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4305B -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84305B CN104984305B CN201510467934.0A CN201510467934A CN104984305B CN 104984305 B CN104984305 B CN 104984305B CN 201510467934 A CN201510467934 A CN 201510467934A CN 104984305 B CN104984305 B CN 1049843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chinese medicine
- radix
- medicine composition
- trea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的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2‑18份、黄芩10‑15份、柴胡10‑15份、半夏8‑12份、党参12‑18份、厚朴10‑15份、姜黄10‑15份、郁金10‑15份,枳实10‑15份,白芍10‑15份,大枣8‑12份,甘草8‑12份。本发明选自天然中药原料,配伍科学合理,药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温胃健脾、降逆清热、益气活血、消积化痰和化瘀止痛的功效,直达病灶深处;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其温和易服,无不良反应,疗效好,治愈率高,不复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胆囊炎(chronic cholecystitis)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系指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大多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85%~95%,少数为非结石性胆囊炎,如伤寒带菌者。本病可由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也可慢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见的是右上腹部或心窝部隐痛,食后饱胀不适,嗳气,进食油腻食物后可有恶心,偶有呕吐。在老年人,可无临床症状,称无症状性胆囊炎。
目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法主要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消炎利胆的方法,如消炎利胆片、利胆醇、舒胆通、胆通、去氢胆酸以及熊脱氧胆酸等,有些病人有效,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患者不得不长期服用药物维持,而且,容易产生抗药性;手术治疗胆囊炎,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弊端,即创伤大,术后容易产生并发症,远期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随着中医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成药,这些药物服用后有副作用,虽能缓解胆囊炎的疼痛,但是往往出现胃疼胃胀等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疗效差、副作用大和复发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2-18份、黄芩10-15份、柴胡10-15份、半夏8-12份、党参12-18份、厚朴10-15份、姜黄10-15份、郁金10-15份,枳实10-15份,白芍10-15份,大枣8-12份,甘草8-12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的功效;主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黄芩: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具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汗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柴胡:性辛、味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主治热痰、呕吐、风痰。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质润气和,具有健脾益肺,益气养血,生津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肺虚喘咳,气短懒言,自汗,血虚萎黄,口渴。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厚朴:味苦,性辛,微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湿阻中焦,脘痞吐泻,痰壅气逆,胸满喘咳。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姜黄:味苦,性辛,微温;归脾、肝经;具有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的功效;主治胸腹胀痛,肩臂痹痛,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郁金:味辛、性苦,微寒;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的功效;主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枳实:味苦、性辛、微寒;归脾、胃、肝、心经;具有行气消痞,消积化痰的功效;主治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白芍:性苦、味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主治肝血亏虚及血虚月经不调,肝脾不和之胸胁脘腹疼痛或四肢挛急疼痛,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滋咳润肺,缓急解毒的功效;主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凑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青皮10-15份、木香10-15份、赤芍10-15份、虎杖或龙胆草8-12份、玄胡12-18份、川楝子8-12份、麦芽12-18份、大黄8-12份、苦苣8-12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青皮:苦辛,微温;归肝、胆经;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痰的功效,主治胸胁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木香:味苦、性辛、微温;归脾、胃、肝和大肠经;具有行气止痛、调中导滞的功效;主治胞胁胀满足、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后重。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赤芍:味苦,性酸,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热妄行,吐衄发斑,瘀血经闭,跌打损伤,热毒疮疡,肝火目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龙胆草:味苦,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主治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玄胡:性辛、味苦、微温;归心、肝、脾、肺经;具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以及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等症状。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川楝子: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效;主治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主治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泻下攻积、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的功效;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苦苣:味苦,性寒;归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黄疸,胃炎,痢疾,肺热咳嗽,痈肿,黄水疮,肠产肿,睾丸炎,亲疮。
