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6173B - 夹子附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夹子附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26173B CN105026173B CN201480011031.5A CN201480011031A CN105026173B CN 105026173 B CN105026173 B CN 105026173B CN 201480011031 A CN201480011031 A CN 201480011031A CN 105026173 B CN105026173 B CN 1050261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ip
- main body
- slider
- coil spring
- protr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02—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 F16B2/06—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 F16B2/10—Clam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by positive means other than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external, i.e. with contracting action using pivoting jaw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D—HAIRDRESSING OR SHAVING EQUIPMENT; EQUIPMENT FOR COSMETICS OR COSMETIC TREATMENTS, e.g. FOR MANICURING OR PEDICURING
- A45D34/00—Container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liquid toiletry or cosmetic substances, e.g. perfumes
- A45D34/04—Appli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 e.g. using roller or bal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4/0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 B43K24/10—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 B43K24/16—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 B43K24/163—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retracting or locking writing units for selecting, projecting and locking several writing units operated by push-buttons with one push-button for each writing uni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5/00—Attaching writing implements to wearing apparel or objects involving constructional changes of the implements
- B43K25/02—Cli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5/00—Attaching writing implements to wearing apparel or objects involving constructional changes of the implements
- B43K25/02—Clips
- B43K25/028—Clips combined with means for propelling, projecting or retracting the writing uni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7/00—Multiple-point writing implements, e.g. multicolour; Combinations of writing implements
- B43K27/08—Combinations of p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25/00—Attaching writing implements to wearing apparel or objects involving constructional changes of the implements
- B43K25/02—Clips
- B43K25/024—Clips detachably secured to the writing to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Pencils And Projecting And Retracting Systems Therefor, And Multi-System Writing Instruments (AREA)
- Clips For Writ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夹子附接结构包括夹子支撑部、夹子和螺旋弹簧,夹子支撑部在主体的外周表面上突出。夹子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支点旋转,在支点处夹子与夹子支撑部接合。螺旋弹簧设置成比支点更靠近夹子的一端部,并且偏压夹子的另一端部以使另一端部抵接外周表面。夹子具有凸出部,凸出部朝向主体的外周表面突出。凸出部插入螺旋弹簧的一端部的内部。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抵接主体的外周表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子,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夹子附接结构,其中夹子连接到书写工具的主体等以可以绕着支点自由地旋转,夹子的先端侧抵接主体等外周表面,并且夹子的后端侧通常被排斥以与主体等的外周表面分离。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已知一种夹子附接结构,其中:夹子连接到主体,诸如在前后方向上拉长的长轴管,以可以绕着支点等等自由地旋转,夹子的先端侧抵接轴管等的外周表面,夹子的后端侧通常被排斥以与轴管等的外周表面分离。
在夹子附接结构中,螺旋弹簧用作排斥构件。
例如,在PTL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螺旋弹簧的一端部适配到设置在夹子内表面和夹子支撑本体中的一个中的凹部,并且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抵接夹子内表面和夹子支撑本体中的另一个的平面。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JP-A-2010-8306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PTL 1公开的结构中,凹部设置成覆盖螺旋弹簧的外周表面。然而,在PTL 1的结构中,由于当螺旋弹簧根据夹子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收缩时螺旋弹簧的外径增加,因此弹簧适配凹部的内周表面和螺旋弹簧的外周表面彼此接触,产生摩擦阻力。因此,存在夹子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被干扰的问题。
这里,PTL 1公开了凹部的开口部侧形成为不与螺旋弹簧的外周表面接触,从而当螺旋弹簧扩张并且收缩时摩擦阻力减小。然而,由于弹簧适配凹部设置成覆盖螺旋弹簧的外周表面,弹簧适配凹部的外周直径变大,并且此外,由于设置有弹簧适配凹部的夹子或者夹子支撑体变更大,产品的设计受限。
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夹子附接结构,包括:夹子支撑部,所述夹子支撑部在主体的外周表面上突出;夹子,夹子与夹子支撑部接合;和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在与主体的外周表面分开的方向上偏压夹子的一端部;其中,夹子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支点旋转,处夹子与夹子支撑部在支点接合;其中,螺旋弹簧设置成比支点更靠近夹子的一端部,并且偏压夹子,以使得夹子的另一端部抵接主体的外周表面;其中,夹子具有凸出部,该凸出部从面对主体的外周表面的夹子的表面朝向主体的外周表面突出;其中,凸出部插入螺旋弹簧的一端部的内部;并且其中,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抵接主体的外周表面。
