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08971B - 光固化性胶粘剂、以及使用该胶粘剂的偏振板、层叠光学构件与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固化性胶粘剂、以及使用该胶粘剂的偏振板、层叠光学构件与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008971B CN105008971B CN201480009300.4A CN201480009300A CN105008971B CN 105008971 B CN105008971 B CN 105008971B CN 201480009300 A CN201480009300 A CN 201480009300A CN 105008971 B CN105008971 B CN 1050089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carbon atoms
- weight
- adhesive
- polariz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epoxy res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0—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at least one layer having inter-reactive proper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2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poxy compounds used
- C08G59/22—Di-epoxy compounds
- C08G59/24—Di-epoxy compounds carbocyclic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6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s used
- C08G59/687—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atalysts used containing sulfu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26—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 C08F220/32—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containing epoxy radicals
- C08F220/325—Esters containing oxygen in addition to the carboxy oxygen containing epoxy radicals containing glycidyl radical, e.g. glycidyl (meth)acryla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2/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carboxyl radical and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other carboxyl radical in the molecule;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 C08F222/10—Esters
- C08F222/1006—Esters of polyhydric alcohols or polyhydric phenols
- C08F222/106—Esters of polycondensation macromers
- C08F222/1067—Esters of polycondensation macromers of alcohol terminated epoxy functional polymers, e.g. epoxy(meth)acryl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固化性胶粘剂,其用来在包含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偏振片上粘接包含透明树脂膜的保护膜,其含有:(A)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100重量份;以及(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1~10重量份;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以规定量含有(A1)特定的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2)特定的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及(A3)包含特定的烯属不饱和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的聚合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包含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薄膜的偏振片与包含透明树脂薄膜的保护膜贴合的光固化性胶粘剂,以及使用该胶粘剂的偏振板、层叠光学构件与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偏振板作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元件之一是有用的。偏振板一般具有在偏振片的两面层叠保护膜的结构,组装在液晶显示装置内。已知有仅在偏振片的单面设置保护膜,多数情况在另一个面,贴合不是单纯的保护膜而是还具有其它光学功能的层兼作为保护膜。而且,作为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广泛采用将通过二色性色素染色的单轴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硼酸处理、水洗后进行干燥的方法。
通常,对于偏振片,上述水洗及干燥后,立即贴合保护膜。这是因为干燥后的偏振片,物理上强度弱,一旦将其卷绕时,有在加工方向容易破裂等问题。因而,一般干燥后的偏振片立即涂布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即水系胶粘剂,经由该胶粘剂,在偏振片的两面同时贴合保护膜。作为惯例,使用厚度为30~100μm的三乙酰基纤维素膜作为保护膜。
三乙酰基纤维素透明性好、容易形成各种表面处理层、光学功能层,而且透湿度高,使用如上述的水系胶粘剂贴合于偏振片后的干燥可以顺利地进行,具有作为保护膜优异的优点,然而起因于透湿度高,将其作为保护膜而贴合的偏振板,在湿热下,例如温度70℃、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存在容易引起劣化等问题。因此,还已知有比三乙酰基纤维素的透湿度更低的,例如降冰片烯(norbornene)系树脂作为代表例的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作为保护膜的情况。具体而言,将热塑性饱和降冰片烯系树脂片 层叠在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作为保护膜,已被记载在日本特开平6-5111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
由透湿度低的树脂所构成的保护膜贴合于聚乙烯醇系偏振片时,使用在以往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与三乙酰基纤维素膜的贴合中一般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溶液作为胶粘剂时,有粘接强度不足,或得到的偏振板的外观不良等问题。这是由于透湿度低的树脂膜一般为疏水性,或因透湿度低,作为溶剂的水无法充分干燥等的原因所造成的。另一方面,还已知有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不同种类的保护膜。例如,日本特开2002-174729号公报(专利文献2),也提出在偏振片的一个面贴合由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等透湿度低的树脂所构成的保护膜,在偏振片的另一个面贴合以三乙酰基纤维素为代表的纤维素系树脂等透湿度高的树脂所构成的保护膜。
因此,作为在透湿度低的树脂所构成的保护膜与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之间赋予高粘接力,同时在纤维素系树脂等的透湿度高的树脂与聚乙烯醇系偏振片之间也赋予高粘接力的胶粘剂,尝试过使用光固化性胶粘剂。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不含芳香环的环氧化合物为主成分的胶粘剂,提出通过活性能量线的照射,具体地通过紫外线的照射所产生的阳离子聚合,以使该胶粘剂固化,从而粘接偏振片与保护膜。而且,在日本特开2008-257199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已公开组合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以及不具有脂环式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再配合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性胶粘剂,用于偏振片与保护膜的粘接的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不含芳香环的环氧化合物为主成分的胶粘剂,并提出通过对该胶粘剂照射活性能量线进行阳离子聚合,从而粘接偏振片与保护膜的方法。此处所公开的环氧胶粘剂,虽对以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及纤维素系树脂为代表的各种透明树脂膜贴合于偏振片的情况特别有效,但特别是以丙烯酸树脂作为保护膜时,其粘接力显然未必充分。
在日本特开2012-172026号公报(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如下的光学膜用胶粘剂,其中,在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A)100重量%中,包含:5~100重量%的具有环氧基或氧杂环丁烷基(oxetanyl)、不具有活性能量线 自由基聚合性官能团的重均分子量小于5000的活性能量线阳离子固化型化合物(a1)、以及0~95重量%的活性能量线自由基固化型化合物(a2),且相对于活性能量线固化型化合物(A)100重量份,含有0.0001~2重量份的具有环氧基或氧杂环丁烷基、重均分子量为5000~150000的丙烯酸树脂(B)。但是,丙烯酸树脂(B)的含量超过2重量份时,胶粘剂的粘度会上升,反而存在涂布面的平滑性变差的可能性(参考段落[0079]),因而设定丙烯酸树脂(B)的含量为2重量份以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511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74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2459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25719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1720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光固化性胶粘剂,所述光固化性胶粘剂在偏振片上贴合保护膜时,具有能够在室温下涂布的充分低的粘度、而且也能够给予偏振片/保护膜间的粘接力提高的偏振板。本发明的另一个课题在于提供,将相位差板等其它光学层层叠于该偏振板,适合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层叠光学构件。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专心研究的结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具体地,发现:在使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与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以规定量配合而成的光固化性胶粘剂中,作为其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使用在作为主体的特定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中,配合有在分子内具有2个不键合于脂环式环的环氧基、且不具有芳香环的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 以及包含特定的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的组合物的情况是有效的。即,具有这样的特定组成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在室温下显示低粘度,可赋予良好的涂布适性,同时固化后显现高储存弹性模量,并牢固地将偏振片与保护膜粘接。
即,本发明是一种光固化性胶粘剂,其用来在包含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偏振片上粘接包含透明树脂膜的保护膜,其含有:
(A)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100重量份;以及
(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1~10重量份,
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含有以下规定量的(A1)、(A2)及(A3)。
(A1)以下式(I)所示的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10~60重量%(以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的全部量作为基准)
式中,R1及R2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烷基为碳原子数3以上的时,也可具有脂环结构。X为氧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二基或以下式(Ia)~(Id)中的任一者所示的2价基团。
