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9059B - 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89059B CN105189059B CN201480023676.0A CN201480023676A CN105189059B CN 105189059 B CN105189059 B CN 105189059B CN 201480023676 A CN201480023676 A CN 201480023676A CN 105189059 B CN105189059 B CN 1051890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est
- height position
- prominent
- maximum height
- sheet mater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5/00—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5/20—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with interrelated action between the cutting member and work feed
- B26D5/30—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with interrelated action between the cutting member and work feed having the cutting member controlled by scanning a record carrier
- B26D5/34—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with interrelated action between the cutting member and work feed having the cutting member controlled by scanning a record carrier scanning being effected by a photosensitive devi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3/00—Cutting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cut made; Apparatu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3/00—Cutting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cut made; Apparatus therefor
- B26D3/003—Cutting work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cut made; Apparatu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cutting rubb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5/00—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and contro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5/02—Means for moving the cutting member into its operative position for cut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38—Textile inserts, e.g. cord or canvas layers, for tyres; Treatment of inserts prior to building the tyre
- B29D30/46—Cutting textile inserts to required shape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asuring length or width of objects while moving
- G01B11/043—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asuring length or width of objects while moving for measuring length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6—HAND CUTTING TOOLS; CUTTING; SEVERING
- B26D—CUTTING; DETAILS COMMON TO MACHINES FOR PERFORATING, PUNCH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 B26D7/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utting, cutting-out, stamping-out, punching, perforating,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 B26D2007/0012—Detail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r special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6D2007/0068—Trimming and removing web e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yre Moulding (AREA)
- Control Of Cutt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和设备,其即使在嵌入片材中的帘线的位置改变时也能够测量在切割之后的片材的两侧上的多余片的突出量,该多余片突出量测量设备设置有成像装置,成像装置对包括多余片的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的剖面轮廓形状成像。设备产生剖面轮廓形状所成像的波形数据,在波形数据中检查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和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基于波形数据将宽度方向上位于朝向片材的端部最远的、波峰的最大位置设为终端波峰的最大位置,将在宽度方向上比终端波谷的最大位置进一步朝向端部的、对应于片材的多余片的端部的位置设为终端波谷的最小位置,检查在终端波峰最大位置和终端波谷最小位置之间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并且基于所述距离测量多余片的突出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测量,并且尤其涉及用于测量在其中嵌有帘线的片材的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地,被使用作为轮胎的胎体和带束层的橡胶片材具有沿它们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被嵌入其中的多个帘线。在多个平行排列的帘线被传送时,通过使用从压延辊挤出的橡胶覆盖帘线的两个表面来制造这些橡胶片材。在使用橡胶覆盖帘线表面的过程中,在橡胶片材的宽度端两侧上形成了多余片。从而,通过在正确的位置切掉多余片形成了作为片材突出部的突出橡胶。
作为形成作为突出部的突出橡胶的方法,已在专利文件1中提出了所述的橡胶片材切割设备。
