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64923A -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64923A CN104964923A CN201510454582.5A CN201510454582A CN104964923A CN 104964923 A CN104964923 A CN 104964923A CN 201510454582 A CN201510454582 A CN 201510454582A CN 104964923 A CN104964923 A CN 1049649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p
- pick
- coal
- capacitor unit
- shap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UCAUXZBVPHDORV-WFRXLMHJSA-N C[C@@H](CC(CC1)C1C(C)=[IH])C=N Chemical compound C[C@@H](CC(CC1)C1C(C)=[IH])C=N UCAUXZBVPHDORV-WFRXLMHJ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包括截齿、齿座、三向力传感器和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截齿包括截齿头和截齿本体,截齿本体安装于齿座安装孔内,三向力传感器设在截齿头与齿座的接触面,三向力传感器包括X方向电容单元组和Y方向电容单元组,X方向电容单元组和Y方向电容单元组均包括电容单元模块,电容单元模块是由两个以上的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梳齿状结构。通过获取截齿在煤炭截割过程中的三维力信息,为定量评价煤炭截割特性、深入研究煤炭截割机理、合理选择和使用采煤机和截齿等提供重要依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炭机械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截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合理选择采煤机的型号和截齿类型,对采煤机的工作效率和截齿的寿命有一定影响。采煤机实际工作效率的高低及其工作效果的好坏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采煤机滚筒的结构,截齿的材料、形状、尺寸及其排列和安装角度,截割深度,电动机的牵引速度,煤层的物理机械性质等。由于不同矿井和不同煤层的煤炭性质都有所不同,且煤炭在截割过程中的破碎是随机的,因此采煤机在截割过程中所受的力也不同。准确的测量截割力,可以获得截齿在煤炭截割过程中的大量力信息,从而为定量评价煤炭截割特性、深入研究煤炭截割机理、合理选择和使用采煤机和截齿等提供重要依据。
某些测量单个截齿或标准测试刀具的煤炭截割力装置的传感器存在两大问题:不能测三向截割分力,多数仅能测主截割力,个别可测主截割力和径向力;动态特性差,数据失真较大。煤炭截割力是力幅变动大、频率较高的随机动态力,须用动态性能好、灵敏度高、分力交叉干扰小的三向力传感器测量,由此获得单齿的截割分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使用该测量装置,可以获得截齿在截割煤炭过程中的受力信息,为深入研究煤炭截割机理、定量评价煤炭截割特性、合理选择和使用采煤机、优化设计采煤机和截齿提供了依据,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包括截齿、齿座、三向力传感器和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所述截齿包括截齿头和截齿本体,截齿本体安装于齿座安装孔内,所述三向力传感器设在截齿头与齿座的接触面,传感器的下PCB板与齿座固定,上PCB板与截齿头接触但不固定,所述三向力传感器包括X方向电容单元组和Y方向电容单元组,所述X方向电容单元组和Y方向电容单元组均包括电容单元模块,所述电容单元模块是由两个以上的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梳齿状结构,每个条状电容单元包括上极板的驱动电极和下极板的感应电极,所述电容单元模块包括由两个以上宽度a0长度b0的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两个以上宽度ka0长度b0的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还包括轴承,轴承安装于齿座安装孔内,截齿本体安装于轴承中心。所述每个条状电容单元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宽度相同,驱动电极的长度大于感应电极长度,驱动电极长度两端分别预留左差位δ左和右差位δ右,b0驱=b0感+δ右+δ左,其中,b0驱为条状电容单元的驱动电极长度,b0感为条状电容单元的感应电极长度。