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57811A -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7811A
CN104857811A CN201510226107.2A CN201510226107A CN104857811A CN 104857811 A CN104857811 A CN 104857811A CN 201510226107 A CN201510226107 A CN 201510226107A CN 104857811 A CN104857811 A CN 104857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outlet
inlet
compressor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261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7811B (zh
Inventor
陆诗建
李清方
张建
刘海丽
张启阳
尚明华
张媛媛
陆胤君
张新军
韩霞
王田丽
王子明
孙广领
李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2261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78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7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78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78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78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4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CO2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其包括:油气分离塔、第一压缩机、冷却器、凝结过滤器、换热器、活性炭吸附床、颗粒过滤器、加热器、第二压缩机以及薄膜分离装置。在根据本发明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中,基于油气分离塔、第一压缩机、冷却器、凝结过滤器、换热器、活性炭吸附床、颗粒过滤器、加热器、第二压缩机以及薄膜分离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较高二氧化碳浓度采出气的二氧化碳气体粗精脱出,适合单井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且适用于油田中小规模采出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

Description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分离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二氧化碳驱三次采油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二氧化碳驱采出液地面工艺面临着一些难题:一是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后,约有50%~60%被永久封存于地下,剩余的40%~50%则随着油田伴生气溢出。由于高含CO2,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不经过必要的处理不能进入集输管网或被点燃,只能直接排放,这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天然气、CO2资源,降低了二氧化碳驱油和埋存效果;二是由于采出液中同时含有大量CO2及水,造成采出液集输管线及设备腐蚀加剧,给油气集输生产带来了诸多难题,提高了生产运行及维护成本。
现场采出气一般具有如下特点:①二氧化碳含量高,一般可达60%~90%;②C5+烃含量高;③采出气不含氧气及硫化物气体;④采出气中夹带液态原油;⑤采出气中含水蒸汽。
针对CO2驱采出气的特点,可用于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的工艺主要有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变压吸附法、低温蒸馏法和低温冷冻胺法等工艺方法。
针对现场采出气特点,CO2含量较高,化学吸收法无法实现高浓度采出气CO2分离;单井采出气气体流量相对较低,因此处理规模较小,变压吸附法工艺设备复杂,配套工艺、控制设备繁琐,因此不适合小规模采出气处理;同时低温分馏法也存在工艺设备复杂的缺点,不适合小规模采出气处理。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二氧化碳 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能够实现较高二氧化碳浓度采出气的二氧化碳气体粗精脱出,适合单井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且适用于油田中小规模采出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其包括:油气分离塔、第一压缩机、冷却器、凝结过滤器、换热器、活性炭吸附床、颗粒过滤器、加热器、第二压缩机以及薄膜分离装置。
