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3936A - 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83936A CN104983936A CN201510448264.8A CN201510448264A CN104983936A CN 104983936 A CN104983936 A CN 104983936A CN 201510448264 A CN201510448264 A CN 201510448264A CN 104983936 A CN104983936 A CN 1049839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ointment
- wound surface
- folium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该膏剂由空心花、如意草(鲜)、松香、长叶山竹子、红帽顶、九里香、扭筋草、白芷等8味药用原料制成。全方相互协同,相互作用,具有清热解毒,化腐排脓,消肿止痛、托腐生肌、收敛化痕的作用,以改善创面周围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减轻炎症水肿及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同时本发明中药膏剂能为创面提供湿润环境,促进上皮细胞的移行,加快创面的愈合,不形成痂皮;起油性作用在创面表层形成保护膜,不但保护创面湿润,还有利于药液的渗入,换药时不会损伤新形成的肉芽,有利于创面的上皮化,加速创面的愈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
背景技术
褥疮是局部组织因长时间受压造成血液循环障,局部软组织缺血、缺氧、溃烂和坏死,故又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ar,PU),是人体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因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不良,以致缺血而坏死甚至溃烂。多发生于体质虚弱、长期卧床的病人,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发生障碍,不能供给皮肤和皮下组织所需的营养,以致局部组织失去正常机能而形成溃疡和组织坏死。
根据褥疮的发展过程,轻重程度不同,我国常用的分期方法分为四期:Ⅰ期:淤血红润期,即使解除压迫状态,局部组织仍持续性发红或发展为红斑;Ⅱ期:炎性浸润期,真皮组织受损,出现水疱、组织糜烂及浅表性溃疡;III期:浅度溃疡期,受损组织深达真皮层以下,累及皮下脂肪层;Ⅳ期:坏死溃疡期,全层皮肤缺失。广泛性损伤。伴有组织坏死或肌肉、肌腱、关节囊及骨的损伤。
压疮的治疗以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措施。压疮的治疗必需在局部减压的基础上,彻底清除坏死组织。过去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压疮的愈合,目前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保持压疮创面湿润,有利于肉芽生长和上皮移行而加速愈合。
在褥疮治疗过程中,西医在处理疮面之外,除用抗生素、浓缩白蛋白之外、没有其他什么有效药可用(而抗生素、浓缩白蛋白也不能久用),而中药却是作用很大.不仅可直接作用创面局部,还能把全身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了,以促进伤口新生血管化,胶原纤维形成,加快蛋白质合成和上皮化,从而加速压疮愈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其由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直接作用创面病变处,能使脓腔形成演破,脓被早日排出体外,且在创面表层形成保护膜,不但保护创面湿润,还有利于药液的渗入,有利于肉芽生长和上皮移行而加速愈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其由空心花、如意草(鲜)、松香、长叶山竹子、红帽顶、九里香、扭筋草、白芷等8味药用原料制成。
本发明中药膏剂是发明人发掘中医丰富临床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进行大量试验得出的,各药用原料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空心花11-15份、如意草(鲜)15-20份、松香13-18份、长叶山竹子15-20份、红帽顶18-23份、九里香9-15份、扭筋草8-13份、白芷4-7份。
优选为:空心花12份、如意草(鲜)15份、松香15份、长叶山竹子18份、红帽顶20份、九里香10份、扭筋草10份、白芷5份。
方中,红帽顶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凉血止血,为治褥疮之要药;松香苦甘温,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二药配伍清热解毒,化腐排脓力强,兼止痒止痛,消肿生肌为君药。九里香味微苦温,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如意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助君药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为臣药。长叶山竹子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扭筋草清热消肿,祛瘀止痛,助君臣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佐药。空心花去腐生肌,以为佐药。白芷祛风解表、除湿通窍、消肿排脓为佐使药。诸药联合配伍应用,能够加强药物清热解毒,化腐排脓,消肿止痛、托腐生肌、收敛化痕的作用,以改善创面周围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减轻炎症水肿及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同时通过祛腐生肌作用,激活机体内源性清创过程,促进创面坏死组织排出,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及周边上皮组织快速生长,以加速创面的愈合。
方中各味药用原料的药理药性如下:
空心花:【性味】苦;性平。【归经】心;肝经。【功能主治】接骨消肿;去腐生肌。主跌打骨折;刀伤;疔疮肿疡。
如意草:【性味】辛麻;微酸;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疮疡肿毒;乳痈;跌打损伤;开放性骨折;外伤出血;蛇伤。
松香:【性味】苦;甘;性温。【归经】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排脓拔毒;生肌止痛。主痈疽恶疮;瘰疬;瘘症;疥癣;白秃;疠风;痹症;金疮;扭伤;妇女白带;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本草汇言》:松脂,如入疡科敷贴料中,可去脓拔毒,腐秽初作或初溃者可用,如久溃疡脓血已尽,气虚血寒,肉泛而不敛者,用此不惟不能生新肌,反增溃烂,延流及肉,损人筋脉,不可胜言,用者当细审之。
