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59498B - 具有可变形侧翼的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变形侧翼的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9498B
CN104859498B CN201510087295.5A CN201510087295A CN104859498B CN 104859498 B CN104859498 B CN 104859498B CN 201510087295 A CN201510087295 A CN 201510087295A CN 104859498 B CN104859498 B CN 1048594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cushion
fabric
flank
cushion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72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9498A (zh
Inventor
沃尔夫冈·贝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mmer AG
Original Assignee
Gramm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mmer AG filed Critical Grammer AG
Publication of CN104859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9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9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9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17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manufacturing upholstery or upholstery sp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14Hydro-pneumatic adjustments of the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86Side-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90Details or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986Side-rests
    • B60N2/99Side-rests adjust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垫和靠背,其中所述座垫和/或所述靠背左、右侧均通过用于支撑车辆座椅乘坐者的侧翼进行限制,其中每个所述侧翼包含至少一个沿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可变形的缓冲垫和至少一个软垫,且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内嵌于所述软垫内。其中一种耐磨织物在所述至少一个由发泡材料制成的软垫内进行发泡以对所述软垫起到平面稳定作用,且所述耐磨织物至少部分地包裹所述至少一个内嵌的缓冲垫,其中在通过所述耐磨织物撑开的至少部分平面内,所述耐磨织物的纤维与由所述座椅宽度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不为0°。

Description

具有可变形侧翼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该种车辆座椅具有座垫和靠背。其中,所述座垫和/或靠背的左、右侧均通过用于支撑车辆座椅的乘坐者的可变形侧翼进行限制。每个侧翼至少包含沿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形状可变的缓冲垫和至少一个软垫。该至少一个缓冲垫内嵌在上述所述软垫中。这类车辆座椅主要用于适合粗糙地形的商务车,例如载重汽车或拖拉机,从而在发生侧面震动时提高车辆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车辆座椅具有靠背,其中靠背的左、右侧各通过一个可变形、可充气的侧翼进行限制。这类侧翼通常由可充气的缓冲垫组成,且缓冲垫内嵌在由发泡材料制成的软垫内。通常借助泵装置将空气充入缓冲垫中或从缓冲垫内抽出,并通过这种方式使侧翼的形状适合车辆座椅的乘坐者的身体。同时,由发泡材料制成的软垫将发生弹性膨胀。此外,文献DE 10 2009 012 620 A1描述了一种机械机构,这种机械结构可从外部挤压侧翼,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侧翼的形状。根据现有技术的结构的缺点在于,由发泡材料制成的软垫频繁的膨胀和收缩可能导致磨损,并由此常常形成裂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可变形侧翼的耐磨性,特别是在裂纹形成方面进行改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车辆座椅来实现。所述车辆座椅包括座垫和靠背,其中所述座垫和/或所述靠背的左、右侧均通过用于支撑车辆座椅乘坐者的可变形侧翼进行限制。每个所述侧翼至少包含一个沿座椅宽度方向形状可变的缓冲垫和至少一个软垫。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内嵌在所述软垫内。其中,纤维织物在所述至少一个由发泡材料制成的软垫内进行发泡,以对该软垫起到平面稳定作用。而纤维织物至少部分包裹所述至少一个内嵌的缓冲垫,其中在通过织物撑开的至少部分平面内,所述纤维织物的纤维与由座椅的宽度方向和侧翼的仰角方向形成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不为0°。
