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55C - 统一码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Google Patents
统一码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055C CN1049055C CN95106403A CN95106403A CN1049055C CN 1049055 C CN1049055 C CN 1049055C CN 95106403 A CN95106403 A CN 95106403A CN 95106403 A CN95106403 A CN 95106403A CN 1049055 C CN1049055 C CN 104905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d
- character
- input
- chinese
- sign indic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它利用汉字首音码及依次的字根码,借助于普通英文键盘的小键盘输入汉字。它根据与键元表形、谐音、会意的方法将汉字的声母码及所有字根定位于小键盘的15个键上;根据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取声码定位,然后顺取该字的首字根、二字根、末字根,字词分别对待。本输入方法的定位规则更加生动形象、更符合人们对汉字的思维、理解习惯,单手输入灵活,无须指法训练,更适应计算机向家庭普及的需要。
Description
本发明为一种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确切地说是一种采用标准微机键盘中小键盘区进行汉字输入的方法及其键盘。
计算机汉字输入的方法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有《五笔字型》和《拼音码》,《五笔字型》汉字字根太多,难记忆,末笔识别码不易区分;《(拼音码》依据汉字的声母、韵母编码,由于同音字较多,输入时必须进行同音字的选择,降低了输入速度,另外各地区、民族读音习惯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因读音不准而输不出所需汉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上述各输入方法均采用国际标准英文键盘(即大键盘区),使用英文键盘输入速度取决于指法和得码速度,其中指法在输入速度中至关重要,由于英文键盘键位较多、键盘面积较大,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掌握标准指法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汉字输入的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学、采用标准微机中小键盘区内各键位进行汉字输入的编码方案及其设计合理的键盘,使用该方法使初学者无需专门训练即可在短时间内掌握输入技巧及提高输入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采用微机标准键盘中的小键盘区内除“Enter”“Numlock”两键位外的十五个键位,所有字根分别对应于该十五个键位上,23个声码“0、K、G、Y、Z、M、N、S、W、T、L、Q、P、B、F、J、X、A、H、E、D、R、C”分别定于“0、1、2、3、4、5、6、7、8、9、+、-、.、*”14个键位上,声码的定位采用键元的音、形组合选取(或类形、或谐音、或西文连续),如“Z”定位于“2”键(类形),“Y”定位于“1”键(谐音),“P”定位于“7“键(西文连续),形码定位根据键元的类形或谐音,如“几”、“又”定位于“9”键(谐音),“尸”定位于“9”键(类形),“乙(折)”定位于“9”键(由于汉字“九”中有明显单笔字元“乙(折)”),以起笔为标志的直接字元,如撇起笔字根定位于“/”键;“/”键位作为指示码,结合其他键位选择不同区位;汉字输入时,根据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取声码定位,然后按照汉字字形依次取首字根、二字根和末字根,字词采用分别对待的输入方案,单个汉字的输入采用声码、首字根、二字根、末字根的排列顺序编码;两字词的输入依次取第一个字的声码、第一个字的首字根、第二个字的声码、第二个字的首字根;三字词的输入顺序为第一个字的声码、第一个字的首字根、第二个字的首字根、第三个字的首字根;多字词的输入顺序为第一个字的声码、第二个字的首字根、第三个字的首字根、最后一个字的首字根。
为了简化汉字的折字过程,本发明所设计的“2”键位还可用于汉字中一部分为“双单元”或“对称单元”的汉字(如“倡”中的“昌”即视为双单元,输入时,取“倡”的声码“C”键*,形码“亻”键7,再取键2;“水”字的左右两侧视为对称单元,输入时,取“水”声码“S”键4,形码“丨”键1,再取键2;这里不包括仅由“双单元”构成的汉字,如“昌”、“林”等需按正常编码输入,“昌”的编码为“*88”、“林”的编码为“6**”)直接输入。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的小键盘区中各键位对应的声码与形码如下:
键元 声码对应 形码对应表
2 Z 二冫丬
彳竹工片爿
世廿甘艹廾力刀屮
- H,E 一万方马车东火雨牙乐
. D,R 丶讠言之辶廴广门宀礻衤大
/ 丿舟月鸟鬼犭犬勹
气
统一码是一种使用数字键盘区键元的中西文模型及其整体意象为汉字描述元素的汉字编码方案,汉字的描述过程完全是键元的直接组合,使汉字的输入过程变两步为一步,即将“拆解得码”与“因码寻键”合二为一,由于码元为键元的直接意象,因此真正实现“见字得键”。同时本发明还具有扩充功能进行全能输入,在输入繁体字时,统一码中的字根繁体即作为繁体字根的输入字根,编码规则相同,不需另行繁简转换,另外如外文字母、标点符号、制表符等非汉字字符也可直接输入,编码与汉字编码类似;现有的利用大键盘区输入的编码中不具有该功能,必须借助于微机配备的汉字DOS功能进行选择来完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编码方案的定位规则比较而言更加生动形象、更符合人们对汉字的思维、理解习惯,容易记忆,声码中无平舌、翘舌之分,输入时不需要进行平舌与翘舌的识别,杜绝了因读音不准而输不出汉字现象的发生,加快了输入速度,小键盘区与大键盘区相比有着键位少、覆盖面积小的特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无需专门训练指法即可单手进行操作,输入速度与利用大键盘相比有明显提高,另外通过“/”指示码结合其他键位可完成大键盘区具有的若干扩充功能,因此,本发明更适应计算机向家庭普及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声码、形码共容的标准微机数字区键盘。
