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94801B - 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94801B CN105094801B CN201510320930.XA CN201510320930A CN105094801B CN 105094801 B CN105094801 B CN 105094801B CN 201510320930 A CN201510320930 A CN 201510320930A CN 105094801 B CN105094801 B CN 10509480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nction
- application
- user
- application function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7—Audio in a user interface, e.g. using voice commands for navigating, audio feedback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48—Program initiating; Program switching, e.g. by interrup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用户在应用界面上所述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本申请允许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激活指令,以激活相应的应用功能,而不是必须像现有技术那样通过操作预设的功能按钮,本申请技术方案不受应用场景的限制,灵活性更高,例如用户在开车或单手操作时,也可以方便快速的激活相应功能,提高用户使用应用功能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应用层出不穷。应用支持多种功能操作,例如信息收发、扫一扫、收藏、设置、视频或通话等。一般来说,应用会在其界面上为常用功能设置相应的功能按钮,以便于用户通过功能按钮激活相应功能。以即时通讯工具为例,在即时通讯工具的聊天窗口的下方设置有文本输入按钮、语音输入按钮、图标输入按钮等。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需要点击功能按钮以激活相应功能,例如用户在聊天过程中,需要点击聊天界面右下角的麦克风语音输入图标进行语音输入,但由于应用场景的限制,例如用户正在开车或单手操作等,不便于操作语音输入图标,导致无法激活相应功能,影响用户使用应用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用以方便快速的激活应用功能,提高用户使用应用功能的便利性。
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应用界面上所述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
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应用功能激活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应用界面上所述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
激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允许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激活指令,以激活相应的应用功能,而不是必须像现有技术那样通过操作预设的功能按钮,本申请技术方案不受应用场景的限制,灵活性更高,例如用户在开车或单手操作时,也可以方便快速的激活相应功能,提高用户使用应用功能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功能激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语音输入功能的一种操作界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功能激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功能激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功能激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获取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
102、根据上述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可由应用功能激活装置(后续简称为激活装置)来执行,用以向用户提供一种方便快速激活应用功能的方法。
首先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应用。举例说明,本实施例可用于即时通讯类应用、打车类应用、音乐类应用、游戏类应用、电子商务类应用等等。相应的,应用功能可以是各种应用所提供的功能。
例如,对于即时通讯类应用来说,应用功能可以是语音输入功能、文本输入功能、红包功能、文件发送功能、图片发送功能、拍照功能、信息发送功能等等。
例如,对于打车类应用来说,应用功能可以是预约功能、语音输入功能、文本输入功能、捎话功能、订单提交功能等等。
例如,对于音乐类应用来说,应用功能可以是搜索功能、发现功能、播放功能、暂停功能、选歌功能等等。
例如,对于电子商务类应用来说,应用功能可以是加购物车功能、订单提交功能、订单查询功能、支付功能、转账功能等等。
无论是何种应用,用户使用该应用时首先要打开该应用,进入应用界面。根据应用的不同,应用界面上所展现的内容以及应用界面的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应用界面上都会设置有功能按钮,这些功能按钮对应于一些应用功能,便于用户快速启动相应应用功能;另外,应用界面上还会存在一信息区域,用于显示主要信息或供用户进行信息交互使用。当然,应用界面不会被全部占用,一般会存在一些空白区域,所谓空白区域是指应用界面上所展示的各类信息所占据的区域之外的区域。
当用户需要激活某个或某些应用功能时,可以通过点击应用界面上相应的功能按钮发出激活指令,以激活相应的应用功能。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提供另外一种更为灵活的激活方式,即用户通过应用界面上该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发出激活指令;激活装置接收用户在应用界面上该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根据该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允许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激活指令,以激活相应的应用功能,而不是必须像现有技术那样通过操作预设的功能按钮,本申请技术方案不受应用场景的限制,灵活性更高,提高了用户使用应用功能的便利性。
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功能按钮的布设位置是确定的,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不便于操作功能按钮,例如用户单手操作时,以左手操作为例,则不便于操作屏幕右侧的功能按钮。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用户可以在左手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发出激活指令,不需要操作功能按钮,即可方便且快速的激活所需的应用功能,提高了使用应用功能的便利性。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界面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左右手握持模式自适应调节界面的元素或者内容布局,例如,当移动设备感测到用户左手握持设备时,可以自动将界面的内容压缩到屏幕右方的区域,而在屏幕左方预留出更多的空白区域,以方便用户在空白区域激活相应的功能。关于移动设备感测用户左右手握持模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相关现有技术,例如在设备背面设置一定数量的触摸传感器,根据被触摸到的数量判断用户采用左手还是右手握持。