其中,所述侧翼的仰角方向是指,与座垫或靠背的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用语“仰角方向”表示形状隆起的方向,且该隆起方向并不一定与侧翼形变的膨胀方向一致。对于座垫的侧翼来说,该侧翼的仰角方向实质上是朝向上方。而对于靠背的侧翼来说,该侧翼的仰角方向实质上是朝向前方。侧翼形变的膨胀主要沿座椅宽度方向朝向内侧,而仅有部分沿仰角方向发生。
当缓冲垫沿座椅的宽度方向膨胀时,定位在由座椅的宽度方向和仰角方向所形成的平面内的纤维会将耐磨纤维织物的膨胀限定在纤维的基本延伸上。与座椅的宽度方向成非0°的角度具有以下优点,即该纤维织物整体比纤维织物的纤维的拉伸强度更大。然而,此外,该纤维还起到稳定软垫发泡材料的作用,以防止磨损和撕裂。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已发泡的纤维织物可以在控制下通过纤维与运动方向的夹角来实现继续扩大延伸。因此,发泡材料与纤维织物结合的防撕破强度更高。通常,处于0°位置的微纤维几乎不能延伸。关于上述角度的定义可能实现的膨胀最好适应于泡沫部件即发泡材料的膨胀或泡沫的磨损特性。
优选地,至少在由纤维织物展开的部分平面内,纤维织物的纤维与由座椅宽度方向和侧翼仰角方向展开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大于15°,优选地大于25°,更优选地大于40°。此外,优选地,至少在通过纤维织物展开的部分平面内,纤维织物的纤维与由座椅的宽度方向和侧翼仰角方向展开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小于70°,优选地小于65°,更优选地小于50°。纤维方向与由座椅的宽度方向和仰角方向展开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越大,发泡材料的延展性就越好。同时,如果纤维之间的夹角较小,则纤维对发泡材料的稳定作用就越小。如果假定有两个相互正交的主要纤维方向,则具有与上述平面成0°角的纤维的结构的延展性最小。对于上述两个主要纤维方向,其分别与上述平面成45°夹角,且相互正交。如果夹角约为45°则为最优,因为在延伸中形成的菱形将相互发生位移。
纤维织物优选为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或正方形网眼的网格,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多边形形状。与此同时,该纤维织物特别优选为具有正方形网眼的网格。通过相互正交取向的纤维方向,使得发泡材料软垫在膨胀时均质稳定。同时,两种纤维方向均与由仰角方向和座椅的宽度方向展开的平面之间成45°夹角。通过这种方式可实现对发泡材料软垫,即纤维的伸缩性的优化。
纤维强度优选为0.1mm到3mm之间,优选为0.2mm到1.5mm之间,更优选为0.5mm到1.2mm之间。
可以想象的是,纤维沿两个主要纤维方向取向,并以固定间隔隔开。其中该固定间隔优选为1mm至2cm,优选为2mm至1cm,更优选为2.5mm至5mm。
各个侧翼优选为沿软垫的长度方向延伸并沿仰角方向变窄的垫子。其中软垫的长度方向是指靠背的座椅高度方向和座垫的座椅长度方向。其中,该软垫在侧向对座垫和靠背进行限制,并且起到侧面支撑车辆座椅乘坐者的作用。侧翼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厚度优选为相对较窄,且侧翼的内侧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所呈现的人体工程学形状适合典型的车辆座椅乘坐者。可以想象的是,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的最高隆起将会形成清晰的边缘,该边缘沿座垫的长度方向与侧翼一同延伸。所述边缘优选地位于沿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侧翼的中心。同时还可以想象的是,所述边缘不设置于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以确保更大的舒适度和更强的缓冲性能。所述边缘优选地能够沿座椅的宽度方向设置于侧翼的中心处,以确保更强的侧面支撑能力。
侧翼通常包括由发泡材料制成的软垫。所述软垫在朝向车辆座椅乘坐者的一侧由套子覆盖住;其中,该套子例如由织物或皮革制成。在发泡材料背向车辆座椅乘坐者的一侧,即定义为侧翼内侧且朝向座椅内部结构的一侧,侧翼的软垫中露出空腔。其中,所述空腔相对于边缘沿仰角方向逐渐变尖;所述边缘相对于座椅的宽度方向朝向并沿软垫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内嵌于所述空腔中,使得当缓冲垫发生形变时,发泡材料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内置的部分和发泡材料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外置的部分在所述空腔的边缘上相互挤压分离。
这类侧翼优选地沿软垫的长度方向在中心处出现最大隆起。可以想象的是,为此,侧翼主要呈半圆形状或半椭圆形状。靠背上的这类侧翼的形状优选为最好适合车辆座椅乘坐者的腰部。同时可以想象的是,每个侧翼在所述侧翼的仰角方向上为沿长度方向主要且恒定的隆起。
所述软垫内侧的纤维织物优选地与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邻接以进行发泡。
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优选为可充气的。该缓冲垫的材料可以是片状的塑料材料,例如PVC或聚氨酯。该缓冲垫在沿仰角方向并朝向软垫的一侧设有边缘,以确保该缓冲垫在填充液体,尤其是压缩空气时主要沿座椅得宽度方向进行延伸,而较少或根本不沿仰角方向延伸。该缓冲垫沿长度方向的长度范围是3cm至50cm,优选为5cm至30cm之间,更优选为15cm至25cm之间。该缓冲垫沿仰角方向的延伸优选为3cm至20cm之间,更优选为5cm至12cm之间。该缓冲垫优选地在长度方向的中心实现沿仰角方向的最大隆起。
缓冲垫和软垫之间设有无纺布材料,该无纺布材料优选地可制成无纺布袋。该无纺布材料可在缓冲垫弹性伸缩过程中,通过摩擦作用降低发泡材料软垫的应力。
