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15519A - 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15519A CN105015519A CN201510187398.9A CN201510187398A CN105015519A CN 105015519 A CN105015519 A CN 105015519A CN 201510187398 A CN201510187398 A CN 201510187398A CN 105015519 A CN105015519 A CN 1050155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 latch
- release
- operating portion
- park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8—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hand actuated
- B60T7/10—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 B60T7/102—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by means of a tilting lever
- B60T7/104—Disposition of hand control by means of a tilting lever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7/00—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 B60T7/02—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 B60T7/04—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 B60T7/045—Brake-action initiating means for personal initiation foot actuated with locking and release means, e.g. providing parking brake application
- B60T7/047—Hand-actuated release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416—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3/00—Control outputs from the control unit to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or to other devices than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
- F16H63/02—Final output mechanisms therefor; Actuating means for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0—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final output mechanisms
- F16H63/34—Locking or disabling mechanisms
- F16H63/3416—Parking lock mechanisms or brakes in the transmission
- F16H63/3491—Emergency release or engagement of parking locks or bra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1/00—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 B60T1/005—Arrangements of braking elements, i.e. of those parts where braking effect occurs specially for vehicles by locking of wheel or transmission rot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1/00—Type of actuator operation force
- F16D2121/14—Mechanical
- F16D2121/16—Mechanical for releasing a normally applied brak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127/00—Auxiliary mechanisms
- F16D2127/02—Release mechanisms
- F16D2127/04—Release mechanisms for manual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Flexible Shaft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其能够在确保外壳的末端部的密闭性的同时提高手动解除驻车锁定时的操作性,并且能够容易地维持锁定解除的状态。锁定解除操作部(13)具有:基座(21),其具有呈同心状地与外壳(11)的末端部相连的圆筒状的引导部(24),在引导部(24)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24a);和操作部主体(22和23),其借助形成在外周面的外螺纹(27)与引导部(24)的内螺纹(24a)螺合并且封闭引导部(24),并且,该操作部主体保持内缆线(12)的末端部,在解除锁定时,该操作部主体相对于基座(21)向规定的方向被旋转操作,由此以向与驻车机构(4)相反的方向牵拉内缆线(12)的方式使内缆线(12)滑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在当档位被切换为驻车档时,利用由电动式或液压式的致动器驱动的驻车机构将变速器的输出轴锁定为不能旋转的车辆中,所述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用于在所述车辆被切换为驻车档的情况下且当所述致动器成为无法动作的状态时等,通过手动来解除驻车机构的锁定。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已知在本申请人提出且已经授权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装置。具备该驻车锁定解除装置的车辆具备下述等部分:换档杆,其在切换档位时被操作;致动器,其对应于该换档杆的操作而驱动变速器;以及控制器,其被设置在换档杆与致动器之间,在它们之间发送接收电信号,并且控制变速器,该车辆应用了经由通信线路进行档位的切换的所谓的线控换档。因此,当换档杆被车辆的驾驶员操作时,与此相对应的电信号经由控制器被发送至致动器,利用该致动器将变速器切换至所希望的档位。
在上述这样的应用了线控换档的车辆中,例如在因电池耗尽而无法对致动器供给电力、或者因致动器自身的故障而导致致动器无法动作时,可能无法进行变速器的档位切换。特别是,在将档位切换为驻车档的情况下,通常变速器的输出轴成为被驻车机构锁定(驻车锁定)为不能旋转的状态,因此,即使欲通过牵引等使车辆移动,车辆也无法移动。因此,在上述的车辆中,设置有用于手动解除驻车机构的锁定的锁定解除装置。