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尤其适用于激活那些用户无法通过操作相应功能按钮来激活的应用功能。在这种场景中,上述根据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主要是指根据激活指令,激活应用界面上位于用户可操作范围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所述用户可操作范围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是指用户无法操作到的功能按钮,例如在用户使用左手单手操作的情况下,主要是指用户左手无法触碰到的功能按钮,主要包括位于屏幕右侧的按钮。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尤其适用于激活用户无法通过操作相应功能按钮来激活的应用功能,但并不限于此。对于用户能够通过操作相应功能按钮来激活的应用功能,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来激活。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设置用于激活指定应用功能的激活手势,该激活手势被保存在激活装置上。当用户需要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激活指令来激活相应应用功能时,可以在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预设的激活手势。基于此,一种获取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的方式,包括:
获取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若第一操作手势与预设的激活手势相匹配,将第一手势操作转换为激活指令。具体实现上,激活装置可以实时监测用户是否在应用界面上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第一操作手势,当监测到用户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时,将第一操作手势与预设的激活手势进行比较;若第一操作手势与预设的激活手势相匹配,则确定用户发出第一操作手势的目的是激活指定的应用功能,于是将第一操作手势转换为相应的激活指令,以便于根据该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其中,上述第一操作手势可以是长按手势、点击手势和滑动手势中的至少一种。例如,滑动手势可以是拇指划一定长度的弧形轨迹,但不限于此。
值得说明的是,为了不与现有使用中的手势相冲突,本实施例的第一操作手势需要与现有使用中的手势作差异化的设计。例如,对于长按手势可以通过长按时间的长短进行区分;对于点击手势,可以通过点击力度、点击次数等进行区分;对于滑动手势可以通过滑动轨迹的角度进行区分。
进一步,对于通过长按手势激活至少两个应用功能时,可以通过长按手势的长按时间的长短来区分该长按手势是用于激活哪个应用功能。
例如,假设至少一个应用功能包括第一应用功能和第二应用功能。优选的,第一应用功能和第二应用功能可以是类似功能,例如可以是即时通讯类应用中的语音输入功能与视频输入功能。在第一操作手势为长按手势时,上述根据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包括:
若长按手势的长按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阈值,则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中的第一应用功能;
若长按手势的长按时间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中的第二应用功能。
进一步,对于即时通讯类应用中的语音输入功能和视频输入功能,在进行语音或视频输入的过程中,可以一直保持长按手势,直到输入结束。在这种应用场景中,在用户长按应用界面上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的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但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阈值时,在该时间段内用户可以进行语音输入;在用户长按应用界面上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的时间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时,在后续时间段内,用户可以进行视频输入,这种方式允许用户进行分段输入,给出了一种新的应用模式。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第一时间阈值和第二时间阈值可以根据应用需求适应性设置。举例说明,第一时间阈值可以设置为3秒,第二时间阈值可以设置为5秒,但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户可以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通过各种操作手势来激活相应应用功能,实现更为简单,用户操作更为灵活,在便于用户激活应用功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实现效率、较低的实现成本。但通过操作手势激活相应应用功能并不是唯一的实现方式,凡是可以让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激活相应应用功能的实现方式均适用于本申请。例如,下面再给出一种实现方式:
在另一可选实施方式中,上述获取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的方式具体为:
根据用户在应用界面上发出的第二操作手势,确定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
在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向用户展示至少一个应用功能对应的功能按钮;
接收用户操作上述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的功能按钮而发出的激活指令。
在该实现方式中,用户需要发出一操作手势,通过该操作手势确定自己所能操作到的空白区域,例如用户用左手单手操作的情况,可以用大拇指从上到下滑动一弧形轨迹,该弧形轨迹覆盖范围内的空白区域即为用户可操作的空白区域;对激活装置来说,接收用户发出的操作手势,基于该操作手势确定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然后,在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向用户展示相应的功能按钮,例如可以展示语音输入功能对应的麦克风按钮、文本输入功能对应的键盘图标按钮等,由于这些功能按钮展示在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所以用户可以方便的操作这些功能按钮;于是,用户可以确定需要激活的应用功能,并通过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展示的相应功能按钮发出激活指令。在该方式中,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的功能按钮,可以不影响原来的功能按钮,并且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的功能按钮可以直接拷贝现有功能按钮来实现,因此该实施方式在实现上也相对简单,在便于用户激活应用功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实现效率、较低的实现成本。
进一步,在根据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之后,用户可以使用应用功能,当使用结束后,用户可以发出关闭指令,以请求关闭被激活的至少一个应用功能。基于此,激活装置在根据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之后,还可以接收用户发出的关闭指令;根据关闭指令,关闭上述被激活的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值得说明的,由于被激活的应用功能会影响用户发出关闭指令的方式,所以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用户发出关闭指令的方式,视具体被激活的应用功能而定。
