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18299B -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18299B CN104918299B CN201410440540.1A CN201410440540A CN104918299B CN 104918299 B CN104918299 B CN 104918299B CN 201410440540 A CN201410440540 A CN 201410440540A CN 104918299 B CN104918299 B CN 1049182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 network node
- information
- traffic
- allow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429 gener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04W12/082—Access security using revocation of authori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04W8/24—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ProSe Function通过MME或MME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告知基站,基站根据UE是否允许D2D业务对UE进行接入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由源基站通知目标基站UE是否允许D2D业务,目的eNB根据UE是否允许D2D业务对UE进行接入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移动通信越来越趋向于向用户提供多元化的业务。目前,美国公共安全部门已经将LTE网络作为其公共安全通信服务的基础通信网络。UE间的接近服务(proxmityservice,缩写为ProSe)是公共安全通信需求重要组成部分,包括UE间接近发现和UE间接近通信。UE间接近发现是UE间直接通信的基础,可以感知附近是否有好友用户的存在,提示用户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在公共安全领域,有助于公共安全执行部门成员在特定外场环境进行任务指挥和相互配合,并通过保密手段提供安全性。在商业领域更是可以有灵活的应用,特别是可以支撑区域社交网络快速形成,如具有同样兴趣的临近用户的相互发现或者是商业广告临近推送等。
如图1所示,为目前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在图1中,用户设备(UE)101是支持D2D接近业务的终端设备。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102是无线接入网络,其中包括为UE提供接入无线网络接口的基站(eNodeB),可以为用户设备(UE)101进行D2D业务资源配置。移动管理实体(MME)103负责管理UE的移动上下文、会话上下文和安全信息。归属用户服务器(HSS)104是UE的家乡归属子系统,负责保护包括用户设备的当前位置、服务节点的地址、用户安全信息、用户设备的分组数据上下文等用户信息,以及用户接入服务签约信息。接近业务功能(ProSe Function)105负责保存包括接近服务用户当前所在的用户设备、所用的被发现标识,用户接近服务安全信息、用户接近业务上下文等用户信息。
在D2D业务(也称为接近业务,proxmity service,缩写为ProSe)过程中,存在发射信号的UE和监听信号的UE,监听信号的UE通过监听附近发射信号UE发射的信息来发现识别来自附近的UE或用户的信息。在有网络覆盖的场景下,D2D UE的无线资源由网络分配,可以是共享的分配方式,即给所有UE或一组UE分配公共无线资源,再由各个UE或组内UE来竞争使用;也可以是专享的分配方式,即给每个UE分配专有资源。
现在D2D发现和D2D通信还存在如下问题:
问题1:在网络覆盖下,UE上的应用可能频繁地调用UE上的D2D功能请求不同的D2D业务,每次D2D请求都请求ProSe Function进行鉴权,对网络带来大量信令开销。
问题2:在网络覆盖下,对UE专属的D2D资源,需要基站进行调度分配,UE向基站发起资源分配时,基站不知道UE是否允许所述的D2D业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能够减少接入过程的信令开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包括:
获取并保存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接收所述UE发送的D2D请求,根据保存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
较佳地,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包括: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通信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本机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组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多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一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直通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中继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和/或是否允许UE使用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
较佳地,所述UE接入的无线网络节点或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时进一步根据支持的D2D能力进行。
较佳地,UE接入的无线网络节点或UE的目标无线网络节点获取并保存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较佳地,从核心网络节点获取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较佳地,所述从核心网络节点获取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包括:
所述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确定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并将确定出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发送出去。
较佳地,所述核心网络节点从HSS或ProSe Function获取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
所述核心网络节点从UE获取所述UE支持的D2D能力。
较佳地,从ProSe Function获取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较佳地,所述从ProSe Function获取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包括:
所述ProSe Function根据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确定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并将确定出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发送出去。
较佳地,所述ProSe Function从核心网络节点、无线网络节点或UE获取所述UE支持的D2D能力。
较佳地,所述核心网络节点或ProSe Function在确定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时,进一步根据所述UE接入的无线网络节点或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的D2D能力进行。
较佳地,在所述核心网络节点或ProSe Function确定出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UE接收所述核心网络节点或ProSe Function发送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所述接收UE发送的D2D请求前,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所述UE根据接收的自身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和从小区广播获取的网络是否支持D2D业务,决定是否向网络发起D2D请求。
较佳地,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包括: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D2D通信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本机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共享资源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专享资源的D2D、是否允许UE使用D2D组通信、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多通信、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一通信、是否允许UE使用直通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中继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和/或是否允许UE使用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和/或,
所述UE支持的D2D能力包括:UE是否支持D2D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本机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组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一对多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一对一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直通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通过中继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和/或是否支持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
较佳地,所述无线网络节点支持的D2D能力包括: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本机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组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一对多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一对一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直通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通过中继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和/或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包括:
目标无线网络节点从UE的源无线网络节点获取并保存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在接收所述UE发送的D2D请求后,根据保存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
