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37656A - 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37656A CN105037656A CN201510560530.6A CN201510560530A CN105037656A CN 105037656 A CN105037656 A CN 105037656A CN 201510560530 A CN201510560530 A CN 201510560530A CN 105037656 A CN105037656 A CN 1050376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propylene
- polystyrene
- parts
- tert
- scr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4—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solvents, e.g. supercritical solvents or ionic liquid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称取聚丙烯50~90重量份,聚苯乙烯10~50重量份,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1~5重量份,抗氧剂0.1~0.5重量份,引发剂0.01~0.5重量份;b将所述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抗氧剂、引发剂加入有机溶剂中预混和得到预混溶液,再将预混溶液与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混合得到混合物;c将所述混合物加入一螺杆挤出机内,并在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1/5~1/3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本方法通过在所述螺杆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使反应温度大幅降低,大大提高了聚丙烯与聚苯乙烯之间的反应能力,原位形成更多的聚丙烯接枝聚苯乙烯,从而显著改善聚丙烯与聚苯乙烯的相容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和聚苯乙烯为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其均有各自的性能优点和应用领域。其中,聚丙烯具有价格低、密度小、无毒、耐化学腐蚀和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但其存在成型收缩率大,易缩水变形的特点,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聚苯乙烯的收缩率小,刚性大,但其本身较脆,冲击强度低,易出现应力开裂。因此,希望能通过将上述两种聚合物共混,得到兼具两者共同优点的高性能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然而,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是完全不相容的两种聚合物,要制备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首先要解决的是两者的相容性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在两种聚合物中添加第三组份(嵌段共聚物、改性填料)来改善两者的相容性。比如公开号为CN10349742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外加复配相容剂来改善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相容性。但这种方法所加的相容剂很难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易产生团聚,从而影响到制品的综合性能。而公开号为CN102492096A的专利申请则公开了另外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其采用预辐照法在聚丙烯分子链上产生过氧化物,再利用悬浮法将苯乙烯聚合到聚丙烯大分子链上。但此方法存在工艺过程复杂,副反应较多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反应过程中原位改善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相容性及制备性能优异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聚丙烯50~90重量份,聚苯乙烯10~50重量份,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1~5重量份,抗氧剂0.1~0.5重量份,引发剂0.01~0.5重量份;
b将所述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抗氧剂、引发剂加入有机溶剂中预混和得到预混溶液,再将预混溶液与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混合得到混合物;
c将所述混合物加入一螺杆挤出机内,并在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1/5~1/3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步骤b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氯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1:30~1:180。
步骤c中,螺杆的前半区的温度为185℃~210℃,螺杆的后半区的温度为150℃~185℃。
步骤c中所述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占所述混合物的总质量的4%~15%,所述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的注入压力为8MPa~18MPa。
步骤c中在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1/4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
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两者以任意比例混合的共混物,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0.1g/10min~50g/10min(测试条件为2.16Kg/190℃)。
所述聚苯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5g/10min~20g/10min(测试条件为5.0Kg/200℃)。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己酸)、过氧化乙酸叔丁酯、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抗氧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所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分散相尺寸为0.1μm~3μm,界面张力为0.5mN/m~4mN/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法不需要额外添加相容剂,而是通过反应挤出法生成聚丙烯接枝聚苯乙烯,从而原位改善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相容性,获得性能优良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此外,通过在所述螺杆的1/5~1/3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使反应温度大幅降低,有效抑制了反应过程中聚合物的降解,大大提高了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接枝能力,从而显著改善了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相容性。具体的,在反应过程中,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增大了聚丙烯熔体和聚苯乙烯熔体的自由体积,有效减弱了聚丙烯大分子自由基和聚苯乙烯大分子自由基的笼蔽效应,增加了两者的反应几率,从而提高了接枝率;同时,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具备液体的密度以及气体的扩散系数,可作为反应单元的载体,也可增大聚丙烯大分子自由基和聚苯乙烯大分子自由基反应的几率;此外,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降低了聚合物熔体的黏度,从而降低了反应温度,有效地抑制了聚合物的降解,从而得到降解率低、相容性好且性能优良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该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所得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在加工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优良特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该制备方法所制备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聚丙烯50~90重量份,聚苯乙烯10~50重量份,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1~5重量份,抗氧剂0.1~0.5重量份,引发剂0.01~0.5重量份;
b将所述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抗氧剂、引发剂加入有机溶剂中预混和得到预混溶液,再将预混溶液与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混合得到混合物;
