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57369B -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57369B
CN104857369B CN201510287088.4A CN201510287088A CN104857369B CN 104857369 B CN104857369 B CN 104857369B CN 201510287088 A CN201510287088 A CN 201510287088A CN 104857369 B CN104857369 B CN 104857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chronic hepatitis
treatment
spare
dr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870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57369A (zh
Inventor
马素平
赵文霞
刘光伟
孙俊波
李艳敏
郝尧坤
杜铁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TCM
Priority to CN2015102870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857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857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7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57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573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可有效解决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0‑14g、生黄芪16‑24g、陈皮12‑18g、薏苡仁12‑18g、威灵仙12‑18g、宣木瓜12‑18g、海螵蛸12‑18g、白花蛇舌草25‑35g和肉苁蓉12‑18g,本发明原材料丰富,组分科学,配伍合理,互相支持,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健脾、清热化湿之功,疗效好,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上的创新。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
背景技术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慢性肝炎组织学改变特征的病理过程,病程超过6个月并持续存在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区,其中相当部分患者出现重症肝炎、肝硬变或肝癌,预后差,病死率高,每年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的人数达30万,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传染病前列,每年因肝炎造成的经济损失500-1000亿,所以该病无可争议地成为我国传染科第一病,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因此对此病的治疗和控制成为当务之急。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慢性乙型肝炎在中医属胁痛、黄疸、肝着范畴,由于“疫气”侵袭人体引起的,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疫气。因为疫气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而HBV其侵袭人体后,迅速潜入血分,与正气相搏,正邪互博,日久缠绵,而发展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本病为慢性疾病,病程长,迁延难愈,病机复杂,但多为实邪导致的正虚。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慢乙肝患者或为先天胎毒感染,或为后天疫毒所伤,先天精气未充,或后天脏腑娇弱,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导致初染的湿热疫毒病邪长期羁留体内,蕴郁肝脏,伏于血分,致肝失疏泄调达,进而犯脾伤肾,使脾失健运,肾阴或肾阳受损,造成正气虚损不振,邪气蕴着不去,气机血脉失调的基本病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机主要是气滞血瘀,肝脾功能失调。所涉及的病变脏腑主要是肝、脾,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目前临床上主要从抗病毒、调节免疫、抗肝纤维化等方面治疗慢性乙肝及其并发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抑制或清除HBV被公认是关键所在。目前国际公认的应用于临床的抗病毒药物仅有干扰素(α干扰素及长效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但两者都不能作用于HBV复制循环中肝细胞核内形成的超螺旋结构cccDNA,导致疾病反复。目前认为理想的抗肝炎病毒药物应该具有以下作用:①阻断病毒吸附于靶细胞受体;②抑制病毒基因组复制,抑制肝细胞核内病毒cccDNA的生成;③调节机体免疫:激活Tc、NK细胞以清除细胞内的病毒,激活B细胞以产生特异性保护抗体。上述各个环节是不可分割的治疗措施,慢性肝炎的治疗研究表明中、西药在抗乙肝病毒的治疗中各有优势与不足,西药清除血液中病毒作用迅速而显著,但停药后很快出现反跳,且副作用较多,中西药联合应用恰恰能弥补这一不足。临床研究证明诸如干扰素+叶下珠复方、干扰素+猪苓多糖、贺普丁+健脾补肾中药都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联合用药可发挥各自所长,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目前已成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趋势与共识。干扰素作为经典的抗病毒药物应用临床已久,由于它增强细胞毒性T细胞破坏感染的肝细胞的作用,因而它在抗病毒药物中作用较强。但其抗病毒作用具有间接性、种属特异性及受体依赖性,但无靶器官特异性,故影响干扰素抗病毒疗效差异较大且不良反应较多,如病程长、年龄大、HCV为Ib型、高病毒血症(2x106拷贝/ml)、已有肝硬化、肝脏铁含量高、酗酒及HCVRNA变异等,均可降低其敏感性。干扰素的副作用也较多,如畏寒、发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腹泻、脱发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严重的还可有骨髓抑制外周血细胞减少、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精神症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对于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失败的难治性病例亦无良策。这些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而日益加重,且患者由于严重的副作用而放弃治疗,最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等,以上问题一直困惑着临床工作者,如何寻找新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10年来,我国中医药肝病研究人员已就中医药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进行了大量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许多医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如专方专病治疗,辨证分型论治,辨证分型论治联合干扰素治疗等,大大提高了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但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及治疗方案,且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因此如何确定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并加以临床验证显得尤为迫切。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中医“胁痛”、“黄疸”、“肝胀”、“虚劳”范畴,乙肝病毒属湿热疫毒,多偏重于热毒。因正气不足,急性期的湿热疫毒病邪至慢性阶段未被清除而羁留体内,湿热疫毒蕴郁肝脏,伏于血分,肝失疏泄调达,逐步犯脾及肾,使脾失健运,肾阴或肾阳受损,造成正气亏损、气血失调的基本病机。因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上的改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可有效解决慢性乙型肝炎的用药问题。
中医认为,疏肝理气,祛邪扶正,健脾化湿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基本治则,据此,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0-14g、生黄芪16-24g、陈皮12-18g、薏苡仁12-18g、威灵仙12-18g、宣木瓜12-18g、海螵蛸12-18g、白花蛇舌草25-35g和肉苁蓉12-18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提取二次,每次加原料药物12倍重量的水,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在60~70℃、-0.08~-0.09Mpa下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备用;或取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1.08~1.12的浸膏,在进风温度190±5℃、出风温度80±5℃下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备用;加浸膏粉重量的20-60%的麦芽糊精,干压制粒,即得。
