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01250B - 一种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01250B CN105101250B CN201410192499.0A CN201410192499A CN105101250B CN 105101250 B CN105101250 B CN 105101250B CN 201410192499 A CN201410192499 A CN 201410192499A CN 105101250 B CN105101250 B CN 1051012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resource
- user equipment
- base station
- are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groups of terminals or u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5—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terminals via a wireless link, e.g. side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6—Receivers
- H04B1/10—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04B1/1027—Means associated with receiver for limi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or interference assessing signal quality or detecting noise/interferenc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站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根据从与其通信的基站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于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位置状态信息;以及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位置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D2D资源选择。依据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D2D资源池进行分区,具体地配置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且对用户设备进行分组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D2D通信对蜂窝传输的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LTE D2D的研究中已经确定了D2D信号将会占据部分的上行蜂窝资源(即用于FDD的上行载波和用于TDD的上行子帧),如在图2中针对FDD的情形。在实践中,D2D信号将占据一些周期性的上行子帧,其中,为了支持正常的下行链路蜂窝传输,仍然必须传输上行链路蜂窝控制信号(即PUCCH)。也就是说,在D2D子帧中,蜂窝PUCCH信号必须与D2D信号通过FDM进行复用,如其在图2中所示出的那样。另一方面,根据带内辐射干扰的建模如在“3GPPTR38.843V12.0.1,“Study on LTE Device to Device Proximity Services-radioaspects”中所描述的那样,蜂窝PUCCH信号承受着来自D2D信号的带内干扰。在图1中示出了一个带内辐射干扰模型的一个示例。
因为上行链路PUCCH信号(即ACK/NACK、CQI反馈等取决于PUCCH的格式)在支持下行链路数据传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来自D2D信号的对于蜂窝控制信号的带内辐射干扰必须解决。本发明旨在解决该技术问题。
图1示出了基于在“3GPP TR38.843V12.0.1,“Study on LTE Device to DeviceProximity Services-radio aspects”所描述的建模方法的带内干扰的一个示例,其中,参数更新为{W,X,Y,Z}={3,6,3,3}。
在之前的RAN1(在RAN1-77之前)会议中,广泛地讨论了D2D信号的带内辐射干扰对于蜂窝信号的影响。根据进度表,该技术问题将会是即将召开的RAN1-77会议的重要的议题。
直至如今,现有的关于该技术问题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通过针对D2D信号使用功率控制,该方案已经在本发明的发明人之前所提交的申请号为201410041266.0的中国专利“一种对传输功率实施控制的方法”中提出了。
在该专利中很好地控制了对于上行链路蜂窝信号的带内辐射干扰。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最主要的缺点在于由于使用了功率控制,D2D信号传输功率对于不同的D2D用户(离基站eNB越近则所使用的D2D信号传输功率越小)来说并不一样,所以D2D传输范围也不一样。这对于D2D传输来说并不是理想的属性。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对背景技术以及存在的技术问题的理解,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基站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
本发明的发明人创新地利用基站来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以这样的配置能够将D2D资源池进行分区,以便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其或者由其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资源区域加以使用,进而能够有利地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资源块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资源块数量或者所述第一区域的子帧数少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子帧数。
以这样的方式能够配置所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大小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需要,以便在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同时不至于影响到正常的通信需求。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定规则将D2D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所述至少两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并且
-所述第一分组被配置为仅能将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而所述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或者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资源用于D2D通信。
在这样的实施形式中,通过基站来将用户设备进行分组,这样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样的分组也能够通过用户设备自行决定其属于哪一个分组,为了精确地加以控制当然也能够分为不止两个分组。在进行分组之后,通过配置不同的分组使用不同的资源池分区来优化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通过这样的配置使得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这样便能使得第二分组的D2D用户设备对相应的基站的PUCCH即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接收的影响最小化。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规则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将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受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的干扰程度将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以上的两种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他合适的分组方式也是可行的。只要符合本发明的主要构思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形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组为接收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第一门限的用户设备的集合并且所述第二分组为接收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的用户设备的集合。
以这样的方式能够有利地并且快速地对相应的用户设备进行分组。
此外,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从与其通信的基站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位置状态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D2D资源选择。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用户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位置状态信息,然后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D2D资源选择。这样便能由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位置状态信息来对D2D资源进行有序的选择,而非像现有技术那样不对D2D资源选择进行控制仅仅是无序地加以选择。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还从所述基站接收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包含指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
