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20088A - 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20088A CN105020088A CN201410174509.8A CN201410174509A CN105020088A CN 105020088 A CN105020088 A CN 105020088A CN 201410174509 A CN201410174509 A CN 201410174509A CN 105020088 A CN105020088 A CN 10502008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oyancy
- buoyancy aid
- liquid
- atmospheric pressure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5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mercury Chemical compound [Hg] QSHDDOUJBYECF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53 mercur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266 salt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是一种利用大自然里的大气压力、地心引力、液体的浮力多种能量来发电的装置。装置以大自然里的大气压力、地心引力、液体的浮力为能量源泉,再结合电力、电器、液体、液体的动力、1标准大气压等于10.336米的水柱,或是0.76米的汞柱这一自然特性,还有最大化利用液体浮力的浮体设计,这多方面合理配合工作而成。装置主要用于发电厂,装置节构简单,制做的成本低。装置的局限性少,不像风力、潮力、水力、太阳能电站那样受到环境、地点等方面的约束。装置可以在沙漠、海上、高山上、地下等地方工作。而且装置在能量输出方面也没有限制,装置输出电能的多少是由装置体积的大小和装置组数的多少来决定的。
Description
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是一种利用大自然里的大气压力、地心引力、液体的浮力多种能量来发电的装置。装置以大自然里的大气压力、地心引力、液体的浮力为能量源泉,再结合电力、电器、液体、液体的动力、1标准大气压等于10.336米的水柱,或是0.76米的汞柱这一自然特性,还有最大化利用液体浮力的浮体设计,这多方面合理配合工作而成。装置主要用于发电厂,装置节构简单,制做的成本低。装置的局限性少,不像风力、潮力、水力、太阳能电站那样受到环境、地点等方面的约束。装置可以在沙漠、海上、高山上、地下等地方工作。而且装置在能量输出方面也没有限制,装置输出电能的多少是由装置体积的大小和装置组数的多少来决定的。
附图说明
图1是装置开动之前浮体整体是浮在密封溶器和装液体容器的液体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的纵剖面图。
图2是装置在运行过程中浮体以最大排水量浮到了密封溶器顶部的位置时的纵剖面图。
对装置部件的详细说明:
1、装液体容器:装液体容器是一个用来装液体的容器,装液体容器里一定要有足够体积的液体来保证装置的正常工作。容器的作用就是用来装液体的,装置一定要有足够的液体才可以正常工作。装置主要选用的液体是水。本说明书以水为代表液体来对装置进行说明。装置可以把河、湖或海当成装液体容器。装液体容器底面面积要多大,装液体容器里液体的总量要多少,取决于装置的生产设计的最终需求。
2、密封容器:在本装置中密封容器是一个长方形的容器,容器的纵立面和水平面垂直,密封容器的开口一定要在低于,密封容器和装液体容器里的水在同一水平面以下位置的水里面。这样的结构是利用1标准大气压等于10.336米的水柱,或是0.76米的汞柱这一自然特性的标准结构。作用是在通气阀门关闭的时,密封容器在液体的帮助下。才形成对空气或气体而言的一个相对密封的容器。密封容器内和飞轮对应的位置有一列齿牙,这样才可以使飞轮在向上移动时转动。齿牙是凹进密封容器里的,设计成不影响浮体正常上下垂直运动就好。因为图不大,所以凹进密封容器里的齿牙没有在图上面画出来。密封容器在可以保证浮体可以正常上下垂直运动,和保证浮体浮力能最大化利用的前提下,密封容器形状取决于装置的生产设计的最终需求。
3、浮体:在本装置中浮体是一个决对密封中空长方体,浮体位置在密封容器内。浮体的作用是把水的动力转化为发电机组用来发电的浮力。浮体上的四周都要有一些小轮,作用是保证浮体可以正常上下垂直运动同时,不要和密封容器有过多磨擦。因为图不大,所以浮体上的小轮没有在图上面画出来。隔离仓和发电机组是浮体的一部分。