然而,使用上述设备,由于实际上使用其宽度传感器测量橡胶片材的宽度,并且基于测量的橡胶片材的宽度估算突出橡胶的宽度,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制造期间,在橡胶片材的宽度没有任何改变的情况下,嵌入橡胶片材中的帘线的位置发生变化。于是这能导致嵌入的帘线沿橡胶片材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以精确的尺寸通过切割掉多余片来形成预定长度的突出橡胶,并且更进一步,嵌有帘线的橡胶片材的体部被意外地切割。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第2009-17269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和设备,其即使在嵌入到片材的帘线的位置有变化时,也能够精确地检查帘线嵌入的位置并且在切割后测量在片材的两侧上的突出部的突出长度。
解决问题的方式
要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是用于测量被形成在具有嵌于其中的多个平行布置的帘线的长橡胶片材的至少一侧上的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由成像装置在包括突出部的片材的宽度方向上对剖面轮廓成像来产生波形数据;检查波形数据的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和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基于波形数据,将最靠近片材的宽度端部的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设置为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将位于比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更宽的端部侧的、对应于片材的突出部的边缘的位置设置为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检查在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的、在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和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基于检查的距离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以上概述不一定列举对了本发明必需的所有特征,并且所有这些特征的附属组合都可被包含在本发明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片材形成设备的示意性视图。
图2是橡胶片材和片材形成设备的正视图。
图3是示出了橡胶片材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片材形成设备的电连接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了橡胶片材和波形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6是波形数据的放大部分的示意图。
图7(a)和7(b)是橡胶片材的放大的端部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橡胶片材的放大的端部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检查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但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在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的所有结合对于本发明的解决方式都不是一定必不可少的。本实施方式应该被理解为包括选择性采用的结构。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图1和图2是片材形成设备10的示意图,设备10包括根据本发明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设备。
通过使用橡胶材料7整体地覆盖沿传送路线传送的帘线阵列5的表面,图1和图2所示的片材形成设备10形成了具有嵌入其中的帘线阵列5的橡胶片材1。通过切掉被形成在橡胶片材1的两个宽度端部上的多余片3a,片材形成设备10进一步形成了作为具有突出橡胶3的最终产品的橡胶片材1’。
如图3所示,例如,橡胶片材1是被使用于轮胎的胎体或带束层结构中的构件。橡胶片材1由帘线阵列5形成,帘线阵列5是以预定的间隔被平行地布置的多个长帘线6,并且橡胶材料7覆盖帘线阵列5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并且与帘线阵列5成为一体。应注意的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帘线阵列5的、位于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上最外部的位置的帘线6被具体地称作端部帘线6E。
橡胶片材1是在帘线6的延伸方向上的长构件。橡胶片材的表面被成形为帘线6所嵌入的位置根据帘线6的形状凸起并且在邻近的帘线6之间没有帘线6嵌入的位置凹陷。即是,表面形状具有下面讨论的凸部1s和凹部1f。而且,平坦的突出橡胶3从橡胶片材1的两个宽度端部突出。突出橡胶3通过切掉多余片3a被形成为预定突出长度,当形成橡胶片材1时,多余片3a被形成在橡胶片材1的每个宽度端部上。即是,多余片3a在橡胶片材1的制造之后立即地在宽度方向上从橡胶片材1的两个边缘突出,并且通过切掉多余片3a,突出橡胶3沿橡胶片材1的长度方向被形成为预定的长度。
如图1和2所示,片材形成设备10大致包括由沿传送路线放置的多个压延辊12至15组成的压延机11;切割单元20a、20b,其作为用于形成由压延机11形成的橡胶片材1的突出橡胶3的切割装置;被放置在切割单元20a、20b的下游的传感单元30a、30b,其作为用于测量橡胶片材1的剖面轮廓的成像装置;以及控制单元40,其作为用于根据由传感单元30a、30b输出的测量信号控制切割单元20a、20b的控制装置。控制单元40包括图像处理装置40a和分析装置40b。
例如,压延机11配备有被设置为S形布局的第一至第四压延辊12至15。例如,压延辊12至15可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马达驱动而在互相相反的方向上以相同的速度旋转,压延辊12至15每个都作为相同直径的金属圆柱形构件。
例如,第一压延辊12可以预定的速度沿正向方向旋转。第二压延辊13被设置为在与第一压延辊12之间有预定的间隙的情况下与第一压延辊12相对。第二压延辊13被设置为与第一压延辊12平行,并且可以预定的速度沿反向方向旋转,反向方向是第一压延辊12的正向旋转的反向。
橡胶材料7从未示出的橡胶挤出机等被供给到第一压延辊12和第二压延辊13之间的间隙中。随着压延辊12至15旋转,橡胶材料7覆盖了其中布置有多个帘线6的帘线阵列5的表面。
第四压延辊15被放置为在与第二压延辊13之间有预定的间隙的情况下与第二压延辊13相对。第四压延辊15被设置为于第二压延辊13平行,并且可以预定的速度、用与第一压延辊12相同的方式沿正向方向旋转。而且,要被橡胶材料7覆盖的帘线阵列5在第二压延辊13和第四压延辊15之间、沿传送方向从上游被传送到下游。第三压延辊14被放置为在与第四压延辊15之间有预定的间隙的情况下与第四压延辊15相对。第三压延辊14被设置为与第四压延辊15平行,并且可以预定的速度、用与第二压延辊13相同的方式沿反向方向旋转。
用与上述相同的方式,覆盖帘线阵列5的另一表面的橡胶材料7从未示出的橡胶挤出机等被供给到第三压延辊14和第四压延辊15之间的间隙中。
如图2所示,切割单元20a、20b沿传送路线被置于压延机11的下游。位于橡胶片材1的各自的宽度端部侧上的切割单元20a、20b通过切掉被形成在橡胶片材1上的多余片3a形成了突出橡胶3。切割单元20a、20b每个都大致包括用于固定缸体22的框架21,缸体22在其中具有活塞24,并且可沿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及被固定于活塞24的切割机23,其用于形成橡胶片材1的突出橡胶。
