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6813A - 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96813A CN105096813A CN201510523513.5A CN201510523513A CN105096813A CN 105096813 A CN105096813 A CN 105096813A CN 201510523513 A CN201510523513 A CN 201510523513A CN 105096813 A CN105096813 A CN 10509681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istor
- fed
- pixel driver
- gate electrode
- negative electr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63045 Effu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85 electric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FED像素驱动器包括阴极、驱动模块和调制解调模块。驱动模块连接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在调制解调模块的控制下提供开启或关闭信号。驱动模块还连接用于提供基准电位的基准电位输入端、阴极以及接地端,用于在开启状态下,在基准电位输入端和接地端的控制下,驱动阴极逸出电子,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用于显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场致发射显示器(英文:FieldEmissionDisplay,英文缩写:FED),能够兼具CRT(中文:阴极射线管,英文:CathodeRayTube)显示器的高显示质量和液晶显示器(英文:LiquidCrystalDisplay,英文缩写LCD)的低功耗的优点,此外场致发射显示器还因其该具有体积小、亮度高、视角大、分辨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大、功耗低等特点,越来越多的被应用至显示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中的场致发射显示器,如图1a所示,包括依次位于下基板10上的阴极11和栅电极12,以及位于上基板13的阳极14。当栅电极12和阴极11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场时,阴极11上有大量的电子逸出。在此情况下,当阳极14和阴极11之间施加足够的电压时,可以使得逸出的电子通过发射尖锥15撞击位于阳极14表面的荧光粉16上。由于阳极14上的荧光粉16可以具有红、绿、蓝三种颜色,从而可以使得受到电子撞击的荧光粉16能够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以实现彩色显示。
此外,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发射能力可以由以下公式描述:
其中,J表示电流密度,E为电场强度,v(y)和t2(y)是与电场相关的椭圆函数,为发射材料的逸出功,
在此基础上,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发光亮度由阴极14发射电流I的大小决定。而发射电流I与电流密度J成正比,电场强度E与栅阴电压V成正比,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调节栅阴电压V大小控制场致发射显示器的亮度。
然而,由上述方程可以看出,电流密度J和电场强度E为非线性相关,因此栅阴电压V与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发光亮度(或阴极14发射电流I)如图1b所示,也为非线性相关,即图1b中的曲线,栅阴电压V与发射电流I的变化率不相等。如此,并不能通过调节栅阴电压V精准控制阴极14发射电流I,从而降低了调整场致发射显示器的发光亮度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能够解决通过调节栅阴电压大小,无法精确控制场致发射显示器亮度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FED像素驱动器,所述FED包括阴极,所述FED像素驱动器包括驱动模块和调制解调模块;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在所述调制解调模块的控制下提供开启或关闭信号;所述驱动模块还连接用于提供基准电位的基准电位输入端、所述阴极以及接地端,用于在开启状态下,在所述基准电位输入端和所述接地端的控制下,驱动所述阴极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
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调制解调模块,第一极连接所述基准电位输入端,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阴极相连接,第二极连接所述接地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型或P型场效应晶体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增强型或耗尽型场效应晶体管。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FED显示面板,包括阳极、多个呈矩阵形式排列的块状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多个条状的栅电极,每一条所述栅电极与一行阴极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多个栅电极控制单元、一个基准电流源单元以及至少一级如上所述任意一种的FED像素驱动器;其中,所述阳极连接第一电压端;每一个所述栅电极控制单元连接一条栅电极,所述栅电极控制单元还连接第二电压端、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用于在所述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电压端的信号输出至所述栅电极;所述基准电流源单元连接第三电压端、接地端以及每一级所述FED像素驱动器,用于在所述第三电压端和所述接地端的控制下,向每一级所述FED像素驱动器提供基准电位;位于同一列的每一个块状阴极连接一级所述FED像素驱动器,所述FED像素驱动器驱动所述阴极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
优选的,所述基准电流源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以及第六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三电压端相连接,第二极与所述FED像素驱动器相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二极均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三电压端相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二极均与所述FED像素驱动器相连接,第一极连接所述接地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FED像素驱动器相连接,第一极连接所述接地端。
优选的,所述栅电极控制单元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第二极连接所述栅电极。