4、抽气机:抽气机是一种电器。作用是在通气阀门关闭时,抽气机抽出密封容器的空气,使密封溶器和装液体容器之间产生压力差,水就会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向压力小的密封容器顶部空余的空间流动,水流动就形了水的动力。装置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抽气机只要抽出装置设计需要抽出多少体积的空气就可以了,装置不要求密封容器里形成较高真空度。装置要使用现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什么类型和什么型号的抽气机,取决于装置生产设计的最终需求。当然也可以设计满足装置所有要求的专用抽气机。
5、通气阀门:通气阀门是一种电器。通气阀门关闭时,密封容器是相对的密封状态,通气阀门打开时,密封容器不是密封状态。通气阀门开关决定了密封容器是否是相对的密封状态。装置可以同时使用多个通气阀门。装置用多小的通气阀门和用用电功率多小的通气阀门,不影响装置工作一来回得到的能量,但会影响通气阀门打开时,浮体下落到密封溶器和装液体容器里的水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的时间。装置要使用多少个通气阀门,要多大口径的通气阀门取决于装置生产设计的最终需求。
6、隔离仓:隔离仓是一个有仓门的浮体,隔离仓在关仓门下水后一定要保证决对密封。作用是隔离液体和发电机组,保证发电机组不进水可以正常工作发电。隔离仓要有仓门是为了在发电机组有问题时工作人员才可以修理。隔离仓和浮体是相连接的,隔离仓是浮体的一部分。
7、飞轮:飞轮是发电机组的一部分,飞轮是在隔离仓外的水里面,与密封容器的齿牙相对应的位置上,在浮体向上运动时,飞轮就会转动,飞轮与隔离仓里的发电机组是相连接的,飞轮转动就带动隔离仓里发电机组工作。飞轮在浮体向上运动时带动发电机组,浮体在向下运动时飞轮是空转不带动发电机组。
8、平衡仓:平衡仓是永远保持在水面下用来支撑浮体,使装置在运行前浮体位置保持在水面以上的另一个浮体。作用是抵消或控制浮体、隔离仓、飞轮、发电机组和平衡仓自身在水中的总重量。因为在本装置中浮体最大高度是有限的,在不用平衡仓时,可用于发电的浮体浮力是相等浮体体积向上浮的浮力,减去浮体、隔离仓、飞轮、发电机组和平衡仓自身的总重量,这样就减小了装置的工作效率。装置在使用平衡仓后,密封容器中的浮体才能最大化利用浮体体积的浮力。平衡仓和浮体是相连接的,平衡仓在保证浮体可以正常上下垂直运动的情况下,平衡仓的位置是在浮体的下面或是可以完全抵消浮体所有部件的重量的位置上。在本装置中如浮体、隔离仓、飞轮、发电机组和平衡仓总重量是两吨,那平衡仓体积的大小就是两立方米。平衡仓体积大小是可以控制浮体和浮体上所有部件,还有平衡仓自身在水中的总重量的。装置要使用体积多大的平衡仓取决于装置生产设计的最终需求。
9、液体:装置中主要选用的液体是水,因为水是所有可用于装置的液体中资源最丰富的,而且成本也很低。是别的液体也可以,只要有浮力。装置使用密度越大的液体工作效率会越高。比如盐水、水银等,盐水和水银都可以提高装置的效率,但水银太贵一般不推存使用。装置要使用什么液体取决于装置生产设计的最终需求。
10、发电机组:作用是把浮体每次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时得到的浮力转化为电能。装置要使用多大功率的发电机组,取决于装置浮体体积的大小,因为发电机组要设计成浮体浮力将达到最大时,才能带得动发电机组向上移动一段距离,这样设计才能最大化把浮体向上移动的浮力转换为电力。
装置部件设计的详细说明:
1、装液体容器底面面积大小的设计,装液体容器里一定要有足够体积的液体,来保证装置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装液体容器底面面积大小是决定密封容器和装液体容器的水面落差的关键。装液体容器底面面积越大,在抽气机抽出密封容器里的空气后,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密封容器和装液体容器的水面落差越大。装置用的液体是水时,最大落差是10.336米。在现实生产使用中,建议装液体容器底面面积最大是密封容器底面面积的十倍就可以了,因为十倍就可以有近10.2米水的落差。装置可以把河、湖或海当成装液体容器,这样密封容器和装液体容器水面的落差就可以有10.336米的最大高度。装液体容器底面面积要多大,取决于装置的生产设计的最终需求。
2、密封容器高度的设计,密封容器最节约成本的高度等于1标准大气压力对液体作用的高度。如装置用的液体是水,1标准大气压等于10.336米的水柱,那么密封容器高度就等于10.336米。如有其它的设计要求,密封容器高度高过最节约成本的高度也是可以的。装液使用多高的密封容器,取决于装置的生产设计的最终需求。
3、浮体设计成底面面积与密封容器底面面积越接近越好,这样浮体高度越高越好,这样设计就可以在用最少的液体,就能把浮体与密封容器之间的空间填满,使浮体达到最大排水量。浮体达到最大排水量,就可以使浮体得到相等浮体体积的浮力,这样浮体就能最大化利用浮力。但在本装置中浮体的高度,是受到1标准大气压等于10.336米的水柱的这一特性限制的。本装置中浮体的高度等于密封容器和装液体容器的水面落差的高度,减去浮体要垂直上下移动的一段距离。如密封容器和装液体容器的水的落差是10.336米,浮体垂直上下移动的这一段距离是1米,浮体的高度最高就是9.336米。浮体垂直上下移动的这一段距离不一样是有不一样的工作效率的,所以浮体垂直上下移动多长一段的距离取决于装置的生产设计的最终需求。