式中,Y1~Y4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二基,碳原子数为3以上的时,也可具有脂环结构。a及b分别独立地表示0~20的整数。
(A2)以下式(II)所示的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20~75重量%(以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的全部量为基准)
式中,Z表示碳原子数1~9的烷撑基、碳原子数3或4的烷叉基、或2价脂环式烃基,该亚烷基中的亚甲基可被氧原子、-CO-O-、-O-CO-、-SO2-、-SO-或-CO-所示的2价基团中断。
(A3)包含选自以下式(III)或(IV)所示的单体中的至少1种烯属不饱和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的聚合物5~50重量%(以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的全部量为基准)
式中,X表示碳原子数1~7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或该些官能团的一部份被选自由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羟基及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取代的基团。
式中,R3表示氢原子、甲基或卤原子,X与上述式(III)相同。
在上述聚合物(A3)中,上述烯属不饱和单体优选包含上述X为被选自由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羟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部分取代的甲基、碳原子数2~7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时的以上述式(III)或(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
在上述(A3)中,上述烯属不饱和单体优选包含:
20~90重量%的(i)所述X为甲基、碳原子数2~7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时的以所述式(III)或(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以及
10~80重量%的(ii)所述X为被由选自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及羟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部分取代的甲基、碳原子数2~7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时的以所述式(III)或(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
上述光固化性胶粘剂,优选为25℃的粘度为2~300mPa·sec以下。
上述表示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的式(II)中,优选Z为碳原子数3~10的支链烷基。
上述光固化性胶粘剂,优选还包含0.5~4重量份的水分。
上述光固化性胶粘剂,优选还包含0.5~8重量份的分子内具有2个羟基的二醇化合物。
上述光固化性胶粘剂,优选在23℃,浸渍保护膜2天时,保护膜的溶解性为15~70重量%。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偏振板,其具有:
包含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偏振片,以及
经由上述任一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固化物而贴合于上述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的包含透明树脂膜的保护膜。
上述透明树脂膜的主成分优选为选自由纤维素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以及聚碳酸酯系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另外,上述透明树脂膜优选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上述偏振板,优选通过180°剥离试验所测定的上述偏振片与上述保护膜之间的粘接强度为0.5N/25mm以上。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偏振板与1层以上的其它光学层的层叠体的层叠光学构件。上述其它光学层优选包含相位差板。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包含液晶单元以及配置于上述液晶单元的单侧或两侧的上述层叠光学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就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而言,分别将特定的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1)、特定的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以及包含特定的烯属不饱和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的聚合物(A3)以规定量配合,由此能够实现为低粘度并可提高偏振片与保护膜之间的粘接强度。在该偏振板上层叠有其它光学层的层叠光学构件,也可充分发挥偏振板的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来在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偏振片上粘接包含透明树脂的保护膜的光固化性胶粘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该光固化性胶粘剂在上述偏振片贴合有包含透明树脂的保护膜的偏振板,还提供在该偏振板上层叠有其它光学层的层叠光学构件。对于这些光固化性胶粘剂、偏振板以及层叠光学构件,按该顺序而加以说明。
[光固化性胶粘剂]
在本发明中,用来在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偏振片上粘接包含透明树脂的保护膜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含有(A)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以及(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A)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
为光固化性胶粘剂的主成分,通过聚合固化赋予粘接力的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含有以下的三种化合物。
(A1)上述式(I)所示的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
(A2)上述式(II)所示的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以及
(A3)包含选自以下式(III)或(IV)所示的单体中的至少1种烯属不饱和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的聚合物。
(A1)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
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的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1)的量,以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全部量为基准,为10~60重量%。通过在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中含有10重量%以上的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1),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性提高,固化性好。另一方面,该量超过60重量%时,下述的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以及包含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A3)的量相对变少,难以兼顾本发明关注的光固化性胶粘剂的低粘度化、以及偏振片/保护膜间的密合力的提高。
表示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1)的上述式(I)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烷基为碳原子数3以上时,也可具有脂环结构。该烷基在式(I)中键合于X的环己烷环的位置为1-位(因此,2个环己烷环的环氧基的位置皆为3,4-位)时,可键合于1-位~6-位中的任一位置。该烷基当然可为直链,在碳原子数为3以上时也可为支链。另外,如上所述,在碳原子数为3以上时,也可具有脂环结构。作为具有脂环结构的烷基的典型例,可举例如环戊基或环己基。
在相同的式(I)中,连结2个3,4-环氧环己烷环的X为氧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二基或以上式(Ia)~(Id)中的任一者所示的2价基团。此处, 烷二基是包含烷撑基、或烷叉基的概念,烷撑基可为直链状,在碳原子数为3以上时也可为支链。
另外,在X为以上述式(Ia)~(Id)中的任一者所示的2价基团时,各式的连结基Y1、Y2、Y3及Y4分别为碳原子数1~20的烷二基,该烷二基为碳原子数3以上时,也可具有脂环结构。这些烷二基,当然也可为直链状,在碳原子数为3以上时,也可为支链。如上所述,碳原子数3以上时,也可具有脂环结构。作为具有脂环结构的烷二基的典型例,有亚环戊基、亚环己基。
具体地说明以式(I)所示的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1)时,在式(I)的X为以上述式(Ia)所示的2价基团,该式中的a为0的化合物为3,4-环氧环己基甲醇(该环己烷环可键合有碳原子数1~6的烷基)与3,4-环氧环己烷羧酸(该环己烷环可键合有碳原子数1~6的烷基)的酯化物。作为其具体例,例如可举出3,4-环氧环己烷羧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在式(I)(其中,X为a=0的式(Ia)所示的2价基团)中,R1=R2=H的化合物]、3,4-环氧-6-甲基环己烷羧酸3,4-环氧-6-甲基环己基甲酯[具有与上述相同的X的式(I)中,R1=6-甲基、R2=6-甲基的化合物]、3,4-环氧-1-甲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1-甲基环己烷羧酸酯[具有与上述相同的X的式(I)中,R1=1-甲基、R2=1-甲基的化合物]、3,4-环氧-3-甲基环己基甲基-3,4-环氧-3-甲基环己烷羧酸酯[具有与上述相同的X的式(I)中,R1=3-甲基、R2=3-甲基的化合物]等。
式(I)中的X为上述式(Ib)所示的2价基团的化合物,是烷二醇类与3,4-环氧环己烷羧酸类(在该环己烷环上可键合有烷基)的酯化物。式(I)的X为上述式(Ic)所示的2价基团的化合物,是脂肪族二羧酸类与3,4-环氧环己基甲醇(在该环己烷环上可键合有烷基)的酯化物。另外,式(I)的X为上述式(Id)所示的2价基团的化合物,是3,4-环氧环己基甲醇(在该环己烷环上可键合有烷基)的醚体(b=0时)、或者烷二醇类或聚烷二醇类与3,4-环氧环己基甲醇(在该环己烷环上可键合有烷基)的醚化物(b>0的时)。
(A2)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
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中的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的量,以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全部量为基准,为20~75重量%。通过在光阳离子固 化性成分(A)中配合20重量%以上的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光固化性胶粘剂在25℃的粘度可调整为2~300mPa·sec。另一方面,其量超过75重量%时,偏振片与保护膜间的密合力变得不足。
从调整粘度的观点出发,对于上述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1)与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的合计量而言,优选为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的量超过50重量%。
表示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的上述式(II)中,Z为碳原子数1~9的烷撑基、碳原子数3或4的烷叉基、2价脂环式烃基、SO2、SO或CO。作为2价脂环式烃基的典型例,有亚环戊基、亚环己基。
在式(II)中,Z为烷撑基的化合物是烷二醇的二缩水甘油基醚。其具体例可举出,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1,3-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等。
(A3)包含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
包含至少1种的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A3)的量,以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全部量为基准,为5~50重量%,优选为7~30重量%。通过在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中配合5重量%以上的聚合物(A3),可显现偏振片与保护膜间的密合力提高的效果。另一方面,该量超过50重量%时,粘度提高因而不优选。小于5%时,因与丙烯酸系保护膜的密合性低,而不优选。
包含至少1种的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A3),可通过使选自上述式(III)或(IV)所示的单体中的至少1种的烯属不饱和单体聚合而得到。另外,其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
上述式(III)或(IV)中的X表示:
(i)碳原子数1~7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或
