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73699A - 一种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73699A
CN104873699A CN201510299550.2A CN201510299550A CN104873699A CN 104873699 A CN104873699 A CN 104873699A CN 201510299550 A CN201510299550 A CN 201510299550A CN 104873699 A CN104873699 A CN 1048736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radix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995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智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1029955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736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4873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736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药膏,由陈醋和以下中药原料制成:威灵仙、白芷、皂角刺、乳香、没药、川芎、茜草、乌头、透骨草、北防风、土元、山甲、乌梢蛇、白花蛇、冰片、细辛以及血竭。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以上述十余种中药材为原料,发挥协同作用,配以陈醋制得的中药药膏具有补肾健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软坚消肿、疏通经络等功效,可治疗颈、肩、腰、膝等关节增生、骨刺、关节炎、骨膜炎、膝关节积水等症状病,7-15天可痊愈康复,对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膝关节病也有较好的痊愈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治疗骨质增生、骨刺、膝关节积水等症状的中药药膏以及该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OA)、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现有治疗骨质增生的方法主要有内服药物、按摩与牵引、针灸、西药治疗等,但均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内服药物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才可将药物输入送给局部,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按摩与牵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对局部进行治疗却忽视了对人体内整体地调节,因此,只能起到暂时的止痛作用,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但对骨质增生症来说,针灸只能起辅助作用;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但实践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病情易复发。
因此,骨质增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且较难治疗。其他诸如关节炎、骨膜炎、膝关节积水等骨科疾病也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病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药膏,其对于骨质增生、骨刺等骨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药膏,由陈醋和以下中药原料制成:威灵仙、白芷、皂角刺、乳香、没药、川芎、茜草、乌头、透骨草、北防风、土元、山甲、乌梢蛇、白花蛇、冰片、细辛以及血竭。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中药药膏,所述陈醋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20-40%:60-80%。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中药药膏,所述陈醋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0%:70%。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中药药膏,所述中药原料中各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威灵仙80-120份、白芷80-120份、皂角刺50-70份、乳香40-60份、没药40-60份、川芎40-60份、茜草40-60份、乌头40-60份、透骨草40-60份、北防风40-60份、土元30-50份、山甲30-50份、乌梢蛇40-60份、白花蛇20-30份、冰片20-40份、细辛40-60份、血竭40-60份。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中药药膏,所述中药原料中各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威灵仙100份、白芷100份、皂角刺60份、乳香50份、没药50份、川芎50份、茜草50份、乌头50份、透骨草50份、北防风50份、土元40份、山甲40份、乌梢蛇50份、白花蛇25份、冰片30份、细辛50份、血竭50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备料步骤:按照20-40%:60-80%的重量配比准备陈醋和中药原料,其中所述中药原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组成:威灵仙80-120份、白芷80-120份、皂角刺50-70份、乳香40-60份、没药40-60份、川芎40-60份、茜草40-60份、乌头40-60份、透骨草40-60份、北防风40-60份、土元30-50份、山甲30-50份、乌梢蛇40-60份、白花蛇20-30份、冰片20-40份、细辛40-60份、血竭40-60份;
粉碎步骤:将所述中药原料粉碎成粉末;
混合步骤:将所述陈醋与粉碎后的中药原料混合均匀制成膏状。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分装步骤:将所述混合步骤中混合得到的膏状物按每贴20-30g的重量摊于膏药布上对折。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述陈醋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0%:70%。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原料中各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威灵仙100份、白芷100份、皂角刺60份、乳香50份、没药50份、川芎50份、茜草50份、乌头50份、透骨草50份、北防风50份、土元40份、山甲40份、乌梢蛇50份、白花蛇25份、冰片30份、细辛50份、血竭50份。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在所述粉碎步骤中,粉碎的粉末粒径为8-20目。
上述中药原料中,各药材的功效分别是: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
皂角刺:辛,温,归肝、胃经。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初起或脓成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乳香:辛、苦,温,归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症瘕腹痛,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
没药:苦;平,归肝、脾;心、肾经。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茜草:苦,寒,归肝经。凉血,止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乌头: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透骨草: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肾经。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疡肿毒。
北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根,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经、肺经、脾经、肝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用于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腹痛泄泻、肠风下血、破伤风、风疹瘙痒。