4、发电机组的功率的设计,发电机组的功率一定要小于浮体体积的浮力,这样浮体在装置工作时才可以向上正常浮动。在保证浮体可以正常向上浮动的情况下,装置用的发电机组功率越接近浮体体积浮力越好,这样设计才能把最大化利用浮体向上浮的浮力转换为电力。
5、发电机组和隔离仓要设计成浮体的一部分,在保证浮体可以正常向上浮动的情况下,用相对应功率的发电机组当做控制浮体在没有达到最大浮力时,就不能开始向上浮动的开关。发电机组一定要浮体浮力达到最大时,才能带得动发电机组向上移动,这样才能最大化利用浮体的浮力来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6、在装置工作中浮体浮到密封容器顶部的位置时,如图2。浮体和浮体上所有的部件与密封容器之间可进水的空间要设计得越小越好。因为浮体和浮体上所有的部件与密封容器之空可进水的空间越小,抽气机抽出越少的空气就可以使浮体达到最大排水量,达到最大浮力。这样设计可以减小抽气机在装置工作一来回,抽气机使用的时间和电量,这样就提高装置的效率。这些可进水的空间包括:1、密封容器和浮体之间可进水的空间,浮体要保证可以正常上下垂直运动,不与密封容器有过多磨擦是要有一些空间的;2、密封容器上的一列齿牙,这列齿牙本身就是有可进水的空间;3、飞轮与浮体之间可进水的空间,要保证飞轮正常转动不要和浮体有任何磨擦是要有一些空间的;4、浮体上四周的一些小轮,要保证小轮的正常转动不要和浮体有任何磨擦是要有一些空间的。
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装置工作前,浮体(3)整体是浮在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如图1。装置开始运行,这时通气阀门(5)是关闭的,抽气机(4)工作抽出密封容器(2)里的空气,空气被抽出后,密封容器(2)里的压力降低,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之间产生压力差,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受大气压力的作用,就有了向密封容器(2)顶部空余空间流动的水(9)的动力,水(9)的动力就使密封溶器(2)里的水(9)上升到密封容器(2)顶部。密封容器(2)里的水(9)上升到密封容器(2)顶部,浮体(3)在水(9)的浮力作用下以最大排水量的浮力浮动到密封容器(2)顶部,装置如图2。从在装置工作前,浮体(3)整体是浮在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到装置开始运行,浮体(3)以最大排水量的浮力浮动到密封容器(2)的顶部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浮体(3)向上浮动了一段距离,浮体(3)向上浮动了一段距离,就有了相等浮体(3)体积移动一段距离的浮力。用这些浮力带动飞轮(7)转动,飞轮(7)转动的同时带动了发电机组(10)发电。在利用浮体(3)的浮力带动发电机组(10)发完电之后,浮体(3)浮到密封容器(2)的顶部的位置停下来,装置如图2。这时通气阀门(5)打开,密封溶器(2)和装液体容器(1)之间没有了压力差,水(9)在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回到同一水平面上,浮体(3)也回到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装置如图1。这样不断循环运行装置就能不断得到相等浮体(3)体积移动一段距离的浮力,装置就是利用浮体(3)向上移动这一段距离的浮力来带动发电机组(10)发电的,因为装置运行中利用上了大气压力、液体浮力和地心引力,所以装置每一次运行发的电远大于抽气机(4)和通气阀门(5)每一次运行用的电量,这些余下的电就可以提供到社会用电里,就形成了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而且装置在能量输出方面也没有限制,装置输出电能的多少是由装置体积的大小和装置组数的多少来决定的。
Claims (7)
1.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是一种利用大自然里的大气压力、地心引力、液体的浮力多种能量来发电的装置。装置以大自然里的大气压力、地心引力、液体的浮力为能量源泉,再结合电力、电器、液体、液体的动力、1标准大气压等于10.336米的水柱,或是0.76米的汞柱这一自然特性,还有最大化利用液体浮力的浮体设计,这多方面合理配合工作而成。
2.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由装液体容器、密封溶器、浮体、抽气机、通气阀门、隔离仓、飞轮、平衡仓、液体、发电机组这些部份组成。