较佳地,所述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包括: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通信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本机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组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多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一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直通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中继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和/或是否允许UE使用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
较佳地,从源无线网络节点获取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较佳地,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是对应于PLMN的;对于同一UE,获取不同PLMN下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包括:D2D信息获取单元、存储单元和接入控制单元;
所述D2D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并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
所述接入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UE发送的D2D请求后,根据所述存储单元保存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包括: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支持对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避免没有签约UE使用D2D业务,还减少D2D请求过程中的信令开销。在接入控制方面,在UE空闲和连接态的移动性场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本发明为D2D接近服务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体验,满足公共安全和社交网络领域特色的通信业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目前支持UE接入控制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一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二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三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一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二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三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五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六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七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方法的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以eNB作为无线网络节点、以MME作为核心网络节点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中提供的UE接入控制方法中,获取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并且保存相应信息;当接收到UE发出的D2D请求后,可以直接根据保存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进行接入控制,而不需要每次收到D2D请求后都要再请求MME或ProSe Function进行鉴权判断是否可以接入。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避免没有签约UE使用D2D业务,另一方面还减少D2D请求过程中的信令开销。其中,获取并保存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的eNB为UE接入的eNB或UE切换的目标eNB。
具体地,可以从MME、ProSe Function或UE的源eNB获取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下面通过三个流程说明eNB获取UE是否允许D2D业务信息的三种方式。
图2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一的总体流程示意图,其中,eNB从MME获取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MME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告知UE接入的eNB或目标eNB。UE接入的eNB或目标eNB保存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MME可以通过初始UE上下文请求、UE上下文修改请求、切换请求、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其他S1消息告知eNB所述信息。
具体的,MME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UE的D2D业务的签约信息或UE上每个应用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确定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MME可以从HSS或者ProSe Function得到UE是否可以使用D2D业务的签约信息。
具体的,D2D业务可以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业务或多个业务的组合:D2D业务,D2D发现业务,D2D通信业务,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业务,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业务,本机的D2D发现业务(指UE广播本机的信息的D2D发现业务),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业务(指UE广播目标UE信息的D2D发现业务),UE共享资源的D2D业务,UE专享资源的D2D业务,D2D组通信,D2D一对多通信,D2D一对一通信,直通的D2D业务,通过中继的D2D业务,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集中调度(基站或中继或中心UE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或分布式资源获取(UE自行从资源池中选择资源)的D2D业务。
具体的,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为是否允许的D2D业务,通用的可以为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包含D2D发现和D2D通信),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是否允许UE使用D2D发现和/或D2D通信业务,也可以把是否允许UE使用的D2D发现业务和/或D2D通信业务按照上述D2D业务进行细分。
相应的,MME发送给基站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可以是通用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包含D2D发现和D2D通信)的信息,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是否允许UE使用D2D发现和D2D通信业务的信息,也可以把是否允许UE使用的D2D发现业务和/或D2D通信业务按照上述D2D业务进行细分的信息。
在发送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具体信息形式可以是UE允许的D2D业务信息或UE禁止的D2D业务信息。
具体的,UE支持的D2D能力是UE使用D2D业务所需的能力:可以是通用的是否支持D2D的能力(包含D2D发现能力和D2D通信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是否支持D2D发现的能力和是否支持D2D通信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是否支持获取共享资源的D2D能力和是否支持获取专享资源的D2D能力;也可以把UE是否支持的D2D能力按照是否支持上述D2D业务进行能力的细分。
另外,优选地,MME还可以进一步结合UE接入的eNB或目标eNB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
具体的,eNB支持的D2D能力是支持UE请求的D2D业务所需的能力:可以通用的是否支持D2D的能力(包含D2D发现能力和D2D通信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分为是否支持D2D发现的能力和是否支持D2D通信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是否支持为UE的D2D业务分配共享资源的能力,是否支持为UE的D2D业务分配专享资源的能力;也可以把eNB是否支持的D2D能力按照是否支持上述D2D业务进行能力的细分。
eNB保存从MME收到的信息,用于根据相应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
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是基于PLMN的,需基于不同的PLMN告知eNB 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UE在每个PLMN下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可以不相同,也可以相同。
步骤202:eNB收到UE发起的D2D请求,可以是D2D业务请求或D2D资源分配请求或D2D资源激活请求。
进一步的,UE向eNB发起D2D业务请求时,指示D2D业务的类型。
步骤203:eNB根据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UE切换完成后,切换的目标eNB成为UE接入的eNB,该eNB才能对UE发起的D2D请求进行处理。因此,无论步骤201中是UE接入的eNB还是切换时的目标eNB接收并保存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在本步骤中进行接入控制时,都将成为UE接入的eNB。eNB判断UE的请求的业务是否为UE允许的业务。如果允许,eNB继续执行后续的过程,可以是:向MME发送UE的D2D业务请求,或为UE分配请求的D2D资源,或为UE激活D2D资源;如果不允许,则拒绝UE的请求。
另外,eNB可以进一步结合eNB支持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
至此,本申请中图2所示的一种UE接入控制方法的总体流程结束。
图3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二流程示意图。在该方法中,由切换的源eNB通知目标eNB,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UE切换过程中,源eNB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告知目的eNB,eNB进行保存。
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与步骤2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支持的D2D能力与步骤2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与步骤2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目的eNB保存所述从源eNB收到的信息。切换完成后目的eNB成为UE的服务基站。所以下述步骤中的基站都是目的基站,即切换完成后服务于UE的基站。
步骤302至步骤303与步骤202至203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至此,本申请中图3所示的一种UE接入控制方法的总体流程结束。
图4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三流程示意图。在该方法中,由ProSeFunction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通知给UE接入的eNB或目标eNB。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ProSe Function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通过MME告知UE接入的eNB或目标eNB。