该锁定解除装置具备下述等部分:细长的筒状的外壳;内缆线,其滑动自如地收纳于该外壳内,一端部与变速器的变速杆连结,并且另一端部(以下称作“末端部”)位于外壳的与变速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末端部)附近;以及帽,其设置于外壳的末端部,其末端部始终密闭成水密状态,并且在解除驻车锁定时与内缆线的末端部连结。在外壳的末端部设有外壳末端部件(以下称作“外部末端部件”),该外壳末端部件形成为筒状,供内缆线的末端部贯穿插入,并且,在该外壳末端部件的内周面具有内螺纹,另一方面,在内缆线的末端部设有内缆线末端部件(以下称作“内部末端部件”),该内缆线末端部件形成为圆柱状,在该内缆线末端部件的外周面具有外螺纹。另外,帽呈棒状延伸规定的长度,并且形成为一端部敞开的中空状,在其一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外部末端部件的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在另一端部形成有能够与内部末端部件的外螺纹螺合的内螺纹。因此,帽始终以螺合的状态与外部末端部件连结,由此可以阻止水等浸入外壳内,由此可以防止内缆线生锈等,另外,在利用致动器对档位进行切换时,随着内缆线的滑动,该帽的末端部的内部末端部件能够在帽内滑动。并且,在帽的作为上述另一端部的末端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有用于防止内螺纹生锈等的罩。
在这样构成的锁定解除装置中,驻车机构的锁定如下述这样被解除。首先,从帽的末端部将罩卸下,并且将帽向规定的方向转动,将该帽从外部末端部件卸下。由此,外部末端部件的末端敞开,内缆线的末端部即内部末端部件露出至外部。接下来,使帽反转,将其末端部的内螺纹螺入到内部末端部件的外螺纹上,由此将帽与内部末端部件以螺合的状态连结在一起。然后,以规定的行程牵拉帽,由此经由内缆线驱动变速器的变速杆,由此解除驻车锁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008616号公报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锁定解除装置中,在锁定解除时,其作业员必须转动帽以将该帽从外部末端部件卸下,进而使该帽反转,然后螺入内部末端部件而连结,至通过牵拉内缆线来解除驻车锁定为止的作业烦杂。另外,驻车机构一般构成为借助弹簧等的作用力向欲进行锁定的一侧动作,因此,为了维持将驻车机构的锁定解除的状态,作业员需要保持着牵拉内缆线的状态。即,作业员必须克服驻车机构侧的作用力而保持着将帽牵拉规定的行程的状态,假设手从帽离开,则驻车机构的锁定会再次执行。如上所述,在上述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中,在进行锁定解除时的操作性这一方面还存在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其能够在确保外壳的末端部的密闭性的同时提高手动解除驻车锁定时的操作性,并且,能够容易地维持锁定解除的状态。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1,其用于在变速器3的输出轴3a被由电动式或液压式的致动器2驱动的驻车机构4锁定为不能旋转的车辆中,手动解除由驻车机构实现的锁定,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的特征在于,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具备:细长的筒状的外壳11;内缆线12,其沿着该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滑动自如地收纳于该外壳内,该内缆线的一端部卡合于驻车机构;以及锁定解除操作部13,其被设置在外壳的与驻车机构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末端部,用于在手动解除锁定时向与驻车机构相反的方向牵拉操作内缆线,锁定解除操作部具有:基座21,其具有呈同心状地与外壳的末端部相连的圆筒状的引导部24,在该引导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24a;和操作部主体(实施方式中的(以下,与本方案相同)缆线保持件22和操作罩23),该操作部主体借助形成于外周面的外螺纹27与引导部的内螺纹螺合并且封闭该引导部,并且,该操作部主体保持内缆线的另一端部,在解除锁定时,该操作部主体相对于基座向规定的方向被旋转操作,由此以向与驻车机构相反的方向牵拉内缆线的方式使内缆线滑动。
根据该结构,内缆线的一端部与驻车机构连结,该内缆线沿着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滑动自如地收纳于细长的筒状的外壳内。另外,在外壳的与驻车机构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末端部,设置有用于对内缆线进行牵拉操作的锁定解除操作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具有:基座,其具有呈同心状地与外壳的末端部相连的圆筒状的引导部;和操作部主体,其在解除驻车锁定时被操作。在基座中的引导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另一方面,在操作部主体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引导部的内螺纹螺合的外螺纹。并且,通过使操作部主体螺合于基座的引导部,由此封闭该引导部,并且,操作部主体保持内缆线的另一端部。这样,操作部主体在螺合于与外壳的端部相连的基座的引导部的状态下,将该引导部封闭,因此,能够确保外壳的末端部的密闭性。由此,能够阻止水等浸入外壳内,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内缆线生锈等。
另外,在解除驻车机构的锁定的情况下,其作业员对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部主体相对于基座向规定的方向(螺入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使操作部主体后退规定的行程。由此,内缆线一边以规定的行程被向与驻车机构相反的方向牵拉一边滑动,其结果是,驻车锁定被解除。这样,在解除驻车锁定的情况下,仅将操作部主体向规定的方向进行旋转操作即可,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简单地解除驻车锁定。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驻车机构与前述的一般的结构相同地构成为借助于弹簧等的作用力向进行锁定的一侧动作,由此,即使在内缆线被向驻车机构侧牵拉的情况下,与基座的引导部螺合的操作部主体只要没有被旋转操作就不会进退,因此,即使作业员使手从操作部主体离开,也能够容易地将驻车机构维持为锁定被解除的状态。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外壳的末端部的密闭性的同时提高手动解除驻车锁定时的操作性,并且,能够容易地维持锁定解除的状态。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中,操作部主体具有:缆线保持件22,该缆线保持件构成为与引导部呈同心状地延伸规定的长度,并且在将内缆线的另一端部贯穿插入到该缆线保持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孔22a内的状态下保持该内缆线的另一端部,并且,在该缆线保持件的外周面形成有外螺纹27;和罩(操作罩23),其在覆盖该缆线保持件的末端部和内缆线的另一端部的状态下安装于缆线保持件上。
根据该结构,缆线保持件构成为与基座的引导部呈同心状地延伸规定的长度,在该缆线保持件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另外,内缆线的另一端部在贯穿插入缆线保持件的贯通孔中的状态下被保持,罩在覆盖着该缆线保持件的末端部和内缆线的另一端部的状态下安装于缆线保持件上。在解除驻车锁定时,对缆线保持件向螺入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另一端部被缆线保持件保持的内缆线以向与驻车机构相反的方向被牵拉的方式滑动。另外,由于缆线保持件的末端部和内缆线的另一端部被安装于缆线保持件上的罩覆盖,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水浸入缆线保持件的贯通孔中、或者水附着于内缆线的另一端部。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中,在内缆线的另一端部的末端设有扩径部12a,扩径部具有比缆线保持件的贯通孔的直径大的直径,操作部主体还具有相对旋转保持部(轴承28),相对旋转保持部被设置在缆线保持件与内缆线的扩径部之间,用于将缆线保持件和内缆线保持成能够彼此相对旋转的状态。