所述差位δ左=δ右,且其中d0为条状电容单元介质厚度,G为弹性介质的抗剪模量,τmax为最大应力值。所述梳齿状结构包括20个以上条状电容单元、与条状电容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引线,相邻两条状电容单元之间设有电极间距aδ。所述平行板面积S=M(a0+2aa+ka0)b0/2,其中,M为条状电容单元数量,b0为条状电容单元的长度,a0条状电容单元的宽度。所述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的条状电容单元引线通过并联或者独立连接到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所述条状电容单元的宽度其中,d0为介质厚度,E为弹性介质的杨氏模量,G为弹性介质的抗剪模量。所述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与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之间分别设有中间变换器,中间变换器用于设置电压对电容或频率对电容的传输系数。所述传感器系统信号处理器包括多路信号高速切换电路、A/D变换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高速切换电路包括三级切换电路,前一级切换电路的输出为下一级切换电路的输入信号,最后一级切换电路经A/D变换电路送入控制电路。
本发明有如下积极效果:本发明的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能够测量截齿在截割煤炭过程中的三维受力信息,准确的测量截割力,可以获得截齿在煤炭截割过程中的大量力信息,从而为定量评价煤炭截割特性、深入研究煤炭截割机理、合理选择和使用采煤机和截齿等提供重要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条状电容单元及其坐标系。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条状电容单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条状电容单元右向偏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条状电容单元左向偏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宽度为a0和ka0的电容对受力偏移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平行板三维力压力传感器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单元电容对的信号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截齿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截齿的局部剖面图。
其中,1截齿,101截齿头,102截齿本体,2齿座,3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在煤岩截割实验中,截割实验装置包括主运动系统、辅助运动系统和截齿1,在运动系统的动力作用下,截齿1截割煤岩,如图8和9所示,为本发明截齿1的结构示意图,截齿1装置包括截齿1、齿座2和轴承3,截齿1包括截齿头101和截齿本体102,齿座2具有安装孔,轴承3安装于齿座2的安装孔内,截齿本体102安装于轴承3的中心,截齿1相对齿座2进行旋转运动。本发明的截齿本体102和齿座2内孔之间设有轴承3结构,截齿1和齿座2之间形成滚动摩擦,避免现有技术中因滑动摩擦而形成截齿1旋转不顺,进而产生磨损不均、偏磨损等问题。
如图8,本发明的三向力传感器设在截齿头101与齿座2相接的表面,传感器的上下PCB板面分别与截齿头101和齿座2接触,下PCB板与齿座2固定,上PCB板与截齿1接触但是不固定。传感器可以测量三个方向x,y,z的力,每个信号通道均有独立的信号获取电路,每个通道的信号相互不影响,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主要包括avr单片机最小系统、信号调理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及电源模块,采样频率不低于100Hz。各通道信号由信号调理电路和放大电路处理后,经信号转换模块接入avr单片机,并对数据进行存储操作。avr单片机接有数据采集/串口通信切换开关和SD卡读写模块。该装置支持FAT文件系统,单片机数据存储后,与上位机的数据交换是具有FAT文件系统功能的模式,即SD卡在单片机工作过程中可以得到数据,然后直接将SD卡通过USB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文件的读取、复制与存储等文件操作。该装置自带电源模块,可以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正常工作。电源电压输入调节电路对输入的直流电源进行调节。通信电路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和实现嵌入式测量装置与上位机直接的数据交互。
