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152492A -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52492A
CN105152492A CN201510669744.7A CN201510669744A CN105152492A CN 105152492 A CN105152492 A CN 105152492A CN 201510669744 A CN201510669744 A CN 201510669744A CN 105152492 A CN105152492 A CN 105152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water
waste
product oil
anaer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97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时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6697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5249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152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524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和系统: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和出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底部放置暴气设备。本发明的工艺非常优秀,对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进行了优化。

Description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油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油品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由于各种技术的发展滞后和管理不尽完善等原因使得大量油品进入水体,形成污染。含油废水的来源很广,在石油工业的采油、炼油、贮油、运输过及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含油废水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影响饮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危害水产资源;②危害人体健康;③污染大气;④影响农作物生产;⑤破坏自然景观,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聚结的油品燃烧而产生安全问题。鉴于含油废水的污染性,我国规定含油废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0mg/L。因此含油废水治理是当今环境工程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得到一种新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和系统。本发明采用MUCT生物膜相工艺,即在反应池中添加生物膜反应器。本发明采用的脱氮除磷工艺为MUCT,采用的生物膜反应器为生物膜固定床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中添加的填料为纤维束填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MUCT装置:
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填料固定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将原有的二沉池省略,将好氧池出水口设置过滤膜,将污泥截留在好氧池中,污水经处理后不需经过二沉池直接流出,节省二沉池的基建费用。将初沉池改为水解酸化池,由于生活污水中有机碳源底,经过酸水解后将微生物难利用的有机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增加废水中微生物可利用碳源;
在水解酸化池中接种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ris)、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usWistzkey),pH=4.8~5.8,温度:28℃~34℃,污泥停留时间为8d,短乳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为嗜酸菌,均能够在酸性条件下生存,且能降解大分子有机物;
预缺氧池、缺氧池接种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plecoylossicida),温度34℃~38℃,pH=5.5~7.0,污泥停留时间为8d,腊状芽孢杆菌和香鱼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为污水进行脱氮;
厌氧池接种乙醇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licus)温度34℃~47℃,pH=6.0~7.7,为严格厌氧菌,污泥停留时间为8d,可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将废水经进行脱氮除磷;
好氧池接种产脘丝酵母(Candidautilis)、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azotoformans)、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subtilissubsp.subtilis),温度:25℃~29℃,pH=7.0~8.9,污泥停留时间为8d,降解有机物能力强,降低废水的COD,提高出水质量;
所述每组悬挂式固定床设置四组束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分为:
外夹层:活性碳纤维和丙纶混合的网布,在网布上编织玻璃纤维丝环状圈;
内芯:混合纤维丝辫带,麻丝与聚酯纤维丝编织成辫带;