根据该结构,在缆线保持件与设在内缆线的另一端部的末端的扩径部之间设有相对旋转保持部,该相对旋转保持部将缆线保持件和内缆线保持成能够彼此相对旋转的状态。由此,在解除驻车锁定时,即使在缆线保持件被旋转操作的情况下,内缆线也不会与缆线保持件一起旋转,从而能够防止在内缆线上产生扭转。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中,罩构成为与缆线保持件呈同心状地从缆线保持件向外侧延伸规定的长度,并且罩具有中空部32,当内缆线随着致动器对驻车机构的驱动而滑动时,中空部允许扩径部移动。
根据该结构,罩构成为与缆线保持件呈同心状地向外侧延伸规定的长度,并且罩具有中空部,该中空部允许内缆线的扩径部移动。由此,即使在与驻车机构被所述致动器驱动相伴地使内缆线滑动的情况下,内缆线也不会被压缩或挠曲,能够使其顺畅地滑动。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中,罩被安装成不能相对于缆线保持件旋转的状态,在罩上设有工具插入孔33,工具插入孔以与罩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式贯穿,用于在插入了工具的状态下与罩成一体地旋转操作缆线保持件。
根据该结构,罩以不能相对旋转的状态安装于缆线保持件上,在该罩上设置有以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式贯穿的工具插入用的孔。由此,在解除驻车锁定时,将适当的工具、例如改锥等插入工具插入用的孔中,能够容易地利用该工具操作缆线保持件与罩成一体地旋转,从而能够简单地进行驻车锁定的解除。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中,锁定解除操作部还具有止动件37,当操作部主体一边被旋转操作一边相对于基座被拉出规定的行程时,操作部主体(操作罩23的基部31)与止动件抵接,由此使得操作部主体的旋转操作无法进行。
根据该结构,一边对操作部主体进行旋转操作,一边将操作部主体相对于基座拉出规定的行程,当该操作部主体抵接于止动件时,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旋转操作。通过将该止动件设置在对于通过操作部主体的旋转操作进行的对驻车锁定的解除来说充分的位置,由此,作业员通过进行旋转操作直至操作部主体与止动件抵接,能够可靠地进行对驻车锁定的解除。另外,驻车锁定解除后,在不需要解除驻车锁定时,通过对操作部主体向与锁定解除时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由此能够容易地使操作部主体返回原来的位置、即利用驻车机构进行锁定的位置。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中,驻车机构具有锁定杆,锁定杆以从基部呈臂状延伸的方式设置于变速器的外侧,并构成为以基部作为支点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转动自如,锁定位置是在锁定时所位于的位置,锁定解除位置是锁定被解除的位置,在内缆线的一端部设置有能够与锁定杆的末端部卡合或脱离的杆卡合部,杆卡合部构成为在待机位置和杆驱动位置之间直线移动,在待机位置,杆卡合部与位于锁定位置的锁定杆卡合,并且在锁定解除操作部没有被操作的状态下待机,在杆驱动位置,由于锁定解除操作部被操作,杆卡合部将锁定杆驱动至锁定解除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变速器的外侧设置有用于使驻车机构动作的锁定杆。该锁定杆从基部呈臂状延伸,并且构成为以该基部为支点在锁定位置与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另外,在内缆线的所述一端部、即驻车机构侧的端部,设有能够与锁定杆的末端部卡合或脱离的杆卡合部。该杆卡合部构成为在待机位置与杆驱动位置之间直线移动。即,杆卡合部在锁定解除操作部没有被操作的状态下位于待机位置,当锁定杆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时,杆卡合部与该锁定杆卡合。另一方面,在锁定解除时,锁定解除操作部被操作,由此,杆卡合部伴随内缆线的向与驻车机构相反的方向的牵拉而向杆驱动位置侧移动。由此,锁定杆被从锁定位置驱动至锁定解除位置,由此解除锁定。
另外,在内缆线的杆卡合部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伴随驻车机构被所述致动器驱动,锁定杆从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位置转动,此时,由于锁定解除操作部没有被操作,因此杆卡合部停留在待机位置,锁定杆离开杆卡合部。即,即使驻车机构被致动器驱动,内缆线也不会在外壳内滑动。由此,根据上述结构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与内缆线伴随驻车机构的锁定及其解除而每次都在外壳内滑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本装置的耐用年数延长,并且能够稳定地使用。另外,在致动器驱动驻车机构时,不需要用于使内缆线滑动的力,并且,也不会有与该滑动相伴随的载荷作用于致动器,因此,与内缆线始终与驻车机构连结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致动器对驻车机构的驱动力,并且能够确保致动器的可靠且稳定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与示意性地示出的变速器一起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的图。
图2是针对驻车锁定解除装置中的锁定解除操作部在将一部分切断的状态下放大并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2的锁定解除操作部分解并示出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驻车机构的图。
图5是示出驱动驻车机构的驱动杆与内缆线的连接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锁定解除操作部中的操作的图,(a)示出了锁定解除前的状态,(b)示出了锁定解除后的状态,(c)示出了在通过致动器解除对驻车机构的锁定时的内缆线的动作状态。
图7的(a)是示出驻车机构的锁定状态的图,(b)是示出将该锁定解除后的状态的图。
图8是针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的锁定解除操作部在将一部分切断的状态下放大并示出的立体图。
图9是将图8的锁定解除操作部分解并示出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驱动驻车机构的驱动杆与内缆线的卡合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由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实现的驱动杆的动作的俯视图,(a)示出了锁定解除前的状态,(b)示出了锁定解除后的状态,(c)示出了由致动器实现的锁定解除状态。
图12是用于说明锁定解除操作部中的操作的图,(a)示出了锁定解除前的状态,(b)示出了锁定解除后的状态。
标号说明
1:驻车锁定解除装置;
2:致动器;
3:变速器;
3a:变速器的输出轴;
4:驻车机构;
11:外壳;
12:内缆线;
12a:内缆线的末端的扩径部;
13:锁定解除操作部;
20:支架;
21:基座;
22:缆线保持件;
22a:缆线保持件的贯通孔;
