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12941B -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12941B CN105112941B CN201510629777.9A CN201510629777A CN105112941B CN 105112941 B CN105112941 B CN 105112941B CN 201510629777 A CN201510629777 A CN 201510629777A CN 105112941 B CN105112941 B CN 1051129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bon
- anode
- semi
- carbon block
- charcoal part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电解槽阳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设计的炭素阳极包括普通炭块3、半石墨质炭块4,全石墨化炭块5;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位于普通炭块3与全石墨化炭块5之间,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石墨化程度为40‑50%。其生产方法是,将全石墨化料、半石墨质料与普通炭块料依次倒入振动机组中,铺成一定的厚度,然后利用高频振动加工成型。本发明所设计的炭素阳极在铝电解槽中使用时,可大幅缩短由于阳极换极带来的电解槽内较长时间的不导电周期。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实用便于产业化应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铝电解槽阳极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预焙阳极铝电解槽中,阳极的使用周期为28~31d,当阳极达到使用周期时,残极厚度约为15~17cm,如果继续使用,就会发生阳极钢爪熔化现象,因此,需要根据预焙阳极结构设计和组装情况,在保持一定残极高度情况下及时更换阳极,从而保证铝电解槽的正常稳定运行。铝电解槽中有温度场,物料场和电磁场。阳极的更换对“三场”都具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场。正常稳定运行的铝电解槽是处于热平衡状态的。换极前,正常运行的铝电解槽保持着相对的能量平衡,浸入电解质中的阳极部分温度和电解质温度是相同的,阳极上部分的温度也高达600~700℃当高温残极由电解槽中拔出时,一方面残极会从电解质中带走一部分热量;另一方面,拔出阳极的位置会出现一定的空间,也会散失一部分热量,因为从拔出阳极到新阳极上槽需要一定的时间;此外,当室温新阳极安装到电解槽上并浸入电解质中时,由于二者之间巨大的温差,新阳极也会从电解质中吸收大量的热量,直至在二者界面达到新的热平衡为止。因此,换极过程实际上就是热平衡——破坏热平衡——建立新的热平衡的过程。
通常,换极对电解槽的影响约持续24h。在这期间,新换的阳极浸入电解质部分由室温逐步被电解质加热,在换极后约24h,阳极温度基本与电解质温度相当。刚刚换入电解槽的新阳极几乎是不导电的,这是因为这时阳极与电解质之间存在巨大温差,在阳极浸入电解质的一刹那,与阳极底掌接触的电解质骤然遇到激冷,在阳极底掌表面形成一层电解质凝壳,这一层凝壳将液态电解质与阳极完全隔离,从而使得以导电性碳材料制造的阳极炭块失去导电作用。加之,在阳极底掌表面形成电解质凝壳的同时,由于热传导的作用,邻近阳极底掌部分的电解质失去的热量相对远离阳极处要快的多,从而使得阳极附近电解质的粘度增加。而电解质粘度的增加,也使得阳极气体不易排出,炭渣分离不清,增加了电解质的电阻率,导致该部分电解质导电性下降。
因此,对于如何缩短由于阳极换极带来的电解槽内较长时间的不导电周期,不仅对于铝电解行业实现节能降耗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电解槽“三场”稳定,槽况运行良好的基础。关于改善换极温度对槽况的影响,目前采取的办法有实施阳极预热,如利用电解槽烟气余热对预焙阳极进行预热,但在国内尚无成功应用的报道,而利用换下的高温残极对阳极进行预热,与该技术相关的仅有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名为《阳极块预热交换装置》,授权公告为CN201347457Y,该技术实施过程中,需要建设一系列中高温烟气管线,并要对管线进行防腐处理,而且要单独建设阳极预热间,不但投资大,并且运行成本高。因此,在不增加过多投资的的前提下,换极后阳极快速导电,缩短不导电周期对铝电解槽节能降耗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铝电解槽阳极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包括:普通炭块(3)、半石墨质炭块(4),全石墨化炭块(5);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位于普通炭块(3)与全石墨化炭块(5)之间,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石墨化程度为40-50%。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包括:铝导杆(1)、阳极钢爪(2)、普通炭块(3)、半石墨质炭块(4),全石墨化炭块(5);所述阳极钢爪(2)的顶部与铝导杆(1)相连,阳极钢爪(2)的底部与铝导杆普通炭块(3)的顶部相连,普通炭块(3)的底部与半石墨质炭块(4)的顶部相连;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底部与全石墨化炭块(5)相连。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所述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的厚度之比为,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1-2:1-2:2-6;优选为1:1:2-1:1:3。