本发明原材料丰富,组分科学,配伍合理,互相支持,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健脾、清热化湿之功,疗效好,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1g、生黄芪17g、陈皮13g、薏苡仁13g、威灵仙13g、宣木瓜13g、海螵蛸13g、白花蛇舌草26g和肉苁蓉13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提取二次,每次加原料药物12倍重量的水,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在60~70℃、-0.08~-0.09Mpa下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备用;或取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1.08~1.12的浸膏,在进风温度190±5℃、出风温度80±5℃下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备用;加浸膏粉重量的20-60%的麦芽糊精,干压制粒,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2g、生黄芪20g、陈皮15g、薏苡仁15g、威灵仙15g、宣木瓜15g、海螵蛸15g、白花蛇舌草30g和肉苁蓉15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提取二次,每次加原料药物12倍重量的水,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在60~70℃、-0.08~-0.09Mpa下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备用;或取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1.08~1.12的浸膏,在进风温度190±5℃、出风温度80±5℃下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备用;加浸膏粉重量的20-60%的麦芽糊精,干压制粒,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3g、生黄芪23g、陈皮17g、薏苡仁17g、威灵仙17g、宣木瓜17g、海螵蛸17g、白花蛇舌草34g和肉苁蓉17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提取二次,每次加原料药物12倍重量的水,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在60~70℃、-0.08~-0.09Mpa下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备用;或取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1.08~1.12的浸膏,在进风温度190±5℃、出风温度80±5℃下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备用;加浸膏粉重量的20-60%的麦芽糊精,干压制粒,即得。
本发明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黄芪:补气健脾;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木瓜:和胃化湿,舒筋活络;威灵仙:祛湿通络;海螵蛸:收湿制酸;白花蛇舌草:清热利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肉苁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
上述组份科学、合理配伍,互相支持,具有益气健脾、清热化湿之功,有效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好,用药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安全可靠,并经实验得到了充分证明,有关实验资料如下:
一、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主症: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头身困重;
(2)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稀溏或时溏、恶心;
(3)舌脉:舌质淡、苔腻或弦滑或缓。
(4)辨证符合主症2项、次症1或2项、典型的舌脉表现,即可诊断确诊。
二、入选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的患者,均作为选择病例的标准。
2009年3月-2011年9月某中医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3例,治疗组79例,其中男40例,女39例,年龄18~62岁,平均年龄(37.2±9.3)岁,病程3~12年;对照组75例,其中男38例,女37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8.7±8.7)岁,病程2~1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及HBV-DNA水平、肝功能水平等方面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三、治疗方案
对照组:在护肝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针(北京凯因,国药准字号:S20030032)500万单位隔日一次,皮下注射。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本发明中药颗粒,1包/次,3次/日,口服,每包重量6g。
两组疗程均为24周,24周后统计疗效。
四、疗效评定标准
4.1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遵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证候疗效评价。根据症状、体征分级评分标准计算计分,以记分改善率[(治疗前-治疗后记分)×100%/治疗前记分]为标准,判断综合疗效、主要症状体征疗效。
(1)临床痊愈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2)显 效 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3)有 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4)无 效 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不足30%
4.2抗病毒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应答分为:
A病毒学应答:指血清PCRHCV-R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或较基线下降≥2㏒10。
B生化学应答:指血清ALT和AST恢复正常。
C联合应答:指血清PCRHBV-DNA检测不到(PCR法)或低于检测下限,或较基线下降≥2㏒,指血清ALT和AST下降或恢复正常。
五、统计学处理
检测指标:两组患者均观察治疗前后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粘滞不畅、腹胀、气短乏力等症状变化情况以及检测治疗前后ALT、AST,病毒学,病毒学、生化学应答情况,血常规及T淋巴细胞亚群等指标。
计量资料用表示,正态分布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或成组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处理使用SPSS 17.0,以P<0.05为检验标准。
六、结果
6.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见表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痊愈21例、显效47例、有效2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89%;对照组分别为8例、32例、44例、13例,总有效率86.59%。经χ2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结果见表1。两组对患者纳差或食后胃脘胀满、便溏或粘滞不畅、腹胀、气短乏力等症状均有肯定的疗效,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6.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比较结果见表2.两组ALT、AS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为优。
病毒学指标比较
6.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V-DNA比较结果见表3.两组患者HBV-DNA均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更优。
6.4病毒学、生化学应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毒学、生化学应答方面比较结果见表4.治疗组总的应答率为45.47%,对照组为30.6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化学应答方面,治疗组总应答率为81.01%,对照组为54.6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比较结果见表5.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UT)的降低,经加减健脾清化方治疗后,治疗组WBC、NEUT可部分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6.6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见表6.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升高CD3+、CD4+、CD4+/CD8+,降低CD8+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变化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肝功疗效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
表3 两组间治疗后HBV-DNA/log10U·mL-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治疗治疗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治疗后病毒学、生化学应答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5 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WBC、NEUT比较(109/L)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6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相对值)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七、结论
