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094789A - 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94789A
CN105094789A CN201410219459.0A CN201410219459A CN105094789A CN 105094789 A CN105094789 A CN 105094789A CN 201410219459 A CN201410219459 A CN 201410219459A CN 105094789 A CN105094789 A CN 1050947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application
operating system
floating layer
data 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194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志俊
戴小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194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94789A/zh
Priority to TW103132970A priority patent/TWI654556B/zh
Priority to US14/716,698 priority patent/US20150339030A1/en
Priority to PCT/US2015/031714 priority patent/WO2015179481A2/en
Publication of CN105094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947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using ic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2Selection of displayed objects or displayed text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6Drag-and-dro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2Event management; Broadcasting; Multicasting; Not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操作系统的数据流转方法以实现数据在不同应用之间更加方便的流转的目的。其中,操作系统中提供了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例如,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应用发出的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呈现操作系统的界面;接收第一应用通过调用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响应于用于展示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在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调用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电脑等终端的普及,在终端上提供的各种应用也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一般来说,这些应用都是利用自身提供的功能从外部获得数据实体,通过视图展现数据实体。数据实体是承载各种信息的载体。由于不同应用在交互方式、使用场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数据,在不同的应用中也可能有不同的输入要求或表现形式,具体与应用自身所提供的功能有关。如果用户想将一个应用中的数据在另一个应用以另一种表现形式出现,则需要用户开启另一应用手动输入。例如,假设淘宝应用中提供了订票功能,用户在订机票后,淘宝应用可能在机票样式的卡片视图中展现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到达地等信息。如果用户想在日历应用里,通过自身的卡片视图看到相关行程提醒,则需要在日历应用中,重新按照日历应用的输入要求手动输入这些信息。
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将一应用中已有数据按照另一应用的输入要求重新输入,操作不够便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以实现数据在不同应用之间更加方便的流转的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应用于操作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中提供了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该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应用发出的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呈现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接收所述第一应用通过调用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其中,所述数据实体与所述第一卡片视图对应,以及,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响应于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流转装置,配置于操作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中提供了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系统界面呼出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应用发出的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呈现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接收数据实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应用通过调用所述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其中,所述数据实体与所述第一卡片视图对应,以及,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
可见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操作系统中提供了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因此,操作系统可以接收第一卡片视图所在的第一应用通过调用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并且,由于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因此,用户可以拖动该第二视图到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由于操作系统响应于用户该操作,调用该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从而使得数据实体流转入第二应用,因此,操作系统可以作为流转数据实体的桥梁,使用户通过拖动数据实体对应的视图完成数据实体在应用之间流转,实现了便于用户操作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转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转方法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淘宝应用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操作系统界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应用图标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数据实体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转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针对数据在不同应用之间流转不便的问题,本申请人发现,在应用中,对于用户最直观的是用于展现数据实体的卡片视图,如果能够使用户直观地通过拖动卡片视图使对应的数据实体在应用之间流转,将给用户的操作带来极大的方便。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的应用于操作系统的数据流转方法。作为实现的前提,本申请实施例在操作系统中预定义了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应用可以通过调用该数据访问接口向操作系统的存储区域进行读/写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标准定义具体内容不限,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进行定义。
例如,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转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10、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应用发出的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呈现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操作系统具体为哪一种操作系统不限。操作系统可以依据自身提供的消息处理机制接收第一应用发出的消息。例如,所述操作系统可以为Android(安卓)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接收的第一应用发出的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可以是携带了呼出桌面指令的Intent(意图)消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具体可以由所述第一应用在自身的第一卡片视图处于被选中状态时发出。其中,第一卡片视图处于被选中状态的具体实现方式不限。例如,可以将第一卡片视图被长按视为第一卡片视图处于被选中状态。当用户在第一应用中长按第一卡片视图时,第一应用相应向操作系统发出呼出操作系统界面(或称,系统桌面)的消息,从而操作系统可以接收到第一应用发出的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呈现系统桌面。