(ii)被选自由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羟基及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部分取代的碳原子数1~7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
作为碳原子数1~7(优选为1~4)的烷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仲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戊基、异戊基、叔戊基、己基、2-己基、3-己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庚基、2-庚基、3-庚基、异庚基、叔庚基等。该些之中,从膜的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甲基或碳原子数2~4的支链烷基、或者选自由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羟基及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部分取代的甲基或碳原子数2~4的支链烷基。
作为碳原子数6~12(优选为6~10)的芳基,例如苯基、甲基苯基、萘基等。
作为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例如可举出:环己基、甲基环己基、降冰片基、双环戊基、双环辛基、三甲基双环庚基、三环辛基、三环癸基、螺环辛基、螺双环戊基、金刚烷基、异冰片基(isobornyl)等。
在上述式(III)中,作为X的一部分被环氧基或氧杂环丁烷基取代时的以式(III)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例如可举出下述式(1)~(3)表示的单体。
(式中,R4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m为1~6的整数。)
(式中,R5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n为1~6的整数。)
(式中,R6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s为1~6的整数。)
在上述式(IV)中,作为可以成为R3的卤原子,例如可举出氟、氯、溴、碘等。
在上述式(IV)中,作为X的一部分被环氧基或氧杂环丁烷基取代时的以式(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例如可举出以下述式(4)~(6)表示的物质。
(式中,R3与上述式(IV)相同,R7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t为1~6的整数。)
(式中,R3与上述式(IV)相同,R8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x为1~6的整数。)
(式中,R3与上述式(IV)相同,R9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y为1~6的整数。)
优选上述烯属不饱和单体包含上述X为被选自由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及羟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部分取代的甲基、碳原子数2~7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时的以上述式(III)或(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
另外,上述烯属不饱和单体为优选包含
(i)上述X为甲基、碳原子数2~7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时的以上述式(III)或(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20~90重量%,以及
(ii)上述X为被选自由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羟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部分取代的甲基、碳原子数2~7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时的以上述式(III)或(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10~80重量%。
上述聚合物(A3)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优选为7000~70000。
从膜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上述聚合物(A3)的玻璃化温度(Tg)为40℃以上。
构成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分别以上述比例含有上述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1)、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及包含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A3)。为谋求更有效地使固化前的光固化性胶粘剂的低粘度化、以及偏振片与保护膜之间的密合力提高,优选以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全部量为基准,使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1)与包含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A3)的合计量为25重量%以上。
(其它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
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只要由上述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A1)、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及包含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A3)为上述的量,则其它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相对于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100重量份可含有1~30重量份。
作为其它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例如可举出(A1)~(A3)以外的环氧化合物、氧杂环丁烷化合物、环状内酯化合物、环状缩醛化合物、环状硫醚化合物、螺环原酸酯化合物、乙烯基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乙烯基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脂肪族或脂环式乙烯基醚化合物,例如可举出正-戊基乙烯基醚、异-戊基乙烯基醚、正-己基乙烯基醚、正-辛基乙烯基醚、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正-十二烷基乙烯基醚、硬脂基乙烯基醚、油基乙烯基醚等碳原子数5~20的烷基或烯基醇的乙烯基醚类、2-羟基乙基乙烯基醚、3-羟基丙基乙烯基醚、4-羟基丁基乙烯基醚等含有羟基的乙烯基醚类、环己基乙烯基醚、2-甲基环己基乙烯基醚、环己基甲基乙烯基醚、苯甲基乙烯基醚等具有脂肪族环或芳香族环的单醇的乙烯基醚类、甘油单乙烯基醚、1,4-丁二醇单乙烯基醚、1,4-丁二醇二乙烯基醚、1,6-己二醇二乙烯基醚、新戊二醇二乙烯基醚、季戊四醇二乙烯基醚、季戊四醇四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二乙烯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乙烯基醚、1,4-二羟基环己烷单乙烯基醚、1,4-二羟基甲基环己烷二乙烯基醚、1,4-二羟基甲基环己烷单乙烯基醚、1,4-二羟基甲基环己烷二乙烯基醚等多元醇的单~多乙烯基醚类、二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三乙二醇二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单乙烯基醚等聚烷二醇单~二乙烯基醚类、缩水甘油基乙烯基醚、乙二醇乙烯基醚甲基丙烯酸酯等其它乙烯基醚类。
(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本发明中,由于使以上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以活性能量线的照射所致的阳离子聚合而固化形成胶粘剂层,在光固化性胶粘剂中配合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是基于如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电子射线的活性能量线的照射,产生阳离子物质或路易斯酸,从而引发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的聚合反应的物质。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由 于以光进行催化性作用,即使混合于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保存稳定性、操作性也很好。作为基于活性能量线的照射产生阳离子物质或路易斯酸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芳香族重氮盐;如芳香族碘鎓盐、芳香族锍盐的鎓盐;铁-芳烃(arene)络合物等。
作为芳香族重氮盐,例如可举出重氮苯六氟锑酸盐、重氮苯六氟磷酸盐、重氮苯六氟硼酸盐。
作为芳香族碘鎓盐,例如可举出二苯基碘鎓四(五氟苯基)硼酸盐、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二苯基碘鎓六氟锑酸盐、二(4-壬基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
作为芳香族锍盐,例如可举出三苯基锍六氟磷酸盐、三苯基锍六氟锑酸盐、三苯基锍四(五氟苯基)硼酸盐、4,4’-双[二苯基锍]二苯硫醚双六氟磷酸盐、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锍]二苯硫醚双六氟锑酸盐、4,4’-双[二(β-羟基乙氧基)苯基锍]二苯硫醚双六氟磷酸盐、7-[二(对-甲苯基)锍]-2-异丙基硫杂蒽酮六氟锑酸盐、7-[二(对-甲苯基)锍]-2-异丙基硫杂蒽酮四(五氟苯基)硼酸盐、4-苯基羰基-4’-二苯基锍-二苯硫醚六氟磷酸盐、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苯基锍-二苯硫醚六氟锑酸盐、4-(对-叔丁基苯基羰基)-4’-二(对-甲苯基)锍-二苯硫醚四(五氟苯基)硼酸盐等。
作为铁-芳烃络合物,例如可举出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II)六氟锑酸盐、异丙苯-环戊二烯基铁(II)六氟磷酸盐、二甲苯-环戊二烯基铁(II)三(三氟甲基磺酰基)甲烷化物。
这些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分别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这些中,特别是芳香族锍盐,由于即使在300nm附近的波长区域也具有紫外线吸收特性,因此固化性好,可提供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粘接强度的固化物,因而优选使用。
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的配合量,相对于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全部100重量份,为1~10重量份。通过在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每100重量份,配合1重量份以上的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可使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充分固化,能对得到的偏振板赋予高机械强度及粘接强度。另一方面,其量变多时,固化物中的离子性物质增加因而固化物的吸湿性提高,存在使偏振板的耐久性能降低的可能性,因此使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 的量相对于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以下。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的配合量相对于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优选为2重量份以上,另外优选为6重量份以下。
(光敏化剂)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胶粘剂,除如上述的包含环氧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以及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外,还可含有光敏化剂。上述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虽在300nm附近或比其短的波长显示最大吸收,感应该附近的波长的光而产生阳离子物质或路易斯酸,引发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的阳离子聚合,但为了也感应比其长的波长的光,光敏化剂优选为对比380nm长的波长的光显示最大吸收的光敏化剂。作为这样的光敏化剂,优选使用蒽系化合物。
作为蒽系化合物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9,10-二甲氧基蒽、
9,10-二乙氧基蒽、
9,10-二丙氧基蒽、
9,10-二异丙氧基蒽、
9,10-二丁氧基蒽、
9,10-二戊氧基蒽、
9,10-二己氧基蒽、
9,10-双(2-甲氧基乙氧基)蒽、
9,10-双(2-乙氧基乙氧基)蒽、
9,10-双(2-丁氧基乙氧基)蒽、
9,10-双(3-丁氧基丙氧基)蒽、
2-甲基或2-乙基-9,10-二甲氧基蒽、
2-甲基或2-乙基-9,10-二乙氧基蒽、
2-甲基或2-乙基-9,10-二丙氧基蒽、
2-甲基或2-乙基-9,10-二异丙氧基蒽、
2-甲基或2-乙基-9,10-二丁氧基蒽、
2-甲基或2-乙基-9,10-二戊氧基蒽、
2-甲基或2-乙基-9,10-二己氧基蒽。