3.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中,在保证浮体能正常上下垂直运动时,浮体不要和密封容器有多余的磨擦的情况下,浮体底面面积与密封容器底面面积越接近越好,浮体高度越高越好,这样就是最大化利用浮力的设计。
4.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工作中,浮体在浮到密封容器顶部的位置,浮体和浮体上所有的部件与密封容器之间可进水的空间要设计得越小越好。这样设计可以减小抽气机在装置工作一来回,抽气机使用的时间和电量,这样就能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5.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中使用平衡仓的设计,平衡仓是永远保持在水面下用来支撑浮体,使装置在运行前浮体位置保持在水面以上的另一个浮体。装置中可以用体积大小不一样的平衡仓,来抵消或控制浮体、隔离仓、飞轮、发电机组和平衡仓自身在水中的总重量。装置在使用平衡仓后,密封容器中的浮体才能最大化利用浮体的浮力。
6.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中,发电机组和隔离仓要设计成浮体的一部分。在保证浮体可以正常向上浮动的情况下,用相对应功率的发电机组当做控制浮体在没有达到最大浮力时,就不能开始向上浮动的开关。这样才能最大化利用浮体的浮力来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7.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装置工作前,浮体(3)整体是浮在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如图1。装置开始运行,这时通气阀门(5)是关闭的,抽气机(4)工作抽出密封容器(2)里的空气,空气被抽出后,密封容器(2)里的压力降低,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之间产生压力差,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受大气压力的作用,就有了向密封容器(2)顶部空余空间流动的水(9)的动力,水(9)的动力就使密封溶器(2)里的水(9)上升到密封容器(2)顶部。密封容器(2)里的水(9)上升到密封容器(2)顶部,浮体(3)在水(9)的浮力作用下以最大排水量的浮力浮动到密封容器(2)顶部,装置如图2。从在装置工作前,浮体(3)整体是浮在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到装置开始运行,浮体(3)以最大排水量的浮力浮动到密封容器(2)的顶部的位置,在这一过程中浮体(3)向上浮动了一段距离,浮体(3)向上浮动了一段距离,就有了相等浮体(3)体积移动一段距离的浮力。用这些浮力带动飞轮(7)转动,飞轮(7)转动的同时带动了发电机组(10)发电。在利用浮体(3)的浮力带动发电机组(10)发完电之后,浮体(3)浮到密封容器(2)的顶部的位置停下来,装置如图2。这时通气阀门(5)打开,密封溶器(2)和装液体容器(1)之间没有了压力差,水(9)在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回到同一水平面上,浮体(3)也回到密封容器(2)和装液体容器(1)里的水(9)在同一水平面的位置,装置如图1。这样不断循环运行装置就能不断得到相等浮体(3)体积移动一段距离的浮力,装置就是利用浮体(3)向上移动这一段距离的浮力来带动发电机组(10)发电的,因为装置运行中利用上了大气压力、液体浮力和地心引力,所以装置每一次运行发的电远大于抽气机(4)和通气阀门(5)每一次运行用的电量,这些余下的电就可以提供到社会用电里,就形成了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而且装置在能量输出方面也没有限制,装置输出电能的多少是由装置体积的大小和装置组数的多少来决定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4509.8A CN105020088A (zh) | 2014-04-23 | 2014-04-23 | 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4509.8A CN105020088A (zh) | 2014-04-23 | 2014-04-23 | 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20088A true CN105020088A (zh) | 2015-11-04 |
Family