即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与普通炭块(3)的质量比为1-2:1-2:2-6、优选为1:1:2-1:1:3。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所述全石墨化炭块(5)的厚度根据实际应用时电解槽的尺寸进行调整。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为原料,先将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按设计的量依次加入振动机中,振动后的,得到所述炭素阳极;依次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所述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3-4:16-17。。在本发明中所述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是指,假设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选自A:B,且全石墨化炭颗粒占原料总质量的C%时,那么再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时,加入粘接剂的质量为(A×原料质量/B)×C%;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在加入半石墨质炭颗粒时,等比例所加入的粘接剂的用量;同理也可已计算出加入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所加入的粘接剂的用量。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的质量比为1-2:1-2:2-6、优选为1:1:2-1:1:3。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所述粘接剂选自改质沥青、中温沥青、高温沥青中的一种,优选为改质沥青。
其中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越细碎越好,粒径小于12mm。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振动的频率为50-55Hz。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全石墨化炭颗粒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的:
步骤一
按质量比,煅后石油焦:改质沥青=7-8:2-3,配取煅后石油焦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100-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得到首次焙烧产物;
步骤二
将步骤以所得焙烧产物浸渍于改质沥青中,浸渍3-4小时后,取出并进行第二次焙烧,第二次焙烧的温度为700-800℃、时间为3-4小时、气氛为保护气氛;浸渍时控制压力为1.4-1.6MPa;得到第二次焙烧产物;
步骤三
将步骤二所得第二次焙烧产物置于石墨化炉内、于2600-3000℃进行石墨化处理直至第二次焙烧产物完全石墨化后,进行破碎,得到全石墨化炭颗粒。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所述半石墨质炭颗粒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的:
按质量比,固体碳源:改质沥青=8-9:1-2,配取固体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000-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得到半石墨质炭颗粒;所述固体碳源选自石油焦、沥青焦、残极、生碎及焙烧碎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煅后石油焦、半石墨质石油焦,人造石墨碎中的至少一中;进一步优选为煅后石油焦。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所述普通炭颗粒可采用现有碳素阳极制备方法进行制备;也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按质量比阳极主体:粘结剂=82-86:14-18,配取阳极主体和粘结剂后混合均匀,干燥,破碎,得到所述普通炭颗粒;所述阳极主体选自煅后石油焦、沥青焦、残极、生碎及焙烧碎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极主体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粗颗粒料14-20%、
中颗粒料8-10%、
细颗粒料45-54%、
粉料22-25%;
所述粗颗粒料的粒径为6-12mm,中颗粒料的粒径为3-6mm,细颗粒料的粒径小于3mm,粉料的粒径小于等于0.074mm。
本发明的功能梯度炭素阳极在外观、钢爪配置、换极操作等方面与普通碳素阳极一致。
原理和优势
本发明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采用梯度结构设置,炭块最下层到最上层依次由石墨化炭块、半石墨质炭块及普通炭块构成等构成,形成了阳极炭块由下至上,导电性、导热性依次递减,确保阳极换极后,炭块与电解质接触的面可快速导电,缩短不导电周期。
这种梯度阳极与普通炭素阳极相比,由于石墨的导电、导热性能的增加,因此在阳极换极后能大幅度的缩短不导电周期,因而尽可能的减少了电解槽电流效率的损失以及能量消耗,并改善电解槽运行工况,从而实现节能降耗。本发明加工对当前阳极工艺不需做较大的改变,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生产炭素阳极生产的工艺图。
