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080570B - 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80570B
CN105080570B CN201410202956.XA CN201410202956A CN105080570B CN 105080570 B CN105080570 B CN 105080570B CN 201410202956 A CN201410202956 A CN 201410202956A CN 105080570 B CN105080570 B CN 105080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gas
fluid bed
reacto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29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80570A (zh
Inventor
庞颖聪
陶跃武
宋卫林
李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Shangha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4102029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805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80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0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80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80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84Recycling of catalyst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在流化床中对活性下降的催化剂原位再生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采用惰性气体在常压高温下除去至少部分催化剂表面吸附的重质油蜡;其次采用惰性气体和氢气的混和气对活性下降的催化剂进行第一再生;再次采用惰性气体和一氧化碳以及低碳烯烃的混合气对活性下降的催化剂在合适的条件进行第二再生。经过上述再生的催化剂的活性可以完全恢复到活性下降前的水平,并且流化床中原位再生,可以很简单地从反应状态切换到再生状态,再生完成后再简单的切换到反应状态。该发明适用于但不限于大规模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生产时的催化剂的再生过程。

Description

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费托(Fascher-Tropsch)合成是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烃的过程,是煤及天然气间接液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该方法是1923年由德国科学家Frans Fischer和Hans Tropsch发明的,即CO在金属催化剂上发生非均相催化氢化反应,生成以直链烷烃和烯烃为主的混合物的过程。
德国在上世纪20年代就开展了对费托合成的研究和开发,并在1936年实现了工业化,二战后因在经济上无法与石油工业竞争而关闭;南非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石油资源匾乏,且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经济与政治制裁的限制,迫使其发展煤制油工业技术,并于1955建成了第一座生产能力为25~40万吨产品/年的煤基F-T合成油厂(Sasol-1)。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世界性石油危机,造成世界原油价格跌荡起伏、大起大落,基于战略技术储备的考虑,F-T合成技术重新唤起工业化国家的兴趣。1980年和1982年,南非Sasol公司又相继建成并投产了两座煤基合成油厂。但1986年世界油价的大幅下跌,推迟了F-T合成技术在其它国家的大规模工业化进程。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资源日趋短缺和劣质化,同时煤炭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却不断增加,费托技术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费-托合成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常用的费托催化剂,从活性组分上来说分为两大类:铁基催化剂和钴基催化剂;而常见的合成工艺从合成条件角度来分类的话分为两大类:高温费托合成工艺和低温费托合成工艺;合成工艺从所使用的反应器不同来分类的话分为三大类:固定床费托合成工艺,流化床费托合成工艺(有早期的循环流化床以及后来在循环流化床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固定流化床)以及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其中的固定床与浆态床一般应用于低温费托工艺,多用于重质油以及蜡的生产,而流化床则更适用于生产较为轻质的烃类的高温费托工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是与日俱增。我国能源的特点是富煤少气缺油,煤炭直接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日趋受到重视。开发由煤/天然气经合成气转化为石油产品的过程,不但可以减小能源上对国外的依赖,而且对于解决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文献和专利报道的费托催化剂比较多的是适用于低温高压浆态床反应器来生产高碳长链烃,一般多是沉淀铁催化剂,或浸渍型钴催化剂。如美国Rentech公司在专利USP5504118和CN1113905A中就报道了一种适用于浆态床反应器的费托合成沉淀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轻质烃的费托合成一般多在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该工艺的特点是反应温度较高,转化率较高,不存在液固分离的困难。目前已有报道的应用于流化床费托合成的多为熔铁型催化剂,偶有一些类型的沉淀铁催化剂。如专利CN1704161A中就提及了一种用于费托合成的熔铁型催化剂的制备,专利CN1695804A中提及了一种用于流化床的沉淀铁催化剂。
合成气制备低碳烯烃有直接法和间接法,所谓直接法也就是特定条件下即特定的催化剂下的高温费托合成。目前虽然有一些将固定床应用于高温费托用于低碳烯烃生产的尝试,如德国的鲁尔,中国大连化物所,但是由于费托合成反应为强放热反应,使用固定床时,反应器内撤热困难,易飞温,使催化剂容易失活,这些尝试均止于实验室阶段。
在装置运行过程中,随着催化剂运转时间的延长,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均会有所降低,当活性降低至一定程度后,需要对催化剂进行处理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有效的再活化方法是费托合成催化剂长周期运转的关键技术之一。US6022755公开了一种费托合成催化剂的活化方法,该方法为在费托合成操作模式下,逐渐降低原料气中CO的含量,至反应器出口H2/CO比超过10∶1,在此工况下运转一定的时间,使催化剂性能得到部分恢复。US6486220公开了一种费托合成催化剂的活化方法,该方法为待生催化剂在含有蒸汽的气氛中进行活化处理。活化处理条件为:温度250~350℃、活化时间至少4h、活化气体体积空速至少0.5、活化压力10~350pisg、活化气体含有不超过10体积%的氢气。US2003166451公开了一种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再生方法,该方法采取在包含有氨或弱有机酸在内的氢气气氛中对催化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催化剂性能得到部分恢复。但是在费托合成催化剂再生过程中,当反应气氛以及操作条件调节不当时,会出现严重的超温现象,反而会导致费托合成催化剂性能下降。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过流化床内原位再生催化剂使其活性基本恢复如初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即在流化床中对活性下降的催化剂原位再生,该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采用惰性气体在常压高温下除去至少部分催化剂表面吸附的重质油蜡;其次采用惰性气体和氢气的混和气对活性下降的催化剂进行第一再生;再次采用惰性气体和一氧化碳以及低碳烯烃的混合气对活性下降的催化剂在合适的进行第二再生。经过上述再生的催化剂的活性可以基本完全恢复到活性下降前的水平,并且流化床中原位再生,可以很简单地从反应状态切换到再生状态,再生完成后再简单的切换到反应状态。该发明适用于但不限于大规模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生产时的催化剂的再生过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催化剂失活后,停反应气,将进气切换为体积空速为300~10000h-1的置换气体,置换气体为惰性气体;