长叶山竹子:【性味】苦;涩;平。【归经】肺;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烧伤;烫伤;痈肿疮毒
红帽顶:【性味】苦;寒。【归经】肝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凉血止血。主褥疮;下肢溃疡;湿疹;背癣;漆疮;外伤出血。
九里香:【性味】味辛;微苦;性温。【归经】心;肝;肺经。【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主胃脘疼痛;跌扑肿痛;疮痈;蛇虫咬伤
扭筋草:【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心;肝经。【功能主治】清热消肿;祛瘀止痛。主流火;肿毒;淋病;跌打损伤;水火烫伤;疥癣。
白芷:【性味】味辛,性温。【归经】归肺、胃、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除湿通窍、消肿排脓。主治风寒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齿痛,目痒泪出,鼻塞,鼻渊,湿盛久泻,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现代研究表明可改善人体微循环,促进皮肤新陈代谢,而白芷的水溶性成分有血管收缩作用,白芷的香豆精类成分白当归素对冠状血管有扩张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基质的配方,各基质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效果:羊毛脂5-10份、二甲亚砜6-10份,凡士林20-35份、液体石蜡2-5份,香油20-30份。
优选为:羊毛脂7份、二甲亚砜8份、凡士林25份、液体石蜡3份、香油25份。
还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九里香、如意草(鲜)、白芷加75%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2.0小时,收集乙醇提取物滤渣,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将空心花、长叶山竹子、红帽顶、扭筋草连同乙醇提取物滤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5-8倍,煎煮1.5-2.0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4倍煎煮1.0-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取松香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上述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由羊毛脂、二甲亚砜、凡士林、液体石蜡、香油制成的基质,于70-80℃熬制3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药膏。
使用方法:用过氧化氢清洗创面,碘伏消毒,尽量去除坏死组织,达到创面新鲜红润出血丰富为标准,再用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或酒精消毒周边皮肤,然后将中药膏用棉签涂抹于患处,然后用纱布将药膏覆盖,以免弄脏衣服或被褥。
以下通过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试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动物试验
本发明中药膏剂的过敏试验:取健康白色豚鼠30只,体重250-300g,雌雄兼用,试验前剔除两侧背毛,每侧3×3cm,随机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使用1%的生理盐水进行涂毛;阳性对照组用2,4-二硝基氯苯,致敏用1%浓度,激发用0.1%浓度。试验组取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药膏剂,取0.1g涂于背部去毛区,每日1次,共3次,于末次接触后14天,在背部同一区域涂抹本品0.1g,6h后去除药品后即刻观察,并于1、12、24、48、72h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用同法激发接触和观察。试验结果:阳性对照组动物皮肤在致敏1小时后即出现局限性红斑和轻微水肿,24小时过敏反应症状加重,并有硬结形成,致敏率为100%,试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动物皮肤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症状,致敏率为0%。判断,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没有致敏性。
本发明中药膏剂的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取日本大耳白兔雄性6只,体重2kg~3kg,对背部左侧皮肤进行剃毛处理,采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中药膏剂,涂于在动物左侧皮肤上,另一侧作为对照,,采用封闭试验,敷用时间5小时,试验结束后用温水冲洗残留受试物,于除去受试物后1h、12h、24h、48h和72h分别观察动物受试区和对照区的皮肤反应,最高积分均值为“0”,判断该品对动物皮肤无刺激性。判断,本发明的中药膏剂对皮肤不具有刺激性。
临床观察试验
1.一般资料:全部82例均为我院外科、综合内科住院患者,均为III期褥疮,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51~75岁,平均(58.9±6.5)岁;骶尾部30例,髋部12例;其中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折4例,截瘫10例,中风偏瘫12例,肿瘤16例;溃疡面2cm×2cm~9cm×10cm,平均(54.68±7.66)cm2。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52~77岁,平均(60.4±7.3)岁;骶尾部28例,髋部12例;其中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骨折3例,截瘫9例,中风偏瘫13例,肿瘤15例;溃疡面2.5cm×2cm~8.5cm×11cm,平均(55.46±8.34)cm2。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参照《护理学基础》(周更苏.【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III期诊断标准:表皮水疱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创面有黄色渗出物,感染后表面一般有脓液覆盖,导致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疼痛感明显加重。
3.护理与治疗方法