夹子附接结构可以被构造成:主体的外周表面具有平面部,并且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抵接平面部。
夹子附接结构可以被构造成:凸出部的基部的外径大于螺旋弹簧的内径,并且凸出部的先端部的外径小于螺旋弹簧的内径。
当夹子在夹子的另一端部与主体的外周表面分开的方向上旋转预定量时,凸出部的先端可以抵接主体的外周表面。
缝隙可以沿着夹子的纵向方向形成在凸出部中。
凸出部在与凸出部突出的方向垂直的的截面上的形状可以圆形。
主体可以是书写工具的轴管。
滑块可以设置在主体中,以操作书写工具的笔尖。
夹子附接结构可以被构造成:操作书写工具的笔尖的多个滑块设置在主体中,并且夹子支撑部设置在滑块的至少一个中。
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中,夹子附接结构包括:夹子支撑部,夹子支撑部设置成在主体的外周表面上突出;夹子,该夹子与夹子支撑部接合;和螺旋弹簧,该螺旋弹簧在与主体的外周表面分开的方向上偏压夹子的一端部;其中,夹子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支点自由旋转,在支点处夹子与夹子支撑部接合;其中,螺旋弹簧设置成比支点更靠近夹子的一端部,并且偏压夹子使得夹子的另一端部抵接主体的外周表面;其中,夹子具有凸出部,该凸出部从面对主体的外周表面的夹子的表面朝向主体的外周表面突出;其中,凸出部插入螺旋弹簧的一端部的内部;并且其中,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抵接主体的外周表面。因此,由于能够减少在夹子打开和关闭操作中螺旋弹簧的摩擦阻力,因此改善夹子的打开和关闭操作。另外,即使当夹子用在具有小外形尺寸(薄)的主体中时也不存在不舒适感,并且不仅能够提高夹子主体的设计自由度,而且能够提高产品本身的设计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构造的纵向截面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A-A的截面图;
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B-B的截面图;
图6是沿着图2的箭头C的方向看的视图;
图7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构造的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
图8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操作的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
图9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构造的整个多芯书写工具的前视图;
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线D-D的纵向截面图;
图11是在先端构件部42突出的状态下,整个多芯书写工具的前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中的线F-F的纵向截面图;
图13是滑动壳体27的前视图;
图14是滑动壳体27的后视图;
图15是沿着图14中的线G-G的横截面图;
图16是沿着图14中的线H-H的纵向截面立体图;
图17是后轴26的前视图;
图18是沿着图17中的线I-I的纵向截面图;
图19是滑块29的右视图;
图20是滑块29的后视图;
图21是夹子滑块30的右视图;
图22是夹子滑块30的后视图;
图23是夹子滑块30的仰视图;
图24是沿着图9中的线E-E的横截面图;
图25是在可拆卸构件45被构造的实施例中滑块29的右视图;
图26是在可拆卸构件45被构造的实施例中滑块29的后视图;
图27是在可拆卸构件45被构造的实施例中滑块29的俯视图;
图28是沿着图27中的线J-J的纵向截面图;
图29是在可拆卸构件45被构造的实施例中夹子滑块30的右视图;
图30是在可拆卸构件45被构造的实施例中夹子滑块30的后视图;
图31是在可拆卸构件45被构造的实施例中夹子滑块30的俯视图;
图32是沿着图31中的线K-K的纵向截面图;
图33是在适配到可拆卸构件45的状态下尖锐单元41的外观的视图;
图34是图9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5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
图36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操作的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
图37是图12的局部放大图;
图38是夹子主体33的右视图;
图39是夹子主体33的前视图;
图40是夹子主体33的后视图;
图41是沿着图39中的线L-L的纵向截面图;
图42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第一修改例的立体图;
图43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第二修改例的立体图;
图44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第三修改例的立体图;
图4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修改例沿着图9中的线E-E的横截面图;
图46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修改例的夹子滑块主体31的立体图;
图4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修改例的夹子滑块主体33的下侧的立体图;
图48是图示图47中的夹子主体33的上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至6基于实施例1描述本发明的夹子的构造。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纵向截面图。图3是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2中的线A-A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2中的线B-B的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2的箭头C的视图。
此外,描述使用夹子附接结构的本实施例,其中,夹子附接到书写工具的轴管(主体),但是如果夹子是必需的,则该主体并不局限于书写工具的轴管。例如,主体可以是擦除工具或者涂敷工具。书写工具可以是圆珠笔、细铅笔、记号笔或者钢笔。擦除工具可以是修正笔或者橡皮。涂敷工具可以是胶状物或者化妆工具,诸如眼线笔或者眉笔。此外,主体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圆筒形形状,而例如可以是方柱形状、圆柱形状和棱柱形状。
如图1和2所示,主体1是在前后方向上拉长的长构件。未图示的笔尖设置在主体1的前端。夹子支撑部2一体地设置在主体1的后侧的外周部上。夹子主体4与夹子支撑部2可旋转地接合。在夹子支撑部2的左、右侧表面上,圆柱支点轴3设置成在主体1的纵向方向的垂直方向上突出。
夹子主体4也是在前后方向上拉长的长构件。夹子主体4被构造成可以相对于支点自由地旋转,在该支点处夹子主体4与夹子支撑部2接合。夹子主体4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U形,并且右侧板部5和左侧板部6设置成面对夹子支撑部2的左、右侧表面。支点孔7设置成在右侧板部5和左侧板部6中打口,并且构成旋转支点8,旋转支点8与支点轴3接合并且支撑夹子主体4以可以自由地旋转。
此外,如图4所示,在支点轴3的端部附近,形成锥形表面部3a,该锥形表面部3a在与主体1分开的方向上变窄。当夹子主体4的支点孔7组装到支点轴3时,锥形表面部3a使得容易执行组装操作。
如图1至3所示,螺旋弹簧11设置在主体1的外周部和夹子主体4之间。螺旋弹簧11在与主体1的外周表面分开的方向上偏压夹子主体4的一端部。另外,螺旋弹簧11设置成比支点更靠近夹子主体4的一端部侧,使得夹子主体4的另一端部抵接主体1的外周表面。
在主体1的后侧,非夹子支撑部2,的外周部中,平面部10设置成面对夹子主体4的内底表面9。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抵接平面部10。
另外,夹子主体4设置有圆筒形凸出部14,凸出部14从面对主体1的外周表面的夹子主体4的内底表面9的后侧部朝向主体1的平面部10突出。螺旋弹簧11的另一端部13从外侧插入以覆盖凸出部14。换句话说,凸出部14插入螺旋弹簧11的另一端部13的内侧。抵接平面部10的一端部12和抵接内底表面9的另一端部13构成排斥部15。换句话说,通过螺旋弹簧11的偏压力,后侧部(夹子主体4的一端部)相比于夹子主体4的旋转支点8被排斥得更多以与主体1的外周表面分离,并且前侧部(夹子主体4的另一端部)相比于夹子主体4的旋转支点8被排斥得更多以经由旋转支点8抵接主体1的外周表面。在该构造中,通过克服螺旋弹簧11的偏压力从主体1的外径方向朝向轴线相比于夹子主体4更多地按压后侧部,夹子能够执行打开和关闭操作并且旋转,从而经由旋转支点8,前侧部比夹子主体4的旋转支点8更远离主体1的外周表面。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夹子主体4由有色不透明树脂制成的材料构造,并且由注塑成型等等模制。然而,如果本发明的构造是可能的,则使用什么材料并不是特别重要,并且可以使用任意材料,诸如金属。
另外,如上所述,从外侧插入螺旋弹簧11以覆盖凸出部14,防止在使用时螺旋弹簧11从附接到夹子主体4的附接位置离开。