S120、接收所述第一应用通过调用所述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其中,所述数据实体与所述第一卡片视图对应,以及,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应用在发出对数据访问接口的调用之前,第一应用可以从自身用于存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对应的数据实体的位置,读取出所述数据实体,并发出对操作系统的数据访问接口的调用。例如,如果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第一应用调用的可以是Android操作系统的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provider接口。
其中,呈现在操作系统界面上的第二视图的样式以及生成时机不限。例如,可以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一种是: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所述卡片视图为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呈现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之后,直接在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或者,为了使用户能够选择生成卡片视图的时机以及位置,在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之前,可以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浮层,并根据所述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在浮层上绘制图像,从而当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呈现时,所述浮层自动以选中状态浮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以供拖拽。当操作系统检测到所述浮层从选中状态转为被放开状态时,可以根据所述浮层的显示样式,在所述浮层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的位置处生成卡片视图。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实现方式中,接收所述第一应用通过调用所述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以及,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这两个步骤不存在必须的先后顺序,可以按照具体实施场景需要设置执行顺序。
另一种是: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上呈现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的浮层。具体地,所述浮层可以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其中,所述浮层上有所述第一应用根据所述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绘制出的图像,当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呈现时,所述浮层自动以选中状态浮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以供拖拽。在该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卡片视图展示了数据实体,而浮层上有根据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绘制出的图像,因此,该浮层同样可以用于展示所述数据实体。
S130、响应于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应用可以是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动时,所经过的任意图标所对应的应用。
考虑到有些应用可能会提供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而有些应用可能不会。为了避免向未提供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数据而导致程序运行错误,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时,还进一步检测所述第二应用是否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如果是,则进入所述调用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的步骤。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为操作系统,而应用所提供的数据访问接口等信息会暴露在操作系统的相关注册信息中。因此,操作系统可以在相关注册信息中查找出应用是否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例如,如果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可以为第二应用提供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provider接口。其中,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内容不限,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需要进行定义。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标准定义与第二预设标准定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标准定义与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定义一致,是相同的定义,也即,操作系统与可接收数据实体流入的第二应用提供了定义一致的数据访问接口。
另外,为了使用户准确的将数据实体流转入能够接收该数据实体的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在用户拖动第二视图过程中,还给出了相应提示。具体地,例如,如果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且所述第二应用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本申请实施例还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浮层(例如,可以在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呈现该浮层),其中,所述浮层上显示了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二应用可接收数据实体写入;如果接收到确定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的消息,进入所述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的步骤。另外,如果未接收到确定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的消息,且所述第二视图从所述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被拖动离开,则可以删除所呈现的浮层。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确定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的消息具体体现形式不限,例如,可以是浮层被松开这一事件产生的消息等等。
为了响应于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这一事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对是否发生这一事件进行监测,具体地,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响应于第二视图被拖动(例如,参照上述两种实现方式,可以响应于操作系统界面上生成的卡片视图被拖动,或者响应于操作系统界面上用于展示数据实体的浮层被拖动),在被拖动过程中,不断比较该被拖动的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上的坐标与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的应用的图标的坐标;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该被拖动的第二视图是否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如果是,确定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向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之后,第二应用对所述数据实体的存储、处理和展示方式不限,具体与第二应用自身业务所提供的功能相关。例如,在向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时,第二应用可以响应于该写入操作,进而在应用内生成符合自己场景需要的用于展示该数据实体的卡片视图。当用户开启第二应用后,可以在第二应用的界面上看到展示了该数据实体的卡片视图。
