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97468B -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97468B CN104997468B CN201410148128.2A CN201410148128A CN104997468B CN 104997468 B CN104997468 B CN 104997468B CN 201410148128 A CN201410148128 A CN 201410148128A CN 104997468 B CN104997468 B CN 1049974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yclone
- dust
- dirt cup
- cylinder
- cyclone sepa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包括:尘杯、旋风分离器和尘杯上盖。尘杯的底壁上设有进风口;旋风分离器设在尘杯内,旋风分离器具有旋风分离器入口和旋风分离器出口,旋风分离器入口与进风口连通;尘杯上盖盖设在尘杯上,尘杯上盖上设有与旋风分离器出口连通的出风口。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采用底部进风,大大地缩短了旋风分离器入口到进风口的距离,以及缩短了吸尘器中与进风口连通的导风管的长度,减少功率损失,为吸尘器整机节省足够多的空间,节约制造成本,此外,使具有该集尘装置的吸尘器整机的吸力不再因过滤棉堵塞而很快下降,将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延长过滤棉的清洁周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集尘装置一般包括旋风筒、置于旋风筒内用于过滤灰尘等污物的中心过滤器,以及与旋风筒外侧壁切向连通的导风管,导风管连接尘杯侧壁进气口和旋风筒侧壁。侧壁进风需要一个较长的导风管来连接外界和集成装置进风口,含尘空气沿切向进入集尘杯后进行尘气分离。
由于导风管与尘杯的连接处存在拐角,旋风分离器与尘杯之间的密封性较差,而且导风管比较长,这些都导致吸尘器工作时的吸力降低,从而影响吸尘器的吸尘效率,且部件制造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尘器的集尘装置,该集尘装置采用底部进风。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包括:尘杯、旋风分离器和尘杯上盖。所述尘杯的底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旋风分离器设在所述尘杯内,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旋风分离器入口和旋风分离器出口,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尘杯上盖盖设在所述尘杯上,所述尘杯上盖上设有与所述旋风分离器出口连通的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采用底部进风,大大地缩短了旋风分离器入口到进风口的距离,以及缩短了吸尘器中与进风口连通的导风管的长度,减少功率损失,为吸尘器整机节省足够多的空间,节约制造成本,另外,由于进风口位于尘杯的底壁上,因此,尘杯的集尘容量有较大的增加。此外,使具有该集尘装置的吸尘器整机的吸力不再因过滤棉堵塞而很快下降,将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延长过滤棉的清洁周期。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连通。由此,便于该旋风分离器与尘杯相连,提高了该旋风分离器的安装效率。且通过进风管连通进风口和旋风分离器入口,便于含尘气流的流通,便于该旋风分离器与尘杯相连,提高了该旋风分离器的安装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尘杯卡接。由此,使进风管的下端与尘杯的底壁卡接稳定,且提高了进风管与尘杯底壁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筒、旋风分离器端盖、过滤器和导风筒。所述旋风筒的上端敞开,且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设在所述旋风筒的底壁上;所述旋风分离器端盖设在所述旋风筒上方,且所述旋风分离器出口设在所述旋风分离器端盖上;所述过滤器的上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出口连通,且所述过滤器的下端伸入所述旋风筒内;所述导风筒的下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连通,且所述导风筒的上端封闭,所述导风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旋风筒连通的通风口。由此,采用底部进风,且进入旋风分离器的含尘空气向远离过滤器的方向进入旋风筒内。使进入旋风筒内的含尘空气快速的形成螺旋气流,且使灰尘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抛离过滤器,使灰尘远离过滤器可以避免灰尘粘附在过滤器上造成过滤器堵塞,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可以减少过滤器堵塞,从而延长过滤器的使用时间,以及降低过滤器的清洗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尘杯的上端敞开,且所述旋风分离器端盖封盖所述尘杯的上端。