此外,当螺旋弹簧11根据夹子主体4的打开和闭合操作收缩时,螺旋弹簧11的内径和外径增加。然而,此时,凸出部14的外周表面和螺旋弹簧11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隔变宽,并且凸出部14和螺旋弹簧11之间的接触区域减小。因此,摩擦阻力减小,并且可以进行舒适的打开和闭合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处于自由状态,并且能够自由地移位。因此,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抵接主体1的外周表面以可以沿着主体1的外周表面移动。
因此,当组装书写工具时,对于夹子主体4侧,必须使螺旋弹簧11的另一端部13的位置匹配凸出部14的位置。然而,当组装书写工具时,对于主体1侧,不需要使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的位置匹配特定位置。因此,书写工具的组装变得容易。另外,当执行夹子主体4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时,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能够自由移动,并且额外阻力不可能施加到螺旋弹簧11。因此,提高螺旋弹簧11的耐用性。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抵接的外周表面是平面部10。螺旋弹簧11相对于平面部10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螺旋弹簧11施加到主体1的外周表面的力被分散,并且刮痕或者凹痕不可能产生在主体1的外周表面的外观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主体1的外周表面上,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抵接的部分是平面(平面部10),但是如图42所示的第一修改例中所述,该部分可以是弯曲表面。在图42所示的实例中,允许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能够抵接圆筒形主体1的外周表面的弯曲部分。
此外,在图42中,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抵接的部分是在圆筒形主体1的圆周方向上弯曲的弯曲表面。然而,该部分可以是在轴的方向上弯曲的弯曲表面,或者可以是在圆周方向和在轴方向上都弯曲的弯曲表面,并且每一个部分能够由任意弯曲表面构成。
此外,凸出部14的外径能够小于螺旋弹簧11的内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凸出部14的外周表面和螺旋弹簧11的内周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减少,实现期望的更舒适的打开和关闭操作。
此外,凸出部14的外径朝向突出设置的先端部逐渐减小的锥形形状也是可以的。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接近先端部附近,凸出部14的外周表面和螺旋弹簧11的内周表面彼此分开,并且不仅能够改善期望的更舒适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而且在通过注塑成型模制夹子主体4的情况下能够提高与模制设置的剥离锥形的可分开性。
此外,由于如上所述凸出部14包含在螺旋弹簧11中,因此螺旋弹簧11的外径变成排斥部15的最外面的直径,并且排斥部15的尺寸可以是小的。此外,也可以使得将排斥部15容纳在大致U形内表面部中的夹子主体4小。特别地,可以减小夹子主体4的宽度,并且可以提高夹子主体4的设计的自由度。
此外,凸出部14图示为大致圆筒形形状,为了防止当执行图3中的模制时材料引起的模制收缩产生的凹痕(沉陷),但是其可以具有大致圆柱形状。此外,垂直于突出方向的截面(横截面)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圆形,而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不仅可以是包括多边形形状、十字形状、星形多边形形状的几何平面形状,还可以是包括局部圆弧形的形状。然而,考虑到制造成本等等,可以适当地选择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夹子支撑部2设置在主体1的外周表面上的实例,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如图43所示的第二修改实例中所描述的,夹子主体4可以附接到设置在操作书写工具的笔尖的滑块的夹子支撑部2,并且夹子主体4可以与滑块一起滑动。该结构稍后将作为实施例3详细地描述。
另外,如图44所示的第三修改实例所描述的,本实施例的夹子附接结构可以设置在具有嵌入其中的诸如圆珠笔单元、尖锐单元或者刻写笔单元的多个笔芯的多芯书写工具中。
接下来,将参考图7和8基于实施例2描述本发明的夹子构造。图7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构造的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图8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操作的局部放大纵向截面图。
由于除了凹部的形状之外,该构造与实施例1的构造相同,将详细描述相同的形状和材料。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类似于实施例1,能够采用图42到44所示的修改例。
在实施例2中,设置其直径稍微大于螺旋弹簧11的内周直径的大直径部17,使得靠近凸出部16的内底表面9的基部的外周表面压焊到螺旋弹簧11的内周表面。螺旋弹簧11的端部保持在被轻轻地压入到大直径部17的大致整个圆周中的状态。大直径部17在突出方向的长度与螺旋弹簧11的线径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并且在大直径部17之外,在突出方向的先端侧是小直径部18,该小直径部18的外径小于大直径部17的外径。通过允许小直径部18与螺旋弹簧11的内周表面分开,仅设置在螺旋弹簧11的端部中的螺旋座部19被压焊。在该构造中,由于不仅能够防止在夹子打开和关闭操作期间螺旋弹簧11的螺旋座部19的位置偏移,而且能够防止凸出部16和螺旋弹簧11在夹子主体4的打开和闭合操作的过程中彼此接触,因此可以进行舒适的打开和闭合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垂直于凸出部16的突出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优选为大致圆形。通过使凸出部16的截面的形状为大致圆形,螺旋弹簧11的端部(螺旋座部19)压焊在大直径部17的大致整个圆周(保持在轻轻压入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夹子打开和关闭操作期间螺旋弹簧11的另一端部13的位置偏移。另外,能够进一步防止凸出部16的小直径部18和螺旋弹簧11在夹子打开和关闭操作的过程中彼此接触,并且能够进行更舒适的夹子打开和闭合操作。此外,当将夹子主体4组装到夹子支撑部2时,能够更可靠地、大致一体地保持螺旋弹簧11与凸出部16,并且进一步改善了组装工作。
此外,期望的是,凸出部16的大直径部17的截面的形状为大致圆形,并且小直径部18可以采用任意形状。
另外,当如上所述设置在螺旋弹簧11的端部的螺旋座部19压焊到凸出部16的大直径部17时,通过从外侧将螺旋弹簧11插入凸出部16并且在组装期间大致一体地保持螺旋弹簧11,螺旋座部19能够与夹子支撑部2接合。因此,还具有防止螺旋弹簧11在组装工作期间脱落或者丢失的效果。
此外,由于如上所述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抵接主体1的平面部10,当螺旋弹簧11被组装时,没有必要使其位置匹配主体1的位置,并且还具有更简单地进行组装工作的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夹子主体4和螺旋弹簧11在组装期间彼此大致成一体,并且从主体1的离心方向执行与夹子支撑部2的接合,因此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大致垂直地抵接主体1的平面部10。在该构造中,由于能够防止在组装期间由于螺旋弹簧11的一端部12导致在平面部10中沿着主体1的纵向方向产生刮痕,因此具有出色地保持产品的外观效果。此外,在接合的过程中,夹子主体4的右侧板部5和左侧板部6容易通过支点轴3的锥形表面部3a(参考图4)在向左和向右方向上变宽。由此,夹子主体4的支点孔7能够容易地与支点轴3接合。
此外,凸出部16图示为大致圆筒形形状,为了防止当执行图7的模制时产生沉陷,也可以是大致圆柱形状。此外,垂直于突出方向的截面(横截面)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圆形,而可以采用各种形状,例如,不仅可以是包括多边形形状、十字形状、星形多边形形状的几何平面形状,还可以是包括局部圆弧形的形状。此外,大直径部17和小直径部18的形状也可以是各种截面形状的组合,例如,圆形能够用作大直径部17的截面形状,而多边形形状能够用作小直径部18的截面形状。然而,考虑制造成本等等,可以适当地选择形状。
接下来,将参考图9至41基于实施例3描述本发明的夹子的构造。在实施例3中,描述了具有嵌入其中的诸如圆珠笔单元、尖锐单元或者刻写笔单元的多个笔芯的多芯书写工具,并且本发明的夹子被构造在滑块中,该滑块的前端连接到笔芯的后端。图9是图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构造的整个多芯书写工具的外观的视图。图10是纵向截面图。