3.1护理方法:将患者安置在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病室内,定时将长期卧床患者置于电动气垫床上,每2小时翻身1次并注意保持躯体稳定。身体消瘦、易发生压疮的老年患者,每小时翻身1次。患者均设翻身登记卡,详细记录翻身时间、皮肤颜色等,对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垫气圈、棉垫等,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减少刺激性因素包括随时更换大小便失禁者衣裤和被褥,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揉搓,保护皮肤完整性。指导家属根据患者饮食喜好增加蛋白质类食物摄入,根据病情需要鼓励患者补充鲜牛奶、鱼、肉粥、蔬菜等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思维清晰的患者往往情绪低落,总认为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加上疮面恶臭、大小便失控、自卑感增强,对此护理人员应用亲切柔和的语调、关切的眼神、乐观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操作时与其亲切交谈,介绍疮面的情况、增加其信心、减轻自卑感。
3.2治疗方法: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对照组:应用传统疗法治疗。首先用过氧化氢清洗创面,碘伏消毒,尽量去除坏死组织,达到创面新鲜红润出血丰富为标准,再用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灭菌纱布覆盖,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将中药膏用棉签涂抹于患处,然后用纱布将药膏覆盖,以免弄脏衣服或被褥,渗出物较多时,可每日换药1-2次,渗出物较少时,可隔日换药。
两组均7d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判断疗效。
4.疗效标准:参照《护理学基础》(周更苏.【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9)制定。痊愈:新鲜肉芽组织全部长出,溃疡面愈合;显效:创面缩小≥75%,肉芽组织新鲜,无脓性分泌物或减少明显;有效:25%<创面缩小<75%,肉芽组织较新鲜,临床症状有部分改善;无效:创面缩小≤25%,治疗前后溃疡面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6.治疗结果
6.1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的比较:从表1可见,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6.2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创面愈合(13.26±4.48))d,对照组创面愈合(19.76±4.50)d。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
6.3两组治疗前后创面面积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创面面积(54.68±7.66)cm2,治疗后创面面积(13.32±4.49)cm2;对照组治疗前创面面积(55.46±8.34)cm2,治疗后创面面积(30.64±8.08)cm2。两组治疗后创面面积均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
临床研究还发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能自内向外拔毒生肌,清除坏死组织,在脱除死痂的同时,改善血液循环,能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脱痂后创面新生肉芽生长和组织再生,加快修复溃疡组织而达到治愈目的。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中8药材可相互协同,相互作用,能够加强药物清热解毒,化腐排脓,消肿止痛、托腐生肌、收敛化痕的作用,以改善创面周围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减轻炎症水肿及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
2.本发明中药膏剂为创面提供湿润环境,促进上皮细胞的移行,加快创面的愈合,不形成痂皮,起油性作用在创面表层形成保护膜,不但保护创面湿润,还有利于药液的渗入,换药时不会损伤新形成的肉芽,有利于创面的上皮化,加速创面的愈合。
3.临床实验表明,本发明的中药膏疗效快,效果好,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
处方:空心花12份、如意草(鲜)15份、松香15份、长叶山竹子18份、红帽顶203份、九里香10份、扭筋草10份、白芷5份。
制备方法:将九里香、如意草(鲜)、白芷加75%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2.0小时,收集乙醇提取物滤渣,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将空心花、长叶山竹子、红帽顶、扭筋草连同乙醇提取物滤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5-8倍,煎煮1.5-2.0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4倍煎煮1.0-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取松香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上述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由羊毛脂7份、二甲亚砜8份、凡士林25份、液体石蜡3份、香油25份制成的基质,于70-80℃熬制3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药膏。
实施例2
处方:空心花11份、如意草(鲜)17份、松香13份、长叶山竹子16份、红帽顶18份、九里香10份、扭筋草9份、白芷4份。
制备方法:将九里香、如意草(鲜)、白芷加75%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2.0小时,收集乙醇提取物滤渣,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将空心花、长叶山竹子、红帽顶、扭筋草连同乙醇提取物滤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5-8倍,煎煮1.5-2.0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4倍煎煮1.0-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取松香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上述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由羊毛脂7份、二甲亚砜7份、凡士林20份、液体石蜡3份、香油25份制成的基质,于70-80℃熬制3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药膏。
