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7045A -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87045A CN104987045A CN201510351966.4A CN201510351966A CN104987045A CN 104987045 A CN104987045 A CN 104987045A CN 201510351966 A CN201510351966 A CN 201510351966A CN 104987045 A CN104987045 A CN 1049870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aze
- temmoku
- parts
- greyness
- kil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所述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烧制素胎;步骤二、制备釉料;步骤三、上釉;步骤四、烧制,其中釉料由黑药土和钛铁矿石组成,各成分占天目釉原料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黑药土65-75份和钛铁矿石25-35份。本发明所述的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釉料中包含了钛铁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Ti作为天目釉灰斑的呈色剂,随着釉层内的气泡上浮冲破釉面,在釉面上留下灰色斑点,又因为铁元素在烧制过程中呈黑色,所以釉色表现为黑色底色灰色斑点的纹饰,因釉料中加大了黑药土的含量,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古代烧制灰斑天目油滴釉时的釉料配方,烧制出的釉色古朴厚重,大气磅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天目釉即建窑烧制的黑盏在日本的叫法。建窑以今天福建省建阳为代表,窑址在建阳水吉镇,以产黑瓷而著称。唐代时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最为盛行,至清代而终。
在我国的陶瓷艺术釉品种中,“天目釉”源于宋代,最早指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的茶盏,凡施黑釉的瓷器统称“天目”,如俗称的鹧鸪斑、玳瑁、油滴、铁绣花、曜变等。天目釉的烧制技术被称为“神技”,神技“神”在施一种釉色,一经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斓、变化莫测,特点各异的结晶体,是人意不可为的纯天然形成,这种釉色在我国瓷器发展历史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最高境界。
天目釉烧制时在釉色上呈现出大小不一的斑点,是基于高温溶体的液相分离,通过氧化焰或还原焰一次烧制而成。由于釉的组成和烧制工艺异常复杂,釉的流动性很大,烧成温度范围极窄,在不同的烧制情况下出现的花纹效果完全不同。釉层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的变化,人无法目测和控制,外界条件的细微变化,或烧制过程中难以掌握的火候,常常导致成品率低下,且品质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生产出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胎体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20-60min,细度达到250-300目;混合搅打泥浆6-20h后,将所得搅打过的泥浆塑型成为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860-950℃下素烧4-5h,随炉冷却至常温,备用;
步骤二、将天目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与天目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40-80min,湿磨的天目釉料浆细度达到300-400目后,静置24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底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2-58%,备用;
步骤三、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的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天目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天目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天目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浸釉2-4秒,使得素坯外表面附着厚度为1-2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内,窑门开缝2-3cm,点火烧制,窑炉内温度从室温开始均匀上升,通过窑门排出素胎胎体内带的水分,炉内温度升高至350-400℃时关闭窑门,继续均匀升温至1000-1100℃,从室温到1100℃整个升温过程控制在7-9h,该段时间内保持窑炉内通风,使胎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然后控制窑温在5-6h内从1000-1100℃继续均匀升高至1250-1300℃,此阶段内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然后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所述的步骤一中将搅打过的泥浆手拉成型为素胎。
所述胎体原料由石英砂、钛铁矿石、白土、碱石、木节粘土、黄长石和滑石组成,各成分占胎体总量的重量份数为:石英砂30-35份、钛铁矿石10-20份、白土20-30份、碱石6-10份、木节粘土7-10份、黄长石3-5份和滑石1.5-4份;
其中,所述钛铁矿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石湾河当地的钛铁矿石,为铁和钛的氧化物矿物,主要含量百分比为FeTiO3占90份、CaO占 4.22份、MgO 占2.01份,SiO2占3.77份;
所述的碱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黄道乡当地一种青灰色的石料,属于焦宝石类,质地极细,产于石炭、二叠煤系底层中,主要含量百分比为Al2O3占38.79份、SiO2占45.65份、TiO2占0.47份、Fe2O3占0.35份、CaO占0.38份、Na2O占0.05份、MgO占0.15份、Li2O占0.08份、杂质占14.08份;
所述的木节粘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黄道乡当地的紫木节,外观一般呈暗紫色、褐色或红褐色,能提高瓷器坯体强度、改善泥浆流动性,主要含量百分比为SiO2占60份、Al2O3占28-33份、炭质腐植质占7-12份;
所述的白土是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当地所产的一种白色高岭土,主要成份的含量百分比为Al2O3占14.2份、SiO2占65.97份、Fe2O3占4.83份、CaO占0.03份、MgO占1.37份、K2O占3.68份、Na2O占0.02份、杂质占9.9份;
所述天目釉原料由黑药土和钛铁矿石组成,各成分占天目釉原料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黑药土65-75份和钛铁矿石25-35份;