由此,便于尘杯的封闭,防止尘土从尘杯内扬出,提高尘杯的密封性,且使集尘装置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风筒内设有导风板和挡风板,所述导风板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螺旋延伸,所述挡风板设在所述通风口上方,且所述挡风板不高于所述导风板的上沿。由此,采用了气流螺旋向上的导风结构,使甩灰位置被最大化的上移,利用高效旋风分离器,让含尘气流在导风板上加速上升,然后被抛出旋风筒,使尘气分离快速且彻底,同时毛发等带状物也轻松地甩出,从而减少了经过过滤器排出旋风分离器的尘土和毛发等,使具有该旋风分离器的吸尘器整机的吸力不再因过滤棉堵塞而很快下降,将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延长过滤棉的清洁周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板为环形,且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螺旋导风板和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与所述旋风筒的轴线垂直;所述螺旋导风板沿上下方向螺旋延伸,且所述螺旋导风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连;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轴线平行,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连。由此,使导风板的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且便于该连接板对含尘气流进行导流,以便于含尘气流沿螺旋上升,而进行尘气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板体设在所述通风口的下沿,所述挡风板设在所述通风口的上沿,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挡风板平齐,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通风口的侧沿。由此,使含尘气流可以很容易的螺旋上升,避免面气流直接上升导致过滤效果差而堵塞过滤器,提高旋风分离器对含尘气流的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而且使灰尘等抛出可以降低通过过滤器的灰尘等的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风板为所述旋风筒的底壁,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形成在所述导风板上。由此,直接采用导风板做旋风筒的底壁,使旋风筒的结构简单,便于旋风筒的成型,提高旋风筒的成型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旋风分离器还包括筒体和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筒体内,且所述隔板将所述筒体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间隔开,所述筒体的上部形成所述过滤器,且所述筒体的下部形成所述导风筒。由此,导风筒一体形成在过滤器上,可以简化旋风分离器的结构,便于旋风分离器的生产和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圈示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旋风分离器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旋风分离器的旋风筒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旋风分离器中旋风分离器端盖、过滤器和导风筒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旋风分离器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集尘装置100;
旋风分离器1;旋风筒11;旋风分离器端盖12;过滤器13;导风筒14;导风板15;挡风板16;进风管17;筒体18;隔板19;旋风分离器入口101;旋风分离器出口102;通风口103;筒形侧板111;卡槽141;滑槽142;第一板体151;第二板体152;螺旋导风板153;连接板154;卡凸171;环形卡槽172;导风板15的高度H1;导风筒14深度H2;旋风分离器端盖12与旋风筒11的上沿之间的距离H3;过滤器13的半径R1;旋风筒11半径R2;旋风筒11与过滤器13沿径向间隔的距离R3;
尘杯2;进风口201;
尘杯上盖3;出风口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100。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100,包括:旋风分离器1、尘杯2和尘杯上盖3。
