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918266B - 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8266B
CN104918266B CN201410087677.3A CN201410087677A CN104918266B CN 104918266 B CN104918266 B CN 104918266B CN 201410087677 A CN201410087677 A CN 201410087677A CN 104918266 B CN104918266 B CN 1049182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erence
cell
cells
suspected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76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8266A (zh
Inventor
杨威
王强
段炼
宋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Group Inner Mongol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8767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8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8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8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8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8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话务统计数据;根据干扰带band4和band5的占比及话务量筛选干扰疑似小区;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干扰疑似小区的基站位置信息、方位角信息及邻区关系;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用户的迅速增长带来了移动通信网络规模的快速膨胀,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干扰水平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干扰问题一直是影响网络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干扰将导致呼叫失败、质差杂音、掉话等等问题,严重影响客户感知,是导致网络质量下降的非常关键的问题。干扰分为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下行干扰主要是网内的频率干扰,而上行干扰的种类非常多,主要为设备隐性故障造成的干扰、覆盖延伸设备的干扰、互调干扰、其他通信系统(如CDMA、GSM)干扰以及私装放大器干扰等,故障定位相对比较麻烦,工作量也大。
现有的上行外部干扰的分析,大多依赖于上行频率扫描数据,像FAS数据。但在网络测量期间,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采样点数不够、基站本身故障,以及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使得测量数据难以真实准确反映网络情况。同时不是所有的设备厂商都支持上行频率扫描测量功能,对于没有上行频率扫描测量功能的厂商,分析上行外部干扰的方法很有限,较为依赖技术人员经验及现场扫频仪数据,定位排查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话务统计数据;
根据干扰带band4和band5的占比及话务量筛选干扰疑似小区;
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干扰疑似小区的基站位置信息、方位角信息及邻区关系;
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
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话务统计数据;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干扰带band4和band5的占比及话务量筛选干扰疑似小区;
获得单元,用于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干扰疑似小区的基站位置信息、方位角信息及邻区关系;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
由上可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采集话务统计数据;根据干扰带band4 和band5的占比及话务量筛选干扰疑似小区;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干扰疑似小区的基站位置信息、方位角信息及邻区关系;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由此,本发明能够对网络进行核查,准确找出可能存在上行外部干扰的小区,且不受厂家设备的制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右上方时,计算源小区、目标小区与射线夹角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右下方时,计算源小区、目标小区与射线夹角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左上方时,计算源小区、目标小区与射线夹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左下方时,计算源小区、目标小区与射线夹角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采集话务统计数据;
这里,收集BSC的band统计,band统计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band1, band2,band3,band4和band5,在话务统计中,不同的设备厂家对应的counter 名称会不一样,但是意义是相同的。
步骤102、根据干扰带band4和band5的占比及话务量筛选干扰疑似小区;
具体的,计算band4和band5所占比例超过门限及话务量超过门限的小区。
本文中,各门限值为默认值,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
步骤103、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干扰疑似小区的基站位置信息、方位角信息及邻区关系;
步骤104、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
这里,所述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如图2所示,包括:
1041、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目标小区,所述干扰疑似小区为源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源小区的邻区;
具体的,以源小区所在基站为中心点,目标小区为源小区的邻区,只考虑 GSM900,且室内站不计算在内。
1042、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角关系;
这里,所述方位角关系是指两个小区的朝向关系,用于表征小区的特性;所述方位角关系分为:正对,侧对,同向和背向;
1043、根据经纬度判断目标小区与源小区的相对位置关系;
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可分为: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右上方和正上方;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右下方和正右方;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上方和正左方;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下方和正下方;
1044、针对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计算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方位角与经过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射线的夹角;
具体包括:A、画一条以源小区为起点经过目标小区的射线,对上述四种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计算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方位角与所画射线的夹角。以经度为X轴,纬度为Y轴建立二维坐标系,设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坐标分别为(LonA,LatA)和(LonB,LatB),在坐标(LonB,LatA)处作点P,并点P 到源小区的距离为d1,点P到目标小区的距离为d2,d1和d2为线段的长度,通过经纬度可计算出;令源小区方位角为α,目标小区的方位角为θ,α和θ为已知量,通过基础数据可得到;射线与Y轴的夹角为β,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为γ,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为δ。
B、根据所建的二维坐标系,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假设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都在北半球,则有:若LatB>=LatA并且LonB>=LonA, 则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右上方;若LatB>=LatA并且LonB=<LonA,则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左上方;若LatB=<LatA并且LonB>LonA,则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右下方;若LatB=<LatA并且LonB<LonA,则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左下方。
C、分别计算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为γ,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为δ:
1、当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右上方时,如图3所示,有β=arctan(d1/d2),当目标小区在源小区正上方时β=0;