优选的,所述阳极靠近所述栅电极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的颜色为红色、绿色和蓝色。
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FED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所述FED像素驱动器包括阴极、驱动模块以及调制解调模块。其中,驱动模块连接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在调制解调模块的控制下提供开启或关闭信号;所述驱动模块还连接用于提供基准电位的基准电位输入端、阴极以及接地端,用于在开启状态下,在基准电位输入端和接地端的控制下,驱动阴极能够逸出电子,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调制解调模块能够控制驱动模块开启的时间,而驱动模块在开启状态下,阴极才会产生发射电流。因此能够通过调制解调模块对上述发射电流的有效流通时间进行精确的控制。而发射电流的有效流通时间又与FED的亮度级别线性相关,因此通过调制解调模块可以实现对FED亮度级别的精确控制。另一方面,在驱动模块开启的状态下,通过基准电位输入端向驱动模块输入基准电位,使得驱动模块能够驱动阴极逸出电子,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该恒定的发射电流能够稳定FED的发光亮度。综上所述,该FED像素驱动器不仅能够对FED的亮度级别进行精确控制,还可以确保FED的亮度稳定,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调节栅阴电压大小,无法精确控制场致发射显示器亮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FED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FED显示面板在显示的过程中栅阴电压V与发射电流I之间的对应图示;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FED像素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调制解调模块输出的一种信号图;
图2c为图2a中调制解调模块输出的另一种信号图;
图3为图2a中驱动模块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FED显示面板中阳极、栅电极以及阴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在图4a的基础上设置有栅电极控制单元、基准电流源单元以及FED像素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01-FED像素驱动器;10-下基板;11-阴极;12-栅电极;120-栅电极对应每一块状阴极位置处设置的小孔;13-上基板;14-阳极;15-发射尖锥;16-荧光粉;100-驱动模块;200-调制解调模块;300-栅电极控制单元;400-基准电流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ED像素驱动器01,所述FED如图1所示包括阴极11,如图2a所示,所述FED像素驱动器01包括驱动模块100和调制解调模块200。
驱动模块100连接调制解调模块200,用于在调制解调模块200的控制下提供开启或关闭信号。
驱动模块100还连接用于提供基准电位的基准电位输入端INPUT、阴极11以及接地端GND,用于在开启状态下,在基准电位输入端INPUT和接地端GND的控制下,驱动阴极11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I。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制解调模块200可以是脉宽调制器(英文名称:PulseWidthModulation,英文缩写:PWM),能够对输出方波的占空比进行调节。图2b、2c分别表示出了占空比为90%和占空比为10%的方波。这样一来,驱动模块的开启时间可以与方波的占空比相一致,例如当调制解调模块200向驱动模块100输入占空比为90%的方波信号时,驱动模块100在整个工作时间T内,有90%的时间处于开启状态。在此情况下,阴极11产生的发射电流I的有效流通时间为FED在整个工作时间T的90%。此时,FED的发光亮度为亮度阈值L的90%。其中,所述亮度阈值L为FED在整个工作时间T内都发光时对应的亮度值。
又例如,当调制解调模块200向驱动模块100输入占空比为10%的方波信号时,驱动模块100在整个工作时间T内,有10%的时间处于开启状态。在此情况下,阴极11产生的发射电流I的有效流通时间为FED在整个工作时间T的10%。此时,FED的发光亮度为亮度阈值L的10%。
综上所述,调制解调模块200能够根据输出方波的占空比,对FED亮度值进行调整。不同的亮度值对应不同的亮度级别,而当FED应用到显示技术中时,FED不同的亮度级别又可以对应不同的灰阶值。因此,当上述具有FED像素驱动器的FED应用到显示技术中时,能够通过调制解调模块200对该显示面板的灰阶进行调整。
第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FED,除了包括阴极11以外,还包括栅电极12和阳极14。其中,栅电极位于阳极14和阴极11之间,且分别与阳极14和阴极11之间有一段预设距离。当栅电极12和阴极11之间施加足够的电压,栅电极12和阴极11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电场,使阴极11表面电子逸出。当阳极14和阴极11之间施加足够的电压时,可以使得逸出的电子加速,从而通过发射尖锥15撞击位于阳极14表面的荧光粉16上。由于阳极14上的荧光粉16可以具有红、绿、蓝三种颜色,从而可以使得受到电子撞击的荧光粉16能够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以实现彩色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包括阴极、驱动模块以及调制解调模块。其中,驱动模块连接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在调制解调模块的控制下提供开启或关闭信号;所述驱动模块还连接用于提供基准电位的基准电位输入端、阴极以及接地端,用于在开启状态下,在基准电位输入端和接地端的控制下,驱动阴极能够逸出电子,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这样一来,一方面,由于调制解调模块能够控制驱动模块开启的时间,而驱动模块在开启状态下,阴极才会产生发射电流。因此能够通过调制解调模块对上述发射电流的有效流通时间进行精确的控制。而发射电流的有效流通时间又与FED的亮度级别线性相关,因此通过调制解调模块可以实现对FED亮度级别的精确控制。另一方面,在驱动模块开启的状态下,通过基准电位输入端向驱动模块提供基准电位,使得驱动模块能够驱动阴极逸出电子,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该恒定的发射电流能够稳定FED的发光亮度。综上所述,该FED像素驱动器不仅能够对FED的亮度级别进行精确控制,还可以确保FED的亮度稳定,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调节栅阴电压大小,无法精确控制场致发射显示器亮度的问题。
以下对驱动模块1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具体的,如图3所示,驱动模块100可以包括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
其中,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连接调制解调模块200,第一极连接基准电位输入端INPUT,第二极与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相连接。上述调制解调模块200输出的方波信号将第一晶体管T1导通后,基准电位输入端INPUT输入的基准电位会通过第一晶体管T1输入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