以下详述本发明的三向力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如图4-6为本发明压力传感器的极板结构图,本发明传感器包括X方向电容单元组和Y方向电容单元组,所述X方向电容单元组和Y方向电容单元组均包括电容单元模块,所述电容单元模块采用由两个以上的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梳齿状结构,每个条状电容单元包括上极板的驱动电极和下极板的感应电极。所述电容单元模块包括由两个以上宽度a0长度b0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两个以上宽度ka0长度b0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所述每个条状电容单元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宽度相同,驱动电极的长度大于感应电极长度,驱动电极长度两端分别预留左差位δ左和右差位δ右,b0驱=b0感+δ右+δ左,其中,b0驱为条状电容单元的驱动电极长度,b0感为条状电容单元的感应电极长度。所述差位δ左=δ右,且其中d0为介质厚度,G为弹性介质的抗剪模量,τmax为最大应力值。所述梳齿状结构包括20个以上条状电容单元、与条状电容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引线,相邻两条状电容单元之间设有电极间距aδ。所述平行板面积S=M(a0+2aδ+ka0)b0/2,其中,M为条状电容单元数量,b0为条状电容单元的长度,a0条状电容单元的宽度。所述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的条状电容单元引线通过并联或者独立连接到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所述条状电容单元的宽度其中,d0为介质厚度,E为弹性介质的杨氏模量,G为弹性介质的抗剪模量。所述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与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之间设有中间变换器,中间变换器用于设置电压对电容或频率对电容的传输系数。
1、条状电容单元的转换特性
(1)激励信号和坐标系
将条状电容单元置于图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极板平面长度b0、宽度a0、介质厚度d0。三维激励施加于电容极板的外表面,产生的接触式作用力具有Fx、Fy和Fz三个方向分量,Fx和Fy的作用方向沿X轴和Y轴,Fz的作用方向沿OZ轴即方向,法向和切向应力均为一种应力张量,从电极的引线间即可输出电容响应;法向应力σn=Fn/A,其中A=a0·b0为极板法向受力面,Fn=Fz为法向分量;两侧表面上产生成对的切向应力τx=Fx/A,τy=Fy/A。
根据弹性力学中的虎克定律,σn和τx,τy都将使弹性体产生相应的变形。其中,
式中,E为弹性介质的杨氏模量(单位:GN/m2),G为弹性介质的抗剪模量(单位:GN/m2),δn为弹性介质的法向位移(单位:μm),而δx和δy为电容器上下两极板的相对错位(单位:μm),其正负号由坐标轴指向决定。
(2)电容公式及其输入输出特性
矩形平行板电容器的初始电容为:
式中,ε0真空介质电常数为8.85PF/m,εr=2.5为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d0受σn的激励产生相对变形εn=δn/d0=σn/E,代入(4)得到输入输出特性
(3)法向应力作用下的线性度和灵敏度
a、法向线性度
在(5)式中Fn在分母中,故Cn=f(Fn)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转换量程中的最大值σnmax与介质弹性常数E相比,εn是个很小的量,即分母中εn<<1,将(5)按级数展开并略去二次方以上的高阶无穷小,(5)式可简化为:
可见在Cn与Fn的转换特性中的法向线性度的最大相对误差接近于零。
b、灵敏度
按法向灵敏度的定义
按(6)式可得线性灵敏度,
Sn1=C0/AE=ε0εr/d0E (7)
而按(5)式则
Sn2随Fn而变,Fn愈大,Sn2愈大,在整个转换特性上呈轻微非线性。
(4)切向应力τx和τy激励下的电容变化
切向应力τx和τy并不改变极板的几何尺寸参数b0和a0,对介质厚度d0也不产生影响。然而τx和τy改变了条状电容单元的空间结构,正向面对的上下极板之间发生了错位偏移。现以OX方向为例,极板在τx作用下的错位偏移δx。
在图2中当τx为零时,a0上=a0下是正对的,基板之间有效截面Aτ=a0·b0;在图3中,在τx右向的作用下,上极板相对于下极板产生了向右的错位偏移δx,从而使上下极板之间在计算电容时的有效面积Aτ=(a0-δx)·b0;图4中,当τx为左向时,错位偏移δx则向左,而Aτ=(a0-δx)·b0,τx在左向和右向时,有效面积的减少量相同,由此产生的电容为:
根据剪切虎克定律
τx=γx·G=G·δx/d0 (10)
将(10)代入(9)可得
(11)式即为切应力下的输入-输出特性,Cτ与τx呈线性关系。
而其灵敏度
公式(9)-(12)类似的分析同样适用与τy与Cτy的特性与技术指标,只不过式中条状电容单元的长边b0应设置于OX轴方向,而其短边a0则在OY方向。
2、接触式平行板电容设计
(1)平行板电容的平面设计
设定的原始指标法向最大接触应力σnmax为200Kpa,如果法向受力A为正方形10×10mm2,则最大法向力Fzmax为σnmax·A=20N。切向最大接触应力τmax为70Kp,切向应力的受力分布面均为10×10mm2,则最大切向力分量Fxmax=Fymax=τmax·A=7N。
图3和图4所示的条状电容单元结构性变化,只说明电容输出与切向应力±τx输入的关系,电容增量都是负的,因此这种初始电容结构不适宜作为对±τx得到增减电容的响应。为此本发明对条状电容单元上下极板的初始结构进行调整,宽度为a0和ka0的条状电容单元构成一对电容单元对(CL与CR),具体如图5所示。
图5中,电容单元CL和CR电极尺寸b0、d0均相同,宽度一个为a0,一个为ka0,其中k为常数,优选大于1的整数。当τx=0时,CL=C0,CR=kC0,在此基础上如在Fx激励下产生δx的错误偏移,将会形成如图3或4所示的偏移效果。
CL和CR电容单元对在同一个τx将产生δx和ΔCτ的响应。
由此,公式(11)可修改为
式中,为切应力为零时的初始电容,上式即为切应力输入输出特性,Cτx与Fx是线性关系,而其灵敏度
参见图6的电极平面布置,在一个10×10mm2的基板中心作十字分隔,形成四个象限,右上第一象限I、左上第二象限II、左下第三象限III、右下第四象限IV,其中I、III象限为对τx做出响应的电容单元组合,而II、IV象限为对τy做出响应的电容单元组合。外围线为10×10mm2的PCB板四根边缘线,影线部分表示失蜡铸造工艺的外模截面。将感应电极在下层PCB基板上的位置作为参照,则驱动电极在上层PCB基板上的布置应以PCB基板边缘线为基准。图中四个虚线方框为感应电极在下极板上的基准,置他们与几何基准线差距均为δ0(0.1mm)。
电容单元模块采用梳齿结构,电容单元模块采用由两个以上的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梳齿状结构,每个条状电容单元包括上极板的驱动电极和下极板的感应电极。由公式(12)a0愈小,切向应力响应的灵敏度越大,故单个电容单元均为长条状。设每根条状电容单元宽为a0,两条状电容之间的槽宽为aδ,则每根条状电容单元的节距为ka0+a0+2aδ。为了充分利用方形基板的平面空间,M(ka0+a0+2aδ)b0/2≈1方形基板面积,M为条状电容数量,则有M(ka0+a0+2aδ)=20mm,式中,槽宽aδ不宜过大,否则不利于使用基板上的有效平面空间,也不宜过小,要受到失蜡铸造工艺的约束。为使法向灵敏度Sn和切向灵敏度Sτ相等,按公式(7)和(12),令a0·G=d0·E,当d0=0.1mm,k=1.5时,从而可以求出M。
为了实现τx和τy之间切向响应不相互产生影响,条状电容单元的驱动电极长度两端预留差位δ0,因此b0驱=b0底+2·δ0,其中在b0驱两端长度预留差位理论上应保证其计算值为 故在工艺上应保证b0驱-b0底≥0.01mm。
为了实现τx和τy不对法向电容响应产生任何影响,宽度为a0和ka0的条状电容单元构成一对电容单元对(CL与CR)进行公示推算消除相互之间的影响。保证τx在I、III象限电容单元产生对τx的电容响应,而在II、IV象限电容单元则产生对τy的电容响应,以保证四个象限中的电容单元在τx和τy切向激励下能产生两组差动电容对。这样在计算法向电容输出响应时,保证τx和τy不对法向电容响应产生任何影响。
(2)法向应力和切向力的计算
设图5中宽度为a0的条状电容单元在受到切向力τx,产生一个切向位移dx后的输出电容值为C1,宽度为ka0的条状电容单元在受到切向力τx,产生一个切向位移dx后的输出电容值为C2,则有:
由(15)-(16)得到:
由(15)*k-(16)得到:
根据
可知:
由 所以
上式中,无论是法向激励Fn或切向激励Fy均不对Oτ产生影响。即自动消除了σn和τy对τx的总输出的耦合或干扰,因为凡是在信号包含相减的运算中,等量和同符号的电容变化都自动消除。而Fy和Fx对σn的干扰可通过上层电极在b0方向增加几何长度2δ0消除。同理可以求出Fτy。
(4)主要材料选择及其特性参数
梳齿状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距d0=0.1mm,上下基板内侧空间除铜箔电极外,均为用失蜡铸造法充填的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超弹绝缘介质。其机械和物理特性参数为杨氏模量E=6.2MPa,而其抗剪弹性模量为G=4.1MPa,介质极化时相对介电常数εγ=2.5。由于介质的E和G远小于铜的弹性模量E铜=103GPa,故电容器内部介质在应力状态下的变形远大于极板的变形。
(5)电极引线设计
