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4864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64864A CN105164864A CN201480023793.7A CN201480023793A CN105164864A CN 105164864 A CN105164864 A CN 105164864A CN 201480023793 A CN201480023793 A CN 201480023793A CN 105164864 A CN105164864 A CN 1051648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face
- connector
- arrangement direction
- lat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H01R12/7017—Snap means
- H01R12/7029—Snap means not integral with the coupling devic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较易于组装的便宜的连接器。连接器(1)用于将具有布置成平坦形状的导体(M)的FPC电缆(C)与外部电子装置或另一电缆相连,其中,第一壳体(2)装接到FPC电缆(C)的两端,并且栓部(4)设置到第二壳体(3)的两端。形成在第一壳体(2)上的闩锁凸起(23)闩锁到形成在栓部(4)中的接合孔(45)内,并且形成在栓部(4)上的引导片(46)引导形成在第一壳体(2)中的引导槽(24)。从而能够防止构件数量的增加,并且使得连接器(1)易于组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将被装接到以平板状布置的多个导体。
背景技术
传统地,提出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设置到壳体并且具有与布置成平板状的电缆接合的闩锁凸起(见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连接器中,固定部件设置在电缆的布置方向上的相对端处,并且电缆设置有在电缆的电缆布置方向上的相对端处形成并且与闩锁凸起接合的凹部。从而,壳体与电缆接合,使得收纳在壳体中的接触件电连接到电缆的导体。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2-11923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具有如下问题:当电缆与壳体接合时,电缆可能不适当地连接到壳体,引起导体与接触件之间的接触故障。并且,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难以组装。为克服这样的问题,壳体可以被构造成在将电缆插入到壳体期间引导电缆。然而,该构造要求壳体形成为符合电缆的尺寸,引起构件数量的增加以及成本的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以低成本制造并且能够有助于其组装。
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和构造成与第一壳体接合的第二壳体,其中,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壳体装接到以平板状布置的多个导体,并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另一壳体构造成收纳要电连接到所述多个导体的接触件,其中,固定部件设置在第二壳体的所述多个导体的布置方向上的相对端处,所述固定部件构造成将第一壳体固定到第二壳体,并且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用于闩锁第一壳体的闩锁部,以及用于在接合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壳体引导第一壳体的引导部。
根据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壳体装接到导体,并且设置到第二壳体的固定部件包括闩锁部和引导部。从而,第一壳体能够容易地与第二壳体接合,防止了导体与接触件之间的接触故障,并且辅助了组装。此外,因为固定部件引导并且闩锁第一壳体,所以与其中固定部件引导并且闩锁导体的构造相比,能够简化导体的构造。并且,能够将固定部件通用化,即,通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导体,从而降低成本。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固定部件是一片式部件,并且包括固定到第二壳体的第一面部、定位成在导体的布置方向上与第一面部相对的第二面部、以及将第一面部连接到第二面部的可弹性变形连接部。优选地,闩锁部设置到第二面部。
根据上述构造,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通过连接部互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例如冲压和弯曲金属板以一片式部件制备固定部件,从而降低构件数量并且降低成本。此外,固定到固定部件的第一面部和具有闩锁部的第二面部在导体布置方向上互相相对,并且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通过可弹性变形连接部互相连接。从而,连接部能够弹性变形,使得第一面部和第二面部在导体布置方向上互相接近,使得第一面部能够容易地与固定部件接合并且从固定部件脱离。
优选地,对于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第一壳体具有一对接合壁,该一对接合壁定位在所述多个导体在所述布置方向上的相对端的外侧,其中,接合壁具有在布置方向上向内突出的闩锁凸起,以及在布置方向上向内开口的引导槽,并且其中,固定部件布置成在接合壁内侧,并且包括在布置方向上向外开口的、并且构造成与闩锁凸起接合的接合孔,以及在布置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布置成插入到引导槽内的引导片。