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优点还体现在设有泵装置。该泵装置通过输入管路与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相连,以便将液体、尤其是压缩空气充入缓冲垫内或从所述缓冲垫中抽出。可以想象的是,泵装置上可以安装压力测量装置。该泵装置的优点在于设有控制装置,通过上述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压力读数使得侧翼的轮廓自动适配于车辆座椅上的乘坐者的身体。
可以想象的是,本发明的缓冲垫由两个腔室组成,所述腔室在长度上沿软垫的仰角方向在缓冲垫内延伸。其中两个所述腔室在软垫的仰角方向上铰接,使得软垫在填充时呈铰链式,并沿宽度方向互相挤压分离。
本发明中纤维织物优选地由两个分型面组成。其中,所述两个分型面在边缘的中间区域相互结合。所述边缘与空腔的边缘位于同一位置处,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相对且沿座椅宽度方向位于座椅内侧的纤维织物分型面的形状根据所述缓冲垫相应侧面的形状进行构造。同时,位于座椅外侧的分型面在边缘的两个外部区域中凸出,以使得凸出的表面部分通过所述边缘搭接在内置分型面上,以便在所述内置分型面上与另一个表面部分搭接。
所述纤维织物的材料可以是塑料或纺织材料。
附图说明
其他优选的结构在附图中显示。附图中:
图1为基于现有技术已知的具有侧翼的车辆座椅;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内置纤维织物轮廓的示例性靠背;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织物的两种形状的透视图;
图4为具有斜撑且由纺织纤维织物包裹的发泡工具;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卷起的纺织纤维织物;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的靠背在侧翼的中心高度的水平面上剪切形成的部分;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内置缓冲垫轮廓的侧翼的侧视图;
图8为具有泵装置输入管路的缓冲垫;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由两个腔室组成的开放式缓冲垫的透视图。
标号清单
1 车辆座椅
2 座垫
3 靠背
4、5 靠背的侧翼
6、7 座垫的侧翼
8 手柄
9 导轨
10 背部安全带出口的护板
11、12、13、14和15 开关
16 下部侧翼软垫截面
17 上部侧翼软垫截面
18 上部靠背软垫截面
19 中部靠背软垫截面
20、21 下部靠背软垫截面
22 靠背软垫截面的长度方向
23 侧翼边缘
24 座椅的宽度方向
25 靠背截面的仰角方向(向前)
26 座垫截面
27 座垫截面的仰角方向(向上)
28 缓冲垫1
29 缓冲垫2
30 软垫1
31 软垫2
32 纤维织物缓冲垫1
33 纤维织物缓冲垫2
34 边缘1
35 边缘2
36 半圆形开口
37 第一纤维织物的内置分型面
38 第一纤维织物的外置分型面
39第二纤维织物的内置分型面
40 第二纤维织物的外置分型面
41 纤维织物的圆形开孔
42、43、44、45 由纤维织物形成的口袋的角
46、47 外置分型面的凸出表面部分
48、49 紧固件
50 发泡工具的架构
51 纤维
52 网眼
53 紧固件
54 纤维织物的突出部
55 纤维织物内的间隙
56 纤维织物内的间隙
57 侧翼的长度方向
58 侧翼软垫的背面
59 边缘
60、61 在软垫内发泡的材料的侧面
62 空腔
63 拓宽的空腔区
64 塑料薄片
65 塑料薄片之间的中间腔室
66 半圆形开口
67、68 输入管路元件
69 泵装置即阀门的输入和输出管路
70、71 缓冲垫的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车辆座椅1。该车辆座椅1具有座垫2和靠背3。其中座垫2和靠背3的左、右侧各自通过可支撑车辆座椅乘坐者的侧翼4、5、6、7进行限制。靠近靠背3的侧上方固定有安全带支架5。座椅下方的中部设有手柄8,借助该手柄可将座椅沿长度方向在导轨9上滑动。靠近侧翼4、5、6、7中的一个的外侧沿座椅的宽度方向设有背部安全带出口护板10。该护板具有一系列的按键、杠杆、手柄或开关11、12、13、14和15。
在本实施例中,靠背3的侧翼4、5、6和7各相应分为两部分,即下部侧翼截面16和上部侧翼截面17。而靠背3则分为一系列靠垫截面,即一个上部靠背截面18、一个中部靠背截面19,以及两个下部靠背截面20和21。
各个截面在接缝处彼此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沿座椅的宽度方向24设置的靠背的侧翼4、5、6和7分别从沿靠背软垫的长度方向22延伸的靠背侧翼的边缘23向外延伸。通过这种方式,沿软垫截面的仰角方向25设置的靠垫的厚度,将会沿座椅的宽度方向24从外向内并向下部靠背截面20和21缓慢减小,由此形成壳型。下部靠背截面20和21沿座椅宽度方向24的宽度比中部靠背截面19的宽度更小,即中部靠背截面19从下部靠背截面20和21的上部延伸并向上扩宽。靠背3的侧翼4、5、6和7沿靠背软垫的长度方向22侧向向外,并邻接下部靠背截面20和21和中部靠背截面19。与此同时,上部侧翼截面17在座椅的宽度方向24上沿软垫的长度方向22向上延伸,并靠近中部靠背截面19,且该上部侧翼截面17的宽度越来越窄。紧邻下部靠背截面20和21的侧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优先贴合车辆座椅乘坐者的腰部,并为该乘坐者提供侧面支撑。以上通过不断变宽的中部靠背截面19和不断变窄的上部侧翼截面17可为车辆座椅乘坐者的背部提供空间。
上部靠背截面18安装在靠背3的最顶部上,并紧邻中部靠背截面19。在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上部靠背截面18上方的截面比下方的截面更宽。