举例说明,对于没有独立界面或窗口的应用功能来说,用户可以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关闭指令。例如,用户可以通过一定操作手势发出关闭指令。在用户通过操作手势发出关闭指令,并通过操作手势发出激活指令时,发出关闭指令的操作手势需要与发出激活指令的操作手势相区分。
举例说明,对于具有独立界面或窗口的应用功能来说,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功能所具有的界面或窗口发出关闭该应用功能的指令。例如,应用功能所具有的界面或窗口上可以带有关闭按钮,用户可以通过关闭按钮发出关闭指令,或者,用户可以在应用功能所具有的界面或窗口上通过特定操作手势发出关闭指令。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之后,激活装置可以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已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第一提示信息可以是任何具有提示作用的信息,例如音频信息、文本信息、振动和提示灯闪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根据上述关闭指令,关闭被激活的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之后,激活装置还可以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已关闭被激活的至少一个应用功能。第二提示信息可以是任何具有提示作用的信息,例如音频信息、文本信息、振动和提示灯闪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在根据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之后,可以向用户展示被激活的至少一个应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在该操作界面上展示至少一个应用功能的执行信息。通过向用户展示被激活应用功能的操作界面,并在操作界面上展示被激活应用功能的执行信息,有利于用户对应用功能的执行过程的了解,了解执行进度,以及便于及时发现执行错误等等。
进一步,通过被激活的应用功能的操作界面,用户还可以对执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预览。具体的,用户可以在操作界面上发出预览指令,激活装置接收用户在操作界面上发出的预览指令,根据该预览指令,将被激活的至少一个应用功能执行过程中的数据作为预览数据并输出,以供用户进行预览。值得说明的是,根据应用功能的不同,预览数据的形式会有所不同,有的是文本类的,有的是音频类等,故激活装置输出预览数据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举例说明,以被激活的应用功能为即时通讯类应用中的语音输入功能为例,则为了给用户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可以在应用界面上遮罩一层黑色的界面,作为该语音输入功能的操作界面,但不限于此。
可选的,在被激活的应用为语音输入功能时,可以在操作界面上展示音频图和放弃提示信息,给用户带来视觉效果。其中,音频图反映用户输入语音的频率和幅度;放弃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放弃本次语音输入的操作方式。例如,可以在操作界面的上方展示音频图,在操作界面的下方展示放弃提示信息。所述放弃提示信息可以是类似“手指下滑取消发送”等字样。
进一步,在语音输入过程中,用户的手指可以一直保持长按状态,并且在用户手指下方可以呈现指纹亮斑,并且该指纹亮斑可以跟随用户手指的移动而移动,这样可以给用户带来视觉效果。基于此,用户可以移动手指到指定位置,以发出预览指令;激活装置根据预览指令,播放所录制的语音,在用户确认“ok”后再行发送给对方,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体验。如图2所示为语音输入功能的一种操作界面的示意图,在图2中并未示出用户手指,而是直接示出用户手指下方的指纹亮斑。
在即时通讯类应用中,上述应用界面为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聊天界面或聊天窗口。所述聊天界面或者聊天窗口可以为单聊界面,也可以为群聊界面。由于聊天界面中有较大范围的空白区域,更加便于用户发出激活指令,有利于用户方便快速的激活任何功能。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除了可用于对语音输入功能进行激活外,还可以对实施对话功能、视频通话功能、电话拨打功能、钉(DING)消息发送功能等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激活。DING消息是一种强制信息提醒方式。发送方发出的DING消息会以免费电话的方式通知接收方,让对方即刻做出回应,如果接收方未应答电话,则会再推送一条免费短信息给接收方。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功能激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31和激活模块32。
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
激活模块32,用于根据获取模块31获取的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31具体用于:
获取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
若第一操作手势与预设的激活手势相匹配,将第一手势操作转换为激活指令。
上述第一操作手势为长按手势、点击手势和滑动手势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激活模块32具体用于:
在第一操作手势为长按手势时,若长按手势的长按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阈值,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中的第一应用功能;若长按手势的长按时间大于第二时间阈值,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中的第二应用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获取模块31具体用于:
根据用户在应用界面上发出的第二操作手势,确定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
在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向用户展示至少一个应用功能对应的功能按钮;
接收用户操作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的功能按钮而发出的激活指令。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激活模块32具体用于:
根据激活指令,激活应用界面上位于用户可操作范围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激活装置还包括:关闭模块41。
关闭模块41,用于接收用户发出的关闭指令,根据关闭指令,关闭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激活装置还包括:第一输出模块42。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在激活模块32根据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之后,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已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激活装置还包括:第二输出模块43。
第二输出模块43,用于在关闭模块41根据关闭指令,关闭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之后,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已关闭至少一个应用功能。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激活装置还包括:展示模块44。
展示模块44,用于向用户展示至少一个应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在操作界面上展示至少一个应用功能的执行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该激活装置还包括:预览模块45。