由于进水在工艺前段停留时间过长,增加缺氧池与厌氧池对有机碳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好氧池碳源不足,因此在混合纤维丝中添加麻丝,为好氧池增加碳源。在外层毛圈的原料上,将玻璃纤维丝编制环状圈,增加材料的韧性,增加环状圈对水中气泡的切割力度。在外层网布中添加活性碳纤维,利用活性碳纤维增加外层网微生物的附着。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
(1)复合填料束尺寸:Φ26×155cm。根据反应池深度设计填料尺寸,一般池深4m,复合填料设置为155cm,放置于反应池中部,因此要小于池水深度。
(2)环状圈长度:7.8cm,即向外扩展3.9cm。环状圈直径为3cm可以有力的切割水中气泡。
(3)外层网尺寸:Φ4×155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为好氧菌提供生存场所,提高填料的透气效果。
(4)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22×145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8cm,为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提供缺氧、厌氧场所生存。
(5)外层网布网孔大小:2.6mm,网布孔径设置为2.6mm,增加环状圈分布密度,加强切割气泡效果,同时能够吸附气泡,环状圈也是微生物的附着场所,因此可以增加生物膜中的生物量。
(2)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原水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1.5~2.5小时,预缺氧池停留45~64min、厌氧池停留26~53min、缺氧池停留32~55min、好氧池停留46~69min;缺氧池和厌氧池内的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3)成品油库含油污水排放;
处理后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经排放口排出。
采用上述工艺制备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系统,其水解酸化池接通成品油库含油污水排放装置的排水口。
微生物的种类和反应器内水力停留时间对于厌氧COD的去除降解具有很明显的影响。较高的流速可以增加反应器内的扰动,从而使污泥与废水中的有机物的接触更为充分,有利于提高去除率。但高流速的出水流经常携带厌氧膜,减少了反应器内生物膜量。较低的流速可以增加污水与生物膜的接触时间,使微生物能够充分地吸收、降解污水中的营养物质,提高处理效率;但是过低的流速也会导致部分微生物无法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若长期得不到充足营养,必将引起微生物内源呼吸从而生物膜脱落。因此,为了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选取适当水力停留时间是至关重要的。本发明从装置,到微生物,到处理时的工艺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从而得到一种处理废水非常优异的工艺,其可以有效去除水中氮磷元素,并非常显著的降低COD。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成品油库含油污水中含有很高的氮磷元素,本发明的工艺和系统适合于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可有效去除成品油库含油污水中氮磷元素,并且显著降低COD。
2、本发明的工艺操作简单,可以大范围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图。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填料固定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是指在人工构筑的反应池里,利用高密度、高活性的微生物种群吸收转化含氮磷元素的化合物,通过微生物同化作用转化为细胞组成或通过异化作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经净化处理后,污水中含氮磷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排放标准。由于纳污水体自净能力有限,长期纳污的累积效应会使天然湖库的污染负荷逐渐增加。水体中的氮经生物转化会变成氮气,从污水中彻底去除掉。水体中的磷经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从溶解态转化成沉淀,累积在底泥中,当条件改变时,沉积的磷又会溶解,再次释放到水体中。
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通常是通过调节水力条件、基质成分、溶解氧、电导率等条件,让确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聚磷细菌等在工艺的不同反应段增殖并成为优势种群,参与污水中氮磷的去除和转化,一般都包括厌氧、好氧和污泥处理等操作环节。
UCT工艺与传统的A2/O工艺的区别在于:二沉池泥水混合液没有回流到厌氧池,而是回流到缺氧池,这样,能有效防止回流液中的硝态氮进入厌氧区抑制聚磷菌(PAO)生长和释磷,UCT工艺比传统A2/O工艺除磷效率高,但无法避免进水中的硝态氮对PAO的影响。同时,厌氧池因没有污泥回流,污泥浓度和污泥沉降性能会受到影响。UCT工艺与传统的A2/O工艺的区别在于:二沉池泥水混合液没有回流到厌氧池,而是回流到缺氧池,这样,能有效防止回流液中的硝态氮进入厌氧区抑制聚磷菌(PAO)生长和释磷,UCT工艺比传统A2/O工艺除磷效率高,但无法避免进水中的硝态氮对PAO的影响。同时,厌氧池因没有污泥回流,污泥浓度和污泥沉降性能会受到影响。
改良UCT脱氮除磷工艺是在UCT工艺基础上,将缺氧池分割成两个控制单元,增设了从缺氧池一到厌氧池的回流,保证了厌氧池的污泥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此时,系统包括好氧池末端至缺氧池二、缺氧池一至厌氧池的两个内回流,大大减少了进入厌氧池的确态氮。膜生物反应器(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利用中空纤维膜或平板膜物理隔离净化水和活性污泥,省掉二沉池,提高了活性污泥浓度,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的彻底分离,难降解的大分子物质可以在反应器中不断与活性污泥接触、最终被降解。