其中,所述的黑药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谒主沟当地的黑药土,主要成分的含量百分比为SiO2占57.67份、Al2O3占12.53份、CaO占11.35份、Fe2O3占5.60份、TiO2占1.75份、MgO占4.97份、K2O占3.25份、Na2O占2.88份;
所述的胎体原料由石英砂、钛铁矿石、白土、碱石、木节粘土、黄长石和滑石组成,各成分占胎体总量的重量份数为:石英砂33份、钛铁矿石18份、白土25份、碱石8份、木节粘土10份、黄长石4份和滑石2份。
所述天目釉原料由黑药土和钛铁矿石组成,各成分占天目釉原料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黑药土70份和钛铁矿石30份。
所述步骤一中,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930℃下素烧5h,随炉冷却至常温。
所述步骤四中窑温在6h内从1000℃上升至1290℃时,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所述的烧制过程中,所用的氧化气氛即氧气提供充足时,燃料完全燃烧情况下的火焰气氛;所用的还原气氛即氧气供应不足,燃料不完全燃烧情况下的火焰气氛,此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具有还原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的控制是形成天目釉的关键,釉的烧成温度在1250-1350℃之间,范围比较大,因而釉的烧成比较好掌握,但是斑纹的形成,则密切与烧成气氛和冷却过程有关。Fe2O3的分解温度约在1150℃开始,到1200℃后强烈进行,一直持续到1250℃左右。釉料始熔温度约为1200℃,随着釉料熔融,釉表面封闭,气体排出受阻,在釉层内部形成气泡,分解的加剧促使气泡长大,小气泡合并成为大气泡,在釉料熔体黏度与表面张力合适的条件下,气体上浮并冲破釉面,在釉表面留下痕迹。
釉料中包含了钛铁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Ti作为天目釉灰斑的呈色剂,随着釉层内的气泡上浮冲破釉面,在釉面上留下灰色斑点,又因为铁元素在氧化环境的烧制过程中呈黑色,所以釉色表现为黑色底色灰色斑点的纹饰,因釉料中加大了黑药土的含量,没有添加其他的提鲜颜色的成分,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古代烧制灰斑天目油滴釉时的釉料配方,烧制出的釉色古朴厚重,大气磅礴。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本发明的过程、条件、试剂、实验方法等,除以下专门提及的内容之外,均为本领域的普遍知识和公知常识,本发明没有特别限制内容。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胎体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20-60min,细度达到250-300目;混合搅打泥浆6-20h后,将所得搅打过的泥浆塑型成为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860-950℃下素烧4-5h,随炉冷却至常温,备用;
步骤二、将天目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与天目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40-80min,经过湿磨的天目釉料浆细度在300-400目,静置24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底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2-58%,备用;
步骤三、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的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天目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天目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天目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浸釉2-4秒,使得素坯外表面附着厚度为1-2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内,窑门开缝2-3cm,点火烧制,窑炉内温度从室温开始均匀上升,通过窑门排出素胎胎体内带的水分,炉内温度升高至350-400℃时关闭窑门,继续均匀升温至1000-1100℃,从室温到1100℃整个升温过程控制在7-9h,该段时间内保持窑炉内通风,使胎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然后控制窑温在5-6h内从1000-1100℃继续均匀升高至1250-1300℃,此阶段内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然后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所述的步骤一中将搅打过的泥浆手拉成型为素胎。
所述胎体原料由石英砂、钛铁矿石、白土、碱石、木节粘土、黄长石和滑石组成,各成分占胎体总量的重量份数为:石英砂30-35份、钛铁矿石10-20份、白土20-30份、碱石6-10份、木节粘土7-10份、黄长石3-5份和滑石1.5-4份;
其中,所述钛铁矿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石湾河当地的钛铁矿石,为铁和钛的氧化物矿物,主要含量百分比为FeTiO3占90份、CaO占 4.22份、MgO 占2.01份,SiO2占3.77份;
所述的碱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黄道乡当地一种青灰色的石料,属于焦宝石类,质地极细,产于石炭、二叠煤系底层中,主要含量百分比为Al2O3占38.79份、SiO2占45.65份、TiO2占0.47份、Fe2O3占0.35份、CaO占0.38份、Na2O占0.05份、MgO占0.15份、Li2O占0.08份、杂质占14.08份;
所述的木节粘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黄道乡当地的紫木节,外观一般呈暗紫色、褐色或红褐色,能提高瓷器坯体强度、改善泥浆流动性,主要含量百分比为SiO2占60份、Al2O3占28-33份、炭质腐植质占7-12份;
所述的白土是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当地所产的一种白色高岭土,主要成份的含量百分比为Al2O3占14.2份、SiO2占65.97份、Fe2O3占4.83份、CaO占0.03份、MgO占1.37份、K2O占3.68份、Na2O占0.02份、杂质占9.9份;
所述天目釉原料由黑药土和钛铁矿石组成,各成分占天目釉原料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黑药土65-75份和钛铁矿石25-35份;
其中,所述的黑药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谒主沟当地的黑药土,主要成分的含量百分比为SiO2占57.67份、Al2O3占12.53份、CaO占11.35份、Fe2O3占5.60份、TiO2占1.75份、MgO占4.97份、K2O占3.25份、Na2O占2.88份;
所述的胎体原料由石英砂、钛铁矿石、白土、碱石、木节粘土、黄长石和滑石组成,各成分占胎体总量的重量份数为:石英砂33份、钛铁矿石18份、白土25份、碱石8份、木节粘土10份、黄长石4份和滑石2份。
所述天目釉原料由黑药土和钛铁矿石组成,各成分占天目釉原料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黑药土70份和钛铁矿石30份。
所述步骤一中,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930℃下素烧5h,随炉冷却至常温。