预览模块45,用于接收用户在操作界面上发出的预览指令,根据预览指令,将至少一个应用功能执行过程中的数据作为预览数据并输出。
进一步,展示模块44具体用于:在至少一个应用为语音输入功能时,在操作界面上展示音频图和放弃提示信息,音频图反映用户输入语音的频率和幅度;放弃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放弃本次语音输入的操作方式。
可选的,上述至少一个应用功能包括:语音输入功能、实时对话功能、视频通话功能、电话拨打功能、钉消息发送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上述应用界面为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聊天界面。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功能激活装置可作为各种应用中的功能模块实现,或者也可以独立于各应用,但可以与各应用进行通信。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功能激活装置,允许用户在应用界面上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激活指令,以激活相应的应用功能,而不是必须像现有技术那样通过操作预设的功能按钮,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功能激活装置后,在进行应用功能激活时,不再受应用场景的限制,灵活性更高,例如用户在开车或单手操作时,也可以方便快速的激活相应功能,提高用户使用应用功能的便利性。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应用界面,所述应用界面上存在空白区域和所述空白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在所述应用界面上所述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
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所述空白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所述激活指令包括:实施一个长按手势并保持该长按手势直到一个应用功能执行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在所述应用界面上所述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应用界面上所述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
若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预设的激活手势相匹配,将所述第一操作手势转换为所述激活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至少一个应用功能,包括:
若所述长按手势的长按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阈值,激活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中的第一应用功能;
若所述长按手势的长按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激活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中的第二应用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所述空白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包括:
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所述应用界面上位于所述用户可操作范围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所述空白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关闭指令;
根据所述关闭指令,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所述空白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之后,还包括:
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已激活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关闭指令,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之后,还包括:
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已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所述空白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展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
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展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的执行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发出的预览指令;
根据所述预览指令,将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执行过程中的数据作为预览数据并输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展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的执行信息,包括:
当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为语音输入功能时,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展示音频图和放弃提示信息,所述音频图反映所述用户输入语音的频率和幅度;所述放弃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放弃本次语音输入的操作方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包括:语音输入功能、实时对话功能、视频通话功能、电话拨打功能、钉消息发送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界面为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聊天界面。
13.一种应用功能激活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应用界面,所述应用界面上存在空白区域和所述空白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在所述应用界面上所述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激活指令;
激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所述空白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所述激活指令包括:实施一个长按手势并保持该长按手势直到一个应用功能执行完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应用界面上所述用户可操作到的空白区域内发出的第一操作手势;