固定床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附着载体一般为软性、半软性填料和弹性立体填料,填料固定在反应器内,相对位置基本不变。根据液相流动方式,分为上流式和下流式。一般情况下,没有去污效率高。优点是不用反冲洗操作、污泥生成量小、动力消耗相对较小。
填料是生物膜法的核心,对提高生物膜反应器的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填料负载生物膜,为厌氧、兼性和好氧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繁殖提供场所,同时作为相对固定相,为气、液、固三相提供接触面。填料还是切割水流和气泡的介质,为提高气相、液相的瑞流创造条件,促进气液、固液和气固之间的传质。填料的性能关系到生物膜中生物相的分布、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氧气、污染物的传质效率,设备运行的£力损失等,最终影响生物膜反应器的污水处理效率及运行费用。
填料一般具有下列特征:(1)具有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产生有毒有害成分,对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不产生抑制作用;(2)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液、固、气相接触面丰富,易反冲洗,易于生物膜脱落更新;(3)表面润湿性好,有足够的粗糖度负载生物量,具有生物亲和性,容易挂膜;(4)传质效率高,流动阻力小,有利于创造瑞流;(5)易于均匀分散,有利于布气、布水,不在反应容器内形成堵塞、死角或短流;(6)重量轻、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磨,耐压,耐腐烛,使用寿命长,易于更换再生,反冲洗周期长;(7)易得,易制作,价廉,便于运输、存储和安装。
辫带式纤维束挂膜填料外形为帘式结构,便于安装,也称辫帘式水处理填料。有机纤维丝相对蓬松,毛圈对气泡有很好的切割作用,能有效提高氧转移速率和氧利用率。挂膜填料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吸附能力强,有储氧功能,亲水、亲油。挂膜快,生物膜发育良好,易于生物膜更新。模拟天然水草形态,不易纳藏污泥,耐高负荷生冲击,不堵塞,传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微生物法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污水处理工艺,随着该工艺在生产实践中的不断改进,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对其生物反应和净化机理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污水中的淀粉、纤维、碳水化合物等悬浮物和可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不溶性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有机物,当这些经缺氧水解的产物进入好氧段处理时,可提高污水中的可生化性及氧的效率。在缺氧段,异养菌可将蛋白质、脂肪等污染物进行氨化(有机链上的N或者氨基酸中的氨基)游离出氨(NH3、NH4+),在好氧段,自养菌的硝化作用将NH4+氧化成NO3-,通过回流控制返回至缺氧段,异养菌的反硝化作用将还原成分子态氮气(N2),完成C、N、O在生态中的循环,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和系统,充分改进了污水处理工艺以及优化了微生物的配比,可以达到很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对各种类型的污水处理效果都很好。
实施例1: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MUCT装置:
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填料固定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将原有的二沉池省略,将好氧池出水口设置过滤膜,将污泥截留在好氧池中,污水经处理后不需经过二沉池直接流出,节省二沉池的基建费用。将初沉池改为水解酸化池,由于生活污水中有机碳源含量低,经过酸水解后将微生物难利用的有机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增加废水中微生物可利用碳源;
在水解酸化池中接种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ris)、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usWistzkey),pH=4.8~5.8,温度:28℃~34℃,污泥停留时间为8d,短乳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为嗜酸菌,均能够在酸性条件下生存,且能降解大分子有机物;
预缺氧池、缺氧池接种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plecoylossicida),温度34℃~38℃,pH=5.5~7.0,污泥停留时间为8d,腊状芽孢杆菌和香鱼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为污水进行脱氮;
厌氧池接种乙醇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licus)温度34℃~47℃,pH=6.0~7.7,为严格厌氧菌,污泥停留时间为8d,可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将废水经进行脱氮除磷;
好氧池接种产脘丝酵母(Candidautilis)、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azotoformans)、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subtilissubsp.subtilis),温度:25℃~29℃,pH=7.0~8.9,污泥停留时间为8d,降解有机物能力强,降低废水的COD,提高出水质量;
所述每组悬挂式固定床设置四组束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分为:
外夹层:活性碳纤维和丙纶混合的网布,在网布上编织玻璃纤维丝环状圈;
内芯:混合纤维丝辫带,麻丝与聚酯纤维丝编织成辫带;
