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3647B - 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63647B CN104863647B CN201510122755.3A CN201510122755A CN104863647B CN 104863647 B CN104863647 B CN 104863647B CN 201510122755 A CN201510122755 A CN 201510122755A CN 104863647 B CN104863647 B CN 10486364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aring
- rotor
- adjustment
- adjustment amount
- devi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3466 anti-cip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587240 Cynanch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907 gl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Turbine Rotor Nozzle Seal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建立计算模型;S2、测量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初始偏差,并记录;S3、根据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初始偏差出具调整方案,并记录;S4、将所述调整方案中的数据代入所述计算模型中,根据所述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虚拟校正,若虚拟校正后的预期偏差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所述调整方案进行实际校正。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对百万千瓦核电汽轮机组弹簧基础的轴系中心进行计算,能够给出简单有效的找中心方案,快速准确的对轴系中心进行调整,方便技术人员快速决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检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轴系中心的调整是汽轮机正常运行的基础,调整不当直接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汽轮发电机组大修时,要对轴系的各个对轮中心进行检查和调整。在轴系找中心过程中,一般是先经过大量的计算,决定调整方案,然后反复试调整、测量,使调整结果逐渐达到对轮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最后对各对轮螺栓进行紧固,使其同心度和晃动度合格。
某核电百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由4根转子组成,每根转子由两个三瓦块可卿瓦轴承支承,其中高压转子坐落在落地轴承上,两根低压转子坐落在低压内缸支撑的轴承上,发电机转子坐落在发电机大端盖支撑轴承上,整个汽轮发电机组坐落在弹簧基础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建立计算模型;
S2、测量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初始偏差,并记录;
S3、根据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初始偏差出具调整方案,并记录;
S4、将所述调整方案中的数据代入所述计算模型中,根据所述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虚拟校正,若虚拟校正后的预期偏差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所述调整方案进行实际校正。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针对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建立第一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一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
第一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为:
第一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为:
S1-2、针对所述第一转子由1号轴承和2号轴承支承,所述第二转子由3号轴承和4号轴承支撑;
分别测得所述1号轴承和所述2号轴承的间距a、所述2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b、所述3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c、所述所述3号轴承和所述4号轴承的间距d,以及对轮直径L。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测得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1和初始圆周偏差F1。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根据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1和初始圆周偏差F1出具多种第一调整方案;
S3-2、每种第一调整方案均包括1号轴承的调整量、2号轴承的调整量、3号轴承的调整量,以及4号轴承的调整量;
1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M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M’;
2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N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N’;
3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
4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一种所述第一调整方案中的具体数据代入所述第一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一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中,得出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1’和预期圆周偏差F1’;
S4-2、看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1’和预期圆周偏差F1’是否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
S4-3、若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此所述第一调整方案进行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实际校正;
S4-4、若不满足,选取另一种所述第一调整方案,并重复步骤S4-1至S4-2,直至满足为止。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3、针对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建立第二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二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
所述第二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为:
所述第二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为:
S1-4、针对所述第二转子由3号轴承和4号轴承支承,所述第三转子由5号轴承和6号轴承支撑;
分别测得所述3号轴承和所述4号轴承的间距d、所述4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e、所述5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f、所述所述5号轴承和所述6号轴承的间距g,以及对轮直径L。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2、测得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2和初始圆周偏差F2。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3、根据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2和初始圆周偏差F2出具多种第二调整方案;
S3-4、每种所述第二调整方案均包括3号轴承的调整量、4号轴承的调整量、5号轴承的调整量,以及6号轴承的调整量;
3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
4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
5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
6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5、将一种所述第二调整方案中的具体数据代入所述第二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二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中,得出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2’和预期圆周偏差F2’;
S4-6、看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2’和预期圆周偏差F2’是否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
S4-7、若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此第二调整方案进行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实际校正;
