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8827B - 扳手卡掣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扳手卡掣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58827B CN104858827B CN201410065886.8A CN201410065886A CN104858827B CN 104858827 B CN104858827 B CN 104858827B CN 201410065886 A CN201410065886 A CN 201410065886A CN 104858827 B CN104858827 B CN 1048588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groove
- alloting
- tool seat
- mou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25B13/02—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 B25B13/06—Spanners; Wrenches with rigid jaws of socket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扳手卡掣装置,用以固定套筒的组装,其包括:一扳手,其具有一握柄段及一驱动段,又在驱动段于侧面装设有一工具座,且工具座设有一组装孔由顶端贯穿至底端,而在工具座一端的周侧进一步设有一剖口以及一穿口分别连通组装孔;及一扣环件,其装设于工具座设有穿口及剖口的一端,而扣环件包括有一扣卡段及一连接于扣卡段一端的调拨段,该扣环件的装设以扣卡段的一端穿入穿口内并沿工具座周侧环绕,而该调拨段连接于扣卡段的另一端卡设入剖口,而再延伸至剖口外,而该调拨段弹性带动扣卡段的变型,并卡抵固定套筒的外周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扳手卡掣装置,详而言之为一种扳手工具零组件的相关装置,其用来控制扳手与套筒间的卡固,使其延长零组件的使用时间,即为一实用性极佳的发明。
背景技术
随着五金工具的使用蓬勃发展,不论在扳手、起子、钳子等都以经是市面上很常见的,除此之外每种手工具还随着不同的工作环境、场地大小等也具有不同大小的尺寸及使用方式,其中又在套筒扳手的使用最为大宗,其用以拆卸螺转螺丝或者是螺帽类的零阻件,而套筒扳手提供使用者在操作上的省力以及不同施工现场大小的更换,借此让使用者达到轻松操作省时也省工。
然而,一般套筒扳手包括有扳手握柄及众多不同尺寸的套筒,使用者在操作使用前可根据欲拆卸、组装的螺丝或螺帽的尺寸挑选较适当的套筒尺寸,接着再将挑选后的套筒插入扳手握柄的工作端,并通过工作端的内部卡固结构固定套筒的组装,借此使用者仅需握持扳手的握柄,且摆动扳手握柄带动套筒的旋转,进而达到拆卸、组装的目的,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26472『扳手之夹掣装置』,该扳手主要包括有至少一端具容置部的扳手本体、一设于该扳手本体容置部的棘轮环座、一设于棘轮环座与扳手本体间的棘轮装置、以及至少一设于棘轮环座上的夹掣装置;其中,该棘轮环座于外环面上设有外环棘齿,内环面上则开设有呈内十二角状的套接部,夹掣装置则于该套接部的两相邻内角间的邻接壁上设有弹性伸缩的夹掣组件,且使该夹掣组件可同时凸伸出两相邻内角的套接面上;借此,于棘轮环座的内十二角状套接部套合外六角状的作业件时,不论以奇数内角或偶数内角套合,均可利用夹掣组件稳固而有效的夹持作业件,进而达到大幅提升使用效能的实用效益。
前述所列举为市面上常见的套筒扳手,其中通过夹掣装置中的弹性体带动珠体的位移而卡抵套筒而固定,如此提供使用者操作使用,但是弹性件与珠体的组配在长时间套筒的插入与拔出的动作上容易造成弹性件的弹性疲劳,再加上珠体为圆球状的设计卡抵套筒,使得套筒无法完全稳固装设于扳手本体的容置部里,容易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脱落或遗失,为此相关业者必须在审慎的思考该如何改善才能预防套筒的松脱,以及弹性件的弹性疲劳。
有鉴于上述『扳手之夹掣装置』与现有扳手所带来的缺失,本发明人经过一番研究,并在相关知识领域进行试验,更进一步与以往各种手工具相互比较的下,甚至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再历经多次实验与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扳手卡掣装置』,即为改善上述所说明的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套筒容易因弹性件的弹性疲劳造成珠体无法确实与套筒间稳固卡抵接合,导致施工作业上的众多问题产生,而提供一种扳手卡掣装置,使用者在操作使用套筒扳手的过程中,套筒不易松脱掉落而遗失、损毁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具有不同的实施型态,其中一种扳手卡掣装置,用以固定套筒的组装,其包括:一扳手,其具有一握柄段及一驱动段,又在该驱动段的一侧装设有一工具座,且该工具座设有一组装孔由顶端贯穿至底端,而在该工具座一端的周侧进一步设有一剖口以及一穿口分别连通组装孔;及一扣环件,其装设于工具座设有穿口及剖口的一端,而该扣环件包括有一扣卡段及一连接于扣卡段一端的调拨段,该扣环件的装设以扣卡段的一端穿入穿口内并沿工具座周侧环绕,而该调拨段连接于扣卡段的另一端卡设入剖口,而再延伸至剖口外,而该调拨段弹性带动扣卡段的变型,并卡抵固定套筒的外周侧。