所述步骤四中窑温在6h内从1000℃上升至1290℃时,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所述的烧制过程中,所用的氧化气氛即氧气提供充足时,燃料完全燃烧情况下的火焰气氛;所用的还原气氛即氧气供应不足,燃料不完全燃烧情况下的火焰气氛,此时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具有还原作用。
实施例1
烧制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胎体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石英砂30份、钛铁矿石10份、白土20份、碱石6份、木节粘土7份、黄长石3份和滑石1.5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20min,细度达到250目;混合搅打泥浆6h后,将所得搅打过的泥浆手拉成型成为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860℃下素烧4h,随炉冷却至常温,备用;
步骤二、将天目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黑药土65份和钛铁矿石25份的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与天目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40min,经过湿磨的天目釉料浆细度在300目,静置24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底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2%,备用;
步骤三、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的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天目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天目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天目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浸釉2秒,使得素坯外表面附着厚度为1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内,窑门开缝2cm,点火烧制,窑炉内温度从室温开始均匀上升,通过窑门排出素胎胎体内带的水分,炉内温度升高至350℃时关闭窑门,继续均匀升温至1000℃,从室温到1100℃整个升温过程控制在7h,该段时间内保持窑炉内通风,使胎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然后控制窑温在5h内从1000℃继续均匀升高至1250℃,此阶段内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然后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实施例2
烧制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胎体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石英砂32份、钛铁矿石12份、白土22份、碱石7份、木节粘土8份、黄长石3份和滑石2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30min,细度达到270目;混合搅打泥浆8h后,将所得搅打过的泥浆手拉成型成为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880℃下素烧4h,随炉冷却至常温,备用;
步骤二、将天目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黑药土68份和钛铁矿石28份的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与天目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50min,经过湿磨的天目釉料浆细度在350目,静置24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底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4%,备用;
步骤三、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的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天目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天目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天目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浸釉2秒,使得素坯外表面附着厚度为1.5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内,窑门开缝2cm,点火烧制,窑炉内温度从室温开始均匀上升,通过窑门排出素胎胎体内带的水分,炉内温度升高至350℃时关闭窑门,继续均匀升温至1000℃,从室温到1100℃整个升温过程控制在7h,该段时间内保持窑炉内通风,使胎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然后控制窑温在5h内从1000℃继续均匀升高至1250℃,此阶段内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然后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实施例3
烧制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胎体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石英砂32份、钛铁矿石15份、白土25份、碱石8份、木节粘土9份、黄长石4份和滑石3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40min,细度达到270目;混合搅打泥浆13h后,将所得搅打过的泥浆手拉成型成为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900℃下素烧4.5h,随炉冷却至常温,备用;
步骤二、将天目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黑药土70份和钛铁矿石30份的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与天目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60min,经过湿磨的天目釉料浆细度在350目,静置24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底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5%,备用;
步骤三、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的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天目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天目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天目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浸釉3秒,使得素坯外表面附着厚度为1.5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内,窑门开缝2cm,点火烧制,窑炉内温度从室温开始均匀上升,通过窑门排出素胎胎体内带的水分,炉内温度升高至370℃时关闭窑门,继续均匀升温至1050℃,从室温到1050℃整个升温过程控制在8h,该段时间内保持窑炉内通风,使胎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然后控制窑温在5h内从1050℃继续均匀升高至1270℃,此阶段内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然后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实施例4