23:操作罩(罩);
24:基座的引导部;
24a:引导部内的内螺纹;
27a:缆线保持件的下侧的外螺纹;
28:轴承(相对旋转保持部);
32:操作罩的中空部;
33:操作罩的工具插入孔;
37:止动件;
49:驱动杆;
51:锁定解除操作部;
52:基座;
53:操作罩;
54:基座的引导部;
54a:引导部内的内螺纹;
59:驱动杆(锁定杆);
59a:驱动杆的基部;
60:驱动连杆(杆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与示意性地示出的变速器一起示出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应用该驻车锁定解除装置1的车辆(未图示)具备由电动式或液压式的致动器2驱动的变速器3,是应用了所谓的线控换档的车辆。另外,在变速器3中,当档位被切换为驻车档时,通过由致动器2驱动的驻车机构4将变速器3的输出轴3a锁定为不能旋转。在这样的驻车锁定的状态下,在致动器2是无法动作的状态时,为了手动解除驻车锁定,可以利用驻车锁定解除装置1。
驻车锁定解除装置1具备:外壳11,其呈细长的筒状延伸,且具有挠性;细长的内缆线12,其以沿着该外壳11的长度方向滑动自如的方式收纳于该外壳11内,且由金属制的线材等构成;以及锁定解除操作部13,其被设置在外壳11的端部、具体来说是外壳11的作为与驻车机构4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末端部,并且在解除驻车锁定时被操作。该锁定解除操作部13被设置在车辆内的规定的位置,例如发动机室或驾驶席附近。
如图2和图3所示,锁定解除操作部13具有:基座21,其被设置成与外壳11的末端部相连,且经由侧面形状为L字状的支架20安装在车辆内的规定的位置;缆线保持件22,其以与该基座21螺合的状态被安装,用于保持内缆线12的末端部;以及操作罩23(罩),其以覆盖该缆线保持件22的末端部(图2、3的上端部)的方式安装于该缆线保持件22,在解除驻车锁定时被旋转操作。
基座21具有圆筒状的引导部24,该引导部24与外壳11呈同心状相连,具有规定的直径和长度。在该引导部24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24a。另外,基座21的引导部24的上端部形成为直径朝向上方逐渐变大的锥状。而且,在基座21的上端部,在引导部2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2个安装孔25、25,基座21经由这些安装孔25被螺纹紧固于支架20上。
缆线保持件22与基座21的引导部24呈同心状地延长规定的长度,并且其横截面形成为圆形,在缆线保持件22的中心部形成有贯通孔22a,该贯通孔22a沿长度方向延伸,供内缆线12贯穿插入。另外,在缆线保持件22的上部设置有直径比基座21的引导部24的内径大的凸缘部26。在缆线保持件22的比凸缘部26靠下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基座21的引导部24的内螺纹24a螺合的外螺纹27a。而且,在缆线保持件22的比凸缘部26靠上侧的外周面上形成有与操作罩23的后述的内螺纹31a螺合的外螺纹27b。而且,内圈28a和外圈28b彼此相对旋转自如的轴承28(相对旋转保持部)在与缆线保持件22呈同心状地嵌入的状态下安装于缆线保持件22的上端部。
如图2所示,这样构成的缆线保持件22以从上方螺入基座21的引导部24的状态与基座21连结。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基座21上的引导部24的上端部与缆线保持件22上的凸缘部26的下表面之间,夹设有由橡胶制的O型环构成的密封件29。由此,基座21的引导部24与缆线保持件22的凸缘部26之间的间隙被水密地密封。
另外,内缆线12除了贯穿插入缆线保持件22的贯通孔22a中外还贯穿插入轴承28的内圈28a中。并且,在内缆线12的末端设置有球状的扩径部12a,该扩径部12a具有比缆线保持件22的贯通孔22a和轴承28的内圈28a大的直径。由此,内缆线12被保持成不会从缆线保持件22脱离。
操作罩23构成为与缆线保持件22呈同心状地从其末端部向上方延伸规定的长度。操作罩23的下端部即基部31形成为其外径比操作罩23的其它部分大。另外,在操作罩23中设有中空部32,该中空部32的基部31侧敞开,该中空部32在操作罩23内具有规定的直径和长度。该中空部32的直径形成得比内缆线12的扩径部12a的直径稍大。而且,在基部31的内周面形成有能够与缆线保持件22的上侧的外螺纹27b螺合的内螺纹31a。而且,操作罩23的上端部的横截面形成为正六边形,另外,在该上端部设置有能够插入改锥等工具的工具插入孔33,该工具插入孔33以与操作罩2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式贯通。
这样构成的操作罩23在基部31被螺纹紧固且铆接于缆线保持件22的上端部的状态下与缆线保持件22连结成一体。因此,当操作罩23以其轴线为中心被旋转操作时,缆线保持件22也与其成一体地旋转。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缆线保持件22和操作罩23构成了本发明的操作部主体。
关于支架20,通过对规定的形状的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等,如前所述,支架20的侧面形状形成为L字状,支架20具有:基座固定部35,其上螺纹紧固有锁定解除操作部13的基座21;和支架固定部36,其用于将支架20自身螺纹紧固于车辆内。另外,在支架20上设置有止动件37,止动件37以与支架固定部36共面且比基座固定部35向操作罩23侧突出的方式被切出。
图4示出了驻车机构4。如该图所示,驻车机构4具备:旋转自如地构成且花键嵌合于变速器3的输出轴3a上的驻车齿轮41;构成为能够与该驻车齿轮41啮合的驻车止动爪42;以及驱动该驻车止动爪42的止动爪驱动机构43等。驻车止动爪42具有能够与驻车齿轮41啮合的锁定爪42a,并且构成为能够以支点部42b为中心转动自如。另外,在驻车止动爪42的支点部42b上设有扭转弹簧44,该扭转弹簧44对驻车止动爪42朝向使锁定爪42a与驻车齿轮41的啮合解除的方向施力。
止动爪驱动机构43由下述部分构成:能够转动的驱动轴45,其突出至变速器3的外部;凸轮46,其固定于该驱动轴45,具有规定的形状的卡合槽(未图示);以及滑动件47,其被设置成在驻车止动爪42与凸轮46之间延伸,一端部与驻车止动爪42抵接,并且,另一端部与凸轮46的卡合槽卡合。另外,如图5所示,具有规定的长度的驱动杆49的一端部被固定在驱动轴45的从变速器3突出至外部的部分上。并且,内缆线12与该驱动杆49的另一端部连结。
接下来,参照图6和图7,对通过驻车锁定解除装置1实现的驻车机构4的锁定解除方法进行说明。图6的(a)示出了锁定解除前的锁定解除操作部13。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的(a)所示,在驻车机构4中,驻车止动爪42的锁定爪42a与驻车齿轮41啮合,由此,变速器3的输出轴3a被锁定成不能旋转。
当在上述的状态下解除驻车锁定时,其作业员首先将未图示的棒状的工具(例如改锥)插入锁定解除操作部13的操作罩23的工具插入孔33中,或者将棘轮扳手等工具嵌合于操作罩23的上端部。然后,利用该工具对操作罩23相对于基座21的引导部24向与螺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由此,操作罩23一边与连结的缆线保持件22成一体地旋转,一边如图6的(b)所示这样向上方移动,与此相伴,内缆线12的末端的扩径部12a也与操作罩23和缆线保持件22一起向上方移动。其结果是,内缆线12一边被牵拉一边在外壳11内滑动,从而使驱动杆49转动规定的角度。
在这种情况下,在驻车机构4中,驱动轴45转动规定的角度,并且,凸轮也与驱动轴一体地转动规定的角度。由此,如图7的(b)所示,止动爪驱动机构43的滑动件47向该图中的箭头方向移动,由此,驻车止动爪42克服扭转弹簧44的作用力而转动,锁定爪42a从驻车齿轮41脱开。其结果是,驻车锁定被解除。
并且,伴随驻车机构4被致动器2驱动,内缆线12在外壳11内滑动,此时,如图6的(c)所示,在操作罩23内的中空部32中,允许内缆线12的扩径部12a移动。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内缆线12的滑动,内缆线12不会压缩或挠曲。