油气分离塔具有:油气分离塔塔体,内具有油气分离塔塔腔;油气分离塔入口,设置于油气分离塔塔体,用于供来自气井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作为原料气通入油气分离塔塔腔内;第一油气分离塔出口,设置于油气分离塔塔体的底部、连通于油气分离塔塔腔且连通于外部;以及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设置于油气分离塔塔体的顶部且连通于油气分离塔塔腔。第一压缩机具有:第一压缩机入口,连通于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以及第一压缩机出口。冷却器具有:冷却器入口,连通于第一压缩机出口;以及冷却器出口。凝结过滤器具有:凝结过滤器入口,连通于冷却器出口;第一凝结过滤器出口,连通于外部;以及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器入口,连通于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第一换热器出口;第二换热器入口,连通于第一压缩机出口;以及第二换热器出口,连通于冷却器入口。活性炭吸附床具有:活性炭吸附床入口,连通于第一换热器出口;以及活性炭吸附床出口。颗粒过滤器具有:颗粒过滤器入口,连通于活性炭吸附床出口;以及颗粒过滤器出口。加热器具有:加热器入口,连通于颗粒过滤器出口;以及加热器出口。第二压缩机具有:第二压缩机入口,连通于加热器出口;以及第二压缩机出口。以及薄膜分离装置,连通于第二压缩机出口且具有薄膜。
其中,原料气经由油气分离塔入口进入油气分离塔塔腔,在油气分离塔内原料气所夹带的液态原油被分离出并收集于油气分离塔塔腔内;分离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以及第一压缩机入口进入第一压缩机,并在第一压缩机内加压;加压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压缩机出口以及第一冷却器入口进入冷却器,并在冷却器内被冷却,以通过冷却使原料气中夹带液态成分;冷却后的原料气经由冷却器出口以及凝结过滤器入口进入凝结过滤器过滤,在凝结过滤器内原料气夹带的液态成分凝结、过滤并收集于凝结过滤器,过 滤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以及第一换热器入口进入换热器进行热交换而被预热;预热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换热器出口以及活性炭吸附床入口进入活性炭吸附床,在活性炭吸附床内将原料气含有的C+烃脱除;脱除C+烃的原料气经由活性炭吸附床出口以及颗粒过滤器入口进入颗粒过滤器,以去除原料气含有的固体活性炭的颗粒;颗粒过滤后的原料气经由颗粒过滤器出口以及加热器入口进入加热器,并在加热器内加热,保证原料气的温度始终高于烃露点,防止原料气的温度降低而出现重烃凝结析出;加热后的原料气经由加热器出口以及第二压缩机入口进入第二压缩机,并在第二压缩机内加压;经第二压缩机加压后的原料气进入薄膜分离装置,以经过薄膜分离装置的薄膜处理后获得截留气和渗透气,截留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低的产品气,渗透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高的产品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在根据本发明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中,基于油气分离塔、第一压缩机、冷却器、凝结过滤器、换热器、活性炭吸附床、颗粒过滤器、加热器、第二压缩机以及薄膜分离装置的设置,能够实现较高二氧化碳浓度采出气的二氧化碳气体粗精脱出,适合单井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且适用于油田中小规模采出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油气分离塔                     7颗粒过滤器
11油气分离塔塔体                  71颗粒过滤器入口
111油气分离塔塔腔                 72颗粒过滤器出口
12油气分离塔入口                8加热器
13第一油气分离塔出口              81加热器入口
14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              82加热器出口
15滤网                          9第二压缩机
2第一压缩机                       91第二压缩机入口
21第一压缩机入口          92第二压缩机出口
22第一压缩机出口        10薄膜分离装置
3冷却器                   101一级薄膜分离器
31冷却器入口              1011一级用薄膜
32冷却器出口                1012一级薄膜分离器入口
4凝结过滤器                 1013第一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
41凝结过滤器入口            1014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
42第一凝结过滤器出口      102第三压缩机
43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        1021第三压缩机入口
5换热器                     1022第三压缩机出口
51第一换热器入口          103二级薄膜分离器
52第一换热器出口            1031二级用薄膜
53第二换热器入口            1032二级薄膜分离器入口
54第二换热器出口            1033第一二级薄膜分离器出口
