1 (zh) | 2017-03-30 |
US20180139252A1 (en) | 2018-05-17 |
CN108307140B (zh) | 2021-02-12 |
CN105207896A (zh) | 2015-12-30 |
CN108390816B (zh) | 2021-05-14 |
CN108307140A (zh) | 2018-07-20 |
CN108390816A (zh) | 2018-08-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07896B (zh) | 网络通话方法和装置 | |
CN106453053B (zh) | 群组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4519485B (zh) | 一种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162236B (zh) | 一种分享视频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618217B (zh) | 分享资源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 |
CN104142868B (zh) | 建立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9542378A (zh) | 屏幕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227890B (zh) | 视频通话方法和装置 | |
CN104679381B (zh) | 切换聊天窗口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208056B (zh) | 信息交互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6161176A (zh) | 群组会话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3941982A (zh) | 一种分享界面处理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4424211B (zh) | 一种基于微博的业务数据的发布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533711A (zh) | 多媒体会议方法及装置 | |
CN106973330A (zh) | 一种屏幕直播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3886198B (zh)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 |
CN108667631A (zh) | 一种会议的组织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0213440A (zh) | 一种图像分享方法及终端 | |
CN108920226A (zh) | 屏幕录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6303605B (zh) | 一种发送通知消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9491632A (zh) | 一种资源分享方法及终端 | |
CN105426190B (zh) | 数据传递方法和装置 | |
CN106789307B (zh) | 配置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9728918A (zh) | 虚拟物品发送方法、虚拟物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5897917B (zh) | 多媒体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