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913378B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13378B
CN104913378B CN201410088481.6A CN201410088481A CN104913378B CN 104913378 B CN104913378 B CN 104913378B CN 201410088481 A CN201410088481 A CN 201410088481A CN 104913378 B CN104913378 B CN 104913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housing
connecting tube
import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0884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13378A (zh
Inventor
余根
付裕
何元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0884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913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91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3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13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13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第一蒸发器,第一蒸发器的进口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且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第二蒸发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进口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且出口与第二蒸发器的进口相连,第二连接管的进口与第二蒸发器的出口相连且出口与压缩机的进口相连;壳体,壳体内具有容纳腔且容纳腔与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连通;驱动组件,驱动组件设在容纳腔内;风轮,风轮设在容纳腔外,驱动组件通过传动件与风轮相连,风轮与第二蒸发器相对;和电路控制板,电路控制板与风轮相对。所述空调器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在运行时电路控制板的温度上升较快,从而需要对电路控制板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方式存在冷却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冷却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相连且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第二蒸发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相连且出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相连且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连通;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容纳腔外,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件与所述风轮相连,所述风轮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对;和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与所述风轮相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利用冷媒的流动作为所述风轮旋转的动力源,以便使所述风轮将所述第二蒸发器产生的冷量吹到所述电路控制板上,从而实现对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冷却。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冷却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上,所述流量控制阀位于所述驱动涡轮的上游。由此可以调节进入到所述第二蒸发器内的冷媒的量以及所述风轮的转速,从而可以调节吹向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冷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所述电路控制板具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判断模块以及执行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流量控制阀电连接以便控制所述压缩机启停以及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的温度检测值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所述流量控制阀为电子膨胀阀。由此可以根据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调节进入到所述第二蒸发器内的冷媒的量以及所述风轮的转速,从而可以调节吹向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冷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第二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第三开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相连。由此所述空调器即可以进行制冷,又可以进行制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涡轮,所述驱动涡轮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通过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风轮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容纳腔包括彼此隔绝的第一子容纳腔和第二子容纳腔,所述连动杆包括第一子连动杆和第二子连动杆,其中所述第一子容纳腔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连通,所述驱动涡轮和所述第一子连动杆设在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内且所述驱动涡轮与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相连,所述第二子连动杆设在所述第二子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子连动杆的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子容纳腔且与所述风轮相连,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在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相连以便在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磁性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在所述第二子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子连动杆相连以便带动所述第二子连动杆旋转,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性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反。
