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8007B - 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68007B CN104968007B CN201510463640.0A CN201510463640A CN104968007B CN 104968007 B CN104968007 B CN 104968007B CN 201510463640 A CN201510463640 A CN 201510463640A CN 104968007 B CN104968007 B CN 1049680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sid
- wifi network
- scanned
- preset
- test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7—Built-in tes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本公开可以实现通过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来触发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使得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也能够正常的进入测试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在出厂前,为了保证设备的质量,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在测试模式下,智能设备执行的任务和正常工作模式不同,因此在针对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时,需要智能设备配合进入测试模式。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
可选的,所述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包括: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该预设SSID是否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
当该预设SSID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可选的,所述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包括: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当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可选的,所述进入测试模式包括:
运行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进入模块,用于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该预设SSID是否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该预设SSID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可选的,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可选的,所述进入模块包括:
运行子模块,用于运行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所述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以上实施例中,通过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并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则进入测试模式,从而可以实现通过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来触发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使得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也能够正常的进入测试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所述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针对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时,通常需要智能设备配合进入测试模式。例如,可以为智能设备设置用于触发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的触发按钮,测试人员在针对该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时,可以通过手动触发该触发按钮控制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当智能设备在后台检测到针对该触发按钮的触发事件时,则可以自动切换至测试模式,
然而,在上述方案中,对于一些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例如,智能灯泡,将存在无法进入测试模式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通过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并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则进入测试模式,从而可以实现通过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来触发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使得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也能够正常的进入测试模式。
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在步骤102中,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在步骤103中,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
其中,上述步骤101~103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为加载在智能设备的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中的判断逻辑。
上述智能设备可以包括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例如,该智能设备可以是智能电灯。该智能设备可以内置WIFI模块,通过该WIFI模块可以扫描当前WIFI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智能设备的MCU中加载上述判断逻辑实现是否进入测试模式的判断,可以不再通过检测针对触发按钮的触发事件实现。
MCU在加载了上述判断逻辑后,可以通过内置的WIFI模块周期性的扫描当前的WIFI网络。当扫描完成后,MCU可以基于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来判断智能设备是否进入测试模式。
其中,MCU在基于扫描到的WIFI网络来判断智能设备是否进入测试模式,可以通过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是否包括预设SSID来实现。
测试人员在针对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时,可以在测试环境中提供一个测试专用的WIFI网络,该测试专用的WIFI的SSID即为上述预设SSID。智能设备在出厂时,可以将该预设SSID烧制在MCU的内存中。其中,该预设SSID可以采用专用的特殊字符,以防止与用户设置的其它SSID冲突。
当智能设备首次上电后,可以通过内置的WIFI模块来扫描当前的WIFI网络,并由MCU来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中是否包括上述预设SSID。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上述预设SSID时,可以认为智能设备处于测试环境中。此时可以触发MCU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当然,如果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中不包括上述预设SSID时,此时可以认为智能设备处于非测试环境中。此时可以触发MCU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正常工作模式下运行的通用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针对实际的测试场景时,如果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就认为智能设备处于测试环境中,可能会存在误判的问题。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在针对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时,为了给智能设备提供一个无干扰的测试环境,通常会将智能设备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进行测试。对于将智能设备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进行测试的场景,当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此时智能设备有可能并没有被放置在了屏蔽箱或者屏蔽室中。因此,在这种场景下,当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MCU直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测试模式就可能造成误判。
针对上述的测试场景,测试人员在针对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时,可以将测试专用的WIFI网络的路由器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当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后,MCU可以进一步判断智能设备当前是否已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
其中,MCU在进一步判断智能设备当前是否已经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时,可以通过在MCU中加载的判断逻辑中的步骤102中引入进一步的判断过程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进一步的判断过程可以包括:
MCU在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后,MCU可以进一步判断该预设SSID是否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由于将智能设备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后,屏蔽箱或者屏蔽室以外的无线信号会被屏蔽,智能设备通过内置的WIFI模块将智能扫描到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路由器发出的WIFI信号。因此,当MCU判断出该预设SSID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此时可以确定智能设备已经被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测试模式,并直接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当然,如果MCU判断出该预设SSID并未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即智能设备通过内置的WIFI模块还扫描到了其它WIFI网络,此时可以确定智能设备并未被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并直接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正常工作模式下运行的通用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进一步的判断过程可以包括:
MCU在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后,MCU可以进一步判断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由于智能设备内置的WIFI模块接收到的WIFI信号的强度可以表征智能设备与WIFI网络的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当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越强,距离WIFI网络的路由器的距离越近。因此,测试人员可以基于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实际尺寸,设置一个信号强度阈值。例如,可以将智能设备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所能接收到的最小信号强度,作为上述信号强度阈值。因此,当MCU判断出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WIFI信号强度大于该信号强度阈值时,可以认为智能设备与该WIFI网络的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小于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实际尺寸,即该智能设备当前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内部,此时可以确定智能设备已经被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测试模式,并直接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当然,当MCU判断出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WIFI信号强度小于该信号强度阈值时,可以认为智能设备与该WIFI网络的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大于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实际尺寸,即该智能设备当前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外部。此时可以确定智能设备未被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并直接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正常工作模式下运行的通用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可见,通过以上实现方式,可以在实际的测试场景中,避免MCU在通过判断扫描到的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时可能造成的误判。
在以上实施例中,通过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并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则进入测试模式,从而可以实现通过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来触发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使得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也能够正常的进入测试模式。
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在步骤202中,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在步骤203-A中,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该预设SSID是否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当该预设SSID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在步骤203-B中,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其中,上述步骤203-A和步骤203-B为并列的步骤。
在步骤204中,当确定进入测试模式时,运行智能设备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其中,上述步骤201~204中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为加载在智能设备的MCU中的判断逻辑。
上述智能设备可以包括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例如,该智能设备可以是智能电灯。该智能设备可以内置WIFI模块,通过该WIFI模块可以扫描当前WIFI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智能设备的MCU中加载上述判断逻辑实现是否进入测试模式的判断,可以不再通过检测针对触发按钮的触发事件实现。
MCU在加载了上述判断逻辑后,可以通过内置的WIFI模块周期性的扫描当前的WIFI网络。当扫描完成后,MCU可以基于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来判断智能设备是否进入测试模式。
其中,MCU在基于扫描到的WIFI网络来判断智能设备是否进入测试模式,可以通过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是否包括预设SSID来实现。
测试人员在针对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时,可以在测试环境中提供一个测试专用的WIFI网络,该测试专用的WIFI的SSID即为上述预设SSID。智能设备在出厂时,可以将该预设SSID烧制在MCU的内存中。其中,该预设SSID可以采用专用的特殊字符,以防止与用户设置的其它SSID冲突。
当智能设备首次上电后,可以通过内置的WIFI模块来扫描当前的WIFI网络,并由MCU来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中是否包括上述预设SSID。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上述预设SSID时,可以认为智能设备处于测试环境中,此时可以触发MCU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当然,如果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中不包括上述预设SSID时,此时可以认为智能设备处于非测试环境中。此时可以触发MCU、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正常工作模式下运行的通用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针对实际的测试场景时,如果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就认为智能设备处于测试环境中,可能会存在误判的问题。
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在针对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时,为了给智能设备提供一个无干扰的测试环境,通常会将智能设备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进行测试。对于将智能设备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进行测试的场景,当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此时智能设备有可能并没有被放置在了屏蔽箱或者屏蔽室中。因此,在这种场景下,当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MCU直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测试模式就可能造成误判。
针对上述的测试场景,测试人员在针对智能设备进行测试时,可以将测试专用的WIFI网络的路由器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当MCU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后,MCU可以进一步判断智能设备当前是否已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
在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进一步的判断过程可以包括:
MCU在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后,MCU可以进一步判断该预设SSID是否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由于将智能设备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后,屏蔽箱或者屏蔽室以外的无线信号会被屏蔽,智能设备通过内置的WIFI模块将智能扫描到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路由器发出的WIFI信号。因此,当MCU判断出该预设SSID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此时可以确定智能设备已经被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测试模式,并直接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切换至测试模式。
当然,如果MCU判断出该预设SSID并未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即智能设备通过内置的WIFI模块还扫描到了其它WIFI网络,此时可以确定智能设备并未被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并直接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用于在正常工作模式下运行的通用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在本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进一步的判断过程可以包括:
MCU在判断出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后,MCU可以进一步判断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由于智能设备内置的WIFI模块接收到的WIFI信号的强度可以表征智能设备与WIFI网络的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当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越强,距离WIFI网络的路由器的距离越近。因此,测试人员可以基于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实际尺寸,设置一个信号强度阈值。例如,可以将智能设备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所能接收到的最小信号强度,作为上述信号强度阈值。因此,当MCU判断出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WIFI信号强度大于该信号强度阈值时,可以认为智能设备与该WIFI网络的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小于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实际尺寸,即该智能设备当前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内部,此时可以确定智能设备已经被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测试模式,并直接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当然,当MCU判断出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WIFI信号强度小于该信号强度阈值时,可以认为智能设备与该WIFI网络的路由器之间的距离大于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实际尺寸,即该智能设备当前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的外部。此时可以确定智能设备未被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要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并直接运行内存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正常工作模式下运行的通用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可见,通过以上实现方式,可以在实际的测试场景中,避免MCU在通过判断扫描到的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时可能造成的误判。
以下通过一个应用实例对以上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假设上述智能设备为智能灯泡。
在该智能灯泡的硬件结构中可以包括MCU和WIFI模块。该MCU中加载了以上实施例中示出的判断逻辑。智能灯泡可以通过该WIFI模块扫描当前的WIFI网络。
当该智能灯泡生产完成后,测试人员可以将该智能灯泡放入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对该智能灯泡进行上电进行测试。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设置了提供测试专用WIFI网络的路由器。
当该智能灯泡上电后,智能灯泡通过内置的WIFI模块扫描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的WIFI网络,MCU运行加载的判断逻辑,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包括该预设SSID后,MCU可以进一步判断智能设备是否被放置在屏蔽室或者屏蔽箱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包括该预设SSID,MCU可以进一步判断该预设SSID是否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该预设SSID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此时可以触发MCU运行内存中加载的上述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当该预设SSID并非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未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此时可以触发MCU运行内存中加载的上述通用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包括该预设SSID,MCU可以进一步判断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当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此时可以触发MCU运行内存中加载的上述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当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时,MCU可以确定智能设备未被放置在屏蔽箱或者屏蔽室内,此时可以触发MCU运行内存中加载的上述通用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在以上实施例中,通过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并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则进入测试模式,从而可以实现通过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来触发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使得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也能够正常的进入测试模式。
与前述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装置的实施例。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300,包括:扫描模块301、判断模块302和进入模块303;其中:
所述扫描模块301被配置为,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所述判断模块302被配置为,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所述进入模块303被配置为,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
在以上实施例中,通过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并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则进入测试模式,从而可以实现通过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来触发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使得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也能够正常的进入测试模式。
请参见图4,图4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装置的框图,该实施例在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判断模块302可以包括第一判断子模块302A和第一确定子模块302B;其中:
所述第一判断子模块302A被配置为,在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该预设SSID是否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
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302B被配置为,在该预设SSID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装置的框图,该实施例在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判断模块302可以包括第二判断子模块302C和第二确定子模块302D;其中:
所述第二判断子模块302C被配置为,在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302D被配置为,在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5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示出的第二判断子模块302C和第二确定子模块302D的结构也可以包含在前述图4的装置实施例中,对此本公开不进行限制。
请参见图6,图6是本公开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装置的框图,该实施例在前述图3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进入模块303可以包括运行子模块303A;其中:
所述运行子模块303A被配置为,运行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所述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6所示的装置实施例中示出的运行子模块303A的结构也可以包含在前述图4-5的装置实施例中,对此本公开不进行限制。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
相应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700,该装置700可以是智能设备,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7,装置7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701,存储器702,电源组件703,多媒体组件704,音频组件705,输入/输出(I/O)的接口706,传感器组件707,以及通信组件708。