(2)完成步骤(1)后,调节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节反应器温度为280~52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30h;
(3)完成步骤(2)后,将反应器的压力升到0.01~5.0MPa,将置换气体切换为再生气体Ⅰ,调节再生气体Ⅰ的体积空速为300~10000h-1,然后将反应器加热到230~48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下停留3~60小时;再生气体Ⅰ为惰性气体与氢气的混合气;
(4)保持步骤(3)的体积空速、温度以及压力不变,将再生气体Ⅰ切换为再生气体Ⅱ,停留4~60小时;再生气体Ⅱ为惰性气体、一氧化碳和低碳烯烃的混合气。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完成后,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250~430℃,将再生气体Ⅱ切换为空速为300~16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再生中所使用的惰性气体优选为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至少一种;步骤中(1)的惰性气体体积空速的优选范围为1000~8000h-1;步骤(2)反应器温度的优选范围为300~500℃,停留时间的优选范围为5~25h;步骤(3)中惰性气体与氢气的体积比优选为惰性气体:H2=(0~10):1,体积空速的优选范围为1000~8000h-1,温度的优选范围为245~460℃,压力的优选范围为0.1~4.5MPa,停留时间的优选范围10~50h;步骤(4)所使用的低碳烯烃优选为选自乙烯、丙烯、丁烯和异丁烯中的至少一种;步骤(4)中的惰性气体与一氧化碳与低碳烯烃的体积比优选为惰性气体:一氧化碳:低碳烯烃=(0-10.0):1.0:(0.2-2.0);步骤(3)中反应器的压力优选为0.6~3.5MPa;步骤中(4)中再生气体Ⅱ的停留时间的优选范围为6~50h。
该发明中使用的催化剂是反应过1500小时的铁基催化剂,催化剂主金属活性组分是铁,助剂选自锰,铜,锌,钴,镍,镧系稀土,碱土金属,碱金属等,结构助剂选自二氧化硅,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铝,催化剂为喷雾干燥成型的微球形适用于流化床用的颗粒度分布的外形。
本发明的再生方法不仅限于用于铁基催化剂的再生,由于在费托合成中催化剂的积碳类型相近,故可用于其他体系的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再生中。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在催化剂进行合成反应的流化床反应器内原位再生,反应中发现活性下降超过可容忍范围即可立刻切换到再生,再生完成后即可很简单地切换到反应状态,操作简单;再生后的催化剂的活性可以基本完全恢复到活性下降前的水平,即转化率与低碳烯烃的选择性可以基本恢复到反应最初状态时的转化率与选择性;流化床内的再生,良好的散热性,避免了再生时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超温现象;催化剂再生后可立马投入到GTO的合成生产中,适用于大型流化床GTO装置。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300h-1的氮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28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230℃,压力为0.01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300h-1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小时,其中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N2:H2=10:1;
(5)保持前面的温度与空速不变,将反应器压力升至0.2MPa;
(6)将活化气切换为氮气与一氧化碳以及乙烯的混合气,氮气与一氧化碳与乙烯的体积比为氮气:一氧化碳:乙烯=10:1:2,停留4h;
(7)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25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3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1.8: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
【实施例2】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10000h-1的氦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52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0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480℃,压力为5.0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10000h-1氢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60小时;
(5)保持前面的温度与空速不变,将反应器压力升至10MPa;
(6)将活化气切换为氦气与一氧化碳以及丙烯的混合气,氦气与一氧化碳与丙烯的体积比为氮气:一氧化碳:乙烯=10:1:0.2,停留60h;
(7)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43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16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5: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
【实施例3】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1000h-1的氩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30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5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245℃,压力为0.1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1000h-1氩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10小时,其中氩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氩气:H2=1:1;
(5)保持前面的温度与空速不变,将反应器压力升至0.6MPa;
(6)将活化气切换为氩气与一氧化碳以及正丁烯的混合气,氩气与一氧化碳与正丁烯的体积比为氩气:一氧化碳:正丁烯=10:1:1,停留6h;
(7)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26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5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2.0: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
【实施例4】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8000h-1的氮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50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25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460℃,压力为4.5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8000h-1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50小时,其中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N2:H2=1:1;
(5)保持前面的温度与空速不变,将反应器压力升至7.5MPa;
(6)将活化气切换为一氧化碳以及异丁烯的混合气,一氧化碳与异丁烯的体积比为一氧化碳:异丁烯=1:1,停留50h;
(7)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42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15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4.8: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