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阴极11相连接,第二极连接接地端GND,当第二晶体管T2导通后,将阴极11与接地端GND导通,由于栅电极12上加载有电压,在阴极11和栅电极12之间电场的作用下,使得阴极11的表面有电子逸出,产生发射电流I。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可以是场效应晶体管,或者还可以为三极管。并且,当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为场效应晶体管时,可以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或者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此外,第一晶体管T1和第二晶体管T2还可以为增强型或耗尽型场效应晶体管。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在此情况下,由于第一晶体管T1主要起到开关的作用,为开关晶体管,因此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可以为源极,第二极可以为漏极,或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由于第二晶体管T2能够驱动阴极11产生发射电流I,因此第二晶体管T2为驱动晶体管。在此情况下,当第二晶体管T2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时,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当第二晶体管T2为P型场效应晶体管时,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均是以,所有晶体管为N型场效应晶体管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驱动模块100的可靠性,防止由于第一晶体管T1或第二晶体管T2的损坏导致驱动模块100不能够使用。该驱动模块100还可以设置于第一晶体管T1或第二晶体管T2并联的晶体管(图中未示出),该晶体管的栅极、第一极以及漏极与第一晶体管T1或第二晶体管T2的连接方式相同。这样一来,当第一晶体管T1或第二晶体管T2损坏时,与其并联的晶体管还可以正常工作。从而提高到了驱动模块100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ED显示面板,如图4a所示,可以包括阳极14、多个呈矩阵形式排列的块状阴极11,以及位于阳极14和阴极11之间的多个条状的栅电极12,每一条栅电极12与一行阴极11的位置相对应。即每一行块状的阴极11上方均覆盖有一个条状的栅电极12。并且为了保证阴极11逸出的电子能够撞击到设置在阳极14上的荧光层16,还需要在栅电极12对应每一块状阴极11的位置设置小孔120。此外,为了提高逸出电子的发射能力,可以在每一个块状阴极11上设置如图1a所示发射尖锥15,所述发射尖锥15可以与阴极11材料相同。
此外,如图4b所示,该FED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栅电极控制单元300、一个基准电流源单元400以及至少一级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FED像素驱动器01,该FED像素驱动器01如上所述包括驱动模块100以及调制解调模块200。
具体的,阳极14连接第一电压端Va,该第一电压端Va能够提供一直流电压,对阳极14进行充电。
每一个栅电极控制单元300连接一条栅电极12。此外,所述栅电极控制单元100还连接第二电压端Vgg、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G,用于在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G的控制下,将第二电压端Vgg的信号输出至栅电极12。
需要说明的是,FED显示面板在显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GOA(英文全称:GateDriveronArray,中文全称:阵列行驱动)电路对每一条栅电极12进行逐行扫描,以使得对栅电极12进行逐行充电。接下来,可以通过FED像素驱动器01驱动与被充电的栅电极12位置相对应阴极11产生发射电流I,使得阴极11上的电子逸出,并且阳极14和阴极11之间电场的作用下,撞击阳极14上的荧光层16,从而发光完成显示。其中,该荧光层16设置于阳极14靠近栅电极12的一侧表面,从而使得逸出的电子能够在朝向阳极14发射的过程中与荧光层16发生撞击。所述荧光层16的颜色包括红色、蓝色以及绿色。每一个颜色的荧光层16可以对应该FED显示面板中的一个亚像素。当然,本发明中荧光层16的颜色还可以为青色、品红以及黄色。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只要能实现彩色显示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GOA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单元,每一个移位寄存器单元通过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G与每一条栅电极12相连接。由于移位寄存器单元可以将起始信号逐级移位,从而能够实现对栅电极12的逐行扫描。在此情况下,当移位寄存器单元通过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G输入信号,将栅电极控制单元300开启后,第二电压端Vgg的输入信号能够通过栅电极控制单元300对栅电极12进行充电。
此外,基准电流源单元400连接第三电压端Vdd、接地端GND以及每一级FED像素驱动器01,用于在第三电压端Vdd和接地端GND的控制下,向每一级FED像素驱动器01提供基准电位。
并且,位于同一列的每一个块状阴极11连接一级FED像素驱动器01。该FED像素驱动器01驱动阴极11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I(包括I1、I2……或In)。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FED显示面板,包括阳极、多个呈矩阵形式排列的块状阴极,以及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多个条状的栅电极,每一条栅电极与一行阴极的位置相对应。还包括多个栅电极控制单元、一个基准电流源单元以及至少一级FED像素驱动器。其中,阳极连接第一电压端。每一个栅电极控制单元连接一条栅电极,栅电极控制单元还连接第二电压端、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用于在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的控制下,将第二电压端的信号输出至栅电极。基准电流源单元连接第三电压端、接地端以及每一级FED像素驱动器,用于在第三电压端和接地端的控制下,向每一级FED像素驱动器提供基准电位。位于同一列的每一个块状阴极连接一级FED像素驱动器,FED像素驱动器驱动阴极逸出电子,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
这样一来,通过栅电极控制单元,可以将第二电压端的信号输出至栅电极,对栅电极进行充电,使得栅电极与阴极之间产生电场,从而使得阴极上有大量的电子逸出。此外,通过第一电压端能够对阳极进行充电,从而使得阳极与阴极之间产生电场,使得阴极上逸出的电子能够撞击设置于阳极上不同颜色的荧光层,从而能够发出彩色的光以实现显示。