具体的,ProSe Function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
具体的,ProSe Function可以从MME、eNB或UE获取UE支持的D2D能力。MME、eNB或UE可以在向ProSe Function发送UE相关的D2D消息时携带UE支持的D2D能力。
具体的,ProSe Function还可以进一步结合接入的eNB或目标eNB支持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
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与步骤2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支持的D2D能力与步骤2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eNB支持的D2D能力与步骤2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与步骤201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2至步骤403与步骤202至步骤203中所述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至此,本申请中图4所示的一种UE接入控制方法的总体流程结束。
上述即为本申请提供的支持UE接入控制的总体方法,其中可以通过三个不同的实体将UE释放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发送给UE接入的eNB。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针对这三种基本方法流程分别进行详细描述。
图5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方法的实施例一示意图。MME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如步骤201所述。MME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告知UE接入的eNB,该eNB根据收到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本实施例用于对前述图2所示的总体方法进行详细描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UE与eNB之间建立RRC连接。
步骤502,UE向MME发起附着请求或位置更新请求(TAU请求)或者业务请求。所述消息可以携带UE支持的D2D能力,UE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所述。
步骤503,MME从HSS或ProSe Function获取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并根据该业务签约信息决定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
其中,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如步骤201所述。MME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决定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MME在决定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时候还可以考虑UE支持的D2D能力,UE支持的D2D能力与步骤201所述相同。
步骤504,MME将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指示信息发送给UE接入的eNB。
具体地,可以通过初始UE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或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或下行NAS传送消息或新的S1消息发送给UE接入的eNB。UE接入的eNB收到后,保存UE允许或禁止D2D业务的指示信息。MME也可以在允许UE使用D2D业务时才将相应的指示信息给eNB。具体的指示信息与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505,UE接入的eNB向MME返回初始UE上下文建立响应或UE上下文修改响应或新的S1消息作为响应。
步骤506,MME向UE发送附着接受或TAU接受或业务接受。
在这一步骤中,MME可以将允许或禁止UE发起的D2D业务的指示信息发送给UE。具体的指示信息与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UE可以根据所述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指示信息和从小区广播中获取的网络是否支持D2D业务决定是否向网络发起请求。
步骤507,UE向MME返回附着完成或TAU完成。
至此,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结束。
图6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二示意图。UE在eNB间X2切换时,源eNB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告知目标eNB,eNB根据收到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本实施例用于对前述图3所示的总体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源eNB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指示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目的eNB保存从源eNB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
具体的指示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与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所述切换请求可以是UE与网络间承载的切换或D2D业务的切换或D2D业务与UE与网络承载一起的切换。
目的eNB保存从源eNB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
步骤602,目标eNB向源eNB返回切换响应。
步骤603,源eNB对UE发送RRC重配置请求。
步骤604,UE向目标eNB返回RRC配置完成。
步骤605,目标eNB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
步骤606,MME向目标eNB发送路径转换确认。
在切换完成后,目标eNB即成为UE接入的eNB。该eNB可以根据保存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对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另外,该eNB在进行接入控制时还可以进一步根据自身支持的D2D能力进行。具体eNB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中所述。
步骤607,目标eNB向源eNB发送UE上下文释放。
至此,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结束。
图7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三示意图。UE在eNB间X2切换时,MME或ProSe Function通过MME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告知目标eNB,eNB根据收到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给出了在X2切换过程中由MME或ProSeFunction通过MME通知eNB UE是否允许D2D业务信息的具体实现,即对应于前述图2和图4所示总体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实现。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源eNB向目标eNB发起切换请求。
步骤702,目标eNB向源eNB返回切换响应。
步骤703,源eNB对UE发送RRC重配置请求。
步骤704,UE向目标eNB返回RRC配置完成。
步骤705,目标eNB向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MME收到路径转换请求后,有两种方法通知目标eNB指示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分别为步骤706和步骤707至步骤709。
步骤706,MME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确定UE的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另外,MME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目标eNB支持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
确定UE的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后,MME向目标eNB返回路径转换确认时或发送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或通过新的S1消息,指示UE的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
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eNB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的指示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与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目标eNB保存从MME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在切换完成后,该目标eNB成为UE接入的eNB,该eNB可以根据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
至此,第一种通知目标eNB UE是否允许D2D业务信息的方式结束。在MME向目标eNB反馈路径转换确认后,直接执行步骤710。
步骤707,MME收到路径转换请求后,向ProSe Function发送路径更新通知,通知ProSe Function UE切换到目标eNB下。另外,MME还可以进一步向ProSe Function指示目标eNB支持的D2D能力。
步骤708,ProSe Function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确定UE的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另外,ProSe Function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目标eNB支持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
确定UE的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后,ProSe Function向MME发送UE的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
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eNB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709,MME向目标eNB返回路径转换确认时,指示UE的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
目标eNB保存从MME收到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在切换完成后,该目标eNB成为UE接入的eNB,该eNB可以根据收到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
步骤710,目标eNB向源eNB发送UE上下文释放。
至此,第二种通知目标eNB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信息的方式结束。
实施例三相比实施例二的方法在后向兼容性上具有以下好处:当源eNB不支持D2D能力,而目标eNB支持D2D能力时,在X2切换过程中,源eNB不会把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告知目标eNB,此时通过MME将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告知目标eNB就显得特别必要。