座垫分为两个座垫截面26;其中该座垫截面26由前向后逐渐变细,且座垫截面的厚度也沿仰角方向27向后递减,以便形成一个壳型。从侧面限制座垫2的侧翼6和7在本实施例中是一体的。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左、右侧侧翼4和5的靠背3。其结构基本上遵循图1中的靠背3的特征。在图中可以看到内嵌在侧翼4和5内的缓冲垫28和29的轮廓。其中,该缓冲垫进一步地内嵌在软垫30和31内,并部分地被纤维织物32包覆。图中给出了座椅的宽度方向24和靠背的长度方向22。缓冲垫28和29各自呈现出两个重叠的半圆形状,这两个半圆在圆边的一侧相互重叠连接,并在直边的一侧形成口袋形状。直边的一侧朝向靠背的内部,以使圆形的边缘朝向仰角方向25,而缓冲垫的表面则分别沿座椅的宽度方向向内和向外。因此,侧翼4和5沿靠背的长度方向22呈现出隆起的轮廓,即该侧翼4和5分别向车辆座椅乘坐者的腰部区域变厚,而两端不断变薄。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采用透视图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覆各自的缓冲垫28和29的纤维织物32和33的轮廓。其中,上述纤维织物各有边缘34和35,该边缘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内置分型面37和39以及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外置分型面38和40之间分离,并沿仰角方向25和27安装在外部。对于内置分型面37和39,在半圆的平面上并大体上在假想整圆的圆心附近剪切形成半圆形开口36。该开口是为了使泵装置的软管可从该位置进入纤维织物的内部。此外,外置分型面38和40下部的四分之一圆的中心处剪切形成圆形开孔41,该圆形开孔可用于固定的用途。此外,可以想象的是,该圆形开孔41还可用于改善与发泡材料的连接。在优选的结构中,角42、43、44和45的线条展示了材料的增强。可以想象的是,此处的厚斜纤维可防止织物在角部撕裂。此外,可在至少一个或多个此类的角部叠加该纤维织物。
图4显示了位于发泡工具内的纤维织物32。该纤维织物32通过发泡工具内的“斜撑”打皱,然后进行发泡。该斜撑的位置处随后将出现缓冲垫28,且边缘34在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的内置分型面37上可见。内置分型面37的形状根据缓冲垫28的形状构造。如图所示,外置分型面38(不可见)在两个外部区域46和47内通过外置分型面38的外形凸出,使得凸出的表面部分46和47通过边缘34搭接在内置分型面37上,以便与内置分型面37搭接。此外,在该图中还可以看到紧固件48和49,借助该紧固件可将纤维织物固定在发泡工具上。在本例中,紧固件48和49为小型螺栓,用以张紧和保持网格。该纤维织物具有相应的圆孔。通过这个开孔可以张紧或固定该纤维织物,直到发泡零件在发泡完成后被取下。纤维织物或磨损保护在发泡零件内保持发泡状态。
图5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卷起的纤维织物32的结构。以通常的形式沿座椅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内置分型面37通过边缘34与沿座椅宽度方向的外置分型面38分离。沿座椅宽度方向的内置分型面37根据缓冲垫28的形状构造,而外置分型面38则在边缘34的两个凸出表面部分46和47内凸出,使得凸出的表面部分46和47如图4所示通过边缘34搭接在内置分型面37上。为了方便定位,仰角方向25和28已在图5中给出。在本例中,纤维51形成带有正方形网眼52的网格。该网格与仰角方向25和28分别成45°夹角。在本优选的结构中,内置分型面37依照构造的缓冲垫28的形状大体上呈半圆形。正如图3和图4所示,半圆形开口大约位于内置分型面37的半圆直边的中心处。从半圆形开口36约朝向边缘34的位置设有小的圆形紧固件53。而其他紧固件53位于边缘的角落方向。纤维织物32的内置分型面37并不会充满整个半圆。边缘角的部分剪切成10°~20°角。其中,该剪切的起点是从半圆形开口36方向开始假想的边缘角的一段路线,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圆半径。而在另一边缘角,内置分型面37上设有沿半径方向的小梯形凸起54。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外置分型面38很少会根据缓冲垫28的半圆形状进行构造。然而,该外置分型面38确实使缓冲垫的半圆形状闭合,并同时向外延伸。如果将边缘34的线条推向两侧,则该线条则几乎相当于外置分型面38的边缘形状。其中该外置分型面38的边缘形状近似矩形,而且比内置分型面37的半圆的直边缘线条的最大延伸还长约1.1至1.2倍。在内置分型面37露出梯形凸起54的一面处的外部边缘比矩形更小一点。从边缘34开始的连续的外部边缘线条定义为成5°至15°之间的角度倾斜。紧邻着边缘34还设有间隙55,其优点在于使得正如图4所示,凸出的织物区域46更好地通过边缘34接合。从边缘34的另一面开始,纤维织物的面积大于矩形,且外部边缘线以与该边缘34成15°到25°之间的倾斜角度继续向前延伸。此处还设有间隙56,其优点在于使得凸出的织物区域47通过边缘34更好地接合。在外置分型面38上设有紧固件53。其中,两个紧固件关于边缘34的垂直方向呈对称分布,该紧固件位于与仰角方向25和28相反的边缘附近,并与该边缘之间的间距为沿中心长度方向延伸的1/3和1/2。另外两个紧固件沿长度方向位于沿仰角方向25和28边缘角的附近外侧。圆形开孔开设于外置分型面38上;该圆形开孔沿仰角方向25和28从中部向背侧偏移,并沿侧翼的长度方向57从中心处偏移。紧邻与边缘34背向的边缘的外置分型面的两个角同样与矩形形状略有不同。其中一个角沿边缘34的方向成对角凸出,而紧邻的延伸部分也沿这个方向折弯。在与边缘34背向的边缘上的折弯边缘位于从中心到假想矩形角的1/3和1/2间距处。在假想矩形的另一个角上剪切出一个根据半个锁眼进行构造的结构。其中,锁眼的顶部沿侧翼的长度方向57朝向中心。
图6展示了具有侧翼4和5的靠背3的下半部分,该部分在侧翼的中心高度的水平面上剪切形成。每个侧翼4和5的软垫截面30和31在靠背3的背侧58上设置有从仰角方向25朝向边缘59呈尖锐状的空腔62,在该空腔62内通常内嵌有至少一个缓冲垫28和29,以便在缓冲垫5发生形变时,使在软垫截面30和31发泡的空腔62边缘的发泡材料的两侧60和61相互挤压。两个侧翼4从侧面沿座椅宽度方向限制靠背。仔细观察可发现,在靠背2的背侧58的尖锐的空腔62上设有一个具有或多或少的矩形空腔结构的扩宽的空腔区域63。