如以上详细叙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手动解除驻车锁定时,仅通过对锁定解除操作部13的操作罩23向螺入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使缆线保持件22后退规定的行程,就能够容易地解除驻车锁定。另外,驻车机构4构成为借助于弹簧等的作用力向进行锁定的一侧动作,由此,即使在内缆线12被向驻车机构4侧牵拉的情况下,与基座21的引导部24螺合的缆线保持件22只要没有被旋转操作就不能进退,因此,即使作业员使手从锁定解除操作部13离开,也能够容易地将驻车机构4维持为锁定被解除的状态。另外,由于缆线保持件22的贯通孔22a和内缆线12的扩径部12a被操作罩23覆盖,并且,基座21的引导部24与缆线保持件22之间被密封件29密封,因此能够确保外壳11的末端部的密闭性。由此,能够阻止水等浸入外壳11内,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内缆线12生锈等。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确保外壳11的末端部的密闭性的同时提高手动解除驻车锁定时的操作性,并且,能够容易地维持锁定解除的状态。
另外,由于在缆线保持件22与内缆线12的扩径部12a之间设有轴承28,因此,在解除驻车锁定时,即使在缆线保持件22被旋转操作的情况下,内缆线12也不会与缆线保持件22一起旋转,从而能够防止在内缆线12上产生扭转。
而且,在解除驻车锁定的情况下,一边对操作罩23进行旋转操作,一边将操作罩23相对于基座21拉出规定的行程,当操作罩23的基部31抵接于支架20的止动件37时,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旋转操作。通过将上述止动件37设置在对于通过操作罩23的旋转操作进行的对驻车锁定的解除来说充分的位置,由此,作业员通过进行旋转操作直至操作罩23的基部31与止动件37抵接,能够可靠地进行对驻车锁定的解除。另外,驻车锁定解除后,在不需要解除驻车锁定时,通过将操作罩23向与锁定解除时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由此能够容易地使操作罩23和缆线保持件22返回原来的位置、即通过驻车机构4进行锁定的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8~图12,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部件,标记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图8和图9示出了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1的锁定解除操作部51。如这两个图所示,该锁定解除操作部51具有基座52和操作罩53,所述基座52和操作罩53分别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解除操作部13中的基座21和操作罩23相同的功能,并且,该锁定解除操作部51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锁定解除操作部13中的缆线保持件22相同的部件。
基座52具有圆筒状的引导部54,该引导部54具有规定的直径和长度,在该引导部54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54a。另外,该基座52经由规定的形状的金属制的安装部件55螺纹紧固于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支架20上。关于上述的安装部件55,其正面形状大致形成为V字状,在其中央部具有用于固定基座52的上部的基座固定部55a。该基座固定部55a的平面形状形成为环状,在引导部54贯穿于该基座固定部55a的内侧的状态下,通过焊接而固定该引导部54。另外,在安装部件55的左右的上端部,分别与具有规定的直径的贯通孔(未图示)呈同心状地通过焊接固定有螺母55b、55b。
如图8所示,在上述的基座52上,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缆线保持件22在从上方螺入基座52的引导部54的状态下与基座52连结。另外,在安装部件55的左右的螺母55b、55b分别与在支架20的基座固定部35上形成的左右的安装孔35a、35a一致的状态下,基座52被螺栓56、56螺纹紧固,从而被固定于支架20上。
操作罩53构成为与缆线保持件22呈同心状地从其末端部上方延伸规定的长度,另外,在作为下端部的基部57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能够与缆线保持件22的上侧的外螺纹27b螺合的内螺纹57a。另外,在操作罩53内形成有中空部57b,该中空部57b从基部57向上方延伸规定的长度,用于收纳内缆线12的末端的扩径部12a。而且,在操作罩53的上部设置有能够与棘轮扳手等工具卡合的工具卡合部58,该工具卡合部58的横截面形成为规定的尺寸的正六边形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缆线12的末端设置的扩径部12a形成为具有与操作罩53的中空部57b的长度相同程度的长度的圆柱状。
图10示出了驱动杆59与内缆线12的卡合部分,该驱动杆59具有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杆49相同的功能。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杆59(锁定杆)由金属构成,具有规定的厚度,并且成型为规定的形状。具体来说,该驱动杆59构成为从平面形状为大致圆形状的基部59a呈臂状延伸规定的长度,并且末端部59b弯曲。另外,驱动杆59的基部59a与第1实施方式的驱动杆49相同地固定于驱动轴45。并且,驱动杆59构成为以与驱动轴45成一体的基部59a为支点,在通过驻车机构4进行锁定时所位于的锁定位置(图10中的以实线表示的位置)、和解除该锁定的锁定解除位置(图10中的以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之间转动自如。
另外,如图10所示,在内缆线12的端部设有驱动连杆60(杆卡合部),该驱动连杆60从外壳11突出,与驱动杆59卡合脱离自如,并且用于驱动驱动杆59。该驱动连杆60由具有规定的直径和长度的金属制的圆杆构成,且成型为规定的形状。具体来说,驱动连杆60的末端部60a大致呈直角弯曲,并且延伸得比驱动杆59的厚度稍长,另外,内缆线12的主体部分在插入缆线卡定孔60b中的状态下通过铆接被固定于驱动连杆60的后端部。并且,在驱动连杆60的后端部设有向其径向突出的凸部60c。该凸部60c滑动自如地卡合于引导槽11a,该引导槽11a以沿外壳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外壳11的内周面。
这样构成的驱动连杆60被配置成横跨驱动杆59,并且,该驱动连杆60构成为在待机位置(图11的(a)和(c)所示的位置)和杆驱动位置(图11的(b)所示的位置)之间直线移动,在所述待机位置,所述驱动连杆60与驱动杆59的末端部59b以接触或接近的状态卡合,在所述杆驱动位置,所述驱动连杆60向外壳11侧被牵拉,由此将驱动杆59驱动至锁定解除位置。并且,在驱动连杆60从待机位置向杆驱动位置移动时,驱动连杆60的凸部60c被外壳11的引导槽11a引导,同时沿着该引导槽11a移动。由此,驱动连杆60的末端部60a能够在其弯曲的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保持与驱动杆59的末端部59b接触的状态,同时能够将驱动杆59稳定地驱动至锁定解除位置。
接下来,参照图11和图12,对通过本实施方式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1进行的驻车机构4的锁定解除方法进行说明。图11的(a)以俯视的方式示出了由驻车机构4实现的锁定状态下的驱动杆59与内缆线12的驱动连杆60的卡合部分。在该状态下,驱动杆59位于锁定位置,另一方面,驱动连杆60位于待机位置。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的锁定解除操作部51中,如图12的(a)所示,缆线保持件22螺入基座52的引导部54。