通过于光固化性胶粘剂中配合如上所述的光敏化剂,与不配合时相比,可提高胶粘剂的固化性。通过相对于构成光固化性胶粘剂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光敏化剂的配合量为0.1重量份以上,可显现这样的效果。另一方面,光敏化剂的配合量变得多时,由于会产生低温保管时析出等问题,其量相对于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为2重量份以下。从维持偏振板的中性灰的观点出发,在偏振片与保护膜的粘接力可保持在适度的范围下,光敏化剂的配合量越少越有利,例如优选相对于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光敏化剂的量为0.1~0.5重量份,进一步为0.1~0.3重量份的范围。
(光敏化助剂)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胶粘剂中,除如上述的包含环氧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以及光敏化剂外,还可含有光敏化助剂。光敏化助剂优选为萘系光敏化助剂。
作为萘系光敏化助剂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
4-甲氧基-1-萘酚、
4-乙氧基-1-萘酚、
4-丙氧基-1-萘酚、
4-丁氧基-1-萘酚、
4-己氧基-1-萘酚、
1,4-二甲氧基萘、
1-乙氧基-4-甲氧基萘、
1,4-二乙氧基萘、
1,4-二丙氧基萘、
1,4-二丁氧基萘。
通过在光固化性胶粘剂中配合萘系光敏化助剂,与不配合其时比较,可提高胶粘剂的固化性。通过相对于构成光固化性胶粘剂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萘系光敏化助剂的配合量为0.1重量份以上,可显现上述效果。另一方面,萘系光敏化助剂的配合量变多时,由于会产生低 温保管时析出等问题,其量相对于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以下。萘系光敏化助剂的配合量,相对于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
进而,在本发明的光固化性胶粘剂中,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可含有添加剂成分作为任选成分即其它成分。作为添加剂成分,可配合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多元醇类、离子捕捉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链转移剂、增粘剂、热塑性树脂、填充剂、流动调整剂、增塑剂、消泡剂、流平剂、色素、有机溶剂等。
含有添加剂成分时,添加剂成分的使用量,相对于上述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100重量份,优选为1000重量份以下。该使用量为1000重量份以下时,作为本发明的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必要成分的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以及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的组合,可良好地发挥保存稳定性的提高、防止变色、固化速度的提高、确保良好的粘接性的效果。
(水分)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胶粘剂,除如上述的包含环氧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以及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外,还可含有水分。通过配合水分,可进一步提高偏振片与保护膜之间的粘接力。通过相对于构成光固化性胶粘剂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水分的配合量为0.5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可显现粘接力上升的效果。另一方面,水分的配合量变多时,会引起光固化性胶粘剂与水分的分离,由于光固化性胶粘剂变得无法均匀地涂布于偏振片、保护膜的表面,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固化性变差,因此相对于构成光固化性胶粘剂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水分的配合量为4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小于3重量份。水分的种类,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如蒸馏水、纯水的精制水。
(二醇化合物)
本发明的光固化性胶粘剂,除如上述的包含环氧化合物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以及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外,还可含有二醇化合物。通过配合二醇化合物,可提高粘接力,特别是偏振片与保护膜之间的粘接力。
二醇化合物是分子内具有2个羟基的化合物,典型地为下式(V)所示的化合物。
HO-A-OH (V)
式中的A,可为也可被氧原子中断的总碳原子数2~8的烷撑基。
作为二醇化合物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低聚烷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2-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等。
低聚烷二醇优选为下式(Va)表示的低聚烷二醇。
HO-(CmH2m-O)n-H (Va)
式中m为2或3,n为1以上的整数,m×n为8以下。
作为以式(Va)所示的低聚烷二醇,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其中因容易获得,出于对聚乙烯醇系树脂的亲和性高等理由,优选乙二醇。
相对于构成光固化性胶粘剂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二醇化合物的配合量为0.5重量份以上,优选为1重量份以上,由此能显现粘接力的提升效果。另一方面,二醇化合物的配合量变多时,引起光固化性胶粘剂与二醇化合物的分离,无法使光固化性胶粘剂均匀地涂布于偏振片、保护膜的表面,因此相对于构成光固化性胶粘剂的阳离子聚合性化合物(A)100重量份,二醇化合物的配合量优选为8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6重量份以下。
[偏振片]
偏振片由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所构成。构成偏振片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可通过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而得。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外,可举出乙酸乙烯酯以及可与其共聚的其它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它单体,例如可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一般为85~100摩尔%,优选为98~100摩尔%的范围。聚乙烯醇系树脂可进一步被改性,可使用例如以 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一般为1,000~10,000,优选为1,500~5,000的范围。
偏振片可经过如将这样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以二色性色素染色而使该二色性色素吸附的工序、将二色性色素吸附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以硼酸水溶液处理的工序而制造。
单轴拉伸可在通过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前进行,也可与通过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同时进行,也可在通过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后进行。当单轴拉伸在通过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后进行时,该单轴拉伸可在硼酸处理前进行,也可在硼酸处理中进行。另外,当然也可在这些多个阶段进行单轴拉伸。对于单轴拉伸,可在转速相异的辊间进行单轴拉伸,也可使用热辊进行单轴拉伸。另外,可为在大气中进行拉伸的干式拉伸,也可为在通过溶剂溶胀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湿式拉伸。拉伸倍率一般为4~8倍。
为了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以二色性色素染色,例如只要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含有二色性色素的溶液即可。作为二色性色素,具体地可使用碘或二色性有机染料。
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一般采用在含有碘及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碘的含量,一般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01~0.5重量份左右,碘化钾的含量一般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0.5~10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的温度,一般为20~40℃左右,而且对该水溶液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一般为30~300秒左右。
另一方面,当使用二色性有机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时,一般采用在包含水溶性的二色性有机染料的水溶液中,浸渍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的二色性有机染料的含量,一般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1×10-3~1×10-2重量份左右。该水溶液也可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该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为20~80℃左右,而且对该水溶液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一般为30~300秒左右。
通过二色性色素的染色后的硼酸处理,可通过浸渍被染色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于硼酸水溶液而进行。硼酸水溶液的硼酸的含量,通常为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2~15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2重量份左右。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该硼酸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硼酸水溶液的碘化钾 的含量,一般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为2~20重量份左右,优选为5~15重量份。对硼酸水溶液的浸渍时间,一般为100~1,200秒左右,优选为150~600秒左右,更优选为200~400秒左右。硼酸水溶液的温度,一般为50℃以上,优选为50~85℃。
硼酸处理后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一般进行水洗处理。水洗处理例如通过将硼酸处理过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浸渍于水而进行。水洗后,施以干燥处理得到偏振片。水洗处理的水的温度,一般为5~40℃左右,浸渍时间一般为2~120秒左右。其后进行的干燥处理,一般使用热风干燥机、远红外线加热器进行。干燥温度,一般为40~100℃。另外,干燥处理的时间通常为120~600秒左右。
包含由此所得到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偏振片的厚度,可为10~50μm左右。
[保护膜]
本发明的偏振板,通过在前文说明的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偏振片上,经由上述说明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层叠包含透明树脂膜的保护膜,使光固化性胶粘剂固化而得。
构成保护膜的透明树脂膜,可为未被拉伸的膜或被一轴或二轴拉伸的膜的任一种。
透明树脂膜的主成分,优选选自由纤维素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以及聚碳酸酯系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
作为聚酯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制,从机械性质、耐溶剂性、耐刮伤性、成本等的方面考虑,特别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所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是指重复单元的80摩尔%以上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所构成的树脂,也可含有来自其它共聚成分的构成单元。
