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85663A - 开关、特别是负载断路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特别是负载断路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85663A CN105185663A CN201510271778.0A CN201510271778A CN105185663A CN 105185663 A CN105185663 A CN 105185663A CN 201510271778 A CN201510271778 A CN 201510271778A CN 105185663 A CN105185663 A CN 1051856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switch
- mobilizable
- plane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SIPNIVSCAYGONU-UHFFFAOYSA-N 4-[(7-oxo-6,8-dihydropyrrolo[2,3-g][1,3]benzothiazol-8-yl)methylideneamino]-N-pyridin-2-ylbenzenesulfonamide Chemical compound O=C1NC2=CC=C3N=CSC3=C2C1C=NC(C=C1)=CC=C1S(=O)(=O)NC1=CC=CC=N1 SIPNIVSCAYGONU-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8—Terminals;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01H1/42—Knife-and-clip 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3/00—Protective overload circuit-breaking switches in which excess current opens the contacts by automatic release of mechanical energy stored by previous operation of a hand reset mechanism
- H01H73/02—Details
- H01H73/04—Contac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01H1/2041—Rotating brid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0—Adaptation for built-in fuses
- H01H9/106—Adaptation for built-in fuses fuse and switch being connected in parallel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尤其负载断路开关,具有连接件,它们通过开关触头可连接,开关触头具有固定的和可活动的平坦的接触面,其中可活动的接触面构造在可活动的接触件上,接触件在接通过程中从断开位置运动至接通位置,其中两个接触面彼此相对且彼此平行定向,从垂直于接触面的方向观察在接通过程中两个接触面不断交叠并在接通位置彼此贴靠,建议两个连接件和可活动的接触件分别具有平坦的平面并且所有侧面位于共同平面上,其中连接件配设在共同平面的一侧上且可活动的接触件配设于另一侧上,其中一个连接件的平面的部分面构成固定的接触面,另一连接件的平面的部分面构成平坦的支承面,并且可活动的接触件借助它的平面可活动地贴靠在支承面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尤其负载断路开关,具有连接件,它们通过开关触头可连接,所述开关触头具有固定的和可活动的平坦的接触面,其中可活动的接触面构造在可活动的接触件上,该接触件在接通过程中从断开位置运动至接通位置,其中两个接触面彼此相对且彼此平行定向,从垂直于接触面的方向观察在接通过程中两个接触面不断交叠并在接通位置彼此贴靠,。
背景技术
如今负载断路开关(Lasttrennschalter)形式的开关模块化构造,它由极盒组成,该极盒主要由两个塑料外壳构成。连接件在开关接通时通过开关触头彼此连接,所述开关触头具有固定的和可活动的由导电的铜制构件构成的具有平坦的接触面的接触件,其中所述可活动的接触件在接通过程中从断开位置转动到接通位置。
彼此相对且彼此平行定向的接触面例如彼此紧贴地滑至接通位置。连接件的铜制构件被夹紧在塑料外壳之间规定的槽中。
这种结构由于构件公差导致对系统精度要求过高,这一方面导致构件彼此过度的定位精度,另一方面造成装配耗费成本。这样会影响开关断开和接通操作,例如不对称点燃电弧,这可能导致接触件在短路情况中的严重焊接。除此以外,在测量开关结构尺寸时规定在其规格内的槽在塑料外壳中要求铜质构件具有相同厚度并且总是要求相同量的铜,即使开关用于不同额定电流强度,这直接影响制造成本,因为铜料成本占很大一部分构件成本。