6活性炭吸附床               1034第二二级薄膜分离器出口
61活性炭吸附床入口          P2、P2输油管道
62活性炭吸附床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包括:油气分离塔1、第一压缩机2、冷却器3、凝结过滤器4、换热器5、活性炭吸附床6、颗粒过滤器7、加热器8、第二压缩机9以及薄膜分离装置10。
油气分离塔1具有:油气分离塔塔体11,内具有油气分离塔塔腔111;油气分离塔入口12,设置于油气分离塔塔体11,用于供来自气井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作为原料气通入油气分离塔塔腔111内;第一油气分离塔出口13,设置于油气分离塔塔体11的底部、连通于油气分离塔塔腔111且连 通于外部;以及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14,设置于油气分离塔塔体11的顶部且连通于油气分离塔塔腔111。
第一压缩机2具有:第一压缩机入口21,连通于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14;以及第一压缩机出口22。
冷却器3具有:冷却器入口31,连通于第一压缩机出口22;以及冷却器出口32。
凝结过滤器4具有:凝结过滤器入口41,连通于冷却器出口32;第一凝结过滤器出口42,连通于外部;以及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
换热器5具有:第一换热器入口51,连通于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第一换热器出口52;第二换热器入口53,连通于第一压缩机出口22;以及第二换热器出口54,连通于冷却器入口31。
活性炭吸附床6具有:活性炭吸附床入口61,连通于第一换热器出口52;以及活性炭吸附床出口62。
颗粒过滤器7具有:颗粒过滤器入口71,连通于活性炭吸附床出口62;以及颗粒过滤器出口72。
加热器8具有:加热器入口81,连通于颗粒过滤器出口72;以及加热器出口82;
第二压缩机9具有:第二压缩机入口91,连通于加热器出口82;以及第二压缩机出口92。
薄膜分离装置10连通于第二压缩机出口92且具有薄膜。 
其中,原料气经由油气分离塔入口12进入油气分离塔塔腔111,在油气分离塔1内原料气所夹带的液态原油被分离出并收集于油气分离塔塔腔111内;分离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14以及第一压缩机入口21进入第一压缩机2,并在第一压缩机2内加压;加压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压缩机出口22以及第一冷却器入口31进入冷却器3,并在冷却器3内被冷却(使原料气的温度降低至低于水露点,从而用于后续去除原料气中的饱和水),以通过冷却使原料气中夹带液态成分并降低原料气的露点(从而有利于保证后续活性炭吸附床6和薄膜分离装置10的正常运行);冷却后的原料气经由冷却器出口32以及凝结过滤器入口41进入凝结过滤器4过滤,在凝结过滤器4内原料气夹带的液态成分凝结(即脱水、脱重烃过程)、过滤并收集 于凝结过滤器4,过滤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以及第一换热器入口51进入换热器5进行热交换而被预热;预热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换热器出口52以及活性炭吸附床入口61进入活性炭吸附床6,在活性炭吸附床6内将原料气含有的C5+烃(其相对C1-C4烃露点高)脱除(从而有利于使得后面薄膜分离装置10的薄膜处理获得的截留气和渗透气的露点降低,有利于薄膜分离装置10的正常运行);脱除C5+烃的原料气经由活性炭吸附床出口62以及颗粒过滤器入口71进入颗粒过滤器7,以去除原料气含有的固体活性炭的颗粒(以避免颗粒破坏后面所述的薄膜分离装置10的薄膜);颗粒过滤后的原料气经由颗粒过滤器出口72以及加热器入口81进入加热器8,并在加热器8内加热,保证原料气的温度始终高于烃露点,防止原料气的温度降低而出现重烃凝结析出;加热后的原料气经由加热器出口82以及以及第二压缩机入口91进入第二压缩机9,并在第二压缩机9内加压;经第二压缩机9加压后的原料气进入薄膜分离装置10,以经过薄膜分离装置10的薄膜处理后获得截留气和渗透气,截留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低的产品气,渗透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高的产品气。其中,在实际生长中,低二氧化碳(<30%)的截留气可作为集输站加热炉燃料或采暖用;渗透气为纯度较高的二氧化碳,可以选择回收利用或者直接排放。
在根据本发明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中,基于油气分离塔1、第一压缩机2、冷却器3、凝结过滤器4、换热器5、活性炭吸附床6、颗粒过滤器7、加热器8、第二压缩机9以及薄膜分离装置10的设置,能够实现较高二氧化碳浓度采出气的二氧化碳气体粗精脱出,适合单井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且适用于油田中小规模采出气中二氧化碳的分离回收。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油气分离塔1设置有滤网15,滤网15通过过滤将原料气夹带的液态原油分离出并收集于油气分离塔塔腔111内。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第一油气分离塔出口13经由输油管道P1连通于外部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冷却器3为水冷器。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凝结过滤器4的第一凝结过滤器出口42经由输油管道P2连通于外部。