S4-8、若不满足,重新选取另一种所述第二调整方案,并重复步骤S4-5和步骤S4-6,直至满足为止。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5、针对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建立第三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三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
所述第三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为:
所述第三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为:
S1-6、针对所述第三转子由5号轴承和6号轴承支承,所述第四转子由7号轴承和8号轴承支撑;
分别测得所述5号轴承和所述6号轴承的间距g、所述6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h、所述7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i、所述所述7号轴承和所述8号轴承的间距j,以及对轮直径L。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3、测得所述第三转子和所述第四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3和初始圆周偏差F3。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5、根据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3和初始圆周偏差F3出具多种第三调整方案;
S3-6、每种所述第三调整方案均包括5号轴承的调整量、6号轴承的调整量、7号轴承的调整量,以及8号轴承的调整量;
5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
6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
7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X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X’;
8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Y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Y’。
本发明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中,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9、将一种所述第三调整方案中的具体数据代入所述第三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三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中,得出所述第三转子和所述第四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3’和预期圆周偏差F3’;
S4-10、看所述第三转子和所述第四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3’和预期圆周偏差F3’是否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
S4-11、若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此所述第三调整方案进行所述第三转子和所述第四转子的实际校正;
S4-12、若不满足,重新选取另一种所述第三调整方案,并重复步骤S4-9和步骤S4-10,直至满足为止。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中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可对百万千瓦核电汽轮机组弹簧基础的轴系中心进行计算,能够给出简单有效的找中心方案,快速准确的对轴系中心进行调整,方便技术人员快速决策。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中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中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图。
图1至图2示出了本发明中的一种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参阅图1,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建立计算模型;
S2、测量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初始偏差,并记录;
S3、根据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初始偏差出具调整方案,并记录;
S4、将调整方案中的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中,根据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虚拟校正,若虚拟校正后的预期偏差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调整方案进行实际校正。
通过上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给出最优调整方案,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为机组找中心带来方便。
其中,,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针对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建立第一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一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该第一转子为图2中的高中压转子,该第二转子为图2中的1号低压转子。
第一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为:
第一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为:
S1-2、参阅图2,针对第一转子由1号轴承和2号轴承支承,第二转子由3号轴承和4号轴承支撑;
分别测得1号轴承和2号轴承的间距a、2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b、3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c、3号轴承和4号轴承的间距d,以及对轮直径L。
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测得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1和初始圆周偏差F1。
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根据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1和初始圆周偏差F1出具多种第一调整方案;
S3-2、每种第一调整方案均包括1号轴承的调整量、2号轴承的调整量、3号轴承的调整量,以及4号轴承的调整量;
1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M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M’;
2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N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N’;
3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
4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
其中,上述的M’、N’、O’和P’均需要通过实际的弹簧调整量乘上系数k推导出来。一般地,部分数值并未按预期值发展,其与弹簧调整对轴承座影响系数k有关,由于k值为经验值,受距离、弹簧压缩量等影响较大,因此实际测出结果会存在部分偏差。若出现偏差,需对该结果进行修正,重新进行调整以满足标准要求。
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一种第一调整方案中的具体数据代入第一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一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中,得出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1’和预期圆周偏差F1’;
S4-2、看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1’和预期圆周偏差F1’是否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
S4-3、若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此第一调整方案进行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实际校正;
S4-4、若不满足,选取另一种调整方案,并重复步骤S4-1至S4-2,直至满足为止。
其中,步骤S1还包括如下步骤:
S1-3、针对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建立第二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二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该第二转子为图2中的1号低压转子,该第三转子为图2中的2号低压转子。
第二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为:
第二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为:
S1-4、参阅图2,针对第二转子由3号轴承和4号轴承支承,第三转子由5号轴承和6号轴承支撑;