例如,作为可液压操作的液压缸的缸体22被设置为与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平行。缸体22通过增加或减少内部液压能增加或减少活塞24的突出长度,从而沿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移动活塞24。切割机23可沿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与活塞24的运动一起运动,当切割机23接触被不断地传送的橡胶片材1时,能切掉橡胶片材1的多余片3a。应注意的是,能将切割机23移动为靠近橡胶片材1并且远离橡胶片材1。当切割机23切掉多余片3a时,切割机23移动为靠近橡胶片材1,并且当切割机23不通过切掉多余片3a来形成突出橡胶3时,切割机23保持远离橡胶片材1。
虽然下面将讨论细节,但是片材形成设备10配备有作为切割装置的切割机23,以根据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切割突出橡胶3。因此,根据突出长度能切割出突出橡胶3。
作为成像装置的传感单元30a、30b被放置在切割单元20a、20b的下游。传感单元30a、30b位于对应于切割单元20a、20b的橡胶片材1的各自的宽度端部侧上,传感单元30a、30b测量且检查橡胶片材1的剖面轮廓。传感单元30a、30b每个都大致地包括具有旋转轴的驱动马达31;具有与驱动马达31的旋转轴连接的旋转轴的轴32;可通过驱动马达31的旋转移动的移动构件33;以及被附接于移动构件33的传感器34。
例如,作为伺服马达的驱动马达31在其运转时将旋转力传递到轴32。轴32是沿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轴构件,并且具有被形成在其表面上的阳螺纹。具有滚珠螺杆结构的移动构件33可沿轴32的轴向方向移动。因此,移动构件33能在轴32的轴向方向上移动、被驱动马达31驱动。从而,被附接于移动构件33的传感器34能沿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移动。
例如,传感器34是激光传感器或行式映像传感器。传感器34从橡胶片材1的宽度中心侧到宽度端部侧测量橡胶片材1的边缘区域的剖面轮廓,即是,在测量时的橡胶片材1的表面形状。更具体地,例如,当使用激光传感器时,传感器34能测量橡胶片材1的表面形状,其中通过将激光光束投射到橡胶片材1的表面来使用激光照射橡胶片材1,并且检查反射的光。而且,例如,传感器34以20毫秒的间隔间歇地测量被持续地传送的橡胶片材1的剖面轮廓。然而,应注意的是,橡胶片材1的测量并不被限制于20毫秒的间隔,也可根据传送速度或传感器的检查精度改变。
如图4所示,传感单元30a、30b的传感器34基于来自作为输入装置的形成启动开关的形成启动信号操作。每个传感器34都使用形成启动信号的输入来测量橡胶片材1的突出部的剖面轮廓,并且将作为测量信号的测量结果输出到控制单元40。
控制单元40简言之是计算机。控制单元40配备有作为计算装置的CPU、ROM、RAM和作为存储装置的HDD,以及作为通讯装置的I/O接口。控制单元40通过根据来自传感器34的测量信号的操作来计算端部帘线6E的位置和橡胶片材1的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
而且,根据计算的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控制单元40将运动信号输出到缸体22。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0的运动信号,缸体22通过调节供给至缸体22的液压来改变活塞24的突出长度,从而沿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移动被附接于活塞24的切割机23。
而且,在将运动信号输出到缸体22的同时,控制单元40将表示由切割机23切割之后的突出橡胶3的位置的位置信号输出到驱动马达31。驱动马达31将驱动马达31的当前位置与来自控制单元40的位置信号所指示的突出橡胶3的位置对照,从而确定是否存在驱动马达31与橡胶片材1的边缘的任何错位。
而且,控制单元40将用于显示计算的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的显示信号输出到显示器41上。显示器41根据显示信号的输入显示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
以这种方式,片材形成设备10使用作为成像装置的传感单元30a、30b检查橡胶片材1的表面的剖面轮廓。结果是,能精确且快速地确认嵌入橡胶片材1中的帘线阵列5和端部帘线6E,并且从确认的端部帘线6E的位置能精确地计算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和边缘位置。
在下文中,给出了通过片材形成设备10形成橡胶片材1且检查突出橡胶3的操作的描述。如图1所示,片材形成设备10传送帘线阵列5,帘线阵列5从未示出的展开滚筒行进到未示出的缠绕滚筒。
片材形成设备10通过多个引导辊18、18引导从展开滚筒展开的帘线阵列5,并且沿其长度方向将帘线阵列5传送到被置于传送路线上的压延机11。
通过第一至第四压延辊12至15的旋转,片材形成设备10的压延机11使用橡胶材料7覆盖帘线阵列5。更具体地,第二压延辊13和第四压延辊15使用橡胶材料7覆盖在第二压延辊13和第四压延辊15之间穿过的帘线阵列5的表面,从而形成橡胶片材1。当橡胶片材1的形成完成时,压延机11将形成有多余片3a的橡胶片材1从未示出的排出出口排出。
随后,片材形成设备10将从压延机11排出的橡胶片材1传送到被置于压延机11的下游的切割单元20a、20b。每个都被附接到活塞24的切割机23回应从控制单元40输出到缸体22的运动信号沿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移动。然后,通过不断地切掉持续地从上游传送到下游的橡胶片材1的多余片3a,切割机23形成了突出橡胶3。
随后,片材形成设备10将具有由切割机23形成的突出橡胶3的橡胶片材1’传送到作为成像装置的传感单元30a、30b,传感单元30a、30b被置于作为切割装置的切割单元20a、20b的下游。当橡胶片材1被持续地传送时,传感器34以20毫秒的间隔间歇地测量橡胶片材1的边缘区域的剖面轮廓。更具体地,在激光照射时,通过将激光束投射到沿传送路线被传送到下游的橡胶片材1的宽度端部区域并且接收反射光来测量橡胶片材1的表面形状。然后,在每次测量完成时,每个传感器34都将测量信号输出到控制单元40。
在来自传感器34的测量信号输入时,控制单元40执行处理,以检查端部帘线6E,并且从而检查端部帘线6E的位置。下面将讨论该处理的细节。而且,在通过切割机23切割之后,控制单元40计算突出橡胶3的、从检查到的端部帘线6E的位置突出的突出长度。控制单元40将计算的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输出到活塞24和显示器41。换言之,当切割后的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超过参考值时,控制单元40将信号输出到活塞24,以在减少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的方向上移动。相反地,当切割后的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达不到参考值时,控制单元40将信号输出到活塞24,以在增加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的方向上移动。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成像出橡胶片材1的剖面轮廓,并且因此能可靠地检查端部帘线6E。而且基于该检查能计算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从而,不像测量橡胶片材1的厚度的传统的方法,能精确地进行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的计算。更具体地,传感单元30a、30b的传感器34测量在切掉橡胶片材1的多余片3a之后形成的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并且将相对于预定的参考值多余的量或所缺乏的量反馈到控制切割机23的运动的缸体22。因此,切割后的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能相对于参考值一直保持恒定,并且因此能提高橡胶片材1’的生产率或质量。
而且,通过成像橡胶片材1的剖面轮廓来检查端部帘线6E。因此,即使当端部帘线6E是非磁性材料时,也能非常精确地计算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和端部帘线6E。