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换热器5还可具有:第二换热器入口53,连通于第一压缩机出口22;以及第二换热器出口54,连通于冷却器入口31。其中,加压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压缩机出口22分两部分输出;输出的加压后的原料气的一部分经由第一冷却器入口31进入冷却器3内冷却、冷却后的原料气经由冷却器出口32以及凝结过滤器入口41进入凝结过滤器4过滤、过滤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以及第一换热器入口51进入换热器5;输出的加压后的原料气的另一部分经由第二换热器入口53进入换热器5,以与经由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以及第一换热器入口51进入换热器5的过滤后的原料气进行热交换,以使过滤后的原料气吸热升温且之后进入下游的活性炭吸附床6进行处理,而输出的加压后的原料气的所述另一部分放热降温、然后经由第二换热器出口54以及冷却器入口31进入冷却器3。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输出的加压后的原料气的所述另一部分的上述过程,使得最终进入冷却器3的原料气为上述两个部分的混合。在这个实施例中,利用经由第一压缩机出口22分两部分输出加压后的原料气,之后采用上述过程使得这两部分原料气进行热交换,使得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内在的热量得到充分使用,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薄膜分离装置10可包括:一级薄膜分离器101、第三压缩机102以及二级薄膜分离器103。一级薄膜分离器101具有:一级用薄膜1011;一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12,连通于第二压缩机出口92;第一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3;以及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4。第三压缩机102具有:第三压缩机入口1021,连通于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4;以及第三压缩机出口1022。二级薄膜分离器103具有:二级用薄膜1031;二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32,连通于第三压缩机出口1022;第一二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33,连通于一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12;以及第二二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34。其中,经第二压缩机9加压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压缩机出口92、第一一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12进入一级薄膜分离器101,经过一级用薄膜1011分离,被一级用薄膜1011截留的原料气为一级截留气,一级截留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低的产品气且由第一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3输出;渗透一级用薄膜1011的原料气作为一级渗透气经由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4、第三压缩机入口1021进入第三压缩机102,并在第三 压缩机102内加压;经第三压缩机102加压后的一级渗透气经由第三压缩机出口1022、二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32进入二级薄膜分离器103,经过二级用薄膜1031分离,一级渗透气渗透二级用薄膜1031后成为二级渗透气,二级渗透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高的产品气并经由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4输出,一级渗透气被二级用薄膜1031截留后成为二级截留气,二级截留气经由第一二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33、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101入口再次进入一级薄膜分离器101进行薄膜分离。
最后给出基于某油田的测试例。
对某油田一区块1号井和3号井进行测试,衡算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的处理效果。
参照图1,衡算系统对1号井采出气的处理效果,物料衡算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某油区块1号井(91%CO2含量)物料衡算表
由表1可知,采出气流量2000Nm3/天,CO2含量91%时,净化气流量220Nm3/天,CO2含量28.21%。
参照图1,衡算系统对3号井采出气的处理效果,物料衡算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某油区块3号井(86%CO2含量)物料衡算表
由表2可知,采出气流量2000Nm3/天,CO2含量86%时,净化气流量357.6Nm3/天,CO2含量34.35%。