由于进水在工艺前段停留时间过长,导致缺氧池与厌氧池对有机碳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好氧池碳源不足,因此在混合纤维丝中添加麻丝,为好氧池增加碳源。在外层毛圈的原料上,将玻璃纤维丝编制环状圈,增加材料的韧性,增加环状圈对水中气泡的切割力度。在外层网布中添加活性碳纤维,利用活性碳纤维增加外层网微生物附着量。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1)复合填料束尺寸:Φ26×155cm。根据反应池深度设计填料尺寸,一般池深4m,复合填料设置为155cm,放置于反应池中部,因此要小于池水深度。
(2)环状圈长度:7.8cm,即向外扩展3.9cm。环状圈直径为3cm可以有力的切割水中气泡。
(3)外层网尺寸:Φ4×155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为好氧菌提供生存场所,提高填料的透气效果。
(4)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22×145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8cm,为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提供缺氧、厌氧场所生存。
(5)外层网布网孔大小:2.6mm,网布孔径设置为2.6mm,增加环状圈分布密度,加强切割气泡效果,同时能够吸附气泡,环状圈也是微生物的附着场所,因此可以增加生物膜中的生物量。
(2)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原水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1.5~2.5小时,预缺氧池停留45~64min、厌氧池停留26~53min、缺氧池停留32~55min、好氧池停留46~69min;缺氧池和厌氧池内的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3)污水排放;
处理后的污水经排放口排出。
试验时间为4个月,综合废水处理效果:
进水水质:COD=47.4~112.4mg/L,氨氮=27.5~49.7mg/L,总氮=27.5~49.78mg/L,pH=6.0~8.0,DO=2.8~6.2mg/L,MLSS=5880~6823mg/L。
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COD=42.4mg/L,氨氮=29.7mg/L,总氮=2.78mg/L,pH=6,DO=0.22mg/L,MLSS=53mg/L。
实施例2: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MUCT装置:
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填料固定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将原有的二沉池省略,将好氧池出水口设置过滤膜,将污泥截留在好氧池中,污水经处理后不需经过二沉池直接流出,节省二沉池的基建费用。将初沉池改为水解酸化池,由于生活污水中有机碳源底,经过酸水解后将微生物难利用的有机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增加废水中微生物可利用碳源;
在水解酸化池中接种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ris)、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usWistzkey),pH=5.5,温度:25℃,污泥停留时间为8d,短乳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为嗜酸菌,均能够在酸性条件下生存,且能降解大分子有机物;
预缺氧池、缺氧池接种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plecoylossicida),温度33℃,pH=6.5,污泥停留时间为8d,腊状芽孢杆菌和香鱼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为污水进行脱氮;
厌氧池接种乙醇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licus)温度45℃,pH=6.5,为严格厌氧菌,污泥停留时间为8d,可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将废水经进行脱氮除磷;
好氧池接种产脘丝酵母(Candidautilis)、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azotoformans)、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subtilissubsp.subtilis),温度:27℃,pH=7.2,污泥停留时间为8d,降解有机物能力强,降低废水的COD,提高出水质量;
所述每组悬挂式固定床设置四组束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分为:
外夹层:活性碳纤维和丙纶混合的网布,在网布上编织玻璃纤维丝环状圈;
内芯:混合纤维丝辫带,麻丝与聚酯纤维丝编织成辫带;
由于进水在工艺前段停留时间过长,增加缺氧池与厌氧池对有机碳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好氧池碳源不足,因此在混合纤维丝中添加麻丝,为好氧池增加碳源。在外层毛圈的原料上,将玻璃纤维丝编制环状圈,增加材料的韧性,增加环状圈对水中气泡的切割力度。在外层网布中添加活性碳纤维,利用活性碳纤维增加外层网微生物的附着。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
(1)复合填料束尺寸:Φ23×123cm。根据反应池深度设计填料尺寸,一般池深4m,复合填料设置为123cm,放置于反应池中部,因此要小于池水深度。
(2)环状圈长度:2.3cm,即向外扩展1.75cm。环状圈直径为1.75cm可以有力的切割水中气泡。
(3)外层网尺寸:Φ4×123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为好氧菌提供生存场所,提高填料的透气效果。
(4)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19×113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19cm,为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提供缺氧、厌氧场所生存。