本实施例中的轴主体23包括前轴25、后轴26和滑动壳体27。在本实施例中,主体24包括:轴主体23;滑块29,该滑块29配置在后轴26的窗孔26a中;或者夹子主体31(图24),稍后将描述该夹子主体31。
如图10所示,在前轴25的内径部中,形成直径朝向先端侧逐渐减小的锥形部分25a。另外,在前轴25的先端,形成突出孔25b,在突出孔25b中具有圆珠笔单元37的书写部(笔尖38)或者尖锐单元41的先端构件部42。
这里,除了圆珠笔单元37或者尖锐单元41,包括刻写笔单元或者能够操作送出橡皮的橡皮单元或智能手机的类似物等并且嵌入轴主体23中的单元一般称为笔芯28。
前轴25考虑配置在前轴25内部的笔芯28的可见性或者可设计性,并且被构造成一个组件。然而,可以插入由橡胶形弹性体制成的夹子,或者由橡胶形弹性体制成的夹子可以通过诸如两种颜色模制或者多色模制的方法覆盖前轴。因此,改进在于握笔舒适、易于书写和减少疲劳。
前轴25和后轴26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并且滑动壳体27附接到后轴26的后端部。在本实施例中,在滑动壳体27的外周的前表面上,用于接合后轴26的接合突起27a以相等的间隔设置(图13)。另外,接合突起27a与窗孔26a(图17、18和24)的后端部接合,窗孔26a设置在后轴26的外周的前表面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合并了尖锐单元41的多芯书写工具中,当尖芯L通过按压滑动壳体27被送出时滑动壳体27的滑动距离在窗孔26a中被有效地利用,并且轴主体23的长度被抑制。
另外,切割部27b仅仅设置在滑动壳体27的外周表面上的一个位置(图14)。稍后描述的构成本发明的夹子的滑块(夹子滑块30)的夹子滑块主体31的顶点31a(图21)设置成可接合的。由此,不会破坏夹子滑块30的形状,可以与其他滑块29类似地滑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圆珠笔单元37连接到滑块29的前端,并且尖锐单元41连接到滑块29的前端。这里,夹子滑块30与滑块29一起作为变换可书写状态和不可书写状态的操作的位置,在可书写状态,笔尖从主体1的前端突出;在不可书写状态,笔尖从主体1的前端缩回。使用者能够通过操作夹子滑块30和滑块29来切换可书写状态和不可书写状态。
如图19所示,切割部29b在轴心的方向上设置在滑块29的按压部29a的后端,并且覆盖滑动壳体27的与上述窗孔26a的后端部接合的接合突起27a(图13)并且使接合突起27a从外观上不可见。
另外,如图21所示,夹子滑块主体31的顶点31a存在于夹子滑块30中,并且与切割部27b接合,该切割部27b位于上述图14的滑动壳体27中的一个位置。
在上述图10所示的后轴26和滑动壳体27彼此接合的状态下,滑动壳体27的前半部27c(图16)配置在后轴26的后端内部,并且同时,滑动壳体27的后半部从后轴26的后端开口部26b突出。滑动壳体27的突出的后半部被认为是碰撞部27d,并且整个滑动壳体27通过碰撞操作相对于后轴26前后滑动。
当嵌入多芯书写工具中的所有笔芯从前轴的突出孔突出,多芯书写工具能够进行书写时,或者当笔芯从前轴的突出孔突出之后多芯书写工具能够通过进一步前后移动滑块而执行送出笔芯的操作时,滑动壳体27和后轴26可以分离地固定,而另外,它们可以是一体的。嵌入多芯书写工具中的所有笔芯从前轴的突出孔突出的可书写状态的一种情况是,例如,所有的笔芯是圆珠笔单元的情况,或者笔芯是圆珠笔单元和刻写笔单元的情况。另外,笔芯并不局限于尖锐单元的尖芯,而例如,可以是橡皮单元的橡皮。
如图14至16所示,滑动壳体27的内部横跨整个长度,并且由梁状隔离壁27e分隔以分割径向方向。另外,滑动壳体27为有底的管状,但是中间部的前侧不具有管部27f,并且在径向方向上处于打开状态。具体地,形成截面形状为扇形的切割部27g,并且切割部27g处于打开状态。换句话说,通过使用切割部27g作为滑动表面,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在滑动壳体27中滑动。滑块29的按压部29a(图10和11)和夹子滑块主体31的夹子支撑部31b突出到后轴26的窗孔26a的外部,并且滑块29和夹子滑块30在后轴26的窗孔26a中滑动。在笔尖38缩回的状态下,通过排斥构件35的排斥力向后侧推动滑块29,并且滑块29的弧形抵接部29c(图20)抵接滑动壳体27的滑块抵接部27h(图13)。滑块29的平面和滑动壳体27的滑动抵接部27h的平面可以彼此接触,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它们的圆弧彼此接触。因此,由于排斥构件35的排斥力,滑块29的滑动壳体27的冲击力所导致的应力集中被减轻,并且产生破损的可能性减少。
另外,在夹子滑块30中也采用类似的结构,并且夹子滑块主体31的弧形抵接部31c(图21和22)抵接滑块外壳27的夹子滑块抵接部27i。因此,实现与上述滑块29同等的效果。
在该状态下,当使用者使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向前移动时,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在轴心的方向上下落,并且滑块29的接合突起29d(图19)或夹子滑块主体31的接合突起31d(图21)与接合凹部27j接合,该接合凹部27j设置在滑动壳体27的梁状隔离壁27e的中心。此刻,笔尖38或者先端构件部42从前轴25的先端的突出孔25b突出,并且可以进行书写。当笔尖38或者先端构件部42突出时,如图18所示,从通孔26d附近的内周表面26e朝向通孔26d的中心设置的笔芯调节肋26f和突出的笔芯28彼此接触,该通孔26d设置在后轴26的调节部26c中。通过该接触操作,笔芯28的先端的笔尖38或者先端构件部42被强制地朝向前轴25的先端的突出孔25b定向。因此,不用使笔芯28在前轴25中弯曲,笔尖38或者先端构件部42从突出孔25b突出。例如,当笔芯28是尖锐单元41时,由于尖锐单元41自身被弯曲,可以防止送出嵌入尖芯L等等时发生故障,并且可以平稳地送出笔芯。
此外,如图18所示,在后轴26的内表面上,插入凹槽26h由一对定位肋26g形成。滑动壳体27的梁状隔离壁27e适配到插入凹槽26h中以能够自由地滑动,并且防止在径向方向上旋转,即,相对旋转。具体地,两个定位肋26g相对于一个隔离壁27e以一定间隔设置在后轴26的内周表面上,该间隔大致等于隔离壁27e的宽度,并且隔离壁27e在两个相邻定位肋26g之间(插入凹槽26h)前后滑动。换句话说,由于在后轴26中的插入凹槽26h的数量是隔离壁27e的数量的两倍,并且隔离壁27e的数量来源于笔芯28的数量,定位肋26g的数量也由笔芯28的数量确定。换句话说,如果笔芯28的数量是两个,则定位肋26g的数量是四个,并且如果笔芯28的数量是三个,定位肋26g的数量是六个。
轴主体23由前轴25、后轴26和滑动壳体27构成,并且如上所述,通过接合突起27a和窗孔26a之间的接合,防止滑动壳体27和后轴26脱离和分解。另外,前轴25和后轴26结合在一起并且通过螺纹可拆卸。为了使螺纹部端表面25c抵接来紧固前轴25的螺纹部端表面25c(图10),螺纹紧固阶梯部26i形成在后轴26内部,呈圆周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夹子没有覆盖前轴25,前轴25的外观后端表面25d和后轴先端表面26j通过螺纹连接到后轴26而彼此接触,并且该螺纹连接被紧固。然而,接触部不存于前轴的外观后端表面上,前轴的螺纹紧固阶梯部和螺纹部端表面在前轴由夹子覆盖的实例中在后轴内部中彼此接触,并且螺纹连接被紧固。考虑到后轴的厚度或空间,螺纹紧固阶梯部可以由多个肋构成。然而,当使用透明的树脂时,从模制工艺和外观的角度看,期望阶梯部设置成圆周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前轴25和后轴26通过螺纹结构被构造,但是可以以彼此适配的凹部和凸部压配,并且可以彼此一体地形成。然而,考虑到变换和模制笔芯的简易度,组件的数量可以是两个,并且组件可以被固定成可自由拆卸。
在后轴26中,形成在纵向方向上延伸的三个窗孔26a。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三个窗孔26a,但是这是因为作为笔芯28的圆珠笔单元37和尖锐单元41的总数量是三个,而形成的窗孔26a的数量还可以根据笔芯28的数量变化。滑动壳体27形成在后轴26中,后轴26的后端附接到滑动壳体27以便可滑动。滑动壳体27的内部通过笔芯28的数量(划分部27k(图16))在径向方向上分隔,划分部27k由绕着轴心径向变宽的梁状隔离壁27e分隔。附接到笔芯28的后端的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在划分部27k中前后滑动,并且执行圆珠笔单元37的笔尖38或者尖锐单元41的先端构件部42的缩回操作。划分部27k的数量在该实例中也是三个,但是划分部27k的数量根据笔芯的数量改变。
在后轴26的窗孔26a中,由不透明材料制成的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主体31配置成可滑动。在滑块29的纵向方向上的两侧,形成防脱落突起29e(图19和20),并且防脱落突起29e防止滑块29与后轴26的窗孔26a脱离。类似地,在夹子滑块30中,在夹子滑块主体31中也形成防脱落突起31e(图21和22),并且防脱落突起31e防止夹子滑块30从窗孔26a脱离。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配置夹子滑块30的窗孔26a在纵向方向上形成为长于其他窗孔26a。在本实施例中,这是因为夹子滑块主体31的夹子支撑部31b在纵向方向上的长度形成为长于滑块29的按压部29a的长度。