若α≤β,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β-α,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α>β,且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α>β,且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2π-(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同理,
若θ≤β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β-θ,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θ>β,且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θ>β,且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2π-(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2、当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右下方时,如图4所示,有β=π-arctan(d1/d2)。当目标小区在源小区正右方时β=π/2;
若α≤β,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β-α,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α>β,且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α>β,且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2π-(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同理,
若θ≤β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β-θ,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θ>β,且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θ>β,且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2π-(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3、当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上方时,如图5所示,有β=arctan(d1/d2),当目标小区在源小区正左方时β=π/2;
若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π<α+β≤2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2π-(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α+β>2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2π,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同理,
若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π<θ+β≤2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2π-(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θ+β>2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2π,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4、当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下方时,如图6所示,有β=π-arctan(d1/d2),当目标小区在源小区正下方时β=π;
若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π<α+β≤2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2π-(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α+β>2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2π,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同理,
若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π<θ+β≤2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2π-(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θ+β>2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2π,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1045、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关系,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关系;
这里,所述方位关系是指两个小区地理位置关系。
具体的,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是在射线的同侧还是异侧,若夹角γ和δ均位于射线的右上方或者左下方,则为同侧,否则为异侧;
根据γ和δ的关系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方位关系,若:
同侧时满足:γ+(π-δ)≤π/2或者异侧时满足:γ+(π-δ)≤π/4,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是正对关系;
同侧时满足:π/2<γ+(π-δ)≤3π/4或者异侧时满足:π/4<γ+(π- δ)≤π/2,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为侧对关系;
同侧时满足:3π/4<γ+(π-δ)≤3π/2,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为同向关系;
同侧时满足:3π/2<γ+(π-δ)≤2π或者异侧时满足:π/2<γ+(π- δ)≤2π,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为背向关系。
1046、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距离及方位角关系,得到小区间的逻辑层次关系。
假设某地市的站间距为D,并综合考虑上述计算出的方位关系,给出小区间的逻辑层次关系,具体见表1:
表1
步骤105、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受干扰的可信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干扰是否连片,当该干扰疑似小区所受干扰是成片出现的,根据干扰的程度确定出干扰中心小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确定受干扰的可信度、确定出干扰中心小区包括:
1、提取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
这里,确定需要关注的目标小区,即疑似干扰小区有哪些周边小区需要重点关注,并根据上步的计算步骤给出目标小区与源小区的方位关系,包括同站,正对,侧对,同向和背向;干扰度超限是指同时要求每个频点的干扰度>频点干扰门限。
2、当干扰超限目标小区个数大于1时,判断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是否全是同站小区;
3、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若是则为外部干扰,且可信度为中;若否但是两者之和大于第二门限值,也为外部干扰,可信度低;所示第一门限值大于第二门限值;
4、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不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大小,提取干扰度最高的小区作为干扰中心小区;
这里,若是同时存在多个最大值,任取一个即可。
5、若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大于3个,且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其他小区均位于干扰中心小区的第一层,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
6、若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小于等于3个,或者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大于3个但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其他小区不均位于干扰中心小区的第一层,则分别计算中心小区逻辑关系,参见表1,满足第一层的小区的第一干扰度平均值E1,满足第二层的小区的第二干扰度平均值E2,满足第三层的小区的第三干扰度平均值E3,若E1>=E2>=E3成立,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
这里,参与干扰度平均值计算的小区均是干扰度超限小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
A.收集话统数据;
B.根据干扰带4-5的占比及话务量筛选干扰疑似小区;
C.输入干扰疑似小区的信息,此信息包括干扰疑似小区的基站位置信息,方位角信息及邻区关系;
D.根据上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
E.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干扰疑似小区是否是上行外部干扰,干扰是否连片及受干扰的可信度;
F.若是该干扰疑似小区所受干扰是成片出现的,根据干扰的程度确定出干扰中心小区。
步骤D中,根据小区基本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其方法如下:
获取源小区(干扰疑似小区)的目标小区:以源小区所在基站为中心点目标小区为源小区的邻区(只考虑GSM900,且室内站不计算在内),然后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角关系。方位角关系分为:正对,侧对,同向和背向。
根据经纬度判断目标小区与源小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可分为:
i.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右上方(包含目标小区在源小区正上方的情况);
ii.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右下方(包含目标小区在源小区正右方的情况);
iii.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上方(包含目标小区在源小区正左方的情况);
iv.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下方(包含目标小区在源小区正下方的情况);