根据该构造,闩锁凸起和引导槽设置在接合壁的导体布置方向上的内侧,并且接合孔和引导片设置在从接合壁向内安置的固定部件的外侧处。因此,能够防止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接合时闩锁凸起和引导片在导体布置方向上向外突出。
发明有益效果
根据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壳体装接到导体,并且设置到第二壳体的固定部件包括闩锁部和引导部,从而降低成本并且辅助组装。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一组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2是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透视图。
图3是在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栓部的透视图。
图4是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附图标记
1:连接器
2:第一壳体
3:第二壳体
4:栓部(固定部件)
5:接触件
23:闩锁凸起
24:引导槽
41:第一面部
42:第二面部
43:连接部
45:接合孔
46:引导片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A、1B和2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连接器1包括:第一壳体2,其装接到具有以平板状布置的导体M的FPC电缆C上;第二壳体3,其要与第一壳体2接合;栓部4,其作为装接到第二壳体3的固定部件,并且构造成将第二壳体3与第一壳体2接合;以及接触件5,其收纳在第二壳体3中,并且构造成电连接到FPC电缆C的导体M。接触件5电连接到电子装置和/或其它电缆,并且FPC电缆C通过连接器1电连接到电子装置或其它电缆。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A和1B所示,FPC电缆C的导体M的布置方向称为X方向,连接器1的接合方向称为Y方向,并且与FPC电缆的面垂直的方向称为Z方向。Z方向的上方和下方应参考图1A和1B。
第一壳体2具有:一对接合壁21,其定位在FPC电缆C的X方向上的相对端的外部;以及主体22,其定位在FPC电缆C的Z方向上的上方,并且将接合壁21互相连接。第一壳体2通过接合壁21和主体22装接到FPC电缆C。如图4所示,闩锁凸起23和引导槽24设置在接合壁21在X方向上的内侧(即,于FPC电缆C侧)。此处应注意,第一壳体2由例如绝缘树脂制成。
接触件5从在Y方向上与FPC电缆C的相反的一侧插入到第二壳体3内,并且栓部4装接到第二壳体3在X方向上的相对端。此处应注意,第二壳体3由例如绝缘树脂制成。如图2所示,当在X方向上观看时,用于收纳栓部4的凹部31形成在第二壳体3的相对端处。凹部31具有装接槽32,后文描述的栓部4的装接凸起41a插入到该装接槽32内。
同样如图3所示,栓部4具有:第一面部41,其固定到第二壳体3;第二面部42,其与第一面部41大致平行地延伸,并且定位在X方向上的外侧;可弹性变形的连接部43,其将第一面部41的在Z方向上的上端连接于第二面部42的在Z方向上的上端;以及第三面部44,其从第一面部41在Z方向上的下部连续,并且在大致垂直于第一面部41的方向上延伸。例如,栓部4是单片部件,通过对金属板施加冲压和弯曲处理而制备该单片部件。第二面部42在其大约中央部处形成有接合孔45,并且还具有设置在第二面部的Z方向上的下端处并且在X方向上向外突出的引导片46。第一面部41在该第一面部41的Y方向上的相对端处设置有装接凸起41a,以将栓部4装接到第二壳体3。当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接合时,装接到第二壳体3的栓部4定位在第一壳体2的接合壁21的X方向上的内侧。
当将栓部4装接到第二壳体3时,栓部4的装接凸起41a插入到第二壳体3的装接槽32内,并且栓部4在Z方向上朝着第二壳体3移动。随着在Y方向上从装接凸起41a突出的闩锁部41b与形成在装接槽32处的凹部(未示出)接合,栓部4固定到第二壳体3。
随后,描述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的接合期间各个部件的功能。首先,连接器1处于该连接器1的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定位成互相分离的分离状态,如图1B所示。随着第一壳体2在Y方向上朝着第二壳体3移动,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接合,并且连接器1处于接合状态,如图1A所示。当壳体2和3以该方式朝着彼此移动时,栓部4的引导片46插入到第一壳体2的引导槽24内,并且第三面部44沿着接合壁21在Z方向上的下侧延伸,如图4所示,从而限制壳体2和3在Y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引导片46和引导槽24充当引导部,使得栓部4引导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在Y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随着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朝着彼此移动并且第一壳体2的闩锁凸起23接触栓部4的第二面部42,连接部43弹性变形,使得第一面部41和第二面部42彼此接近。当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进一步朝着彼此移动时,栓部4通过连接部43的恢复力进入中性状态,并且第一壳体的闩锁凸起23与栓部对应的接合孔45接合。以该方式,接合孔45和闩锁凸起23充当闩锁部,并且栓部4闩锁第一壳体2。因此,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进入接合状态。应注意,在接合状态下,闩锁凸起23和引导片46在Z方向上对齐。
当使闩锁凸起23从接合孔45脱离时,将夹具J从Z方向的上方位置插入到栓部4的第二面部42与接合壁21之间,如图1A所示。于是,指向X方向上内侧的力施加到第二面部42,并且连接部43弹性变形,使得第二面部42接近第一面部41,从而第一壳体2在Y方向上从第二壳体3分离,并且闩锁凸起23从接合孔45脱离。当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在Y方向上相对彼此移动从而互相远离地移动时,引导片46和引导槽24充当引导部,如在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朝向彼此相对移动时的情况一样。