土元:即土鳖虫,咸,寒;有小毒,归肝经。破瘀血,续筋骨,用于筋骨折伤,瘀血经闭,症瘕痞块。
山甲:即甲片,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片,味咸,性微寒,归肝、胃经。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用于血瘀经闭、癥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
乌梢蛇:甘,平,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白花蛇: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冰片:辛、苦,微寒,归心、脾、肺经。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细辛:辛,温,归心、肺、肾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
血竭:甘、咸,平,归心、肝经。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
本发明以上述十余种中药材为原料,发挥协同作用,配以陈醋制得的中药药膏具有补肾健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软坚消肿、疏通经络等功效,可治疗颈、肩、腰、膝等关节增生、骨刺、关节炎、骨膜炎、膝关节积水等症状病,7-15天可痊愈康复,对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膝关节病也有较好的痊愈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中药药膏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药膏,由陈醋和以下中药原料制成:威灵仙、白芷、皂角刺、乳香、没药、川芎、茜草、乌头、透骨草、北防风、土元、山甲、乌梢蛇、白花蛇、冰片、细辛以及血竭。其中,所述陈醋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20-40%:60-80%,优选为30%:70%。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陈醋可采用市售的各类陈醋即可。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中药原料中各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威灵仙80-120份、白芷80-120份、皂角刺50-70份、乳香40-60份、没药40-60份、川芎40-60份、茜草40-60份、乌头40-60份、透骨草40-60份、北防风40-60份、土元30-50份、山甲30-50份、乌梢蛇40-60份、白花蛇20-30份、冰片20-40份、细辛40-60份、血竭40-60份。优选为:威灵仙100份、白芷100份、皂角刺60份、乳香50份、没药50份、川芎50份、茜草50份、乌头50份、透骨草50份、北防风50份、土元40份、山甲40份、乌梢蛇50份、白花蛇25份、冰片30份、细辛50份、血竭50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图1示出本发明所述中药药膏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备料步骤S1100:按照20-40%:60-80%的重量配比准备陈醋和中药原料,其中所述中药原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组成:威灵仙80-120份、白芷80-120份、皂角刺50-70份、乳香40-60份、没药40-60份、川芎40-60份、茜草40-60份、乌头40-60份、透骨草40-60份、北防风40-60份、土元30-50份、山甲30-50份、乌梢蛇40-60份、白花蛇20-30份、冰片20-40份、细辛40-60份、血竭40-60份;
粉碎步骤S1200:将所述中药原料粉碎成粉末;
混合步骤S1300:将所述陈醋与粉碎后的中药原料混合均匀制成膏状。
其中,在所述备料步骤S1100中,所述陈醋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优选为30%:70%。所述中药原料中各材料的重量配比优选为:威灵仙100份、白芷100份、皂角刺60份、乳香50份、没药50份、川芎50份、茜草50份、乌头50份、透骨草50份、北防风50份、土元40份、山甲40份、乌梢蛇50份、白花蛇25份、冰片30份、细辛50份、血竭50份。
在所述粉碎步骤S1200中,将中药原料粉碎成粒径为8-20目的粉末。
优选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分装步骤S1400:将所述混合步骤S1300中混合得到的膏状物按每贴20-30g的重量摊于膏药布上对折,制成小包装的膏药,以方便携带和贴敷。
由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中药药膏适用于颈、肩、腰、膝等关节增生、骨刺、关节炎、骨膜炎、膝关节积水、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膝关节病等症状病,7-15天可痊愈康复。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中药药膏以及中药药膏制备方法的可选因素较多,可以设计出多种实施例,因此具体的实施例仅作为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的示例性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为了具体的描述本发明,选择以下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实施例1-12
按照表1列出的组分含量,将中药原料粉碎至50目的粉末,然后将粉末与陈醋混合成膏状,最后按照30g/贴的标准制成膏药。
表1
测试例1-12
测试例1-12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药膏对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炎以及膝关节积水症状的治疗效果。
(1)对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治疗效果
选择300名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男女患者,年龄在25-60岁之间,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25名)。分别于患处贴敷中药药膏1-12,24小时贴用,每天1换。于贴用后10天观察效果,与贴用前相比,疼痛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疼痛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疼痛无减轻的标记为×;12个组的治疗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2)对关节炎的治疗效果
选择300名关节炎的男女患者,年龄在25-60岁之间,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25名)。分别于患处贴敷中药药膏1-12,24小时贴用,每天1换。于贴用后10天观察效果,与贴用前相比,疼痛、肿胀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疼痛、肿胀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疼痛、肿胀症状无减轻的标记为×;12个组的治疗效果如表2所示。
表3
(3)对膝关节积水的治疗效果
选择300名膝关节积水的男女患者,年龄在25-60岁之间,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25名)。分别于患处贴敷中药药膏1-12,24小时贴用,每天1换。于贴用后10天观察效果,与贴用前相比,疼痛、肿胀症状完全消失的标记为○,疼痛、肿胀症状明显减轻的标记为△,疼痛、肿胀症状无减轻的标记为×;12个组的治疗效果如表2所示。
表4
从以上测试例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中药药膏能够对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炎以及膝关节积水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上述症状,本发明的中药药膏还适用于颈、肩、腰等关节增生、骨刺、骨膜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膝关节病等症状病,测试结果与上述测试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10)