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包括有一定位环片,其套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并遮盖扣环件,而该定位环片对应扣环件的调拨段所延伸于剖口外的一段开设有一弧环口,该扣环件的调拨段朝插弧环口向上弯折,且该调拨段的顶端外露于定位环片。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扣环件的扣卡段进一步包括有一轴卡部及一环扣部,该轴卡部与调拨段分别接设于环扣部的两端,该轴卡部插组于穿口且外露于组装孔内,而该环扣部绕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该调拨段则卡设于剖口内,且局部外露于组装孔,又该调拨段外露于剖口的部份朝定位环片的弧环口弯折,并凸伸于弧环口。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设有一C扣件套设于工具座外露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且该C扣件贴抵于定位环片的顶侧,并固定定位环片的组装以防止扣环件脱落。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组装孔进一步为六角孔、八角孔或十二角孔。
另一种扳手卡掣装置,用以固定套筒的组装,其包括有:一扳手,其具有一握柄段及一驱动段,又在该驱动段于侧面装设有一工具座,且该工具座设有一组装孔由顶端贯穿至底端,而在该工具座的一端的周侧进一步设有一剖口以及一穿口分别连通组装孔,另外在该驱动段的一侧进一步设有一弧沟槽,该弧沟槽靠近于工具座设有剖口的一侧;一扣环件,其装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并贴靠于驱动段,该扣环件包括有一扣卡段及一调拨段,且该扣卡段与调拨段相互接设,又该扣环件的装设以扣卡段的一端穿入穿口内并沿工具座周侧环绕,调拨段则且卡设于剖口,且其末端介于弧沟槽上方,而该调拨段弹性带动扣卡段的变型;及一定位环片,其套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并遮盖扣环件,而该定位环片对应弧沟槽开设有一控向片,该控向片于定位环片套设于工具作外周侧插入弧沟槽,并于定位环片相对工具座旋转时推抵调拨段。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扣环件的扣卡段进一步包括有一轴卡部及一环扣部,该轴卡部与调拨段分别接设于环扣部的两端,且轴卡部与调拨段呈相互平行,该轴卡部插组于穿口且外凸于组装孔,而该环扣部绕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并于靠近剖口后连接设调拨段,又该调拨段卡设于剖口内,且局部外露于组装孔,而该调拨段的末端则是延伸凸露出剖口。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进一步设有一C环扣套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且该C环扣贴抵于定位环片的顶侧,并固定定位环片的组装以防止扣环件脱落。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特征为,该组装孔进一步为六角孔、八角孔或十二角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者在操作使用套筒扳手的过程中,套筒不易松脱掉落而遗失、损毁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连续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型态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BB线段剖面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扣环件的调拨段受到推抵动作,使扣环件产生弹性变型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型态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型态的局部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型态的全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8所示CC线段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旋转定位环片,使控向片拨动扣环件的动作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扳手 11握柄段
12驱动段 121弧沟槽
2工具座 21组装孔
22剖口 23穿口
3扣环件 31扣卡段
311轴卡部 312环扣部
32调拨段 4定位环片
4l弧环口 42控向片
5C扣件 6C环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有三种实施型态,现于下述分别进行说明,而各实施型态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型态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扳手卡掣装置,用以固定套筒的组装,其包括:一扳手l,其具有一握柄段ll及一驱动段12,又在该驱动段12的一侧装设有一呈圆柱状的工具座2,且该工具座2设有一组装孔21由顶端贯穿至底端,套筒则是插组于组装孔21并予以组合,而在该工具座2一端的周侧进一步设有一剖口22以及一穿口23分别连通组装孔21,而本发明在剖口22与穿口23的位置设计相互比邻;及一扣环件3,其装设于工具座2设有剖口22以及穿口23的一端的外周侧,并贴靠于驱动段12的端面,而该扣环件3包括有一扣卡段31及一连接于扣卡段31一端的调拨段32,该扣环件3的装设以扣卡段31的一端穿入穿口23内并沿工具座2周侧环绕,而该调拨段32连接于扣卡段31的另一端并卡设设入剖口22后,再延伸至剖口22外,该调拨段32弹性带动扣卡段3l的变形,并卡抵固定套筒的外周侧。