图8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四示意图。UE在eNB间X2切换时,源eNB和MME均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告知目标eNB,目标eNB根据收到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源eNB通过X2切换请求消息发送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给目标eNB。
本步骤的具体操作与步骤601相同。
步骤802,目标eNB发送切换响应消息给源eNB。
步骤803,源eNB发送RRC重配置请求消息给UE。
步骤804,UE发送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给目标eNB。
步骤805,目标eNB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消息给MME。
步骤806,MME发送路径转换请求响应给目标eNB,MME通过S1路径转换确认消息发送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给目标eNB,具体操作与步骤707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处理中,源eNB和MME会先后向目标eNB发送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在目标eNB收到从UE来的RRC重配置完成消息但还没有收到MME来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即目标eNB仅收到源eNB发送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还没有收到MME发送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时,如果目的eNB收到从UE来的D2D请求,目标eNB可以根据从源基站收到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在目标eNB收到从MME来的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如果目标eNB从源eNB收到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和从MME收到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不一致,目标eNB应该以收到MME发送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为准,即将从MME发送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替代从源eNB发送的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得目标eNB及时从源基站得到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同时在源基站不支持D2D业务的时候目的eNB能够从MME得到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
图9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五示意图。UE在eNB间S1切换时,MME或ProSe Function通过MME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告知目标eNB,eNB根据收到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给出了在S1切换过程中由MME或ProSeFunction通过MME通知eNB UE是否允许D2D业务信息的具体实现,即对应于前述图2和图4所示总体方法的另一种具体实现。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源eNB向MME发起切换要求。
有三种方式可以用于通知目标eNB 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分别为步骤902,步骤903至步骤905和步骤911至步骤913。下面对三种方式分别进行介绍。
步骤902,MME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确定UE的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另外,MME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目标eNB支持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
MME向目标eNB发起切换请求,指示UE是否允许的D2D业务的信息。
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eNB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的指示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与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目标eNB保存从MME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在切换完成后,该目标eNB成为UE接入的eNB,该eNB可以根据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
至此,第一种通知目标eNB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信息的方式结束,接下来执行步骤906。
步骤903,MME收到路径转换请求后,向ProSe Function发送路径更新通知,通知ProSe Function UE切换到目标eNB下。另外,MME还可以进一步向ProSe Function指示目标eNB支持的D2D能力。
步骤904,ProSe Function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确定UE的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另外,ProSe Function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目标eNB支持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
确定UE的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后,ProSe Function向MME发送UE的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
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eNB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905,MME向目标eNB发起切换请求,指示UE是否允许的D2D业务的信息。
目标eNB保存从MME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在切换完成后,该目标eNB成为UE接入的eNB,该eNB可以根据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
至此,第二种通知目标eNB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信息的方式结束,接下来执行步骤906。
步骤906,目标eNB向MME发送切换响应。
步骤907,MME向源eNB发送切换命令。
步骤908,源eNB向UE发送RRC重配置命令。
步骤909,UE向目标eNB发送重配置完成。
步骤910,目标eNB向MME发送切换通知,通知切换完成。
接下来,介绍第三种通知目标eNB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信息的方式:
步骤911,MME收到切换通知后,向ProSe Function发送路径更新通知,通知ProSeFunction UE切换到目标eNB下。另外,MME还可以进一步向ProSe Function指示目标eNB支持的D2D能力。
步骤912,ProSe Function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确定UE的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另外,ProSe Function还可以进一步结合目标eNB支持的D2D能力判断UE是否允许D2D业务。
确定UE的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后,ProSe Function向MME发送UE的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
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UE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eNB支持的D2D能力如步骤20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913,MME向目标eNB发送UE是否允许的D2D业务的信息,可以通过UE上下文修改请求或新的S1消息发送。
目标eNB保存从MME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在切换完成后,该目标eNB成为UE接入的eNB,该eNB可以根据收到的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
至此,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结束。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六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对UE发起D2D请求后,UE接入的eNB对UE进行接入控制的处理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地,UE向eNB发起D2D资源分配请求,根据eNB是否保存有UE支持D2D业务的相关信息,eNB可以有如下三种不同的处理操作:
一、如果eNB已经获知UE允许或禁止发起D2D业务的信息,则根据UE允许或禁止发起D2D业务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对UE请求且被允许发起D2D业务,则为UE分配资源,如果不允许,则拒绝UE的请求。为步骤901至步骤903;
二、如果eNB中无UE是否允许发起D2D业务的信息,则eNB可以向MME转发UE的D2D请求,MME根据UE的签约信息鉴权通过后,对支持D2D的eNB,指示eNB为所述D2D业务分配所需资源,如果不允许,则拒绝所述请求。同时,MME可以将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告知eNB,为步骤904至步骤909;
三、如果eNB中无UE是否允许发起D2D业务的信息,则eNB向MME发送UE的D2D请求,MME可以有如下两种处理:1)向ProSe Function发送UE的D2D请求2)MME进一步根据eNB支持的D2D能力判断eNB能够支持所述D2D请求后再向ProSe Function发送;无论执行上述1)或2)的处理后,继续进行如下操作:ProSe Function根据UE签约信息鉴权通过后,指示给MME,MME再指示eNB为所述D2D业务分配所需资源,如果不允许,则拒绝所述请求。同时,ProSeFunction可以将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告知MME,MME再告知eNB,步骤1010至步骤1018。
如上所述,当UE向eNB请求D2D资源分配时,若eNB已经保存了UE支持D2D业务的相关信息,可以直接进行资源控制。若eNB当前未保存UE支持D2D业务的相关信息,向MME或ProSe Function请求进行资源控制,再按照接收的指示进行资源分配,并且在MME或ProSeFunction指示eNB时,可以发送UE是否支持D2D业务的信息,用于后续的UE接入控制。上述具体处理流程如图10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1,UE向eNB发送D2D请求,请求对D2D业务进行配置。eNB根据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对UE进行接入控制,对不允许的D2D请求,进行拒绝,对允许的D2D请求,完成相应的D2D配置向UE发送D2D请求接受。
步骤1002,eNB向UE发送D2D请求接受,将相应的D2D配置告知UE。进一步的,eNB还可以将UE支持或禁止的D2D业务的情况告知UE,指示UE是否仅发起允许的D2D业务。
步骤1003,UE向eNB返回D2D请求完成。
步骤1004,UE向eNB发送D2D请求,请求对D2D业务进行配置。eNB中无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如UE由空闲态下发起D2D请求时)。则eNB向MME发送D2D请求,可以通过初始UE消息或,新的S1消息发送。同时,eNB还可以进一步向MME指示其支持的D2D能力。