无论是驱动电极或感应电极都需备有引出线,考虑各个驱动电极在信号电平上都是接地的,故四组驱动电极只需共用同一个引出线。而四个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的感应电极则需用各自独立的引出线,于是整个电容组件共有至少5个管脚从平面封装的侧面引出,四个感应电极是指X方向宽度为a0的感应电极和宽度为ka0的感应电极,以及Y方向宽度为a0的感应电极和宽度为ka0的感应电极,以便整个组件顶部与底部外表面能方便地与测量对象接触。本发明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支撑下,完成了一种新型三维力敏感电容组合的设计,在10×10mm2的受力面上,无论是法向或切向,都可向介质较均匀的传递应力。文中四个单元电容呈两对组合分布。在空间力与传感器表面的接触中外力只有1个,电容响应却有4个,整个电极板都对求Fn做出贡献,同时将两对电容组合组成系统,又可获得Fx和Fy的信息,从而完整描述一个三维力。
本发明截齿三向力测量装置可测出旋转截割工况下单个截齿1截割不同煤岩的受力信号,具有较高的采样频率,减少了信号的损失以及干扰信号的影响。嵌入式镐齿旋转截割测力装置克服了传统装置非智能化、应用现场难以调节及不便与上位机通信等缺点。为深入研究煤炭截割机理、定量评价煤炭截割特性、合理选择和使用采煤机、优化设计采煤机和截齿1提供依据。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截齿、齿座、三向力传感器和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所述截齿包括截齿头和截齿本体,截齿本体安装于齿座安装孔内,所述三向力传感器设在截齿头与齿座的接触面,三向力传感器的下PCB板与齿座固定,上PCB板与截齿头接触但不固定,所述三向力传感器包括X方向电容单元组和Y方向电容单元组,所述X方向电容单元组和Y方向电容单元组均包括电容单元模块,所述电容单元模块是由两个以上的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梳齿状结构,每个条状电容单元包括上极板的驱动电极和下极板的感应电极,所述电容单元模块包括由两个以上宽度a0长度b0的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两个以上宽度ka0长度b0的条状电容单元组成的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轴承,轴承安装于齿座安装孔内,截齿本体安装于轴承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条状电容单元的驱动电极和感应电极宽度相同,驱动电极的长度大于感应电极长度,驱动电极长度两端分别预留左差位δ左和右差位δ右,b0驱=b0感+δ右+δ左,其中,b0驱为条状电容单元的驱动电极长度,b0感为条状电容单元的感应电极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位δ左=δ右,且其中d0为条状电容单元介质厚度,G为弹性介质的抗剪模量,τmax为最大应力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状结构包括20个以上条状电容单元、与条状电容单元一一对应连接的引线,相邻两条状电容单元之间设有电极间距a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板面积S=M(a0+2aδ+ka0)b0/2,其中,M为条状电容单元数量,b0为条状电容单元的长度,a0条状电容单元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的条状电容单元引线通过并联方式或者独立连接到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电容单元的宽度其中,d0为介质厚度,E为弹性介质的杨氏模量,G为弹性介质的抗剪模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状电容单元组和第二条状电容单元组与传感系统信号处理器之间分别设有中间变换器,中间变换器用于设置电压对电容或频率对电容的传输系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54582.5A CN104964923A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454582.5A CN104964923A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64923A true CN104964923A (zh) | 2015-10-07 |
Family
ID=54218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54582.5A Pending CN104964923A (zh) | 2015-07-28 | 2015-07-28 |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64923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2518A (zh) * | 2007-02-23 | 2010-01-06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穿戴织物中的剪切力和压力测量 |