具体而言,尘杯2的底壁上设有进风口201,旋风分离器1设在尘杯2内,旋风分离器1具有旋风分离器入口101和旋风分离器出口102,旋风分离器入口101与进风口201连通,尘杯上盖3盖设在尘杯2上,尘杯上盖3上设有与旋风分离器出口102连通的出风口301。含尘空气通过进风口201被吸入集尘装置100内,然后经过集尘装置100过滤,过滤过程中,灰尘等将堆积在尘杯2内,而过滤后的空气将经过旋风分离器出口102排出旋风分离器1进入尘杯上盖3,然后通过出风口301排除集尘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采用底部进风,大大地缩短了旋风分离器入口101到进风口201的距离,以及缩短了吸尘器中与进风口201连通的导风管的长度,减少功率损失,为吸尘器整机节省足够多的空间,节约制造成本,另外,由于进风口201位于尘杯2的底壁上,因此,尘杯2的集尘容量有较大的增加。此外,使具有该集尘装置100的吸尘器整机的吸力不再因过滤棉堵塞而很快下降,将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延长过滤棉的清洁周期。
如图1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集尘装置100还包括进风管17,且进风管17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201和旋风分离器入口101连通,具体而言,参照图1,进风管17的下端与进风口201连通,进风管17的上端与旋风分离器入口101连通。由此,便于该旋风分离器1与尘杯2相连,提高了该旋风分离器1的安装效率。且通过进风管17连通进风口201和旋风分离器入口101,便于含尘气流的流通,便于该旋风分离器1与尘杯2相连,提高了该旋风分离器1的安装效率。
本发明的进风管17无需采用特殊塑料材料,从而降低了进风管17的成型成本。
此外,由于进风口201设在尘杯2的底壁上,因此,避免了传统技术中进风管17连接尘杯2的侧壁引起进风管17与尘杯2的连接处密封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中的进风管17连接到尘杯2的底壁时,可以提高进风管17与尘杯底壁的密封性能,从而提高了具有该集尘装置100的吸尘器工作时的吸力,提高了具有该吸尘器的吸尘效率。进风管17与尘杯2的底壁连接,避免传统技术中进风管17连接尘杯弧形侧壁的端部形状结构复杂且加工困难的问题,且本发明的进风管无需采用特殊塑料材料,从而降低了进风管17的成型成本。
进一步地,进风管17的下端与尘杯2的底壁卡接。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进风管17的下端外壁面上设有环形卡槽172,且尘杯2的进风口201边沿卡持在该环形卡槽172内。由此,使进风管17的下端与尘杯的底壁卡接稳定,且提高了进风管17与尘杯底壁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旋风分离器入口设在旋风筒侧壁上的旋风分离器,而通过连接管将旋风分离器入口和进风口连通。当然,本发明也提出了一种新式的旋风分离器1,下面将对本发明提出的旋风分离器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1包括:旋风筒11、旋风分离器端盖12、过滤器13和导风筒14。
具体而言,旋风筒11的上端敞开,且旋风筒11的底壁上具有旋风分离器入口101,该旋风分离器入口101用于含尘空气进入旋风筒11,以便于含尘空气在旋风分离器1内分离成空气和灰尘等。旋风分离器端盖12设在旋风筒11上方,且旋风分离器端盖12上设有旋风分离器出口102。含尘空气通过旋风分离器入口101被吸入旋风分离器1内,然后经过旋风分离器1过滤,过滤过程中,灰尘等将被分离抛出旋风筒11,而过滤后的空气将经过旋风分离器出口102排出。过滤器13用于对含尘空气进行过滤,以使气体通过过滤器13排出旋风分离器1。过滤器13的上端与旋风分离器出口102连通,且过滤器13的上端封闭旋风分离器出口102的周沿,使含尘空气无法通过旋风分离器出口102,而只有经过过滤器13过滤后的空气通过旋风分离器出口102排除旋风分离器1,过滤器13的下端伸入旋风筒11内。导风筒14的下端与旋风分离器入口101连通,且导风筒14的上端封闭,导风筒14的侧壁上设有与旋风筒11连通的通风口103,从而使气流沿旋风筒11的径向进入旋风筒11内,以便于旋风分离器1的过滤以及使尘土被抛出旋风筒11。由此,采用底部进风,且进入旋风分离器1的含尘空气向远离过滤器13的方向进入旋风筒内。使进入旋风筒11内的含尘空气快速的形成螺旋气流,且使灰尘等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抛离过滤器13,使灰尘远离过滤器13可以避免灰尘粘附在过滤器13上造成过滤器13堵塞,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可以减少过滤器13堵塞,从而延长过滤器13的使用时间,以及降低过滤器13的清洗频率。
此外,还可以便于进风口201连通旋风分离器入口101。
尘杯2的上端敞开,且旋风分离器端盖12封盖尘杯2的上端。由此,便于尘杯2的封闭,防止尘土从尘杯2内扬出,提高尘杯2的密封性,且使集尘装置100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旋风筒11内设有导风板15和挡风板16,导风板15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螺旋延伸,挡风板16设在通风口103上方,且挡风板16不高于导风板15的上沿。也就是说,进入旋风筒11的气流在导风板15和挡风板16的作用下,可以沿着导风板15的延伸方向螺旋上升,由此,采用了气流螺旋向上的导风结构,使甩灰位置被最大化的上移,利用高效旋风分离器1,让含尘气流在导风板15上加速上升,然后被抛出旋风筒11,使尘气分离快速且彻底,同时毛发等带状物也轻松地甩出,从而减少了经过过滤器13排出旋风分离器1的尘土和毛发等,使具有该旋风分离器1的吸尘器整机的吸力不再因过滤棉堵塞而很快下降,将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延长过滤棉的清洁周期。