步骤1005,MME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对UE的D2D请求进行鉴权,只有允许的D2D业务才能鉴权通过。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如步骤201所述。在鉴权同时,MME可以进一步考虑根据eNB的D2D能力判断是否允许UE的D2D请求,只有eNB能力支持D2D请求才能鉴权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D2D请求中包含UE的D2D能力,MME可以再鉴权时进一步根据UE的D2D能力进行鉴权。UE的D2D能力如步骤201所述。
步骤1006,对鉴权通过的D2D请求,MME向eNB发送D2D请求接受,要求eNB对UE请求的D2D业务进行配置,否则进行拒绝UE的D2D请求。同时,MME还可以将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告知eNB,UE是否允许的D2D业务如步骤201所述。MME可以通过初始UE上下文建立请求或D2D请求接受或新的S1消息或向eNB发送所述信息。eNB收到后保存UE是否允许的D2D信息。
步骤1007至步骤1008与步骤1002至步骤100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09,eNB完成配置后向MME返回初始UE上下文建立响应或D2D请求完成或新的S1消息。
步骤1010,UE向eNB发送D2D请求,请求对D2D业务进行配置。eNB中无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如UE由空闲态下发起D2D请求时。则eNB向MME发送D2D请求,可以通过初始UE消息或,新的S1消息发送。
步骤1011,MME向ProSe Function发送UE的D2D请求。
进一步的,MME可以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鉴定UE的D2D请求,只有允许的D2D业务才能被鉴权通过。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如步骤201所述。MME将鉴权通过的D2D请求再向ProSe Function转发。在鉴权同时,MME进一步考虑根据eNB的D2D能力判断是否允许UE的D2D请求,只有eNB能力支持D2D请求才能被鉴权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D2D请求中包含UE的D2D能力,MME可以在鉴权时进一步根据UE的D2D能力进行鉴权。UE的D2D能力如步骤201所述。
步骤1012,ProSe Function根据UE的D2D业务的签约信息对UE的D2D请求进行鉴权,UE的D2D业务的签约信息如步骤201所述。
步骤1013,对鉴权通过的D2D请求,ProSe Function向MME发送D2D请求接受,要求对UE请求的D2D业务进行资源配置。进一步的,ProSe Function可以提供相应的D2D配置,如D2D标识。同时,ProSe Function还可以将UE允许和/或禁止的D2D业务信息告知MME,UE允许和/或禁止的D2D业务信息如步骤201所述。ProSe Function可以通过D2D请求接受或新的ProSe Function与MME间的消息或向MME发送所述信息。
步骤1014,MME向eNB发送D2D请求接受,要求eNB对UE请求的D2D业务进行资源配置或监听配置。进一步的,MME可以提供相应的D2D配置,如D2D标识。同时,MME还可以将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的信息告知eNB,UE允许和/或禁止的D2D业务信息如步骤201所述。MME可以通过初始UE上下文建立请求或D2D请求接受或新的S1消息或向eNB发送所述信息。eNB收到后保存UE允许或禁止的D2D业务信息。
步骤1014至步骤1015与步骤1002至步骤1003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1016,eNB完成配置后向MME返回初始UE上下文建立响应或D2D请求完成或新的S1消息。
步骤1017,MME收到eNB的响应后向ProSe Function返回D2D请求完成或新的ProSeFunction与MME间的消息。
至此,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结束。
图11为本发明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实施例七示意图。UE在向ProSeFunction注册或状态更新时,ProSe Function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判断UE是否允许发起相应D2D业务或是否允许为UE分配D2D业务所需资源。ProSe Function将所述信息告知UE接入的MME,MME再告知UE接入的eNB。本实施例用于对前述图4所示的总体方法进行描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1,UE向ProSe Function发起D2D注册请求或状态更新请求,ProSeFunction根据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对UE进行鉴权。
进一步的,D2D注册请求或状态更新请求中包含UE支持的D2D能力,在ProSeFunction鉴权的同时,ProSe Function可以进一步考虑UE的D2D能力进行鉴权,只有UE支持的D2D请求才能鉴权通过。
步骤1102,对鉴权通过的UE,ProSe Function向MME指示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如步骤201所述。MME保存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步骤1103,MME将UE允许的D2D业务的信息指示给UE接入的eNB,可以通过初始UE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或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或新的S1消息发送给eNB。eNB收到后,保存UE是否允许D2D的信息。
步骤1104,UE接入的eNB向MME返回初始UE上下文建立响应或UE上下文修改响应或新的S1消息作为响应。
步骤1105,MME向ProSe Function返回响应。
步骤1106,ProSe Function向UE发送D2D注册响应或状态更新响应。在这一步骤中,ProSe Function可以将允许UE发起的D2D业务发送给UE。UE根据所述允许D2D业务和网络是否支持D2D业务决定是否向网络发起请求。
步骤1107,UE向ProSe Function返回D2D注册完成或状态更新完成。
至此,本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结束。
上述即为本申请提供的UE接入控制方法的具体实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接入控制方法。该基站设备的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D2D信息获取单元、存储单元和接入控制单元。
其中,D2D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并保存在存储单元中。接入控制单元,用于在接收到UE发送的D2D请求后,根据存储单元保存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对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
由以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支持对UE的D2D请求进行入控制,还减少D2D请求中的信令开销。在接入控制方面,在UE空闲和连接态的移动性场景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本发明为D2D接近服务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络体验,满足公共安全和社交网络领域特色的通信业务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无线网络节点接收源无线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目标无线网络节点从核心网络节点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目标无线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包括: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通信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本机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组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多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一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直通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中继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和/或是否允许UE使用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包括:UE允许的D2D业务信息或UE禁止的D2D业务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时进一步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支持的D2D能力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X2切换请求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在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又收到第二消息时,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进行替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或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是所述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确定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之后发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是所述核心网络节点从HSS或ProSe Function获取的;和/或,
所述UE支持的D2D能力是所述核心网络节点从UE获取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是所述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UE接入的无线网络节点或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的D2D能力进行确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核心网络节点确定出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由所述核心网络节点发送给所述UE;
所述接收UE发送的D2D请求前,是否向网络发起D2D请求由所述UE根据接收的自身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和从小区广播获取的网络是否支持D2D业务来决定。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包括: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D2D通信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本机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共享资源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专享资源的D2D、是否允许UE使用D2D组通信、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多通信、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一通信、是否允许UE使用直通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中继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和/或是否允许UE使用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和/或,