具体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5份、黄芩12份、柴胡12份、半夏9份、党参15份、厚朴12份、姜黄12份、郁金12份,枳实12份,白芍12份,大枣10份,甘草9份。
本发明为温中利胆方,方中重用干姜为君药,温胃健脾,固卫中阳,配臣药半夏降逆和胃,辛开苦降,柴胡、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党参温中健脾益气,佐以厚朴、枳实温中行气,消积化痰,姜黄、郁金活血化瘀止痛,白芍柔肝护肝,缓急止痛,甘草、大枣固护胃气,调和诸药。
优选地,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青皮12份、木香12份、赤芍12份、虎杖或龙胆草9份、玄胡15份、川楝子10份、麦芽15份、大黄9份、苦苣9份。
本发明的各味中草药配伍科学合理,药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加青皮和木香以行气,加赤芍以活血,加虎杖或龙胆草祛湿解热,加玄胡和川楝子疏肝止痛,麦芽行气消食,加大黄泻下攻积,并配以苦苣清热解毒。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丸剂、口服液、胶囊或片剂。本发明的剂型多样化,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根据实际进行选择,服用方便,适合不同的人群需要。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用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日2次,每次2g,1周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可以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选自天然中药原料,各味中草药配伍科学合理,药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温胃健脾、降逆清热、益气活血、消积化痰和化瘀止痛的功效,直达病灶深处,对并慢性胆囊炎进行根本性治疗;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用量少;同时,药性平和、味道适中、无苦涩的味道、温和易服,对肠胃基本无刺激,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遵循中医理论,辩证施治,症状消除快,服药后未发现不良反应,疗效好,治愈率高,对于慢性胆囊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2-18份、黄芩10-15份、柴胡10-15份、半夏8-12份、党参12-18份、厚朴10-15份、姜黄10-15份、郁金10-15份,枳实10-15份,白芍10-15份,大枣8-12份,甘草8-12份。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青皮10-15份、木香10-15份、赤芍10-15份、虎杖或龙胆草8-12份、玄胡12-18份、川楝子8-12份、麦芽12-18份、大黄8-12份、苦苣8-12份。
具体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5份、黄芩12份、柴胡12份、半夏9份、党参15份、厚朴12份、姜黄12份、郁金12份,枳实12份,白芍12份,大枣10份,甘草9份。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青皮12份、木香12份、赤芍12份、虎杖或龙胆草9份、玄胡15份、川楝子10份、麦芽15份、大黄9份、苦苣9份。
更具体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丸剂、口服液、胶囊或片剂。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2g、黄芩10g、柴胡10g、半夏8g、党参12g、厚朴10g、姜黄10g、郁金10g,枳实10g,白芍10g,大枣8g,甘草8g。
将上述原料添加水,浸泡,蒸馏,浓缩,喷雾干燥,制成颗粒剂,每包装1g,每次2包,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可以治愈。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8g、黄芩15g、柴胡15g、半夏12g、党参18g、厚朴15g、姜黄15g、郁金15g,枳实15g,白芍15g,大枣12g,甘草12g。
将上述原料粉碎,筛分,混合均匀,制成丸剂,每丸重量为3g,每次服用2丸,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可以治愈。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5g、黄芩12g、柴胡12g、半夏9g、党参15g、厚朴12g、姜黄12g、郁金12g,枳实12g,白芍12g,大枣10g,甘草9g。
在上述原料中添加1000mL水,煎煮,沸腾30min后,倒出煎煮液;将剩余的滤渣继续加水煎煮,共煎煮3次;将煎煮液合并,浓缩至100mL;均分为两次,早晚各服用50mL,1周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可以治愈。
实施例四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2g、黄芩10g、柴胡10g、半夏8g、党参12g、厚朴10g、姜黄10g、郁金10g,枳实10g,白芍10g,大枣8g,甘草8g,青皮10g、木香10g、赤芍10g、虎杖或龙胆草8g、玄胡12g、川楝子8g、麦芽12g、大黄8g、苦苣8g。
将上述原料浸泡,蒸馏,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制成胶囊剂,每粒胶囊重0.50g,每次服用4粒,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可以治愈。
实施例五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8g、黄芩15g、柴胡15g、半夏12g、党参18g、厚朴15g、姜黄15g、郁金15g,枳实15g,白芍15g,大枣12g,甘草12g,青皮15g、木香15g、赤芍15g、虎杖或龙胆草12g、玄胡18g、川楝子12g、麦芽18g、大黄12g、苦苣12g。
将上述原料浸泡,蒸馏,浓缩,干燥,压片,制成片剂,每片重1g,每次服用2片,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可以治愈。
实施例六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干姜15g、黄芩12g、柴胡12g、半夏9g、党参15g、厚朴12g、姜黄12g、郁金12g,枳实12g,白芍12g,大枣10g,甘草9g,青皮12g、木香12g、赤芍12g、虎杖或龙胆草9g、玄胡15g、川楝子10g、麦芽15g、大黄9g、苦苣9g。
将上述原料添加水,浸泡,蒸馏,浓缩,制成丸剂,每丸重1g,每次2丸,每日2次,1周为1个疗程,1-3个疗程可以治愈。
下面结合具体试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其中,包括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动物毒性试验、药效学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
动物毒性试验
将本发明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六的中药组合物,分别进行了多次动物毒性试验,包括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域下的试验;在每个季节和不同气候条件下,如中国的北方、南方、东部和西部分别进行试验;每次试验时,取家兔2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3Kg,分为两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剂量试验组用量为6.0g/kg,正常量试验组用量为2.0g/kg,给药方式为灌胃法给药,每天早晚各一次,连续服用10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多次试验均结果表明,二组家兔精神、活动、饮食、排泄均正常;剖检,肉眼仔细观察主要内部脏器,未见异常;因此,该中药组合物无不良毒副作用。