在滑块29的后表面或者夹子滑块30(夹子滑块主体31)的背面,如图19和21,一个接合突起29d和31d和两个释放突起29f和29g、31f和31g以一定间隔形成。接合突起29d和31d锁定到设置在分隔滑动壳体27的梁状隔离壁27e的中心部中的接合凹部27j(图16),并且圆珠笔单元37的笔尖38或者尖锐单元41的先端构件部42突出的状态被保持。当在圆珠笔单元37的笔尖38或者尖端单元41的先端构件部42突出的状态下位于后部的另一个滑块29向前移动时,向前移动的滑块29的释放突起29g与被锁定的滑块29的释放突起29f或者夹子滑块主体31的释放突起31f接触,该锁定状态随着被锁定的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主体31在径向方向上向外移动而被释放,此时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通过排斥构件35的排斥力向后移动,并且处于突出状态的圆珠笔单元37的笔尖38或者尖锐单元41的先端构件部42处于缩回状态。
在实施例3中,与夹子滑块主体31的防脱落突起31e和后轴26的窗孔26a相对的表面的形状是弯曲表面(图24),但是该表面可以形成为大致垂直于夹子滑块主体31的突出方向的平面(图45和46)。如图45和46所示,当与防脱落突起31e’和窗孔26a’相对的表面的形状是平面时,当在横向方向上的力或者扭力施加到夹子滑块主体31时可以进一步确保防止夹子滑块主体31从后轴26脱落。
此外,在图46所示的夹子滑块主体31中,在稍后描述的设置成突出到支撑板31j的左右侧表面的突出板31n中,凹部31u通过切割一个夹子主体33侧而形成。这是因为当执行注塑成型时浇口设置在凹部31u中,并且可以不必形成凹部31u。
另外,如图19所示,在纵向方向上具有板状的突起部36形成在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夹子滑块主体31)的前端。在突起部36的先端,形成大致盘状的隆起部36a。由于突起部36或者隆起部36a具有板状和盘状,当连接稍后描述的笔芯28时,形成空气的流体通道。换句话说,当笔芯28如在本实例中是圆珠笔单元37时,可靠地确保随着墨水40的消耗而空气渗入笔芯(圆珠笔)中。
然后,圆珠笔单元37的墨水存储管39的后侧部连接到突起部36(隆起部36a)。这里,滑块29由与圆珠笔单元37中使用的墨水的颜色相同颜色的不透明材料形成,但是其可以由透明的或者有颜色的半透明材料形成。产生滑块29的深度的感觉,提高外部美观。另外,类似地,夹子滑块30也插入尖锐单元41的后侧,具有与连接到圆珠笔单元37的滑块29的颜色不同的颜色,并且被区分开来。然而,夹子滑块30可以构造成具有与连接到圆珠笔单元的滑块的颜色类似的颜色。
在本实施例中,圆珠笔单元37的墨水存储管39由透明或者有颜色的半透明材料构成。然而,墨水存储管39的至少与滑块29的连接部可以由透明的或者有颜色的半透明材料构成。当变换笔芯28时,能够容易地确保笔芯28和滑块29(隆起部36a)彼此连接的状态。
这里,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和笔芯28彼此连接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例如,如图28和32所示,当在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的前端形成在纵向方向上凹陷的孔部44时,笔芯适配突起44b可以形成在孔部44的内周表面44a上,并且设置在笔芯28的后端的可拆卸构件45(图33)可以固定到孔部44以可拆卸(图25至33)。当可拆卸构件45在确保空气的流动通道的状态下附着到图33所示的笔芯28(尖锐单元41)的后端,并且其附着强度通过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主体31和可拆卸构件45之间的适配强度而被加强,使用者能够简单地附接和交换优选的笔芯28。此外,当笔芯28是尖锐单元41时,笔芯28和可拆卸构件45之间的附着可以不处于确保空气的流动通道的状态下。然而,当笔芯28是圆珠笔单元37时,期望实现空气的流动通道被确保的状态。这里,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由不透明材料形成,但是其可以由透明的或者有颜色的半透明材料形成。当由透明材料形成时,附接到笔芯28的后端的可拆卸构件45能够通过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视觉上确认,并且使用者能够识别该笔芯。此外,产生滑块29的深度的感觉,提高外部美观。
此外,如图28所示,在滑块29的前端部中,形成凸缘部29h,稍后描述的排斥构件35的后端部抵接凸缘部29h。类似地,甚至在夹子滑块主体31的前端部中,形成凸缘部31h,稍后描述的排斥构件35的后端部抵接凸缘部31h。
图10和12的参考数字35表示排斥构件,诸如螺旋弹簧,排斥构件向后偏压笔芯28和连接到笔芯28的滑块29或者夹子滑块30。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适配到滑块29的两个笔芯28是如上所述的圆珠笔单元37,而适配到夹子滑块30的一个笔芯28是尖锐单元41。圆珠笔单元37的墨水存储管39和尖锐单元41的芯容器43连接到滑块29和夹子滑块30的隆起部36a。具体地,容纳黑色和红色墨水的圆珠笔单元37和尖锐单元41彼此连接。
调节部26c如图18所示形成在后轴26的中间部,三个通孔26d形成在调节部26c中,笔芯28宽松地插入到三个通孔26d中,并且当排斥构件35的一端锁定到调节部26c时笔芯28被向后偏压。
这里,将参考图34和35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夹子附接结构。夹子滑块30由三个组件组成,包括:夹子滑块主体31,该夹子滑块主体31构成从夹子滑块主体31(主体24)的外周部突出的夹子支撑部31b;夹子主体33,该夹子主体33与夹子支撑部31b接合;和螺旋弹簧34,该螺旋弹簧34偏压夹子主体33的后部以使夹子主体33与夹子滑块主体31的外周表面分离,并且夹子滑块30是用于向前移动笔芯28的按压部,其中夹子主体33的后侧外表面连接到夹子滑块30的前端。
在夹子滑块主体31中,夹子支撑部31b设置成向后侧突出。如图21至24所示,夹子支撑部31b由支撑架31i和支撑板31j构成。在支撑架31i的左右表面上,形成薄的凹槽31k。由于薄的凹槽31K是从夹子滑块主体31越过支撑板31j变厚,防止诸如沉陷的模制缺陷。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滑块主体31由有色不透明树脂制成的材料构造,并且通过注塑成型等等模制。
在夹子支撑板31j的左右侧表面上,圆柱支点轴31m设置成在垂直于夹子滑块主体31(主体24)的纵向方向的方向上突出。在支点轴31m的后侧,设置突出板31n,其从支撑板31j的左右侧表面突出。突出板31n起到防止支撑板31j在横向方向上掉落的作用。
同时,如图24所示,夹子主体33的横截面形成为大致U形状,并且右侧板部33a和左侧板部33b设置成面对夹子支撑部31b的左右侧表面(图40)。支点孔33c(图38)设置成在右侧板部33a和左侧板部33b中开口,并且构成旋转支点33d,旋转支点33d与支点轴31m接合并且支撑夹子主体33使其可以自由地旋转。此外,在支点轴31m的端部附近,形成锥形表面部31s(图21和23),该锥形表面部31s在与主体24分开的方向上变小。当夹子主体33的支点孔33c组装到支点轴31m时,容易执行组装工作。
另外,在支点孔33c的后侧,形成凹槽部33e(图40),其不干涉从支撑板31j的左右侧表面突出设置的突出板31n(图21)。
此外,抵接夹子主体33的内底表面33f(图35)的前侧倾斜表面31p(图21)形成在支撑板31j的前侧顶表面上。前侧倾斜表面31p起到调节相对于轴主体23,而不是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的旋转的作用。
如图35所示,在后侧的外周部中,而不是夹子滑块主体31的夹子支撑部31b中,平面部31q设置成面对夹子主体33的内底表面33f。螺旋弹簧34的一端部34a抵接平面部31q。
另外,在夹子主体33的内底表面33f的后侧部中,形成有在外周表面侧倾斜的后侧倾斜内底表面33g,并且设置朝向平面部31q突出的管状凸出部33h,管状凸出部33h垂直并且面对后侧倾斜内底表面33g。另外,螺旋弹簧34的另一端部34b从外部插入以覆盖凸出部33h。换句话说,凸出部33h插入螺旋弹簧34的另一端部34b的内部。抵接平面部31q的一端部34a和抵接后侧倾斜内底表面33g的另一端部34b构成排斥部34c。换句话说,通过螺旋弹簧34的偏压力,后侧部(夹子主体33的一端部)相比于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被排斥得更多以与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分离,并且前侧部(夹子主体33的另一端部)相比于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被排斥得更多以经由旋转支点33d抵接轴主体23的外周。更具体地,形成在夹子主体33的前侧部的球部33i被排斥以抵接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
在该构造中,通过克服螺旋弹簧34的偏压力从轴主体23的外径方向朝向轴线相比于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更多地按压后侧部,前侧部而不是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被用作夹子32,该夹子32能够执行打开和关闭操作并且旋转,从而经由旋转支点33d,前侧部与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分离。