所述UE支持的D2D能力包括:UE是否支持D2D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本机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组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一对多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一对一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直通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通过中继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和/或是否支持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节点支持的D2D能力包括: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本机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组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一对多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一对一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直通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通过中继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和/或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是对应于PLMN的;对于同一UE,获取不同PLMN下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15.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无线网络节点设备为目标无线网络节点,包括:D2D信息获取单元和接入控制单元;
所述D2D信息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源无线网络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从核心网络节点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所述接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和/或第二消息,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包括: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通信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本机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组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多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一通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直通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中继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信息、是否允许UE使用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和/或是否允许UE使用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包括:UE允许的D2D业务信息或UE禁止的D2D业务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时进一步根据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支持的D2D能力进行。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X2切换请求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在接收到第一消息之后又收到第二消息时,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消息,对所述UE的D2D请求进行接入控制进行替换。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息为UE上下文修改请求消息或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消息是所述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和/或UE支持的D2D能力确定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之后发送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是所述核心网络节点从HSS或ProSe Function获取的;和/或,
所述UE支持的D2D能力是所述核心网络节点从UE获取的。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是所述核心网络节点根据所述UE接入的无线网络节点或所述目标无线网络节点的D2D能力进行确定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核心网络节点确定出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由所述核心网络节点发送给所述UE;
所述接收UE发送的D2D请求前,是否向网络发起D2D请求由所述UE根据接收的自身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和从小区广播获取的网络是否支持D2D业务来决定。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的D2D业务签约信息包括: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D2D通信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本机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共享资源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专享资源的D2D、是否允许UE使用D2D组通信、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多通信、是否允许UE使用D2D一对一通信、是否允许UE使用直通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中继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是否允许UE使用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和/或是否允许UE使用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和/或,
所述UE支持的D2D能力包括:UE是否支持D2D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本机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的能力、UE是否支持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组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一对多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D2D一对一通信的能力、UE是否支持直通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通过中继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能力、UE是否支持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和/或是否支持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
27.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节点支持的D2D能力包括: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发现其他UE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被其他UE发现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本机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指定目标UE的D2D发现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共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专享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组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一对多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D2D一对一通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直通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通过中继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通过网络辅助的D2D业务的能力、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集中调度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和/或无线网络节点是否支持获取分布式资源的D2D业务的能力。
2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网络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是对应于PLMN的;对于同一UE,获取不同PLMN下的所述UE是否允许D2D业务的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08067.XA CN111641998B (zh) | 2014-03-14 | 2014-09-01 |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
CN201410440540.1A CN104918299B (zh) | 2014-03-14 | 2014-09-01 |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
KR1020157017512A KR102294659B1 (ko) | 2014-03-14 | 2015-03-16 | Ue 액세스 제어를 지원하는 방법 |
US14/758,384 US9788248B2 (en) | 2014-03-14 | 2015-03-16 | Method for supporting UE access control |
PCT/KR2015/002534 WO2015137787A1 (en) | 2014-03-14 | 2015-03-16 | Method for supporting ue access control |
EP15729742.5A EP2941923B1 (en) | 2014-03-14 | 2015-03-16 | Method for supporting ue access control |
EP16202812.0A EP3157293B1 (en) | 2014-03-14 | 2015-03-16 | Method for supporting ue access control |
US15/711,485 US10149216B2 (en) | 2014-03-14 | 2017-09-21 | Method for supporting UE access contro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96645X | 2014-03-14 | ||
CN201410096645 | 2014-03-14 | ||
CN2014101011855 | 2014-03-18 | ||
CN201410101185 | 2014-03-18 | ||