动物药效学试验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对慢性胆囊炎模型家兔的作用。
方法:取体重为2.0-2.3Kg的日本大耳白兔9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9组,每组10只,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六的给药组、市售某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给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5天;试验前先测定动物血中正常白细胞值,喂药第6天以水合氯醛将家兔麻醉,腹部消毒,腹正中线剑突处开口,暴露肝脏后找到胆囊,用望镊夹起胆囊底,并在夹起处注入浓度为0.3×106个/mL的大肠杆菌菌液,0.1mL/只。系紧入针口,逐层消毒、缝合皮肤,以此造成胆囊炎模型。造模后继续给药7天,每日1次。于术后第8天,耳静脉取血,检测白细胞数;分离血清,检测谷丙转氨酶(ALT);剖腹,取胆囊观察结石形成情况;抽取胆汁,测胆汁中总胆红索、总胆固醇、钙含量;试验结果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检测其差别的显著性,试验结果分别列入表1-3。
表1 胆囊炎胆石症模型家兔血中WBC和ALT含量的影响结果
备注:与空白组相比,+++——P<0.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显著降低胆囊炎感染动物血中白细胞数,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还可以明显降低家兔血清中ALT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肝脏保护作用;这较市售某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给药组更具优势。
表2 胆囊炎胆石症模型家兔成石的影响结果
备注:与空白组相比,+++——P<0.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显著增加模型家兔的胆汁体积,降低结石重量,抑制结石的形成;与市售某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给药组(市售药组)相比,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更具有优势。
表3 胆囊炎胆石症模型家兔胆汁中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和钙含量的影响结果
备注:与空白组相比,+++——P<0.001,++——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P<0.001,**——P<0.01,*——P<0.05。
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家兔胆汁中总胆红素、总胆固醇和钙含量,可有效防止胆囊炎的发生及胆结石的形成;这较市售某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给药组更具优势。
临床观察试验
患者资料
患者700例,其中,男300例,女400例,诊断为慢性胆囊炎,年龄最小的23岁,年龄最大的60岁,平均年龄39.4岁,病程1年至30年,平均病程16.7年,按照男女比例、年龄比例和病程比例均衡的方法分为七组,分别为一个对照组和六个治疗组,七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这七组患者在接受本次治疗之前,均曾用西药或中药等治疗方法,但是,效果不显著,易复发,不能除根。
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符合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
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不适,右肩背放射性疼痛,厌油腻、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口苦、咽干等症状。
病例排除标准
①用药皮肤过敏者;
②患者不配合治疗、不能按时用药者;
③并发其他重症疾病者。
治疗方案
对照组:患者内服某市售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其为汤剂,饭后服用,一日二次,每次50mL,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治疗组:患者内服本发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六的六种中药组合物,1日2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每日随访一次,服药前和服药后分别做评价,治疗完毕之后,继续随访1年,治疗前、复诊及随访时填写病例报告表。
所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均不得合并使用任何其它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和可能影响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的药品。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
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B超检查胆囊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B超检查胆囊炎症明显减轻;
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好转,发作次数减少;
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B超检查均无改变。
治疗效果
根据上述疗效评价标准,对以上七组临床治疗试验人员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其汇总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临床治疗结果汇总表
临床观察结果
上述临床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六种中药组合物对治疗慢性胆囊炎均具有很好的疗效,优势非常明显,治愈率明显升高,无效率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为100%;服用量少,服用方便,药性平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
典型病例
病例1:白某,男,39岁,外企白领,近10年来,精神萎靡,上腹部剑突下偏右处持续性隐痛,加剧时似刀割样,并向右肩胛下区放射,遇饮酒、食油腻食物即可加剧,恶心呕吐,有时呕吐黄枯水,嗳气吞酸,大便秘结难解,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经医院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曾经采用多种中药和西药进行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是,中药疗程长,见效慢;西药易复发,副作用大;导致病情反反复复,未能除根。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早晚各一次;服用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稍有好转,口苦咽干逐渐减轻;服用二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均消失,B超检查胆囊正常;继续随访1年,未见复发,精神状态良好。