在夹子滑块主体31的平面部31q的后端部,突出壁31r突出地设置。突出壁31r形成为从螺旋弹簧34的后侧的障眼物,但是可以不必形成突出壁31r。如在本实施例中描述的,当形成突出壁31r时,在相对于螺旋弹簧34的后侧的夹子主体33和夹子滑块主体31之间的空隙被隐藏,并且进一步改善从后侧看时的外观。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在夹子32的球部33i抵接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的状态下,或者在夹子32扩张并打开或执行夹子32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任意状态下,突出壁31r形成在突出壁31r不抵接螺旋弹簧34的位置。
根据实施例3,当从夹子滑块主体31的后侧看时突出壁31r的形状是大致矩形形状,但是如图46所示,夹子滑块主体31侧的端表面可以具有大致圆弧形状(突出壁31r’)。另外,可以使突出壁的高度为任意高度,并且突出壁的高度可以高于或者低于实施例3所示的突出壁31r的高度。
如图34所示,在夹子主体33的前侧和后侧,长椭圆形的通孔分别形成在与夹子主体33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横向方向)上(前侧通孔33j和后侧通孔33k)。前侧通孔33j形成为与形成在夹子主体33的内底表面33f的前侧的前侧倾斜内底表面33m垂直,并且能够通过接合或者按压安装装饰品。后侧通孔33k形成为大于与夹子主体33的内底表面33f垂直的前侧通孔33j。后侧通孔33k也可以通过接合或者按压安装装饰品,但是可以通过线或者链子附接装饰品。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后侧通孔33k与夹子主体33中的前侧通孔33j一起形成。然而,可以仅设置上述通孔中的一个,或者前侧通孔33j和后侧通孔33k都可以不设置,并且夹子主体33的外观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例如,当夹子主体33通过模制形成时,可以转换夹子主体33的顶表面部33s的模具,并且可以通过改变仅顶表面部33s的形状来形成具有相同夹子附接结构的各种夹子。
如图3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形成在夹子主体33中的凸出部33h中,在靠近后侧倾斜内底表面33g的基部的外周表面上,设置大直径部33n,大直径部33n的直径稍微大于螺旋弹簧34的内周直径。当螺旋弹簧的螺旋座部34d被压焊时,大直径部33n具有防止螺旋弹簧34在组装工作期间脱离和丢失的效果,并且当夹子主体33组装到夹子滑块主体31的夹子支撑部31b时,螺旋弹簧34从外部插入凸出部33h,被大致一体地保持并且与夹子支撑部31b接合。
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33h的大直径部33n在突出方向上的长度与螺旋弹簧34的线径具有大致相同的尺寸。另外,在大直径部33n之外,在突出方向上的先端侧是小直径部33u,小直径部33u的外径小于大直径部33n的外径。通过使小直径部33u与螺旋弹簧34的内周表面分开,仅设置在螺旋弹簧34的端部中的螺旋座部34d被压焊。在该构造中,由于不仅能够防止在夹子打开和关闭操作期间螺旋弹簧34的螺旋座部34d的位置偏移,而且能够防止凸出部33h和螺旋弹簧34在夹子主体4的打开和闭合操作的过程中彼此接触,因此可以进行舒适的打开和闭合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垂直于凸出部33h的突出方向的截面的形状优选为大致圆形。通过使凸出部33h的截面的形状为大致圆形,螺旋弹簧34的端部(螺旋座部34d)压焊在大直径部33n的大致整个圆周(保持在轻轻压入状态)。因此,能够防止在夹子打开和关闭操作期间螺旋弹簧34的另一端部34b的位置偏移。另外,能够进一步防止凸出部33h的小直径部33u和螺旋弹簧34在夹子的打开和关闭操作的过程中彼此接触,并且能够进行更舒适的夹子打开和闭合操作。此外,当将夹子主体33组装到夹子滑块主体的夹子支撑部31b时,能够更可靠地、大致一体地保持螺旋弹簧34与凸出部33h,并且进一步改善了组装工作。
此外,期望的是,凸出部33h的大直径部33n的截面的形状为大致圆形,并且小直径部33u可以采用任意形状。
另外,如图40所示,在夹子主体3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缝隙33p形成在凸出部33h中。当夹子主体33附接于夹子支撑部31b时,缝隙33p沿着轴主体23的轴线形成。当夹子主体33组装到夹子滑块主体31的夹子支撑部31b时,由于力从轴主体23的外径方向朝向轴线施加到夹子主体33,因此力在左侧板部33b以及右侧板部33a中向外施加,夹子主体33的中心部分被弯曲以凹陷成圆弧形状,并且左侧板部33b与右侧板部33a一起弹性变形为通过该凹陷弯曲而彼此远离。缝隙33p起到使夹子主体33更容易弹性变形的作用。因此,当夹子主体33的支点孔33c组装到支点轴31m时,可以更容易执行组装工作。此外,缝隙33p的底表面33q设置在与夹子主体33的后侧倾斜内底表面33g相同的表面上。
当连接到夹子滑块30的笔芯28处于缩回状态时,如上所述,通过螺旋弹簧34的偏压力,相对于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的后侧部被排斥以与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分开,并且形成在相对于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的前侧部的球部33i经由旋转支点33d被排斥以抵接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在该构造中,通过克服螺旋弹簧34的偏压力从轴主体23的外径方向朝向轴线按压相对于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的后侧部,相对于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的前侧部被用作夹子32,该夹子32能够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并且旋转,从而经由旋转支点33d,前侧部与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分离。这里,在夹子主体33的球部33i抵接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的状态下,空间设置在夹子主体33的内底表面33f和支撑板31j的前侧倾斜表面31p之间。
同时,当连接到夹子滑块30或者先端构件部42的笔芯28的笔尖38从形成在前轴25中的突出孔25b突出时,如上所述,夹子滑块30在轴线的方向上下降,并且夹子滑块30的接合突起31d锁定到设置在滑动壳体27中的梁状隔离壁27e的中心的接合凹部27j。此时,支撑板31j的前侧倾斜表面31p抵接夹子主体33的内底表面33f,并且调节相对于前侧部的轴主体23,而不是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的旋转。另外,通过该调节,释放夹子主体33从螺旋弹簧34接收的对轴主体23的排斥力,并且可以在夹子主体33的球部33i和轴主体23之间产生空间,并且可以容易地操作夹子滑块30。
在夹子主体33的后侧,可以形成从夹子主体33的内底表面33f朝向主体侧大致垂直突出的后侧板部33t。因此,由于不可能从后侧看到螺旋弹簧34,从后侧看书写工具时外观变得极好。
在实施例3中,后侧板部33t形成在夹子主体33中,并且除此之外,突出壁31r形成在夹子滑块主体31的平面部31q(外周表面)的后端部中(图34至36)。因此,在相对于螺旋弹簧34的后侧的夹子主体33和夹子滑块主体31之间的空隙被隐藏,并且进一步改善从后侧看时的外观。
当夹子扩张且打开时,从后侧板部33t的内底表面33f的突起的高度形成为后侧板部33t不抵接主体1的外周表面的高度,并且凸出部33h的先端部33r抵接主体1的外周表面。然而,后侧板部33t可以在相对于凸出部33h的先端部33r的先端抵接主体的外周表面。
如实施例3所述,在凸出部33h的先端部33r形成为具有先端部33r抵接主体1的外周表面的高度的情况下,当夹子扩张且打开时,不露出凸出部33h的先端部33r和主体1的外周表面之间的抵接位置。因此,即使由于重复夹子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而在抵接位置产生刮痕或者凹痕时,具有极好地保持产品的外观的效果。
如图47所示,后侧板部33t的高度可以更低(后侧板部33t')。当装饰品通过线或者链子附接到后侧通孔33k时,在线或者链子粗的情况下,夹子更可能扩张并且打开。
此外,图48所示的夹子滑块主体31是当从顶表面部侧看图47所示的夹子滑块主体31时的立体图。由参考数字33v表示的凹部形成,因为当对凹部33v进行注塑成型时设置了门,但是可以不必形成凹部33v。
此外,在实施例3中,夹子主体33的后侧板部33t和左侧板部33b与右侧板部33a一起连续形成,但是它们可以不必连续形成。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3中,夹子附接结构包括:夹子滑块主体31,夹子滑块主体31构成从夹子滑块30(主体24)的外周表面突出的夹子支撑部31b;夹子主体33,该夹子主体33与夹子支撑部31b接合;和螺旋弹簧34,该螺旋弹簧34偏压夹子主体33的后部使其与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分开。当夹子支撑部31b和夹子主体33彼此接合时,夹子主体33构成旋转支点33d以可以自由地旋转。螺旋弹簧34安装在相对于旋转支点33d的后侧。相对于夹子主体33的旋转支点33d的前侧被持续地偏压以抵接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在面对夹子主体33的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的表面上,设置朝向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突出的凸出部33h,并且平面部31q设置在夹子滑块主体31中,该夹子滑块主体31安装在面对凸出部33h的轴主体23的外周表面上。螺旋弹簧34的一端部34a从外部插入凸出部33h,并且螺旋弹簧34的另一端部34b抵接平面部31q。