在此基础上,由于与每一条栅电极的位置相对应的,位于同一行的阴极均连接有一级FED像素驱动器,而该FED像素驱动器包括驱动模块和调制解调模块。在此情况下,由于调制解调模块能够控制驱动模块开启的时间,而驱动模块在开启状态下,阴极才会产生发射电流。因此能够通过调制解调模块对上述发射电流的有效流通时间进行精确的控制。而发射电流的有效流通时间又与FED显示面板的灰阶值线性相关,因此通过调制解调模块可以实现对FED显示面板亮度灰阶的精确控制。此外,与同一行阴极相连接的多级FED像素驱动器均与一个基准电流源单元相连接。因此,当每一级FED像素驱动器的驱动模块在开启的状态下,通过可以通过基准电流源单元向驱动模块提供基准电位,使得驱动模块能够驱动阴极逸出电子,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从而确保阴极对应区域的显示亮度恒定。这样一来,当每一个块状的阴极对应一个亚像素时,整个FED显示面板中灰阶值相同的所有亚像素的亮度相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
接下来,对基准电流源单元400以及栅电极控制单元3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的举例说明。
具体的,如图4b所示,基准电流源单元400可以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六晶体管T6。
其中,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相连接,第一极与第三电压端Vdd相连接,第二极与FED像素驱动器01相连接。当FED像素驱动器01的结构如上所述时,第三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相连接。
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和第二极均与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相连接,第一极与第三电压端Vdd相连接。
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和第二极均与FED像素驱动器01相连接,第一极连接接地端GND。当FED像素驱动器01的结构如上所述时,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和第一极均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相连接。
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与FED像素驱动器01相连接,第一极连接接地端GND。当FED像素驱动器01的结构如上所述时,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与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和第二极不做限定。第一极可以为源极,第二极可以为漏极。或者第一极可以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本发明是以上述晶体管(T3、T4、T5以及T6)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为例进行的说明
在此基础上,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可以使得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六晶体管T6均工作在恒流区。这样一来,第三晶体管T3漏极的输出电压和第五晶体管T5漏极的输出电压只分别与第三晶体管T3和第五晶体管T5的栅源电压有关。此外,由于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的源极均与第三电压端Vdd相连接,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六晶体管T6源极均与接地端GND相连接。因此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以及第六晶体管T6的源极电压恒定。此外,当第六晶体管T6导通后,第三晶体管T3、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接地;当第五晶体管T5导通后,第五晶体管T5和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接地。因此,上述晶体管的栅源电压恒定。这样一来可以使得第三晶体管T3漏极的输出电压和第五晶体管T5漏极的输出电压恒定,即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和第五晶体管T5的漏极电流恒定。由于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和第五晶体管T5的漏极与FED像素驱动器01相连接。因此可以使得该基准电流源单元400向FED像素驱动器01提供基准电位。
此外,栅电极控制单元300可以包括第七晶体管T7,该第七晶体管的栅电极连接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G,第一极连接第二电压端Vgg,第二极连接栅电极12。
以下,结合图3和图4b对FED显示面板的具体显示过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有上述说明可以看出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和第五晶体管T5的漏极可以向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提供基准电位。在此情况下,当调制解调模块200输入的方波信号将第一晶体管T1导通后,上述基准电位能够通过第一晶体管T1输出至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使得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电压恒定。在此情况下,由于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接地,因此第二晶体管栅源电压恒定。
此外,当第七晶体管T7导通后,可以通过第二电压端Vgg对栅电极12进行充电,阴极11通过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与接地端GND相连接。这样一来,在阴极11与栅电极12之间的电场作用下,阴极11能够逸出电子,产生发射电流I(包括I1、I2……或In),该发射电流I通过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流向接地端GND。然而,由于第二晶体管栅源电压恒定,因此第二晶体管T2漏极电流,即上述发射电流I的大小也恒定。在此情况下,阴极11上逸出的电子的数量和发射能力恒定。从而使得当第一电压端Va对阳极14进行充电后,阳极14与阴极11之间的电场能够驱动逸出的电子撞击荧光层16并发出亮度恒定的光线。综上所述,基准电流源单元400能够向FED像素驱动器01提供基准电位,从而使得FED显示面板上,与该FED像素驱动器01相连接的阴极能够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I,由于发射电流I与该阴极对应位置处的发光亮度值线性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上述基准电位的大小,达到调整发射电流I的大小,最终达到精确调整发光亮度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位于同一行的阴极11均与一级FED像素驱动器01相连接。当每一级的FED像素驱动器01中的第二晶体管T2相互并联,因此各级FED像素驱动器01中的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电流I(包括I1、I2……或In)与晶体管的面积S(包括S1、S2……或Sn)成比例:I1/S1=I2/S2=……=In/Sn。