【实施例5】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6000h-1的氮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48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15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400℃,压力为2.5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6000h-1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6小时,其中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N2:H2=1:1;
(5)保持前面的温度与空速不变,将反应器压力升至3.5MPa;
(6)将活化气切换为氮气与一氧化碳以及低碳烯烃的混合气,氮气与一氧化碳与低碳烯烃的体积比为氮气:一氧化碳:低碳烯烃=3:1:1,停留30h,其中低碳烯烃为乙烯与丙烯按体积比1:1混合;
(7)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35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8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2: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
【实施例6】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6000h-1的氮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45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15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400℃,压力为2.5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6000h-1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6小时,其中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N2:H2=5:1;
(5)保持前面的温度与空速不变,将反应器压力升至3.5MPa;
(6)将活化气切换为氮气与一氧化碳以及低碳烯烃的混合气,氮气与一氧化碳与低碳烯烃的体积比为氮气:一氧化碳:低碳烯烃=3:1:1,停留30h,其中低碳烯烃为乙烯与正丁烯按体积比1:1混合;
(7)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35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8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3: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
【实施例7】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6000h-1的氮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48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15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400℃,压力为2.5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6000h-1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6小时,其中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N2:H2=1:1;
(5)保持前面的温度与空速不变,将反应器压力升至3.5MPa;
(6)将活化气切换为氮气与一氧化碳以及低碳烯烃的混合气,氮气与一氧化碳与低碳烯烃的体积比为氮气:一氧化碳:低碳烯烃=3:1:1,停留30h,其中低碳烯烃为乙烯与丙烯与异丁烯按体积比1:1:1混合;
(7)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35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8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2.5: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
【比较例1】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6000h-1的氮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60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15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500℃,压力为2.5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6000h-1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6小时,其中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N2:H2=1:1;
(5)保持前面的温度与空速不变,将反应器压力升至3.5MPa;
(6)将活化气切换为氮气与一氧化碳以及低碳烯烃的混合气,氮气与一氧化碳与低碳烯烃的体积比为氮气:一氧化碳:低碳烯烃=3:1:1,停留30h,其中低碳烯烃为乙烯与丙烯按体积比1:1混合;
(7)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35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8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2: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
【比较例2】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6000h-1的氮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20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15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220℃,压力为2.5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6000h-1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6小时,其中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N2:H2=1:1;
(5)保持前面的温度与空速不变,将反应器压力升至3.5MPa;
(6)将活化气切换为氮气与一氧化碳以及低碳烯烃的混合气,氮气与一氧化碳与低碳烯烃的体积比为氮气:一氧化碳:低碳烯烃=3:1:1,停留30h,其中低碳烯烃为乙烯与丙烯按体积比1:1混合;
(7)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35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8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2: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
【比较例3】
(1)将1.5英寸,装有100g原始铁基催化剂(该催化剂为共沉淀喷雾干燥制备,组成按原子比计为100Fe/80Mn/5K/80SiO2)且已经反应1500小时左右,活性有所下降的流化床反应器的进气切换为空速6000h-1的氮气;
(2)调整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整反应器温度为48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15h。
(3)调整反应器的温度为400℃,压力为2.5MPa;
(4)将进气切换为空速为6000h-1氮气与氢气的混合气,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6小时,其中氮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N2:H2=1:1;
(5)活化完毕,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350℃,将原料气切换空速为8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其中合成气为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其体积比为H2:CO=2:1。
再生后的催化剂的表现见后面的附表1。
表1
#对应的是新鲜催化剂的评价结果(评价条件为:350℃,1.5MPa,空速8000h-1,H2/CO(体积)=2/1)。

Claims (10)

1.一种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催化剂失活后,停反应气,将进气切换为体积空速为300~10000h-1的置换气体,置换气体为惰性气体;
(2)完成步骤(1)后,调节反应器的压力到常压,调节反应器温度为280~52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压力下停留3~30h;