由上述情况表明,本发明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诸药合用,具有益气健脾、清热化湿之功,并且本发明中药在临床上已应用近10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改善肝功能、增强患者体液免疫,减少干扰素副作用,疗效可靠,价格相对便宜,且无毒副作用,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上的创新,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Claims (4)

1.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0-14g、生黄芪16-24g、陈皮12-18g、薏苡仁12-18g、威灵仙12-18g、宣木瓜12-18g、海螵蛸12-18g、白花蛇舌草25-35g和肉苁蓉12-18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提取二次,每次加原料药物12倍重量的水,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在60~70℃、-0.08~-0.09Mpa下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备用;或取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1.08~1.12的浸膏,在进风温度190±5℃、出风温度80±5℃下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备用;加浸膏粉重量的20-60%的麦芽糊精,干压制粒,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1g、生黄芪17g、陈皮13g、薏苡仁13g、威灵仙13g、宣木瓜13g、海螵蛸13g、白花蛇舌草26g和肉苁蓉13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提取二次,每次加原料药物12倍重量的水,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在60~70℃、-0.08~-0.09Mpa下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备用;或取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1.08~1.12的浸膏,在进风温度190±5℃、出风温度80±5℃下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备用;加浸膏粉重量的20-60%的麦芽糊精,干压制粒,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2g、生黄芪20g、陈皮15g、薏苡仁15g、威灵仙15g、宣木瓜15g、海螵蛸15g、白花蛇舌草30g和肉苁蓉15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提取二次,每次加原料药物12倍重量的水,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在60~70℃、-0.08~-0.09Mpa下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备用;或取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1.08~1.12的浸膏,在进风温度190±5℃、出风温度80±5℃下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备用;加浸膏粉重量的20-60%的麦芽糊精,干压制粒,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柴胡13g、生黄芪23g、陈皮17g、薏苡仁17g、威灵仙17g、宣木瓜17g、海螵蛸17g、白花蛇舌草34g和肉苁蓉17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提取二次,每次加原料药物12倍重量的水,提取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1.35的浸膏,在60~70℃、-0.08~-0.09Mpa下真空干燥,得干浸膏,将干浸膏粉碎成细粉,备用;或取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1.08~1.12的浸膏,在进风温度190±5℃、出风温度80±5℃下喷雾干燥,收集浸膏粉,备用;加浸膏粉重量的20-60%的麦芽糊精,干压制粒,即得。
CN201510287088.4A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57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7088.4A CN104857369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7088.4A CN104857369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7369A CN104857369A (zh) 2015-08-26
CN104857369B true CN104857369B (zh) 2018-07-20

Family

ID=53903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8708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57369B (zh) 2015-05-27 2015-05-27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85736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79A (zh) * 1994-06-17 1995-12-27 殷广全 抗乙肝制剂
CN1181945A (zh) * 1996-11-11 1998-05-20 车利群 肝病康复胶囊
CN102106913A (zh) * 2011-01-25 2011-06-29 袁今奇 慢性乙型肝炎激活免疫耐受期的中药组合药物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79A (zh) * 1994-06-17 1995-12-27 殷广全 抗乙肝制剂
CN1181945A (zh) * 1996-11-11 1998-05-20 车利群 肝病康复胶囊
CN102106913A (zh) * 2011-01-25 2011-06-29 袁今奇 慢性乙型肝炎激活免疫耐受期的中药组合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探讨;陈四清等;《抗感染药学》;20041231;第1卷(第3期);第106-10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57369A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0737B (zh) 一种红薯叶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857369B (zh)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药颗粒
CN103285106A (zh) 一种治疗肠黏膜损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813855B (zh)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中药制剂及服用方法
CN101461857B (zh) 治疗重症肝炎的药物
CN101199749A (zh) 一种治疗艾滋病的中药
CN101698085A (zh) 一种治疗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失代偿早期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099852B (zh) 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65897B (zh) 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49421A (zh) 一种治疗湿热性外感热病初起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0434094C (zh) 治疗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596C (zh)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
CN110840969B (zh) 一种治疗丙型肝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550750A (zh) 一种治疗肾病的中草药
CN102614467A (zh) 用于治疗艾滋病的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727633A (zh) 一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385845A (zh) 一种治疗乙肝的中药制剂
CN107669695A (zh) 淫羊藿次苷ⅱ在制备抗乙型肝炎病毒产品中的应用
CN103585222B (zh) 一种褐毛橐吾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5902973A (zh) 一种治疗乙肝癌前病变的复方叶下珠中药组合物
CN101099850A (zh) 一种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85259B (zh) 一种白花油麻藤提取物在制备治疗艾滋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981832A (zh) 栀子提取物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用途
CN1899370B (zh) 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复方苦丁香浸膏片
CN119157975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肥胖症的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0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