因此,根据夹子主体33的打开和关闭操作通过螺旋弹簧34的收缩,当螺旋弹簧34的内径和外径增加时,在凸出部33h的外周表面和螺旋弹簧34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隔变宽,并且凸出部33h和螺旋弹簧34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因此,摩擦阻力减小,并且可以进行舒适的打开和闭合操作。另外,螺旋弹簧34的外径变成排斥部34c的最外面的直径,并且可以使排斥部34c的尺寸小。此外,也可以使将排斥部34c容纳在大致U形内表面部的夹子主体33的尺寸小。特别地,可以减小夹子主体33的宽度,并且可以提高夹子32的设计的自由度。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夹子附接到滑动型多芯书写工具的一个滑块的构造被图示,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如图43所示,作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第二修改例,本发明的夹子可以附接到仅嵌入一根笔芯的滑动型单芯书写工具的滑块。
接下来,将描述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中普遍存在的在夹子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中的凸出部(14、16和33h)的先端部的操作效果。当通过执行上述打开和关闭操作而旋转预定量时,凸出部14、16和33h的先端部20、21和33r抵接主体1和24的平面部10和31q。换句话说,凸出部(14、16和33h)起到调节等于或者大于预定量的旋转的止动部的作用,并且与平面部10和31q一起构成旋转量调节部22(图8和36)。在此描述的预定量的旋转指的是:随着螺旋弹簧11和34通过打开操作收缩而增加的螺旋弹簧11和34的扭转应力没有达到使得螺旋弹簧11和34的排斥力下降的值的情况下以某一旋转量的旋转。在该构造中,具有防止由于使用者粗心地过多打开夹子导致的螺旋弹簧11和34的排斥力的下降的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凸出部14、16和33h包含螺旋弹簧11和34,不露出先端部20、21和33r和平面部10和31q之间的抵接位置。因此,即使当由于重复夹子的打开和关闭操作而在抵接位置产生刮痕或者凹痕时,具有极好地保持产品的外观的效果。
此外,当凸出部14、16和33h保持螺旋弹簧11和34时,由于先端部20、21和33r起到当夹子扩张且打开时调节旋转量的止动部的功能,可以在比排斥部15和34c和旋转量调节部22分开设置的情况下的空间小的空间中构造排斥部15和34c和旋转量调节部22,并且具有提高夹子主体4和31的设计自由度的效果。
本申请基于2013年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No.2013-036519),其内容作为参考包含在本文中。
参考标号列表
1 主体
2 夹子支撑部
3 支点轴
3a 锥形表面部
4 夹子主体
5 右侧板部
6 左侧板部
7 支点孔
8 旋转支点
9 内底表面
10 平面部
11 螺旋弹簧
12 一端部
13 另一端部
14 凸出部
15 排斥部
16 凸出部
17 大直径部
18 小直径部
19 螺旋座部
20 先端部
21 先端部
22 旋转量调节部
23 轴主体
24 主体
25 前轴
25a 锥形部分
25b 突出孔
25c 螺纹部端表面
25d 外观后端表面
26 后轴
26a 窗孔
26a’ 窗孔
26b 后端开口部
26c 调节部
26d 通孔
26e 内周表面
26f 笔芯调节肋
26g 定位肋
26h 插入凹槽
26i 螺纹紧固阶梯部
26j 后轴先端表面
27 滑动壳体
27a 接合突起
27b 切割部
27c 前半部
27d 碰撞部
27e 隔离壁
27f 管部
27g 切割部
27h 滑块抵接部
27i 夹子滑块抵接部
27j 接合凹部
27k 划分部
28 笔芯
29 滑块
29a 按压部
29b 切割部
29c 弧形抵接部
29d 接合突起
29e 防脱落突起
29f 释放突起
29g 释放突起
29h 凸缘部
30 夹子滑块
31 夹子滑块主体
31a 定点
31b 夹子支撑部
31c 弧形抵接部
31d 接合突起
31e 防脱落突起
31e’ 防脱落突起
31f 释放突起
31g 释放突起
31h 凸缘部
31i 支撑架
31j 支撑板
31k 薄的凹槽
31m 支点轴
31n 突出板
31p 前侧倾斜表面
31q 平面部
31r 突出壁
31s 锥形表面部
31u 凹部
32 夹子
33 夹子主体
33a 右侧板部
33b 左侧板部
33c 支点孔
33d 旋转支点
33e 凹槽部
33f 内底表面
33g 后侧倾斜内底表面
33h 凸出部
33i 球部
33j 前侧通孔
33k 后侧通孔
33m 前侧倾斜内底表面
33n 大直径部
33p 缝隙
33q 底表面
33r 先端部
33s 顶表面部
33t 后侧板部
33t’ 后侧板部
33u 小直径部
33v 凹部
34 螺旋弹簧
34a 一端部
34b 另一端部
34c 排斥部
34d 螺旋座部
35 排斥构件
36 突起部
36a 隆起部
37 圆珠笔单元
38 笔尖
39 墨水存储管
40 墨水
41 尖锐单元
42 先端构件部
43 芯容器
44 孔部
44a 内周表面
44b 笔芯适配突起
45 可拆卸构件
L 尖芯
Claims (7)
1.一种夹子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夹子支撑部,所述夹子支撑部在主体的外周表面上突出;
夹子,所述夹子与所述夹子支撑部接合;和
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表面分开的方向上偏压所述夹子的一端部;
其中,所述夹子被构造成能够相对于支点旋转,所述夹子与所述夹子支撑部在所述支点接合;
其中,所述螺旋弹簧设置成比所述支点更靠近所述夹子的所述一端部,并且偏压所述夹子,以使得所述夹子的另一端部抵接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表面;
其中,所述夹子具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从面对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表面的所述夹子的表面朝向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表面突出;
其中,所述凸出部插入所述螺旋弹簧的一端部的内部;并且
其中,所述螺旋弹簧的另一端部抵接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表面,以可以沿着所述主体的外周表面移动;
其中,所述凸出部的基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螺旋弹簧的内径,并且所述凸出部的先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内径;并且
其中,缝隙沿着所述夹子的纵向方向形成在所述凸出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表面具有平面部,并且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另一端部抵接所述平面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当所述夹子在所述夹子的所述另一端部与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表面分开的方向上旋转预定量时,所述凸出部的先端抵接所述主体的所述外周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子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凸出部在与所述凸出部突出的方向垂直的截面上的形状是圆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夹子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体是书写工具的轴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子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滑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中,以操作所述书写工具的笔尖。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子附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其中,操作所述书写工具的笔尖的多个滑块设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所述夹子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滑块的至少一个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36519 | 2013-02-27 | ||
JP2013-036519 | 2013-02-27 | ||