实施例3
处方:空心花13份、如意草(鲜)20份、松香17份、长叶山竹子15份、红帽顶21份、九里香14份、扭筋草12份、白芷7份。
制备方法:将九里香、如意草(鲜)、白芷加75%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2.0小时,收集乙醇提取物滤渣,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将空心花、长叶山竹子、红帽顶、扭筋草连同乙醇提取物滤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5-8倍,煎煮1.5-2.0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4倍煎煮1.0-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取松香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上述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由羊毛脂8份、二甲亚砜6份、凡士林30份、液体石蜡4份、香油30份制成的基质,于70-80℃熬制3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药膏。
实施例4
处方:空心花12份、如意草(鲜)18份、松香17份、长叶山竹子17份、红帽顶20份、九里香12份、扭筋草12份、白芷6份。
制备方法:将九里香、如意草(鲜)、白芷加75%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2.0小时,收集乙醇提取物滤渣,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将空心花、长叶山竹子、红帽顶、扭筋草连同乙醇提取物滤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5-8倍,煎煮1.5-2.0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4倍煎煮1.0-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取松香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上述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由羊毛脂7份、二甲亚砜8份、凡士林30份、液体石蜡3份、香油25份制成的基质,于70-80℃熬制3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药膏。
实施例5
处方:空心花15份、如意草(鲜)20份、松香16份、长叶山竹子18份、红帽顶23份、九里香10份、扭筋草13份、白芷7份。
制备方法:将九里香、如意草(鲜)、白芷加75%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2.0小时,收集乙醇提取物滤渣,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将空心花、长叶山竹子、红帽顶、扭筋草连同乙醇提取物滤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5-8倍,煎煮1.5-2.0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4倍煎煮1.0-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取松香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上述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由羊毛脂8份、二甲亚砜8份、凡士林25份、液体石蜡3份、香油25份制成的基质,于70-80℃熬制3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药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其由空心花、如意草(鲜)、松香、长叶山竹子、红帽顶、九里香、扭筋草、白芷等8味药用原料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其下述优选重量份范围的药用原料制成:空心花11-15份、如意草(鲜)15-20份、松香13-18份、长叶山竹子15-20份、红帽顶18-23份、九里香9-15份、扭筋草8-13份、白芷4-7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其下述优选重量份的药用原料制成:空心花12份、如意草(鲜)15份、松香15份、长叶山竹子18份、红帽顶20份、九里香10份、扭筋草10份、白芷5份。
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下述优选重量份的基质:羊毛脂5-10份、二甲亚砜6-10份,凡士林20-35份、液体石蜡2-5份,香油20-30份。
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其还含有下述优选重量份的基质:羊毛脂7份、二甲亚砜8份、凡士林25份、液体石蜡3份、香油25份。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中药膏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九里香、如意草(鲜)、白芷加75%的乙醇提取二次,每次1.5-2.0小时,收集乙醇提取物滤渣,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将空心花、长叶山竹子、红帽顶、扭筋草连同乙醇提取物滤渣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5-8倍,煎煮1.5-2.0小时,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份的3-4倍煎煮1.0-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80℃测),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5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减压浓缩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取松香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备用;将上述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加入由羊毛脂、二甲亚砜、凡士林、液体石蜡、香油制成的基质,于70-80℃熬制30~6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可得到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药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48264.8A CN104983936A (zh) | 2015-07-27 | 2015-07-27 | 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48264.8A CN104983936A (zh) | 2015-07-27 | 2015-07-27 | 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83936A true CN104983936A (zh) | 2015-10-21 |