烧制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胎体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石英砂34份、钛铁矿石18份、白土28份、碱石9份、木节粘土9份、黄长石5份和滑石4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50min,细度达到300目;混合搅打泥浆18h后,将所得搅打过的泥浆手拉成型成为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930℃下素烧5h,随炉冷却至常温,备用;
步骤二、将天目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黑药土72份和钛铁矿石32份的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与天目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70min,经过湿磨的天目釉料浆细度在370目,静置24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底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5%,备用;
步骤三、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的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天目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天目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天目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浸釉3秒,使得素坯外表面附着厚度为2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内,窑门开缝3cm,点火烧制,窑炉内温度从室温开始均匀上升,通过窑门排出素胎胎体内带的水分,炉内温度升高至380℃时关闭窑门,继续均匀升温至1100℃,从室温到1100℃整个升温过程控制在8.5h,该段时间内保持窑炉内通风,使胎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然后控制窑温在6h内从1100℃继续均匀升高至1290℃,此阶段内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然后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实施例5
烧制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胎体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石英砂35份、钛铁矿石20份、白土30份、碱石10份、木节粘土10份、黄长石5份和滑石4份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60min,细度达到300目;混合搅打泥浆20h后,将所得搅打过的泥浆手拉成型成为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950℃下素烧5h,随炉冷却至常温,备用;
步骤二、将天目釉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黑药土75份和钛铁矿石35份的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与天目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80min,经过湿磨的天目釉料浆细度在400目,静置24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底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8%,备用;
步骤三、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的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天目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天目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天目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浸釉4秒,使得素坯外表面附着厚度为2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内,窑门开缝3cm,点火烧制,窑炉内温度从室温开始均匀上升,通过窑门排出素胎胎体内带的水分,炉内温度升高至400℃时关闭窑门,继续均匀升温至1100℃,从室温到1100℃整个升温过程控制在9h,该段时间内保持窑炉内通风,使胎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然后控制窑温在6h内从1100℃继续均匀升高至1300℃,此阶段内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然后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Claims (6)
1.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胎体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与水按1:1的质量比例进行搅拌,得到混合物;将混合物用球磨机研磨成泥浆,细磨20-60min,细度达到250-300目;混合搅打泥浆6-20h后,将所得搅打过的泥浆塑型成为素胎,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860-950℃下素烧4-5h,随炉冷却至常温,备用;
步骤二、将天目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放入球磨机,加入与天目釉原料总重量相同的水,开机湿磨40-80min,湿磨的天目釉料浆细度达到300-400目后,静置24h,使用水分测定仪检测底釉料浆的含水量,并将含水量调整为52-58%,备用;
步骤三、用洁净的湿布对步骤一所得的素胎进行擦拭除尘,擦拭的同时将步骤二所得的天目釉料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搅拌,搅拌时从天目釉料浆的中心开始,并逐渐向圆周移动,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完成后将素胎放入天目釉料浆中,对素胎外表面进行浸釉2-4秒,使得素坯外表面附着厚度为1-2mm的釉层,浸釉完成后,静置晾干,备用;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完成上釉并晾干的素胎放入窑内,窑门开缝2-3cm,点火烧制,窑炉内温度从室温开始均匀上升,通过窑门排出素胎胎体内带的水分,炉内温度升高至350-400℃时关闭窑门,继续均匀升温至1000-1100℃,从室温到1100℃整个升温过程控制在7-9h,该段时间内保持窑炉内通风,使胎体在氧化气氛中烧制;然后控制窑温在5-6h内从1000-1100℃继续均匀升高至1250-1300℃,此阶段内减少窑炉的通风量,使窑炉内燃烧气氛逐渐转为还原气氛,然后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所述胎体原料由石英砂、钛铁矿石、白土、碱石、木节粘土、黄长石和滑石组成,各成分占胎体总量的重量份数为:石英砂30-35份、钛铁矿石10-20份、白土20-30份、碱石6-10份、木节粘土7-10份、黄长石3-5份和滑石1.5-4份;