1.一种中药药膏,由陈醋和以下中药原料制成:威灵仙、白芷、皂角刺、乳香、没药、川芎、茜草、乌头、透骨草、北防风、土元、山甲、乌梢蛇、白花蛇、冰片、细辛以及血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药膏,其中,所述陈醋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20-40%:60-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药膏,其中,所述陈醋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0%:7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药膏,其中,所述中药原料中各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威灵仙80-120份、白芷80-120份、皂角刺50-70份、乳香40-60份、没药40-60份、川芎40-60份、茜草40-60份、乌头40-60份、透骨草40-60份、北防风40-60份、土元30-50份、山甲30-50份、乌梢蛇40-60份、白花蛇20-30份、冰片20-40份、细辛40-60份、血竭40-6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中药药膏,其中,所述中药原料中各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威灵仙100份、白芷100份、皂角刺60份、乳香50份、没药50份、川芎50份、茜草50份、乌头50份、透骨草50份、北防风50份、土元40份、山甲40份、乌梢蛇50份、白花蛇25份、冰片30份、细辛50份、血竭50份。
6.一种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备料步骤:按照20-40%:60-80%的重量配比准备陈醋和中药原料,其中所述中药原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材料组成:威灵仙80-120份、白芷80-120份、皂角刺50-70份、乳香40-60份、没药40-60份、川芎40-60份、茜草40-60份、乌头40-60份、透骨草40-60份、北防风40-60份、土元30-50份、山甲30-50份、乌梢蛇40-60份、白花蛇20-30份、冰片20-40份、细辛40-60份、血竭40-60份;
粉碎步骤:将所述中药原料粉碎成粉末;
混合步骤:将所述陈醋与粉碎后的中药原料混合均匀制成膏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分装步骤:将所述混合步骤中混合得到的膏状物按每贴20-30g的重量摊于膏药布上对折。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陈醋与中药原料的重量配比为30%:70%。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中药原料中各材料的重量配比为:威灵仙100份、白芷100份、皂角刺60份、乳香50份、没药50份、川芎50份、茜草50份、乌头50份、透骨草50份、北防风50份、土元40份、山甲40份、乌梢蛇50份、白花蛇25份、冰片30份、细辛50份、血竭50份。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粉碎步骤中,粉碎的粉末粒径为8-20目。
CN201510299550.2A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48736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9550.2A CN104873699A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99550.2A CN104873699A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73699A true CN104873699A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41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99550.2A Pending CN104873699A (zh) 2015-06-03 2015-06-03 一种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736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6863A (zh) * 2015-09-24 2015-12-02 王钦存 一种治疗骨科骨质增生的中药
CN105194351A (zh) * 2015-11-02 2015-12-30 谢树光 一种治疗骨病的中药膏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551A (zh) * 2009-06-02 2010-02-03 冀法欣 腰椎康胶囊
CN102266541A (zh) * 2011-07-11 2011-12-07 谢书芳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或骨质增生性疼痛的中药膏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551A (zh) * 2009-06-02 2010-02-03 冀法欣 腰椎康胶囊
CN102266541A (zh) * 2011-07-11 2011-12-07 谢书芳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或骨质增生性疼痛的中药膏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建忠: "《偏方秘方大全 新编版》", 31 March 2008,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高磊: "《一用就灵的名医偏方1000例》", 30 June 2012,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06863A (zh) * 2015-09-24 2015-12-02 王钦存 一种治疗骨科骨质增生的中药
CN105194351A (zh) * 2015-11-02 2015-12-30 谢树光 一种治疗骨病的中药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4008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和股骨头病变的中药
CN104127622A (zh) 一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膏药
CN102626505B (zh) 基于中草药的按摩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17003A (zh) 治疗脊椎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380057B (zh)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中成药
CN103263601A (zh) 一种加速骨折手术后愈合速度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4873699A (zh) 一种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5999A (zh) 一种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的丸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3223078B (zh) 用离子导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药
CN105816842A (zh) 一种杀菌、祛风通络止痛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55918A (zh) 治疗骨病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2363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CN104435577A (zh) 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膏药
CN104161823A (zh) 一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中药
CN103784824A (zh) 一种腰椎突出、类风湿中药制剂
CN103735647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
CN104288596B (zh)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1954040A (zh) 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55105B (zh) 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03877467A (zh)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
CN104383175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1015638A (zh) 骨康贴
CN104644928A (zh) 一种治疗颈椎、腰肩盘突出的药物
CN102397422A (zh) 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草药制剂
CN103961657A (zh) 一种治疗外伤的外用中药散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