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导风板15和挡风板16是为了使含尘气流螺旋上升,当然,本发明实现含尘气流螺旋上升的方案并非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其它形式的导风结构,例如在导风筒内形成螺旋风道等。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导风板15为环形,且导风板15包括第一板体151、第二板体152、螺旋导风板153和连接板154,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分别与旋风筒11的轴线垂直,连接板154与旋风筒11的轴线平行,也即是说,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相互平行,且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中的任一个均与旋风筒的轴线垂直,或者参照图4,第一板体151和第二板体152均与如图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垂直,且连接板154与图4中所示的上下方向平行。螺旋导风板153沿上下方向螺旋延伸,即螺旋导风板153螺旋向上延伸,第一板体151的一端与螺旋导风板153的下端相连,且第一板体151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54的下端相连,第二板体152的一端与螺旋导风板153的上端相连,且第二板体152的另一端与连接板154的上端相连。由此,使导风板15的结构简单,便于成型,且便于该连接板15对含尘气流进行导流,以便于含尘气流沿螺旋上升,而进行尘气分离。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151设在通风口103的下沿,挡风板16设在通风口103的上沿,且第二板体152与挡风板16平齐,连接板154设在通风口103的侧沿。换言之,挡风板16设在通风口103的上沿,且连接板154设在通风口103的侧沿,挡风板16和连接板154对气流具有阻挡的作用,从而使气流依次沿第一板体151、螺旋导风板153第二板体152的方向流动,从而使气流螺旋上升。或者说,通过挡风板16和连接板154阻挡从通风口103进入旋风筒11的气流,以避免含尘空气直接上升,使含尘气流可以很容器的沿着导流板15的延伸方向螺旋上升,从而形成螺旋上升的气流,以便于通过离心力将灰尘抛出。由此,使含尘气流可以很容易的螺旋上升,避免面气流直接上升导致过滤效果差而堵塞过滤器,提高旋风分离器1对含尘气流的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而且使灰尘等抛出可以降低通过过滤器的灰尘等的量。
有利地,导风板15为旋风筒11的底壁,旋风分离器入口101形成在导风板15上,换言之,旋风筒11包括筒形侧板111和导风板15,导风板15设在筒形侧板111内,且导风板15为环形,环形的导风板15的中部形成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101。由此,直接采用导风板15做旋风筒11的底壁,使旋风筒11的结构简单,便于旋风筒11的成型,提高旋风筒11的成型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导风板15也可以不是旋风筒11的底壁,例如旋风筒11为底部封闭的筒形且导风板设在旋风筒11内。
此外,也可以采用一块螺旋延伸的板体和连接该螺旋板体首尾两端的连接板配合形成导风结构。
如图3至图5所示,进风管17设在旋风筒14的底壁上,导风筒14的下端套设在进风管17的内壁上,且进风管17的内壁上设有卡凸171,且导风筒14下端的外壁面上设有与卡凸171卡合的卡槽141,通过卡凸171和卡槽141的卡合使导风筒14套设在进风管17内。由此,使导风筒14套设在进风管17内壁上,可以提高导风筒14与进风管17的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使导风筒14可以封闭进风管17。而且,采用卡凸171和卡槽141的配合使导风筒14与进风管17相连,便于导风筒14的安装,提高了旋风分离器的安装效率。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筒14还可以与进风管17一体形成,或导风筒14与进风管17通过焊接、螺栓连接、卡接等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5,导风筒14上还设有滑槽142,其中滑槽142的一端沿螺旋方向延伸至旋风筒11的下边沿且敞开,且滑槽142的另一端与卡槽141连通,在导风筒14的安装过程中,将卡凸171对准滑槽142敞开的一端,并转动导风筒14,使卡凸171沿滑槽142滑入卡槽141内,从而使卡凸171与滑槽142卡合。
此外,卡槽141和卡凸171为一一对应的多个。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旋风分离器1还包括筒体18和隔板19,隔板19设在筒体18内,且隔板19将筒体18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间隔开,筒体18的上部形成过滤器13,且筒体18的下部形成导风筒14。换言之,过滤器13和筒体14一体形成。由此,导风筒14一体形成在过滤器13上,可以简化旋风分离器1的结构,便于旋风分离器1的生产和装配。
当然,导风筒14和过滤器13也可以分别形成,且过滤器13位于导风筒14的正上方。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过滤器13与旋风分离器端盖12一体形成。由此,提高了过滤器13与尘杯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具有该旋风分离器的吸尘器的吸力,便于提高吸尘效率。
