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9671B - 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09671B CN105109671B CN201510619066.3A CN201510619066A CN105109671B CN 105109671 B CN105109671 B CN 105109671B CN 201510619066 A CN201510619066 A CN 201510619066A CN 105109671 B CN105109671 B CN 1051096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 droope snoot
- instruction
- droope
- sno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在飞机座舱内设置有前缘襟翼控制开关,且前缘襟翼控制开关与飞行控制计算机连接,飞行控制计算机与液压舵机连接;同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位置和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生成数字控制指令,而飞行控制计算机内设置的伺服控制器将数字控制指令、液压舵机位置反馈信号通过伺服放大、信号转换生成液压舵机伺服指令,以控制液压舵机推动前缘襟翼舵面偏转;可快速实现前缘襟翼的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适用于固定翼飞机前缘襟翼控制,不仅满足飞机起飞着陆阶段增升和改善大迎角失速特性需求,同时降低飞行员的操纵负荷和减少前缘襟翼收放瞬态,有效提高了飞行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前缘襟翼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前缘襟翼是安装在机翼前缘的一段或者几段狭长小翼,依靠增大翼型弯度来获得升力增加的一种增升装置;前缘襟翼的主要作用是:一延缓机翼上的气流分离,以提高飞机的临界迎角,使得飞机在更大的迎角下才将发生失速;二增大机翼的升力系数。
目前,国内外飞机主要采用自动式前缘襟翼,即前缘襟翼通过舵机与机翼相连,从而根据迎角的变化而自动开闭;在小迎角情况下,前缘襟翼处于闭合状态,当迎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前缘襟翼自动完全打开;或根据起飞/着陆增升需要,手动控制前缘襟翼闭合或打开。虽然这两种控制方法均可达到增升和改善大迎角失速特性的效果,但同样存在不足:一手动控制前缘襟翼,增加了飞行员的操纵负荷;二前缘襟翼在打开或闭合时,易导致飞机存在较大瞬态,进而影响飞行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在飞机座舱内设置有前缘襟翼控制开关,且前缘襟翼控制开关与飞行控制计算机连接,飞行控制计算机与液压舵机连接;同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位置和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生成数字控制指令,而飞行控制计算机内设置的伺服控制器将数字控制指令、液压舵机位置反馈信号通过伺服放大、信号转换生成液压舵机伺服指令,以控制液压舵机推动前缘襟翼舵面偏转;具体步骤如下:
1)前缘襟翼控制开关分为自动、收起、放下三档,当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飞机M数、迎角、表速、轮载信号和起落架状态,按照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自动调整前缘襟翼偏转指令;当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置于“收起”位置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控制前缘襟翼以7°/s的速度收上至0°;当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置于“放下”位置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控制前缘襟翼以7°/s的速度放下至20°;可通过手动控制前缘襟翼分别处于“收起”和“放下”两个位置;
2)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生成数字控制指令,数字控制指令包括前缘襟翼自动指令、前缘襟翼收放速度控制指令、故障处置指令及伺服控制指令;
3)液压舵机接收飞行控制计算机发送的数字控制指令,并将飞行控制计算机伺服控制指令转换成前缘襟翼舵面位置输出,即可实现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三档控制。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前缘襟翼自动指令:起落架放下且机轮承载时,前缘襟翼指令为0°;起落架在收起状态时,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是:当M数≤0.4时,前缘襟翼偏度与迎角关系呈递增状态,当0.8≤M数≤0.9时,前缘襟翼偏度与迎角关系先平衡再递增最后再次平衡,当0.4<M数<0.8时,前缘襟翼偏度与迎角、M数的关系呈线性插值,M数>0.9时,前缘襟翼自动收起;起落架由收起转换到放下状态时,前缘襟翼指令为20°;起落架放下且机轮承载状态下,空速小于150Km/h或迎角小于4°时,前缘襟翼指令为0°。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前缘襟翼收放速度控制指令:M数≤0.85,前襟最大收放速度为20°/s;M数>0.85,前襟最大收放速度为10°/s;起落架状态转换时,前襟收起速度为10°/s,放下速度为3.3°/s。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手动收放前缘襟翼的速度为7°/s。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故障处置指令:自动控制方式下迎角或M数全故障,飞行控制计算机发送0°指令,前襟收起速度为2.2°/s;当左、右对称位置前缘襟翼舵面位置反馈差超1V时,申报前襟故障,前缘襟翼锁死在当前位置。
