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8778B - 一种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的去屑洗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的去屑洗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78778B CN105078778B CN201510411924.5A CN201510411924A CN105078778B CN 105078778 B CN105078778 B CN 105078778B CN 201510411924 A CN201510411924 A CN 201510411924A CN 105078778 B CN105078778 B CN 1050787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ndruff
- weight
- scalp
- dandruff lotion
- lo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一种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的去屑洗剂,包含:(A)占组合物重量0.5075%‑10.045%抑菌去屑剂复配物(B)占组合物重量1.56‑10.2%头皮角质层修复复配物(C)占组合物重量0.1‑2.0%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D)pH5.4‑6.6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剂(E)其他可为化妆品接受的水溶性载体。本发明所述去屑清洁组合物可以直接用于清洗头皮,也可以以喷雾、洗发香波、护发素、头皮护理产品等形式存在。本发明的去屑组合物重建头皮菌群平衡,维护头皮角质层屏障功能,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以实现长效的、不反复的去屑止痒功能,对油性头屑和干性头屑病症均适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屑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含生物抑菌剂的、通过维持头皮微生态平衡治疗头皮屑病症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头皮是一个独特的生态位,毛发密集、大量汗腺、皮脂腺和相对湿度高等特点为微生物的定植和生长创造了适宜的条件。脱落的角质形成细胞、汗腺分泌产生的矿物离子以及皮脂腺分泌产生的脂肪等为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此外,经常清洗头皮及头发等易引起头皮摩擦损伤和微生物的入侵,使得头皮易患浅表性真菌病。正常头皮的微生物群主要由细菌和真菌等组成,定植密度为103-105每平方毫米,主要包括葡萄球菌、丙酸杆菌和马拉色菌等。Clavaud等对头皮微生物进行PCR定量检测发现,头皮表面细菌菌群主要是痤疮丙酸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而真菌微生物主要为限制性马拉色菌。头皮屑患者与健康人相比,头皮表面限制性马拉色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数目增加。另外,对同一个体的头皮屑部位和健康部位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对比,也发现此种差异。宿主头皮表面微生物失衡与头皮屑产生有关,不同种属的微生物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头皮屑的发病过程中起不同作用。过去几十年中,对头皮屑核心病因假说仍是亲脂性马拉色菌是重要原因,吡啶硫酮锌、酮康唑等抗真菌类制剂治疗后头皮屑状况改善的现象也证实了此假说。头皮表面的葡萄球菌也是常驻菌群之一。根据Baird-Parker的分类,正常头皮上存在的球菌主要是III型微球菌。Clavaud等研究发现头皮屑患者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较健康人明显升高。表皮葡萄球菌作为人体皮肤的共生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当几天免疫力下降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也会诱发疾病。球菌也产生酯酶,分解脂质;一般情况,球菌在脂质分解过程中几乎不起作用但嗜脂性微生物分解脂质释放游离脂肪酸使得微环境pH降低,抑制了球菌酯酶的活性。还有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分泌包括神经鞘磷脂酶在内的多种酯酶参与脂质代谢。综上所述,头皮屑多产生可能涉及多种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和微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某个微生物的单独作用的结果。抗真菌治疗后,疾病很快复发也说明单纯抗真菌治疗头皮屑可能意义不大,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恢复头皮微生物、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稳态。