Claims (7)

1.一种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气分离塔(1),具有:
油气分离塔塔体(11),内具有油气分离塔塔腔(111);
油气分离塔入口(12),设置于油气分离塔塔体(11),用于供来自气井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作为原料气通入油气分离塔塔腔(111)内;
第一油气分离塔出口(13),设置于油气分离塔塔体(11)的底部、连通于油气分离塔塔腔(111)且连通于外部;以及
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14),设置于油气分离塔塔体(11)的顶部且连通于油气分离塔塔腔(111);
第一压缩机(2),具有:
第一压缩机入口(21),连通于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14);以及
第一压缩机出口(22);
冷却器(3),具有:
冷却器入口(31),连通于第一压缩机出口(22);以及
冷却器出口(32);
凝结过滤器(4),具有:
凝结过滤器入口(41),连通于冷却器出口(32);
第一凝结过滤器出口(42),连通于外部;以及
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
换热器(5),具有:
第一换热器入口(51),连通于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
第一换热器出口(52);
第二换热器入口(53),连通于第一压缩机出口(22);以及
第二换热器出口(54),连通于冷却器入口(31);
活性炭吸附床(6),具有:
活性炭吸附床入口(61),连通于第一换热器出口(52);以及
活性炭吸附床出口(62);
颗粒过滤器(7),具有:
颗粒过滤器入口(71),连通于活性炭吸附床出口(62);以及
颗粒过滤器出口(72);
加热器(8),具有:
加热器入口(81),连通于颗粒过滤器出口(72);以及
加热器出口(82);
第二压缩机(9),具有:
第二压缩机入口(91),连通于加热器出口(82);以及
第二压缩机出口(92);以及
薄膜分离装置(10),连通于第二压缩机出口(92)且具有薄膜;
其中,
原料气经由油气分离塔入口(12)进入油气分离塔塔腔(111),在油气分离塔(1)内原料气所夹带的液态原油被分离出并收集于油气分离塔塔腔(111)内;
分离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油气分离塔出口(14)以及第一压缩机入口(21)进入第一压缩机(2),并在第一压缩机(2)内加压;
加压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压缩机出口(22)以及第一冷却器入口(31)进入冷却器(3),并在冷却器(3)内被冷却,以通过冷却使原料气中夹带液态成分;
冷却后的原料气经由冷却器出口(32)以及凝结过滤器入口(41)进入凝结过滤器(4)过滤,在凝结过滤器(4)内原料气夹带的液态成分凝结、过滤并收集于凝结过滤器(4),过滤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以及第一换热器入口(51)进入换热器(5)进行热交换而被预热;
预热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换热器出口(52)以及活性炭吸附床入口(61)进入活性炭吸附床(6),在活性炭吸附床(6)内将原料气含有的C5+烃脱除;
脱除C5+烃的原料气经由活性炭吸附床出口(62)以及颗粒过滤器入口(71)进入颗粒过滤器(7),以去除原料气含有的固体活性炭的颗粒;
颗粒过滤后的原料气经由颗粒过滤器出口(72)以及加热器入口(81)进入加热器(8),并在加热器(8)内加热,保证原料气的温度始终高于烃露点,防止原料气的温度降低而出现重烃凝结析出;
加热后的原料气经由加热器出口(82)以及第二压缩机入口(91)进入第二压缩机(9),并在第二压缩机(9)内加压;
经第二压缩机(9)加压后的原料气进入薄膜分离装置(10),以经过薄膜分离装置(10)的薄膜处理后获得截留气和渗透气,截留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低的产品气,渗透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高的产品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油气分离塔(1)设置有滤网(15),滤网(15)通过过滤将原料气夹带的液态原油分离出并收集于油气分离塔塔腔(1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油气分离塔出口(13)经由输油管道(P1)连通于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冷却器(3)为水冷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凝结过滤器(4)的第一凝结过滤器出口(42)经由输油管道(P2)连通于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换热器(5)还具有:
第二换热器入口(53),连通于第一压缩机出口(22);以及
第二换热器出口(54),连通于冷却器入口(31);
其中,
加压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一压缩机出口(22)分两部分输出;
输出的加压后的原料气的一部分经由第一冷却器入口(31)进入冷却器(3)内冷却、冷却后的原料气经由冷却器出口(32)以及凝结过滤器入口(41)进入凝结过滤器(4)过滤、过滤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以及第一换热器入口(51)进入换热器(5);
输出的加压后的原料气的另一部分经由第二换热器入口(53)进入换热器(5),以与经由第二凝结过滤器出口(43)以及第一换热器入口(51)进入换热器(5)的过滤后的原料气进行热交换,以使过滤后的原料气吸热升温且之后进入下游的活性炭吸附床(6)进行处理,而输出的加压后的原料气的所述另一部分放热降温、然后经由第二换热器出口(54)以及冷却器入口(31)进入冷却器(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薄膜分离装置(10)包括:
一级薄膜分离器(101),具有:
一级用薄膜(1011);
一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12),连通于第二压缩机出口(92);
第一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3);以及
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4);
第三压缩机(102),具有:
第三压缩机入口(1021),连通于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4);以及
第三压缩机出口(1022);
二级薄膜分离器(103),具有:
二级用薄膜(1031);
二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32),连通于第三压缩机出口(1022);
第一二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33),连通于一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12);以及
第二二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34);
其中,经第二压缩机(9)加压后的原料气经由第二压缩机出口(92)、第一一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12)进入一级薄膜分离器(101),经过一级用薄膜(1011)分离,被一级用薄膜(1011)截留的原料气为一级截留气,一级截留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低的产品气且由第一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3)输出;
渗透一级用薄膜(1011)的原料气作为一级渗透气经由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4)、第三压缩机入口(1021)进入第三压缩机(102),并在第三压缩机(102)内加压;
经第三压缩机(102)加压后的一级渗透气经由第三压缩机出口(1022)、二级薄膜分离器入口(1032)进入二级薄膜分离器(103),经过二级用薄膜(1031)分离,一级渗透气渗透二级用薄膜(1031)后成为二级渗透气,二级渗透气为合格的二氧化碳纯度高的产品气并经由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14)输出,一级渗透气被二级用薄膜(1031)截留后成为二级截留气,二级截留气经由第一二级薄膜分离器出口(1033)、第二一级薄膜分离器(101)入口再次进入一级薄膜分离器(101)进行薄膜分离。
CN201510226107.2A 2015-05-06 2015-05-06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Active CN1048578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6107.2A CN104857811B (zh) 2015-05-06 2015-05-06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26107.2A CN104857811B (zh) 2015-05-06 2015-05-06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7811A true CN104857811A (zh) 2015-08-26
CN104857811B CN104857811B (zh) 2017-06-13