病例2:单某,男,23岁,学生,经常饮酒和食用油腻食物,1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部隐痛、阵发性加剧,恶心,反酸,食用油腻食物后症状加剧,B超检查胆囊壁增厚,超过3mm,壁毛糙,内透声差。曾经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是,易复发,不良反应多。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早晚各一次;服用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稍有好转,恶心、反酸有所减轻;服用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消失,B超检查胆囊正常;继续随访1年,未见复发,精神状态良好。
病例3:房某,女,60岁,退休教师,20多年来,常感觉右肋下隐痛,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生气上火或进食油腻食物加重,加剧时似刀割样,有时呕吐黄枯水,舌苔黄腻,脉弦滑,B超检查胆囊壁增厚,超过4mm,壁毛糙,内透声差;经医院诊断为慢性胆囊炎。曾经采用多种中草药进行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是,疗程长,见效慢,易复发,药味浓郁,服用药物后肠胃不适。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早晚各一次;服用一个疗程后,上述症状稍有好转,恶心呕吐有所减轻;服用两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服用三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均消失,B超检查胆囊正常;继续随访1年,未见复发,精神状态良好。
因此,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选自天然中药原料,各味中草药配伍科学合理,药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温胃健脾、降逆清热、益气活血、消积化痰和化瘀止痛的功效,直达病灶深处,对并慢性胆囊炎进行根本性治疗;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体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了标本兼治的目的。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用量少;同时,药性平和、味道适中、无苦涩的味道、温和易服,对肠胃基本无刺激,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遵循中医理论,辩证施治,症状消除快,服药后未发现不良反应,疗效好,治愈率高,对于慢性胆囊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干姜15份, 黄芩12份,柴胡12份,半夏9份,党参15份,厚朴12份,姜黄12份,郁金12份,枳实12份,白芍12份,大枣10份,甘草9份,青皮12份,木香12份,赤芍12份,虎杖或龙胆草9份,玄胡15份,川楝子10份,麦芽15份,大黄9份,苦苣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颗粒剂、丸剂、口服液、胶囊或片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7934.0A CN104984305B (zh) | 2015-08-04 |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7934.0A CN104984305B (zh) | 2015-08-04 |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84305A CN104984305A (zh) | 2015-10-21 |
CN104984305B true CN104984305B (zh) | 2018-08-31 |
Family
ID=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1481A (zh) * | 2010-09-25 | 2011-02-02 |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 一种治疗肝胆气郁型胆囊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1481A (zh) * | 2010-09-25 | 2011-02-02 | 安徽省药物研究所 | 一种治疗肝胆气郁型胆囊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柴胡五金汤治疗慢性胆囊炎60例;张玉润等;《陕西中医》;20081231;第29卷(第9期);第1184页左栏第3段,右栏第2段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07011B (zh) | 一种治疗胆囊炎术后并发症的中药药物 | |
CN104873826A (zh) | 一种可清肺祛湿的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93611B (zh) | 一种治疗肾结石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2178866B (zh) | 用于气郁、血瘀体质人袪湿活血、软坚散结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091279B (zh) |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623291B (zh) | 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30518B (zh) | 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984305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895392B (zh) |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 |
CN108815501B (zh) | 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127753A (zh) |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袋泡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83403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043095A (zh) | 治疗浅表性胃炎并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854662A (zh) | 一种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89362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口腔癌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4225569A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2988902B (zh) |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药丸 | |
CN107149662A (zh) | 一种治疗纳呆的新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233520A (zh) | 一种治疗因风湿热毒瘀阻所引起的湿疹渗出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4758620A (zh) | 胆囊炎患者疏肝利胆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943955A (zh) | 一种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168847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的中药 | |
CN104815277A (zh) | 用于治疗胃结石的中药组合物 | |
CN117981850A (zh) | 一种养胃药膳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566302A (zh) | 一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药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831 Termination date: 2019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