作为其它共聚成分,例如可举出二羧酸成分、二醇成分。作为二羧酸成分例如可举出间苯二甲酸、对-β-羟基乙氧基苯甲酸、4,4’-二羧基联苯、4,4’-二羧基二苯甲酮、双(4-羧基苯基)乙烷、己二酸、癸二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钠以及1,4-二羧基环己烷等。作为二醇成分,例如可举出丙二醇、 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环己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以及聚丁二醇等。这些二羧酸成分、二醇成分,可根据需要分别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含有上述二羧酸成分、二醇成分同时,还可以并用如对-羟基苯甲酸的羟基羧酸。作为其它共聚成分,可少量使用具有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醚键、碳酸酯键等的二羧酸成分及/或二醇成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是指重复单元的80摩尔%以上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所构成的树脂,也可含有来自其它共聚成分的构成单元。作为其它共聚成分,例如可举出间苯二甲酸、4,4’-二羧基联苯、4,4’-二羧基二苯甲酮、双(4-羧基苯基)乙烷、己二酸、癸二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钠、1,4-二羧基环己烷等的二羧酸成分;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二乙二醇、环己二醇、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等二醇成分。这些二羧酸成分、二醇成分,可根据需要分别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可以与上述二羧酸成分、二醇成分一起,并用如对-羟基苯甲酸、对-β-羟基乙氧基苯甲酸等羟基羧酸。作为其它共聚成分,可使用少量的具有酰胺键、氨基甲酸酯键、醚键、碳酸酯键等的二羧酸成分及/或二醇成分。
使用将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系树脂薄膜化后施以如上述的拉伸处理的膜作为保护膜,由此,机械性质、耐溶剂性、耐刮伤性、成本等优异,同时可得到厚度减少的卷状偏振板。
保护膜中使用的聚碳酸酯系树脂,为由碳酸与二醇或双酚所形成的聚酯。其中,在分子链中具有二苯基烷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因耐热性、耐候性及耐酸性好,因此优选使用。作为这样的聚碳酸酯,例如可例示,由如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别名双酚A)、2,2-双(4-羟基苯基)丁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异丁烷或1,1-双(4-羟基苯基)乙烷之类的双酚类所衍生的聚碳酸酯。
作为聚碳酸酯系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可使用流延制膜法、熔融挤出法等任一种方法。作为具体的制造方法的例,例如可举出将聚碳酸酯系树脂溶解于适当的有机溶剂,从而成为聚碳酸酯系树脂溶液,将其流延在金属 支承体上,形成带(web),将带从上述金属支承体剥下后,剥下后的带进行热风干燥而得到薄膜的方法。
用于保护膜的丙烯酸系树脂无特别限制,一般为甲基丙烯酸酯为主的单体的聚合物,优选为其与少量的其它共聚单体成分共聚而成的共聚物。该共聚物一般可将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丙烯酸甲酯的单官能团单体,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及链转移剂的共存下聚合而得。另外,丙烯酸系树脂可使第三单官能团单体共聚。
作为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丙烯酸甲酯共聚的第三单官能团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以及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以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的丙烯酸酯类;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2-(1-羟基乙基)丙烯酸甲酯、2-(羟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以及2-(羟基甲基)丙烯酸丁酯等的羟基烷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及丙烯酸等不饱和酸类;氯苯乙烯以及溴苯乙烯等卤代苯乙烯类;乙烯基甲苯以及α-甲基苯乙烯等取代苯乙烯类;丙烯腈及甲基丙烯腈等不饱和腈类;马来酸酐及柠康酸酐等不饱和酸酐类;苯基马来酰亚胺以及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不饱和酰亚胺类等。它们可分别单独使用,可不同的多种并用。
使多官能单体共聚合时,作为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多官能单体,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九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十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乙二醇或其低聚物的两末端羟基被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后的物质;丙二醇或其低聚物的两末端羟基被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后的物质;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及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2元醇的羟基被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后的物质;双酚A、双酚A的环氧乙烷加成物或它们的卤素取代物的两末端羟基被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后的物质;三羟甲基丙烷及季戊四醇等的多元醇被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后的物质、以及使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或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的环氧基开环加成于它们的末端羟基的物质;琥珀酸、己二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它们的卤素取代物等的二元酸、以及使缩水甘油基丙烯酸酯或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的环氧基开环加成于它们的环氧烷加成物等的物质;芳基(甲基)丙烯酸酯;二乙烯基苯等芳香族二乙烯基化合物等。其中,优选使用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包含这样的组成的丙烯酸系树脂可以为进一步进行共聚物具有的官能团间的反应,而改性的物质。就该反应而言,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甲酯的甲基酯基与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羟基的高分子链内脱甲醇缩合反应、丙烯酸的羧基与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羟基的高分子链内脱水缩合反应等。
上述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温度,优选为80~120℃的范围。为了将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温度调整为上述范围,一般可采用适当选择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与丙烯酸酯系单体的聚合比、各自的酯基的碳链长及其具有的官能团的种类、以及多官能丙烯酸单体相对于全部单体的聚合比的方法。
丙烯酸系树脂,根据需要也可含有公知的添加剂。作为公知的添加剂,例如可举出润滑剂、抗粘连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耐光剂、耐冲击性改良剂、表面活性剂等。但是,由于作为层叠于偏振膜的保护膜必须具有透明性,这些添加剂的量优选为最小限度的量。
作为丙烯酸系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可使用熔融流延法、T型模头法或吹塑法等熔融挤出法、压延法等中的任一种方法。其中,例如将原料树脂从T型模头熔融挤出,将得到的膜状物的至少单面与辊或带接触而制膜的方法,由于可得到表面性质形状良好的膜,因而优选。
从对膜的制膜性、膜的耐冲击性等观点,丙烯酸系树脂可含有作为冲击性改良剂的丙烯酸系橡胶粒子。此处所谓的丙烯酸系橡胶粒子,是指以丙烯酸酯为主体的、以聚合弹性体为必要成分的粒子,例如可举出实质上仅由该聚合弹性体构成的单层结构的物质、或以该聚合弹性体为1层的多层结构的物质。作为如此的聚合弹性体的例子,例如可举出以丙烯酸烷酯为主成分,使可与其共聚的其它乙烯基单体及交联性单体共聚的交联弹性 共聚物。作为聚合弹性体的主成分的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8左右的化合物,特别优选使用具有碳原子数4以上的烷基的丙烯酸酯。作为可与该丙烯酸烷酯共聚的其它乙烯基单体,例如可举出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化合物,更具体地,可举出: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甲基丙烯酸酯、如苯乙烯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如丙烯腈的乙烯基氰化合物等。另外,作为交联性单体,例如可举出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交联性化合物,更具体地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之类的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之类的(甲基)丙烯酸的烯基酯、二乙烯基苯等。
进而,由不含橡胶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所构成的膜与由包含橡胶粒子的丙烯酸系树脂所构成的层叠物,也可作为保护膜。丙烯酸系树脂可以容易地买到市售品,例如以各自的商品名,可举出SUMIPEX(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ACRYPET(三菱RAYON株式会社制)、DELPET(旭化成株式会社制)、PARAPET(Kuraray株式会社制)、ACRYVIEWA(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等。
用于保护膜的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可举出以由环戊二烯与烯烃类通过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反应得到的降冰片烯或其衍生物作为单体,进行开环移位聚合,接着通过氢化得到的树脂;以由二环戊二烯与烯烃类或甲基丙烯酸酯类通过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得到的四环十二烯或其衍生物作为单体,进行开环移位聚合,接着通过氢化得到的树脂;使用选自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及它们的衍生物类以及其它环状聚烯烃单体中2种以上,同样地进行开环移位共聚合,接着通过氢化得到的树脂;使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烯或它们的衍生物类加成共聚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等得到的树脂等。列举市售的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的例子时,有JSR(株)的“ARTON”、日本ZEON(株)的“ZEONEX”以及“ZEONOR”、三井化学(株)的“APO”以及“APEL”等。将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制膜成为薄膜时,关于制膜可适合使用溶剂浇铸法、熔融挤出法等公知的方法。
纤维素系树脂是纤维素中的羟基的至少一部分被乙酸酯化的树脂,也可为一部分被乙酸酯化,一部分被其它酸酯化的混合酯。纤维素系树脂优 选为纤维素酯系树脂,更优选为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作为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的具体例,例如可举出三乙酰基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纤维素乙酸酯丁酸酯等。作为这样的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所构成的膜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富士胶片(株)制“FUJITACTD80”、“FUJITACTD80UF”以及“FUJITACTD80UZ”、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制“KC8UX2M”以及“KC8UY”。
也可使用赋予光学补偿功能的纤维素系树脂膜。作为这样的光学补偿膜,例如可举出使纤维素系树脂含有具有调整相位差功能的化合物的膜、在纤维素系树脂的表面涂布有具有调整相位差功能的化合物的膜、使纤维素系树脂进行一轴或二轴拉伸得到的膜等。列举市售的纤维素硅树脂的光学补偿膜的例时,有富士胶片(株)制“WIDEVIEWFILMWV BZ438”以及“WIDEVIEWFILM WV EA”、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制“KC4FR-1”以及“KC4HR-1”等。
贴合在偏振片的一个面的保护膜(透明树脂膜),也可含有紫外线吸收剂。通过将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保护膜配置于液晶单元的辨识侧,可用来保护液晶单元不因紫外线而造成劣化。
在本发明,在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使用上述光固化性胶粘剂贴合由上述包含透明树脂膜的保护膜。仅在偏振片的单面贴合保护膜时,例如也可为在偏振片的另一个面直接设置用于贴合于液晶单元等其它构件的粘合剂层的形态。
另一方面,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保护膜时,各自的保护膜可为相同种类,也可为不同种类。
也可以是贴合在偏振片的一个面的保护膜,使用上述光固化性胶粘剂而粘接,贴合在偏振片的另一个面的保护膜,使用其它胶粘剂粘接。
保护膜在与偏振片贴合前,对贴合面可实施皂化处理、电晕处理、底涂处理、锚定涂布处理等易粘接处理。另外,在保护膜的与偏振片的贴合面相反侧的表面,可具有硬涂层、抗反射层、防眩层等各种处理层。保护膜的厚度,一般为5~200μm左右的范围,优选为10~120μm,更优选为10~85μm。