处理组件701通常控制装置7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9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7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701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部件7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704和处理组件7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7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媒体文件,视频等。存储器7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703为装置7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7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7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704包括在所述装置7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7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7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7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7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702或经由通信组件7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7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702为处理组件70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7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7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707可以检测到装置7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7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707还可以检测装置700或装置7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7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7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7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7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70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7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708被配置为便于装置7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7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7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7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70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700的处理器709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其中,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包括:
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运行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所述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包括: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该预设SSID是否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
当该预设SSID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进入测试模式包括: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当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测试模式包括:
运行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5.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进入模块,用于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运行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所述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该预设SSID是否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该预设SSID为唯一扫描到的SSID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判断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的与该预设SSID对应的WIFI网络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进入测试模式。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模块包括:
运行子模块,用于运行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所述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9.一种智能设备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包括不具备触发按钮的智能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周期性的扫描当前WIFI网络;
判断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服务集标识SSID是否包括预设SSID;
当扫描到的WIFI网络的SSID包括预设SSID时,运行所述智能设备中预先加载的用于在测试模式下运行的测试代码,以使智能设备进入测试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3640.0A CN104968007B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KR1020167000969A KR101740355B1 (ko) | 2015-07-31 | 2015-09-24 | 지능형 디바이스를 테스트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JP2017531941A JP6216102B2 (ja) | 2015-07-31 | 2015-09-24 | 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デバイスをテスト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RU2016102040A RU2629006C2 (ru) | 2015-07-31 | 2015-09-24 |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ура для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интеллектуа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
PCT/CN2015/090592 WO2017020414A1 (zh) | 2015-07-31 | 2015-09-24 | 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MX2016000842A MX358064B (es) | 2015-07-31 | 2015-09-24 | Metodo y aparato para probar un dispositivo inteligente. |
US15/010,663 US10039023B2 (en) | 2015-07-31 | 2016-01-2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switching an intelligent device between test mode and normal work mode |
EP16159417.1A EP3125600B1 (en) | 2015-07-31 | 2016-03-09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intelligent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63640.0A CN104968007B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68007A CN104968007A (zh) | 2015-10-07 |
CN104968007B true CN104968007B (zh) | 2019-12-06 |
Family
ID=54221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63640.0A Active CN104968007B (zh) | 2015-07-31 | 2015-07-31 | 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39023B2 (zh) |
EP (1) | EP3125600B1 (zh) |
JP (1) | JP6216102B2 (zh) |
KR (1) | KR101740355B1 (zh) |
CN (1) | CN104968007B (zh) |
MX (1) | MX358064B (zh) |
RU (1) | RU2629006C2 (zh) |
WO (1) | WO20170204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6823A (zh) * | 2015-11-10 | 2016-03-30 | 杭州古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智能产品生产测试系统及方法 |
CN106100890A (zh) * | 2016-06-28 | 2016-11-09 | 杭州威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设备自动扫描二维码完成参数配置的方法 |
CN106162725A (zh) * | 2016-07-22 | 2016-11-23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通信模块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
CN106657515A (zh) * | 2016-11-30 | 2017-05-10 |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测试系统、方法及测试站 |
CN106998395A (zh) * | 2017-06-12 | 2017-08-0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情景模式调整方法及系统 |
CN108738063A (zh) * | 2018-06-28 | 2018-11-02 | 深圳芯之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设备性能测试系统 |
CN109327350B (zh) * | 2018-09-07 | 2021-07-27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批量进行终端测试的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
CN109507613A (zh) * | 2018-10-22 | 2019-03-22 | 惠州市华阳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灯具的测试方法 |
CN110351812B (zh) * | 2019-06-24 | 2021-10-2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Wifi搜索网络功率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3472461B (zh) * | 2020-03-31 | 2022-10-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智能生产测试方法及装置 |