c将所述混合物加入一螺杆挤出机内,并在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1/5~1/3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在步骤a中,所述聚丙烯可为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两者以任意比例混合的共混物,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0.1g/10min~50g/10min(测试条件为2.16Kg/190℃)。所述聚苯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5g/10min~20g/10min(测试条件为5.0Kg/200℃)。所述引发剂可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己酸)、过氧化乙酸叔丁酯、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抗氧剂可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可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在步骤b中,可通过高速混合机将预混溶液与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混合得到混合物。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氯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1:30~1:180。
步骤c中,可将所述混合物以1kg/h~10kg/h的速度从进料口加入螺杆挤出机内。所述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占所述混合物的总质量的4%~15%。所述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的注入压力为8MPa~18MPa。所述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前半区的温度为185℃~210℃,螺杆的后半区的温度为150℃~185℃。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所述熔融的聚丙烯与聚苯乙烯发生接枝反应,生成聚丙烯接枝聚苯乙烯,从而原位改善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相容性。由于在所述螺杆的1/5~1/3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使得反应温度大幅度降低,因而明显抑制了反应过程中聚合物的降解,进而提高了聚丙烯接枝聚苯乙烯的接枝率。优选的,在所述螺杆的1/4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这样既能确保在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之前聚合物的充分熔融以及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初步混合,同时也能保证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有足够的时间均匀分散并溶解在混合物中,从而降低螺杆后半区的反应温度,促进接枝反应的进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所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分散相尺寸为0.1μm~3μm,界面张力为0.5mN/m~4mN/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方法不需要额外添加相容剂,而是通过反应挤出法生成聚丙烯接枝聚苯乙烯,从而原位改善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相容性,获得性能优良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此外,通过在所述螺杆的1/5~1/3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使反应温度大幅降低(螺杆的前半区的温度为185℃~210℃,螺杆的后半区的温度为150℃~185℃),有效抑制了反应过程中聚合物的降解,大大提高了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接枝能力,从而显著改善了聚丙烯和聚苯乙烯的相容性。具体的,在反应过程中,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增大了聚丙烯熔体和聚苯乙烯熔体的自由体积,有效减弱了聚丙烯大分子自由基和聚苯乙烯大分子自由基的笼蔽效应,增加了两者的反应几率,从而提高了接枝率;同时,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具备液体的密度以及气体的扩散系数,可作为反应单元的载体,也可增大聚丙烯大分子自由基和聚苯乙烯大分子自由基反应的几率;此外,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降低了聚合物熔体的黏度,从而降低了反应温度,有效地抑制了聚合物的降解,从而得到降解率低、相容性好且性能优良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该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所得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在加工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优良特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1:
称取0.1份过氧化二苯甲酰、0.2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及3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将过氧化二苯甲酰、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加入5mL丙酮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与丙酮的重量比为1:7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40r/min,螺杆的前半区温度设为190℃,螺杆的后半区温度设为165℃;在螺杆的1/4处注入5重量份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压力设为10MPa,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实施例2:
称取0.08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1份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及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将过氧化二异丙苯、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加入3mL乙醇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6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70r/min,螺杆的前半区温度设为205℃,螺杆的后半区温度设为158℃;在螺杆的1/3处注入10重量份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压力设为14MPa,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实施例3:
称取0.3份过氧化二叔丁基、0.2份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以及4份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将过氧化二叔丁基、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以及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加入20mL丙酮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基与丙酮的重量比为1:10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60r/min,螺杆的前半区温度设为200℃,螺杆的后半区温度设为160℃;在螺杆的1/5处注入12重量份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压力设为14MPa,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实施例4:
称取0.05份过氧化二叔丁基、0.5份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以及5份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将过氧化二叔丁基、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以及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加入8mL氯仿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二叔丁基与氯仿的重量比为1:15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90r/min,螺杆的前半区温度设为200℃,螺杆的后半区温度设为150℃;在螺杆的1/4处注入10重量份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压力设为10MPa,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实施例5:
称取0.1份过氧化乙酸叔丁酯、0.4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以及2份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将过氧化乙酸叔丁酯、份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以及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加入10mL乙醇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乙酸叔丁酯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5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70r/min,螺杆的前半区温度设为195℃,螺杆的后半区温度设为160℃;在螺杆的1/5处注入8重量份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压力设为12MPa,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实施例6:
称取0.02份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己酸)、0.1份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以及4份戊四醇三丙烯酸酯;
将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己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以及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加入8mL氯仿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己酸)与氯仿的重量比为1:13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100r/min,螺杆的前半区温度设为200℃,螺杆的后半区温度设为155℃;在螺杆的1/3处注入15重量份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压力设为18MPa,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实施例7:
称取0.4份过氧化氢异丙苯、0.2份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以及5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将过氧化氢异丙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以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加入4mL丙酮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氢异丙苯与丙酮的重量比为1:7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80r/min,螺杆的前半区温度设为210℃,螺杆的后半区温度设为175℃;在螺杆的1/4处注入7重量份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压力设为12MPa,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实施例8:
称取0.25份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乙酸酯、0.4份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以及2份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
将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乙酸酯、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以及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加入20mL乙醇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乙酸酯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9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90r/min,螺杆的前半区温度设为200℃,螺杆的后半区温度设为160℃;在螺杆的1/4处注入12重量份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压力设为16MPa,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对比例1:
将0.1份过氧化二苯甲酰加入15mL丙酮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与丙酮的重量比为1:8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50r/min,螺杆前半区温度设为195℃,螺杆后半区温度设为160℃;在螺杆的1/4处注入10重量份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注入压力设为18MPa,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
对比例2:
称取0.2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3份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以及4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
将过氧化二异丙苯、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以及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加入10mL乙醇中预混合得到预混溶液,之后将70份聚丙烯、30份聚苯乙烯与预混溶液放入高速混合机内,以300r/min的速度混合10min得到混合物,其中,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与乙醇的重量比为1:60;
将混合物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其中,螺杆转速设为40r/min,螺杆前半区温度设为200℃,螺杆后半区温度设为190℃;不注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
对实施例1至8、对比例1和2所得到的产品进行分散形貌、界面张力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其中,分散形貌测试:采用Hitachi-S4800扫描电子显微镜;界面张力测试:采用AntonPhysicaMCR-301旋转流变仪;拉伸性能测试:采用Instron5567万能材料试验机;冲击强度测试:采用XJ-50Z组合式冲击试验机。
表1
由表1可见,相对于对比例1和2,实施例1至8得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分散相尺寸和界面张力均显著降低,而力学性能明显提高。这说明本制备方法得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具有优良的相容性以及力学性能,利于产业化应用。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称取聚丙烯50~90重量份,聚苯乙烯10~50重量份,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1~5重量份,抗氧剂0.1~0.5重量份,引发剂0.01~0.5重量份;
b将所述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抗氧剂、引发剂加入有机溶剂中预混和得到预混溶液,再将预混溶液与聚丙烯和聚苯乙烯混合得到混合物;
c将所述混合物加入一螺杆挤出机内,并在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1/5~1/3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熔融挤出得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氯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与所述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1:30~1:18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螺杆的前半区的温度为185℃~210℃,螺杆的后半区的温度为150℃~185℃。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占所述混合物的总质量的4%~15%,所述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的注入压力为8MPa~18MPa。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在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的1/4处通入超临界态的二氧化碳。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均聚聚丙烯、共聚聚丙烯或两者以任意比例混合的共混物,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指数为0.1g/10min~50g/10min(测试条件为2.16Kg/190℃)。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的熔融指数为0.5g/10min~20g/10min(测试条件为5.0Kg/200℃)。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叔丁基、过氧化二碳酸双(4-叔丁基己酸)、过氧化乙酸叔丁酯、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二碳酸双2-乙基乙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硫代二乙撑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带有多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为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制备方法得到的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的分散相尺寸为0.1μm~3μm,界面张力为0.5mN/m~4mN/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60530.6A CN105037656A (zh) | 2015-09-07 | 2015-09-07 | 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60530.6A CN105037656A (zh) | 2015-09-07 | 2015-09-07 | 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37656A true CN105037656A (zh) | 2015-11-11 |