头皮常驻菌群的变化是由头皮微环境改变引起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自身角质层“质量”,屏障功能好坏。在正常皮肤代谢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再生和脱落总是保持一定的平衡,因此一般看不到明显的鳞屑。完整的角质层构成了固定的保护性屏障,角质层厚约100微米,由成熟的无核角质形成细胞和填充期间的脂质基质构成。神经酰胺(50%)、胆固醇(25%)和游离的脂肪酸(10-20%)是头皮脂质的主要构成部分。细胞间脂质构成的差异、角质形成细胞的大小和形状、角化粒的数目及角质层的厚度是皮肤和内聚力差异结构基础。严重或慢性屏障损伤会破坏皮肤的水合作用,导致表皮出现不规则的过度增生,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时间缩短,出现角化不全,这也是头皮屑相关症状产生的基础。在头皮的头皮屑病症期间,皮肤角质层损坏,其完整性和保湿性被破坏,且其生态菌群被扰乱,使得患者更容易受到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影响,进而更加剧了头屑瘙痒的症状。
专利申请200980129349.2和20120027476.3提出了特定益生微生物活性制剂与化妆品活性物(包括去屑活性剂)的组合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头皮微生态失调引起的头皮屑病症。专利申请00121370.9描述了乳链菌肽用于抗真菌增效剂的方法。专利201210091234.2(CN102579287B)针对角质层修复提出一种包含神经酰胺的脂质组合物的专利技术。本发明在以上研究发明基础上,有幸的发现商业化生产的微生物发酵制剂乳链菌肽与化学去屑剂和特定的头皮角质屏障修复剂组合具有较优的头皮微生态修复作用,并因此可实现长期的去屑止痒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屑洗剂,其在化妆品可接受的介质中含有与对头皮微生态具有调节作用的抑菌复合物和头皮角质层修复复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是:
一一种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的去屑洗剂,由以下组分组成:
(A)占组合物重量0.5075-10.045%抑菌去屑剂复配物,该复配物包含:
(i)占组合物重量0.5%-10%的十一烯酰基单乙醇胺琥珀酸二钠;
(ii)占组合物重量0.005-0.02%的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
(ⅲ)占组合物重量0.0025-0.025%的乳链菌肽制剂;
(B)占组合物重量1.56-10.2%的头皮角质层修复复配物,该复配物包含:
(i)占组合物重量1.5-5.0%的神经酰胺I微胶囊;
(ii)占组合物重量0.05-0.2%的氢化卵磷脂;
(iii)占组合物重量0.001-5.0%的天然保湿因子;
(C)占组合物重量0.1-2.0%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
(D)pH5.0-6.6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剂;
(E)其他可为化妆品接受的水溶性载体;
其中所述十一烯酰单乙醇胺磺基琥珀酸二钠的结构式为下式Ⅰ:
所述乳链菌肽制剂为乳链菌肽A与氯化镁、氯化钠的复配品,其活性为1×1000000IU/g;
所述神经酰胺I微胶囊平均粒径为0.2-0.5mm,神经酰胺I有效浓度为0.001-0.005%;
所述天然保湿因子为维生素B、氨基酸、微量矿质元素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为含有单体结构式Ⅱ的聚季铵盐阳离子调理剂
所述十一烯酰单乙醇胺琥珀酸二钠优选占组合物重量2.0-5.0%。
所述天然保湿因子维生素B为维生素B3。
所述天然保湿因子氨基酸为三甲基甘氨酸。
所述天然保湿因子微量矿质元素复合物包含重量百分含量为2.2-2.8%的镁、重量百分含量为0.8-0.9%的铁、重量百分含量为0.7-0.8%的铜、重量百分含量为0.3-0.4%的锌和重量百分含量为0.4-0.5%的硅。
所述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为聚季铵盐-6、聚季铵盐-7、聚季铵盐-22、聚季铵盐-39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优选聚季铵盐-7。
所述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剂优选pH 5.4-6.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去屑洗剂通过抗菌机理不同、抗菌普互补的抑菌去屑复合物和特异的头皮角质屏障修复复配物的协同作用,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重建头皮微生物群落平衡、水油平衡、pH平衡和营养代谢平衡,维护或增进头皮角质屏障功能,因此同市面去屑产品相比具有长效的、不反复的去屑止痒效果,对油性头屑和干性头屑症状均有效。本发明的去屑洗剂的优点还在于发挥生物抑菌剂乳链菌肽A制剂对化学抑真菌剂的增效作用,大大降低了化学抑菌剂的用量即可实现同等的抑菌效果。再者,本发明采用十一烯酰单乙醇胺磺基琥珀酸二钠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发泡效果与相溶的聚季铵盐阳离子调理剂复配,具有适度的清洗和调理效果,其刺激性低可直接施用于头皮洗护。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术语“微生态系统(microsystems)”,指在一定结构的空间内,正常微生物群以其宿主组织和细胞及其代谢产物为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能独立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相互交流的统一的生物系统(biosystem);即由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微环境两类成分所组成。
