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2804A - 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62804A CN105162804A CN201510641170.2A CN201510641170A CN105162804A CN 105162804 A CN105162804 A CN 105162804A CN 201510641170 A CN201510641170 A CN 201510641170A CN 105162804 A CN105162804 A CN 1051628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 preset
- communication
- characteri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04M1/27—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 H04M1/274—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 H04M1/2745—Devices whereby a plurality of signals may be stored simultaneously with provision for storing more than one subscriber number at a time, e.g. using toothed disc using static electronic memories, e.g. ch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无法对用户通讯信息进行保护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本发明主要用于保护用户的通讯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设备随之出现。其中,移动终端作为通讯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移动终端通常记录了用户的生活情况,特别是与朋友的联系情况。对于移动终端设备中存储的一些特别的联系人信息,用户并不想被其他的用户看到,例如,移动终端设备中的通话记录、短信、联系人方式等信息。因此,对指定联系人的通话记录或者短信等用户通讯信息进行隐藏或者保护成为了热点问题。然而,目前并不存在保护用户通讯信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用户的通讯消息。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若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存储单元,用于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指定联系人的通话记录或短信信息等通讯信息进行隐藏或者保护,进而解决了目前无法对用户通讯信息进行保护的问题。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结构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101、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通讯信息具体可以为短信信息、邮件信息、通话记录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特征信息可以为通讯信息对应的身份信息或通讯信息中的关键词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具体可以为电话号码、邮箱账号、特定关键词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设备中接收到一条短信信息,则获取到该条短信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电话号码15911101234;移动终端设备接收到一封邮件信息,则获取到该封电子邮件对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邮箱账号121221163.com。
102、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其中,所述预置特征信息是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的,所述预置特征信息具体可以为某个特定的电话号码、邮箱账号或关键词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预置特征信息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中存储的通话记录、联系人信息、短信记录进行添加,还可以由用户直接创建添加,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若用户需要将移动终端设备中存储的有关电话号码为15421547479对应的来往短信信息进行保护,则可以将预置特征信息设置为电话号码为15421547479的短信信息,从而移动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电话号码为15421547479发送的短信信息,或是移动终端设备向电话号码为15421547479发送短信信息时,自动将移动终端设备中存储的电话号码为15421547479对应的短信信息进行隐藏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预置特征信息中还可以设置预置特征信息的关联通讯信息保护,设置预置特征信息的关联通讯信息保护可以对与预置特征信息对应的所有的通讯信息进行保护。例如,预置特征信息为联系人15248741122,并且设置了联系人为15248741122的关联通讯信息保护,则移动终端设备会对有关联系人为15248741122对应的通话记录、短信来往、通讯录等信息进行保护。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设置预置特征信息的关联通讯信息保护,可对移动终端设备中的有关预置特征信息的所有通讯信息进行保护,从而可全方位的保护用户的通讯信息,进而保证了用户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103、若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其中,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用户想要保护的通讯信息,具体的可将用户想要保护的通讯信息分类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例如,若通讯信息包括短信信息、通话记录信息、联系人信息等多种信息,则可将想要保护的短信信息、通话记录信息、联系人信息分类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不同于移动终端设备中原有的通讯信息存储位置。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可以使匹配成功的通讯信息直接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从而通过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保护接收到的通讯信息,进而提高了所述通讯信息的隐私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指定联系人的通话记录或短信信息等通讯信息进行隐藏或者保护,进而解决了目前无法对用户通讯信息进行保护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201、接收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
其中,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携带有特征信息,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用于设置用户需要进行保护的通讯信息,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具体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中存储的联系人通信录、来往短信信息、通话记录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中存储的联系人通讯录发送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发送的通讯信息配置请求中携带的特征信息,具体可以是通讯录中号码为13822331234的联系人。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通讯信息配置请求,如可以将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设置为特定电话号码的通话记录、特定电话号码对应的短信信息、或是特定电话号码对应的通话记录和短信信息、又或是特定邮箱账号对应的邮件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还携带有登录验证消息,所述登录验证消息为用户输入的,用于验证是否能够成功登录预置隐私存储区域,若验证成功,则可将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的特征信息配置为预置特征信息,从而实现通讯信息的隐藏保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登录验证信息具体可以密码信息、指纹信息、人脸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当所述登录验证信息为密码信息时,则用户在发送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时,需要输入相关的登录验证密码;当所述登录验证信息为指纹信息时,则用户在发送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时,需要输入相关的登录验证指纹;当所述登录验证信息为人脸信息时,则用户在发送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时,需要输入相关的人脸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输入相关的人脸信息可以通过启动移动终端设备当中的摄像头,进行输入者人脸的检测,以完成了输入者生物特征信息的获取。