画一条以源小区为起点经过目标小区的射线,对步骤b中的四种位置关系,分别计算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方位角与所画射线的夹角。
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关系,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关系。
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距离及方位角关系,给出小区间的逻辑层次关系。
所述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关系的步骤如下:
1)画一条以源小区为起点经过目标小区的射线,对步骤b中的四种位置关系,分别计算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方位角与所画射线的夹角。以经度为X轴,纬度为Y轴建立二维坐标系,设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坐标分别为(LonA,LatA)和(LonB,LatB),在坐标(LonB,LatA)处作点P,并另点P到源小区的距离为d1,点P到目标小区的距离为d2, 令源小区方位角为α,目标小区的方位角为θ,射线与Y轴的夹角为β,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为γ,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为δ。
2)根据步骤1)所建的二维坐标系,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假设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都在北半球,则有:若LatB>=LatA并且LonB>=LonA,则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右上方;若LatB>=LatA并且LonB=<LonA,则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左上方;若LatB=<LatA并且LonB>LonA,则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右下方;若LatB=<LatA并且LonB<LonA,则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左下方。
3)根据步骤1)和步骤2)分别计算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为γ,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为δ:
当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右上方时,有β=arctan(d1/d2)
·若α≤β,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β-α,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α>β,且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α>β,且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2π-(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同理,
·若θ≤β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β-θ,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θ>β,且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θ>β,且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2π-(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当目标小区位于源小区的右下方时,有β=π-arctan(d1/d2)
·若α≤β,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β-α,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α>β,且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α>β,且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2π-(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同理,
·若θ≤β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β-θ,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θ>β,且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θ>β,且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2π-(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当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上方时,有β=arctan(d1/d2),
·若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π<α+β≤2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2π-(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α+β>2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2π,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同理,
·若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π<θ+β≤2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2π-(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θ+β>2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2π,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当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下方时,有β=π-arctan(d1/d2),
·若α+β≤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π<α+β≤2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2π-(α+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α+β>2π,源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γ=(α+β)-2π,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同理,
·若θ+β≤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若π<θ+β≤2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2π-(θ+β),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左下方;
·若θ+β>2π,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δ=(θ+β)-2π,且夹角位于射线的右上方;
4)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是在射线的同侧还是异侧,若夹角γ和δ均位于射线的右上方或者左下方,则为同侧,否则为异侧;
5)根据γ和δ的关系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方位关系,若:
同侧时满足:γ+(π-δ)≤π/2或者异侧时满足:γ+(π-δ)≤π/4,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是正对关系;
同侧时满足:π/2<γ+(π-δ)≤3π/4或者异侧时满足:π/4<γ+(π-δ)≤π/2,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为侧对关系;
同侧时满足:3π/4<γ+(π-δ)≤3π/2,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为同向关系;
同侧时满足:3π/2<γ+(π-δ)≤2π或者异侧时满足:π/2<γ+(π-δ)≤2π,则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为背向关系;
步骤E中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及其周边小区的干扰情况,确定干扰疑似小区是否是上行外部干扰,干扰是否连片,如图7所示,方法如下:
1)提取疑似干扰小区的邻区,确定需要关注的目标小区(即疑似干扰小区有哪些周边小区需要重点关注),并根据上步的计算步骤给出目标小区与源小区的方位关系,包括同站,正对,侧对,同向和背向;
2)提取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同时要求每个频点的干扰度>频点干扰门限);
3)判断干扰超限目标小区个数是否大于1?若是,则继续,若否,则结束;
4)判断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是否全是同站小区?若是,则继续,若否,跳至步骤6);
5)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若是则为外部干扰,且可信度为中;若否但是两者之和大于第二门限值,也为外部干扰,可信度低;
6)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大小,提取干扰度最高的小区作为干扰中心小区;
7)若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大于3个,且干扰度大于门限值3的其他小区位于干扰中心小区的第一层,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若否,则继续;
8)分别计算中心小区逻辑关系满足第一层的小区的干扰度平均值E1,满足第二层的小区的干扰度平均值E2,满足第三层的小区的干扰度平均值E3;
若E1>=E2>=E3成立,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装置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801,用于采集话务统计数据;
筛选单元802,用于根据干扰带band4和band5的占比及话务量筛选干扰疑似小区;
获得单元803,用于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干扰疑似小区的基站位置信息、方位角信息及邻区关系;
第一确定单元804,用于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