(3)完成步骤(2)后,将反应器的压力升到0.01~5.0MPa,将置换气体切换为再生气体Ⅰ,调节再生气体Ⅰ的体积空速为300~10000h-1,然后将反应器加热到230~480℃,在此气氛和此温度下停留3~60小时;再生气体Ⅰ为惰性气体与氢气的混合气;
(4)保持步骤(3)的体积空速、温度以及将压力调节到0.6~7.5MPa,将再生气体Ⅰ切换为再生气体Ⅱ,停留4~60小时;再生气体Ⅱ为惰性气体、一氧化碳和低碳烯烃的混合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完成后,保持系统压力不变,将反应器温度调节为250~430℃,将再生气体Ⅱ切换为空速为300~16000h-1的合成气开始进行费托合成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中所使用的惰性气体为氮气、氦气和氩气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1)的惰性气体的体积空速为1000~8000h-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反应器温度为300~500℃,停留时间5~25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惰性气体与氢气的体积比为惰性气体:H2=(0~10):1,且惰性气体不为0,体积空速为1000~8000h-1,温度为245~460℃,压力为0.1~4.5MPa,停留10~5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使用的低碳烯烃为选自乙烯、丙烯、丁烯和异丁烯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惰性气体与一氧化碳与低碳烯烃的体积比为惰性气体:一氧化碳:低碳烯烃=(0-10.0):1.0:(0.2-2.0);其中惰性气体含量不为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中(4)中再生气体Ⅱ的停留时间为6~50h。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反应器的压力为0.6~3.5MPa。
CN201410202956.XA 2014-05-14 2014-05-14 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Active CN1050805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2956.XA CN105080570B (zh) 2014-05-14 2014-05-14 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2956.XA CN105080570B (zh) 2014-05-14 2014-05-14 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0570A CN105080570A (zh) 2015-11-25
CN105080570B true CN105080570B (zh) 2017-10-27

Family

ID=5456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2956.XA Active CN105080570B (zh) 2014-05-14 2014-05-14 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80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4932A (zh) * 2017-10-11 2018-02-13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浆态床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离线再生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119A (zh) * 1995-11-08 1998-12-16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催化剂活化和再生方法
CN101703937A (zh) * 2009-09-29 2010-05-12 武汉凯迪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浆态床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GB201013924D0 (en) * 2010-08-19 2010-10-06 Gtl F1 Ag Fischer-tropsch catalyst regen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53351B2 (en) * 2002-01-29 2004-06-22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Supported catalyst activation
WO2009022262A2 (en) * 2007-08-10 2009-02-19 Sasol Technology (Pty) Limited Method of activating a fischer-tropsch catalys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119A (zh) * 1995-11-08 1998-12-16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催化剂活化和再生方法
CN101703937A (zh) * 2009-09-29 2010-05-12 武汉凯迪科技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浆态床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GB201013924D0 (en) * 2010-08-19 2010-10-06 Gtl F1 Ag Fischer-tropsch catalyst regene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80570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95189B (zh) 一种从合成气直接制取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1844089A (zh) 对甲醇或二甲醚制备低碳烯烃用催化剂部分再生的方法
CN103666518B (zh) 一种费托合成尾气高值化利用的方法
CN108067235A (zh) 一种合成气制烯烃联产高碳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7971026A (zh) 用于制低碳烯烃的组合催化剂
CN104549559B (zh) 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活化方法
CN107243347B (zh) 一种合成气制烯烃的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698764B (zh) 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0743611A (zh) 一种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80570B (zh) 流化床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铁基催化剂的再生方法
CN109704901B (zh) 用于合成气制备烯烃的方法
CN106607051A (zh) 合成气一步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EP1941004B1 (en) Fischer tropsch process
CN1247305C (zh) 一种浆态床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的还原方法
CN103657674B (zh) 铁基合成气制烯烃催化剂、方法及其用途
CN106607059A (zh) 用于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的Fe-Mn系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297A (zh) 合成气制备烯烃的分离装置和方法
CN107824214A (zh) 一种合成气制取低碳烯烃的方法
CN106391022A (zh) 一种制备液化石油气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36282B (zh) 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由合成气制备α-烯烃的方法
CN106607049B (zh) 合成气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6908A (zh) 一种生物质基合成气制液体燃料的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549358A (zh) 合成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CN111111763A (zh) 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制低碳烯烃的催化剂及其用途方法
CN111111766A (zh) 二氧化碳的利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