在上述的状态下欲解除驻车锁定时,其作业员首先将棘轮扳手等工具从上方与锁定解除操作部51的操作罩53嵌合,并与其工具卡合部58卡合。然后,利用该工具对操作罩53相对于基座52向螺入方向的反方向进行旋转操作。由此,操作罩53一边与连结的缆线保持件22成一体地旋转,一边如图12的(b)所示这样向上方移动,与此相伴,内缆线12的末端的扩径部12a也与操作罩53和缆线保持件22一起向上方移动。其结果是,内缆线12一边被牵拉一边在外壳11内滑动,如图11的(b)所示,驱动连杆60移动至杆驱动位置。与此相伴,驱动连杆60使驱动杆59转动至锁定解除位置。由此,驻车锁定被解除。
另外,在内缆线12的驱动连杆60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通过致动器2驱动驻车机构4,与此相伴,驱动杆59从锁定位置向锁定解除位置转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锁定解除操作部51没有被操作,因此,如图11的(c)所示,驱动连杆60留在待机位置,驱动杆59从驱动连杆60的末端部60a离开。即,即使驻车机构4被致动器2驱动,内缆线12也不会在外壳11内滑动。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提高手动解除驻车锁定时的操作性,并且,能够容易地维持锁定解除的状态。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1,与内缆线12伴随驻车机构4的锁定及其解除而每次都在外壳11内滑动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本装置的耐用年数延长,并且能够稳定地使用。另外,在致动器2驱动驻车机构4时,不需要用于使内缆线12滑动的力,并且,也不会有与该滑动相伴随的载荷作用于致动器2,因此,与内缆线12始终与驻车机构4连结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致动器2对驻车机构4的驱动力,并且能够确保致动器2的可靠且稳定的动作。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进行了说明的各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分体地构成了保持内缆线12的末端部的缆线保持件22、和安装成覆盖该末端部的操作罩23、53,但是,只要能够确保外壳11的末端部的密闭性,并能够保持内缆线12的末端部,也可以通过单一的部件构成。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操作罩23的工具插入孔33由于脏物或腐蚀等被堵塞,也可以以覆盖工具插入孔33的方式将装卸自如的帽等安装在操作罩23的末端部。另外,实施方式中所示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1的细节部分的结构等只是例示,能够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变更。
Claims (7)
1.一种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其用于在变速器的输出轴被由电动式或液压式的致动器驱动的驻车机构锁定为不能旋转的车辆中,手动解除由所述驻车机构实现的所述锁定,所述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具备:
细长的筒状的外壳;
内缆线,其沿着该外壳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滑动自如地收纳于该外壳内,该内缆线的一端部卡合于所述驻车机构;以及
锁定解除操作部,其被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与所述驻车机构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末端部,用于在手动解除所述锁定时向与所述驻车机构相反的方向牵拉操作所述内缆线,
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具有:
基座,其具有呈同心状地与所述外壳的所述末端部相连的圆筒状的引导部,在该引导部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和
操作部主体,该操作部主体借助形成于外周面的外螺纹与所述引导部的内螺纹螺合并且封闭该引导部,并且,该操作部主体保持所述内缆线的另一端部,在解除所述锁定时,该操作部主体相对于所述基座向规定的方向被旋转操作,由此以向与所述驻车机构相反的方向牵拉所述内缆线的方式使所述内缆线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主体具有:
缆线保持件,该缆线保持件构成为与所述引导部呈同心状地延伸规定的长度,并且在所述内缆线的所述另一端部贯穿插入到该缆线保持件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贯通孔内的状态下保持该内缆线的所述另一端部,并且,在该缆线保持件的外周面形成有所述外螺纹;和
罩,其在覆盖该缆线保持件的末端部和所述内缆线的所述另一端部的状态下安装于该缆线保持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内缆线的所述另一端部的末端设有扩径部,该扩径部具有比所述缆线保持件的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大的直径,
所述操作部主体还具有相对旋转保持部,该相对旋转保持部被设置在所述缆线保持件与所述内缆线的所述扩径部之间,用于将该缆线保持件和该内缆线保持成能够彼此相对旋转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构成为与所述缆线保持件呈同心状地从该缆线保持件向外侧延伸规定的长度,并且所述罩具有中空部,当所述内缆线随着所述致动器对所述驻车机构的驱动而滑动时,所述中空部允许所述扩径部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被安装成不能相对于所述缆线保持件旋转的状态,
在该罩上设有工具插入孔,该工具插入孔以与该罩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式贯穿,用于在该工具插入孔中插入了工具的状态下与该罩成一体地旋转操作所述缆线保持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还具有止动件,当所述操作部主体一边被旋转操作一边相对于所述基座被拉出规定的行程时,该操作部主体与所述止动件抵接,由此使得该操作部主体的旋转操作无法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驻车机构具有锁定杆,所述锁定杆以从基部呈臂状延伸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变速器的外侧,并构成为以该基部作为支点在锁定位置和锁定解除位置之间转动自如,所述锁定位置是在所述锁定时所位于的位置,所述锁定解除位置是该锁定被解除的位置,
在所述内缆线的所述一端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锁定杆的末端部卡合或脱离的杆卡合部,
该杆卡合部构成为在待机位置和杆驱动位置之间直线移动,在所述待机位置,该杆卡合部与位于所述锁定位置的所述锁定杆卡合,并且在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没有被操作的状态下待机,在所述杆驱动位置,由于该锁定解除操作部被操作,该杆卡合部将所述锁定杆驱动至所述锁定解除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JP2014-087719 | 2014-04-21 | ||