这里,所述第一确定单元804,具体用于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目标小区,所述干扰疑似小区为源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源小区的邻区,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角关系,所述方位角关系分为:正对,侧对,同向和背向;
根据经纬度判断目标小区与源小区的相对位置关系;
具体可分为: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右上方和正上方;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右下方和正右方;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上方和正左方;目标小区在源小区的左下方和正下方;
针对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计算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方位角与经过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射线的夹角;
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关系,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关系;
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距离及方位角关系,得到小区间的逻辑层次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805,用于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805,还用于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受干扰的可信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805,还用于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干扰是否连片,当该干扰疑似小区所受干扰是成片出现的,根据干扰的程度确定出干扰中心小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805,具体用于提取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
当干扰超限目标小区个数大于1时,判断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是否全是同站小区,
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若是则为外部干扰,且可信度为中;若否但是两者之和大于第二门限值,也为外部干扰,可信度低;所示第一门限值大于第二门限值;
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不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大小,提取干扰度最高的小区作为干扰中心小区;
若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大于 3个,且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其他小区位于干扰中心小区的第一层,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
当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小于等于3个,分别计算中心小区逻辑关系满足第一层的小区的第一干扰度平均值 E1,满足第二层的小区的第二干扰度平均值E2,满足第三层的小区的第三干扰度平均值E3,若E1>=E2>=E3成立,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从KPI统计出发,结合小区基本信息,且包含了所有可能的覆盖范围与干扰情况,不会出现遗漏;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小区邻区关系,间隔层次,相对位置,方位角正对、侧对、同向、背向等多种因素,准确的得到小区干扰的核查范围,对小区上行外部干扰做出了具体核查,能够准确的反映出小区的干扰程度;利用小区间方位角关系及距离,解决了小区间相对的位置计算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核查和优化的准确性;本发明的优化范围可以通过设定不同的阈值条件,自由设定。同时根据判断的结果,给出干扰置信度,指导优化人员优先处理强干扰小区,减少对用户的影响;从实际运行结果看,本发明对判断GSM上行外部干扰的准确率较高,且不受厂家设备限制。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话务统计数据;
根据干扰带band4和band5的占比及话务量,筛选干扰疑似小区;
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干扰疑似小区的基站位置信息、方位角信息及邻区关系;
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
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及所述位置逻辑层次关系,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其中,所述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及所述位置逻辑层次关系,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逻辑层次关系提取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
当干扰超限目标小区个数大于1时,判断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是否全是同站小区,
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或第二门限值,若是则所述目标小区为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大于第二门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受干扰的可信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干扰是否连片,当该干扰疑似小区所受干扰是成片出现的,根据干扰的程度确定出干扰中心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包括:
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目标小区,所述干扰疑似小区为源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源小区的邻区;
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角关系;
根据经纬度判断目标小区与源小区的相对位置关系;
针对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计算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方位角与经过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射线的夹角;
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关系,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关系;
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距离及方位角关系,得到小区间的逻辑层次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具体包括:
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之和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门限值,若是则为外部干扰,且可信度为中;
若否但是两者之和大于第二门限值,也为外部干扰,可信度低;所述第一门限值大于第二门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还包括
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不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大小,提取所述干扰疑似小区中干扰度最高的小区作为干扰中心小区;
若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大于3个,且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其他小区均位于干扰中心小区的第一层,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
若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小于等于3个,或者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大于3个但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其他小区不均位于干扰中心小区的第一层,分别计算中心小区逻辑关系满足第一层的小区的第一干扰度平均值E1,满足第二层的小区的第二干扰度平均值E2,满足第三层的小区的第三干扰度平均值E3,若E1>=E2>=E3成立,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
7.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话务统计数据;
筛选单元,用于根据干扰带band4和band5的占比及话务量筛选干扰疑似小区;
获得单元,用于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干扰疑似小区的基站位置信息、方位角信息及邻区关系;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息确定干扰疑似小区与周边小区的位置逻辑层次关系;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及所述位置逻辑层次关系,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其中,所述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及所述位置逻辑层次关系,确定是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逻辑层次关系提取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
当干扰超限目标小区个数大于1时,判断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是否全是同站小区,