其中,钛铁矿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石湾河当地的钛铁矿石,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碱石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黄道乡的一种青灰色的石料,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木节粘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西黄道乡当地的紫木节,主要成分为SiO2、Al2O3和炭质腐植质;白土是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当地所产的一种白色高岭土,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
所述天目釉原料由黑药土和钛铁矿石组成,各成分占天目釉原料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黑药土65-75份和钛铁矿石25-35份;
其中,黑药土为取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黄道乡谒主沟当地的黑药土,主要成分为SiO2、Al2O3和CaO。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中将搅打过的泥浆手拉成型为素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体原料由石英砂、钛铁矿石、白土、碱石、木节粘土、黄长石和滑石组成,各成分占胎体总量的重量份数为:石英砂33份、钛铁矿石18份、白土25份、碱石8份、木节粘土10份、黄长石4份和滑石2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目釉原料由黑药土和钛铁矿石组成,各成分占天目釉原料总量的重量份数为:黑药土70份和钛铁矿石30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素胎静置晾干后入窑在930℃下素烧5h,随炉冷却至常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窑温在6h内从1000℃上升至1290℃时,停火冷却24h至常温后取出,即得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51966.4A CN104987045B (zh) | 2015-06-24 | 2015-06-24 |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51966.4A CN104987045B (zh) | 2015-06-24 | 2015-06-24 |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87045A true CN104987045A (zh) | 2015-10-21 |
CN104987045B CN104987045B (zh) | 2017-11-14 |
Family
ID=54298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5196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87045B (zh) | 2015-06-24 | 2015-06-24 |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87045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2376A (zh) * | 2015-11-09 | 2016-01-27 | 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窑变天目釉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336116A (zh) * | 2016-08-24 | 2017-01-18 | 黄文勇 | 一种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其制作陶瓷的方法 |
CN107500722A (zh) * | 2017-09-29 | 2017-12-22 | 禹州市大龙山钧瓷文化有限公司 | 一种轻质天蓝釉钧瓷 |
CN107935391A (zh) * | 2017-12-29 | 2018-04-20 | 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 | 一种酱红亚光养生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CN108046604A (zh) * | 2017-12-29 | 2018-05-18 | 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 | 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CN108752050A (zh) * | 2018-06-19 | 2018-11-06 | 张玉凤 | 一种汝瓷茶叶末釉及其制作方法 |
CN110713375A (zh) * | 2019-11-21 | 2020-01-21 | 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钧瓷杯子及其制作方法 |
CN114276018A (zh) * | 2022-01-18 | 2022-04-05 | 德化县如瓷生活文化有限公司 | 路宝釉下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TWI777348B (zh) * | 2020-12-31 | 2022-09-11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油滴天目釉陶瓷品的鑄燒製法 |
CN115259667A (zh) * | 2022-08-24 | 2022-11-01 | 福建省德化意达陶瓷有限公司 | 油滴天目釉及油滴天目釉陶瓷的烧制方法 |
CN115849866A (zh) * | 2022-11-17 | 2023-03-28 | 福建省德化县华达陶瓷有限公司 | 天目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9245A (zh) * | 2005-09-08 | 2006-05-10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油滴釉的制备方法 |
CN101624297A (zh) * | 2009-08-07 | 2010-01-13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茶叶末天目釉的制备方法 |
CN102557732A (zh) * | 2010-10-05 | 2012-07-11 | 吕琪昌 | 以水源地的淤泥制备釉料的方法及由该釉料制备的陶瓷品 |
CN102584349A (zh) * | 2012-03-27 | 2012-07-18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利用绿泥石制备的系列铁系色釉及其装饰方法 |
CN104496558A (zh) * | 2014-12-04 | 2015-04-08 | 王泽彬 | 一种黑色油滴天目釉 |
-
2015
- 2015-06-24 CN CN201510351966.4A patent/CN10498704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69245A (zh) * | 2005-09-08 | 2006-05-10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油滴釉的制备方法 |