以这样的方式用户设备便能得知相应的基站对D2D资源池是如何做出分配的,根据该分配方式,依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能够相应地对D2D资源进行选择进而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信息具有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位置状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位于小区中心并且所述第二状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位于小区边缘。以这样的方式示出了一种分组方式,以便后续对D2D资源进行选择。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与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使用相同的发射功率或者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比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使用的发射功率与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使用的发射功率能够相同也能够不同。当然,相同的发射功率能够确保D2D用户设备在进行邻居发现时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覆盖范围,对于邻居发现是有利的。但是,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使用的发射功率与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使用的发射功率当然也能够是不同的,例如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比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小,以这样的方式便能进一步降低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对于蜂窝传输的影响。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设备位于小区中心时,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为仅能使用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当所述用户设备位于小区边缘时,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或者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在这样的实施形式中,通过用户设备自身来将用户设备进行分组,这样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为了精确地加以控制当然也能够分为不止两个分组。在进行分组之后,通过配置不同的分组使用不同的资源池分区来优化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设备位于小区边缘时,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仅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通过这样的配置使得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这样便能使得第二分组的D2D用户设备对相应的基站的PUCCH即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接收的影响最小化。
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用户设备位于小区边缘并且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能够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以及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时,所述用户设备以第一概率选择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并且以第二概率选择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概率小于所述第二概率。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概率与所述第一区域的资源数量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二概率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资源数量相关联。
本发明的发明人创新地利用基站来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以这样的配置能够将D2D资源池进行分区,以便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其或者由其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资源区域加以使用,进而能够有利地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信号功率泄漏而产生干扰的示意图100;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D2D资源池的一种配置的示意图200;
图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D2D资源池的配置的示意图300;
图4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D2D资源池的配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400;
图5示出了依据本发明所述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的流程图500;以及
图6示出了依据本发明所述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的流程图600。
在图中,贯穿不同的示图,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装置(模块)或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发明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信号功率泄漏而产生干扰的示意图100。从图1中可以看出,对于有用信号1进行传输时,其会发生以2进行标识的载波泄漏,进而影响其他蜂窝通信的进行。而另一方面,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D2D资源池的一种配置的示意图200。从图2可以看出,蜂窝网络的PUCCH作为控制信道的一种重要信号必须在上行资源中得以传输,这样一来,则蜂窝网的PUCCH必须与D2D的上行帧进行频分复用,由于由图1所示出的载波泄漏的存在,所以这样的配置必然将带来对于PUCCH的接收的不可控制的干扰。
为了降低这样的干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其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D2D信号对于蜂窝信号的带内干扰。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如下所述:
如果D2D传输使用恒定(并且相对大的例如23dBm的)传输功率,那么基站eNB将会在解码上行链路信号(例如PUCCH)中承受多个带内干扰,如前所述。如果进一步考虑从D2D信号至PUCCH接收的更多的细节,则会这样的干扰中的绝大部分干扰均是这些离基站eNB较近的D2D用户设备UE。本发明的发明人从中得到启示,从而在已配置的D2D子帧中安排特殊的区域(实时的),进而使得小区中心的D2D用户能够仅占用在该特殊区域的资源,与此同时其他的D2D用户则能够占用已配置的资源池中的任何资源,或者替代地,其他的D2D用户优选地占用特殊区域之外的资源,以便降低与小区中心的D2D用户设备UE的冲突。在此,特殊资源区域被称作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图3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D2D资源池的配置的示意图300。该配置在图3中加以示出。从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明人创新地利用基站来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以这样的配置能够将D2D资源池进行分区,以便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其或者由其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资源区域加以使用,进而能够有利地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图3仅仅是示意性地,并未配置每个区域的具体大小,图4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D2D资源池的配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400。假定D2D资源池由基站eNB来配置为一个周期性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其具有以下大小,即在频域上包含44个PRB并且在时域上包含32个子帧,如图4所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这些参数值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如图4所示出的资源配置之下,为了解决D2D信号对于PUCCH接收的可能的带内干扰,本发明提出了在D2D资源池中配置一个受限制的区域。该受限制的区域的大小应该是非常有限的,如图4中的示例所示出的那样。