若所述第一操作手势与预设的激活手势相匹配,将所述第一操作手势转换为所述激活指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长按手势的长按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阈值,激活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中的第一应用功能;若所述长按手势的长按时间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激活所述至少一个应用功能中的第二应用功能。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激活指令,激活所述应用界面上位于所述用户可操作范围之外的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发出的关闭指令,根据所述关闭指令,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第一提示信息,以提示已激活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第二提示信息,以提示已关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展示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展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对应的操作界面,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展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的执行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览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发出的预览指令,根据所述预览指令,将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执行过程中的数据作为预览数据并输出。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为语音输入功能时,在所述操作界面上展示音频图和放弃提示信息,所述音频图反映所述用户输入语音的频率和幅度;所述放弃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放弃本次语音输入的操作方式。
23.根据权利要求13-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功能按钮对应的应用功能包括:语音输入功能、实时对话功能、视频通话功能、电话拨打功能、钉消息发送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24.根据权利要求13-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界面为即时通讯工具中的聊天界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20930.XA CN105094801B (zh) | 2015-06-12 | 2015-06-12 | 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 |
TW104142735A TWI693546B (zh) | 2015-06-12 | 2015-12-18 | 應用功能啟動方法及裝置 |
HK16101465.6A HK1213658A1 (zh) | 2015-06-12 | 2016-02-06 | 應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裝置 |
PCT/US2016/037007 WO2016201315A1 (en) | 2015-06-12 | 2016-06-10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ating application function |
US15/179,592 US10437455B2 (en) | 2015-06-12 | 2016-06-10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ating application function based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ouch-based gestured input |
US16/573,542 US11144191B2 (en) | 2015-06-12 | 2019-09-17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ating application function based on inputs on an application interfa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20930.XA CN105094801B (zh) | 2015-06-12 | 2015-06-12 | 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94801A CN105094801A (zh) | 2015-11-25 |
CN105094801B true CN105094801B (zh) | 2019-12-24 |
Family
ID=54575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20930.XA Active CN105094801B (zh) | 2015-06-12 | 2015-06-12 | 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437455B2 (zh) |
CN (1) | CN105094801B (zh) |
HK (1) | HK1213658A1 (zh) |
TW (1) | TWI693546B (zh) |
WO (1) | WO201620131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4801B (zh) | 2015-06-12 | 2019-12-2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 |
US9939908B2 (en) * | 2015-09-28 | 2018-04-10 | Paypal, Inc. | Multi-device authentication |
CN106896973A (zh) * | 2015-12-18 | 2017-06-2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基于即时通讯软件的功能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951219A (zh) * | 2016-01-06 | 2017-07-1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
CN105549895B (zh) * | 2016-02-01 | 2021-11-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CN105913843A (zh) * | 2016-04-20 | 2016-08-31 |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 语音叫车方法、语音叫车装置和语音叫车系统 |
CN107767864B (zh) * | 2016-08-23 | 2021-06-29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基于语音分享信息的方法、装置与移动终端 |
CN106775240B (zh) * | 2016-12-14 | 2019-12-0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的触发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6775164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和控制方法 |
CN107547750B (zh) * | 2017-09-11 | 2019-01-2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08874450B (zh) * | 2018-05-28 | 2021-05-0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唤醒语音助手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830235B (zh) * | 2019-03-19 | 2021-04-20 |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 语音控制方法、装置、车载控制设备和车辆 |