CN101624297A (zh) * | 2009-08-07 | 2010-01-13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种茶叶末天目釉的制备方法 |
CN102557732A (zh) * | 2010-10-05 | 2012-07-11 | 吕琪昌 | 以水源地的淤泥制备釉料的方法及由该釉料制备的陶瓷品 |
CN102584349A (zh) * | 2012-03-27 | 2012-07-18 | 景德镇陶瓷学院 | 利用绿泥石制备的系列铁系色釉及其装饰方法 |
CN104496558A (zh) * | 2014-12-04 | 2015-04-08 | 王泽彬 | 一种黑色油滴天目釉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72376B (zh) * | 2015-11-09 | 2017-04-05 | 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窑变天目釉及其制作方法 |
CN105272376A (zh) * | 2015-11-09 | 2016-01-27 | 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窑变天目釉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336116A (zh) * | 2016-08-24 | 2017-01-18 | 黄文勇 | 一种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其制作陶瓷的方法 |
CN106336116B (zh) * | 2016-08-24 | 2019-11-05 | 黄文勇 | 一种陶瓷釉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其制作陶瓷的方法 |
CN107500722A (zh) * | 2017-09-29 | 2017-12-22 | 禹州市大龙山钧瓷文化有限公司 | 一种轻质天蓝釉钧瓷 |
CN107935391B (zh) * | 2017-12-29 | 2020-09-29 | 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 | 一种酱红亚光养生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CN107935391A (zh) * | 2017-12-29 | 2018-04-20 | 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 | 一种酱红亚光养生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CN108046604A (zh) * | 2017-12-29 | 2018-05-18 | 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 | 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CN108046604B (zh) * | 2017-12-29 | 2020-09-08 | 平顶山市神前传奇唐钧瓷有限公司 | 一种油滴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CN108752050A (zh) * | 2018-06-19 | 2018-11-06 | 张玉凤 | 一种汝瓷茶叶末釉及其制作方法 |
CN110713375A (zh) * | 2019-11-21 | 2020-01-21 | 大宋官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钧瓷杯子及其制作方法 |
TWI777348B (zh) * | 2020-12-31 | 2022-09-11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 油滴天目釉陶瓷品的鑄燒製法 |
CN114276018A (zh) * | 2022-01-18 | 2022-04-05 | 德化县如瓷生活文化有限公司 | 路宝釉下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276018B (zh) * | 2022-01-18 | 2023-09-01 | 德化县如瓷生活文化有限公司 | 路宝釉下彩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259667A (zh) * | 2022-08-24 | 2022-11-01 | 福建省德化意达陶瓷有限公司 | 油滴天目釉及油滴天目釉陶瓷的烧制方法 |
CN115849866A (zh) * | 2022-11-17 | 2023-03-28 | 福建省德化县华达陶瓷有限公司 | 天目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87045B (zh) | 2017-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87045A (zh) | 一种灰斑天目油滴釉瓷器的制备工艺 | |
CN105036812A (zh) | 一种钧红釉的釉料及利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2731066B (zh) | 一种钧玉釉瓷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761239B (zh) | 青花瓷的烧制工艺 | |
CN105175016A (zh) | 一种白底蓝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5036809A (zh) | 一种蓝底花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5175020A (zh) | 一种黑底蓝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5110642A (zh) | 一种黑底白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5036811A (zh) | 一种白底红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6045579A (zh) | 一种具有水波纹釉的天青色瓷器及其烧制方法 | |
CN105036808A (zh) | 一种白底花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5036810A (zh) | 一种黑底花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2060571A (zh) | 日用瓷用青釉 | |
CN101973788B (zh) | 一种分相孔雀蓝釉的制备方法 | |
CN102503573A (zh) | 汝瓷薄胎薄釉的制作工艺 | |
CN103435331B (zh) | 一种利用红砖废料生产的釉面砖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5175017A (zh) | 一种蓝底白斑复合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6810206A (zh) | 一种利用煤矸石制备超平抛釉陶瓷砖的方法 | |
CN107365077A (zh) | 一种钧瓷釉料 | |
CN110615616A (zh) | 一种绿釉料及其施用方法 | |
CN106336120A (zh) | 一种钧瓷青蓝釉 | |
CN105565666A (zh) | 陶瓷容器用立体赤栗磨砂艺术釉制备方法 | |
CN106082669B (zh) | 一种黑底蓝白斑唐钧釉及使用其制备钧瓷的工艺 | |
CN101973787B (zh) | 一种分相着色铁黑釉的制备方法 | |
CN106630934A (zh) | 一种使用天目酱金色釉烧制钧瓷的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