Family

ID=53904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26107.2A Active CN104857811B (zh) 2015-05-06 2015-05-06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7811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3556A (zh) * 2019-07-26 2019-10-18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橇装式二氧化碳驱返排气脱硫脱水与二氧化碳回收系统
CN111116295A (zh) * 2019-12-12 2020-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o2驱采出气高效膜分离与提纯的装置及方法
CN112480957A (zh) * 2020-10-23 2021-03-12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田微正压原油稳定装置及工艺方法
WO2021097791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杰瑞(天津)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井口气净化系统
CN113356808A (zh) * 2021-05-24 2021-09-0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气井井口气相直注工艺
CN113713554A (zh) * 2021-08-18 2021-11-30 大连海奥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膜法回收油田驱伴气轻烃和二氧化碳的工艺及设备
CN113828103A (zh) * 2021-08-19 2021-12-24 大连海奥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油田驱伴气轻烃和二氧化碳的工艺及设备
CN114059992A (zh) * 2021-10-27 2022-02-18 山东德仕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注二氧化碳吞吐采油地面装置
CN116510471A (zh) * 2023-06-02 2023-08-01 东营市通海盈信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伴生气脱碳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1767A (ja) * 1994-11-09 1996-05-28 Toh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高濃度二酸化炭素の分離回収方法
CN102071039A (zh) * 2010-12-16 2011-05-2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浅冷回收油田伴生气轻烃效率的方法
CN204079928U (zh) * 2014-03-14 2015-01-0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低温分馏与膜法联用eor采出气分离系统
CN104403710A (zh) * 2014-10-08 2015-03-1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油田伴生气分离效率并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
CN204601940U (zh) * 2015-05-06 2015-09-02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1767A (ja) * 1994-11-09 1996-05-28 Toh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 高濃度二酸化炭素の分離回収方法
CN102071039A (zh) * 2010-12-16 2011-05-25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浅冷回收油田伴生气轻烃效率的方法
CN204079928U (zh) * 2014-03-14 2015-01-07 青岛科技大学 一种低温分馏与膜法联用eor采出气分离系统
CN104403710A (zh) * 2014-10-08 2015-03-1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提高油田伴生气分离效率并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
CN204601940U (zh) * 2015-05-06 2015-09-02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3556B (zh) * 2019-07-26 2024-12-13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橇装式二氧化碳驱返排气脱硫脱水与二氧化碳回收系统
CN110343556A (zh) * 2019-07-26 2019-10-18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橇装式二氧化碳驱返排气脱硫脱水与二氧化碳回收系统
WO2021097791A1 (zh) * 2019-11-22 2021-05-27 杰瑞(天津)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井口气净化系统
CN111116295A (zh) * 2019-12-12 2020-05-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o2驱采出气高效膜分离与提纯的装置及方法
CN112480957A (zh) * 2020-10-23 2021-03-12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油田微正压原油稳定装置及工艺方法
CN113356808A (zh) * 2021-05-24 2021-09-07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二氧化碳气井井口气相直注工艺
CN113713554A (zh) * 2021-08-18 2021-11-30 大连海奥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膜法回收油田驱伴气轻烃和二氧化碳的工艺及设备
CN113828103A (zh) * 2021-08-19 2021-12-24 大连海奥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油田驱伴气轻烃和二氧化碳的工艺及设备
CN113828103B (zh) * 2021-08-19 2023-11-10 大连海奥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收油田驱伴气轻烃和二氧化碳的工艺及设备
CN114059992B (zh) * 2021-10-27 2024-04-02 德仕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注二氧化碳吞吐采油地面装置
CN114059992A (zh) * 2021-10-27 2022-02-18 山东德仕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注二氧化碳吞吐采油地面装置
CN116510471A (zh) * 2023-06-02 2023-08-01 东营市通海盈信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伴生气脱碳系统
CN116510471B (zh) * 2023-06-02 2024-03-29 东营市通海盈信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伴生气脱碳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7811B (zh) 2017-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7811B (zh)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AU2015372685B2 (en) Subsea fluid processing system
CA2967244A1 (en) Co2 separation device in gas and its membrane separation method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embrane separation of co2 separation device in gas
CN111649539A (zh) 富含二氧化碳油气井天然气脱碳并回收二氧化碳和液化装置及其工艺
CN101349150A (zh) 井口伴生气现场回收净化方法
CN103480275B (zh) 一种脱硫液再生后的酸气提浓、除盐及分离装置及方法
CN112011357A (zh) 一种炼厂瓦斯气分离回收方法及系统
CN110617039A (zh) 一种低产油田二氧化碳驱伴生气二氧化碳回收利用方法
CN104909456A (zh) 垃圾渗滤液厌氧沼气净化提纯方法
CN204601940U (zh) 油田二氧化碳驱采出气二氧化碳分离回收系统
CN204079928U (zh) 一种低温分馏与膜法联用eor采出气分离系统
CN212205328U (zh) 富含二氧化碳油气井天然气脱碳并回收二氧化碳和液化装置
AU2014318458B2 (en) Mass transf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on of gases
CN109929637A (zh) 一种基于水合物法气体分离原理净化燃气的方法及装置
CN204436362U (zh) 一种利用气井井口压力进行膜分离的装置和系统
CN103739024A (zh) 利用液化天然气气化吸收热淡化海水的装置及方法
RU2561072C2 (ru) Способ извлечения гелия из природного газа
CN204880968U (zh) 一种高压射流液化系统
CN110630241A (zh) 火驱产出气的回注系统
CN210645772U (zh) 一种产多种纯度硫化氢的酸性气净化装置
CN115069063A (zh) 一种回收氢气提浓装置尾气中乙烷的系统
CN204476385U (zh) 一种薄膜分离法eor采出气co2分离系统
CN210134073U (zh) 高炉煤气的综合处理装置
CN204151315U (zh) 一种变压吸附法eor采出气co2分离系统
CN203923126U (zh) 一种吸收-再生法eor采出气co2分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17

Address after: 257026 Ji'nan Road, Shandong, Dongying, No. 49

Applicant after: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Applicant after: SINOPEC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57026 Ji'nan Road, Shandong, Dongying, No. 49

Applicant before: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2

Address after: 100020 Building 2, Chaoyang Gate office area, Sinopec, 9 jishikou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Address before: 257026 No. 49, Ji'nan Road, Dongying,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5

Address after: 100027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INOPEC Grou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atentee after: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20 Building 2, Chaoyang Gate office area, Sinopec, 9 jishikou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50620

Address after: 100728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2, No.

Patentee after: SINOPEC Group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ervice Co.,Ltd.

Patentee after: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27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2, No.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Group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

Patentee before: SINOPEC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