可见,在操作系统中应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由于在操作系统中提供了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操作系统可以接收第一卡片视图所在的第一应用写入的数据实体;并且,由于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因此,用户可以拖动该第二视图到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由于操作系统响应于用户该操作,调用该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从而使得数据实体流转入第二应用。因此,操作系统可以作为流转数据实体的桥梁,使用户通过拖动数据实体对应的视图完成数据实体在应用之间流转,实现了便于用户操作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了可以使用户通过拖动数据实体对应的视图完成数据实体在应用之间流转的操作,还可以在后台直接流转数据实体。例如,在接收所述第一应用通过调用所述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之后,还可以响应于除了拖动第二视图之外的其他特定操作选择任一应用,例如用户通过点选操作系统的界面上显示的任一应用的图标选择任一应用,如果该任一应用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则通过调用该数据访问接口将数据实体写入该任一应用。
下面,以终端中运行的操作系统为Android操作系统、第一应用为淘宝客户端应用,第二应用为日历应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在这一应用场景下,使用户通过拖动数据实体对应的视图完成数据实体在应用之间流转的可能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例如,如图2所示,该实现方式可以包括:
S200、淘宝客户端应用响应于用户在如图3所示淘宝客户端应用301中长按卡片视图302(如图3所示的手机卡片视图),通过引用Canvas类(画布,是Android操作系统中提供的用于绘图的类)创建浮层303。
S201、淘宝客户端应用根据该卡片视图302的样式(如尺寸等)在浮层上绘制出图像,向操作系统发送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intent消息。
例如,其中,根据该卡片视图的样式在浮层上绘制出图像可以通过以下程序代码片段实现:
S210、操作系统接收淘宝客户端应用发送的intent消息,相应呈现如图4所示的操作系统的系统桌面401,展示数据实体的浮层402浮现在系统桌面401上以供用户拖拽。
例如,其中,淘宝客户端应用发送intent消息可以通过以下程序代码片段实现:
Intenti=newIntent(Intent.ACTION_MAIN);
i.setFlags(Intent.FLAG_ACTIVITY_NEW_TASK);
i.addCategory(Intent.CATEGORY_HOME);
startActivity(i);
S220、操作系统响应于用户在操作系统的界面上拖动展示数据实体的浮层,当用户停止拖动松开浮层时,根据所述浮层的显示样式,在所述浮层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的位置处生成如图5所示的卡片视图501;以及,操作系统接收淘宝客户端应用通过调用所述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其中,所述卡片视图501用于展示该被写入的数据实体。
更具体地,所生成的机票卡片视图501的显示样式基于浮层上图像的显示样式展现。写入的与机票卡片视图302对应的数据实体可以为如图6所示的数据实体。从程序代码实现上来说,淘宝客户端应用调用操作系统的provider,向操作系统写入数据实体可以通过程序代码ContentResolver.insert(insertUri,values)实现。其中,insertUri可以是数据实体被写入的地址,例如地址:content://com.yunos.lifecard/cards;values是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内容,其中包含了要写入的数据实体,例如,第一预设标准定义可以要求values包含以下内容: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可以将淘宝客户端应用中的数据实体通过拖动对应的卡片视图的方式,将数据实体对应的卡片视图拖放至桌面以及将数据实体存储在操作系统中,并且用户可以进一步在操作系统界面上对数据实体对应的卡片视图进行拖动、展示等操作。
S230、操作系统响应于用户拖动卡片视图501的操作,在用户拖动卡片视图501的过程中,不断比较卡片视图501的坐标与操作系统界面上的所有应用图标的坐标,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卡片视图501是否被拖动到任一应用图标所在位置。
例如,可以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卡片视图中至少一点的坐标与应用图标中至少一点的坐标相同,或者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是否二者坐标差值小于预设范围等不限。
S231、当卡片视图501被拖动到任一应用图标502(如,日历应用图标)所在位置时,检测该应用是否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如果该应用暴露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则在该应用图标所在位置呈现浮层,在浮层上显示该应用可接收数据实体写入的提示消息。
S232、如果用户松开浮层,操作系统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浮层被松开事件所产生的消息,确定用户需要向该应用写入数据实体,调用该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该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
例如,日历应用得到淘宝应用中机票卡片视图对应的机票信息之后,可以结合该机票信息实现对应的行程提醒功能,在日历视图上显示行程提醒。
可见,在Android操作系统中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只要任一应用提供了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用户可以以操作系统界面为桥梁,在淘宝客户端应用与任一应用之间通过拖动数据实体对应的卡片视图的方式实现数据实体在应用之间的流转。
与上述数据流转的方法相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流转装置。例如,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流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可以包括:
系统界面呼出单元710,可以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应用发出的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呈现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例如,其中,所述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具体可以由所述第一应用在自身的第一卡片视图处于被选中状态时发出;
接收数据实体单元720,可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应用通过调用所述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其中,所述数据实体与所述第一卡片视图对应,以及,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
数据写入单元730,可以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
可见,在操作系统中配置本申请提供的装置,操作系统可以作为流转数据实体的桥梁,使用户通过拖动数据实体对应的视图完成数据实体在应用之间流转,实现了便于用户操作的目的。
为了避免向未提供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数据而导致程序运行错误,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数据写入单元730,还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时,检测所述第二应用是否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如果是,则进入所述调用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呈现在操作系统界面上的用于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的样式以及生成时机不限。例如,可以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视图可以是在操作系统界面上生成的卡片视图。具体地,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数据实体单元720,可以用于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所述卡片视图为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所述卡片视图为用于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在呈现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之后,直接在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或者,为了使用户能够选择生成卡片视图的时机以及位置,在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之前,由可以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浮层,并根据所述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在浮层上绘制图像,从而当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呈现时,所述浮层自动以选中状态浮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以供拖拽。