CN112738867B (zh) * | 2020-12-28 | 2023-06-30 | 乐鑫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重置方法 |
CN113075487A (zh) * | 2021-03-31 | 2021-07-06 | 读书郎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工厂控制老化测试时长的方法 |
CN113759294A (zh) * | 2021-09-06 | 2021-12-07 | 成都长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Wi-Fi插座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
CN114050877B (zh) * | 2022-01-13 | 2022-05-31 | 武汉通力路达科技有限公司 | 天线系统及天线系统测试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5520A (zh) * | 1999-03-29 | 2002-04-17 | 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 测试无线电设备中数据通信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410986A (zh) * | 2014-11-10 | 2015-03-11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终端wifi兼容性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5079114A1 (en) * | 2013-11-27 | 2015-06-0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of interwork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40090769A (ko) * | 2003-04-18 | 2004-10-27 | 주식회사 팬택 | 원격지에서의 카메라 부착 단말기 제어 방법 |
US6987392B1 (en) * | 2004-05-05 | 2006-01-17 | Harris Corporation | Electromagnetic protection test and surveillance system |
KR100652698B1 (ko) * | 2004-11-22 | 2006-12-0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 원격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US20120155308A1 (en) * | 2010-12-21 | 2012-06-21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c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point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413489A (zh) * | 2011-12-12 | 2012-04-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手机WiFi网络连接自动化测试方法 |
CN102799511A (zh) | 2012-06-30 | 2012-11-28 | 成都西可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Android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JP5653992B2 (ja) * | 2012-12-12 | 2015-01-14 | アンリツ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試験装置および方法 |
US20140335794A1 (en) * | 2013-05-08 | 2014-11-13 | Eddie Forouza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Testing of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
CN103916982B (zh) * | 2014-03-21 | 2017-08-01 | 海尔集团公司 | 智能家电设备接入无线路由器的方法及设备 |
-
2015
- 2015-07-31 CN CN201510463640.0A patent/CN104968007B/zh active Active
- 2015-09-24 JP JP2017531941A patent/JP6216102B2/ja active Active
- 2015-09-24 WO PCT/CN2015/090592 patent/WO201702041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9-24 MX MX2016000842A patent/MX358064B/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5-09-24 RU RU2016102040A patent/RU2629006C2/ru active
- 2015-09-24 KR KR1020167000969A patent/KR101740355B1/ko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1-29 US US15/010,663 patent/US10039023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3-09 EP EP16159417.1A patent/EP3125600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5520A (zh) * | 1999-03-29 | 2002-04-17 | 诺基亚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 测试无线电设备中数据通信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
WO2015079114A1 (en) * | 2013-11-27 | 2015-06-04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esting of interworking |
CN104410986A (zh) * | 2014-11-10 | 2015-03-11 |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测试终端wifi兼容性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70023739A (ko) | 2017-03-06 |
WO2017020414A1 (zh) | 2017-02-09 |
RU2016102040A (ru) | 2017-07-25 |
EP3125600A1 (en) | 2017-02-01 |
US10039023B2 (en) | 2018-07-31 |
JP2017530662A (ja) | 2017-10-12 |
CN104968007A (zh) | 2015-10-07 |
MX358064B (es) | 2018-08-03 |
KR101740355B1 (ko) | 2017-05-26 |
JP6216102B2 (ja) | 2017-10-18 |
EP3125600B1 (en) | 2018-08-22 |
US20170034724A1 (en) | 2017-02-02 |
RU2629006C2 (ru) | 2017-08-24 |
MX2016000842A (es) | 2017-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68007B (zh) | 智能设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 |
CN106339168B (zh) | 屏幕控制方法及装置 | |
EP3151117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aying information broadcasting | |
EP3163411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switching | |
US10045163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 |
EP3322227B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connection,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 |
US20160174146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necting appliance to network | |
CN107132949B (zh) | 抗干扰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US10026293B2 (en) | Screen pro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1343685B (zh) | 通信处理方法、通信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5260247A (zh) | 一种控制终端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158748A (zh) | 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 |
CN105979066A (zh) | 屏幕点亮方法和装置 | |
CN106919302B (zh) | 移动终端的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094958A (zh) | 后台应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786561B (zh) | 进程调用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4469683A (zh) | 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 |
CN108667539B (zh) | 用于屏蔽室的频段测试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106446827B (zh) | 虹膜识别功能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05100135A (zh) | 一种设置网络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170180968A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cellular data monitoring | |
CN109144587B (zh)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418878B (zh) | 通知消息的推送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10769114B (zh) | 通话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462680A (zh) | 异常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