本发明的术语“头皮微生态系统”指特定宿主组织为头皮及毛发,即包括正常头皮微生物菌群与头皮微环境(湿度、温度、pH、营养元素等条件)。
本发明的术语“微生态平衡”,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生理性组合的动态过程,这种动态不会引起疾病,就被称为微生态平衡。
本发明所述十一烯基单乙醇酰胺琥珀酸酯磺酸钠disodium 4-[2-[(1-oxoundec-10-enyl)amino]ethyl]2-sulphonatosuccinate,分子式为C17H28NNa2O8S。本发明所述十一烯基单乙醇酰胺琥珀酸酯磺酸钠是一种温和的广谱的抑菌去屑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与黏膜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十一烯基单乙醇酰胺琥珀酸酯磺酸钠通过抗脂溢作用实现广谱的抗菌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配伍性,使其用在洗发液、儿童香皂及化妆品的配制方面。本发明所述十一烯酰单乙醇磺基琥珀酸二钠作为一种琥珀酸酯磺酸盐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碳原子上同时连接羧酸基和磺酸基,因此兼具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温和性和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抗硬水性,其泡沫力(0.25%),起始高度68mm,5min后50mm。本发明以十一烯基单乙醇酰胺琥珀酸酯磺酸钠的抑菌和表面活性剂的双重作用作为去屑洗剂的核心组分之一。
本发明所述十一烯基单乙醇酰胺琥珀酸酯磺酸钠占组合物重量0.5-10%,优选占组合物重量2.0-5.0%。
本发明所述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INCI名称Hexamidine diisocyanate又称羟乙磺酸己氧苯脒、4-[6-(4-甲脒基苯氧基)己氧基]苯甲脒2-羟基乙烷磺酸盐(1:2)、二羟乙基磺酸己氧苯脒盐。分子式为C22H32N4O6S或C20H26N4O2.2(C2H6O4S),其结构式为:
本发明所述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为水溶性去屑抑菌剂,因其特异的结构而作用于细胞膜,具有广谱而且性能优异的抗菌和杀菌性能。所述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对糠秕孢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4u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00ug/ml,在去屑香波中单独使用浓度为0.02-0.05%即可实现较好的去屑效果。临床测试表明,0.1%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不会引起人体的主要刺激反应和炎症;其小鼠急性口服LD50为710-2500mg/kg体重。所述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可以为欣浪生化的pf-95、巴斯夫公司的HP100。
本发明所述乳链菌肽A制剂,NisinA制剂是NisinA与氯化镁、氯化钠等成分的复配品,其活性为1×1000000IU/g。乳链菌肽INCI名称Nisin是天然生物活性抗菌肽,由34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是C143H228O37N42S7,分子量为3354.07g/mol。Nisin分子有6种类型,它们分别是A、B、C、D、E、Z,其中以NisinA和Z两种类型的研究最为活跃。所述NisinA通过吸附作用于孢子萌芽后的细胞质的薄膜,能有效地杀死或抑制引起食品腐败的革兰氏阳性菌,如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李斯特菌、耐热腐败菌、棒杆菌、小球菌、明串球菌、分枝杆菌等。尽管乳链菌肽对酵母菌和霉菌没有抑制作用,但对产生孢子的厌氧细菌,如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嗜热芽孢杆菌、致死肉毒芽孢杆菌、细菌孢子等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是普通化学杀菌剂所不能实现的。头皮表面的葡萄球菌也是常驻菌群之一。根据Baird-Parker的分类,正常头皮上存在的球菌主要是III型微球菌。Clavaud等研究发现头皮屑患者表面的表皮葡萄球菌较健康人明显升高。表皮葡萄球菌作为人体皮肤的共生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当免疫力下降或皮肤黏膜有破损时,也会诱发疾病。因此,Nisin的加入对于抑制或杀灭头皮表面的条件致病菌葡萄球菌调节头皮微生态平衡;消除或减少致腐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产生孢子的致病菌代谢引起的头皮微环境损坏至关重要。Nisin安全性研究表明,大鼠经口服LD50约为7000mg/kg体重,已列入《2014化妆品已使用原料目录》。Nisin的溶解性、稳定性和抑菌活性与pH密切相关,pH6.5吸附作用为100%,pH5.5时下降为69%,pH4.5时为43%;乳链菌肽在中性至碱性条件下不溶于水,在室温下无活力。所述乳链菌肽A制剂为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本发明所述神经酰胺I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按照本公司授权专利(专利号ZL201010140035.7)所述方法制备。