接下来将借助于图5和图6分别描述在具有图3所示出的资源池分配情况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的流程图500和600。
图5示出了依据本发明所述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的流程图500。依据图5所示出的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即在方法步骤510之中,该基站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区域的资源块数量小于第二区域的资源块数量或者第一区域的子帧数少于第二区域的子帧数。
以这样的方式能够配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大小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的需要,以便在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同时不至于影响到正常的通信需求。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根据预定规则将D2D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至少两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并且
-第一分组被配置为仅能将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而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或者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资源用于D2D通信。
优选地,在这样的实施形式中,通过基站来将用户设备进行分组,这样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这样的分组也能够通过用户设备自行决定其属于哪一个分组,为了精确地加以控制当然也能够分为不止两个分组。在进行分组之后,通过配置不同的分组使用不同的资源池分区来优化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通过这样的配置使得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这样便能使得第二分组的D2D用户设备对相应的基站的PUCCH即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接收的影响最小化。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预定规则包括:
基站根据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到基站的信号强度将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或者
基站根据基站受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的干扰程度将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以上的两种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其他合适的分组方式也是可行的。只要符合本发明的主要构思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变形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分组为接收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第一门限的用户设备的集合并且第二分组为接收基站的信号强度不超过第一门限的用户设备的集合。以这样的方式能够有利地并且快速地对相应的用户设备进行分组。
图6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的流程图600。从图6可以看出,依据本发明的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两个步骤,即在方法步骤610中,用户设备根据从与其通信的基站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于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位置状态信息;然后,在方法步骤620中,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位置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D2D资源选择。
在依据本发明的图6所示出的解决方案中,用户设备根据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于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位置状态信息,然后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位置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D2D资源选择。这样便能由用户设备根据第一位置状态信息来对D2D资源进行有序的选择,而非像现有技术那样不对D2D资源选择进行控制仅仅是无序地加以选择。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还从基站接收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其中,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包含指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
以这样的方式用户设备便能得知相应的基站对D2D资源池是如何做出分配的,根据该分配方式,依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能够相应地对D2D资源进行选择进而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位置状态信息具有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位置状态指示信息,其中,第一状态指示用户设备位于小区中心并且第二状态指示用户设备位于小区边缘。以这样的方式示出了一种分组方式,以便后续对D2D资源进行选择。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与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使用相同的发射功率或者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比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使用的发射功率与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使用的发射功率能够相同也能够不同。当然,相同的发射功率能够确保D2D用户设备在进行邻居发现时具有基本上相同的覆盖范围,对于邻居发现是有利的。但是,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使用的发射功率与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使用的发射功率当然也能够是不同的,例如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比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小,以这样的方式便能进一步降低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对于蜂窝传输的影响。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位于小区中心时,用户设备被配置为仅能使用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当用户设备位于小区边缘时,用户设备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或者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在这样的实施形式中,通过用户设备自身来将用户设备进行分组,这样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为了精确地加以控制当然也能够分为不止两个分组。在进行分组之后,通过配置不同的分组使用不同的资源池分区来优化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位于小区边缘时,用户设备被配置仅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通过这样的配置使得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这样便能使得第二分组的D2D用户设备对相应的基站的PUCCH即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接收的影响最小化。
优选地,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设备位于小区边缘并且用户设备被配置能够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以及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时,用户设备以第一概率选择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并且以第二概率选择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概率小于第二概率。在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概率与第一区域的资源数量相关联并且第二概率与第二区域的资源数量相关联。