图7展示了侧翼5的侧视图,及缓冲垫29在本发明特殊结构中的轮廓。沿仰角方向25和27可以看到软垫截面33,该软垫截面33紧邻缓冲垫29。缓冲垫29沿仰角方向从外侧靠近可填充区域的位置设有塑料薄片64,该塑料薄片64具有中间空室65。纤维织物32在此处开设有半圆形开口36,缓冲垫在此开设有半圆形开口66,软管与缓冲垫29通过该半圆形开口66相连。在本例中,共有13个塑料薄片64及20个中间腔室65绕设在缓冲垫的周围。这些中间腔室具有平面梯形的外形,其沿同一方向的梯形表面开设于缓冲垫29的半圆表面上。中间腔室65非常窄小,梯形的外形在设计时使得塑料薄片64几乎以确定形状的形式绕设在缓冲垫四周,其沿仰角方向25和27的长度介于最大缓冲垫延伸长度的1/3和2/3之间。上述中间腔室的作用是使经充气形成的“隆起物”尽可能均匀地排出。而塑料薄片的形状类似椭圆,并减少了缓冲垫29沿仰角方向25和27的延伸,从而确保使用压缩气体填充缓冲垫时主要引起沿座椅宽度方向的膨胀。
图8展示了具有输入管路元件67和68的示范性的缓冲垫28和29。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垫与泵装置(即阀门69)的输入及输出管路相连,而输入管路元件67和68与缓冲垫的半圆形开口66相连。在角旁边的平面边缘上可以看到背部结构的紧固件53。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由两个分腔室70和71组成的缓冲垫28和29的示范式结构。在本例中,该缓冲垫如图8所示各自均包括薄片64和中间腔室65。这两个分腔室沿座椅宽度方向并排设置;该分腔室均呈现半圆形形状,并在朝向靠垫轮廓50的直线边缘处相互铰接,使得当半圆形分腔室70和71以豆形的形状延伸时,分腔室70的薄片64在填充压缩气体时与分腔室71的薄片分离。可以想象的是,分腔室70和71的薄片64沿座椅的宽度方向位于分腔室70和71的中部。有利的是,薄片64在分腔室70和71的中心沿座椅的宽度方向继续向内安装,使得填充压缩气体时分腔室的豆形的延伸占主要部分。在另一种优选的结构中,薄片沿座椅的宽度方形继续向外安装,以便在填充压缩气体时因两个分腔室70和71的薄片之间的间距增大而形成的延伸占主要部分。
所有已在该声明文件中公开的特征均作为本发明的必要因素,只要这些特征单个或组合起来与技术现状相比是创新的。

Claims (13)

1.一种车辆座椅(1),包括座垫(2)和靠背(3),其中所述座垫(2)和/或所述靠背(3)左、右侧均通过用于支撑车辆座椅乘坐者的侧翼(4、5、6、7)进行限制,其中每个所述侧翼(4、5、6、7)包含至少一个沿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24)可变形的缓冲垫(28、29)和至少一个软垫(30、31),且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28、29)内嵌于所述软垫内,其特征在于,纤维织物(32、33)在所述至少一个软垫(30、31)内发泡以对所述软垫起到稳定作用,所述纤维织物至少部分包覆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28、29);其中在通过织物撑开的至少部分平面内,所述纤维织物(32、33)的纤维(51)与由座椅的宽度方向(24)和侧翼的仰角方向(25、27)形成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不为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由所述纤维织物(32、33)展开的部分平面内,所述纤维织物(32、33)的所述纤维(51)与由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24)和所述侧翼的仰角方向(25、27)形成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15°~7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织物(32、33)为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或正方形的网眼(52)的网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翼(4、5、6、7)成形为基本沿垂直于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24)延伸的细长的隆起,所述侧翼的内侧(37)的软垫(30、31)设有沿仰角方向(25、27)朝向第一边缘(59)呈尖锐状的空腔(62),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28、29)内嵌于所述空腔内,以使所述缓冲垫(28、29)发生形变时,所述空腔(62)的第一边缘(59)的两侧(60、61)相互挤压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织物(32、33)在所述软垫(30、31)的背侧(58)并靠近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28、29)进行发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28、29)是可充气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泵装置(69)通过输入管路(67、68)与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28、29)相连,以便将流体充入缓冲垫内或从所述缓冲垫中抽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28、29)由两个腔室(70、71)组成,所述腔室在长度上沿所述软垫(30、31)的仰角方向(25、27)在所述缓冲垫内延伸,其中所述两个腔室(70、71)在所述软垫(30、31)的仰角方向(25、27)上铰接,以使所述软垫(30、31)在填充时呈铰链式,并沿宽度方向(24)互相挤压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织物(32、33)由两个分型面(37、38、39、40)组成,所述两个分型面在第二边缘(34、35)的中间区域相互连接,其中与所述至少一个缓冲垫(28、29)相对且沿座椅宽度方向(24)位于座椅内侧的纤维织物分型面(37、39)的形状根据所述缓冲垫(28、29)相应侧面的形状构造,同时位于座椅外侧的分型面(38、40)在所述第二边缘(34、35)的两个外部区域中凸出以使凸出的表面部分(46、47)通过所述第二边缘(34、35)搭接在位于座椅内侧的纤维织物分型面(37、39)上,以便在所述位于座椅内侧的纤维织物分型面(37、39)上与另一个表面部分搭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