202、对登录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对登录验证消息进行验证包括:判断用户预先配置的登录验证信息和用户当前输入的登录验证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说明用户当前输入的登录信息验证通过;若不同,则说明用户当前输入的登录验证信息不通过验证。例如,用户预先设置的登录验证信息为mingmingxiao123,若用户当前输入的登录验证信息为mingmingxiao12,则预先设置的登录验证信息和当前输入的登录验证信息不同,说明用户输入的登录验证信息不能通过验证;若用户当前输入的登录验证信息为mingmingxiao123,则预先设置的登录验证信息和当前输入的登录验证信息相同,说明用户输入的登录验证信息可以通过验证。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对登录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可在后续步骤中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预置特征信息,从而使只有知道登录验证信息的用户才可设置预置特征信息,进而保证了移动终端设备中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203、若所述登录验证消息验证通过,则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预置特征信息用于隐藏保护与所述预置特征信息对应的通讯信息,若移动终端设备接收到带有预置特征信息的通讯信息,则将所述通讯信息进行隐藏保护。例如,接收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携带有特征信息为联系人电话13711223344,且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还携带有登录验证消息,所述登录验证消息为xiaoxiaoming,则首先对登录验证消息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将联系人电话13711223344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从而实现了对接收的联系人电话为13711223344的通讯消息的隐藏保护。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对所述登录验证信息进行验证,若登录验证消息验证通过,则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从而使只有知道登录验证消息的用户才可设置预置特征信息,进而提高了移动终端设备中的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判断本地保存的通讯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特征信息符合所述预置特征信息的通讯信息;若存在,则将所述通讯信息保存在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并在本地删除所述通讯信息。其中,所述本地保存的通讯信息为未进行隐藏保护的通讯信息。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若在移动终端设备的本地已保存着一些通讯信息,这些通讯信息是未进行隐藏保护的,且用户新增加了预置特征信息,则判断本地保存的通讯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特征信息符合所述预置特征信息的通讯信息,若存在,则将所述通讯信息保存到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并在本地删除所述通讯信息。从而实现了对本地原有存储的通讯信息的隐藏保护,进而提高了通讯信息的隐私性。
204、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通讯信息具体可以为短信信息、邮件信息、通话记录信息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所述特征信息可以为通讯信息对应的身份信息或通讯信息中的关键词信息,所述特征信息具体可以为电话号码、邮箱账号、特定关键词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包括: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从所述通讯信息提取关键词信息。其中,所述关键信息为通讯信息中包含的一些关键词,具体的关键词信息根据接收的通讯信息中的实际内容而定,所述联系人信息具体可以为联系人电话,联系人邮箱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设备接收到一条通讯信息,从该条通讯信息获取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为电话号码14311332233,根据该条通讯信息从中提取的关键词为验证码、支付金额等信息。
205、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其中,所述预置特征信息是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的,所述预置特征信息具体可以为某个特定的电话号码、邮箱账号或关键词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预置特征信息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中存储的通话记录、联系人信息、短信记录进行添加,还可以由用户直接创建添加,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所述预置特征信息中还可以设置预置特征信息的关联通讯信息保护,设置预置特征信息的关联通讯信息保护可以对与预置特征信息对应的所有的通讯信息进行保护。例如,预置特征信息为联系人15248741122,并且设置了联系人为15248741122的关联通讯信息保护,则移动终端设备会对有关联系人为15248741122对应的通话记录、短信来往、通讯录等信息进行保护。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设置预置特征信息的关联通讯信息保护,可对移动终端设备中的有关预置特征信息的所有通讯信息进行保护,从而可全方位的保护用户的通讯信息,进而保证了用户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包括:当从所述通讯信息获取到对应的联系人信息时,则判断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与预置联系人信息匹配;当从所述通讯信息提取到关键词信息时,则判断所述关键词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置关键词信息匹配的关键词信息。其中,所述预置关键词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也可以由系统默认配置,如所述预置关键词具体可以为验证码、银行账号、身份信息等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预置关键词信息可以使包含预置关键词信息的通讯信息自动进行隐藏保护,从而可以保证移动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包含隐私或重要的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例如,用户设置的预置关键词为验证码、支付账号,若移动终端设备接收到一条短信信息,该条短信信息中的内容包含验证码122112,则判断出该条短信信息中存在与预置关键词信息匹配的关键词信息,即匹配的关键词信息为验证码。因此,将该条短信信息进行隐藏保护,从而保证了重要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206、若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其中,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用于存储用户想要保护的通讯信息,具体的可将用户想要保护的通讯信息分类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例如,若通讯信息包括短信信息、通话记录信息、联系人信息等多种信息,则可将想要保护的短信信息、通话记录信息、联系人信息分类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不同于移动终端设备中原有的通讯信息存储位置。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可以使匹配成功的通讯信息直接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从而通过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保护接收到的通讯信息,进而提高了所述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若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之后还包括:接收通讯信息获取指令,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中携带有身份验证消息;对所述身份验证消息进行验证;若通过验证,则获取与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对应的通讯信息。其中,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隐私通讯信息,且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中携带有身份验证消息,若身份验证消息验证通过,则可以获取隐藏保护的通讯信息;若身份验证消息验证不通过,则无法获取隐藏保护的通讯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身份验证消息对用户的身份验证,只有验证身份验证消息通过的用户才可以获取隐藏保护的通讯信息,从而可以保证移动终端设备中隐藏保护的通讯信息的安全性。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的场景如下所示,但不仅限于此,包括:若用户想要设置联系人为15487871212对应的通讯信息的隐藏保护,则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中的联系人通讯录进行设置,在联系人通讯录找到号码为15487871212的联系人,然后选择添加隐私保护,此时移动终端设备会输出提示用户输入对应的登录验证消息的界面,若用户输入的登录验证消息验证通过,则可成功设置联系人为15487871212对应的通讯信息的隐藏保护。设置成功后,移动终端设备若接收到联系人为15487871212对应的通讯信息,则直接将该信息存储到隐私存储区域,从而实现了联系人为15487871212通讯信息的隐藏保护。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指定联系人的通话记录或短信信息等通讯信息进行隐藏或者保护,进而解决了目前无法对用户通讯信息进行保护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指定联系人的通话记录或短信信息等通讯信息进行隐藏或者保护,进而解决了目前无法对用户通讯信息进行保护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31、判断单元32、存储单元33。
获取单元31,用于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判断单元32,用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存储单元33,用于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所示方法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指定联系人的通话记录或短信信息等通讯信息进行隐藏或者保护,进而解决了目前无法对用户通讯信息进行保护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41、判断单元42、存储单元43。