片材形成设备10进一步在通过传感器34测量之后将橡胶片材1传送到下游。然后,片材形成设备10通过使用未示出的引导辊引导橡胶片材1来继续传送橡胶片材1,并且通过最终通过围绕未示出的缠绕滚筒卷绕橡胶片材1来完成橡胶片材1的形成。
现在将参考附图给出用于测量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和设备的原理的描述。
如图2所示,在传送其中嵌有帘线6的橡胶片材1的过程中,作为切割装置的切割单元20a、20b在预定的位置切割掉在橡胶片材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上的多余片3a。结果是,如图3所示,突出橡胶3、3作为比多余片3a、3b更短的突出部被形成在左边缘和右边缘上。以这种方式,形成了包括突出橡胶3、3的预定宽度W的片材。应注意的是,通过根据成品轮胎的尺寸在靠近或离开的方向上均匀地移动切割单元20a、20b,能自由地调节橡胶片材1的宽度W。
如图5所示,在切割机23的下游侧上,被置于橡胶片材1的一个边缘侧上的作为成像装置的传感单元30a通过接收激光的反射光成像出从所示的突出橡胶3的左边缘1m侧到中心O侧的范围。而且,被置于橡胶片材1的另一边缘侧上的传感单元30b通过接收激光的反射光成像出从所示的突出橡胶3的右边缘1n侧到中心O侧的范围。并且,通过基于传感单元30a、30b的成像结果由控制单元40的图像处理装置40a执行的处理,在X和Y坐标上产生作为波形数据的波形50a、50b。应注意的是,图5中的波形50a、50b是被示出在坐标上的数据,其中,X轴代表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并且Y轴代表其高度方向。这些波形50a、50b被显示于显示器41上。随后,通过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40的分析装置40b,波形50a、50b经历下述分析。
在左边缘1m侧上(波形50a侧),如图5中的探查A箭头所示,从中心O侧到左边缘1m侧对波形50a的数据进行探查。通过该探查,交替地检查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和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
这里应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波峰50s”意味着该区域附近处的高度是在橡胶片材1的宽度剖面中的波形数据的最大值,并且“最大高度位置Pa”是波峰50s的高度为最大值的点。而且,“波谷50f”意味着该区域附近处的高度是在橡胶片材1的宽度剖面中的波形50a、50b的最小值,并且“最小高度位置Pc”是波谷50f的高度为最小值的点。
关于最大高度位置Pa,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是位于左边缘1m侧(突出橡胶3侧)的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通过下面要讨论的方法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从而,对应于位于左边缘1m侧的端部帘线来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即是,端部帘线6E的中心位置,并且从而确定了端部帘线6E的位置。
而且,关于最小高度位置Pc,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是位于左边缘1m侧的波谷50f的最低端部。在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从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到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的距离Xm代表突出橡胶3的长度(突出长度),或代表从端部帘线6E的中心到突出橡胶3的左边缘1m(端部)的长度。以这种方式,能确定突出橡胶3的长度(突出长度)。
在右边缘1n侧(波形50b侧),如图5中的探查B箭头所示,从橡胶片材1的中心O侧到右边缘1n侧对波形50b的数据进行探查。通过该探查,交替地检查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和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
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是位于右边缘1n侧(突出橡胶3侧)的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其通过下面讨论的其中一个方法被确认。从而,对应于位于右边缘1n侧的端部帘线来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即是,端部帘线6E的中心位置,并且从而确定了端部帘线6E的位置。
而且,对于最小高度位置Pc,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是位于右边缘1n侧的波谷50f的最低端部。在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从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到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的距离Xn代表突出橡胶3的长度(突出长度),或代表从端部帘线6E的中心到突出橡胶3的右边缘1n(端部)的长度。以这种方式,能确定突出橡胶3的长度(突出长度)。
如图7和图8所示,关于组成切割装置的切割单元20a、20b,根据相对于在橡胶片材1的左边缘1m侧和右边缘1n侧上的突出橡胶3的参考位置Y的突出长度,组成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40通过下述操作调整突出橡胶3的长度。即是,将进行下述调节,以使作为突出橡胶3的各自的边缘的左边缘1m和右边缘1n可与参考位置Y一致。
应注意的是,参考位置Y是表示在X轴方向上距离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的预定距离(Ym、Yn)的参考。参考位置Y是被预定的,以如所设计的那样设置突出橡胶3的长度。
如图7(a)所示,在左边缘1m侧上,当突出橡胶3的左边缘1m(切割平面)从参考位置Y突出、具有超过参考位置Y的距离Xm时,如图7(b)所示,在右边缘1n侧上的突出橡胶3相反地会变短,其边缘位于参考位置Y的内侧。
在像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使作为切割装置的切割单元20a、20b相对于橡胶片材1的线性流动被向右移动(在视图中),或者橡胶片材1的流动自身向左移动(在视图中)。
如图8(a)所示,当在左边缘1m侧上的突出橡胶3比参考位置Y更短时,如图8(b)所示,在右边缘1n侧上的突出橡胶3比右边缘1n侧上的参考位置Y更长。在这种情况下,沿与上述相反的方向调节切割单元20a、20b或橡胶片材1的传送。
应注意的是,参考位置Y被给出了一定的容差,以致不存在通过切割单元20a、20b或橡胶片材1的流动的调节所导致的摆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单元30a、30b被设置在突出橡胶3、3的各侧上。然而,在操作期间,在左边缘1m侧上的突出橡胶3的长度(突出长度)和在右边缘1n侧上的突出橡胶3的长度(突出长度)之间存在固定的关系,即是,当它们其中一个长时,另一个则短。因此,仅传感单元30a、30b的其中一个可被设置在橡胶片材1的一侧上,以获得期望的突出橡胶3、3的长度。
而且,如果是广角成像类型,则成像装置的单个单元能在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上覆盖整个橡胶片材1。这种布置可特别地被应用于较小的轮胎设备的相对窄的宽度的橡胶片材1。
而且,可能的情况是,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超过参考值或带有一定程度的容差的参考值。对应这种情况,除了反馈控制,可布置为未示出的警报装置亮灯或者发出警报声。这能够对异常位置高效地进行调节。