织物(32)由塑料或纺织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由所述纤维织物(32、33)展开的部分平面内,所述纤维织物(32、33)的所述纤维(51)与由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24)和所述侧翼的仰角方向(25、27)形成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25°~6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至少在由所述纤维织物(32、33)展开的部分平面内,所述纤维织物(32、33)的所述纤维(51)与由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24)和所述侧翼的仰角方向(25、27)形成的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40°~5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是压缩空气。
CN201510087295.5A 2014-02-20 2015-02-25 具有可变形侧翼的车辆座椅 Active CN1048594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4002211.0 2014-02-20
DE102014002211.0A DE102014002211B4 (de) 2014-02-20 2014-02-20 Fahrzeugsitz mit formveränderbaren Seitenwang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9498A CN104859498A (zh) 2015-08-26
CN104859498B true CN104859498B (zh) 2017-06-16

Family

ID=52477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7295.5A Active CN104859498B (zh) 2014-02-20 2015-02-25 具有可变形侧翼的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93891B2 (zh)
EP (1) EP2910414B1 (zh)
CN (1) CN104859498B (zh)
DE (1) DE10201400221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4364B (zh) * 2012-11-28 2019-06-2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用座椅
EP2956334A1 (en) * 2013-02-18 2015-12-23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Seat back for vehicle seat
JP6402691B2 (ja) * 2015-08-03 2018-10-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JP6304166B2 (ja) * 2015-08-03 2018-04-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JP6583021B2 (ja) * 2016-02-01 2019-10-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9889773B2 (en) * 2016-04-04 2018-02-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nthropomorphic upper seatback
US10124699B2 (en) * 2016-12-21 2018-11-13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having shell with flexible bolsters
US10266088B2 (en) * 2017-01-31 2019-04-2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having abrasion resistant bolster insert
US11021090B2 (en) * 2019-09-27 2021-06-01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with leg support
US11052794B2 (en) * 2019-11-01 2021-07-06 Teddy Hunsaker Combination adult/child sea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9419A (en) * 1997-08-13 2000-10-10 Magna Interior Systems Inc. Adjustable comfort seat
CN202115382U (zh) * 2010-03-18 2012-01-18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机动车辆座椅
CN103079882A (zh) * 2010-09-02 2013-05-0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座椅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89695A (en) * 1984-03-28 1986-05-20 Tachikawa Spring Co., Ltd. Vehicle seat
FR2592844B1 (fr) * 1986-01-10 1990-07-20 Renault Appui a poche gonflable pour sieges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JPS6414053U (zh) * 1987-07-15 1989-01-24