通过上述的说明,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型态在于,使用者欲想装设套筒于工具座2的组装孔21内时,需先扳动调拨段32外露于剖口22的部位,使调拨段32朝剖口22的反方向推移,而调拨段32的推移带动扣卡段3l弹性变形,如此一来当调拨段32退离剖口22远离组装孔21后,此时使用者即可将套筒插入工具座2内,接着再通过扣卡段31的弹性蓄力而弹性回复原状,让调拨段32卡抵于套筒的外周侧予以固定而完成组装;反之,如果要将套筒拔离于工具座2的组装孔2l内时,仅需扳动调拨段32退离剖口22,以及解除调拨段32与套筒间的卡抵,如此一来套筒就可随即拔离组装孔21内完成拆卸,请参阅图l至图3所示。
然而根据上述的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型态不同于第一实施型态的点在于,第二实施型态进一步包括有一定位环片4,其套设于工具座2设有剖口22以及穿口23的一端的外周侧并遮盖扣环件3,而该定位环片4对应扣环件3的调拨段32所延伸于剖口22外的一段开设有一弧环口4l,该扣环件3的调拨段32朝插弧环口41向上弯折呈直角状设计,且该调拨段32的顶端外露定位环片4,当使用者欲想装设套筒于工具座2的组装孔21内时,需先将扣环件3的调拨段32沿弧环口41的设计方向推抵位移,让调拨段32带动扣卡段31的变形,此时扣卡段31即会退离剖口22内的插设,使调拨段32的局部不会在外露于组装孔21,借此使用者即可将套筒插入工具座2的组装孔21内,再借由方才扣卡段31的弹性变形所产生的弹性蓄力而弹性复位,使扣环件3的扣卡段31能以较稳固的方式卡抵于套筒的周侧,借以完成套筒的组装;反之,当使用者欲想将套筒拆离工具座2的组装孔2l时,也仅需将调拨段32沿着弧环口41的设计方向,使调拨段32退离组装孔21以及与套筒间的卡抵,如此一来即可将套筒拔离工具座2的组装孔21以完成拆卸,请参阅图4至图7所示。
根据上述扣环件3于第一、第二实施型态上的操作说明,现于下进一步细述本发明的各组件的特征,其中在该扣环件3的部份,其扣卡段31进一步可包括有一轴卡部31l及一环扣部312,在图2、图3、图5、图6、图7中所示,该轴卡部311与调拨段32分别接设于环扣部312的两端,且轴卡部311与调拨段32呈相互平行,因此扣环件3与工具座2、扳手l间的组装型态为,该扣环件3的轴卡部311系插设于穿口23,接续连接着环扣部312,而该环扣部312沿着工具座2设有剖口22以及穿口23的一端的外周侧绕设,该环扣部312绕设至工具座2设有剖口22处即连接着调拨段32,该调拨段32穿入剖口22内直至末端外伸出剖口22,而在第二实施型态的调拨段32外露于剖口22的末端则朝向定位环片4的弧环口41弯折,使其呈直角状设置并外凸于弧环口41,如此一来使用者在操作套筒与工具座2之间的组装及拆卸时,可通过手指的力量扳动调拨段32外伸于弧环口41的一端,并沿着弧环口41口径方向推抵位移,让扣卡段31的环扣部312受到调拨段32的带动而位移变形(如图7所示);而第一实施型态则是直接扳动调拨段32外露的一端(如图3所示),借此套筒即可轻松且快速的组装或拔离工具座2的组装孔21内。
然而,因该扣环件3具有弹性的特征,为了加强使用者在进行扳动操作时扣环件3时的稳定性,可进一步包括有一C扣件5套设于工具座2设有剖口22以及穿口23的一端的外周侧,请参阅图5所示,该C扣件5以贴抵的方式组配于于定位环片4的顶侧,并框固于工具座2的外周侧,借此固定定位环片4让扣环件3减少因调拨段32的推抵操作而容易发生脱离的问题,此外利用C扣件5的设置更可稳固定位环片4的装设,防止定位环片4的上下位移,提供使用者在操作上的稳定度(本发明是以第二实施型态装设有C扣件5为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接着请参阅图8至图12所示,即为本发明第三种实施型态,其不同于第二种实施型态的地方在于扣环件3以及定位环片4的设计,其中在该定位环片4相对扣环件3的一侧进一步凸设有一控向片42,而在扳手的驱动段12的设计上,其对应定位环片4的一侧进一步设有一弧沟槽121,该弧沟槽121对应控向片42的插组,其细节请参阅图9至图12所示,该扣环件3组装于工具座2设有剖口22以及穿口23的一端的外周侧,且调拨段32插入于剖口22内并持续延伸直至弧沟槽121位置,而该定位环片4设有控向片42的一侧则朝向扣环件3予以套设组装于工具座2,且将控向片42插入弧沟槽121内并靠抵调拨段32的末端,如此一来使用者只需将定位环片4相对工具座2旋转动作,进而带动控向片42推抵扣环件3的调拨段32位移并远离剖口22,又调拨段32受到控向片42的施力推移亦会牵动扣卡段31的弹性变形与蓄力,借此使用者即可将套筒以方便、快速的方式插入及拔离工具座2的组装孔21内,且通过使用者控制扣环件3的弹性变形可大幅降低弹性疲劳的情况,进一步降低成本上的使用;其中,在本发明第三实施型态的设计上,其扣环件3的设计相较第一实施型态为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一实施型态通过使用者扳动调拨段32来达到套筒的拆卸、组装,而第三实施型态则是通过定位环片4的旋转,让控向片42推抵调拨段32以达到套筒的拆卸、组装,不论何种方式的控制皆是以提供扣环件3在弹性变形的变形量的缩减,通过使用者自行控制扣环件3的变形,大幅延长扣环件3的使用,并减少成本上的增加,除此之外更具有提供使用者在操作上的方便性及快速的优点。