而且,在排列帘线6的过程中,可能的情况是,端部帘线6E在左右方向上向内或向外的偏差引起了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的变化。在这种情况的预期中,可布置为控制单元40不断地核对,以查看相对于相邻帘线6的最大高度位置Pa的、端部帘线6E的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在X轴方向上的位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以这种方式,能进行处理,以修正或调节用于向下游传送帘线6的设备。
而且,可布置为参考位置Y能在左边缘1m侧和右边缘1n侧上被设置在不同的位置。通过这样做,根据橡胶片材1所应用的产品的类型,能够对左突出橡胶3和右突出橡胶3使用不同的长度。
现在,将参考图6给出用于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的方法的描述。
在第一方法中,朝向探查A方向对于波形50a进行在高度方向(垂直于橡胶片材1的方向,即是,Y轴的方向)上的距离H的检查,该距离H在每个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和在波峰50s的左边缘1m侧的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之间。通过这个过程,确定了得出的波形50a的波峰50的距离H是否比在波峰50s的探查A方向上的后侧(在探查A方向上的后侧,即是,中心O侧)上的距离H更长。由于终端波谷50ef具有距离He,距离He比在后侧方向上的距离H长出预定距离,因此能够确定的是终端波谷50ef是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
换言之,在下列条件下确认出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在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和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之间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e比在端部波峰50es的后侧方向上的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和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之间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长出预定的距离。
从而,通过确定在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和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之间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e比在位于橡胶片材1的中心侧的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和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之间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更长,确认出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因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即是,端部帘线6E,能通过测量在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和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之间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e的简单的方法被确认。这使得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40的控制更容易。
在第二方法中,对于波形50a进行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的检查,该距离H在每个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和在波峰50s的左边缘1m侧(在探查方向上前侧)的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之间。随后,将所获得的距离H与预定的值比较(例如,预先通过实验或计算出的距离H的平均值,或选择性地确定的适当值)。随后,作为这种比较的结果,通过检查距离H相对于预定值的最大值来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该最大值在这个示例中是距离He。
换言之,在下列条件下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在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和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之间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e比预定值更大。
从而,通过确定在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和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之间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e比预定值更大来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这仅需要将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和波谷50f之间的距离H和预定值相比较,从而使得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40的控制更容易。
在第三方法中,在帘线6之间的间隔都是恒定的假设下,对于波形50a依次地统计从中心O开始(或从中心O侧上的可选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开始)的最大高度位置Pa的数量。并且在计数等于预定值的条件下确认出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这是以帘线6之间的间隔是恒定的情况下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的计数值已经是固定值为条件。
换言之,当从橡胶片材1的中心O侧开始的计数已达到预定值时,检查到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
从而,从中心侧朝向橡胶片材1的边缘统计波形50a、50b的波峰50s的数量,并且当波峰50s的数量达到预定值时出现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要实现这种计数,可给予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40计数功能,或可单独提供计数器。以这种方式,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容易检查。
在第四方法中,对于波形50a,检查了在探查A的方向上向前的、从中心O侧(或从中心侧上的预定的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到最大高度位置Pa的距离,从而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如同上述方法,因为在帘线6的间隔恒定的情况下从中心O侧或从特定的最大高度位置Pa到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的距离已经是固定的,所以这种方法有效。
即是,当从靠近橡胶片材1的中心O的预定的位置到橡胶片材1的宽度端部侧上的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的距离超过预定的值时,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被确认。