图2为本发明的炭素阳极结构示意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制备炭素阳极的工艺流程;
图2中,1为铝导杆,2为阳极钢爪,3为普通炭块,4为半石墨质炭块,5为全石墨化炭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按图2所设计的结构,按图1所设计的流程进行操作:
其具体操作包括阳极底部全石墨化炭块料5的单独加工,中间层半石墨质炭块料4的单独加工,最终将全石墨化炭块料、半石墨质炭块料与最上层的普通炭块料3依次加入到振动机组中,经过高频振动加工成完整的阳极(振动频率为50Hz),然后与阳极钢爪2、阳极导杆1组合装配。其中全石墨化炭颗粒的制备方法,包含步骤:原料破碎、配料、混捏、凉料、振动成型、焙烧、浸渍、二次焙烧、石墨化、破碎等步骤。半石墨质炭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粉碎、筛分、配料、混捏、振动成型、焙烧、破碎。
本实施例中,制备全石墨化炭颗粒所用原料为煅后石油焦,粘接剂为改质沥青;以煅后石油焦与改质沥青之和为百分之百,则煅后石油焦的质量占煅后石油焦与改质沥青质量之和的75%改质沥青的质量占煅后石油焦与改质沥青质量之和的25%;
其制备方法为:
1)取石油焦,然后对煅后石油焦经过破碎设备进行破碎;
2)破碎后的煅后石油焦进行筛分“按粒度组成筛分”;
3)配料:按其原料配比,将粘结剂、煅后石油焦充分搅匀放入混捏锅;
4)混捏:利用混捏锅混捏;
5)凉料:混捏后的粘结剂、煅后石油焦混合物使用凉料机进行凉料,其中出糊温度约150-160℃;
6)振动成型:将所述粘结剂、煅后石油焦混合糊放入抽真空振动成型机振动成型,振动时间50-70秒、其振动频率为50Hz;
7)焙烧:在保温阶段,温度达到1150℃,保温时间为30小时;
8)浸渍:在高压浸渍罐中,加粘结剂:压力为1.5MPa,保持3.5小时,充氮;
9)二次焙烧:在保温阶段,温度达到750℃,保温时间为15小时;
10)石墨化:在石墨化炉内完成,热处理温度2800℃、送电时间32小时。
11)将石墨化的炭块再次破碎成粒径合适的细碎炭块,得到粒度为10-12mm的颗粒,即为所需全石墨化的炭颗粒。
本实施例中,制备半石墨质炭颗粒所用固体碳源可选为煅后石油焦、半石墨质石油焦、人造石墨碎;粘接剂为改质沥青;以固体碳源与改质沥青之和为百分之百,则固体碳源的质量占固体碳源与改质沥青质量之和的85%、改质沥青的质量占固体碳源与改质沥青质量之和的15%;
配取固体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50-180℃进行混捏;然后在130-150℃成型后,在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冷却后破碎筛分得到半石墨质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的粒度小于12mm。
普通阳极炭颗粒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的准备、煅烧、破碎筛分、配料、混捏成型、焙烧等。其中阳极原料包括阳极主体组分(又称骨料)和粘结剂两大部分。主体组分包括煅后石油焦、残极、生碎,粘结剂为改质沥青。将主体部分和粘接剂的总质量计为百分之百,则煅后石油焦50%、残极30%、生碎6%、粘结剂沥青14%。
阳极主体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粗颗粒料20%、
中颗粒料10%、
细颗粒料45%、
粉料25%;
所述粗颗粒料的粒径为6-12mm,中颗粒料的粒径为3-6mm,细颗粒料的粒径小于3mm,粉料的粒径小于等于0.074mm。
将上述制得的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按设计的量依次加入振动机中,振动后(其频率为50Hz),得到所述炭素阳极;依次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所述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4:16。在本发明中所述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是指,假设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选自A:B,且全石墨化炭颗粒占原料总质量的C%时,那么再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时,加入粘接剂的质量为(A×原料质量/B)×C%;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在加入半石墨质炭颗粒时,等比例所加入的粘接剂的用量;同理也可已计算出加入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所加入的粘接剂的用量。
本实施例中,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所占的体积比为1:1:2。
本实施所制备炭素阳极的具体尺寸为:普通炭块的厚度为310mm、长为1600mm、宽为700mm,半石墨质炭块的厚度为155mm、长为1600mm、宽为700mm、全石墨化炭块厚度为厚度为155mm、长为1600mm、宽为700mm;将其用于500KA(电解槽的型号)制备电解铝时,换极对电解槽的影响约持续10-15小时。与现有的24小时相比较,其大大缩短了影响的持续时间。
加工出来的阳极炭块性能对比见表2,可见半石墨质阳极炭块与石墨化炭块的导电性、导热性与普通阳极炭块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表1我国最新预焙阳极质量标准(YST 285-2007)
表2阳极炭块性能对比
Claims (10)