FR2631590B1 (fr) * 1988-05-20 1990-08-24 Peugeot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des bourrelets lateraux reglables
US5441331A (en) * 1990-04-19 1995-08-15 Concept Seating, Inc. Seating assembly
DE4106863C2 (de) * 1991-03-05 1994-10-20 Daimler Benz Ag Kraftfahrzeugsitz
US5707109A (en) * 1996-02-02 1998-01-13 Lear Corporation Acceleration compensating vehicular seat assembly
US5938284A (en) * 1996-07-19 1999-08-17 Cascade Engineering, Inc. Seat bolster adjustment assembly
WO1998008705A1 (en) * 1996-08-29 1998-03-05 Lear Corporation Vehicle seat assembly
JPH11129854A (ja) * 1997-10-30 1999-05-18 Ts Tec Kk サイドエアー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る車輌用シート
JP2000070078A (ja) * 1998-08-27 2000-03-07 Ikeda Bussan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
DE10024880C1 (de) * 2000-05-19 2001-09-06 Daimler Chrysler Ag Aktiv belüftbares Sitzmodul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3592317B2 (ja) * 2001-07-04 2004-11-24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シート
DE102004014881B4 (de) * 2004-03-26 2008-02-28 Recaro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mit Seitenwangen
DE102004018001B4 (de) * 2004-04-14 2007-10-18 Recaro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GB2420272B (en) * 2004-11-19 2008-06-04 Kongsberg Automotive Ltd Seat structure with a collapsible bolster
CA2491299A1 (fr) * 2004-12-20 2006-06-20 Baultar I.D. Inc. Dossier ajustable de siege ergonomique
DE102005024774B4 (de) * 2005-05-31 2018-07-12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sitz mit Lehnenbreitenverstellung und integriertem Sitz-Airbag
JP4459948B2 (ja) * 2006-12-11 2010-04-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WO2008110610A1 (de) * 2007-03-15 2008-09-18 Takata-Petri Ag Fahrzeugsitz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schützen eines fahrzeuginsassen
DE202007010957U1 (de) 2007-08-07 2008-01-31 Alfmeier Präzision AG Baugruppen und Systemlösungen Pneumatisches Stellelement
JP4388575B2 (ja) * 2007-11-27 2009-1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DE102008028353A1 (de) * 2008-06-13 2009-12-1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sitz
JP5515655B2 (ja) * 2009-02-10 2014-06-1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および車両用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12620A1 (de) * 2009-03-11 2010-09-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Detroit Fahrzeugsitz mit einer konturveränderbaren Stützfläche
DE102010021067A1 (de) * 2010-05-19 2011-11-2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D.Ges.D. Staates Delaware) Fahrzeugsitz mit formveränderlichen Seitenwangen
US9126508B2 (en) * 2013-01-24 2015-09-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pper seatback pivot system
US9126504B2 (en) * 2013-01-24 2015-09-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Integrated thin flex composite headrest assembly