从而,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被假定为在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上距离橡胶片材1的中心O侧上的可选位置预定距离。因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在波峰50s处于预定的距离时被确认。并且这使得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的确认变得容易。
在第五方法中,将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与Y轴方向上的预定比较高度相比较。并且,与比较高度相比,在高度方向上具有最长的距离的波峰50s被确认为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因为当橡胶片材1的宽度方向上的翘曲出现时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比比较高度更高,以致在左边缘1m侧和右边缘1n侧上的波峰50s逐渐地比在中心O侧的波峰50s更高,所以这种方法有效。当橡胶片材1的顶表面较早地变干且收缩时,认为在橡胶片材1的制造之后立即出现类似的翘曲。
换言之,在多个最大高度位置Pa中,被确定为与比较高度相比最高的最大高度位置Pa被确认为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
从而,当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被确定为与端部波峰50es的预定高度相比最高时,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的确认变得容易。
而且,在另一种方法中,对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逐个地进行分析,以找出在探查A或探查B的方向上、从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开始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比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后侧的、从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开始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大出预定的距离。以这种方式,能够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
关于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在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处最前方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e比从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开始的、后侧上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H大出预定的距离。从而,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被确认。
在又一种方法中,进行探查,以找出是否有任何最大高度位置Pa在探查A或探查B方向上存在于波峰50s的前侧。并且能通过确定在前侧上不再存在最大高度位置Pa来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
即是,在探查A或探查B方向上的前侧不存在最大高度位置Pa意味着在前侧不存在波峰50s。因此,能确认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
现在参考图9的流程图给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突出橡胶3、3的突出长度的方法的描述。
在步骤S1中,启动程序流程。在步骤S2中,通过使用作为切割装置的切割单元20a、20b将橡胶片材1切割成预定的宽度W来形成突出橡胶3、3。
在步骤S3中,包括切割后的突出橡胶3、3的橡胶片材1的整体剖面轮廓由传感单元30a、30b成像。在步骤S4中,通过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单元40产生了作为波形数据的波形50a、50b。在步骤S5中,沿探查A和探查B方向启动波形50a、50b的分析探查。
下面,在步骤S6中,从波形50a、50b中检查出波峰50s的最大高度位置Pa。在步骤S7中,从波形50a、50b中检查出波谷50f的最小高度位置Pc。在步骤S8中,通过所述的多种方法的其中一种来检查端部帘线6E。在步骤S9中,检查在具有最大距离He的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和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Pec之间的、在X轴方向上的距离Xm。距离Xm是突出橡胶的突出长度。下面,在步骤10中,通过由控制单元40控制切割单元20a、20b或者控制橡胶片材1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突出橡胶3、3被设置为预定的长度。在步骤S11中,程序流程结束。
如上述,通过对橡胶片材1的剖面轮廓成像产生了波形50a、50b,波形50a、50b具有对应于橡胶片材1的凸部1s的波峰50s和对应于橡胶片材1的凹部1f的波谷50f。并且从波形50a、50b中检查出对应于端部帘线6E的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因此,能精确地检查端部帘线6E的位置。
而且,对于对应于端部帘线6E的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和对应于突出橡胶3的边缘的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进行检查。并且从端部波峰50es的最大高度位置Pea和终端波谷50ef的最小高度位置Pec中计算出对应于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的距离Xm。因此,一定能找到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
而且,沿橡胶片材1的传送路线安装传感单元30a、30b和切割单元20a、20b。因此,在橡胶片材1的传送期间,能以直列方式测量突出橡胶3的突出长度。
而且,传感单元30a、30b以预定的时间间隔间歇地对橡胶片材1成像。因此,能够防止已在上游被形成的突出橡胶3中出现质量问题,即使已出现任何质量问题,有问题的片材也不会流到后续的工序。而且,控制单元40能通过将由传感单元30a、30b成像的波形50a、50b储存在硬盘等上来确保橡胶片材1的可追踪性。
附图标记说明
1 橡胶片材
2 突出橡胶
5 帘线阵列
6E 端部帘线
7 橡胶材料
10 片材形成设备
11 压延机
12至15 压延辊
20a、20b 切割单元
23 切割机
24 活塞
30a、30b 传感单元
31 驱动马达
32 轴
34 传感器
40 控制单元
41 显示器
Claims (8)
1.一种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突出部至少被形成在长的片材的一个宽度端部侧上,片材具有被嵌入其中的多个平行布置的帘线,所述方法包含:
通过由成像装置在包括突出部的片材的宽度方向上对剖面轮廓成像来产生波形数据;
检查波形数据的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和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
基于波形数据,将最靠近片材的宽度端部的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设置为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