如图3和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旋风筒11的上沿与旋风分离器端盖12间隔开。由此,便于旋风筒11内分离出的尘土等杂质360度全方位抛出,不再限制甩灰位置,便于该旋风分离器1对含尘气流的分离效果。
进一步地,过滤器13和旋风筒11均为圆筒形状,且旋风筒11为中心线与导风筒14的中心线重合。
参照图6,导风板15的高度H1不小于导风筒14深度H2的一半,且导风板15的高度H1不大于导风筒14的深度H2。换言之,0.5H2≤H1≤H2。由此,提高了旋风筒11的导风效果,便于气流螺旋上升。
进一步地,旋风分离器端盖12与旋风筒11的上沿之间的距离H3不大于导风板15的高度H1。由此,便于尘土等杂质被抛出,从而不仅可以避免尘土堆积在旋风筒11内,而且还便于尘土等杂质在尘杯的堆积。
有利地,过滤器13的半径R1不大于旋风筒11半径R2的一半,换言之,旋风筒11与过滤器13沿径向间隔的距离R3不小于旋风筒11半径R2的一半,且旋风筒11与过滤器13沿径向间隔的距离R3不大于旋风筒11半径R2。或者说,旋风筒11的半径与过滤器13的半径之间的差值R3不小于旋风筒11半径R2的一半,且旋风筒11的半径与过滤器13的半径之间的差值R3不大于旋风筒11的半径R2。即1/2R2≤R1≤R2。由此,便于灰尘杂质被抛出,避免灰尘等杂质吸附在过滤器13上造成过滤器13堵塞,以及避免灰尘通过过滤器13后造成滤棉的除尘频率高。
因此,本发明的旋风分离器可以提高含尘气流的分离效率。
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旋风分离器1,实现旋风分离器1的高密闭性和高吸力,同时保证低成本。
具体地,旋风分离器1包括:旋风筒11、置于旋风筒11内中心处的过滤器13、位于过滤器13上方的旋风分离器端盖12,旋风分离器端盖12与旋风筒11的上沿之间有间隙,在旋风筒11的底部中心位置连接有进风管17,含尘气体通过进风管17进入旋风筒11后再经由其内部的导风板15进行加速旋转,导风板15位于进风管17和过滤器13之间。
旋风分离器1的中心下侧位进风结构,减少功率损失,同时甩灰位置被最大化的上移,利用高效旋风分离器,让含尘气流在螺旋跑道上加速上升,360全方位自由抛出,不再受限于甩灰位置,让分离更彻底,同时毛发等带状物也轻松地甩出,整机的吸力不再因过滤棉堵塞而很快下降,将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延长过滤棉的清洁次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旋风分离器端盖12与过滤器13可以为一体形成或形成多个零件后进行组装;进风管17、导风板15和旋风筒11可以为一体形成或形成多个零件后进行组装;过滤器13、旋风分离器端盖12和进风管17可以为一体形成或形成多个零件后进行组装;导风板15和旋风筒11可以为一体形成或形成多个零件后进行组装。
集尘装置100的中心下侧位进风结构,大大缩短了进风管17的长度,减少功率损失,360全方位自由抛出尘土,不再受限于甩灰位置,让分离更彻底,同时毛发等带状物也轻松地甩出,整机的吸力不再因过滤棉堵塞而很快下降,将大大提高分离效率,延长过滤棉的清洁次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尘杯、旋风分离器和尘杯上盖,所述尘杯的底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旋风分离器设在所述尘杯内,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旋风分离器入口和旋风分离器出口,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尘杯上盖盖设在所述尘杯上,所述尘杯上盖上设有与所述旋风分离器出口连通的出风口,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
旋风筒,所述旋风筒的上端敞开,且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设在所述旋风筒的底壁上;
旋风分离器端盖,所述旋风分离器端盖设在所述旋风筒上方,且所述旋风分离器出口设在所述旋风分离器端盖上;
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上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出口连通,且所述过滤器的下端伸入所述旋风筒内;
导风筒,所述导风筒的下端与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连通,且所述导风筒的上端封闭,所述导风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旋风筒连通的通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还包括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与所述尘杯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的上端敞开,且所述旋风分离器端盖封盖所述尘杯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筒内设有导风板和挡风板,所述导风板的至少一部分向上螺旋延伸,所述挡风板设在所述通风口上方,且所述挡风板不高于所述导风板的上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环形,且所述导风板包括:
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分别与所述旋风筒的轴线垂直;