获取单元41,用于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判断单元42,用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存储单元43,用于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44、配置单元45。
接收单元44,用于接收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携带有特征信息。
配置单元45,用于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还携带有登录验证消息,所述装置还包括:验证单元46。
验证单元46,用于对所述登录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所述判断单元42,还用于判断本地保存的通讯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特征信息符合所述预置特征信息的通讯信息。
所述存储单元43,还用于若存在符合所述预置特征信息的通讯信息,则将所述通讯信息保存在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并在本地删除所述通讯信息。
所述获取单元41,具体用于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联系人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42,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与预置联系人信息匹配。
所述获取单元41,具体还用于从所述通讯信息提取关键词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42,具体还用于判断所述关键词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置关键词信息匹配的关键词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44,还用于接收通讯信息获取指令,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中携带有身份验证消息。
所述验证单元46,还用于对所述身份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所述获取单元41,还用于若所述身份验证消息通过验证,则获取与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对应的通讯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2所示方法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首先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然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从而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对指定联系人的通话记录或短信信息等通讯信息进行隐藏或者保护,进而解决了目前无法对用户通讯信息进行保护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
A1、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若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A2、根据A1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所述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携带有特征信息;
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
A3、根据A2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还携带有登录验证消息,所述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登录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A4、根据A2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本地保存的通讯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特征信息符合所述预置特征信息的通讯信息;
若存在,则将所述通讯信息保存在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并在本地删除所述通讯信息。
A5、根据A1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所述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联系人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包括:
判断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与预置联系人信息匹配。
A6、根据A1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所述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包括:
从所述通讯信息提取关键词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包括:
判断所述关键词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置关键词信息匹配的关键词信息。
A7、根据A1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所述若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之后还包括:
接收通讯信息获取指令,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中携带有身份验证消息;
对所述身份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若通过验证,则获取与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对应的通讯信息。
B8、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存储单元,用于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B9、根据B8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携带有特征信息;
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
B10、根据B9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还携带有登录验证消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登录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B11、根据B9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
所述判断单元,还用于判断本地保存的通讯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特征信息符合所述预置特征信息的通讯信息;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若存在符合所述预置特征信息的通讯信息,则将所述通讯信息保存在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并在本地删除所述通讯信息。
B12、根据B8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用于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联系人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与预置联系人信息匹配。
B13、根据B8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
所述获取单元,具体还用于从所述通讯信息提取关键词信息;
所述判断单元,具体还用于判断所述关键词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置关键词信息匹配的关键词信息。
B14、根据B8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通讯信息获取指令,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中携带有身份验证消息;
所述验证单元,还用于对所述身份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若所述身份验证消息通过验证,则获取与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对应的通讯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若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携带有特征信息;
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还携带有登录验证消息,所述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登录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本地保存的通讯信息中是否存在对应的特征信息符合所述预置特征信息的通讯信息;
若存在,则将所述通讯信息保存在所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并在本地删除所述通讯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联系人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包括:
判断所述联系人信息是否与预置联系人信息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包括:
从所述通讯信息提取关键词信息;
所述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包括:
判断所述关键词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置关键词信息匹配的关键词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之后还包括:
接收通讯信息获取指令,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中携带有身份验证消息;