当各级FED像素驱动器01中的第二晶体管T2的面积S(包括S1、S2……或Sn)相同时,I1=I2=……=In。在此情况下,当每一级FED像素驱动器01中调制解调模块200输入的方波信号的占空比相同时,可以使得每一个块状阴极11对应位置处的亮度均相等。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将每一块阴极11对应FED显示面板中的一个亚像素。因此,当每一个块状的阴极11对应一个亚像素时,整个FED显示面板中灰阶值相同的所有亚像素的亮度相同,从而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亮度均匀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第二晶体管T2为场效应晶体管时,各级FED像素驱动器01中的第二晶体管T2的面积S(包括S1、S2……或Sn)相同,可以是指每一级的FED像素驱动器01中的第二晶体管T2沟道的宽长比均相同。或者,当上述第二晶体管T2为三极管时,各级FED像素驱动器01中的第二晶体管T2的面积S(包括S1、S2……或Sn)相同,可以是指每一级的FED像素驱动器01中的第二晶体管T2的集电区面积均相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FED显示面板。具有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FED显示面板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由于前述实施例已经对FED显示面板的结构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FED像素驱动器,所述FED包括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FED像素驱动器包括驱动模块和调制解调模块;
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调制解调模块,用于在所述调制解调模块的控制下提供开启或关闭信号;
所述驱动模块还连接用于提供基准电位的基准电位输入端、所述阴极以及接地端,用于在开启状态下,在所述基准电位输入端和所述接地端的控制下,驱动所述阴极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ED像素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
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调制解调模块,第一极连接所述基准电位输入端,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阴极相连接,第二极连接所述接地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D像素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N型或P型场效应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FED像素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为增强型或耗尽型场效应晶体管。
5.一种FED显示面板,包括阳极、多个呈矩阵形式排列的块状阴极,以及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多个条状的栅电极,每一条所述栅电极与一行阴极的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栅电极控制单元、一个基准电流源单元以及至少一级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FED像素驱动器;
其中,所述阳极连接第一电压端;
每一个所述栅电极控制单元连接一条栅电极,所述栅电极控制单元还连接第二电压端、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用于在所述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的控制下,将所述第二电压端的信号输出至所述栅电极;
所述基准电流源单元连接第三电压端、接地端以及每一级所述FED像素驱动器,用于在所述第三电压端和所述接地端的控制下,向每一级所述FED像素驱动器提供基准电位;
位于同一列的每一个块状阴极连接一级所述FED像素驱动器,所述FED像素驱动器驱动所述阴极产生恒定的发射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F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流源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以及第六晶体管;
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三电压端相连接,第二极与所述FED像素驱动器相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二极均与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连接,第一极与所述第三电压端相连接;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二极均与所述FED像素驱动器相连接,第一极连接所述接地端;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FED像素驱动器相连接,第一极连接所述接地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F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电极控制单元包括第七晶体管,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电极扫描信号输出端,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压端,第二极连接所述栅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F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靠近所述栅电极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的颜色为红色、绿色和蓝色。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FED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23513.5A CN105096813B (zh) | 2015-08-24 | 2015-08-24 | 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23513.5A CN105096813B (zh) | 2015-08-24 | 2015-08-24 | 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96813A true CN105096813A (zh) | 2015-11-25 |
CN105096813B CN105096813B (zh) | 2017-08-25 |
Family