1.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普通炭块(3)、半石墨质炭块(4),全石墨化炭块(5);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位于普通炭块(3)与全石墨化炭块(5)之间,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石墨化程度为40-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还包括铝导杆(1)、阳极钢爪(2),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钢爪(2)的顶部与铝导杆(1)相连,阳极钢爪(2)的底部与铝导杆普通炭块(3)的顶部相连,普通炭块(3)的底部与半石墨质炭块(4)的顶部相连;所述半石墨质炭块(4)的底部与全石墨化炭块(5)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的厚度之比为,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1-2:1-2: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的厚度之比为,全石墨化炭块(5):半石墨质炭块(4):普通炭块(3)=1:1:2-1:1:3。
5.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为原料,先将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按设计的量依次加入振动机中,振动后的,得到所述炭素阳极;依次加入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时,等比例加入粘接剂,所述所述粘接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3-4:16-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的质量比为1-2:1-2: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选自改质沥青、中温沥青、高温沥青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全石墨化炭颗粒、半石墨质炭颗粒、普通炭颗粒的粒径小于12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振动的频率为50-55Hz。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石墨化炭颗粒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的:
步骤一
按质量比,煅后石油焦:改质沥青=7-8:2-3,配取煅后石油焦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100-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得到首次焙烧产物;
步骤二
将步骤以所得焙烧产物浸渍于改质沥青中,浸渍3-4小时后,取出并进行第二次焙烧,第二次焙烧的温度为700-800℃、时间为3-4小时、气氛为保护气氛;浸渍时控制压力为1.4-1.6MPa;得到第二次焙烧产物;
步骤三
将步骤二所得第二次焙烧产物置于石墨化炉内、于2600-3000℃进行石墨化处理直至第二次焙烧产物完全石墨化后,进行破碎,得到全石墨化炭颗粒;
所述半石墨质炭颗粒是通过下述步骤制备的:
按质量比,固体碳源:改质沥青=8-9:1-2,配取固体和改质沥青混合均匀后,于1000-1200℃进行焙烧20-40小时;得到半石墨质炭颗粒;所述固体碳源选自石油焦、沥青焦、残极、生碎及焙烧碎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普通炭颗粒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按质量比阳极主体:粘结剂=82-86:14-18,配取阳极主体和粘结剂后混合均匀,干燥,破碎,得到所述普通炭颗粒;所述阳极主体选自煅后石油焦、沥青焦、残极、生碎及焙烧碎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阳极主体按质量百分数计包括:
粗颗粒料 14-20%、
中颗粒料 8-10%、
细颗粒料 45-54%、
粉料 22-25%;
所述粗颗粒料的粒径为6-12mm,中颗粒料的粒径为3-6mm,细颗粒料的粒径小于3mm,粉料的粒径小于等于0.074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9777.9A CN105112941B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29777.9A CN105112941B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12941A CN105112941A (zh) | 2015-12-02 |
CN105112941B true CN105112941B (zh) | 2017-07-04 |
Family
ID=54661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29777.9A Active CN105112941B (zh) | 2015-09-29 | 2015-09-29 |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129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31804A (zh) * | 2020-12-30 | 2021-05-25 | 江苏苏菱铝用阳极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沥青焦预焙阳极的生产方法 |
CN115323439B (zh) * | 2022-08-16 | 2025-04-04 | 包头铝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铝电解用预焙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43354A (zh) * | 2012-11-28 | 2013-08-14 | 林州市中泰科技有限公司 | 铝电解均载低阻方法 |