将位于比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更宽的端部侧的、对应于片材的突出部的边缘的位置设置为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
检查在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的、在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和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之间的距离;以及
基于检查的距离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
计算参考位置,该参考位置是表示在宽度方向上距离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的预定距离的参考,
当突出长度超过参考位置时,使切割装置在减少突出长度的方向上移动,或者当突出长度达不到参考位置时,使切割装置在增加突出长度的方向上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其中,当在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和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之间的、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和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之间的、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大时,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被确认,并且波峰和波谷比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位于片材的更中心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其中,当在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和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之间的在高度方向上的距离比预定值大时,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被确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其中,当从片材的中心侧朝向其边缘的波峰的统计数量达到预定值时,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被检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其中,当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在片材的宽度方向上离在片材的中心侧上的可选位置预定的距离时,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被检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其中,当端部波峰距离预定值的高度被确定为最大时,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被确认。
7.一种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设备,突出部至少被形成在长的片材的一个宽度端部上,片材具有被嵌入其中的多个平行布置的帘线,所述设备包含:
成像装置,其对包括突出部的片材的表面的宽度方向上的剖面轮廓成像;以及
控制装置,其从成像出的片材的剖面轮廓的波形数据中检查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和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对应于位于宽度端部的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对应于片材的突出部的边缘,终端波谷的最小高度位置位于比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更宽的端部侧,计算参考位置,该参考位置是表示在宽度方向上距离端部波峰的最大高度位置的预定距离的参考,当突出长度超过参考位置时,使切割装置在减少突出长度的方向上移动,或者当突出长度达不到参考位置时,使切割装置在增加突出长度的方向上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设备,其进一步包含切割装置,切割装置根据突出部的突出长度切割突出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92414 | 2013-04-25 | ||
JP2013092414A JP5801843B2 (ja) | 2013-04-25 | 2013-04-25 | 耳片の突出量測定方法及び耳片の突出量測定装置 |
PCT/JP2014/061035 WO2014175175A1 (ja) | 2013-04-25 | 2014-04-18 | 耳片の突出量測定方法及び耳片の突出量測定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89059A CN105189059A (zh) | 2015-12-23 |
CN105189059B true CN105189059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17917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23676.0A Active CN105189059B (zh) | 2013-04-25 | 2014-04-18 | 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和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18202B2 (zh) |
EP (1) | EP2990168B1 (zh) |
JP (1) | JP5801843B2 (zh) |
CN (1) | CN105189059B (zh) |
WO (1) | WO201417517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366462B1 (en) * | 2015-11-11 | 2021-12-08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Method for counting cords in rubber sheet |
JP6772781B2 (ja) * | 2016-11-24 | 2020-10-21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ッピングシートの端部を構成するゴム量の計測方法 |
JP7189666B2 (ja) * | 2018-03-16 | 2022-12-1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トッピングシートの検査方法 |
US20240303797A1 (en) | 2023-03-10 | 2024-09-12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Measurement of Textile Cord Count for Rubber Sheet Calende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19114A (en) * | 1971-10-29 | 1973-03-06 | G Vischulis | Web trimmer control |
US4173912A (en) * | 1978-08-18 | 1979-11-13 | The B. F. Goodrich Company | Fabric trimmer |
JPS59123647A (ja) | 1982-12-29 | 1984-07-17 | Bridgestone Corp | コ−テイングシ−トの端部切断装置 |