由此所述驱动组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力传导动力,从而可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的结构更加合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第二子壳体和第三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密封地相连且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容纳腔,所述第二子壳体与所述第三子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二子壳体与所述第三子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子容纳腔。由此可以使所述壳体的结构更加合理,进而可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的结构更加合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还包括第四子壳体,所述第四子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和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内具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密封地相连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密封地相连,所述第一子壳体、所述第二子壳体与所述第四子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套装在所述第一子连动杆上,所述驱动涡轮设在所述第一子壳体内,所述第一支架设在所述第二子壳体内。由此可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的结构更加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子壳体包括第二本体和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内具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相连,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且套装在所述第二子连动杆上,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的限位件。由此可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的结构更加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涡轮设在所述第一子壳体内,所述第一子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涡轮相对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子连接管和第二子连接管,所述第一子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进口密封地相连,所述第二子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出口密封地相连。由此可以使所述空调器的结构更加合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磁性件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二磁性件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的两侧且在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的径向上相对,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子连动杆的两侧且在所述第二子连动杆的径向上相对。由此可以更加稳定地、可靠地通过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磁力传导动力,从而可以使所述驱动组件的结构更加合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蒸发器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口相连;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进口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却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进口相连,其中所述进气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却管的直径;和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设在所述冷却管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蒸发器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进口相连;多个扁管1046,每个所述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且每个所述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和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设在多个所述扁管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器相连,用于对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进行采集;驱动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膨胀阀进行驱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温度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驱动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采集模块进一步包括: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端相连;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且与所述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串并联转换器,用于对所述控制信号进行串并联转换;和反相驱动器,用于根据串并联转换后的所述控制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对所述电子膨胀阀进行驱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1:开机
S2:执行模块开启流量控制阀,同时检测模块利用温度检测器检测电路控制板的实时温度T;
S3:判断模块将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路控制板的温度T与预设温度Ts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反馈给执行模块;
S4:执行模块根据判断模块的对比结果选择执行下一步动作:
当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T大于等于Ts-3且小于等于Ts+3时,执行步骤S2;
当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T大于Ts+3时,所述控制器增加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以便使更多冷媒流入到第二蒸发器内且提高风轮的转速,然后执行S2;
当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T小于Ts-3时,所述控制器减小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以便使更少冷媒流入到所述第二蒸发器内且降低所述风轮的转速,然后执行S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调节进入到所述第二蒸发器内的冷媒的量以及所述风轮的转速,从而可以调节吹向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冷量,由此可以更好地对所述电路控制板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驱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二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温度控制电路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10、
压缩机101、冷凝器102、第一蒸发器103、第二蒸发器104、进气管1041、冷却管1042、第一翅片1043、第一集流管1044、第二集流管1045、多个扁管1046、第二翅片1047、第一连接管105、第一子连接管1051、第二子连接管1052、第二连接管106、
驱动组件107、壳体1071、第一子壳体10711、第二子壳体10712、第三子壳体10713、第二本体107131、限位件107132、第四子壳体10714、第一本体107141、第一凸台107142、