神经酰胺D-erythro-Sphingoshine,N-Acetyl-N-acetyl-D-sphingosine N-Ethanoyl-D-erythro-sphingosine,神经酰胺由长链鞘氨醇通过酰胺键与脂肪酸共价结合而成。神经酰胺是毛发脂质的主要组分,可以增加毛小皮细胞的粘合力,减少水溶性多肽的丢失和由紫外光、可见光引起的毛发损失,增加毛发的疏水性和光滑感。最新的研究还发现神经酰胺是细胞的第二信使,与细胞的识别、生长、增殖和分化有关。神经酰胺分子由于其中鞘氨醇的碳链长度、不饱和度、羟基化程度、脂肪酸长度、不饱和键和羟基数目、位置等不同,分为神经酰胺(Ⅰ)-(Ⅶ)7种。头皮屏障损坏还直接表现为神经酰胺的种类改变,I型减少而6i和6ii的比例增加,因而起不到原有的连接作用。因此补充必需的神经酰胺I有利于还原角质层脂质系统,修护头皮角质层屏障功能,从根本上避免头皮微生态破坏所引起的皮脂分泌异常-微生物菌群异常-头皮角质层代谢异常的恶性循环。此外微胶囊载体形式有利于在水基质配方体系中相溶以及实现长效缓释的医疗效果。
本发明所述卵磷脂为氢化溶血卵磷脂、羟基化卵磷脂、氢化卵磷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氢化卵磷脂具有促进表皮细胞分化与角化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改善角质层环境和减少表面活性剂刺激、皮肤保湿和缩小毛孔功效。所述氢化卵磷脂优选氢化卵磷脂NIKKOLLecinol S-10、氢化溶血卵磷脂Lecinol LL-20。
本发明所述天然保湿因子维生素B3,添加量以占组合物重量0.001-0.03%为佳。所述维生素B3能够增加头皮丝聚蛋白、角蛋白和内皮蛋白的合成水平,提高角质蛋层吸收或锁住水分的能力。
本发明所述天然保湿因子三甲基甘氨酸,添加量以占组合物重量2.0-5.0%为佳。三甲基甘氨酸INCI名称为Betaine Anhydrous,为甘氨酸的衍生物,具有三个有效甲基,呈中性,其化学式为C5H11NO2。所述甲基甘氨酸的保湿性约是丙三醇的12倍,山梨醇的3倍,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水溶性和保湿性,可作为皮肤头发的调节剂;再者所述三甲基甘氨酸对于蛋白质的形成,DNA修复,酶的活性是非常重要,可促进胶原蛋白及弹力纤维再生,更新老旧的细胞角质。
所述天然保湿因子微量元素复合物包含重量百分含量为2.2-2.8%的镁、重量百分含量为0.8-0.9%的铁、重量百分含量为0.7-0.8%的铜、重量百分含量为0.3-0.4%的锌和重量百分含量为0.4-0.5%的硅,占组合物重量0.05-2.0%为佳。矿物质元素主要作为健康皮肤新陈代谢活动中影响酶活性的共同因素,其中矿物质“铁”能为细胞供氧,舒缓皮肤压力;铜有效清除超氧化物氧阴离子自由基,促进谷胱甘肽还原酶的活性,可有效排毒;镁为磷酸盐转化酶参与cAMP、cGMP能量供给;锌是细胞增殖酶的共同因素;硅可促进皮肤细胞更新,维护细胞组织间的保护功能。本发明微量矿质元素复合物可以为Lonza公司的BiominAcquacinque。
本发明所述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与所述去屑抑菌复合物复配不发生沉淀絮凝,优选但不限于包含结构式(Ⅱ)的聚季铵盐型阳离子调理剂。所述聚季铵盐阳离子调理剂起到抗静电,调理、增稠、胶体稳定、保水、润湿、滑爽等多种功能:用于洗发和护发产品中赋予头发优越的可梳理性,令头发亮泽滑爽;用于清洗剂和护肤体系中,可降低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令皮肤湿润、柔滑。
本发明所述水溶性聚季铵盐调理剂可以为聚季铵盐-6、聚季铵盐-7、聚季铵盐-22、聚季铵盐-39中的至少一种,优选聚季铵盐-7;还可以为季铵化的蜂蜜、胶原蛋白、氨基酸等活性物。
本发明所述pH5.0-6.6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体系为化妆品常用缓冲体系,其浓度为0.1摩尔柠檬酸和0.1摩尔的柠檬酸钠按比例配置后稀释10-100倍。所述pH的柠檬酸/柠檬酸钠其意义首先在于为所述抑菌去屑复合物提供最佳的抑菌条件,所述抑菌去屑复合物中的生物抑菌剂乳链菌肽在pH小于6.6的酸性条件具有生物活性;再者,维持去屑洗剂与正常皮肤相似的pH,从而实现头皮微生态的pH平衡;以及柠檬酸/柠檬酸钠本身为具有抑菌增效作用的螯合剂。
所述其他化妆品可用的水溶性载体包括0-20%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所述表面活性剂组合物为与所述去屑洗剂中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不发生沉淀反应;可以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或两性表面活性剂的任意组合,优选3.0-15%的脂肪醇醚硫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1.0-4.0%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的组合。所述其他化妆品可用的水溶性载体还包括黏度调节剂,优选酸性黏度调节剂,可以为卡波姆、纤维素衍生物、汉生胶、瓜尔胶等。
其他水溶性载体还包括适量的防腐剂、香精、色素。
所述去屑洗剂在洗发香波、护发素和头皮护理产品中的应用,还含有香波、护发素和头皮护理产品常用的其他组分。包括但不限于乳化硅油、鲸蜡硬脂醇、植物油脂等化妆品可用的油脂、长链季铵盐型阳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以及珠光剂乙二醇双硬脂酸酯、椰油酰胺单乙醇胺等。
附图说明:
附图1体外抑制糠秕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 ATCC 44344抑菌圈:编号0为无菌水;编号1和6均为1%吡啶硫酮锌阳性对照;编号2为实施例Ⅱ;编号3为实施例Ⅲ;编号4为实施例Ⅳ;编号5为实施例Ⅴ;编号7为实施例Ⅶ;编号8为实施例Ⅷ,编号9为实施例Ⅸ。
附图2去屑功效临床评估
具体实施例:
下面是本发明的去屑洗剂(Ⅰ-Ⅹ)及其在头皮按摩产品(Ⅺ)、护发素(Ⅻ、ⅩⅢ)、洗发香波(ⅩⅣ、ⅩⅤ)中应用的非限定性实例。这些实施例的给出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因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许多改变。在这些实施例中,除非特别说明,所有的浓度都是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Ⅵ-Ⅹ
实施例Ⅺ-ⅩⅤ
功效评价实施例
1.体外抑菌功效测定
Ⅰ-Ⅷ实施例的样品,以1%吡啶硫酮锌取代抑菌复合物为阳性对照,以无抑菌复合物的样品Ⅸ为阴性对照,采用抑菌环法进行抑菌效果检测:所用菌株为糠秕马拉色菌标准菌株(Malassezia furfur ATCC 44344);所用培养基为Leeming&Notman琼脂培养基。
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图1),相同稀释度条件下所述去屑洗剂实施例的抑菌圈均小于或接近1%吡啶硫酮锌的阳性对照,而显著大于无抑菌复合物的阴性对照Ⅸ。
2.头皮水分散失率测定
将Ⅰ-Ⅷ实施例的样品随机发给年龄在18-60周岁的、头屑病症临床评估为中度至重度的患者24名,以不含对应的头皮角质层修复复配物的实施例Ⅹ为阴性对照,进行半头测试。采用皮肤水分散失测试仪Tewameter TM300/MPA 9测定经头皮水分散失率(TEWL)。测试人员先用相同基质的普通洗发水洗头2周后,测试TEWL平均值记录为初始值;试用本发明所述的头皮护理清洗液每1-2天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使用方法清洗头皮和头发,每种清洗液各使用4周后,测试TEWL记录平均值为终值。以初始值与终值的分数变化差值比较,差值越大表明角质屏障修复效果越好。
经皮失水率测定结果为,Ⅰ-Ⅷ实施例样品使用4周后TEWL减少28.7-77.6%,平均TEWL减少54.2%;而阴性对照实施例ⅩTEWL则相对于基线没有明显改变;表明本发明的去屑洗剂有效实施例Ⅰ-Ⅷ显著改善或修复了受损头皮角质层屏障功能。
3.去屑功效临床评估
将Ⅰ-Ⅷ实施例的样品随机发给年龄在18-60周岁的、头屑病症临床评估为中度至重度的患者24名,以1%吡啶硫酮锌洗液为阳性对照,进行半头测试。测试人员先用相同基质的普通洗发水洗头2周后,试用本发明所述的头皮护理清洗液每1-2天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使用方法清洗头皮和头发,每种清洗液各使用4周,然后再用相同基质的普通洗发水洗头2周。评分根据头屑状态(游离、附着)、头屑大小(细小、片状、大片状)、头屑数量以及头皮红斑等指标进行评分:0分为完全无头屑状态,9分为非常严重头屑状态。记录使用相同基质的普通洗发水洗头2周后的得分和使用1周、2周、3周、4周后的评分及停用2周后评分,以平均分对时间作图。
去屑临床评估结果(图2)显示,本发明所述的去屑洗剂实施例样品与1%吡啶硫酮锌对照在使用期间内表现出相近的去屑效果,而本发明所述去屑洗剂实施例样品在停用2周后没有明显的反弹现象。
综合功效评价实施例1-3表明,本发明的去屑洗剂通过综合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重新建立头皮微生态平衡,而非单独的抑制真菌作用而获得长效的不易反弹的去屑效果。
Claims (8)
1.一种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的去屑洗剂,包含:
(A)占去屑洗剂重量0.5075-10.045%的抑菌去屑复配物,该复配物包含:
(i)占去屑洗剂重量0.5%-10%的十一烯酰基单乙醇胺琥珀酸二钠;
(ii)占去屑洗剂重量0.005-0.02%的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
(ⅲ)占去屑洗剂重量0.0025-0.025%的乳链菌肽制剂;
(B)占去屑洗剂重量1.56-10.2%的头皮角质层修复复配物,该复配物包含:
(i)占去屑洗剂重量1.5-5.0%的神经酰胺I微胶囊;
(ii)占去屑洗剂重量0.05-0.2%的氢化卵磷脂;
(iii)占去屑洗剂重量0.001-5.0%的天然保湿因子;
(C)占去屑洗剂重量0.1-2.0%的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
(D)pH5.0-6.6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剂;
(E)其他为化妆品可接受的水溶性载体;
其中所述十一烯酰单乙醇胺磺基琥珀酸二钠的结构式为下式Ⅰ:
所述乳链菌肽制剂为乳链菌肽A与氯化镁、氯化钠的复配品,其活性为1×1000000IU/g;
所述神经酰胺I微胶囊平均粒径为0.2-0.5mm,神经酰胺I有效浓度为0.001-0.005%;
所述天然保湿因子为维生素B、氨基酸、微量矿质元素复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为含有单体结构式Ⅱ的聚季铵盐阳离子调理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屑洗剂,其中所述十一烯酰单乙醇胺琥珀酸二钠占组合物重量2.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屑洗剂,其中所述天然保湿因子维生素B为维生素B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屑洗剂,其中所述天然保湿因子氨基酸为三甲基甘氨酸。