下面结合附图及字、词的输入方法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字根字输入:
小(键名字) 编码:1111
上 编码:4(声码)1(字根)两字根字输入:
李 6(声码)*(首字根)3(二字根)
叶 1(声码)0(首字根)+(二字根)
家 9(声码)·(首字根)*(二字根)全码字输入:
国 0(声码)0(首字根)5(二字根)·(末字根)
探 5(声码)+(首字根)0(二字根)*(末字根)
索 4(声码)+(首字根)0(二字根)1(末字根)
爱 十(声码)3(首字根)0(二字根)9(末字根)两字词输入:
中国 2(第一个字声码)0(第一个字首字根)0(
第二个字声码)0(第二个字首字根)
风采 8(第一个字声码)9(第一个字首字根)*(第
二个字声码)3(第二个字首字根)三字词输入:
计算机 9(第一个字声码)·(第一个字首字根)2
(第二个字首字根)*(第三个字首字根)
现代化 +(第一个字声码)5(第一个字首字根)7
(第二个字首字根)7(第三个字首字根)多字词输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 2(第一个字声码)7(第二字
首字根)8(第三个字首字根)0(最后一个
字首字根)
风华正茂 8(第一个字声码)7(第二字首字根)—
(第三个字首字根)4(最后一个字首字根)
本发明在利用“/”键位结合其他键位完成扩展功能时,其扩展字符编码方法与汉字类似,如“!”的输入方法为:/(指示码)+(标点区号)1·(形体编码)。
Claims (1)
1、统一码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其特征在于:
a、将根据与键元表形、谐音、会意方法划分的15组字根定位在普通英文键盘的小键盘区的对应键上,作为字根的输入代码,具体分配如下:
世廿甘艹廾力刀ㄓ
-:一万方马车东火雨牙乐
.:讠言之辶 廴广门宀礻衤大
b、汉语拼音的声母码也分配在同一普通英文键盘的小键盘区的14个键上,具体分配如下:
O:OKG 1:Y 2:Z
3:MN 4:S 5:WT
6:L 7:QP 8:BF
9:J +:XA -:HE
.:DR *:C
c、利用上述键盘的字、词输入方法是:
(1)单字输入:根据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取声码定位,然后按照汉字字形依次取首字根、二字根和末字根;
(2)双字词输入:依次取第一个字的声码、第一个字的首字根、第二个字的声码、第二个字的首字根;
(3)三字词输入:取第一个字的声码、依次取各字的首字根;
(4)多字词输入:取第一个字的声码、依次取第二字、第三字、最后一个字的首字根;
d、对于汉字中的一部分为“双单元”或“对称单元”,该部分可用“2”键位直接输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5106403A CN1049055C (zh) | 1995-05-20 | 1995-05-20 | 统一码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95106403A CN1049055C (zh) | 1995-05-20 | 1995-05-20 | 统一码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678A CN1136678A (zh) | 1996-11-27 |
CN1049055C true CN1049055C (zh) | 2000-02-02 |
Family
ID=5075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064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55C (zh) | 1995-05-20 | 1995-05-20 | 统一码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9055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76617B (zh) * | 2011-12-26 | 2016-01-13 | 戴建新 | 数码汉字输入法 |
-
1995
- 1995-05-20 CN CN95106403A patent/CN104905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678A (zh) | 1996-1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447C (zh) | 实虚笔形编码计算输入法 | |
CN1049055C (zh) | 统一码汉字输入方法及其键盘 | |
CN1147777C (zh) | 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211726C (zh) | 一种使用位形音汉字编码的输入法 | |
CN1242314C (zh) | 现代汉语音文输入法 | |
CN1293452C (zh) | 一种见字即识形码也可使用音码的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 |
CN1062361C (zh) | 音形派生键形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49056C (zh) | 汉字分列结构三笔显屏编码输入法及键盘 | |
CN1041465C (zh) | 一种联想式简拼汉字输入方法 | |
CN1056007C (zh) | 一种以汉字音角特征为信息元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
CN1558310A (zh) | 汉字辅元音形码输入法 | |
CN1110742C (zh) | 汉字部首编码计算机输入方法 | |
CN101063905A (zh) | 音数码汉字输入法 | |
CN1102256C (zh) | 一种中文信息处理用汉字键盘输入方法 | |
CN1188771C (zh) | 一根形码汉字输入法 | |
CN1260636C (zh) | 字根首尾笔划汉字输入法 | |
CN1601454A (zh) | 方位汉字输入法 | |
CN1031370C (zh) | 键位母字的编码方法及其键盘 | |
CN1120406C (zh) | 计算机汉字部首输入方法 | |
CN1056006C (zh) | 汉字编码输入方法 | |
CN1097257A (zh) | 汉字规范编码及键盘输入法(简称规范码) | |
CN101025661A (zh) | 拼音超五笔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法 | |
CN1258879A (zh) | 汉字编码输入方法及键盘 | |
CN1010988B (zh) | 汉字输入方法及其所用键盘 | |
CN1208189A (zh) | 音形分合编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