驱动涡轮1072、连动杆1073、第一子连动杆10731、第二子连动杆10732、风轮1074、第一支架1075、第一磁性件1076、第二支架1077、第二磁性件1078、第一轴承10791、第二轴承10792、
电路控制板108、流量控制阀109、电子膨胀阀1091、温度检测器110、四通阀111、串并联转换器112、反相驱动器1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第一蒸发器103、第二蒸发器104、第一连接管105、第二连接管106、壳体1071、驱动组件、风轮1074和电路控制板108。
冷凝器102的进口与压缩机101的出口相连,第一蒸发器103的进口与冷凝器102的出口相连,且第一蒸发器103的出口与压缩机101的进口相连。第一连接管105的进口与冷凝器102的出口相连,且第一连接管105的出口与第二蒸发器104的进口相连,第二连接管106的进口与第二蒸发器104的出口相连,且第二连接管106的出口与压缩机101的进口相连。
壳体1071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与第一连接管105和第二连接管106中的一个连通,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风轮1074设在所述容纳腔外,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件与风轮1074相连。风轮1074与第二蒸发器104相对,电路控制板108与风轮1074相对。换言之,风轮1074位于第二蒸发器104与电路控制板108之间。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的工作过程。当利用空调器10制冷时,冷媒离开压缩机101后进入到冷凝器102内,离开冷凝器102的冷媒的一部分进入到第一蒸发器103内,离开冷凝器102的冷媒的另一部分通过第一连接管105进入到第二蒸发器104内,以便使第二蒸发器104产生冷量。最后,离开第二蒸发器104的冷媒通过第二连接管106回到压缩机101内。由于壳体1071的容纳腔与第一连接管105和第二连接管106中的一个连通且驱动组件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因此冷媒流入到所述容纳腔内并带动驱动组件旋转,进而驱动组件可以通过传动件驱动风轮1074旋转。由于风轮1074与第二蒸发器104相对且电路控制板108与风轮1074相对,因此风轮1074可以将第二蒸发器104产生的冷量吹倒电路控制板108上,以便有效地对电路控制板108进行冷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利用冷媒的流动作为风轮1074旋转的动力源,以便使风轮1074将第二蒸发器104产生的冷量吹到电路控制板108上,从而实现有效地对电路控制板108进行冷却。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冷却效率高、可靠性高等优点。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是变频空调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还可以包括节流件,节流件的进口可以与冷凝器102的出口相连,且节流件的出口可以与第一蒸发器103的进口相连。其中,第一连接管105的进口可以直接与冷凝器102的出口相连,即离开冷凝器102的冷媒的一部分进入到节流件内且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一连接管105内。第一连接管105的进口还可以通过节流件与冷凝器102的出口相连,即离开冷凝器102的冷媒进入到节流件内,离开节流件的冷媒的一部分进入到第一蒸发器103内且另一部分进入到第一连接管105内。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10还可以包括四通阀111,四通阀111的第一开口与压缩机101的出口相连,四通阀111的第二开口与压缩机101的进口相连,四通阀111的第三开口与冷凝器102的进口相连,四通阀111的第四开口与第一蒸发器103的出口相连。由此空调器10即可以进行制冷,又可以进行制热。也就是说,空调器10具有制冷和制热两个工作模式。
在制冷和制热这两个模式中,冷媒的流向完全相反。冷凝器102、节流件和第一蒸发器103的进口和出口是在制冷模式下针对冷媒的流向而言的。因此,在制热模式下,冷凝器102、节流件和第一蒸发器103的进口和出口与实际的进口和出口正好相反。而对于压缩机101、第一连接管105、第二连接管106和第二蒸发器104而言,无论是制冷模式还是制热模式,冷媒的流向都是相同的。例如,在制冷模式下,冷媒从冷凝器102的进口进入到冷凝器102内且从冷凝器102的出口离开冷凝器102,在制热模式下,冷媒从冷凝器102的出口进入到冷凝器102内且从冷凝器102的进口离开冷凝器10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器10还可以包括流量控制阀109,流量控制阀109可以设在第一连接管105和第二连接管106中的一个上,流量控制阀109可以位于驱动涡轮1072的上游。由此可以调节进入到第二蒸发器104内的冷媒的量以及风轮1074的转速,从而可以调节吹向电路控制板108的冷量。
如图1所示,有利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电路控制板108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110,电路控制板108具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判断模块以及执行模块。所述控制器可以与压缩机101、温度检测器110和流量控制阀109电连接以便控制压缩机101启停以及根据温度检测器110的温度检测值控制流量控制阀109的开度,以便调节进入到第二蒸发器104内的冷媒的量以及风轮1074的转速。流量控制阀109可以是电子膨胀阀1091。由此可以根据电路控制板108的温度调节进入到第二蒸发器104内的冷媒的量以及风轮1074的转速,从而可以调节吹向电路控制板108的冷量,由此可以更好地对电路控制板108进行冷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还可以包括控制电子膨胀阀1091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可以包括采集模块、用于对电子膨胀阀1091进行驱动的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可以与温度检测器110相连,用于对温度检测器110检测的温度进行采集。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温度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驱动模块。
如图7所示,所述采集模块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源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且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温度检测器110的输出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温度检测器110的输出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如图7所示,所述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串并联转换器112和反相驱动器113。串并联转换器112用于对所述控制信号进行串并联转换,反相驱动器113用于根据串并联转换后的所述控制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对电子膨胀阀1091进行驱动。
下面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的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的控制方法包括:
S1:开机
S2:执行模块开启流量控制阀109,同时检测模块利用温度检测器110检测电路控制板108的实时温度T;
S3:判断模块将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路控制板108的温度T与预设温度Ts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反馈给执行模块;
S4:执行模块根据判断模块的对比结果选择执行下一步动作:
当电路控制板108的温度T大于等于Ts-3且小于等于Ts+3时,执行步骤S2;
当电路控制板108的温度T大于Ts+3时,所述控制器增加流量控制阀109的开度,以便使更多冷媒流入到第二蒸发器104内且提高风轮1074的转速,从而可以使电路控制板108快速降温,然后执行S2;
当电路控制板108的温度T小于Ts-3时,所述控制器减小流量控制阀109的开度,以便使更少冷媒流入到第二蒸发器104内且降低风轮1074的转速,从而可以减少吹向电路控制板108的冷量,然后执行S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调节进入到所述第二蒸发器内的冷媒的量以及所述风轮的转速,从而可以调节吹向所述电路控制板的冷量,由此可以更好地对所述电路控制板进行冷却。