ID=54577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23513.5A Active CN105096813B (zh) | 2015-08-24 | 2015-08-24 | 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96813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9372B1 (en) * | 1998-06-30 | 2001-01-0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Field emission device and field emission display |
CN1604155A (zh) * | 2003-10-01 | 2005-04-06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电子发射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
CN1694141A (zh) * | 2004-04-16 | 2005-11-09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716014A (zh) * | 2004-06-29 | 2006-01-04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具有优良图像质量的液晶显示装置 |
US7215522B2 (en) * | 2004-02-04 | 2007-05-08 | Teco Nanotech Co., Ltd. | Power module of field emission display and method of power generation thereof |
CN101976549A (zh) * | 2010-11-17 | 2011-02-16 | 福州大学 | 一种拼接式大面积场致发射背光源的动态调光电路 |
-
2015
- 2015-08-24 CN CN201510523513.5A patent/CN10509681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69372B1 (en) * | 1998-06-30 | 2001-01-0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Field emission device and field emission display |
CN1604155A (zh) * | 2003-10-01 | 2005-04-06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电子发射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
US7215522B2 (en) * | 2004-02-04 | 2007-05-08 | Teco Nanotech Co., Ltd. | Power module of field emission display and method of power generation thereof |
CN1694141A (zh) * | 2004-04-16 | 2005-11-09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716014A (zh) * | 2004-06-29 | 2006-01-04 | Lg.菲利浦Lcd株式会社 | 具有优良图像质量的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976549A (zh) * | 2010-11-17 | 2011-02-16 | 福州大学 | 一种拼接式大面积场致发射背光源的动态调光电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96813B (zh) | 2017-08-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19770B2 (en) | Driving apparatus of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EP1717785A1 (en) | Driving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for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 |
CN106531082B (zh)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和像素驱动方法 | |
CN108597445A (zh) | 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设备 | |
KR20070109030A (ko) | 전자방출표시소자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 |
CN105096813A (zh) | 一种fed像素驱动器及f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US20060267507A1 (en) | 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voltage thereof | |
EP1739645A1 (en) |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0900798B1 (ko) | 액티브-매트릭스 전계 방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20070083128A (ko) | 전자방출표시소자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 |
KR20050112769A (ko) | 신호 왜곡 저감형 전자 방출 장치 구동방법 및 그것을이용한 전자 방출 장치 | |
CN102129947B (zh) | 发射单元双阴单栅式无介质三极fed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KR100531476B1 (ko) | 전계 방출 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 |
US20050243030A1 (en) | Electron emission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0415614B1 (ko) | 액티브 형 평면 전계방출 표시소자 및 그 구동방법 | |
KR20000034675A (ko) | 전계방출 표시기의 구동장치 | |
RU2541160C2 (ru) | Катодолюминесцентный дисплей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 |
US20090085498A1 (en) | Electron emission device for back 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reof | |
CN118824162A (zh) | 显示面板 | |
KR970003382A (ko) | 전계방출 표시 소자의 구동방법 | |
KR100489950B1 (ko) | 평판형 디스플레이 소자의 편향 회로 | |
JP4832915B2 (ja) | 電界放出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TWI421831B (zh) | 場發射結構驅動方法與顯示裝置 | |
KR20050104658A (ko) | 신호 지연을 보상하는 전계 방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100353951B1 (ko) | 전계 방출 표시소자 및 그 구동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