在本发明中,所述步骤2)中,伺服控制指令:实现液压舵机闭环控制,将数字指令转换成液压舵机控制所需的阀电流。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快速实现前缘襟翼的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适用于固定翼飞机前缘襟翼控制,不仅满足飞机起飞着陆阶段增升和改善大迎角失速特性需求,同时降低飞行员的操纵负荷和减少前缘襟翼收放瞬态,有效提高了飞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飞机座舱内设置有前缘襟翼控制开关,前缘襟翼控制开关与飞行控制计算机连接,飞行控制计算机与液压舵机连接;同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位置和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生成数字控制指令,而飞行控制计算机内设置的伺服控制器将数字控制指令、液压舵机位置反馈信号通过伺服放大、信号转换生成液压舵机伺服指令,以控制液压舵机推动前缘襟翼舵面偏转;具体步骤如下:
1)前缘襟翼控制开关分为自动、收起、放下三档,当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飞机M数、迎角、表速、轮载信号和和起落架状态,按照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自动调整前缘襟翼偏转指令;当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置于“收起”位置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控制前缘襟翼以7°/s的速度收上到0°;当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置于“放下”位置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控制前缘襟翼以7°/s的速度放下至20°;且可通过手动控制前缘襟翼分别处于收起(0°)和放下(20°)两个位置;
2)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生成数字控制指令,数字控制指令包括前缘襟翼自动指令、前缘襟翼收放速度控制指令、故障处置指令及伺服控制指令;
a)前缘襟翼自动指令:起落架放下且机轮承载时,前缘襟翼指令为0°;起落架在收起状态时,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如图2所示,当M数≤0.4时,前缘襟翼偏度与迎角关系呈递增状态如曲线1,当0.8≤M数≤0.9时,前缘襟翼偏度与迎角关系先平衡再递增最后再次平衡如曲线2,当0.4<M数<0.8时,前缘襟翼偏度与迎角关系呈线性插值如曲线3,M数>0.9时,前缘襟翼自动收起;起落架由收起转换到放下状态时,前缘襟翼指令为20°;起落架放下且机轮承载空速(Vb)小于150Km/h或迎角小于4°时,前缘襟翼指令为0°;
b)前缘襟翼收放速度控制指令:M数≤0.85,前襟最大收放速度为20°/s;M数>0.85,前襟最大收放速度为10°/s;起落架状态转换时,前襟收起速度为10°/s,放下速度为3.3°/s;手动收放前缘襟翼的速度为7°/s;
c)故障处置指令:自动控制方式下迎角或M数全故障,飞行控制计算机发送0°指令,前襟收起速度为2.2°/s;当左、右对称位置前缘襟翼舵面位置反馈差超1V时,申报前襟故障,前缘襟翼锁死在当前位置;
d)伺服控制指令:实现液压舵机闭环控制,将数字指令转换成液压舵机控制所需的阀电流;
3)液压舵机接收飞行控制计算机发送的数字控制指令,并将飞行控制计算机伺服控制指令转换成前缘襟翼舵面位置输出,即可实现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三档控制。
按照上述步骤即可快速实现前缘襟翼的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适用于固定翼飞机前缘襟翼控制,满足起飞着陆阶段增升和改善大迎角失速特性需求,同时降低飞行员的操纵负荷和减少前缘襟翼收放瞬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飞机座舱内设置有前缘襟翼控制开关,且前缘襟翼控制开关与飞行控制计算机连接,飞行控制计算机与液压舵机连接;同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位置和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生成数字控制指令,而飞行控制计算机内设置的伺服控制器将数字控制指令、液压舵机位置反馈信号通过伺服放大、信号转换生成液压舵机伺服指令,以控制液压舵机推动前缘襟翼舵面偏转;具体步骤如下:
1)前缘襟翼控制开关分为自动、收起、放下三档,当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置于“自动”位置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飞机M数、迎角、表速、轮载信号和起落架状态,按照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自动调整前缘襟翼偏转指令;当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置于“收起”位置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控制前缘襟翼以7°/s的速度收上至0°;当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置于“放下”位置时,飞行控制计算机控制前缘襟翼以7°/s的速度放下至20°;可通过手动控制前缘襟翼分别处于“收起”和“放下”两个位置;
2)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生成数字控制指令,数字控制指令包括前缘襟翼自动指令、前缘襟翼收放速度控制指令、故障处置指令及伺服控制指令;