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或第二门限值,若是则所述目标小区为上行外部干扰的干扰疑似小区;其中,所述第一门限值大于第二门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受干扰的可信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通过干扰疑似小区周边小区的受干扰情况,确定干扰是否连片,当该干扰疑似小区所受干扰是成片出现的,根据干扰的程度确定出干扰中心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获取干扰疑似小区的目标小区,所述干扰疑似小区为源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源小区的邻区;
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角关系;
根据经纬度判断目标小区与源小区的相对位置关系;
针对各相对位置关系,分别计算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方位角与经过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射线的夹角;
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与射线的夹角关系,判断源小区与目标小区的方位关系;
根据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距离及方位角关系,得到小区间的逻辑层次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若是则为外部干扰,且可信度为中;若否但是两者之和大于第二门限值,也为外部干扰,可信度低;所述第一门限值大于第二门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当干扰度超限的目标小区不全是同站小区时,判断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干扰度大小,提取所述干扰疑似小区中干扰度最高的小区作为干扰中心小区;
若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大于3个,且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其他小区均位于干扰中心小区的第一层,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
若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小于等于3个,或者干扰中心小区及其他小区剩余小区的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个数大于3个但干扰度大于第三门限值的其他小区不均位于干扰中心小区的第一层,分别计算中心小区逻辑关系满足第一层的小区的第一干扰度平均值E1,满足第二层的小区的第二干扰度平均值E2,满足第三层的小区的第三干扰度平均值E3,若E1>=E2>=E3成立,则此中心小区及其周边干扰超限的小区的干扰均是由外部干扰引起的,干扰连片,且可信度为高。
CN201410087677.3A 2014-03-11 2014-03-11 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918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7677.3A CN104918266B (zh) 2014-03-11 2014-03-11 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7677.3A CN104918266B (zh) 2014-03-11 2014-03-11 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8266A CN104918266A (zh) 2015-09-16
CN104918266B true CN104918266B (zh) 2019-03-12

Family

ID=54086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7677.3A Active CN104918266B (zh) 2014-03-11 2014-03-11 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8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0210B (zh) * 2022-06-09 2024-11-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负荷的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08136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Qualcomm Incorpa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via rnti
CN101964981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话务量预评估以及新建基站载频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56281A (zh) * 2010-05-19 2011-11-2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漏配邻区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710352A (zh) * 2005-08-22 2012-10-03 索尼公司 控制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小区间干扰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CN103347263A (zh) * 2013-06-28 2013-10-09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邻近小区同邻频干扰优化处理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0352A (zh) * 2005-08-22 2012-10-03 索尼公司 控制无线通信系统内的小区间干扰的上行链路资源分配
WO2010108136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Qualcomm Incorpa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via rnti
CN101964981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话务量预评估以及新建基站载频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56281A (zh) * 2010-05-19 2011-11-2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漏配邻区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347263A (zh) * 2013-06-28 2013-10-09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邻近小区同邻频干扰优化处理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8266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3379B (zh) 一种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2083090B (zh) 一种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1547506B (zh) 基于信号接收强度信息指纹的gsm网络定位用户方法
CN110167037B (zh) Lte网络干扰评估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6879017B (zh) 一种lte网络覆盖质量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CN104754590B (zh) 一种评估长期演进lte网络站址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11568A (zh) 一种基于mro测量报告对lte终端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的方法
CN108882249B (zh) 一种小区覆盖受限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21052336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0024597A1 (zh) 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4955090B (zh) 一种小区干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246587B (zh) 一种高铁网络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
WO2021103577A1 (zh) 一种基于mdt的室内信号外泄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07231649B (zh) 一种室内弱覆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349364B (zh) 一种划分小区簇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63773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151845B (zh) 识别室分高层小区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918266B (zh) 一种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3679681B (zh) 一种无线网络干扰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913407B (zh) 重叠覆盖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4023389B (zh) 一种快速ap匹配定位方法
WO2016184141A1 (zh) 一种邻区优化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996272B (zh) 室分外泄信号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541011A (zh) 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区域的强度分析方法和装置
WO201702027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sitioning and method of generating a positioning database in multicarrier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