JP2014087719A JP6110333B2 (ja) | 2014-04-21 | 2014-04-21 | 車両のパーキングロック解除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15519A true CN105015519A (zh) | 2015-11-04 |
CN105015519B CN105015519B (zh) | 2017-08-29 |
Family
ID=54321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8739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015519B (zh) | 2014-04-21 | 2015-04-20 | 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789856B2 (zh) |
JP (1) | JP6110333B2 (zh) |
CN (1) | CN105015519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68780A (zh) * | 2016-11-11 | 2018-05-2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驻车锁定机构的手动解锁装置 |
CN111022639A (zh) * | 2018-10-10 | 2020-04-1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11936760A (zh) * | 2018-03-30 | 2020-11-13 |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
CN113833845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及其变速箱解除驻车机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783264B1 (ko) * | 2015-12-16 | 2017-10-23 | 주식회사 인팩 | 비상 해제 케이블의 작동장치 |
JP6275176B2 (ja) * | 2016-03-17 | 2018-02-07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パーキング解除ユニット |
US10443724B2 (en) * | 2017-05-05 | 2019-10-15 | Fca Us Llc | Manual park release for electronically shiftable transmissions |
JP7003746B2 (ja) * | 2018-03-06 | 2022-01-2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シフトバイワイヤ装置 |
US11285914B2 (en) | 2019-02-05 | 2022-03-29 | Kuster North America, Inc. | Anti-theft rollaway prevention handle assembly incorporated into a manual park release mechanism |
US11339875B2 (en) | 2019-09-23 | 2022-05-24 | Kuster North America, Inc. | Anti-theft and rollaway prevention manual park release mechanism with rotating handle |
CN111237453A (zh) * | 2020-03-17 | 2020-06-05 | 精进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驻车的机械解锁机构 |
FR3150841A1 (fr) * | 2023-07-03 | 2025-01-10 | Renault S.A.S | Dispositif de déverrouillage d’urgence de stationnement pour une transmission automatique |
FR3153385A1 (fr) * | 2023-09-25 | 2025-03-28 | Renault S.A.S | Système d’actionnement manuel à limitation de coupl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7105A (zh) * | 2002-05-29 | 2004-01-14 | �����ɣ���ͳ���˾ | 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 |
US20050011299A1 (en) * | 2003-07-15 | 2005-01-20 | Macaulay Rodney Craig | Cable actuator for lumbar support |
CN101069028A (zh) * | 2004-02-23 | 2007-11-07 | 杜拉环球技术公司 | 终端连接器及终端连接器组件 |
CN101925764A (zh) * | 2008-01-28 | 2010-12-22 | 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 | 用于停车锁止机构的紧急解锁装置 |
JP5008616B2 (ja) * | 2008-07-17 | 2012-08-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ントロールケーブル装置 |
CN102797839A (zh) * | 2011-05-26 | 2012-11-28 | 奥迪股份公司 | 自动变速箱的紧急解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4321985C1 (de) * | 1993-07-01 | 1995-01-12 | Ameu Management Corp | Verstellvorrichtung in einem Sitz für eine in einer mit dem Sitz verbindbaren Lehne angeordnete Becken- und/oder Lordosenstütze mit einer sie verbindenden Bowdenzuganordnung |
US6053064A (en) * | 1998-05-01 | 2000-04-25 |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 Lumbar support screw actuator |
DE19848733B4 (de) * | 1998-10-22 | 2005-12-29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Vorrichtung zur Notentriegelung einer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Automatik-Getriebe |
US6668679B2 (en) * | 2001-12-07 | 2003-12-30 | L & P Property Management Compan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ulley actuator |
US7494183B2 (en) * | 2005-01-14 | 2009-02-24 | Schukra Of North America | Dual key hole actua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
US7131694B1 (en) * | 2005-04-29 | 2006-11-07 | Buffa John A | Adjustable lumbar support for vehicle seat |