ID=54410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74509.8A Pending CN105020088A (zh) | 2014-04-23 | 2014-04-23 | 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020088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31094A (zh) * | 2017-02-05 | 2017-09-05 | 赵尉 | 液体浮力能与气体分子动能发电装置 |
CN110043420A (zh) * | 2019-06-10 | 2019-07-23 | 赵尉 | 浮力发电装置 |
WO2019237213A1 (zh) * | 2018-06-12 | 2019-12-19 | 赵尉 | 液体浮力能与气体分子动能发电装置 |
WO2022041094A1 (zh) * | 2020-08-28 | 2022-03-03 | 赵尉 | 内能发电装置 |
-
2014
- 2014-04-23 CN CN201410174509.8A patent/CN10502008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131094A (zh) * | 2017-02-05 | 2017-09-05 | 赵尉 | 液体浮力能与气体分子动能发电装置 |
WO2019237213A1 (zh) * | 2018-06-12 | 2019-12-19 | 赵尉 | 液体浮力能与气体分子动能发电装置 |
CN110043420A (zh) * | 2019-06-10 | 2019-07-23 | 赵尉 | 浮力发电装置 |
WO2022041094A1 (zh) * | 2020-08-28 | 2022-03-03 | 赵尉 | 内能发电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32034B (zh) | 一种海洋浪潮能量利用系统 | |
US7969033B2 (en) | Buoyancy energy cell | |
Tousif et al. | Tidal power: an effective method of generating power | |
US20110221209A1 (en) | Buoyancy Energy Cell | |
CN101603497A (zh) | 海洋浪潮能量利用及发电设备 | |
CN103899467A (zh) | 利用大气压力与真空吸力产生能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 |
US20090261593A1 (en) | Tidal pump generator | |
KR102756164B1 (ko) | 진보된 중력 모멘트 수력 발전 시스템 | |
CN201593476U (zh) | 跷跷板式水浪发电装置 | |
CN115777043A (zh) | Ffwn清洁能源发电设备 | |
CN105020088A (zh) | 大气压力和地心引力发电装置 | |
GB2488158A (en) | Water driven reciprocating engine | |
CN103452744B (zh) | 一种可移动安装的海洋潮汐落差泵水储能发电系统 | |
CN101581268A (zh) | 浮力发电动力源装置 | |
KR101037611B1 (ko) | 조류, 해류 및 파력을 이용한 해수압축기 | |
ES2334089B1 (es) | Sistema mareomotriz de generacion de energia mediante diferencia de potencial. | |
CN103982368B (zh) | 浮箱式潮汐发电装置 | |
US11028821B2 (en) | Tidal power generator | |
RU2779061C2 (ru) | Бесплотинная гидро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я | |
US20240271592A1 (en) | Hermetic cap tidal pulse responder | |
WO2017187387A1 (es) | Motor hidrodinámico de empuje, gravedad y succion | |
JP3214471U (ja) | 貯溜式水力発電装置 | |
Vieira | An Integrated Closed Convergent System for Optimal Extraction of Head-Driven Tidal Energy | |
RU2633497C2 (ru) |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ий модуль приливной электростанции | |
CN103388568A (zh) | 海洋潮汐高低位泵水储能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