定位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高精准的几何学和构件包括外壳构件的尺寸来解决,但缺点在于较高的制造成本,特别是对于用于较小电流而构造的开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降低构件的定位精度,却不使用具有较小公差的构件。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从属权利要求给出优选的实施方式。
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在于,两个连接件和可活动的接触件分别具有平坦的平面并且所有平面位于共同的平面上,其中连接件被配设在共同平面的一侧,并且可活动支承的接触件被配设在另一面,其中一个连接件的平面的部分面构成固定的接触面,另一连接件的平面的部分面构成平坦的支承面,并且可活动的接触件利用它的平面可活动地紧贴在支承面上,并且它的平面的部分面构成可活动的接触面。构件(连接件、接触件、支承件)的所有主要平面都配置在共同的平面上。这样为连接件及接触件及导电的铜质件提供了较高的定位精度。
技术简约性在于,具有支承面的支承件配设在第一接触件一侧,并且连接件的平面紧贴在支承面上。
在简单的实施例中,可活动的接触件由扁平体构成,可活动的接触面配设在扁平体的一个端部上,而支承面贴靠在扁平体的另一个端部上。
技术简约性在于,可活动的接触件构造为转动杆形式并且可转动地支承。
在技术简单的实施例中,开关具有外壳套,并且支承件构造于外壳壁内部,同时连接件和可活动的接触件配设在外壳套内。
当两个连接件构造为平板形并且具有相同厚度时,制造过程被进一步简化。
可以这样提高电流负荷,两个连接件在两个面上具有相互背对的平面,该平面彼此平行,可活动的接触件与具有平面的另一个可活动的接触件相互对置,其中两个可活动的接触件同步转动并且它们的平面彼此相对且与连接件厚度相适应地彼此间隔,从而它们构成间隙,以便在开关触头接通时容纳接触件,其中两个连接件的可活动的接触面与连接件的固定接触面接触。
两个可活动的接触件的两个平面有利地与两个连接件的相应平面分别位于共同平面内,其中两个共同平面根据连接件的厚度彼此间隔。
当两个连接件分别整体地由具有相应厚度的扁平材料通过弯曲构成时,得到较小的接触电阻。
所有导电构件包括接触和连接件都固定于唯一的壳套内,例如通过螺纹连接,而不是通过插接和啮合于经过两个外壳壁的槽中而连接。其中,接触件和连接件的平面固定在共同的平面内,由此实现导电构件间彼此最小的定位精度。这样可以更灵活地适应额定电流强度,即额定电流决定接触件和连接件的厚度,且该厚度只需要设计为必要大小。导电构件因此在构造尺寸(外壳尺寸)内也更容易与额定电流相匹配。用于32A的开关构造尺寸只需装备1.5mm厚的接触件和连接件作为导电构件,对于80A则需要2mm厚等相应设计。这样不需要改变和降低定位精度,也不需要改变开关涉及公差的其他构件,这便实现了一种非常灵活的开关标准构件。
更高的定位精度也能改善开关操作,尤其在短路情况下(电弧不对称点火)。同时,降低了对构件公差的要求。这样外壳壳套可以规定较宽松的公差,因为外壳壳套不再由于铜质构件的连接而被过度限定。另外简化了组装,因为不在有过度限定。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附图示出:
图1示出具有取下前外壳壳套和接通的开关触头的开关;
图2示出依据图1具有断开的开关触头的开关;
图3示出依据图1和图2的开关的空的后部外壳壳套;
图4示出依据图1具有连接件和接触件的接通的开关触头;
图5示出依据图4的接通的开关触头的后视图;
图6示出依据图4的接通的开关触头的侧视图;
图7示出依据图4具有双接触件的接通的开关触头;
图8示出依据图7的接通的开关触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以负载断路开关形式的开关1,其具有作为外壳2的极盒,所述极盒例如由注塑工艺制成。对于敞开的外壳2,图1只示出位于后部的壳套2a(外壳壳套),被取下的前部壳套未示出。
具有穿过外壳2向外引导的接线片3a、4a的两个连接件3、4一体式由板形的铜质扁平材料(铜板)通过弯曲制成,并用于开关1接通至相应的供电装置。其它同样由板形铜质扁平材料(铜板)制成的连接件5、6位于图1中连接件3、4的上部。其中每两个连接件3、5和4、6通过长形的接触件7、8彼此形成电连接,该接触件同样由铜质扁平材料制成并根据转动杆种类可以分别围绕轴线7a或轴线8a转动。另外,保险装置9将位于上部的连接件5、6彼此相连(参见图5、7),所述连接件在两个上部末端朝向U形保险装置支架11弯曲,其中保险装置9的两个接触刀片10插入保险装置支架11中并被夹紧。
电流在开关1接通时从左流向右,即由连接件3通过接触件7向连接件5方向流动并从那通过保险装置9流向连接件6且从那里通过接触件8流向连接件4,或者按照相反方向从右向左流。
所述连接件3、5和可活动的接触件7构成开关触头12,并且连接件4、6和可活动的接触件8构成开关触头13,它们在图1中都被接通。两个开关触头12、13配设为彼此镜面对称并且构造相同。
因此接下来的说明主要依据配设在图1中左边的开关触头12来进行,相应的实施例也适用于开关触头13。彼此相适合的附图标记在说明书结尾给出。
接触件7的上部末端的范围内配设有灭弧片14用来在开关触头12被断开或者接通时熄灭产生的电弧。开关轴15位于壳套2a大约中心位置并灵活地通过连接杆16和轴线17、19与可活动的接触件7相连。