CN111147660B (zh) * | 2019-12-04 | 2021-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件的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3296948B (zh) * | 2021-05-24 | 2024-04-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7029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03838487A (zh) * | 2014-03-28 | 2014-06-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3984486A (zh) * | 2014-06-06 | 2014-08-13 | 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功能添加方法及系统 |
WO2014167570A1 (en) * | 2013-04-10 | 2014-10-16 | Technologies For Voice Interfac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and using prosody features |
CN104182115A (zh) * | 2013-05-21 | 2014-12-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阅读类应用中的翻页设置方法及装置、终端 |
CN104182166A (zh) * | 2013-05-28 | 2014-12-03 |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4252301A (zh) * | 2013-06-26 | 2014-12-31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优化单手操作的系统、方法及电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03036B2 (en) | 2004-08-16 | 2010-04-20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User interface for displaying selectable software functionality controls that are relevant to a selected object |
DE602007005659D1 (de) * | 2006-08-28 | 2010-05-1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zuteilung nutzbarer unterträger zu physikalischen ressourcenblöcken in einem mobilen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
US20100083108A1 (en) * | 2008-09-26 | 2010-04-01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Touch-screen device having soft escape key |
KR101564222B1 (ko) * | 2009-05-26 | 2015-11-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단말의 잠금 모드 해제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598335B1 (ko) * | 2009-06-11 | 2016-02-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
US8413065B2 (en) | 2009-09-07 | 2013-04-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interface methods for ending an application |
US8922485B1 (en) * | 2009-12-18 | 2014-12-30 | Google Inc. | Behavioral recognition on mobile devices |
US20110273380A1 (en) * | 2010-05-07 | 2011-11-10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
US8773374B2 (en) * | 2011-05-13 | 2014-07-08 | Blackberry Limited | Identification of touch point on touch screen device |
CN102855079B (zh) * | 2011-05-24 | 2016-06-08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移动终端 |
TWI456434B (zh) * | 2011-05-31 | 2014-10-11 | Compal Electronics Inc | 具有觸控輸入系統之電子裝置 |
US8719719B2 (en) * | 2011-06-17 | 2014-05-06 | Google Inc. | Graphical icon presentation |
CN102566900A (zh) * | 2011-11-17 | 2012-07-11 | 珠海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上下文工具条的显示控制方法 |
US20130227490A1 (en) * | 2012-02-24 | 2013-08-29 | Simon Martin THORSANDER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Option to Enable Multiple Selections |
US20140026098A1 (en) | 2012-07-19 | 2014-01-23 | M2J Think Box,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avigating an interfac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
US20140040810A1 (en) * | 2012-08-01 | 2014-02-06 | James George Haliburto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changing a keyboard |
KR101901919B1 (ko) | 2012-08-27 | 2018-09-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휴대 단말기 및 메신저 영상 서비스 운용 방법 |
JP5754438B2 (ja) | 2012-12-20 | 2015-07-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4116542A1 (en) * | 2013-01-22 | 2014-07-31 | Tealium Inc. | Activation of dormant features in native applications |
US10222881B2 (en) * | 2013-03-06 | 2019-03-0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
KR102052971B1 (ko) * | 2013-05-14 | 2020-01-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지문 스캔너를 포함하는 포터블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
CN105324748A (zh) | 2013-05-21 | 2016-02-10 | 费尔莱特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软件应用的用户界面 |
KR101474467B1 (ko) * | 2013-07-09 | 2014-12-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것의 제어방법 |
JP6031080B2 (ja) * | 2013-11-29 | 2016-11-24 | 株式会社 ハイディープHiDeep Inc. | 仮想タッチパッド操作方法及びこれを行う端末機 |