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屑洗剂,其中所述天然保湿因子微量矿质元素复合物包含重量百分比含量为2.2-2.8%的镁、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8-0.9%的铁、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7-0.8%的铜、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3-0.4%的锌和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4-0.5%的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屑洗剂,其中所述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为聚季铵盐-6、聚季铵盐-7、聚季铵盐-22、聚季铵盐-39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去屑洗剂,其中所述水溶性阳离子调理剂为聚季铵盐-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去屑洗剂,其中所述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剂pH为5.4-6.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11924.5A CN105078778B (zh) | 2015-07-14 | 2015-07-14 | 一种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的去屑洗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11924.5A CN105078778B (zh) | 2015-07-14 | 2015-07-14 | 一种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的去屑洗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78778A CN105078778A (zh) | 2015-11-25 |
CN105078778B true CN105078778B (zh) | 2017-12-26 |
Family
ID=54560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11924.5A Active CN105078778B (zh) | 2015-07-14 | 2015-07-14 | 一种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的去屑洗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787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54837B (zh) * | 2016-09-12 | 2019-08-20 | 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头发保湿复合剂的香波组合物 |
CN110354021B (zh) * | 2018-03-26 | 2024-01-05 | 赫尔克里士有限公司 | 阳离子聚合物在预洗发调理组合物中的应用 |
CN108619053B (zh) * | 2018-06-20 | 2021-04-20 | 广州市惠芳日化有限公司 | 去屑组合物、洗发乳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201147A (zh) * | 2019-05-23 | 2019-09-06 | 中山市粤美医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包含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693776A (zh) * | 2019-10-23 | 2020-01-17 | 广州妮趣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一种去屑止痒的头皮精华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1101458A1 (en) * | 2019-11-21 | 2021-05-27 | Cetin Aydin | Lotion for hair and hair skin |
CN113018246B (zh) * | 2021-03-16 | 2021-10-12 | 广东格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缓解头皮炎症的益生菌洗发水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786377A (zh) * | 2021-08-31 | 2021-12-14 | 武汉中博绿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修复皮肤微生态平衡的组合物、护理浴液及其制备方法 |
CN118453433A (zh) * | 2024-05-27 | 2024-08-09 | 广州美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透明外观的洗发水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5181A (zh) * | 2000-07-24 | 2002-02-13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抗真菌药物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1791284A (zh) * | 2010-03-31 | 2010-08-04 | 广东拉芳日化有限公司 | 功能性微胶囊制备方法 |
CN102131495A (zh) * | 2008-07-29 | 2011-07-20 | 欧莱雅 | 微生物用于治疗头皮病症的美容应用 |