Family
ID=5444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60530.6A Pending CN105037656A (zh) | 2015-09-07 | 2015-09-07 | 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37656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9454A (zh) * | 2016-11-29 | 2017-03-22 | 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聚丙烯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86294A (zh) * | 2017-06-23 | 2017-10-24 | 常州大学 | 一种用于pp/ps挤出成型的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674385A (zh) * | 2020-12-09 | 2021-04-20 | 南京旭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环保香烟过滤嘴的制备方法 |
CN113024737A (zh) * | 2021-04-07 | 2021-06-25 | 贵州大学 | 一种增容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的方法 |
CN113430676A (zh) * | 2021-05-18 | 2021-09-24 | 湖北民族大学 | 一种医卫防护用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4036855A1 (zh) * | 2022-08-18 | 2024-02-22 |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纳米增容聚丙烯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74360A2 (en) * | 2003-02-24 | 2004-09-02 |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nanocomposites |
CN1817945A (zh) * | 2006-01-18 | 2006-08-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以微孔发泡聚合物为基体的原位聚合与增容共混方法 |
CN102492096A (zh) * | 2011-11-11 | 2012-06-13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97421A (zh) * | 2013-09-12 | 2014-01-08 |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9-07 CN CN201510560530.6A patent/CN10503765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74360A2 (en) * | 2003-02-24 | 2004-09-02 |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nanocomposites |
CN1817945A (zh) * | 2006-01-18 | 2006-08-1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以微孔发泡聚合物为基体的原位聚合与增容共混方法 |
CN102492096A (zh) * | 2011-11-11 | 2012-06-13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97421A (zh) * | 2013-09-12 | 2014-01-08 | 安徽科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TAE YONG HWANG,等: "Reactive Extrusion of Polypropylene/Polystyrene Blends with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MACROMOLECULAR RESEARCH》 * |
唐颂超: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31 May 2013,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19454A (zh) * | 2016-11-29 | 2017-03-22 | 南京悠谷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聚丙烯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86294A (zh) * | 2017-06-23 | 2017-10-24 | 常州大学 | 一种用于pp/ps挤出成型的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86294B (zh) * | 2017-06-23 | 2019-12-31 | 常州大学 | 一种用于pp/ps挤出成型的相容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674385A (zh) * | 2020-12-09 | 2021-04-20 | 南京旭智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环保香烟过滤嘴的制备方法 |
CN113024737A (zh) * | 2021-04-07 | 2021-06-25 | 贵州大学 | 一种增容聚丙烯/聚乙烯共混物的方法 |
CN113430676A (zh) * | 2021-05-18 | 2021-09-24 | 湖北民族大学 | 一种医卫防护用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430676B (zh) * | 2021-05-18 | 2022-08-19 | 湖北民族大学 | 一种医卫防护用微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4036855A1 (zh) * | 2022-08-18 | 2024-02-22 |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纳米增容聚丙烯聚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37656A (zh) | 一种聚丙烯/聚苯乙烯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US20140066565A1 (en) | Polypropylene-polylactic acid resin composition | |
CN101125947A (zh) | 含长支链结构的高熔体强度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276673A (zh) | 一种聚丙烯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27851B (zh) | 相容化聚酰胺聚苯醚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93566A (zh) | 一种相容化聚苯醚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7903593A (zh) | 一种基于核壳结构的刚韧平衡聚酰胺56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08524B (zh) | 一种多单体熔融接枝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32398A (zh) | 一种长链支化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 |
CN106479037A (zh) | 一种聚丙烯增韧的方法 | |
KR102136339B1 (ko) | 열가소성 수지, 이를 포함하는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들의 제조방법 | |
CN116444713A (zh) | 一种改性大豆油增塑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1154237A (zh) | 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高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80685B (zh) | 一种抗冲击生物可降解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45763A (zh) | 基于嵌段共聚物的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韧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
CN108102320A (zh) | 一种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甲醛共混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4163791A (zh) | 改性聚乙醇酸组合物、改性聚乙醇酸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Wang et al. | Effect of blending sequence on the morphology and properties of polyamide 6/EPDM‐g‐MA/epoxy blends | |
CN116640431A (zh) | 一种增韧改性塑料颗粒及其制备工艺 | |
CN111560135A (zh) | 一种基于静电自组装的高流动、高抗冲、低散发的pp/pe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JP2011190442A (ja) | ポリエチレン系樹脂組成物 | |
CN102898591A (zh) | 一种苯乙烯/异戊二烯原位增韧聚丙烯的制备方法 | |
CN108623749A (zh) | 聚丙烯增容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80099B (zh) | 耐溶剂二甲苯的聚碳酸酯尼龙聚合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285672C (zh) | 增韧尼龙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