有利地,所述驱动组件可以包括驱动涡轮1072,驱动涡轮1072可以设在所述容纳腔内,且驱动涡轮1072可以通过所述传动件与风轮1074相连。具体而言,所述传动件可以是连动杆1073。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容纳腔可以包括彼此隔绝的第一子容纳腔和第二子容纳腔,连动杆1073可以包括第一子连动杆10731和第二子连动杆10732。其中,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可以与第一连接管105和第二连接管106中的一个连通,驱动涡轮1072和第一子连动杆10731可以设在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内且驱动涡轮1072可以与第一子连动杆10731相连。第二子连动杆10732可以设在所述第二子容纳腔内,第二子连动杆10732的一部分可以伸出所述第二子容纳腔,且第二子连动杆10732的所述一部分可以与风轮1074相连。
驱动组件107还可以包括第一支架1075和第二支架1077。第一支架1075可以设在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内,且第一支架1075可以与第一子连动杆10731相连以便在第一子连动杆10731的带动下转动,第一支架1075上可以设有第一磁性件1076。第二支架1077可以设在所述第二子容纳腔内,且第二支架1077可以与第二子连动杆10732相连以便带动第二子连动杆10732旋转,第二支架1077上可以设有第二磁性件1078,第二磁性件1078的磁性与第一磁性件1076的磁性相反。
冷媒带动驱动涡轮1072旋转,驱动涡轮1072通过第一子连动杆10731驱动第一支架1075和设在第一支架1075上的第一磁性件1076转动,进而第一磁性件1076通过第一磁性件1076与第二磁性件1078之间的磁力带动第二支架1077和设在第二支架1077上的第二磁性件1078转动,最后第二支架1077通过第二子连动杆10732带动风轮1074旋转。由此驱动组件107可以通过第一磁性件1076与第二磁性件1078之间的磁力传导动力,从而可以使驱动组件107的结构更加合理。
具体地,第一磁性件1076可以是至少两个且第二磁性件1078可以是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1076可以位于第一子连动杆10731的两侧且该至少两个第一磁性件1076可以在第一子连动杆10731的径向上相对,该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1078可以位于第二子连动杆10732的两侧且该至少两个第二磁性件1078可以在第二子连动杆10732的径向上相对。由此可以更加稳定地、可靠地通过第一磁性件1076与第二磁性件1078之间的磁力传导动力,从而可以使驱动组件107的结构更加合理。
优选地,第一磁性件1076可以是两个,且第二磁性件1078也可以是两个。
如图3所示,有利地,壳体1071可以包括第一子壳体10711、第二子壳体10712和第三子壳体10713。第一子壳体10711与第二子壳体10712可以密封地相连且第一子壳体10711与第二子壳体10712之间可以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容纳腔,第二子壳体10712与第三子壳体10713相连且第二子壳体10712与第三子壳体10713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子容纳腔。由此可以使壳体1071的结构更加合理,进而可以使驱动组件107的结构更加合理。
第一子壳体10711和第二子壳体10712可以由铜制成,第三子壳体10713可以由塑料制成。第二子壳体10712上可以设有外螺纹,第三子壳体10713上可以设有内螺纹,第三子壳体10713可以通过该内螺纹和该外螺纹套装在第二子壳体10712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涡轮1072可以设在第一子壳体10711内,第一子壳体10711上可以设有与驱动涡轮1072相对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其中,第一连接管105和第二连接管106中的一个可以包括第一子连接管1051和第二子连接管1052,第一子连接管105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子壳体10711的冷媒进口密封地相连,第二子连接管1052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子壳体10711的冷媒出口密封地相连。由此可以使空调器10的结构更加合理。
具体而言,当第一连接管105包括第一子连接管1051和第二子连接管1052时,第一子连接管1051的另一端可以与冷凝器102的出口相连,第二子连接管1052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蒸发器104的进口相连。当第二连接管106包括第一子连接管1051和第二子连接管1052时,第一子连接管1051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二蒸发器104的出口相连,第二子连接管1052的另一端可以与压缩机101的进口相连。
第一子连接管1051和第二子连接管1052中的每一个的外表面上可以设有隔热层,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电路控制板108的制冷效果。该隔热层可以由隔热材料制成。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壳体1071还可以包括第四子壳体10714,第四子壳体10714可以包括第一本体107141和设在第一本体107141上的第一凸台107142,第一凸台107142内可以具有第一安装腔。第一凸台107142与第一子壳体10711密封地相连且第一本体107141与第二子壳体10712密封地相连,第一子壳体10711、第二子壳体10712与第四子壳体10714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容纳腔。由此可以使壳体1071的结构更加合理。其中,驱动组件107还可以包括第一轴承10791,第一轴承10791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第一轴承10791可以套装在第一子连动杆10731上,驱动涡轮1072可以设在第一子壳体10711内,第一支架1075可以设在第二子壳体10712内。由此可以使驱动组件107的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子壳体10713可以包括第二本体107131和设在第二本体107131上的第二凸台(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凸台内可以具有第二安装腔,第二本体107131可以与第二子壳体10712相连。其中,驱动组件107还可以包括第二轴承10792,第二轴承10792可以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且第二轴承10792可以套装在第二子连动杆10732上。由此可以使驱动组件107的结构更加稳定。
第二本体107131的内壁上可以设有与第二轴承10792配合的限位件107132。由于第一磁性件1076的磁性与第二磁性件1078的磁性相反,因此第一磁性件1076与第二磁性件1078有相互吸引的趋势。通过在第二本体107131的内壁上设置与第二轴承10792配合的限位件107132,从而可以利用限位件107132止挡第二轴承10792,由此可以防止第二轴承10792向邻近第一磁性件1076的方向移动,即可以防止第二磁性件1078向邻近第一磁性件1076的方向移动。
第一本体107141的内壁上可以设有与第一轴承10791配合的限位件。由此可以利用该限位件止挡第一轴承10791,从而可以防止第一轴承10791向邻近第二磁性件1078的方向移动,即可以防止第一磁性件1076向邻近第二磁性件1078的方向移动。
具体地,风轮1074可以位于第二蒸发器104的右侧,电路控制板108可以位于风轮1074的右侧。第一子壳体10711、第四子壳体10714、第二子壳体10712和第三子壳体10713可以由左向右布置,其中左右方向如图3中的箭头A所示。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蒸发器104可以包括进气管1041、冷却管1042和设在冷却管1042上的第一翅片1043。其中,进气管1041的进口与第一连接管105的出口相连,进气管1041的出口与冷却管1042的进口相连,冷却管1042的出口与第二连接管106的进口相连。进气管1041的直径小于冷却管1042的直径,从而在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冷媒进入到冷却管1042后,冷媒的温度和压力都会降低。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蒸发器104可以包括第一集流管1044、第二集流管1045和多个扁管1046。第一集流管1044可以与第一连接管105的出口相连,第二集流管1045可以与第二连接管106的进口相连,每个扁管1046的第一端与第一集流管1044相连且每个扁管1046的第二端与第二集流管1045相连。多个扁管1046上设有第二翅片1047。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5)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