本发明的发明人创新地利用基站来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以这样的配置能够将D2D资源池进行分区,以便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配置其或者由其自主地选择不同的资源区域加以使用,进而能够有利地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如何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此外,明显的,“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元素和步骤,并且措辞“一个”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元件也可以由一个元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0)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基站将D2D资源池配置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池,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
-根据预定规则将D2D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所述至少两个分组包括第一分组和第二分组;并且
-所述第一分组被配置为仅能将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而所述第二分组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或者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资源用于D2D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区域的资源块数量小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资源块数量或者所述第一区域的子帧数少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子帧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规则包括:
所述基站根据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到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将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或者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基站受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的干扰程度将与其连接的用户设备分为至少两个分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分组为接收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超过第一门限的用户设备的集合并且所述第二分组为接收所述基站的信号强度不超过所述第一门限的用户设备的集合。
5.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中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从与其通信的基站所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号质量确定于所述用户设备相关联的第一位置状态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D2D资源选择,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还从所述基站接收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包含指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资源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并且所述第二区域为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
其中,当所述用户设备位于小区中心时,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为仅能使用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当所述用户设备位于小区边缘时,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为能够使用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或者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资源用于D2D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位置状态信息具有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位置状态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小区中心并且所述第二状态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小区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位于所述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与位于所述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使用相同的发射功率或者位于小区中心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比位于小区边缘的用户设备的发射功率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用户设备位于所述小区边缘并且所述用户设备被配置能够使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以及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时,所述用户设备以第一概率选择第一区域的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并且以第二概率选择第二区域的非受限制的D2D资源区内的资源用于D2D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概率小于所述第二概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概率与所述第一区域的资源数量相关联并且所述第二概率与所述第二区域的资源数量相关联。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2499.0A CN105101250B (zh) | 2014-05-08 | 2014-05-08 | 一种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 |
TW104112866A TWI594640B (zh) | 2014-05-08 | 2015-04-22 | A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impact of D2D in-band interference on cellular transmission |
PCT/IB2015/000846 WO2015173632A1 (en) | 2014-05-08 | 2015-05-07 | Method of reducing impact of d2d in-band interference on cellular transmission |
KR1020167034036A KR101914199B1 (ko) | 2014-05-08 | 2015-05-07 | 셀룰러 송신에 관한 d2d 대역내 간섭의 영향을 감소시키는 방법 |
EP15766229.7A EP3141066A1 (en) | 2014-05-08 | 2015-05-07 | Method of reducing impact of d2d in-band interference on cellular transmiss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92499.0A CN105101250B (zh) | 2014-05-08 | 2014-05-08 | 一种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01250A CN105101250A (zh) | 2015-11-25 |
CN105101250B true CN105101250B (zh) | 2018-08-14 |
Family
ID=54147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92499.0A Active CN105101250B (zh) | 2014-05-08 | 2014-05-08 | 一种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3141066A1 (zh) |
KR (1) | KR101914199B1 (zh) |
CN (1) | CN105101250B (zh) |
TW (1) | TWI594640B (zh) |
WO (1) | WO201517363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122949A1 (ko) * | 2016-01-14 | 2017-07-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자원을 측정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KR102675632B1 (ko) | 2016-03-25 | 2024-06-17 | 파나소닉 인텔렉츄얼 프로퍼티 코포레이션 오브 아메리카 | 차량 통신을 위한 무선 자원의 개선된 할당 |
CN109076360B (zh) | 2016-03-31 | 2022-05-24 | 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 | 使用位置信息来触发传输 |
CN110352617B (zh) * | 2016-09-29 | 2022-04-22 | 杜塞尔多夫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多链路d2d和蜂窝通信的时间同步的方法及设备 |
EP3512242B1 (en) * | 2016-09-30 | 2021-06-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signal transmission |