JP2013170699A (ja) * | 2012-02-23 | 2013-09-02 | Toyota Motor Corp | パーキングロック装置 |
-
2014
- 2014-04-21 JP JP2014087719A patent/JP611033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4-20 CN CN201510187398.9A patent/CN10501551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4-20 US US14/691,287 patent/US978985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7105A (zh) * | 2002-05-29 | 2004-01-14 | �����ɣ���ͳ���˾ | 变速器的变速操作装置 |
US20050011299A1 (en) * | 2003-07-15 | 2005-01-20 | Macaulay Rodney Craig | Cable actuator for lumbar support |
CN101069028A (zh) * | 2004-02-23 | 2007-11-07 | 杜拉环球技术公司 | 终端连接器及终端连接器组件 |
CN101925764A (zh) * | 2008-01-28 | 2010-12-22 | Zf腓特烈港股份公司 | 用于停车锁止机构的紧急解锁装置 |
JP5008616B2 (ja) * | 2008-07-17 | 2012-08-22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ントロールケーブル装置 |
CN102797839A (zh) * | 2011-05-26 | 2012-11-28 | 奥迪股份公司 | 自动变速箱的紧急解锁装置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68780A (zh) * | 2016-11-11 | 2018-05-25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驻车锁定机构的手动解锁装置 |
US10955053B2 (en) | 2016-11-11 | 2021-03-23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Manual unlocking device for parking lock mechanism |
CN108068780B (zh) * | 2016-11-11 | 2021-08-1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驻车锁定机构的手动解锁装置 |
CN111936760A (zh) * | 2018-03-30 | 2020-11-13 |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 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
CN111936760B (zh) * | 2018-03-30 | 2022-04-19 | 日立安斯泰莫株式会社 | 电动驻车制动装置 |
US11400908B2 (en) | 2018-03-30 | 2022-08-02 | Hitachi Astemo, Ltd. | Electric parking brake device |
CN111022639A (zh) * | 2018-10-10 | 2020-04-17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11022639B (zh) * | 2018-10-10 | 2021-06-22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 |
CN113833845A (zh) * | 2020-06-24 | 2021-12-24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及其变速箱解除驻车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5206419A (ja) | 2015-11-19 |
US9789856B2 (en) | 2017-10-17 |
CN105015519B (zh) | 2017-08-29 |
US20150298663A1 (en) | 2015-10-22 |
JP6110333B2 (ja) | 2017-04-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15519A (zh) | 车辆的驻车锁定解除装置 | |
EP2199513B1 (en) | Adjusting device having a spindle drive | |
US10683685B2 (en) | Reciprocating device | |
CN101981358B (zh) | 用于自动变速器的驻车锁定系统 | |
DE60111708T2 (de) | Elektrische Feststellbremse von Hand aufhebbar | |
ES2384431T3 (es) | Palanca selectora con cambio de posición por actuador | |
US8256317B2 (en) |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power seat slide device for vehicle | |
US20200123817A1 (en) | Reciprocating device | |
WO2017208915A1 (ja) | 進退移動装置 | |
CN104471166A (zh) | 车辆用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 |
CN109268481A (zh) | 用于变速器换档器的致动器总成 | |
US8468619B2 (en) | Open/close device of a washing tank drain system | |
CN104428477A (zh) | 车辆用门的闩锁解除装置 | |
DE102009034428B4 (de) | Verschluss | |
US20200300360A1 (en) | Actuation device for actuating an emergency release of the transmission of a motor vehicle, in particular of a car | |
DE202010012544U1 (de) | Fahrzeugdachkoffer | |
JP2010500512A (ja) | 自動車の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を解除する方法 | |
EP2515003A1 (en) | Shifting device | |
CN109944934B (zh) | 用于车辆变速箱的模块化控制装置 | |
CN107685696B (zh) | 侧装载变速器销线缆附接装置 | |
FR2660886A1 (fr) | Dispositif de prehension d'organes, notamment outil de pose de rivets. | |
HK1074069A1 (en) | A connection device for an end of a control cable | |
JP6173900B2 (ja) | ガソリン注入部のソケット構造 | |
US9828063B2 (en) | Gear selector actuator | |
CN117863128A (zh) | 驻车棘爪弹簧预张紧和组装工具系统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