(5)外层网布网孔大小:2.6mm,网布孔径设置为2.6mm,增加环状圈分布密度,加强切割气泡效果,同时能够吸附气泡,环状圈也是微生物的附着场所,因此可以增加生物膜中的生物量。
(2)污水处理:
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0.7~2.3小时,然后进入预缺氧池停留24~42min、然后进入厌氧池停留43~52min、然后进入缺氧池停留12min、然后进入好氧池停留58~62min;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3)污水排放;
处理后的污水经排放口排出。
试验时间为4个月,综合废水处理效果:
进水水质:COD=112.4mg/L,氨氮=49.7mg/L,总氮=49.78mg/L,pH=8.0,DO6.2mg/L,MLSS=5823mg/L。
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COD=22.4mg/L,氨氮=49.7mg/L,总氮=1.78mg/L,pH=7,DO=1.22mg/L,MLSS=33mg/L。
实施例3:
采用不同的处理时间,其他方法相同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MUCT装置:
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填料固定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将原有的二沉池省略,将好氧池出水口设置过滤膜,将污泥截留在好氧池中,污水经处理后不需经过二沉池直接流出,节省二沉池的基建费用。将初沉池改为水解酸化池,由于生活污水中有机碳源底,经过酸水解后将微生物难利用的有机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增加废水中微生物可利用碳源;
在水解酸化池中接种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ris)、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usWistzkey),pH=5.6,温度:26℃,污泥停留时间为6d,短乳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为嗜酸菌,均能够在酸性条件下生存,且能降解大分子有机物;
预缺氧池、缺氧池接种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plecoylossicida),温度36℃,pH=6.0,污泥停留时间为6d,腊状芽孢杆菌和香鱼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为污水进行脱氮;
厌氧池接种乙醇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licus)温度33℃,pH=7.9,为严格厌氧菌,污泥停留时间为6d,可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将废水经进行脱氮除磷;
好氧池接种产脘丝酵母(Candidautilis)、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azotoformans)、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subtilissubsp.subtilis),温度:43℃,pH=6.8,污泥停留时间为6d,降解有机物能力强,降低废水的COD,提高出水质量;
所述每组悬挂式固定床设置四组束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分为:
外夹层:活性碳纤维和丙纶混合的网布,在网布上编织玻璃纤维丝环状圈;
内芯:混合纤维丝辫带,麻丝与聚酯纤维丝编织成辫带;
由于进水在工艺前段停留时间过长,增加缺氧池与厌氧池对有机碳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好氧池碳源不足,因此在混合纤维丝中添加麻丝,为好氧池增加碳源。在外层毛圈的原料上,将玻璃纤维丝编制环状圈,增加材料的韧性,增加环状圈对水中气泡的切割力度。在外层网布中添加活性碳纤维,利用活性碳纤维增加外层网微生物的附着。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
(1)复合填料束尺寸:Φ23×132cm。根据反应池深度设计填料尺寸,一般池深4m,复合填料设置为132cm,放置于反应池中部,因此要小于池水深度。
(2)环状圈长度:5.6cm,即向外扩展2.8cm。环状圈直径为2.8cm可以有力的切割水中气泡。
(3)外层网尺寸:Φ4×132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为好氧菌提供生存场所,提高填料的透气效果。
(4)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19×122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8cm,为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提供缺氧、厌氧场所生存。
(5)外层网布网孔大小:1.7mm,网布孔径设置为1.7mm,增加环状圈分布密度,加强切割气泡效果,同时能够吸附气泡,环状圈也是微生物的附着场所,因此可以增加生物膜中的生物量。
(2)污水处理:
原水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1.7小时,然后进入预缺氧池停留77min、然后进入厌氧池停留88min、然后进入缺氧池停留52min、然后进入好氧池停留73min;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3)污水排放;
处理后的污水经排放口排出。
试验时间为4个月,综合废水处理效果:
进水水质:COD=212.4mg/L,氨氮=79.7mg/L,总氮=79.78mg/L,pH=9.2,DO=6.2mg/L,MLSS==4823mg/L。
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COD=12.4mg/L,氨氮=222.7mg/L,总氮=2.18mg/L,pH=7,DO=0.7mg/L,MLSS=14mg/L。
实施例4对比例:
对比例采用不同的处理时间,其他方法相同: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MUCT装置:
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填料固定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将原有的二沉池省略,将好氧池出水口设置过滤膜,将污泥截留在好氧池中,污水经处理后不需经过二沉池直接流出,节省二沉池的基建费用。将初沉池改为水解酸化池,由于生活污水中有机碳源底,经过酸水解后将微生物难利用的有机大分子水解为小分子,增加废水中微生物可利用碳源;
在水解酸化池中接种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ris)、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usWistzkey),pH=5.9~6.5,温度:35℃~48℃,污泥停留时间为8d,短乳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为嗜酸菌,均能够在酸性条件下生存,且能降解大分子有机物;
预缺氧池、缺氧池接种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plecoylossicida),温度35℃~47℃,pH=7.5~8.4,污泥停留时间为8d,腊状芽孢杆菌和香鱼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为污水进行脱氮;
厌氧池接种乙醇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licus)温度33℃~45℃,pH=6.6~7.7,为严格厌氧菌,污泥停留时间为8d,可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将废水经进行脱氮除磷;
好氧池接种产脘丝酵母(Candidautilis)、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azotoformans)、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subtilissubsp.subtilis),温度:27℃~37℃,pH=7.8~8.9,污泥停留时间为8d,降解有机物能力强,降低废水的COD,提高出水质量;
所述每组悬挂式固定床设置四组束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分为:
外夹层:活性碳纤维和丙纶混合的网布,在网布上编织玻璃纤维丝环状圈;
内芯:混合纤维丝辫带,麻丝与聚酯纤维丝编织成辫带;
由于进水在工艺前段停留时间过长,增加缺氧池与厌氧池对有机碳源的过度消耗,造成好氧池碳源不足,因此在混合纤维丝中添加麻丝,为好氧池增加碳源。在外层毛圈的原料上,将玻璃纤维丝编制环状圈,增加材料的韧性,增加环状圈对水中气泡的切割力度。在外层网布中添加活性碳纤维,利用活性碳纤维增加外层网微生物的附着。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
(1)复合填料束尺寸:Φ16×162cm。根据反应池深度设计填料尺寸,一般池深4m,复合填料设置为162cm,放置于反应池中部,因此要小于池水深度。
(2)环状圈长度:2.3cm,即向外扩展1.15cm。环状圈直径为1.15cm可以有力的切割水中气泡。
(3)外层网尺寸:Φ4×162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为好氧菌提供生存场所,提高填料的透气效果。
(4)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12×152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12cm,为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提供缺氧、厌氧场所生存。
(5)外层网布网孔大小:2.3mm,网布孔径设置为2.3mm,增加环状圈分布密度,加强切割气泡效果,同时能够吸附气泡,环状圈也是微生物的附着场所,因此可以增加生物膜中的生物量。
(2)污水处理:
原水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2.3~2.6小时,预缺氧池停留20~36min、厌氧池停留30~43min、缺氧池停留10~44min好氧池停留45~66min;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3)污水排放;
处理后的污水经排放口排出。
试验时间为4个月,综合废水处理效果:
进水水质:COD=242.4mg/L,氨氮=68.7mg/L,总氮=68.78mg/L,pH=6.4,DO=9.2mg/L,MLSS=6523mg/L。
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COD=24.4mg/L,氨氮=26.7mg/L,总氮=2.38mg/L,pH=7.2,DO=0.54mg/L,MLSS=12mg/L。
实施例5
一种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MUCT装置:
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在水解酸化池中接种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ris)、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usWistzkey),pH=4.6~6.0,温度:26℃~35℃,污泥停留时间为8d,短乳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为嗜酸菌,均能够在酸性条件下生存,且能降解大分子有机物;
预缺氧池、缺氧池接种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plecoylossicida),温度34℃~44℃,pH=6.3~8.4,污泥停留时间为8d,腊状芽孢杆菌和香鱼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为污水进行脱氮;
厌氧池接种乙醇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licus)温度33℃~35℃,pH=7.3~8.4,为严格厌氧菌,污泥停留时间为8d,可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将废水经进行脱氮除磷;
好氧池接种产脘丝酵母(Candidautilis)、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azotoformans)、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subtilissubsp.subtilis),温度:25℃~37℃,pH=7.5~8.5,污泥停留时间为8d,降解有机物能力强,降低废水的COD,提高出水质量;