[偏振片与保护膜的粘接]
当偏振片与保护膜粘接时,将上述说明的光固化性胶粘剂的涂布层形成于偏振片与保护膜的贴合面的一方或两方,经由该涂布层,贴合偏振片与保护膜,如此形成的未固化的光固化性胶粘剂的涂布层,通过活性能量线的照射,使其固化,使保护膜固定于偏振片上。光固化性胶粘剂的涂布层,可形成于偏振片的贴合面,也可形成于保护膜的贴合面。对于涂布层的形成,可利用例如刮刀法、绕线棒法、狭缝涂布法、逗点涂布法、凹版涂布法等各种涂布方式。另外,也可采用一边连续供应偏振片与保护膜,以使两者的贴合面成为内侧,一边在其中间流延胶粘剂的方式。对于各涂布方式,因有分别适合的粘度范围,使用溶剂进行粘度的调整也为有用的技术。用于此目的溶剂,可使用不降低偏振片的光学性能、可良好地溶解光固化性胶粘剂的溶剂,其种类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使用甲苯为代表的烃类、乙酸乙酯为代表的酯类等有机溶剂。膜厚根据偏振板的特性设计,可任意设定,但从胶粘剂材料费降低的观点,优选膜厚小,从贴合时抑制气泡、异物等缺陷的观点,优选膜厚大,从密合性、耐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在每个被粘接物与胶粘剂的组合所决定的最佳范围内实施。一般为0.01~20μm,优选为0.1~10μm,更优选为0.5~5μm。
偏振片与保护膜粘接时,两者的贴合面的一方或双方在形成胶粘剂的涂布层前,可实施如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火焰处理、底涂处理、锚涂处理的易粘接处理。
用于对光固化性胶粘剂的涂布层照射活性能量线所使用的光源,只要是可产生紫外线、电子射线、X射线等即可。特别优选使用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如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对光固化性胶粘剂的活性能量线照射强度,可根据每个成为固化对象的胶粘剂来决定,无特别限制,但对引发剂的活性化有效的波长范围的照射强度优选为0.1~3000mW/cm2。对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光照射强度小于0.1mW/cm2时,反应时间变得太长,超过3000mW/cm2时,受来自灯具辐射的热以及光固化性胶粘剂的聚合时产生的热,有可能导致光固化性胶粘剂的黄变、偏振片的劣化。
对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光照射时间,可根据每个成为固化对象的胶粘剂控制,仍然没有特别限制,但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所表示的累积光量,优选设定为10~5,000mJ/cm2。对光固化性胶粘剂的累积光量小于10mJ/cm2时,来自引发剂的活性物质的产生不足,得到的胶粘剂层的固化可能变得不足,另一方面,其累积光量超过5,000mJ/cm2时,照射时间变得非常长,对生产率提高不利。
在偏振片的两面贴合保护膜时,活性能量线的照射,可从任一保护膜侧进行,例如一侧的保护膜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另一侧的保护膜不含紫外线吸收剂时,从不含紫外线吸收剂的保护膜侧进行照射活性能量线,能有效地利用所照射的活性能量线,提高固化速度,因而是优选的。
[层叠光学构件]
本发明的偏振板,可层叠偏振板以外的具有光学功能的光学层,制成层叠光学构件。典型地,在偏振板的保护膜上,经由胶粘剂、或粘合剂而层叠贴合光学层,由此制成层叠光学构件,另外例如也可在偏振片的一个面,依据本发明而经由光固化性胶粘剂贴合保护膜,在偏振片的另一个面,经由胶粘剂或粘合剂,层叠贴合光学层。为后者时,作为用来贴合偏振片与光学层的胶粘剂,使用本发明规定的光固化性胶粘剂时,该光学层同时能成为本发明规定的保护膜。
作为层叠于偏振板的光学层的例,对于配置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偏振板,可举出层叠于该偏振板的与面对液晶单元的一侧相反侧的反射层、半透射反射层、光扩散层、聚光板、增亮膜等。另外,对于配置于液晶单元的前面侧的偏振板以及/或配置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的偏振板,例如可举出层叠于该偏振板的与面对液晶单元的一侧的相位差板等。
反射层、半透射反射层或光扩散层,为了分别成为反射型偏振板(光学构件)、半透射反射型偏振板(光学构件)或扩散型偏振板(光学构件)而设置。反射型的偏振板用于反射来自辨识侧的入射光而显示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可省略背光等光源,因此容易使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另外,半透射型的偏振板用于在亮处作为反射型、在暗处由来自背光的光显示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反射型偏振板的光学构件,例如可在偏振片上的 保护膜上附设由铝等金属所构成的箔或蒸镀膜来形成反射层。作为半透射型的偏振板的光学构件,可以通过将上述反射层作为半反射镜,或使含有珍珠颜料等而显示光穿透性的反射板粘接于偏振板而形成。另一方面,作为扩散型偏振板的光学构件,例如可举出对偏振板上的保护膜施以消光处理的方法、涂布含有微粒的树脂的方法、粘接含有微粒的膜的方法等各种方法,而于表面形成细微凹凸结构。
进而,也可形成作为反射扩散两用的偏振板的光学构件,此时,例如可采用在扩散型偏振板的细微凹凸结构面设置反映该凹凸结构的反射层等方法。细微凹凸结构的反射层,将入射光通过漫反射而扩散,防止指向性或眩光,具有可抑制明暗不均匀等优点。另外,含有微粒子的树脂层或膜也具有如下优点:入射光及其反射光穿过含有微粒子的层时被扩散、可抑制明暗不均匀等。作为可反映表面细微凹凸结构的反射层,例如可通过如真空蒸镀、离子镀、溅射的蒸镀或电镀等方法,使金属直接附设于细微凹凸结构的表面来形成。为了形成表面细微凹凸结构而配合的微粒子,例如可以为平均粒径为0.1~30μm的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锡、氧化铟、氧化镉、氧化锑之类的无机微粒子、交联或未交联的聚合物之类的有机微粒子等。
聚光板是用来控制光路而使用的构件,可形成为棱镜阵列片、透镜阵列片或附设点的片。
增亮膜是以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为目的所使用的构件,其例可举出设计成将折射率的各向异性互为不同的薄膜多片层叠而使反射率产生各向异性的反射型偏振分离片、胆固醇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膜、在膜基材上支撑有该取向液晶层而成的圆偏振分离片等。
另一方面,作为上述光学层的相位差板,是以液晶单元所造成的相位差的补偿等为目的而被使用的构件。其例可举出各种塑料的拉伸膜等所构成的双折射性膜、取向固定有碟状液晶、向列型液晶的膜、在膜基材上形成有上述液晶层的膜等。在膜基材上形成液晶层时,作为膜基材,优选使用三乙酰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膜。
作为形成双折射性膜的塑料,例如可举出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聚丙烯之类的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酰胺等。拉伸膜可为以一轴或二轴等适当方式处理的膜。进而,相位差板为了控制宽带域化等光学特性,也可组合2片以上而使用。
在层叠光学构件中,包含相位差板作为偏振板以外的光学层的构件,因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可有效地进行光学补偿,因而优选使用。相位差板的相位差值(面内及厚度方向),可根据所应用的液晶单元选择最适值。
层叠光学构件可以将偏振板、以及依据使用目的而从上述各种光学层所选择的1层或2层以上组合,成为2层或3层以上的层叠体。此时,形成层叠光学构件的各种光学层使用胶粘剂或粘合剂而与偏振板形成一体,因此,所使用的胶粘剂或粘合剂,只要是可形成良好的胶粘剂层、或粘合剂层的材料即可,无特别限制。从粘接操作的简易性、或防止光学形变的产生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粘合剂(也称为感压胶粘剂)。对于粘合剂可使用以丙烯酸系聚合物、硅酮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醚等作为基质聚合物的粘合剂。其中,优选选择使用如丙烯酸系粘合剂般光学透明性好、保持适度润湿性或凝聚力、与基材的粘接性也好,又具有耐候性或耐热性等,且在加热或加湿的条件下不会产生翘起或剥离等剥离问题的粘合剂。在丙烯酸系粘合剂中,将具有甲基、乙基或丁基等碳原子数20以下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与包含(甲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等的含有官能团的丙烯酸系单体以使玻璃化温度达到优选的25℃以下,更优选的0℃以下的方式配合、且重均分子量为10万以上的丙烯酸系共聚物作为基质聚合物是有用的。
在偏振板上形成粘合剂层例如可通过在甲苯或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使粘合剂组合物溶解或分散而制备10~40重量%的溶液,再将其直接涂布于偏振板上的方式;或通过预先在保护膜上形成粘合剂层,再将其转印至偏振板上的方式等来进行。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依据其粘接力等而决定,但优选1~50μm左右的范围。
另外,对于粘合剂层,根据需要也可配合玻璃纤维、玻璃珠、树脂粒、金属粉、或其它无机粉末等所构成的填充剂、颜料、或着色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关于紫外线吸收剂,有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及镍络合物系化合物等。
层叠光学构件可配置于液晶单元的单侧或两侧。所使用的液晶单元为任意的,例如可使用以薄膜晶体管型为代表的主动矩阵驱动型的液晶单元、以超扭曲向列型为代表的单纯矩阵驱动型的液晶单元等各种液晶单元而形成液晶显示装置。层叠光学构件与液晶单元的粘接中,一般可使用粘合剂。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限于这些实施例。例中,表示含量或者使用量的%以及份,在没有特别记载下为重量基准。另外,以下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A)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以及(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如下述。
(A)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
(A1)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
(a1)3,4-环氧环己烷羧酸3,4-环氧环己基甲酯[在上述式(I)中,R1=R2=H,X=-COOCH2-的化合物]
(A2)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
(a2)新戊基二缩水甘油基醚[上述式(II)中,Z=-CH2C(CH3)2CH2-的化合物]
(a2’)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基醚
(A3)包含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
(a3-I)使包含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GMA)25份、苯乙烯75份的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而得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聚合物(GMA-PS(聚苯乙烯)共聚物)
(a3-II)使包含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5份的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而得的重均分子量15000的聚合物(GMA-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a3-III)使包含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2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5份的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而得的重均分子量30000的聚合物(分子量30000的GMA-PMMA共聚物)
(a4-I)2-乙基己基乙烯基醚
(a4-II)羟基丁基乙烯基醚
(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
(b1)三芳基锍六氟磷酸酯
[实施例1~14和比较例1]
(1)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制备
混合上述各成分后,进行脱泡,制备实施例1~14以及比较例1的光固化性胶粘剂(液状)。在表1中,使用记号表示各成分的配合比例(单位为份)。进而,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1),实际上以50%碳酸亚丙酯溶液配合,表1中,根据其固体成分量示出配合比例。
[表1]
(a1) | (a2) | (a2′) | (a3-I) | (a3-II) | (a3-III) | (a4-I) | (a4-II) | (b1) | |
实施例1 | 32 | 55 | 13 | 2.25 | |||||
实施例2 | 32 | 55 | 13 | 2.25 | |||||
实施例3 | 32 | 55 | 13 | 2.25 | |||||
实施例4 | 25 | 50 | 20 | 5 | 2.25 | ||||
实施例5 | 25 | 50 | 20 | 5 | 2.25 | ||||
实施例6 | 25 | 50 | 20 | 5 | 2.25 | ||||
实施例7 | 25 | 55 | 5 | 15 | 2.25 | ||||
实施例8 | 25 | 55 | 5 | 15 | 2.25 | ||||
实施例9 | 25 | 55 | 15 | 5 | 2.25 | ||||
实施例10 | 25 | 55 | 15 | 5 | 2.25 | ||||
实施例11 | 25 | 55 | 15 | 5 | 2.25 | ||||
实施例12 | 23 | 55 | 15 | 7 | 2.25 | ||||
实施例13 | 25 | 50 | 20 | 5 | 2.25 | ||||
实施例14 | 25 | 50 | 20 | 5 | 2.25 | ||||
比较例1 | 75 | 20 | 5 | 2.25 | |||||
比较例2 | 74.7 | 20 | 5 | 0.3 | 2.25 | ||||