PCT/JP2014/054881 WO2014133080A1 (ja) | 2013-02-27 | 2014-02-27 | ク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6173A CN105026173A (zh) | 2015-11-04 |
CN105026173B true CN105026173B (zh) | 2017-12-29 |
Family
ID=51428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1103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26173B (zh) | 2013-02-27 | 2014-02-27 | 夹子附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84294B2 (zh) |
JP (2) | JPWO2014133080A1 (zh) |
CN (1) | CN105026173B (zh) |
DE (1) | DE112014001027T5 (zh) |
WO (1) | WO201413308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13572B2 (ja) * | 2014-09-30 | 2018-10-31 | ぺんてる株式会社 | 筆記具 |
CA173208S (en) * | 2016-01-20 | 2017-03-10 | Pentel Kk | Ballpoint pen |
KR101999965B1 (ko) * | 2017-02-24 | 2019-07-15 | 주식회사 크라운볼펜 | 클립을 가진 필기구 |
USD865869S1 (en) | 2017-06-20 | 2019-11-05 | Pentel Kabushiki Kaisha | Marking pen |
CN114683743B (zh) * | 2020-12-25 | 2024-07-05 | 青岛点石文具用品有限公司 | 按压笔 |
CN114369933A (zh) * | 2022-01-20 | 2022-04-19 | 雷关东 | 一种晾晒用夹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117130U (zh) * | 1973-02-07 | 1974-10-07 | ||
JPS55148990U (zh) * | 1979-04-12 | 1980-10-27 | ||
JPS55148990A (en) | 1979-05-09 | 1980-11-19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Test apparatus for hydraulic motor (or pump) |
JPS6339098Y2 (zh) * | 1980-04-25 | 1988-10-14 | ||
JPS6027708B2 (ja) | 1980-05-13 | 1985-07-01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コ−クス製造における装入炭の粒度管理方法 |
JPS62131888A (ja) | 1985-12-02 | 1987-06-15 | Honda Motor Co Ltd | スペアタイヤ投入装置 |
JPS62131888U (zh) * | 1986-02-14 | 1987-08-20 | ||
JPS63100292A (ja) | 1986-10-15 | 1988-05-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回転圧縮機 |
JPS63100292U (zh) * | 1986-12-18 | 1988-06-29 | ||
JP2611646B2 (ja) * | 1993-12-13 | 1997-05-21 | コクヨ株式会社 | 用箋挟 |
JP4518915B2 (ja) * | 2004-11-08 | 2010-08-04 | 株式会社パイロット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クリップ部材を有する筆記具 |
US7527448B2 (en) * | 2004-12-28 | 2009-05-05 | Kabushiki Kaisha Pilot Corporation | Writing implement with clip |
JP4704885B2 (ja) * | 2005-10-25 | 2011-06-22 | ゼブラ株式会社 | 出没式筆記具 |
JP2008188965A (ja) * | 2007-02-08 | 2008-08-21 | Pilot Corporation | クリップ付のスライド式筆記具 |
JP2008188966A (ja) * | 2007-02-08 | 2008-08-21 | Pilot Corporation | クリップ付のスライド式筆記具 |
JP2009045855A (ja) * | 2007-08-21 | 2009-03-05 | Sakura Color Prod Corp | 筆記具用クリップ |
FR2928864B1 (fr) * | 2008-03-20 | 2010-04-23 | SOCIéTé BIC | Systeme de montage d'une agrafe sur un corps d'instrument d'ecriture |
TWI474937B (zh) * | 2008-08-29 | 2015-03-01 | Kotobuki & Co Ltd | 複合式筆具 |
JP5255394B2 (ja) * | 2008-10-01 | 2013-08-07 | ゼブラ株式会社 | 開閉操作機能付クリップの支持構造及び該開閉操作機能付クリップの支持構造の組み立て方法 |
JP5705508B2 (ja) * | 2010-11-22 | 2015-04-22 | 株式会社壽 | 可動式クリップ |
-
2014
- 2014-02-27 CN CN201480011031.5A patent/CN10502617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2-27 DE DE112014001027.8T patent/DE112014001027T5/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02-27 WO PCT/JP2014/054881 patent/WO201413308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2-27 JP JP2015503019A patent/JPWO2014133080A1/ja active Pending
- 2014-12-27 US US14/770,255 patent/US9784294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1-01 JP JP2018206397A patent/JP6652180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6173A (zh) | 2015-11-04 |
WO2014133080A1 (ja) | 2014-09-04 |
JP2019014267A (ja) | 2019-01-31 |
JPWO2014133080A1 (ja) | 2017-02-02 |
US20160010674A1 (en) | 2016-01-14 |
DE112014001027T5 (de) | 2015-12-03 |
US9784294B2 (en) | 2017-10-10 |
JP6652180B2 (ja) | 2020-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26173B (zh) | 夹子附接结构 | |
JP2022020845A (ja)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
EP2560825B1 (en) | Writing instrument | |
JP2017035868A (ja) | ノック式筆記具 | |
JP6324658B2 (ja) | 消去部材を備えた筆記具 | |
JP5767881B2 (ja) | 熱変色性筆記具 | |
JP2014058120A5 (zh) | ||
JP3864838B2 (ja) | 入力ペン内蔵筆記具 | |
JP2012240408A (ja) | 筆記具 | |
JP4412935B2 (ja) | 筆記具の軸筒 | |
JP6657288B2 (ja) | 消去部材を備えた筆記具 | |
JP7162626B2 (ja) | 消去部材を備えた筆記具 | |
JP5470173B2 (ja) | クリップ付き筆記具用キャップ及び筆記具 | |
CN222933616U (zh) | 可调节使用长度的橡皮擦 | |
JP6312382B2 (ja) | 回転繰出式筆記具 | |
JP5540670B2 (ja) | 軸体 | |
JP2015136802A (ja) | 筆記具の軸筒 | |
JP2008296435A (ja) | 軟質部材の軸筒への取り付け構造 | |
JP2012000911A (ja) | 筆記具 | |
JP2006334832A (ja) | 複式筆記具 | |
CN117015478A (zh) | 摩擦体单元以及热变色性书写工具 | |
JP3147829U (ja) | 筆記具用キャップ | |
JP2013006384A (ja) | スライド式の多芯筆記具 | |
JP6544912B2 (ja) | 消去部材付筆記具 | |
JP2024067428A (ja) | 筆記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