US10558334B2 (en) * | 2014-03-31 | 2020-02-11 | Htc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ssaging |
US9542027B2 (en) * | 2014-04-16 | 2017-01-1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Pressure-based input method for user devices |
US9887949B2 (en) * | 2014-05-31 | 2018-02-06 | Apple Inc. | Displaying interactive notifications on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US9185062B1 (en) * | 2014-05-31 | 2015-11-10 | Apple Inc. | Message user interfaces for capture and transmittal of media and location content |
CN105094801B (zh) | 2015-06-12 | 2019-12-2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 |
-
2015
- 2015-06-12 CN CN201510320930.XA patent/CN105094801B/zh active Active
- 2015-12-18 TW TW104142735A patent/TWI693546B/zh active
-
2016
- 2016-02-06 HK HK16101465.6A patent/HK1213658A1/zh unknown
- 2016-06-10 US US15/179,592 patent/US10437455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6-10 WO PCT/US2016/037007 patent/WO201620131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
- 2019-09-17 US US16/573,542 patent/US1114419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7029A (zh) * | 2012-07-27 | 2014-02-12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控制系统及方法 |
WO2014167570A1 (en) * | 2013-04-10 | 2014-10-16 | Technologies For Voice Interfac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and using prosody features |
CN104182115A (zh) * | 2013-05-21 | 2014-12-0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阅读类应用中的翻页设置方法及装置、终端 |
CN104182166A (zh) * | 2013-05-28 | 2014-12-03 |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4252301A (zh) * | 2013-06-26 | 2014-12-31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优化单手操作的系统、方法及电子装置 |
CN103838487A (zh) * | 2014-03-28 | 2014-06-04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3984486A (zh) * | 2014-06-06 | 2014-08-13 | 可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应用程序功能添加方法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60364112A1 (en) | 2016-12-15 |
HK1213658A1 (zh) | 2016-07-08 |
WO2016201315A1 (en) | 2016-12-15 |
US11144191B2 (en) | 2021-10-12 |
TWI693546B (zh) | 2020-05-11 |
CN105094801A (zh) | 2015-11-25 |
TW201643681A (zh) | 2016-12-16 |
US10437455B2 (en) | 2019-10-08 |
US20200012406A1 (en) | 2020-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94801B (zh) | 应用功能激活方法及装置 | |
CN106326710B (zh) | 一种快捷启动支付界面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4780155B (zh) | 设备绑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4598111B (zh) | 切换显示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5224195B (zh) | 终端操作方法和装置 | |
CN102780653B (zh) | 即时通信中快捷通信的方法、客户端及系统 | |
CN104461304A (zh) | 控制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600796A (zh) | 智能电视的控制模式切换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5242870A (zh) | 具有触摸屏的终端的防误触方法及装置 | |
CN105159559A (zh) | 移动终端控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8920071B (zh) | 基于异形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US20150025882A1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conversation service based on messenger, user interfa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4732201A (zh) | 触摸按键和指纹识别实现装置、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4123093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9814801A (zh) | 应用登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7888965A (zh) | 图像礼物展示方法及装置、终端、系统、存储介质 | |
CN105072246A (zh) | 信息同步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4298424A (zh) | 一种文件操作方法及装置 | |
CN105187671A (zh) | 录音方法及装置 | |
CN105468281A (zh) | 显示设置界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461366A (zh) | 激活移动终端的操作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247794A (zh) | 直播中的话题引导方法、直播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15103231A (zh) | 视频通话方法、装置、第一电子设备及第二电子设备 | |
WO2016131181A1 (zh) | 一种指纹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6933111A (zh) | 一种控制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365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