所述每组复合填料悬挂床设置八束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构成:
外夹层:活性碳纤维和丙纶混合的网布,在网布上编织玻璃纤维丝环状圈;内芯:混合纤维丝辫带,麻丝与聚酯纤维丝编织成辫带;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
复合填料束尺寸:Φ15×150cm;
环状圈长度:15cm,即向外扩展7.5cm;
外层网尺寸:Φ2×150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
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6×140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6cm;
外层网布网孔大小:2.8mm,网布孔径设置为2.8mm;
(2)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
含油污水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1~1.8小时,预缺氧池停留50~85min、厌氧池停留60min、缺氧池停留37~49min、好氧池停留25~65min;缺氧池和厌氧池内的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3)造纸废水排放;
处理后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经排放口排出。
试验时间为4个月,综合废水处理效果:
进水水质:COD=322.4mg/L,氨氮=74.7mg/L,总氮=31.78mg/L,pH=7.4,DO=12.2mg/L,MLSS=5243mg/L。
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COD=17.4mg/L,氨氮=13.7mg/L,总氮=1.35mg/L,pH=7.3,DO=0.24mg/L,MLSS=8mg/L。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工艺非常优秀,对污水处理工艺的结构,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各阶段的反应时间都进行了优化,对处理成品油库的含油污水有很好的效果。
上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构建MUCT装置:
MUCT由5个功能区组成:水解酸化池、预缺氧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和厌氧池内设有搅拌装置,在缺氧池和厌氧池进水口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水解酸化池出水口和入水口各放置一组复合填料悬挂床,好氧池内放置4组复合填料悬挂床,池子底部放置暴气设备;
在水解酸化池中接种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breris)、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usWistzkey),pH=4.8~5.8,温度:28℃~34℃,污泥停留时间为8d,短乳杆菌和脂环酸芽孢杆菌为嗜酸菌,均能够在酸性条件下生存,且能降解大分子有机物;
预缺氧池、缺氧池接种腊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香鱼假单胞菌(Pseudomonaplecoylossicida),温度34℃~38℃,pH=5.5~7.0,污泥停留时间为8d,腊状芽孢杆菌和香鱼假单胞菌均为兼性厌氧菌,能够进行反硝化作用,为污水进行脱氮;
厌氧池接种乙醇嗜热厌氧菌(Thermoanaerobacterethanlicus)温度34℃~47℃,pH=6.0~7.7,为严格厌氧菌,污泥停留时间为8d,可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降解有机物,将废水经进行脱氮除磷;
好氧池接种产脘丝酵母(Candidautilis)、固氮红细菌(Rhodobacterazotoformans)、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subtilissubsp.subtilis),温度:25℃~29℃,pH=7.0~8.9,污泥停留时间为8d,降解有机物能力强,降低废水的COD,提高出水质量;
所述每组复合填料悬挂床设置四束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构成:
外夹层:活性碳纤维和丙纶混合的网布,在网布上编织玻璃纤维丝环状圈;内芯:混合纤维丝辫带,麻丝与聚酯纤维丝编织成辫带;
所述复合纤维丝生物膜载体规格为:
复合填料束尺寸:Φ26×155cm;
环状圈长度:7.8cm,即向外扩展3.9cm;
外层网尺寸:Φ4×155cm,保持一定外层网厚度;
内部复合纤维束辫料尺寸:Φ22×145cm,复合纤维束辫料直径设置为22cm;
外层网布网孔大小:2.6mm,网布孔径设置为2.6mm;
(2)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原水依次进入水解酸化池停留1.5~2.5小时,预缺氧池停留45~64min、厌氧池停留26~53min、缺氧池停留32~55min、好氧池停留46~69min;缺氧池和厌氧池内的搅拌装置一直处于搅拌状态;
(3)成品油库含油污水排放;
处理后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经排放口排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处理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是COD大于5000mg/L的重污染水质。
3.采用权利要求1或2的工艺制备的成品油库含油污水的处理系统,其水解酸化池接通成品油库含油污水排放装置的排水口。
CN201510669744.7A 2015-10-13 2015-10-13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Pending CN1051524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9744.7A CN105152492A (zh) 2015-10-13 2015-10-13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9744.7A CN105152492A (zh) 2015-10-13 2015-10-13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52492A true CN105152492A (zh) 2015-12-16