JPH07195571A (ja) * | 1993-12-28 | 1995-08-01 | Bridgestone Corp | コーティングシートの端部切断装置 |
JPH08156132A (ja) * | 1994-11-29 | 1996-06-18 |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 タイヤコードプライの製造方法 |
JP3247597B2 (ja) * | 1994-12-02 | 2002-01-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テープ端部の整形切断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テープ印字装置 |
US7047852B2 (en) * | 2001-10-24 | 2006-05-23 |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 Feedforward control system for an elastic material |
CN100544907C (zh) * | 2004-03-23 | 2009-09-30 | L&P产权管理公司 | 绗缝材料带的切割装置和切割方法 |
JP2006349627A (ja) * | 2005-06-20 | 2006-12-28 |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 ワイヤ位置検出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JP5142319B2 (ja) | 2008-01-22 | 2013-02-13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コード入りゴムシートの耳ゴム切断方法及び装置 |
CN102802573B (zh) * | 2009-06-23 | 2016-06-01 | 株式会社瑞光 | 片材的搬送速度控制方法、穿用物品的制造方法、穿用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穿用物品 |
DE102010011388A1 (de) * | 2010-03-12 | 2011-09-15 | Krones Ag | Vorrichtung zum Bearbeiten von Etikettenstreifen mit Positionserfassung |
JP5566983B2 (ja) * | 2010-10-18 | 2014-08-06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帯状部材のエンズカウント・スリット装置 |
JP2013049109A (ja) * | 2011-08-30 | 2013-03-14 | Bridgestone Corp | シート部材の端部切断装置および端部切断方法 |
-
2013
- 2013-04-25 JP JP2013092414A patent/JP580184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4-18 EP EP14787482.0A patent/EP2990168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4-18 US US14/787,083 patent/US9718202B2/en active Active
- 2014-04-18 CN CN201480023676.0A patent/CN105189059B/zh active Active
- 2014-04-18 WO PCT/JP2014/061035 patent/WO201417517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089806A1 (en) | 2016-03-31 |
JP5801843B2 (ja) | 2015-10-28 |
EP2990168A4 (en) | 2016-05-11 |
US9718202B2 (en) | 2017-08-01 |
WO2014175175A1 (ja) | 2014-10-30 |
JP2014213411A (ja) | 2014-11-17 |
EP2990168A1 (en) | 2016-03-02 |
EP2990168B1 (en) | 2017-08-30 |
CN105189059A (zh) | 2015-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89059B (zh) | 用于测量突出部的突出长度的方法和设备 | |
JP5237975B2 (ja) | ゴムストリップ材料を製造する装置 | |
CN104995006B (zh) | 层合体的制造方法 | |
CN1023089C (zh) | 在板材成型中监测堆积料数量的方法和设备 | |
AU2003248641B2 (en) | Consumer product winding control and adjustment | |
EP1785263A1 (en) | Device to apply rubber tape | |
KR20060129091A (ko) | 컷팅 장치 | |
US20090025857A1 (en) | Method And Machine For Rubberizing An Annular Surface Of A Body | |
US20170327337A1 (en) | Web caliper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 |
JP7107122B2 (ja) | ゴム材料の押出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
GB2245087A (en) | Wire feeding and measuring apparatus. | |
JP2002113793A (ja) | ベルトコードのゴムコー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10259148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ubber sheet | |
US10005206B2 (en) | Method for forming cylindrical rubber member | |
US10105942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radius fillers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 |
JP6786804B2 (ja) | 成形装置及び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CN209291642U (zh) | 一种物料整平装置以及板状物料加工设备 | |
CN103357963B (zh) | 精密钢带刮边机 | |
CN106348082A (zh) | 用于卷绕粘性材料制的带材的卷绕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 |
JP2012051159A (ja) | 未加硫タイヤ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未加硫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 |
KR100950110B1 (ko) | 보강 지지물로 강화된 관형 구조물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및 장치 | |
CN110249088B (zh) | 用于向用于簇绒产品的背衬材料施加张力的系统和方法 | |
JP2001310372A (ja) | プラスチックシートの厚み制御方法 | |
JP2020044587A (ja) | タイヤ吸音材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リット加工装置 | |
CN204847560U (zh) | 用于卷绕粘性材料制的带材的卷绕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