而在本发明第三实施型态上,其具有能固定定位环片4的一C环扣6,其功用相同于第二实施型态的C扣件5,亦提供定位环片4在相对工具座2旋转动作时,避免定位环片4自行上下位移而造成扣环件3的脱离,请参阅图8、图9、图10所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的第一、第二、第三实施型态在组装孔2l的设计上亦可根据不同型态的套筒而有所变化,市面上的套筒大部分呈六角型、八角型或十二角型,因此在工具座2的组装孔21的设计也可随套筒的形状呈六角孔、八角孔(图未示)及十二角孔(图未示),通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实施型态的说明,本发明与以往技术相比之下,扣环件3可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弹性变形以维持其弹性力度,并在套筒组装时稳固卡抵套筒的外周壁面,不会像现有技术在套筒长期的组装拆卸动作上,造成弹性件的弹性疲劳,进而让珠体无法确实嵌固套筒外壁面,导致套筒时常脱离、遗失、摔损的问题,甚至增加了成本上的付出,由此可知晓本发明较现有技术更具有一定的进步性,且更符合社会大众所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扳手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固定套筒的组装,其包括:
一扳手,其具有一握柄段及一驱动段,又在该驱动段的一侧装设有一工具座,且该工具座设有一组装孔由顶端贯穿至底端,而在该工具座一端的周侧进一步设有一剖口以及一穿口分别连通组装孔;
及一扣环件,其装设于工具座设有穿口及剖口的一端,而该扣环件包括有一扣卡段及一连接于扣卡段一端的调拨段,该扣环件的装设以扣卡段的一端穿入穿口内并沿工具座周侧环绕,而该调拨段连接于扣卡段的另一端卡设入剖口,而再延伸至剖口外,而该调拨段弹性带动扣卡段的变型,并卡抵固定套筒的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一定位环片,其套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并遮盖扣环件,而该定位环片对应扣环件的调拨段所延伸于剖口外的一段开设有一弧环口,该扣环件的调拨段朝插弧环口向上弯折,且该调拨段的顶端外露于定位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件的扣卡段进一步包括有一轴卡部及一环扣部,该轴卡部与调拨段分别接设于环扣部的两端,该轴卡部插组于穿口且外露于组装孔内,而该环扣部绕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该调拨段则卡设于剖口内,且局部外露于组装孔,又该调拨段外露于剖口的部份朝定位环片的弧环口弯折,并凸伸于弧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一C扣件套设于工具座外露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且该C扣件贴抵于定位环片的顶侧,并固定定位环片的组装以防止扣环件脱落。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扳手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孔进一步为六角孔、八角孔或十二角孔。
6.一种扳手卡掣装置,用以固定套筒的组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扳手,其具有一握柄段及一驱动段,又在该驱动段于侧面装设有一工具座,且该工具座设有一组装孔由顶端贯穿至底端,而在该工具座的一端的周侧进一步设有一剖口以及一穿口分别连通组装孔,另外在该驱动段的一侧进一步设有一弧沟槽,该弧沟槽靠近于工具座设有剖口的一侧;
一扣环件,其装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并贴靠于驱动段,该扣环件包括有一扣卡段及一调拨段,且该扣卡段与调拨段相互接设,又该扣环件的装设以扣卡段的一端穿入穿口内并沿工具座周侧环绕,调拨段则且卡设于剖口,且其末端介于弧沟槽上方,而该调拨段弹性带动扣卡段的变型;
及一定位环片,其套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并遮盖扣环件,而该定位环片对应弧沟槽开设有一控向片,该控向片于定位环片套设于工具作外周侧插入弧沟槽,并于定位环片相对工具座旋转时推抵调拨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件的扣卡段进一步包括有一轴卡部及一环扣部,该轴卡部与调拨段分别接设于环扣部的两端,且轴卡部与调拨段呈相互平行,该轴卡部插组于穿口且外凸于组装孔,而该环扣部绕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并于靠近剖口后连接设调拨段,又该调拨段卡设于剖口内,且局部外露于组装孔,而该调拨段的末端则是延伸凸露出剖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扳手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一C环扣套设于工具座设有剖口与穿口的一端的外周侧,且该C环扣贴抵于定位环片的顶侧,并固定定位环片的组装以防止扣环件脱落。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扳手卡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孔进一步为六角孔、八角孔或十二角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5886.8A CN104858827B (zh) | 2014-02-26 | 2014-02-26 | 扳手卡掣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65886.8A CN104858827B (zh) | 2014-02-26 | 2014-02-26 | 扳手卡掣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58827A CN104858827A (zh) | 2015-08-26 |