Family

ID=54793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9744.7A Pending CN105152492A (zh) 2015-10-13 2015-10-13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524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5605A (zh) * 2018-07-19 2018-12-11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污泥减量化工艺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2843A (zh) * 2010-12-15 2011-06-15 陈幼岳 高性能生物接触填料——生物绳
CN104163551A (zh) * 2014-08-29 2014-11-26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muct-mbr组合工艺
CN104341075A (zh) * 2013-08-01 2015-02-1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变容式改良a2/o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2843A (zh) * 2010-12-15 2011-06-15 陈幼岳 高性能生物接触填料——生物绳
CN104341075A (zh) * 2013-08-01 2015-02-1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变容式改良a2/o污水深度脱氮除磷工艺
CN104163551A (zh) * 2014-08-29 2014-11-26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污水处理的muct-mbr组合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75605A (zh) * 2018-07-19 2018-12-11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污泥减量化工艺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bdelfattah et al. High-strength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microbial biofilm reactor: a critical review
Zhang et al. Biofilm characteristics in natural ventilation trickling filters (NVTF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Comparison of three kinds of biofilm carriers
Khan et al. Performance of suspended and attached growth MBR systems in treating high strength synthetic wastewater
Tawfik et al. Sewage treatment in a combined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down-flow hanging sponge (DHS) system
US9994470B2 (en) Method of removing recalcitrant organic pollutants
CN103508559B (zh) 一种应用于抗生素废水治理的好氧处理方法
US9902636B2 (en) Method of reducing residual recalcitrant organic pollutants
Irankhah et al. Highly efficient phenol degradation in a batch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benefiting from biofilm-enhancing bacteria
CN105174653A (zh) 垃圾填埋场的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CN105152337A (zh) 油田钻井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工艺和系统
CN105129993A (zh) 用于处理食品厂高盐高氮磷废水的工艺和系统
CN105174461A (zh) 用于乳品废水的填料挂膜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CN105152492A (zh) 成品油库含油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CN105152334A (zh) 用于纺织厂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29994A (zh) 用于处理电子废水的工艺和系统
CN105254028A (zh) 用于处理液晶显示器加工污水的填料挂膜工艺和系统
CN105174651A (zh) 用于处理化工园区污水的填料挂膜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Zhang et al. Anammox transited from denitrification in upflow biofilm reactor.
CN105236678A (zh) 农产品加工废水再循环利用工艺和系统
CN105174459A (zh) 生活污水转换成中水的居民小区净水工艺和系统
CN105174462A (zh) 造纸废水处理工艺
CN105130138A (zh) 中药生产污水的填料挂膜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CN105236683A (zh) 城市雨水回收利用工艺和系统
CN105174650A (zh) 养殖场废水的填料挂膜处理工艺和系统
CN105174460A (zh) 用于金属矿的填料挂膜污水处理工艺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