分别测得3号轴承和4号轴承的间距d、4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e、5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f、5号轴承和6号轴承的间距g,以及对轮直径L。
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2、测得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2和初始圆周偏差F2。
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3、根据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2和初始圆周偏差F2出具多种第二调整方案;
S3-4、每种第二调整方案均包括3号轴承的调整量、4号轴承的调整量、5号轴承的调整量,以及6号轴承的调整量;
3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
4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
5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
6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
其中,上述的O’、P’、T’和U’均需要通过实际的弹簧调整量乘上系数k推导出来。一般地,部分数值并未按预期值发展,其与弹簧调整对轴承座影响系数k有关,由于k值为经验值,受距离、弹簧压缩量等影响较大,因此实际测出结果会存在部分偏差。若出现偏差,需对该结果进行修正,重新进行调整以满足标准要求。
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5、将一种第二调整方案中的具体数据代入第二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二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中,得出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2’和预期圆周偏差F2’;
S4-6、看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2’和预期圆周偏差F2’是否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
S4-7、若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此第二调整方案进行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实际校正;
S4-8、若不满足,重新选取另一种第二调整方案,并重复步骤S4-5和步骤S4-6,直至满足为止。
其中,步骤S1还包括如下步骤:
S1-5、针对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建立第三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三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该第三转子为图2中的2号低压转子,该第四转子为图2中的发电机转子。
第三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为:
第三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为:
S1-6、参阅图2,针对第三转子由5号轴承和6号轴承支承,第四转子由7号轴承和8号轴承支撑;
分别测得5号轴承和6号轴承的间距g、6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h、7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i、7号轴承和8号轴承的间距j,以及对轮直径L。
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3、测得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3和初始圆周偏差F3。
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5、根据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3和初始圆周偏差F3出具多种第三调整方案;
S3-6、每种第三调整方案均包括5号轴承的调整量、6号轴承的调整量、7号轴承的调整量,以及8号轴承的调整量;
5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
6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
7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X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X’;
8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Y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Y’。
其中,上述的T’、U’、X’和Y’均需要通过实际的弹簧调整量乘上系数k推导出来。一般地,部分数值并未按预期值发展,其与弹簧调整对轴承座影响系数k有关,由于k值为经验值,受距离、弹簧压缩量等影响较大,因此实际测出结果会存在部分偏差。若出现偏差,需对该结果进行修正,重新进行调整以满足标准要求。
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9、将一种第三调整方案中的具体数据代入第三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三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中,得出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3’和预期圆周偏差F3’;
S4-10、看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3’和预期圆周偏差F3’是否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
S4-11、若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此第三调整方案进行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实际校正;
S4-12、若不满足,重新选取另一种第三调整方案,并重复步骤S4-9和步骤S4-10,直至满足为止。
综上,通过该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确定了调整方案后,进行实际校正时,所有的调整都需要参照轴系中心调整标准,即
该类型机组轴系中心标准:
中低对轮:平面≤0.02mm;圆周≤0.02mm;
低低对轮:平面≤0.02mm;圆周≤0.02mm;
汽发对轮:平面≤0.02mm;圆周左右≤0.02mm;上下:汽轮机侧低0.15-0.25mm。
进行具体的调整时,由于该类型机组由可倾瓦支撑,且可倾瓦坐落在低压内缸上,中心调整时已扣缸且轴承压盖要正式回装,基础弹簧已释放完毕,因此单独通过调整轴承不但工艺复杂,且会对汽缸通流间隙及轴承油挡间隙造成影响,无形中增加了中心调整的难度。
针对该类型机组中心调整时主要通过调整高压轴承座、低压缸、发电机定子及弹簧基础来进行调整,但由于调整高压轴承座会同时影响主油泵中心、推力盘平行度,带来更大的调整量,而调整发电机定子需拆装108颗地脚螺栓,调整工作量太大,而一般不被采用。正常主要通过调整低压缸及弹簧基础达到中心调整的目的。
进一步地,低压缸单侧由8颗地脚螺栓紧固,每个地脚螺栓对应1个圆垫铁,同时有10颗斜垫铁支撑。调整时先在缸体及转子上架百分表监视,将斜垫铁松开,再将紧固螺栓松动,根据调整情况将缸体上下移动,完成后紧固螺栓及斜垫铁,该方法适用于调整圆周上下错口较大情况。
更进一步地,对于平面张口较大情况,则首选通过调整弹簧基础的办法,由于汽轮发电机组整体坐落在弹簧基础上,可将整个轴系看成一个平面,单独调整基础时,可看成基础整体按一定的规律动作,即:调整弹簧基础时只影响平面张口的变化,不影响圆周变化。对弹簧基础进行调整时,采用千斤顶将整个弹簧座压缩,加或减弹簧座调整垫片达到调整的目的。
另外,轴系左右侧存在偏差时,拆除定位销垫片,通过低压缸两侧支柱移动低压缸,并根据调整量加减两侧垫片达到调整左右侧偏差的目的。
进行上述具体的调整操作时,还需要遵循调整原则,该调整原则如下:
1)尽量不调整高压缸;
2)尽量不调整发电机;
3)能通过低压缸调整的情况不要调整弹簧基础;
4)如弹簧基础与缸有同时调整情况,先完成弹簧基础的调整再进行缸体调整;
5)弹簧基础进行粗调,低压缸进行精调;
6)弹簧基础调整不要对单个弹簧基础调整过大,尽量均匀。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建立计算模型;
S2、测量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初始偏差,并记录;
S3、根据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初始偏差出具调整方案,并记录;
S4、将所述调整方案中的数据代入所述计算模型中,根据所述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虚拟校正,若虚拟校正后的预期偏差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所述调整方案进行实际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针对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建立第一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一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
第一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为:#
第一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为:
S1-2、针对所述第一转子由1号轴承和2号轴承支承,所述第二转子由3号轴承和4号轴承支撑;
分别测得所述1号轴承和所述2号轴承的间距a、所述2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b、所述3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c、所述所述3号轴承和所述4号轴承的间距d,以及对轮直径L;
其中,
G1’为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
G1为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