根据该实施例的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即,形成在第一壳体2处的引导槽24和形成在栓部4处的引导片46充当引导部,从而辅助连接器的组装,并且防止FPC电缆C的导体M与接触件5之间的连接故障。
此外,如上所述,用作引导部的引导片46和用作闩锁部的接合孔45设置在栓部4处。从而,能够防止构件数量的增加。
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壳体2设置有用作引导部的引导槽24,以及用作闩锁部的闩锁凸起23。从而,不需要将栓部4的接合孔45和引导片46的尺寸设计成符合FPC电缆C的尺寸,使得栓部4能够共通地用于具有不同尺寸的FPC电缆。此外,因为第一壳体2利用设置在X方向上的相对端处的接合壁21和设置在Z方向上的上方位置处的主体22而装接到FPC电缆C,所以第一壳体2能够共通地用于具有不同的Z方向尺寸的FPC电缆。
此外,如上所述,接合壁21定位在栓部4的X方向上的外侧,并且接合壁21设置有在X方向上向内突出的闩锁凸起23。从而,当栓部和闩锁凸起处于接合状态时,闩锁凸起23和引导片46不在X方向上向外突出,防止了连接器1在X方向上的尺寸的增加。
此外,因为栓部4是通过冲压和弯曲金属板制备的一片式部件,所以能够防止构件数量的增加。
此外,如上所述,形成在栓部4的第二面部42处的接合孔45与在X方向上从接合壁21突出的闩锁凸起23接合,并且在X方向上互相相对的第一面部41和第二面部42通过连接部43互相连接。从而,能够以上述方式通过使连接部43弹性变形而将闩锁凸起23与接合孔45接合或者从接合孔45脱离,使得能够容易地将连接器1的状态从接合状态转换到分离状态。
此外,如上所述,利用设置在X方向上的相对端处的接合壁21和栓部4将第一壳体2固定到第二壳体3。从而,壳体2和3可靠地互相接合,防止了在任何方向施加有外力时壳体2与3之间的意外的脱离。
此外,如上所述,在X方向上突出的引导片46插入到引导槽24内,并且第三面部44沿着接合壁21的Z方向的下侧延伸。从而,第三面部44可靠地防止了第一壳体2和第二壳体3在Z方向上相对彼此移动。
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包含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其它构造。本发明包含下面描述的改变和变型。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接合孔45和引导片46形成在栓部4处,并且闩锁凸起23和引导槽24形成在第一壳体2处。然而,接合孔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处,并且闩锁凸起可以形成在栓部处,并且引导片可以形成在第一壳体处,并且引导槽可以形成在栓部处。只要栓部充当引导部和闩锁部,则其他合适的构造也是满足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栓部4的连接部43弹性变形,并且接合孔45与形成在接合壁21上的闩锁凸起23接合。然而,能够弹性变形的闩锁凸起可以设置于栓部和接合壁中的一者,并且闩锁凸起可以与形成在栓部和接合壁中的另一者处的接合孔接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栓部4具有第一面部41、第二面部42和连接部43。然而,可以省略第二面部42和连接部43,并且固定到第二壳体3的第一面部可以设置有接合孔和引导片。这样的构造能够简化栓部并且能够降低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栓部4是通过冲压和弯曲金属板而制备的一片式部件;然而,可以由其它合适的材料利用其它合适的处理来制造栓部,只要栓部能够充当闩锁部和引导部。例如,可以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利用插入成型制造栓部。可选择地,栓部的第一面部、第二面部和连接部可以形成为分离部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具有设置在FPC电缆C的X方向上的相对端处的接合壁21,并且还具有设置在Z方向上的上侧处的主体22。然而,应注意,第一壳体还可以在Z方向的下侧处具有第二主体。这样的构造确保了第一壳体确切地装接到FPC电缆C。另外,利用该构造,通过利用能够改变其Z方向上的尺寸的连接壁将第一主体连接到第二主体,第一壳体能够通用于具有不同的Z方向尺寸的FPC电缆C。
在上述实施例中,装接到FPC电缆C的第一壳体2具有接合壁21,并且第二壳体3设置有栓部4。然而,两个壳体中装接到FPC电缆C的一个壳体可以设置有栓部,并且两个壳体中的另一个可以设置有接合壁。可选择地,栓部可以装接在接合壁上,并且不具有接合壁的壳体可以由栓部引导和闩锁。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直接装接到FPC电缆C,并且接触件5直接插入到第二壳体3内。然而,可以将合适的接合器装接到FPC电缆C或接触件5。利用这样的构造,连接器1能够通用于具有不同的X方向尺寸的FPC电缆。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器1将FPC电缆C连接到另一电缆或电子装置。然而,连接器可以具有不同的构造,只要连接器能够将多个布置成平板状的导体M连接到另一电缆或电子装置。例如,第一壳体可以装接到FPC板。
应注意,前面描述了实现本发明的示例性构造和方法;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构造和方法。换言之,虽然联系特定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理念和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对形状、材料、数量和其它细节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型。因此,前述关于形状、材料等的说明仅为实例,用以辅助本发明的理解,而不限制本发明。从而,上述具有特定名称的而不排除对形状、材料等的部分或全部的限制的部件、元件和构件仍包括在本发明中。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包括:
第一壳体;以及
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壳体接合;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一个壳体装接到以平板状布置的多个导体,并且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另一个壳体被构造成收纳接触件,该接触件要电连接于所述多个导体,
其中,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多个导体的布置方向上的相对端处,所述固定部件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一壳体固定到所述第二壳体,并且
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用于闩锁所述第一壳体的闩锁部,以及用于在接合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引导所述第一壳体的引导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固定部件是一片式部件,并且具有固定到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一面部、设置成在所述布置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面部相对的第二面部以及将所述第一面部连接到所述第二面部的可弹性变形连接部,并且
其中,所述闩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具有一对接合壁,该一对接合壁定位在所述多个导体在所述布置方向上的相对端的外侧,
其中,所述接合壁具有在所述布置方向上向内突出的闩锁凸起,以及在所述布置方向上向内开口的引导槽,并且
其中,所述固定部件布置在所述接合壁内侧,并且所述闩锁部包括接合孔,该接合孔在所述布置方向上向外开口并且构造成与所述闩锁凸起接合,并且所述引导部包括引导片,该引导片在所述布置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布置成插入到所述引导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93372A JP6084107B2 (ja) | 2013-04-26 | 2013-04-26 | コネクタ |
JP2013-093372 | 2013-04-26 | ||
PCT/JP2014/061532 WO2014175372A1 (ja) | 2013-04-26 | 2014-04-24 | 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64864A true CN105164864A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1791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23793.7A Pending CN105164864A (zh) | 2013-04-26 | 2014-04-24 | 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60036149A1 (zh) |
JP (1) | JP6084107B2 (zh) |
CN (1) | CN105164864A (zh) |
WO (1) | WO201417537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16560B2 (ja) * | 2017-02-24 | 2021-01-20 | I−Pex株式会社 | 相互係合コネクタ装置 |
DE102018000207A1 (de) * | 2018-01-12 | 2019-07-18 | Kostal Kontakt Systeme Gmbh |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
CN112563783B (zh) * | 2020-09-30 | 2021-12-21 |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排线电连接器、排线连接系统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07195A (ja) * | 1998-04-27 | 1999-11-05 | Kyocera Eruko Kk | Fpc/ffc用コネクタ |
JP2003059589A (ja) * | 2001-08-15 | 2003-02-28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US6595796B1 (en) * | 1997-03-31 | 2003-07-22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Flexible film circuit connector |
CN1770558A (zh) * | 2004-10-14 | 2006-05-10 |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扁平缆线接头和电连接器组件 |
JP2008300286A (ja) * | 2007-06-01 | 2008-12-11 | Molex Inc | 嵌合検知コネクタ |
CN101587993A (zh) * | 2008-05-21 | 2009-11-25 | Smc株式会社 | 叠装连接器 |
JP2012084501A (ja) * | 2010-09-17 | 2012-04-26 | D D K Ltd | 電気コネクタ |
JP2012119234A (ja) * | 2010-12-02 | 2012-06-21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54214A (en) * | 1993-07-23 | 1994-10-11 | Molex Incorporated | Printed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mounting latch clip |