JP2010127921A (ja) * | 2008-12-01 | 2010-06-10 | Kochi Univ Of Technology | 移動型床反力計測装置 |
CN103430000A (zh) * | 2011-07-27 | 2013-12-04 |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 力传感器 |
CN104246463A (zh) * | 2012-04-24 | 2014-12-24 |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两合公司 | 压力测量装置 |
CN204855330U (zh) * | 2015-07-28 | 2015-12-09 | 安徽工程大学 |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
-
2015
- 2015-07-28 CN CN201510454582.5A patent/CN10496492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22518A (zh) * | 2007-02-23 | 2010-01-06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可穿戴织物中的剪切力和压力测量 |
JP2010127921A (ja) * | 2008-12-01 | 2010-06-10 | Kochi Univ Of Technology | 移動型床反力計測装置 |
CN103430000A (zh) * | 2011-07-27 | 2013-12-04 | 三角力量管理株式会社 | 力传感器 |
CN104246463A (zh) * | 2012-04-24 | 2014-12-24 | 恩德莱斯和豪瑟尔两合公司 | 压力测量装置 |
CN204855330U (zh) * | 2015-07-28 | 2015-12-09 | 安徽工程大学 |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罗晨旭等: "嵌入式镐齿旋转截割测力装置的设计", 《矿山机械》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758191U (zh) | 一种接触式平行板三维力压力传感器 | |
CN204855330U (zh) |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 |
CN204788762U (zh) | 一种接触式平行板差动三维力压力传感器 | |
CN104951144A (zh) | 基于震动吸收的三维多点式触摸屏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012039B (zh) | 一种牙齿综合测量仪 | |
CN104978095A (zh) | 一种三维多点式触摸屏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997569B (zh) | 一种基于可拆卸牙套的牙齿综合测量仪 | |
CN204893721U (zh) | 硅片磨削力动态信号检测装置 | |
CN104990663B (zh) | 一种接触式平行板差动三维力压力传感器 | |
CN104978073A (zh) | 感应式触摸屏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4964923A (zh) | 煤炭截齿三向截割力测量装置 | |
CN104964778A (zh) | 一种接触式平行板三维力压力传感器 | |
CN204798051U (zh) | 一种基于可拆卸牙套的牙齿综合测量仪 | |
CN204855072U (zh) | 采煤机截齿截割力测量装置 | |
CN104964770A (zh) | 微小构件摩擦力测试装置 | |
CN104976975A (zh) | 一种线缆计米器牵引力监测装置 | |
CN104977249A (zh) | 皮肤摩擦性能测试装置 | |
CN205145547U (zh) | 一种拳击运动辅助训练装置 | |
CN105067173A (zh) | 截齿旋转截割测力装置 | |
CN204759383U (zh) | 感应式触摸屏 | |
CN204944711U (zh) | 微小构件摩擦力测试装置 | |
CN105158152A (zh) | 微摩擦测试仪 | |
CN204788742U (zh) | 一种圆环式接触式平行板三维压力传感器 | |
CN204759391U (zh) | 一种三维多点式触摸屏 | |
CN204863105U (zh) | 人体皮肤摩擦性能测试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