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蒸发器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相连且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
第二蒸发器;
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相连且出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的出口相连且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包括彼此隔绝的第一子容纳腔和第二子容纳腔,所述第一子容纳腔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连通;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涡轮,所述驱动涡轮设在所述容纳腔内;
风轮,所述风轮设在所述容纳腔外,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连动杆与所述风轮相连,所述风轮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对;
电路控制板,所述电路控制板与所述风轮相对;
其中,所述连动杆包括第一子连动杆和第二子连动杆,所述驱动涡轮和所述第一子连动杆设在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内且所述驱动涡轮与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相连,所述第二子连动杆设在所述第二子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子连动杆的一部分伸出所述第二子容纳腔且与所述风轮相连,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在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相连以便在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磁性件;和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设在所述第二子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第二子连动杆相连以便带动所述第二子连动杆旋转,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磁性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磁性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上,所述流量控制阀位于所述驱动涡轮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所述电路控制板具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判断模块以及执行模块,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流量控制阀电连接以便控制所述压缩机启停以及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器的温度检测值控制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所述流量控制阀为电子膨胀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第二开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第三开口与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四通阀的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的出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第二子壳体和第三子壳体,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密封地相连且所述第一子壳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容纳腔,所述第二子壳体与所述第三子壳体相连且所述第二子壳体与所述第三子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二子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第四子壳体,所述第四子壳体包括第一本体和设在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内具有第一安装腔,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子壳体密封地相连且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密封地相连,所述第一子壳体、所述第二子壳体与所述第四子壳体之间限定出所述第一子容纳腔,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套装在所述第一子连动杆上,所述驱动涡轮设在所述第一子壳体内,所述第一支架设在所述第二子壳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壳体包括第二本体和设在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内具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二子壳体相连,其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且套装在所述第二子连动杆上,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轴承配合的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涡轮设在所述第一子壳体内,所述第一子壳体上设有与所述驱动涡轮相对的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中的一个包括第一子连接管和第二子连接管,所述第一子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进口密封地相连,所述第二子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媒出口密封地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为至少两个且所述第二磁性件为至少两个,该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的两侧且在所述第一子连动杆的径向上相对,该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磁性件位于所述第二子连动杆的两侧且在所述第二子连动杆的径向上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包括:
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口相连;
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进口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相连,所述冷却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进口相连,其中所述进气管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却管的直径;和
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设在所述冷却管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蒸发器包括:
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集流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进口相连;
多个扁管,每个所述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相连且每个所述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相连;和
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设在多个所述扁管上。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器相连,用于对所述温度检测器检测的温度进行采集;