Family
ID=54295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48264.8A Withdrawn CN104983936A (zh) | 2015-07-27 | 2015-07-27 | 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8393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13665A1 (en) * | 2021-04-09 | 2022-10-13 | Xantho Biotechnology Co., Ltd | Use of mangosteen fruit shell extract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treating bedsores |
WO2023155158A1 (en) * | 2022-02-18 | 2023-08-24 | Xantho Biotechnology Co., Ltd | Use of mangosteen fruit shell extract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in diabete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83630A (zh) * | 2014-07-04 | 2014-10-08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用于治疗褥疮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7-27 CN CN201510448264.8A patent/CN10498393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83630A (zh) * | 2014-07-04 | 2014-10-08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用于治疗褥疮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13665A1 (en) * | 2021-04-09 | 2022-10-13 | Xantho Biotechnology Co., Ltd | Use of mangosteen fruit shell extract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treating bedsores |
WO2023155158A1 (en) * | 2022-02-18 | 2023-08-24 | Xantho Biotechnology Co., Ltd | Use of mangosteen fruit shell extract in the preparation of a medicament for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in diabete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91203B (zh) | 一种治疗难愈性创面的外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JP6681482B2 (ja) | 皮膚の種々の損傷創面の治療の外用医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調製方法 | |
CN103316261B (zh) | 一种医用抗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186711A (zh) | 促进伤口愈合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3860978B (zh) |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686152A (zh) | 一种治疗淋巴水肿的外用组合物、凝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93557A (zh) |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制剂 | |
CN105497960A (zh) | 一种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功效的医用敷料及制法 | |
CN104983936A (zh) | 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三期褥疮的中药膏剂 | |
CN105194330A (zh) |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27698B (zh) | 一种治疗褥疮的创面护理粉 | |
CN105250712B (zh) | 一种治疗褥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14886967A (zh) | 一种生肌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2284006B (zh) | 一种治疗褥疮及烧烫创伤的外用膏剂 | |
CN106620146A (zh) | 一种用于缓解和治疗妇科炎症的卫生棉条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1044736A1 (zh) | 一种治疗皮肤创伤的药物组合物、其药膏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
CN105168625B (zh) | 一种临床护理上用于治疗二、三期褥疮的中药涂膜剂 | |
CN104306707A (zh) | 一种治疗褥疮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6166209B (zh) | 用于促进i期、ii期压疮愈合、预防压疮iii期的消炎粉 | |
CN105055622B (zh) | 一种治疗浅度溃疡期褥疮的中药成膜凝胶剂 | |
CN104623304A (zh) | 一种治疗湿热毒蕴型慢性皮肤溃疡的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91228B (zh) | 烫烧伤外用中药制剂 | |
CN108653588A (zh) | 一种治疗骨科疾病的外敷中药 | |
CN105168354A (zh) | 一种促进术后伤口愈合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3648382A (zh) | 一种速效治疗烧烫伤及感染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