比较例3 | 73 | 20 | 5 | 2 | 2.25 | ||||
比较例4 | 34.7 | 65 | 0.3 | 2.25 | |||||
比较例5 | 33 | 65 | 2 | 2.25 |
(2)测定光固化性胶粘剂在25℃的粘度
对于上述制备的各光固化性胶粘剂(胶粘剂溶液),使用东机产业(株)制的E型粘度计”TVE-25L”,测定温度25℃的粘度。结果示于表2。
(3)保护膜的溶解性
作为保护膜,准备所需要的片数的20g的10mm×40mm厚度为80μm的丙烯酸系树脂(PMMA)[商品名“TechnolloyS001”、住友化学(株)制]。将该保护膜于室温(23℃)下浸渍于上述(1)制备的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光固化性胶粘剂(胶粘剂溶液)中2天。然后,将保护膜从胶粘剂溶液取出,以BEMCOT拭除附着于保护膜的胶粘剂溶液后,测定该保护膜的重量。
溶解率由下述式求得。
溶解率(重量%)=(1-浸渍后的保护膜的重量/浸渍前的保护膜的重量(20g))×100
若该溶解率大到某种程度,则对保护膜的密合性会变好,但是另一方面,若该溶解率太大,保护膜显著地溶解,在粘接部分产生气泡等缺陷的可能性提高。所以,该溶解率优选为适当的范围,该范围例如可举出15~70重量%左右。
(4)包含丙烯酸系树脂的偏振板的制作
在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厚度80μm的丙烯酸系树脂(PMMA)[商品名”TechnolloyS001”、住友化学(株)制]的表面,施以电晕放电处理,在该电晕放电处理面,使用棒涂器涂布上述制备的各胶粘剂溶液,以使固化后的膜厚约为3μm。在该胶粘剂层上贴合厚度25μm的聚乙烯醇(PVA)-碘系偏振片。
另外,对由降冰片烯系树脂(COP:环烯烃聚合物)所构成的厚度50μm的相位差膜[商品名“ZEONOR”、日本ZEON(株)制]的表面,施以电晕放电处理,在该电晕放电处理面,使用棒涂器涂布与上述相同的胶粘剂溶液,以使固化后的膜厚约成为3μm。在该胶粘剂层上贴合上述制作的单面贴合有丙烯酸系树脂的偏振片的偏振片侧,制作层叠物。
从该层叠物的相位差膜侧,使用附有带式输送机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灯为FusionUV system公司制的“D bulb”),照射紫外线,以使累积光量成为250mJ/cm2(UVB),并使胶粘剂固化。由此制作包含丙烯酸系树脂的偏振板(丙烯酸系树脂/偏振片/降冰片烯系树脂)。
(5)包含三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的偏振板的制作
对包含紫外线吸收剂的厚度80μm的三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商品名"KonicatacKC8UX2MW"、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制]的表面,施以电晕放电处理,在该电晕放电处理面,使用棒涂器涂布上述制备的各胶粘剂溶液,以使固化后的膜厚约成为3μm。在该胶粘剂层上贴合厚度25μm的聚乙烯醇-碘系偏振片。
另外,对在由降冰片烯系树脂(COP:环烯烃聚合物)所构成的厚度50μm的相位差膜[商品名"ZEONOR"、日本ZEON(株)制]的表面,施以电晕放电处理,在该电晕放电处理面,使用棒涂器涂布与上述相同的胶粘剂溶液,以使固化后的膜厚约成为3μm。在该胶粘剂层上贴合上述制作的单面贴合有三乙酰基纤维素树脂的偏振片的偏振片侧,制作层叠物。
从该层叠物的降冰片烯系相位差膜侧,使用附有带式输送机的紫外线照射装置(灯为Fusion UV system公司制的"D bulb"),照射紫外线,以使累积光量成为250mJ/cm2(UVB),并使胶粘剂固化。如此,制作包含三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的偏振板(三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偏振片/降冰片烯系树脂)。
(6)包含丙烯酸系树脂的偏振板的180°剥离试验
将上述(4)制作的偏振板裁切成长度200mm×宽度25mm的大小。然后,在厚度80μm的丙烯酸系树脂侧,设置丙烯酸系的粘合剂层,作为用来测定该丙烯酸系树脂与偏振片之间的剥离强度的试验片。另外,在厚度50μm的降冰片烯系相位差膜侧,设置丙烯酸系的粘合剂层,作为用于测定丙烯酸系树脂与偏振片间的剥离强度的试验片。
将各试验片的粘合剂层粘贴于玻璃板,在偏振片与粘合剂侧的保护膜(丙烯酸系树脂或降冰片烯系相位差膜)之间,放入切刀的刃,在长度方向从端部剥开30mm,用试验机的夹具部夹住该剥开部分。对于该状态的试验片,在温度23℃以及相对湿度55%的环境中,依照JIS K 6854-2:1999“胶粘剂-剥离粘接强度试验方法-第2部:180°剥离试验”,以夹具部移动速度300mm/分的条件,进行180°剥离试验,求出除了夹具部的30mm的遍及170mm长度的平均剥离力。需要说明的是,测定的时间是在制作偏振板经过24小时后。结果示于表2。
需要说明的是,表2的180°剥离试验项目中,“PMMA/PVA”栏,表示上述丙烯酸系树脂膜与偏振片之间的剥离强度,“COP/PVA”的栏,表示上述降冰片烯系相位差膜与偏振片之间的剥离强度。
(7)包含三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的偏振板的180°剥离试验
将上述(5)制作的偏振板裁切为长度200mm×宽度25mm的大小。然后,在厚度80μm的三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侧设置丙烯酸系的粘合剂层,作为用于测定该三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与偏振片之间的剥离强度的试验片。
将各试验片的粘合剂层粘贴于玻璃板,在偏振片与粘合剂侧的保护膜(丙烯酸系树脂)之间,放入切刀的刃,在长度方向从端部剥开30mm,用 试验机的夹具部夹住该剥开部分。与上述180°剥离试验同样地求出平均剥离力。需要说明的是,测定的时间是制作偏振板经过24小时后。结果示于表2。
需要说明的是,表2的180°剥离试验项目中,“TAC/PVA”栏,表示上述三乙酰基纤维素系树脂膜与偏振片之间的剥离强度。
[表2]
由表1及表2得知,使用含有作为包含烯属不饱和单体的聚合物(A3)的(a3-II)或(a3-III)的胶粘剂的实施例7及8中,剥离力全部为0.5N/25mm以上。另一方面,在使用不含聚合物(A3)的胶粘剂的比较例1、以及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中的聚合物(A3)的含量小于5%的胶粘剂的比较例2~5中,PMMA/PVA的剥离力极低,为0.15~0.03N/25mm。另外,关于保护膜的溶解性,实施例7及8为15%以上,但比较例1~3为10~11%,小。
从实施例1及2的结果可知,使用作为重均分子量均为15000的聚合物(A3)的(a3-I)及(a3-II)时,剥离力为相同。另外,从实施例2及3的结果可知,聚合物(A3)为GMA-PMMA共聚物时,使其重均分子量为30000的情况下,剥离力会提高。
另外,从实施例3、6、8、11及13的结果可知,与使用包含(a1)、(a2)、(a3-III)的胶粘剂时(实施例3)相比,使用还含有5%的(a2’)、(a4-I)、(a4-II)中的任一者的胶粘剂时(实施例6、8、11及13),对于PMMA的剥离性也没有改变。另一方面,对于COP及TAC的剥离力,使用含有(a4-II)的胶粘剂的例子为良好。
[实施例15~25以及比较例6~7]
以下示出实施例15~25以及比较例6~7,它们是示出使用在(A)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以及(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中添加水分或二醇化合物的胶粘剂溶液而制作偏振板的例子。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15~25以及比较例6~7中,(A)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以及(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也使用与之前示出的相同的物质。另外,实施例15~25以及比较例6~7中使用的水分及二醇化合物如下所述。
〈水分〉
精制水
〈二醇化合物〉
(c1)乙二醇
(c2)1,2-丙二醇
(c3)1,4-丁二醇
(1)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制备
混合上述各成分后,进行脱泡,制备实施例15~25以及比较例6~7的光固化性胶粘剂(液状)。表3中,使用记号表示各成分的配合比例(单位为份)。需要说明的是,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b1),实际上以50%的碳酸亚丙酯溶液的形式配合,但表3中,根据其固体成分量,示出配合比例。
(2)胶粘剂溶液的均匀性
以目视确认上述(1)所制备的胶粘剂溶液的状态,以如下的基准分类。结果示于表3。
〈胶粘剂溶液的均匀性的评价基准〉
A:胶粘剂溶液没有层分离
B:胶粘剂溶液有层分离
(3)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偏振板的制作
使用得到的胶粘剂溶液,以与实施例1~14以及比较例1~5的(4)中示出的相同的方法,制作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偏振板。
(4)含有丙烯酸系树脂的偏振板的180°剥离试验
对于得到的偏振板,以与实施例1~14以及比较例1~5的(6)示出的相同的方法,测定丙烯酸系树脂与偏振片之间的剥离强度。结果示于表3。
[表3]
由表3得知,在使用含有规定量水分的胶粘剂的实施例15~18中,与使用不含水分的胶粘剂的实施例10比较,剥离力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使用含有规定量二醇化合物的胶粘剂的实施例19~25中,与使用不含二醇化合物的胶粘剂的实施例10相比较,剥离力进一步提高。
Claims (15)
1.一种光固化性胶粘剂,其用来在包含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偏振片上粘接包含透明树脂膜的保护膜,其含有:
(A)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100重量份、以及(B)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1~10重量份,
所述光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含有:
(A1)以下式(I)所示的脂环式二环氧化合物10~60重量%;
(A2)以下式(II)所示的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20~75重量%;以及
(A3)包含选自以下式(III)或(IV)所示的单体中的至少1种烯属不饱和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100000的聚合物5~50重量%,
式中,R1及R2分别独立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烷基为碳原子数3以上时,具有或不具有脂环结构;X表示氧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二基、或以下式(Ia)~(Id)中的任一者所示的2价基团,
式中,Y1~Y4分别独立表示碳原子数1~20的烷二基,在碳原子数为3以上时,具有或不具有脂环结构;a及b分别独立表示0~20的整数,
式中,Z表示碳原子数1~9的烷撑基、碳原子数3或4的烷叉基、或2价脂环式烃基,该烷撑基中的亚甲基被氧原子、-CO-O-、-O-CO-、-SO2-、-SO-或-CO-所示的2价基团中断或未被中断,
式中,X为(i)碳原子数1~7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或者(ii)被选自由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羟基及羧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部分取代的碳原子数1~7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
式中,R3表示氢原子、甲基或卤原子,X与上述式(III)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其中,
在所述聚合物(A3)中,所述烯属不饱和单体包含,所述X为被选自由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及羟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部分取代的甲基、碳原子数2~7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时的所述式(III)或(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其中,
在上述聚合物(A3)中,所述烯属不饱和单体包含:
20~90重量%的(i)所述X为甲基、碳原子数2~7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时的以所述式(III)或(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以及
10~80重量%的(ii)所述X为被由选自环氧基、氧杂环丁烷基及羟基所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基团部分取代的甲基、碳原子数2~7的支链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或碳原子数6~10的脂环式烃基时的以所述式(III)或(IV)所示的烯属不饱和单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其25℃的粘度为2~300mPa·sec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其中,
在所述表示二缩水甘油基化合物(A2)的式(II)中,Z为碳原子数3~10的支链烷基。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其中,
还包含0.5~4重量份的水分。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其中,
还包含在分子内具有2个羟基的二醇化合物0.5~8重量份。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固化性胶粘剂,其中,
在23℃、浸渍保护膜2天时,保护膜的溶解性为15~70重量%。
9.一种偏振板,其具备:
包含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偏振片,以及