CN201410440540.1A CN104918299B (zh) | 2014-03-14 | 2014-09-01 |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08067.XA Division CN111641998B (zh) | 2014-03-14 | 2014-09-01 |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18299A CN104918299A (zh) | 2015-09-16 |
CN104918299B true CN104918299B (zh) | 2020-04-17 |
Family
ID=540721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08067.XA Active CN111641998B (zh) | 2014-03-14 | 2014-09-01 |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
CN201410440540.1A Active CN104918299B (zh) | 2014-03-14 | 2014-09-01 |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08067.XA Active CN111641998B (zh) | 2014-03-14 | 2014-09-01 |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788248B2 (zh) |
EP (2) | EP2941923B1 (zh) |
KR (1) | KR102294659B1 (zh) |
CN (2) | CN111641998B (zh) |
WO (1) | WO201513778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52097A1 (ja) | 2015-03-20 | 2016-09-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車両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サーバ装置、メッセージ送信方法、車両関連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可読媒体 |
CN106470389A (zh) * | 2015-08-21 | 2017-03-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基站 |
KR20180088364A (ko) * | 2015-12-01 | 2018-08-03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무선 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CN105744549B (zh) * | 2016-02-03 | 2019-06-11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终端和系统 |
US11284239B2 (en) * | 2016-02-15 | 2022-03-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entral node management of UE context |
US10728748B2 (en) | 2016-03-24 | 2020-07-28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establishing a peer-to-peer conn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0172044B2 (en) * | 2016-03-24 | 2019-01-01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communication over a peer-to-peer connec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0142844B2 (en) * | 2016-03-25 | 2018-11-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horizing pedestrian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605266B (zh) * | 2016-03-31 | 2020-09-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EP3445088B1 (en) | 2016-05-13 | 2020-04-01 | KYOCERA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roximity-based service information during handover |
CN108605251B (zh) * | 2016-06-22 | 2021-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路径变更方法及设备 |
CN109831933B (zh) * | 2016-08-10 | 2023-07-04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可穿戴和iot设备的功率有效d2d通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WO2018059701A1 (en) * | 2016-09-29 | 2018-04-05 | Huawei Technologies Duesseldorf Gmbh | Sidelink-assisted handover in cellular networks |
CN108702638B (zh) * | 2018-01-31 | 2021-10-15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人驾驶飞行器uav能力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839299B (zh) * | 2018-08-16 | 2022-04-0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
US11464024B2 (en) * | 2020-02-21 | 2022-10-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sharing sidelink resource |
CN113498055B (zh) * | 2020-03-20 | 2022-08-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接入控制方法及通信设备 |
CN112243223A (zh) * | 2020-10-19 | 2021-01-19 | 深圳市中诺通讯有限公司 | 中心网络节点分配d2d通信的方法及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7901A (zh) * | 2012-09-12 | 2013-01-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的发现、发现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3139930A (zh) * | 2011-11-22 | 2013-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建立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3167613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d2d传输列表信息发送方法和系统 |
WO2013109040A1 (ko) * | 2012-01-16 | 2013-07-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근접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379654A (zh) * | 2012-04-17 | 2013-10-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D2D终端接入控制方法、D2D终端、eNB和MME |
CN103581890A (zh) * | 2012-08-08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42614B (zh) * | 2008-11-27 | 2014-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用户接入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
WO2011038359A2 (en) * | 2009-09-26 | 2011-03-3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Providing services at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dge |
CN102088681B (zh) * | 2009-12-03 | 2014-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语音呼叫连续性业务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2104921B (zh) * | 2009-12-18 | 2014-04-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切换时接近指示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02244908B (zh) * | 2010-05-10 | 2015-10-2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支持终端移动性的切换方法 |
CN102340844A (zh) * | 2010-07-15 | 2012-02-01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切换过程中确定目标基站的方法、ue及mme |
WO2012048464A1 (en) * | 2010-10-14 | 2012-04-19 | Nokia Corporation | Device to device and connection mode switching |
WO2012061993A1 (en) * | 2010-11-12 | 2012-05-18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
WO2012170794A1 (en) * | 2011-06-10 | 2012-12-1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neighbor discovery |
CN102958066B (zh) * | 2011-08-31 | 2017-09-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D2d终端通信方法和设备 |
CN103037450B (zh) * | 2011-09-29 | 2017-0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模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037463B (zh) * | 2011-09-30 | 2020-04-17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支持ue切换的方法 |
RU2581622C2 (ru) * | 2011-10-03 | 2016-04-20 | Интел Корпорейшн | Механизмы одноранговой (d2d)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
GB2496153B (en) * | 2011-11-02 | 2014-07-02 | Broadcom Corp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CN103096503B (zh) * | 2011-11-04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匹配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
CN103096396A (zh) * | 2011-11-07 | 2013-05-08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异构网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3209412B (zh) * | 2012-01-17 | 2016-03-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建立设备到设备连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B2499458B (en) * | 2012-02-20 | 2014-03-26 | Broadcom Corp |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device-to-device operator identification |