CN102579287A (zh) * | 2012-03-31 | 2012-07-18 | 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修复皮肤角质层的化妆品组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18134B1 (fr) * | 2000-12-15 | 2003-01-24 | Oreal | Composition, notamment cosmetique, renfermant la 7-hydroxy dhea et/ou la 7-ceto dhea et au moins un agent antimicrobien |
-
2015
- 2015-07-14 CN CN201510411924.5A patent/CN1050787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35181A (zh) * | 2000-07-24 | 2002-02-13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抗真菌药物增效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2131495A (zh) * | 2008-07-29 | 2011-07-20 | 欧莱雅 | 微生物用于治疗头皮病症的美容应用 |
CN101791284A (zh) * | 2010-03-31 | 2010-08-04 | 广东拉芳日化有限公司 | 功能性微胶囊制备方法 |
CN102579287A (zh) * | 2012-03-31 | 2012-07-18 | 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修复皮肤角质层的化妆品组合物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新型杀菌剂——己脒定二羟乙基磺酸盐的特性及其应用;苏强等;《日用化学品科学》;20110831;第34卷(第8期);35-37 * |
香波配方技术与头发护理;李世忠等;《日用化学品科学》;20081031;第31卷(第10期);26-2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78778A (zh) | 2015-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78778B (zh) | 一种修复头皮微生态系统的去屑洗剂 | |
ES2531597T3 (es) | Procedimiento de tratamiento de la piel con extracto de Lactobacillus | |
JP5721619B2 (ja) | 微生物マットに由来するエキソポリサッカライドを含む化粧用組成物およびその使用 | |
AU2017202471B2 (en) | Peptide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skin conditions | |
US6964952B2 (en) | Therapeutic composition for broad spectrum dermal disease | |
US20090035294A1 (en) | Lipopolysaccharide fractions of vitreoscilla filiformis useful for stimulating the synthesis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of the skin | |
JP2007112785A (ja) | ポリガンマグルタミン酸を有効性分として含有するヒアルロニダーゼ阻害剤 | |
CN111278326A (zh) | 改善皮肤、头发和头皮健康的基于酵母的面膜 | |
JP2007297559A (ja) | アミノ酸修飾−(γ−ポリグルタミン酸)またはその塩、およびこれらの用途 | |
JPWO2009084200A1 (ja) | ニキビ肌用皮膚外用剤 | |
CN111265468A (zh) | 皮肤双屏障修复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10035797A (zh) | 用于治疗痤疮的局部组合物 | |
KR20090038648A (ko) | 편백 오일를 함유한 여드름 피부용 화장료 조성물 | |
CN112826790A (zh) | 一种改善肌肤微生态的宠物用沐浴露及其制备方法 | |
JP6815006B2 (ja) | アクネ菌株選択的抗菌剤 | |
CN117858693A (zh) | 至少一种人乳低聚糖的新颖用途 | |
JPH11322534A (ja) | セラミド合成促進剤 | |
CN116019745B (zh) | 一种活性组合物和应用及包括该活性组合物的产品 | |
JPH11199433A (ja) | 微生物付着を低減する薬剤としてのハチミツの用途 | |
RU2297224C2 (ru) | Дерматолог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содержащая никотиновую кислоту или амид и сфингоидное основание | |
KR20020044851A (ko) | 여드름 예방 및 치료용 스핑고리피드 조성물 | |
CN118176005A (zh) | 用于护肤和伤口治疗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剂 | |
KR20130079683A (ko) | 폴리라이신 및 아연 피리치온을 포함하는 항진균 조성물 | |
KR102393943B1 (ko) | 피부 및 두피 케어용 바이오필름 제거 조성물 | |
KR20130079684A (ko) | 폴리라이신을 포함하는 항진균 조성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