驱动模块,用于对所述电子膨胀阀进行驱动;以及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温度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驱动模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进一步包括: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电源端相连;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相连,且与所述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温度检测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和
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进一步包括:
串并联转换器,用于对所述控制信号进行串并联转换;和
反相驱动器,用于根据串并联转换后的所述控制信号生成驱动信号,并对所述电子膨胀阀进行驱动。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1:开机
S2:执行模块开启流量控制阀,同时检测模块利用温度检测器检测电路控制板的实时温度T;
S3:判断模块将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电路控制板的温度T与预设温度Ts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反馈给执行模块;
S4:执行模块根据判断模块的对比结果选择执行下一步动作:
当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T大于等于Ts-3且小于等于Ts+3时,执行步骤S2;
当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T大于Ts+3时,所述控制器增加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以便使更多冷媒流入到第二蒸发器内且提高风轮的转速,然后执行S2;
当所述电路控制板的温度T小于Ts-3时,所述控制器减小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以便使更少冷媒流入到所述第二蒸发器内且降低所述风轮的转速,然后执行S2。
CN201410088481.6A 2014-03-11 2014-03-11 空调器 Active CN104913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8481.6A CN104913378B (zh) 2014-03-11 2014-03-11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088481.6A CN104913378B (zh) 2014-03-11 2014-03-11 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3378A CN104913378A (zh) 2015-09-16
CN104913378B true CN104913378B (zh) 2017-11-10

Family

ID=54082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088481.6A Active CN104913378B (zh) 2014-03-11 2014-03-11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9133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67237B (zh) * 2015-10-10 2020-01-10 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系统、烘干装置及烘干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287833A (zh) * 2018-12-10 2020-06-1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温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4589Y (zh) * 1998-08-28 1999-10-20 魏素仿 一种分体空调散热风机
CN1942724A (zh) * 2004-04-12 2007-04-04 约克国际公司 用于空气冷却冷却器的电子部件冷却系统
CN1942089A (zh) * 2005-09-28 2007-04-04 株式会社东芝 冷却装置和具有冷却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2997345A (zh) * 2011-09-12 2013-03-27 松下设备空调研发马来西亚公司 空调控制盒的冷却系统以及配置其的空调
CN103604167A (zh) * 2013-11-14 2014-0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外机的散热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52668A (ko) * 2007-11-21 2009-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JP2013015295A (ja) * 2011-07-06 2013-01-24 Panasonic Corp 冷却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US8950201B2 (en) * 2012-03-30 2015-02-10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ling power electronics using heat sin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4589Y (zh) * 1998-08-28 1999-10-20 魏素仿 一种分体空调散热风机
CN1942724A (zh) * 2004-04-12 2007-04-04 约克国际公司 用于空气冷却冷却器的电子部件冷却系统
CN1942089A (zh) * 2005-09-28 2007-04-04 株式会社东芝 冷却装置和具有冷却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2997345A (zh) * 2011-09-12 2013-03-27 松下设备空调研发马来西亚公司 空调控制盒的冷却系统以及配置其的空调
CN103604167A (zh) * 2013-11-14 2014-02-2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室外机的散热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13378A (zh) 2015-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9395B (zh) 空气调节装置
WO2011122085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冷媒循環方法
CN104729163B (zh) 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6642511B (zh) 窗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0373104C (zh) 空调器
CN104879846B (zh) 空调器
CN105074354B (zh) 入口导叶机构
CN104913378B (zh) 空调器
CN106394184A (zh) 一种co2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17505A (zh) 一种一拖多空调系统及其室外机化霜控制方法
CN208139616U (zh) 一种具有双蒸发器的换热器机组
CN106949658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05864972B (zh) 变频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282455U (zh) 带强制过冷装置的机房空调冷凝器
CN107514754A (zh) 空调系统及其室内风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900148B (zh) 空调内机、换热器导风调节装置及换热器导风调节方法
CN208458309U (zh) 一种新型旁通除霜热泵系统
CN106091377A (zh) 空调热水机组
CN209558498U (zh) 雷达电子地面供风装置
CN104165482B (zh) 多联机系统及用于多联机系统的电辅热加热装置
CN206831681U (zh) 窗机空调
CN106288483B (zh) 一种空调器和提高空调器制热效果的方法
CN105066360B (zh) 热回收空调热水机及其中室外风扇的控制方法
CN208442983U (zh) 一种新型的空调制冷设备
CN108458435A (zh) 一种新型的空调制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