连接件3、5(包括接线片3a)具有相同厚度D,即它们的两个平行的平坦的平面21、22、23、24(参见图4、5)与材料厚度D相适应地彼此间隔。
可转动支承的接触件7同样分别具有平坦的平面25,它贴靠在连接件3、5的相对置的平坦的平面21、22上(参见图4、5)。
平面21、22、25位于共同平面E上(参见图6、9),其中连接件3、5位于该共同平面E的一侧上,可转动支承的接触件7位于另一侧。
连接件3的平面21的部分面构成平坦的支承面,接触件7在该支承面上可转动地围绕轴线7a支承,其中它与平面25贴靠在支承面上。
平面25的部分面构成可活动的接触面27,并且连接件5的平面22的部分面构成固定的接触面28(在图1中被覆盖,因此以虚线示出,图4、6、8也如此)。
两个接触面27、28(如所属的平坦的平面22、25)彼此相对且相互平行配设,并在图1(其中示出合闸位置)中彼此紧贴。
连接件3、5通过螺丝29、30固定于半壳套2a上(单片(einschalig)螺纹连接),其中平面21、22贴靠在支承面33、34(参见图3)上,所述支承面在此构造为平面的并且位于共同平面E上。原则上具有的优势在于,将壳套2a中的支承面33、34构造为平面,代替支承面33、34也可以运用位于共同平面E(位于壳套2a内)上的支承点用于支承。所述支承面33、34在此理解为示例性的。
图2示出在开关轴15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之后的开关1,它具有向内朝向开关轴15转动的接触件7。开关触头12在这个开关位置上被断开,且使得开关1因此断开。在断开过程中,接触面27、28相交部分(与接触面27、28垂直方向)缩减(在接通过程中相应增加),即断开时接触面27、28相叠的面积减小。
图3仅示出壳套2a(外壳2的下部分),以便更好地识别位于共同平面E上的支承面33、34,它们设在成型于外壳壁内部的支承件35、36上。容差或公差通过共同平面E完成,该共同平面同时也是壳套2a尺寸的参考平面。支承件35、36成型在塑料壳套2a内。为了避免连接件3、5转动,设有装备凸起37、38,连接件3、5侧面地贴靠在装备凸起上。
图4只示出依据图1所示的具有连接件3、5和接触件7的接通的开关触头12。
图5示出依据图4所示的开关触头12的后视图。
图6附加地示出依据图4所示的开关触头12的侧视图。此外为了更好的理解,在图6中更加示意性地(虚线)示出具有支承面33、34的支承件35、36。
图7和图8示出接通的依据图1所示的开关触头12,它具有连接件3、5和另一个接触件39,该接触件被配设为平行于接触件7,具有平面40和接触面41并与可活动的接触件7同步运动。接触面41与设在连接件5上的接触面42相对置,该接触面为平面24的部分面。两个相同构造的可活动的接触件7、39的平面25、40与连接件3、5的厚度D相适应地相互间隔并彼此相对,其中构成间隙,该间隙在开关触头12接通时容纳平板形的连接件5,接触面27、28和41、42相互贴靠滑动(还未实施)。连接件3、5和接触件39的平面23、24、40也位于共同平面内,即位于共同平面F内,其以厚度D的间距平行于共同平面E。位于平面E和F之间的中间平面M在具有两个接触件7、39的实施例中构成开关触头12的对称面。
原则上,左边的开关触头12的共同平面E和右边的开关触头13的共同平面E不必务必位于同一平面上。左边的开关触头12的共同平面E和右边的开关触头13的共同平面E可以在它们的位置上相区别,例如彼此平行地错移。左边开关触头12的共同平面E和右边开关触头13的共同平面E有利地位于共同平面E内。所述示例实施例也适用于平面M和F。
如所见,下述左边的开关触头12和右边的开关触头13的附图标记彼此相适应:连接件3、4、5、6(包括接线片3a、4a),接触件7、8,轴线17、18、19、20,平面25、26,螺丝29、30、31、32,支承面33、34、33a、34a,支承件35、36、35a、36a和装备凸起37、38、37a、38a。
Claims (9)
1.一种开关(1),具有连接件(3、5),它们通过开关触头(12)可连接,所述开关触头具有固定的和可活动的平坦的接触面(27、28),其中可活动的接触面(27)构造在可活动的接触件(7)上,该接触件在接通过程中从断开位置运动至接通位置,其中两个接触面(27、28)彼此相对且彼此平行定向,从垂直于接触面(27、28)的方向观察在接通过程中两个接触面不断交叠并在接通位置彼此贴靠,其特点在于,两个连接件(3、5)和可活动的接触件(7)分别具有平坦的平面(21、22、25)并且所有平面(21、22、25)位于共同平面(E)上,其中所述连接件(3、5)配设在共同平面(E)的一侧上且可活动的接触件(7)配设于另一侧上,其中一个连接件(5)的平面(22)的部分面构成固定的接触面(28),且另一连接件(3)的平面(21)的部分面构成平坦的支承面,并且可活动的接触件(7)借助它的平面(25)可活动地贴靠在所述支承面上。