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浮层检测单元721,可以用于检测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上的浮层是否被放开,所述浮层具体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其中,所述浮层上有所述第一应用根据所述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绘制出的图像,当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呈现时,所述浮层自动以选中状态浮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以供拖拽。所述接收数据实体单元720,可以用于当所述浮层检测单元721检测到所述浮层从选中状态转为被放开状态时,根据所述浮层的显示样式,在所述浮层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的位置处生成卡片视图。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例如,所述接收数据实体单元720,可以用于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上呈现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的浮层,其中,所述浮层为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所述浮层上有所述第一应用根据所述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绘制出的图像,当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呈现时,所述浮层自动以选中状态浮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以供拖拽。
另外,考虑到用户并不能确定操作系统界面上的哪个图标对应的应用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为了使用户准确的将数据实体流转入能够接收该数据实体的应用中,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浮层提示单元740,可以用于如果所述数据写入单元730判定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且所述第二应用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则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浮层,其中,所述浮层上显示了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二应用可接收数据实体写入。确认接收单元750,可以用于接收确定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的消息。相应地,该实现方式中所述数据写入单元730,可以用于如果判定所述第二应用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且所述确认接收单元750接收到确定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的消息,则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
需要注意的是,浮层检测单元721、浮层提示单元740,确认接收单元750在图7中用虚线绘制,以表示这些单元不是本申请装置的必要单元。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系统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操作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中提供了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应用发出的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呈现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
接收所述第一应用通过调用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其中,所述数据实体与所述第一卡片视图对应,以及,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
响应于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具体由所述第一应用在自身的第一卡片视图处于被选中状态时发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时,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应用是否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
如果是,则进入所述调用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包括:
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所述卡片视图为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之前,还包括:检测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上的浮层是否被放开,其中,所述浮层具体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其中,所述浮层上有所述第一应用根据所述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绘制出的图像,当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呈现时,所述浮层自动以选中状态浮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以供拖拽;
所述在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的具体实现为,当检测到所述浮层从选中状态转为被放开状态时,根据所述浮层的显示样式,在所述浮层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的位置处生成卡片视图。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包括:
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上呈现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的浮层,其中,所述浮层为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所述浮层上有所述第一应用根据所述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绘制出的图像,当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呈现时,所述浮层自动以选中状态浮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以供拖拽。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且所述第二应用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还包括:
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浮层,其中,所述浮层上显示了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二应用可接收数据实体写入;
如果接收到确定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的消息,进入所述调用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系统为Android(安卓)操作系统;
所述数据访问接口为provider(提供者)接口;
所述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为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Intent(意图)消息。
9.一种数据流转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于操作系统,其中,所述操作系统中提供了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所述装置包括:
系统界面呼出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第一应用发出的呼出操作系统界面的消息,呈现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
接收数据实体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应用通过调用所述符合第一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写入的数据实体,其中,所述数据实体与所述第一卡片视图对应,以及,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
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写入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时,检测所述第二应用是否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如果是,则进入所述调用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数据实体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生成卡片视图,所述卡片视图为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浮层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上的浮层是否被放开,其中,所述浮层具体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其中,所述浮层上有所述第一应用根据所述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绘制出的图像,当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呈现时,所述浮层自动以选中状态浮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以供拖拽;