螺旋导风板,所述螺旋导风板沿上下方向螺旋延伸,且所述螺旋导风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连;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轴线平行,且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设在所述通风口的下沿,所述挡风板设在所述通风口的上沿,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挡风板平齐,所述连接板设在所述通风口的侧沿。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为所述旋风筒的底壁,所述旋风分离器入口形成在所述导风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还包括筒体和隔板,所述隔板设在所述筒体内,且所述隔板将所述筒体内部空间沿上下方向间隔开,所述筒体的上部形成所述过滤器,且所述筒体的下部形成所述导风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48128.2A CN104997468B (zh) | 2014-04-14 | 2014-04-14 |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48128.2A CN104997468B (zh) | 2014-04-14 | 2014-04-14 |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97468A CN104997468A (zh) | 2015-10-28 |
CN104997468B true CN104997468B (zh) | 2017-12-01 |
Family
ID=54370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48128.2A Active CN104997468B (zh) | 2014-04-14 | 2014-04-14 |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9746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9003807U (zh) * | 2017-06-28 | 2019-06-21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手持吸尘器及吸尘器组合件 |
CN107157399B (zh) * | 2017-07-07 | 2020-05-15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吸尘器 |
CN107581974B (zh) * | 2017-10-18 | 2023-08-01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双螺旋尘气分离结构的尘杯 |
CN107638133A (zh) * | 2017-10-27 | 2018-01-30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尘杯组件及吸尘器 |
CN107595203A (zh) * | 2017-10-27 | 2018-01-19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尘杯组件及吸尘器 |
CN107692929B (zh) * | 2017-11-06 | 2020-07-03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尘杯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CN107752905B (zh) * | 2017-11-06 | 2020-08-14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尘杯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CN107898384A (zh) * | 2017-11-29 | 2018-04-13 |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尘气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
CN110384434A (zh) * | 2018-04-23 | 2019-10-29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串联旋风分离尘杯和吸尘器 |
CN108937709B (zh) * | 2018-08-22 | 2024-06-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手持式吸尘器 |
CN108903804A (zh) * | 2018-08-27 | 2018-11-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尘杯以及吸尘设备 |
CN110338703B (zh) * | 2019-07-24 | 2024-04-02 | 宁波久昌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手持式旋风分离吸尘器 |
CN112370920A (zh) * | 2020-11-10 | 2021-02-19 | 佛山市南海正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阻燃性能测试仪空气净化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1174A (zh) * | 2008-10-17 | 2010-06-09 | 沈建明 | 真空吸尘器中的除尘分离装置 |