F1’为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预期圆周偏差;
F1为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初始圆周偏差;
M为低压缸对应1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M’为弹簧基础对应1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N为低压缸对应2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N’为弹簧基础对应2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O为低压缸对应3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O’为弹簧基础对应3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P为低压缸对应4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P’为弹簧基础对应4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1、测得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1和初始圆周偏差F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1、根据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1和初始圆周偏差F1出具多种第一调整方案;
S3-2、每种第一调整方案均包括1号轴承的调整量、2号轴承的调整量、3号轴承的调整量,以及4号轴承的调整量;
1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M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M’;
2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N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N’;
3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
4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1、将一种所述第一调整方案中的具体数据代入所述第一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一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中,得出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1’和预期圆周偏差F1’;
S4-2、看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1’和预期圆周偏差F1’是否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
S4-3、若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此所述第一调整方案进行所述第一转子和所述第二转子的实际校正;
S4-4、若不满足,选取另一种所述第一调整方案,并重复步骤S4-1至S4-2,直至满足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3、针对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建立第二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二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
所述第二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为:
所述第二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为:#
S1-4、针对所述第二转子由3号轴承和4号轴承支承,所述第三转子由5号轴承和6号轴承支撑;
分别测得所述3号轴承和所述4号轴承的间距d、所述4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e、所述5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f、所述所述5号轴承和所述6号轴承的间距g,以及对轮直径L;
其中,
G2’为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
G2为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
F2’为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预期圆周偏差;
F2为第二转子和第三转子的初始圆周偏差;
O为低压缸对应3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O’为弹簧基础对应3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P为低压缸对应4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P’为弹簧基础对应4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T为低压缸对应5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T’为弹簧基础对应5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U为低压缸对应6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U’为弹簧基础对应6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2、测得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2和初始圆周偏差F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3、根据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2和初始圆周偏差F2出具多种第二调整方案;
S3-4、每种所述第二调整方案均包括3号轴承的调整量、4号轴承的调整量、5号轴承的调整量,以及6号轴承的调整量;
3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O’;
4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P’;
5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
6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5、将一种所述第二调整方案中的具体数据代入所述第二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二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中,得出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2’和预期圆周偏差F2’;
S4-6、看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2’和预期圆周偏差F2’是否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
S4-7、若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此第二调整方案进行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实际校正;
S4-8、若不满足,重新选取另一种所述第二调整方案,并重复步骤S4-5和步骤S4-6,直至满足为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5、针对所述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建立第三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第三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
所述第三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为:
所述第三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为:#
S1-6、针对所述第三转子由5号轴承和6号轴承支承,所述第四转子由7号轴承和8号轴承支撑;
分别测得所述5号轴承和所述6号轴承的间距g、所述6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h、所述7号轴承到相邻对轮的间距i、所述所述7号轴承和所述8号轴承的间距j,以及对轮直径L;
其中,
G3’为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
G3为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
F3’为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预期圆周偏差;
F3为第三转子和第四转子的初始圆周偏差;
T为低压缸对应5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T’为弹簧基础对应5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U为低压缸对应6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U’为弹簧基础对应6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X为低压缸对应7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X’为弹簧基础对应7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Y为低压缸对应8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Y’为弹簧基础对应8号轴承的轴承调整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如下步骤:
S2-3、测得所述第三转子和所述第四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3和初始圆周偏差F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