JP2015520556A (ja) * | 2012-04-27 | 2015-07-16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近接データパスセットアップ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EP3496334B2 (en) * | 2012-04-27 | 2023-11-08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 discovery procedures |
CN103391566B (zh) * | 2012-05-09 | 2018-03-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优化方法及装置 |
US8934437B2 (en) * | 2012-05-11 | 2015-01-13 | Intel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establish a device-to-device (D2D) connection in a 3GPP-LTE network using a distributed channel scan |
US10045386B2 (en) * | 2012-05-31 | 2018-08-0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mobility in wireless systems |
CN103533500A (zh) * | 2012-07-04 | 2014-01-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临近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系统 |
EP2880955B1 (en) * | 2012-08-03 | 2021-03-31 | Apple Inc. | Method for enabl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WO2014031713A1 (en) | 2012-08-21 | 2014-02-2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Enhanced higher layer discovery methods for proximity services |
US10531269B2 (en) * | 2012-11-01 | 2020-01-07 | Intel Corporation | Network assist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for peer-to-peer applications |
KR101944099B1 (ko) * | 2012-12-06 | 2019-04-1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셀룰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바이스간 직접통신을 위한 디스커버리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40171062A1 (en) * | 2012-12-19 | 2014-06-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Wireless Devices,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Relay Assista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20140194115A1 (en) * | 2013-01-08 | 2014-07-10 |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for discovery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US9781556B2 (en) * | 2013-04-05 | 2017-10-03 | Intel Corporation | Network-assisted to direct device discovery switch |
CN103369585B (zh) * | 2013-04-24 | 2016-06-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快速建立d2d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596120B (zh) * | 2013-10-23 | 2017-01-25 | 浙江大学 | 宏蜂窝和小蜂窝异构网络中的d2d通信方法 |
CN103634812B (zh) * | 2013-11-27 | 2017-03-1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用户设备中继同小区设备到设备直传通信的方法 |
-
2014
- 2014-09-01 CN CN202010208067.XA patent/CN111641998B/zh active Active
- 2014-09-01 CN CN201410440540.1A patent/CN104918299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16 KR KR1020157017512A patent/KR102294659B1/ko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EP EP15729742.5A patent/EP2941923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WO PCT/KR2015/002534 patent/WO201513778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3-16 EP EP16202812.0A patent/EP3157293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3-16 US US14/758,384 patent/US978824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9-21 US US15/711,485 patent/US1014921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9930A (zh) * | 2011-11-22 | 2013-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连接建立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3167613A (zh) * | 2011-12-14 | 2013-06-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d2d传输列表信息发送方法和系统 |
WO2013109040A1 (ko) * | 2012-01-16 | 2013-07-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근접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379654A (zh) * | 2012-04-17 | 2013-10-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D2D终端接入控制方法、D2D终端、eNB和MME |
CN103581890A (zh) * | 2012-08-08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2857901A (zh) * | 2012-09-12 | 2013-01-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终端的发现、发现处理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157293A1 (en) | 2017-04-19 |
EP2941923A4 (en) | 2016-01-20 |
CN111641998A (zh) | 2020-09-08 |
KR20160132756A (ko) | 2016-11-21 |
KR102294659B1 (ko) | 2021-08-30 |
CN111641998B (zh) | 2022-09-27 |
US20180014235A1 (en) | 2018-01-11 |
EP3157293B1 (en) | 2018-09-26 |
US10149216B2 (en) | 2018-12-04 |
WO2015137787A1 (en) | 2015-09-17 |
EP2941923A1 (en) | 2015-11-11 |
US9788248B2 (en) | 2017-10-10 |
CN104918299A (zh) | 2015-09-16 |
EP2941923B1 (en) | 2017-02-01 |
US20160255554A1 (en) | 2016-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18299B (zh) | 一种支持ue接入控制的方法 | |
US1179272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core network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4812070B (zh) | 一种ue资源维护和释放的方法和设备 | |
JP2022119961A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でアクセス及び移動性管理機能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KR102214650B1 (ko) | 사용자 장치(ue) 사이에서 장치간 통신을 구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사용자 장치 | |
KR102212819B1 (ko) | 디바이스간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 |
EP2884778B1 (en) |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source dele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US20160007185A1 (en) | Terminal Registration Method, Terminal Discovery Methods, Terminals and Devices | |
WO2019023857A1 (en) | METHODS AND COMPUTER DEVICE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DEVICE DEVICE COMMUNICATION USING AGGREGATION OF LATERAL BINDING CARRIERS | |
KR20120093072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이동성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KR20170029005A (ko) | 네트워크 공유를 기반으로 하는 장치 대 장치의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저장 매체 | |
US20170094495A1 (en) | Method for supporting proximity-based service configuring for ue | |
KR102444040B1 (ko) | 차량 인터넷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US20160353498A1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position management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JP6092822B2 (ja) | 移動局、基地局、規制制御方法及び報知情報送信方法 | |
GB2621109A (en) | Configuring a UE for multicase reception | |
CN103582083A (zh) | Lte网络共享时cdma网络的选择方法、终端和基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