CN201870569U (zh) * | 2010-12-03 | 2011-06-22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旋风器及其吸尘器 |
CN202960379U (zh) * | 2012-12-11 | 2013-06-05 | 刘龙成 | 旋风分离尘杯 |
CN203341657U (zh) * | 2013-04-11 | 2013-12-18 |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吸尘器及其集尘装置 |
CN203841621U (zh) * | 2014-04-14 | 2014-09-24 |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36504B1 (ko) * | 2003-09-09 | 2005-12-14 | 삼성광주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이클론 분리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진공청소기 |
JP5108972B2 (ja) * | 2011-11-14 | 2012-12-2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電気掃除機 |
-
2014
- 2014-04-14 CN CN201410148128.2A patent/CN1049974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1174A (zh) * | 2008-10-17 | 2010-06-09 | 沈建明 | 真空吸尘器中的除尘分离装置 |
CN201870569U (zh) * | 2010-12-03 | 2011-06-22 |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旋风器及其吸尘器 |
CN202960379U (zh) * | 2012-12-11 | 2013-06-05 | 刘龙成 | 旋风分离尘杯 |
CN203341657U (zh) * | 2013-04-11 | 2013-12-18 |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吸尘器及其集尘装置 |
CN203841621U (zh) * | 2014-04-14 | 2014-09-24 | 江苏美的春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97468A (zh) | 2015-10-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97468B (zh) |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 |
CN105011857B (zh) | 吸尘器 | |
CN203841612U (zh) | 吸尘器 | |
CN203841620U (zh) |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 | |
CN105212838B (zh) | 表面清洁装置 | |
CN105054864B (zh) | 旋风分离装置、集尘组件和吸尘器 | |
US9474425B2 (en) | Dust collector for cleaner and cleaner having the same | |
CN204722978U (zh) | 用于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及具有它的吸尘器 | |
CN203841621U (zh) | 吸尘器的集尘装置 | |
CN102429612B (zh) | 一种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尘杯 | |
JP6109415B2 (ja) | 掃除機用集塵装置 | |
JP6110564B2 (ja) | サイクロンセパレーター | |
CN101842040A (zh) | 具有外部设置的污垢仓室的气旋式表面清洁设备 | |
CN205514390U (zh) | 用于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CN105011861B (zh) | 吸尘器的旋风分离器 | |
CN105615773A (zh) | 用于吸尘器的集尘装置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CN107157400A (zh) | 旋风分离组件及吸尘器 | |
CN204909311U (zh) | 旋风分离装置、集尘组件和吸尘器 | |
CN102319043A (zh) | 旋风分离装置及装有该装置的旋风吸尘器 | |
CN107072455A (zh) | 吸尘器 | |
CN101970078A (zh) | 两级旋风集尘器 | |
CN107157399A (zh) | 吸尘器 | |
CN206434280U (zh) | 旋风锥组件、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 | |
CN208941999U (zh) | 吸尘器的尘杯和具有其的吸尘器 | |
CN206434281U (zh) | 过滤件支架、过滤器、尘杯组件和具有其的手持吸尘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