其中,所述接收数据实体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浮层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浮层从选中状态转为被放开状态时,根据所述浮层的显示样式,在所述浮层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的位置处生成卡片视图。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数据实体单元,用于在所述操作系统界面上呈现由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卡片视图被选中时创建的浮层,其中,所述浮层为展示所述数据实体的第二视图,所述浮层上有所述第一应用根据所述第一卡片视图的显示样式绘制出的图像,当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呈现时,所述浮层自动以选中状态浮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以供拖拽。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浮层提示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数据写入单元判定所述第二视图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被拖至第二应用的图标所在位置,且所述第二应用提供了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则在所述操作系统的界面上呈现浮层,其中,所述浮层上显示了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二应用可接收数据实体写入;
确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确定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的消息;
其中,所述数据写入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确认接收单元接收到确定向第二应用写入数据实体的消息,则调用所述第二应用的符合第二预设标准定义的数据访问接口,向所述第二应用写入所述数据实体。
CN201410219459.0A 2014-05-22 2014-05-22 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50947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9459.0A CN105094789A (zh) 2014-05-22 2014-05-22 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
TW103132970A TWI654556B (zh) 2014-05-22 2014-09-24 Data circ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4/716,698 US20150339030A1 (en) 2014-05-22 2015-05-19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fer across applications
PCT/US2015/031714 WO2015179481A2 (en) 2014-05-22 2015-05-20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fer across application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19459.0A CN105094789A (zh) 2014-05-22 2014-05-22 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94789A true CN105094789A (zh) 2015-11-25

Family

ID=54556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19459.0A Pending CN105094789A (zh) 2014-05-22 2014-05-22 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339030A1 (zh)
CN (1) CN105094789A (zh)
TW (1) TWI65455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1521A (zh) * 2018-07-26 2020-02-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可视化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59913B2 (en) 2016-12-05 2019-07-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face for creating and comparing multiple object sets
CN108803958B (zh) * 2017-04-26 2022-12-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载入控制、云存储应用中实现上传的交互方法和装置
USD1059394S1 (en) * 2023-03-02 2025-01-28 AC Carrier Technologies Inc. Display screen or a portion thereof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WO2024255888A1 (zh) * 2023-06-16 2024-12-1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080A (zh) * 2012-04-23 2013-10-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在运行时支持微件的跨容器移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03530127A (zh) * 2013-10-22 2014-01-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699369A (zh) * 2012-09-27 2014-04-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消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3761020A (zh) * 2013-11-28 2014-04-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导航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4756A (en) * 1989-03-10 1993-05-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rect manipulation of icons via conversational linking
US5867144A (en) * 1991-11-19 1999-02-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he direct manipulation of information, including non-default drag and drop operation
US20060155788A1 (en) * 2000-03-09 2006-07-13 Pkwar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and managing computer archive files
US6590568B1 (en) * 2000-11-20 2003-07-08 Nokia Corporation Touch screen drag and drop input technique
US7739604B1 (en) * 2002-09-25 2010-06-15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windows
US7650575B2 (en) * 2003-03-27 2010-01-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Rich drag drop user interface
US7665028B2 (en) * 2005-07-13 2010-02-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Rich drag drop user interface
US8275399B2 (en) * 2005-09-21 2012-09-25 Buckyball Mobile Inc. Dynamic context-data tag cloud
KR100831721B1 (ko) * 2006-12-29 2008-05-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64885B1 (ko) * 2007-02-21 2014-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아이콘을 이용한 메시지 수신 표시 방법 및 단말기
US9532164B2 (en) * 2007-10-12 2016-12-27 Empire Ip Llc Mashing mapping content displayed on mobile devices
US8411046B2 (en) * 2008-10-23 2013-04-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lumn organization of content
US9015611B2 (en) * 2009-03-23 2015-04-21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Transferring component hierarchies between applications