CN104858827B true CN104858827B (zh) | 2016-09-14 |
Family
ID=53905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65886.8A Active CN104858827B (zh) | 2014-02-26 | 2014-02-26 | 扳手卡掣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5882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18080A (zh) * | 2016-04-19 | 2016-08-03 | 镇江华驰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锁的开关拨动扳手 |
CN112775880A (zh) * | 2019-11-11 | 2021-05-11 | 陈怡富 | 扳手迫紧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44731A (en) * | 1999-03-25 | 2000-04-04 | Hsieh; Chih-Ching | Double-reversible ratchet wrench |
CN2393685Y (zh) * | 1999-09-27 | 2000-08-30 | 施俊兆 | 套筒卡掣装置 |
DE202004007231U1 (de) * | 2004-05-04 | 2004-07-01 | Chen, Yu Tang | Ratschenschlüssel |
CN2784138Y (zh) * | 2005-02-06 | 2006-05-31 | 鼎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棘轮扳手 |
US7082861B1 (en) * | 2005-11-07 | 2006-08-01 | Yu Tang Chen | Ratchet wrench |
TWM316776U (en) * | 2007-01-24 | 2007-08-11 | Yu-Tang Chen | Improved structure for ratchet wrench |
CN101357457A (zh) * | 2007-07-31 | 2009-02-04 | 涪源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穿透式扳手的套筒接头 |
TW201304912A (zh) * | 2011-07-21 | 2013-02-01 | Kabo Tool Co | 可調整擺動角度之手工具 |
-
2014
- 2014-02-26 CN CN201410065886.8A patent/CN10485882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58827A (zh) | 2015-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37816B1 (en) | Pressure snap fastener with a bivalent closure | |
US7546845B2 (en) | Double tang design articulating hub assembly | |
US9441653B2 (en) | Wrench quick release apparatus and wrench quick release handle | |
CN101994730A (zh) | 不可旋转的子母扣 | |
US20150010346A1 (en) | Wrench quick release apparatus | |
CN104858827B (zh) | 扳手卡掣装置 | |
CN103851050A (zh) | 插销 | |
JP6313898B1 (ja) | リンク機構及びホースクリップ取付け治具 | |
TWI540023B (zh) | Wrench latch device | |
CN102771960B (zh) | 可换拉片的拉头滑块及使用该滑块的拉头 | |
US3967831A (en) | Spring coil holding device | |
US20070107560A1 (en) | Ratchet wrench | |
CN208665546U (zh) | 快拆连接装置及设有该装置的无人机 | |
KR20170035022A (ko) | 셀렉터 방식의 멀티드라이버 세트 | |
JP5590142B2 (ja) | 綴じ具 | |
JP5658950B2 (ja) | 折畳み杖 | |
CN210799604U (zh) | Led箱体的连接装置及led显示屏 | |
CN206297359U (zh) | 一种轮轴连接结构 | |
CN202082243U (zh) | 手拧螺丝组件以及应用手拧螺丝组件的连接结构 | |
CN204363365U (zh) | 一种傻瓜式安装的不锈钢柜体 | |
US8226456B2 (en) | Power tool packing apparatus | |
US9500214B2 (en) | Bowtie tang rivet | |
CN110405672A (zh) | 复合式套筒 | |
CN209909285U (zh) | 一种手动蝶阀 | |
CN207297624U (zh) | 一种半自动转轴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