CN103484896A (zh) * | 2013-10-11 | 2014-01-01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电解铝用低成本碳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446231A (zh) * | 2014-11-10 | 2015-03-25 | 中南大学 | 一种铝电解槽新换阳极快速导电涂层及其涂覆方法 |
CN104611723A (zh) * | 2015-03-11 | 2015-05-13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缩短电解槽新阳极电流导通时间的方法 |
CN205115620U (zh) * | 2015-09-29 | 2016-03-30 | 中南大学 |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 |
-
2015
- 2015-09-29 CN CN201510629777.9A patent/CN1051129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43354A (zh) * | 2012-11-28 | 2013-08-14 | 林州市中泰科技有限公司 | 铝电解均载低阻方法 |
CN103484896A (zh) * | 2013-10-11 | 2014-01-01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电解铝用低成本碳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446231A (zh) * | 2014-11-10 | 2015-03-25 | 中南大学 | 一种铝电解槽新换阳极快速导电涂层及其涂覆方法 |
CN104611723A (zh) * | 2015-03-11 | 2015-05-13 | 东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缩短电解槽新阳极电流导通时间的方法 |
CN205115620U (zh) * | 2015-09-29 | 2016-03-30 | 中南大学 |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多种原料制备预焙阳极及其性能研究;潘修军;《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20150415;第B015-78页 * |
铝用炭素市场分析;姚希之;《中国有色金属》;20100116(第2期);第56-57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12941A (zh) | 2015-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84896B (zh) | 一种电解铝用低成本碳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580146C (zh) | 一浸二焙阳极炭块的生产方法 | |
CN103290430B (zh) | 一种电解铝用阳极钢爪保护环的制备方法 | |
CN101723357B (zh) | 一种高密度炭素制品的生产工艺 | |
CN103449401B (zh) | 一种高石墨质冷捣糊的制备方法 | |
CN102010202A (zh) | 一种制备电解铝用冷捣糊的方法 | |
CN106757162B (zh) | 铝电解预焙阳极及其生产工艺 | |
CN109267098B (zh) | 制氟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44926A (zh) | 二硼化钛粉末造粒方法 | |
CN103952721B (zh) | 一种兰炭基铝电解用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55385A (zh) | 一种锂电池生产用石墨负极材料制备方法 | |
CN107651961B (zh) | 一种矿热炉用高功率炭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67718A (zh) | 耐大电流镁电解用石墨阳极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3601173A (zh) | 采用压球工艺生产炭素制品的方法 | |
CN103864048A (zh) | 采用半石墨化无烟煤制备大规格高功率炭电极的方法 | |
CN114213127A (zh) | 一种石墨坩埚的制备方法 | |
CN105112941B (zh) |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94507C (zh) | 高体密半石墨质阴极炭块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9850869A (zh) | 一种预焙阳极用干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3387221A (zh) | 一种铝电解槽用无沥青结合阴极炭块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2502574B (zh) | 一种炭阳极板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205115620U (zh) | 一种快速导电梯度炭素阳极 | |
CN105350019B (zh) | 一种含硅添加剂的微膨胀低收缩铝电解用炭间糊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77628B (zh) | 一种改质炭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80431C (zh) | 石墨化阴极生产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