3)液压舵机接收飞行控制计算机发送的数字控制指令,并将飞行控制计算机伺服控制指令转换成前缘襟翼舵面位置输出,即可实现前缘襟翼控制开关的三档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前缘襟翼自动指令:起落架放下且机轮承载时,前缘襟翼指令为0°;起落架在收起状态时,前缘襟翼控制偏转规律是:当M数≤0.4时,前缘襟翼偏度与迎角关系呈递增状态,当0.8≤M数≤0.9时,前缘襟翼偏度与迎角关系先平衡再递增最后再次平衡,当0.4<M数<0.8时,前缘襟翼偏度与迎角、M数的关系呈线性插值,M数>0.9时,前缘襟翼自动收起;起落架由收起转换到放下状态时,前缘襟翼指令为20°;起落架放下且机轮承载状态下,空速小于150Km/h或迎角小于4°时,前缘襟翼指令为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前缘襟翼收放速度控制指令:M数≤0.85,前襟最大收放速度为20°/s; M数>0.85,前襟最大收放速度为10°/s;起落架状态转换时,前襟收起速度为10°/s,放下速度为3.3°/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手动收放前缘襟翼的速度为7°/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故障处置指令:自动控制方式下迎角或M数全故障,飞行控制计算机发送0°指令,前襟收起速度为2.2°/s;当左、右对称位置前缘襟翼舵面位置反馈差超1V时,申报前襟故障,前缘襟翼锁死在当前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伺服控制指令:实现液压舵机闭环控制,将数字指令转换成液压舵机控制所需的阀电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19066.3A CN105109671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19066.3A CN105109671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09671A CN105109671A (zh) | 2015-12-02 |
CN105109671B true CN105109671B (zh) | 2017-05-17 |
Family
ID=54657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19066.3A Active CN105109671B (zh) | 2015-09-25 | 2015-09-25 | 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096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77292B (zh) * | 2015-12-11 | 2019-01-25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一种伺服舵机电流保护的控制方法 |
GB2571708A (en) * | 2018-02-28 | 2019-09-11 | Airbus Operations Ltd | Landing gear system control |
CN110949659A (zh) * | 2019-12-06 | 2020-04-03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后缘襟翼控制方法 |
CN111086646B (zh) * | 2019-12-17 | 2022-11-11 | 西北工业大学 | 一种飞机襟翼操纵系统的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
CN111392033A (zh) * | 2020-03-30 | 2020-07-10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一种飞机辅助翼面控制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7250A (zh) * | 2005-10-27 | 2008-10-29 | 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 限制飞行器方向舵偏转角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137793A (zh) * | 2008-08-28 | 2011-07-27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用于飞机的具有高升力襟翼的高升力系统和用于调节高升力襟翼的方法 |
CN103391880A (zh) * | 2011-03-14 | 2013-11-13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航空器的控制系统、航空器、航空器的控制程序及航空器的控制方法 |
US8606437B2 (en) * | 2011-11-28 | 2013-12-10 | Embraer S.A. | Flight control system mode and method providing aircraft speed control through the usage of momentary on-off control |
CN103635386A (zh) * | 2011-07-06 | 2014-03-12 | 伊顿公司 | 电子同步襟翼系统 |
EP2851286A1 (en) * | 2013-09-24 | 2015-03-25 | The Boeing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n aircraft |
CN104443357A (zh) * | 2013-09-24 | 2015-03-25 | 波音公司 | 用于前缘和后缘装置的控制接口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53316B2 (en) * | 2007-04-27 | 2010-07-13 | The Boeing Company | Deployable flap edge fence |
US9327826B2 (en) * | 2012-10-25 | 2016-05-03 | Textron Innovations Inc. | Self-centering aircraft flap position command apparatus |
-
2015