2.如权利要求1的开关(1),其特点在于,在可活动的接触件(7)的侧面上配设支承件(35、36),所述支承件具有支承面(33、34),所述支承面贴靠在连接件(3、5)的平面(21、22)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1),其特点在于,可活动的接触件(7)由扁平体构成,可活动的接触面(27)配设在接触件的一端且支承面位于接触件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1),其特点在于,可活动的接触件(7)构造为转动杆的形式且可转动地支承。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1),其特点在于,所述开关(1)具有外壳壳套(2a)且支承件(35、36)成型于外壳壁内部,并且连接件(3、5)和可活动的接触件(7)安置在外壳壳套(2a)内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1),其特点在于,两个连接件(3、5)构造为平板形且具有相同的厚度(D)。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1),其特点在于,两个连接件(3、5)在两个面上具有彼此背离的平面(21、22、23、24),它们彼此平行,具有侧面(40)的另一个可活动的接触件(39)与可活动的接触件(7)相对,其中两个可活动的接触件(7、39)同步转动并且它们的平面(25、40)彼此相对置并且与连接件(3、5)的厚度(D)相适应地彼此间隔,从而它们构成间隙,该间隙在开关触头(12)接通时容纳连接件(5),其中两个接触件(7、39)的可活动的接触面(27、41)在两面上与连接件(5)的固定的接触面(28)相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1),其特点在于,两个可活动的接触件(7、39)的两个侧面(25、40)与两个接触件(3、5)的相应平面(21、22、23、24)分别位于共同平面(E、F)内,并且两个共同平面(E、F)与连接件(3、5)的厚度(D)相适应地彼此间隔。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1),其特点在于,两个连接件(3、5)分别整体地由具有相应厚度(D)的扁平材料通过弯曲构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4165718.9 | 2014-04-24 | ||
EP14165718.9A EP2937882B1 (de) | 2014-04-24 | 2014-04-24 | Schalter, insbesondere Lasttrennschalter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85663A true CN105185663A (zh) | 2015-12-23 |
CN105185663B CN105185663B (zh) | 2020-02-21 |
Family
ID=50542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71778.0A Active CN105185663B (zh) | 2014-04-24 | 2015-04-24 | 开关、特别是负载断路开关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824830B2 (zh) |
EP (1) | EP2937882B1 (zh) |
CN (1) | CN1051856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726553B1 (en) * | 2019-04-18 | 2022-10-19 | ABB Schweiz AG | Switching device |
EP3916745B1 (en) * | 2020-05-28 | 2024-03-13 | ABB Schweiz AG | Electrical switc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44224A5 (en) * | 1979-05-18 | 1984-07-13 | Concordia Sprecher Schalt | Connecting contact part on a load interruptor switch |
FR2891395B1 (fr) * | 2005-09-28 | 2007-11-30 | Socomec Sa Sa | Module de coupure pour appareil electrique et appareil electrique equipe d'un tel module |
CN103563034A (zh) * | 2011-06-07 | 2014-02-05 | Abb有限公司 | 开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223654C2 (de) * | 1982-06-24 | 1985-01-03 |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 Wälzschiebekontakt |
US6222139B1 (en) * | 1999-09-15 | 2001-04-24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Rotary electric switch and contact therefore |
US7223928B2 (en) * | 2004-12-20 | 2007-05-29 | S&C Electric Canada Ltd. | Switch with improved protection from ice conditions |