对所述身份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若通过验证,则获取与所述通讯信息获取指令对应的通讯信息。
8.一种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通讯信息时,获取所述通讯信息对应的特征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特征信息是否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
存储单元,用于若所述特征信息与预置特征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通讯信息存储到预置隐私存储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携带有特征信息;
配置单元,用于将所述特征信息配置为所述预置特征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讯信息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信息隐私配置请求中还携带有登录验证消息,所述装置还包括:
验证单元,用于对所述登录验证消息进行验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41170.2A CN105162804A (zh) | 2015-09-30 | 2015-09-30 | 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41170.2A CN105162804A (zh) | 2015-09-30 | 2015-09-30 | 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62804A true CN105162804A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803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41170.2A Pending CN105162804A (zh) | 2015-09-30 | 2015-09-30 | 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62804A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72943A (zh) * | 2016-10-27 | 2017-02-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453052A (zh) * | 2016-10-14 | 2017-02-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消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
CN106961527A (zh) * | 2017-05-19 | 2017-07-18 |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人的存储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
WO2018040832A1 (zh) * | 2016-09-05 | 2018-03-08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信息隐藏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
WO2021037112A1 (zh) * | 2019-08-29 | 2021-03-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短信处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2124A (zh) * | 2012-11-01 | 2013-03-27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通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4009977A (zh) * | 2014-05-09 | 2014-08-27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038613A (zh) * | 2013-03-07 | 2014-09-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270524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
2015
- 2015-09-30 CN CN201510641170.2A patent/CN10516280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02124A (zh) * | 2012-11-01 | 2013-03-27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通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04038613A (zh) * | 2013-03-07 | 2014-09-10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009977A (zh) * | 2014-05-09 | 2014-08-27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270524A (zh) * | 2014-09-28 | 2015-01-07 | 酷派软件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及信息处理装置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040832A1 (zh) * | 2016-09-05 | 2018-03-08 |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通讯信息隐藏实现方法及实现系统 |
US10602351B1 (en) | 2016-09-05 | 2020-03-24 | Jrd Communication Inc. |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hiding realization method and realization system |
CN106453052A (zh) * | 2016-10-14 | 2017-02-2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消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
CN106453052B (zh) * | 2016-10-14 | 2020-06-1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消息交互方法及装置 |
CN106372943A (zh) * | 2016-10-27 | 2017-02-0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
CN106961527A (zh) * | 2017-05-19 | 2017-07-18 |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联系人的存储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装置 |
WO2021037112A1 (zh) * | 2019-08-29 | 2021-03-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短信处理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17382B (zh) | 隐私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4700010B (zh) | 个人信息保护方法及保护装置 | |
US1166330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rming a person's identity | |
CN103745148B (zh) | 一种基于指纹识别的信息保护方法及移动终端 | |
KR20190007374A (ko) | 모바일 보안 대책들 | |
CN106453205B (zh) |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和装置 | |
CN104657643A (zh) | 隐私保护方法、可穿戴设备及移动终端 | |
CN104009977A (zh) | 一种信息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6487758B (zh) | 一种数据安全签名方法、业务终端以及私钥备份服务器 | |
CN105553928B (zh) | 一种基于生物特征识别的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5162804A (zh) | 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 |
US20160323742A1 (en) | Anti-theft method and client for a mobile terminal | |
CN105303100A (zh) | 应用程序启动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 |
CN105554741A (zh) | 一种通信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3559433A (zh) |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装置 | |
CN105550205A (zh) | 一种联系信息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7113613A (zh) | 服务器、移动终端、网络实名认证系统及方法 | |
CN106911725A (zh) | 一种多因子认证方法及装置 | |
CN103795716A (zh) | 登录网络账户的方法、登录网络账户的装置及终端 | |
CN105306202B (zh) |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
CN106326709B (zh) | 一种智能终端安全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7256367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241362B (zh) | 识别验证码输入用户身份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853030A (zh) |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1445231A (zh) | 实现MOTOpay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