S3-5、根据所述第二转子和所述第三转子的初始端面偏差G3和初始圆周偏差F3出具多种第三调整方案;
S3-6、每种所述第三调整方案均包括5号轴承的调整量、6号轴承的调整量、7号轴承的调整量,以及8号轴承的调整量;
5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T’;
6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U’;
7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X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X’;
8号轴承的调整量包括通过调整低压缸对应的轴承调整量Y和通过调整弹簧基础对应的轴承调整量Y’。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如下步骤:
S4-9、将一种所述第三调整方案中的具体数据代入所述第三垂直端面校正计算模型和所述第三垂直圆周校正计算模型中,得出所述第三转子和所述第四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3’和预期圆周偏差F3’;
S4-10、看所述第三转子和所述第四转子的预期端面偏差G3’和预期圆周偏差F3’是否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
S4-11、若满足轴系中心的偏差允许值,按此所述第三调整方案进行所述第三转子和所述第四转子的实际校正;
S4-12、若不满足,重新选取另一种所述第三调整方案,并重复步骤S4-9和步骤S4-10,直至满足为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22755.3A CN104863647B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22755.3A CN104863647B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63647A CN104863647A (zh) | 2015-08-26 |
CN104863647B true CN104863647B (zh) | 2016-06-22 |
Family
ID=53909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22755.3A Active CN104863647B (zh) | 2015-03-19 | 2015-03-19 | 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6364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12873B (zh) * | 2016-04-27 | 2019-01-15 | 大唐山东电力检修运营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轮机轴系中心的测算方法 |
CN109458232B (zh) * | 2018-10-16 | 2021-02-12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一种测量汽缸隔板洼窝及其叶顶阻汽片同心的方法 |
CN110645056B (zh) * | 2019-09-05 | 2021-10-08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 测量标高评定半速机组轴系中心状态的方法 |
CN111425268B (zh) * | 2020-03-31 | 2021-12-31 |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 一种内缸独立支撑双弹性基础型汽轮机安装方法 |
CN111482799B (zh) * | 2020-04-22 | 2021-08-17 | 中国电建集团四川工程有限公司 | 模拟半实缸或全实缸状态的汽轮机轴系中心调整方法 |
CN111693014B (zh) * | 2020-05-08 | 2022-03-22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 多轴系机械设备的中心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14183208B (zh) * | 2021-11-09 | 2023-08-08 | 河北建投沙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轮机轴系中心的调整方法 |
CN116247866A (zh) * | 2023-02-24 | 2023-06-09 |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 核电站轴封核主泵上电机支座与电机的中心调整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27911B2 (ja) * | 1998-10-20 | 2008-07-30 | 東芝プラント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蒸気タービンのグランド蒸気圧力制御装置 |
EP2050932A2 (en) * | 2007-10-20 | 2009-04-22 | Rolls-Royce plc | A shaft bearing arrangement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is bearing arrangement |
CN103559924A (zh) * | 2013-11-11 | 2014-02-05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核电站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203783651U (zh) * | 2014-05-09 | 2014-08-20 | 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 汽轮发电机轴系中心调整装置 |
-
2015
- 2015-03-19 CN CN201510122755.3A patent/CN10486364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27911B2 (ja) * | 1998-10-20 | 2008-07-30 | 東芝プラント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 蒸気タービンのグランド蒸気圧力制御装置 |
EP2050932A2 (en) * | 2007-10-20 | 2009-04-22 | Rolls-Royce plc | A shaft bearing arrangement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this bearing arrangement |
CN103559924A (zh) * | 2013-11-11 | 2014-02-05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 核电站汽轮机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203783651U (zh) * | 2014-05-09 | 2014-08-20 | 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 汽轮发电机轴系中心调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63647A (zh) | 2015-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63647B (zh) | 核电站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中心的校正方法 | |
CN104236799B (zh) | 一种快速消除轴承座水平方向振动的动平衡方法 | |
EP2341232B1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fuel flow within a machine | |
CN109236391B (zh) |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范围的计算方法 | |
CN107702854B (zh) | 一种满足火箭发动机涡轮泵装配及使用的高速动平衡方法 | |
CN105484807A (zh) | 汽轮机汽封间隙精密高效调整工艺系统 | |
CN102975013A (zh) | 低温余热回收汽轮发电机转子预定中心安装方法 | |
CN103927416A (zh) | 一种余热排出泵抗震分析方法 | |
CN104634509A (zh) | 转子的动平衡系数获得方法 | |
CN104874973B (zh) | 一种汽轮机汽缸结合面变形处理方法 | |
CN110108336A (zh)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烟气流量的计算方法 | |
CN106685154B (zh) | 水轮发电机转子磁轭高效紧固方法 | |
US10704427B2 (en) | Method to diagnose power plant degradation using efficiency models | |
CN206547035U (zh) | 一种用于发电机安装的调整装置 | |
KR200486758Y1 (ko) | 터빈발전기용 작업대 | |
CN214951064U (zh) | 一种trt静叶间隙检验工装 | |
CN102103037A (zh) | 汽轮发电机组低频振动与功率递增相关性分析方法 | |
CN105912873B (zh) | 一种汽轮机轴系中心的测算方法 | |
CN104476380A (zh) | 屏蔽电机推力轴承石墨推力瓦块柱面研磨工艺 | |
CN203231731U (zh) | 一种风轮叶片的检测器 | |
CN102764964A (zh) | 罩式炉高温循环风机叶轮的制造方法 | |
CN207777052U (zh) | 水泵水轮机导叶端面间隙调整结构 | |
RU95362U1 (ru) |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безразборного ремонта топливной аппаратуры | |
Maly et al.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free surface oscillation in a model pump-turbine | |
CN113822712A (zh) | 一种发电成本及供热成本分析方法和分析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