ES2464051T3 (es) * | 2008-04-01 | 2014-05-30 | Ewac Holding B.V. | Conmutador eléctrico rotatorio |
US8013263B2 (en) * | 2008-08-14 | 2011-09-06 | Cooper Technologies Company | Multi-deck transformer switch |
CN102412085B (zh) * | 2010-09-20 | 2014-09-10 | 西门子公司 | 一种双断电触头装置以及采用该装置的隔离开关 |
CN103503106B (zh) * | 2011-08-09 | 2016-01-06 | 株式会社东芝 | 开关装置及其操作机构 |
-
2014
- 2014-04-24 EP EP14165718.9A patent/EP2937882B1/de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4-21 US US14/691,619 patent/US982483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4-24 CN CN201510271778.0A patent/CN1051856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44224A5 (en) * | 1979-05-18 | 1984-07-13 | Concordia Sprecher Schalt | Connecting contact part on a load interruptor switch |
FR2891395B1 (fr) * | 2005-09-28 | 2007-11-30 | Socomec Sa Sa | Module de coupure pour appareil electrique et appareil electrique equipe d'un tel module |
CN103563034A (zh) * | 2011-06-07 | 2014-02-05 | Abb有限公司 | 开关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311004A1 (en) | 2015-10-29 |
US9824830B2 (en) | 2017-11-21 |
EP2937882A1 (de) | 2015-10-28 |
EP2937882B1 (de) | 2018-09-26 |
CN105185663B (zh) | 2020-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96896B2 (en) | Modular vacuum interruption apparatus | |
JP6336847B2 (ja) | 直流遮断器 | |
CN103681131B (zh) | 用于电气开关的转子 | |
JP6103489B2 (ja) | 直流開閉器の消弧機構、および当該消弧機構を有する直流開閉器並びに直流遮断器 | |
US20170316900A1 (en) | Rotating contact apparatus for a switch | |
EP2987175A1 (en) | Electric switch assembly | |
CN108183041B (zh) | 用于电气开关装置的可移除开关元件和包括其的开关装置 | |
CN104821258A (zh) | 遥控继电器 | |
US20180240630A1 (en) | Power switchgear | |
KR20130102114A (ko) | 차단기의 콘택트 시스템 | |
CN104425138B (zh) | 用于电气开关的转子 | |
CN105185663A (zh) | 开关、特别是负载断路开关 | |
EP3051565B1 (en) | Contact module for breaker | |
CN104637740A (zh) | 断路器 | |
CN107533930B (zh) | 具有灭弧装置的开关设备 | |
CN101882508A (zh) | 中压线路开关触头装置及包括该触头装置的中压线路开关 | |
CN104718594A (zh) | 具有电极部件框架的组装式电极部件 | |
CN108695115B (zh) |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
JP4457952B2 (ja) | 回路遮断器の可動接触装置 | |
CN104966958A (zh) | 一种保险丝端子 | |
CN209266215U (zh) | 一种新型电触头卡槽 | |
CN204189695U (zh) | 隔离开关熔断器组 | |
JP6336848B2 (ja) | 直流遮断器 | |
CN116745875A (zh) | 断路器、配电盘和线圈单元 | |
CA2865622C (en) | Floating stationary contact to create stable, low resistance contact join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