US5533908A (en) * | 1994-08-31 | 1996-07-09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Latch and mounting member for a surface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2000208188A (ja) * | 1998-11-09 | 2000-07-28 | Omron Corp | コネクタ |
JP4226737B2 (ja) * | 1999-08-03 | 2009-02-18 |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6276958B1 (en) * | 2000-12-04 | 2001-08-21 |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onnector with a reliably anchored slider |
TWI225324B (en) * | 2003-10-31 | 2004-12-11 | P Two Ind Inc | Anti-departing structure of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
-
2013
- 2013-04-26 JP JP2013093372A patent/JP608410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4-24 CN CN201480023793.7A patent/CN105164864A/zh active Pending
- 2014-04-24 WO PCT/JP2014/061532 patent/WO201417537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
- 2015-10-15 US US14/884,097 patent/US2016003614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95796B1 (en) * | 1997-03-31 | 2003-07-22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Flexible film circuit connector |
JPH11307195A (ja) * | 1998-04-27 | 1999-11-05 | Kyocera Eruko Kk | Fpc/ffc用コネクタ |
JP2003059589A (ja) * | 2001-08-15 | 2003-02-28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CN1770558A (zh) * | 2004-10-14 | 2006-05-10 |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 扁平缆线接头和电连接器组件 |
JP2008300286A (ja) * | 2007-06-01 | 2008-12-11 | Molex Inc | 嵌合検知コネクタ |
CN101587993A (zh) * | 2008-05-21 | 2009-11-25 | Smc株式会社 | 叠装连接器 |
JP2012084501A (ja) * | 2010-09-17 | 2012-04-26 | D D K Ltd | 電気コネクタ |
JP2012119234A (ja) * | 2010-12-02 | 2012-06-21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036149A1 (en) | 2016-02-04 |
WO2014175372A1 (ja) | 2014-10-30 |
JP6084107B2 (ja) | 2017-02-22 |
JP2014216219A (ja) | 2014-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507203B1 (ko) | 커넥터 | |
CN105390838B (zh) | 电连接器组装体 | |
KR101928630B1 (ko) | 커넥터 장치 | |
JP6074289B2 (ja) | 雌コネクタ及び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 |
JP5303378B2 (ja) | 待ち受けコネクタ | |
CN103210547B (zh) | 连接器单元 | |
JP5947678B2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JP2007220327A (ja) |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 |
JP3905518B2 (ja) | フローティング型コネクタ | |
KR102719611B1 (ko) | 방수커넥터 및 이를 구비한 방수커넥터조립체 | |
CN104364975A (zh) | 电线与基板的连接器 | |
CN104335425B (zh) | 用于扁平电缆的连接器 | |
JP7401500B2 (ja) | 電気端子 | |
CN105633719A (zh) | 连接器的支承构造和适配器 | |
CN105164864A (zh) | 连接器 | |
CN113196576A (zh) | 线束部件 | |
CN102299452B (zh) | 连接器装置 | |
KR102721875B1 (ko) |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2019033001A (ja) | 電子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 |
CN103918134B (zh) | 电连接箱 | |
CN104241932B (zh) | 连接器 | |
KR20170117693A (ko) | 커넥터 | |
KR20150065362A (ko) | 정션 박스용 중계 터미널 | |
CN103296508A (zh) | 连接器 | |
JP6100117B2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