US9216677B2 (en) * 2013-01-24 2015-12-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Quick-connect trim carrier attachment
US8727374B1 (en) * 2013-01-24 2014-05-2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eatback with side airbag deployment
US9096157B2 (en) * 2013-01-24 2015-08-0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eating assembly with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US9045063B2 (en) * 2013-06-11 2015-06-0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rticulating seat bolsters
US9193284B2 (en) * 2013-06-11 2015-11-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rticulating cushion bolster for ingress/egress
US8905431B1 (en) * 2013-09-24 2014-12-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ide airbag assembly for a vehicle sea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9419A (en) * 1997-08-13 2000-10-10 Magna Interior Systems Inc. Adjustable comfort seat
CN202115382U (zh) * 2010-03-18 2012-01-18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机动车辆座椅
CN103079882A (zh) * 2010-09-02 2013-05-01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用座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9498A (zh) 2015-08-26
DE102014002211A1 (de) 2015-08-20
DE102014002211B4 (de) 2018-05-03
EP2910414A1 (de) 2015-08-26
US20150231998A1 (en) 2015-08-20
EP2910414B1 (de) 2016-02-17
US9393891B2 (en) 2016-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9498B (zh) 具有可变形侧翼的车辆座椅
ES2552689T3 (es) Superficie confortable para asiento
CN104903146B (zh) 泡沫部件,特别是适于车辆座椅的泡沫部件,以及用于制备泡沫部件的方法和工具
CN203651544U (zh) 车辆座椅
CN105882474B (zh) 用于折叠车辆座椅的空气悬浮座椅表面
TW574116B (en) Vehicle seat
CN102245428B (zh) 收折式座椅
KR20130054244A (ko) 좌석용 커버링 어셈블리 및 사용자를 보호하기 위해 채용된 좌석
KR101775857B1 (ko) 차량용 시트
EP2356926A1 (en) Improvements incorporated in a manufacturing system of pressure or impact receiving bodies, determining for a direction-wise cushioning
EP1547488A1 (en) Seat
EP2949503A1 (en) Vehicle seat
EP2361521A1 (en) Footwear with shock absorbing sole
EP3233562B1 (en) Seat
CN104718106A (zh) 座椅靠背
US8047602B2 (en) Shock absorber made of fiber material
US20190176664A1 (en) Protective cover for a motor vehicle seat
US20060066078A1 (en) Foamed body for the production of a seat of an automobile with airbag module
CN107485210A (zh) 用于就坐表面的可调节背部支撑件
KR101324948B1 (ko) 수납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파티션
KR200498615Y1 (ko) 커버 수납에 의하여 목받침부가 구비되는 릴렉스 체어
US9004528B2 (en) Vehicle seat assembly
JP6531575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549370B2 (ja) 椅子用荷重支持部材、及び、椅子
JP5452996B2 (ja) 椅子の弾性シェル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o.2, grammer alley, ussensor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GRAMMER AG

Address before: 2 georgegrammer street, Amberger,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GRAMMER 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