经由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固化物而贴合于所述偏振片的至少一个面的包含透明树脂膜的保护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透明树脂膜的主成分为选自由纤维素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非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以及聚碳酸酯系树脂所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透明树脂膜包含紫外线吸收剂。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偏振板,其中,
通过180°剥离试验所测定的所述偏振片与所述保护膜之间的粘接强度为0.5N/25mm以上。
13.一种层叠光学构件,其包含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与1层以上的其它光学层的层叠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层叠光学构件,其中,
所述其它光学层包含相位差板。
1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
液晶单元,以及
配置于所述液晶单元的单侧或两侧的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层叠光学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30867 | 2013-02-20 | ||
JP2013030867 | 2013-02-20 | ||
PCT/JP2014/053264 WO2014129368A1 (ja) | 2013-02-20 | 2014-02-13 | 光硬化性接着剤、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積層光学部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008971A CN105008971A (zh) | 2015-10-28 |
CN105008971B true CN105008971B (zh) | 2017-07-28 |
Family
ID=51391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09300.4A Active CN105008971B (zh) | 2013-02-20 | 2014-02-13 | 光固化性胶粘剂、以及使用该胶粘剂的偏振板、层叠光学构件与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6460977B2 (zh) |
KR (1) | KR102155921B1 (zh) |
CN (1) | CN105008971B (zh) |
TW (1) | TWI654273B (zh) |
WO (1) | WO201412936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802708B2 (ja) * | 2014-09-29 | 2020-12-16 | 株式会社Adeka | 光硬化性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積層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6696117B2 (ja) * | 2015-04-28 | 2020-05-20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
JP6688063B2 (ja) * | 2015-10-07 | 2020-04-28 | アイカ工業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積層体 |
JP6817702B2 (ja) * | 2015-12-25 | 2021-01-20 | 株式会社Adeka | 硬化性組成物、その硬化方法、これにより得られる硬化物および接着剤 |
JP6777399B2 (ja) * | 2016-01-08 | 2020-10-28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積層光学部材 |
JP2017122882A (ja) * | 2016-01-08 | 2017-07-1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積層光学部材 |
CN108474896B (zh) * | 2016-01-08 | 2021-10-08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固化性粘接剂、以及使用了该光固化性粘接剂的偏振板及层叠光学构件 |
JP6718685B2 (ja) * | 2016-01-08 | 2020-07-08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積層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6408046B2 (ja) * | 2016-02-17 | 2018-10-17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積層光学部材 |
JP2017179164A (ja) * | 2016-03-30 | 2017-10-05 | 株式会社Adeka |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硬化物 |
TWI606108B (zh) * | 2016-09-30 | 2017-11-21 | 住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光固化接著劑之偏光板 |
JP2018169512A (ja) * | 2017-03-30 | 2018-11-01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学積層体 |
CN108693586B (zh) * | 2017-04-07 | 2020-01-07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偏振板 |
CN114302925A (zh) * | 2019-08-29 | 2022-04-08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偏光件保护用树脂组合物及具备由该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的偏光板 |
KR20220122694A (ko) * | 2019-12-26 | 2022-09-02 |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적층체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51378A (ja) * | 1997-03-07 | 1998-09-22 |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
JP2001181385A (ja) * | 1999-12-24 | 2001-07-03 | Kansai Paint Co Ltd | カチオン重合性着色組成物 |
CN1724587A (zh) * | 2004-07-22 | 2006-01-25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组成的塑料用树脂组合物 |
JP2008249885A (ja) * | 2007-03-29 | 2008-10-16 | Jsr Corp |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1636672A (zh) * | 2007-03-15 | 2010-01-27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固化性粘接剂、使用该光固化性粘接剂的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光学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
JP2012172026A (ja) * | 2011-02-18 | 2012-09-10 |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 光学フィルム用接着剤 |
WO2012133163A1 (ja) * | 2011-03-29 | 2012-10-04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および積層光学部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97450B2 (ja) | 1991-07-22 | 2002-07-02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偏光フィルム |
JP2002174729A (ja) | 2000-12-08 | 2002-06-21 | Sumitomo Chem Co Ltd | 偏光板、粘着剤付き偏光板及びそれらの使用 |
JP4306270B2 (ja) | 2003-02-12 | 2009-07-2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その製造法、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5677883B2 (ja) * | 2011-03-29 | 2015-02-25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接着剤、偏光板および積層光学部材 |
-
2014
- 2014-02-13 CN CN201480009300.4A patent/CN105008971B/zh active Active
- 2014-02-13 JP JP2015501409A patent/JP6460977B2/ja active Active
- 2014-02-13 KR KR1020157021218A patent/KR102155921B1/ko active Active
- 2014-02-13 WO PCT/JP2014/053264 patent/WO201412936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2-18 TW TW103105245A patent/TWI654273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251378A (ja) * | 1997-03-07 | 1998-09-22 | Dainippon Ink & Chem Inc |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
JP2001181385A (ja) * | 1999-12-24 | 2001-07-03 | Kansai Paint Co Ltd | カチオン重合性着色組成物 |
CN1724587A (zh) * | 2004-07-22 | 2006-01-25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由该组合物组成的塑料用树脂组合物 |
CN101636672A (zh) * | 2007-03-15 | 2010-01-27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光固化性粘接剂、使用该光固化性粘接剂的偏振板及其制造方法、光学构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
JP2008249885A (ja) * | 2007-03-29 | 2008-10-16 | Jsr Corp |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2172026A (ja) * | 2011-02-18 | 2012-09-10 | Toyo Ink Sc Holdings Co Ltd | 光学フィルム用接着剤 |
WO2012133163A1 (ja) * | 2011-03-29 | 2012-10-04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および積層光学部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2155921B1 (ko) | 2020-09-14 |
KR20150123231A (ko) | 2015-11-03 |
JPWO2014129368A1 (ja) | 2017-02-02 |
CN105008971A (zh) | 2015-10-28 |
WO2014129368A1 (ja) | 2014-08-28 |
JP6460977B2 (ja) | 2019-01-30 |
TWI654273B (zh) | 2019-03-21 |
TW201439261A (zh) | 2014-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008971B (zh) | 光固化性胶粘剂、以及使用该胶粘剂的偏振板、层叠光学构件与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443236B (zh) | 光固化性粘合剂、偏振片和层叠光学构件 | |
KR101716077B1 (ko) | 광경화성 접착제 조성물, 편광판과 그의 제조법, 광학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02344763B (zh) | 光固化性粘合剂组合物、偏光片及其制造方法、光学部件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533135B (zh) | 光固化性粘合剂组合物、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光学部件及液晶显示装置 | |
JP6802708B2 (ja) | 光硬化性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積層光学部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
JP6408101B2 (ja) | 光硬化性接着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積層光学部材 | |
CN105885705B (zh) | 固化性粘接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偏振片 | |
CN103597383B (zh) | 使用光固化性粘合剂的偏振片和层叠光学构件 | |
CN111253893B (zh) | 光固化性粘接剂、偏振板和层叠光学构件 | |
CN108474896A (zh) | 光固化性粘接剂、以及使用了该光固化性粘接剂的偏振板及层叠光学构件 | |
CN107090259A (zh) | 光固化性胶粘剂、以及使用其的偏振板及层叠光学构件 | |
JP2024086834A (ja) | 偏光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