US9197736B2 (en) * 2009-12-31 2015-11-24 Digimarc Corporation Intuitive comput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8121618B2 (en) * 2009-10-28 2012-02-21 Digimarc Corporation Intuitive comput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150193108A1 (en) * 2010-07-30 2015-07-09 Jian Li Drag and Drop Downloading of Content Referenced by Displayed Elements
US8924858B2 (en) * 2010-11-01 2014-12-30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ouch-base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data
TWI435262B (zh) * 2011-04-22 2014-04-21 Wistron Corp 使用者介面之呈現及運作方法、程式產品及系統
US8788947B2 (en) * 2011-06-14 2014-07-22 LogMeln, Inc. Object transfer method using gesture-based computing device
US10162491B2 (en) * 2011-08-12 2018-12-25 Otoy Inc. Drag and drop of objects between applications
US20130085866A1 (en) * 2011-10-04 2013-04-04 Ilya Levitis Floating smartphone icon messaging system
US8887152B1 (en) * 2011-11-04 2014-11-11 Trend Micro, Inc. Android application virtual environment
KR101478134B1 (ko) * 2012-02-29 2015-01-26 주식회사 팬택 모바일 디바이스의 파일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바일 디바이스
US20130275904A1 (en) * 2012-04-11 2013-10-17 Secondprism Inc. Interactive data visualization and manipulation
US9743017B2 (en) * 2012-07-13 2017-08-22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Integrated mobile desktop
US8943582B1 (en) * 2012-07-18 2015-01-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Transferring information among devices using cameras
HK1214046A1 (zh) * 2012-12-07 2016-07-15 优特设备有限公司 向设备驱动器发布通知数据
US9552338B2 (en) * 2013-03-11 2017-01-2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chanisms to compose, execute, save, and retrieve hyperlink pipelines in web browsers
WO2014155623A1 (ja) * 2013-03-28 2014-10-02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端末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47953B1 (ko) * 2013-04-04 2015-08-28 주식회사 팬택 그래픽 오브젝트 배치 편의를 위한 스마트 기기 및 그래픽 오브젝트 배치 방법
JP6451053B2 (ja) * 2014-01-22 2019-0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1428177A (zh) * 2014-05-14 2020-07-17 网页云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web内容生成的方法和系统
KR102255361B1 (ko) * 2014-11-18 2021-05-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인텐트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080A (zh) * 2012-04-23 2013-10-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在运行时支持微件的跨容器移动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99369A (zh) * 2012-09-27 2014-04-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消息展示方法和装置
CN103530127A (zh) * 2013-10-22 2014-01-22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图标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761020A (zh) * 2013-11-28 2014-04-3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捷导航的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1521A (zh) * 2018-07-26 2020-02-2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可视化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851521B (zh) * 2018-07-26 2024-03-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数据可视化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339030A1 (en) 2015-11-26
TWI654556B (zh) 2019-03-21
TW201545040A (zh) 2015-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94288B2 (en) Sticker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messaging apps
US20190147185A1 (en) Privacy protection in captured image for distribution
CN108287708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567628B2 (en) Cognitive composi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icons
US11431182B2 (en) Resource statistics col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9984086B2 (en) Performing actions on objects as a result of applying tags to the objects
US10928992B2 (en) HTML editing operations
CN105094789A (zh) 一种数据流转方法及装置
US20190114155A1 (en) System configured from non-developer-oriented application platform
US20200183996A1 (en) Social media tag suggestion based on product recognition
CN104978180A (zh) 一种未处理事件的提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65604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9509567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app)のためのリソースロード方法、サービス機能実施方法及び装置
US9813305B2 (en) Enabling a tag to show status
CN107391003A (zh) 导航数据处理方法
CN107895007A (zh) 配置页面元素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15422A (zh) 一种应用软件界面流程自定义的方法
US20230138668A1 (en) Dynamic identification of cloud storage destination for multi-user files
CN107544723A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611144B (zh) 权限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6192789A (zh) 一种云文档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085146B2 (en) Handling instant message delivery media to end user
US20140244538A1 (en)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configuration and execution
US20130151964A1 (en) Displaying dynamic and shareable help data for images a distance from a pointed-to location
US10602332B2 (en) Programming organizational links that propagate to mobile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306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1306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