- 2015-09-25 CN CN201510619066.3A patent/CN1051096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97250A (zh) * | 2005-10-27 | 2008-10-29 | 空中客车法国公司 | 限制飞行器方向舵偏转角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137793A (zh) * | 2008-08-28 | 2011-07-27 |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 用于飞机的具有高升力襟翼的高升力系统和用于调节高升力襟翼的方法 |
CN103391880A (zh) * | 2011-03-14 | 2013-11-13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航空器的控制系统、航空器、航空器的控制程序及航空器的控制方法 |
CN103635386A (zh) * | 2011-07-06 | 2014-03-12 | 伊顿公司 | 电子同步襟翼系统 |
US8606437B2 (en) * | 2011-11-28 | 2013-12-10 | Embraer S.A. | Flight control system mode and method providing aircraft speed control through the usage of momentary on-off control |
EP2851286A1 (en) * | 2013-09-24 | 2015-03-25 | The Boeing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n aircraft |
CN104443357A (zh) * | 2013-09-24 | 2015-03-25 | 波音公司 | 用于前缘和后缘装置的控制接口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09671A (zh) | 2015-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09671B (zh) | 一种前缘襟翼控制方法 | |
US20230227149A1 (en) | Adjustable lift modification wingtip | |
CN103287574B (zh) | 一种飞机增升装置控制方法 | |
US7159825B2 (en)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deflection of the spoiler flaps of an aircraft in flight | |
CN102762451B (zh) | 带有流动影响装置结构的飞机 | |
US927277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lateral control of an aircraft on the ground during takeoff | |
US6643568B2 (en) |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lift-augmentation devices of an aircraft during take-off | |
CN107697271A (zh) | 在电传操纵航空器系统中控制升降舵向稳定器卸载负荷 | |
US20020014555A1 (en) | Method for altitude control and/or pitch angle control of airships, and an airship having a device for altitude control and/or pitch angle trimming | |
CN108016604B (zh) | 一种襟翼控制系统中超控模态的控制方法 | |
US9145199B2 (en) | High lift system for an aircraft with a high lift flap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high lift flap | |
US20100222946A1 (en) | Process an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optimizing on the ground the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an aircraft | |
CN109426276B (zh) | 用于升力控制设备的自动命令 | |
US8565942B2 (en)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speed at which an aircraft breaks free of the ground effect | |
CN106597855B (zh) | 一种中性速度与正向速度稳定控制律转换控制方法 | |
US20070170313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ucing the wake vortices of an aircraft in the approach/landing phase | |
CN103171758A (zh) | 一种飞翼型飞机的增升方法 | |
CN108100222A (zh) | 飞行器的用于增大所产生的提升力的升力面 | |
CN104494843B (zh) | 一种飞机开缝襟翼设计方法 | |
US20080272242A1 (en) | Method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an aircraft flying horizontally at low speed | |
WO2022260894A1 (en) | Aircraft wing assemblies | |
CN209795810U (zh) | 一种轻型运动飞机的高升力机翼 | |
EP3812227A1 (en) | Vehicle control | |
Steer et al. | Control and handling qualities considerations for an advanced supersonic transport aircraft | |
US12145717B2 (en) | Controller providing linear fluidic control responses to vehicle manoueuvre inpu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