CN107889267B (zh) | 2016-11-30 | 2019-08-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行基于非正交免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CN110574469B (zh) | 2017-02-23 | 2022-0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灵活地管理d2d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的无线资源的网络实体 |
US11153888B2 (en) * | 2017-03-24 | 2021-10-1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electing carrier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user equipments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WO2020231126A1 (ko) * | 2019-05-10 | 2020-11-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Nr v2x에서 자원 풀의 결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09401A1 (en) * | 2007-07-10 | 2009-0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or using a communications band for peer to peer signaling |
CN102792745A (zh) * | 2009-12-11 | 2012-11-21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分配资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WO2013120267A1 (en) * | 2012-02-17 | 2013-08-22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Control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WO2014050556A1 (ja) * | 2012-09-26 | 2014-04-0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427139B2 (ja) * | 2010-07-29 | 2014-02-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基地局及びセルラ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US20120224546A1 (en) * | 2011-03-04 | 2012-09-06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perform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
US8812008B2 (en) * | 2011-03-28 | 2014-08-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ssigning resources to schedule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in WWAN |
-
2014
- 2014-05-08 CN CN201410192499.0A patent/CN105101250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4-22 TW TW104112866A patent/TWI59464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5-05-07 EP EP15766229.7A patent/EP3141066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05-07 WO PCT/IB2015/000846 patent/WO2015173632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5-07 KR KR1020167034036A patent/KR101914199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09401A1 (en) * | 2007-07-10 | 2009-0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d/or using a communications band for peer to peer signaling |
CN102792745A (zh) * | 2009-12-11 | 2012-11-21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分配资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WO2013120267A1 (en) * | 2012-02-17 | 2013-08-22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Control of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WO2014050556A1 (ja) * | 2012-09-26 | 2014-04-0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5173632A1 (en) | 2015-11-19 |
KR20160149282A (ko) | 2016-12-27 |
EP3141066A1 (en) | 2017-03-15 |
CN105101250A (zh) | 2015-11-25 |
KR101914199B1 (ko) | 2018-11-06 |
TW201601556A (zh) | 2016-01-01 |
TWI594640B (zh) | 2017-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01250B (zh) | 一种用于降低d2d带内干扰对蜂窝传输的影响的方法 | |
CN106416387B (zh) | 执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
JP7295878B2 (ja) | 代替的な変調コーディング方式のシグナリング | |
KR102480608B1 (ko) | D2d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1892121B1 (ko) |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통신을 조력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EP2907338B1 (en) | Communications node | |
EP2901586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enhancements to flexible subframes in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CN102164416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US10305652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periodic SRS in UE and device base station | |
RU2699233C2 (ru) | Узел радиосвязи, беспровод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существляемые ими способы | |
JP2017504259A (ja) | 全二重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干渉管理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 |
US9398612B2 (en) | Signaling for random acces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ed (TDD) systems with traffic adaptation | |
JP2017503429A (ja) | デュアル接続のためのアップリンク送信 | |
CN106165504A (zh) | 执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
WO2015013189A1 (en) | Dynamical time division duplex uplink and downlink config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US10153936B2 (en) | Method of reducing impact of D2D in-band interference on cellular transmission | |
CN106160968A (zh) | 非授权频段小区动态指示装置及方法、通信系统及方法 | |
CN104579591A (zh) | Tdd下行多子帧调度的反馈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 |
CN105337710A (zh) | 一种利用非授权频谱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517160B (zh) | Tdd系统中进行d2d类型1发现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
JPWO2012026602A1 (ja) |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Shanghai, Pudong Jinqiao Ning Bridge Road, No. 388, No.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