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55395B - 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55395B CN104855395B CN201510268111.5A CN201510268111A CN104855395B CN 104855395 B CN104855395 B CN 104855395B CN 201510268111 A CN201510268111 A CN 201510268111A CN 104855395 B CN104855395 B CN 10485539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razine
- sulfentrazone
- topramezone
- corn
- wee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所述除草组合物的活性成份为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所述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重量比为0.1‑70:0.1‑70:0.1‑80。本发明除草组合物既能防除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除草效果显著,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且一次施药即能防除作物整个生育期内的杂草,对后茬作物无影响,是一种理想的除草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除草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技术背景
玉米既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近年来,随着畜牧业、食品加工、酿酒业及生物柴油等产业的发展,玉米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2012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达3994.9万公顷,仅次于水稻,成为第二大种植作物,并且还有增加的趋势。玉米田的杂草发生普遍,种类繁多,在黄淮海夏玉米草害发生严重,草害发生面积占该区种植面积的82%~96%,其中中等以上危害面积达64~66%。玉米苗期受草害最为严重,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杂草对产量的影响不大。苗期玉米受杂草危害时,植株矮小、杆细叶黄,导致中后期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减产。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除草剂的推广应用已作为省工、省时、节省成本的有力增产措施之一。玉米田杂草的化学防治大多在播后苗前和苗后早期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常规玉米苗后除草剂在玉米2叶期前,6叶期后用药不安全。目前,玉米除草剂品种较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防除玉米田杂草的品种有烟嘧磺隆和甲基磺草酮。但是烟嘧磺隆对有些玉米品种有药害,甲基磺草酮对玉米安全性好,但是对禾本科杂草效果不是很理想。
苯唑草酮(苞卫)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性,其对绝大多数的玉米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包括常规玉米、甜、糯玉米、爆裂玉米;并能在玉米苗后整个生长时期施用。另外,苞卫对大多数一年生玉米田常见杂草,尤其是禾本科杂草,有良好防效;苞卫加入阿特拉津,死草速度加快,2-4天杂草明显出现白化症状,2周内杂草彻底死亡,对玉米施药期晚的大草,以及鸭跖草,铁苋菜等恶性杂草有较好防治效果。第三个优点是持效期长,苞卫混用阿特拉津,控草期能达到35天以上;其比常规苗后除草剂具有更宽的使用期,能让农户在较合适的杂草出苗、农时等情况时施药。与莠去津等有很好的混用兼容性。但是由于莠去津持效期长,对后茬敏感作物小麦、大豆、水稻等有害,持效期达2-3个月。
苯唑草酮和莠去津复配,如果莠去津用量过大,对下茬作物会有残留药害。如果剂量过小,又起不到增效作用。
甲磺草胺属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其通过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使植物细胞中产生过量原卟啉IX,后者是光敏剂,导致细胞内产生活性氧,最终导致细胞膜、液胞膜等破裂,细胞内溶物渗出而干枯死亡。其在土壤中半衰期为110-280天,可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均可,芽前和芽后早期都可使用,对玉米、高粱、大豆、花生等田中防治牵牛、反枝苋、藜、曼陀罗、马唐、狗尾草、苍耳、牛筋草、香附子等一年生的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和莎草等均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且效果良好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且对后茬作物安全的复配除草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活性成份为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所述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重量比为0.1-70:0.1-70:0.1-80。
优选的,所述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重量比为1-3:5-30:15-35。
更优选,所述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重量比为2:15:25。
所述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质量和占所述除草组合物总质量的0.5~85%。
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悬乳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配后的联合作用,结果显示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三种活性成分按1-3:5-30:15-35比例复配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20,达到显著增效作用,说明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三种活性成分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及莎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对玉米的安全性测定试验表明,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三种活性成分复配茎叶处理,抑制玉米生长10%的ED10=2989.8855,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575.3134,选择性系数=2989.8855/575.3134=5.20>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三种活性成分对玉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玉米3~5叶期,杂草2-5叶不等期,玉米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玉米安全。杂草的防效80毫升/亩10天达到75.3%以上,30天达到90.5%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在玉米田100毫升/亩即可达到良好的除草效果,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有效成分比较,扩大了杀草谱,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除草组合物既能防除禾本科杂草,又能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对玉米安全,且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三种活性成分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产品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31.5%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可分散油悬浮剂(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1.5:15:15)
取1.5kg苯唑草酮,15kg甲磺草胺,15kg莠去津,8kg分散剂—嵌段聚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luronic125),5kg润湿剂—丙二醇,0.5kg崩解剂—黄原胶,1kg粘结剂-甲酯化植物油,载体水54kg。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可分散油悬浮剂。
实施例2: 42%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悬浮剂(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2:15:25)
取2kg苯唑草酮,15kg甲磺草胺,25kg莠去津,8k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湿润剂),1kg黄原胶(增稠剂),2kg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消泡剂),5kg乙二醇(防冻剂),载体水37kg。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3: 63%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水分散粒剂(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3:20:30)
取3kg苯唑草酮,20kg甲磺草胺,40kg莠去津,7kg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D-425),5kg润湿剂—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润湿剂的混合物(EFW),5kg崩解剂—硫酸铵,2kg粘结剂—聚乙烯醇(PVA),载体高岭土19kg。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及筛分得到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4: 46%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水分散粒剂(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1:30:15)
取1kg苯唑草酮,30kg甲磺草胺,15kg莠去津,7kg分散剂—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D-425),5kg润湿剂—烷基萘磺酸盐和阴离子润湿剂的混合物(EFW),5kg崩解剂—硫酸铵,2kg粘结剂—聚乙烯醇(PVA),载体高岭土19kg。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造粒、干燥及筛分得到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 47%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可湿性粉剂(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2:10:35)
取2kg苯唑草酮,10kg甲磺草胺,35kg莠去津,4kg分散剂NNO,3kg润湿剂K12,4kg白碳黑,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kg。经充分混合、气流粉碎、混合,得到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6: 27.5%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悬浮剂(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2.5:5:20)
取2.5kg苯唑草酮,5kg甲磺草胺,20kg莠去津,6kg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湿润剂),1kg黄原胶(增稠剂),2kg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消泡剂),5kg乙二醇(防冻剂),载体水37kg。经过充分混合调配、球磨粉碎、调整、包装得到悬浮剂。
实施例7:苯唑草酮、甲磺草胺与莠去津茎叶处理联合作用室内活性测定试验报告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苯唑草酮、甲磺草胺与莠去津三元复配的除草效果,并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三者不同比例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为苯唑草酮、甲磺草胺与莠去津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作物 玉米品种:掖单2号
供试杂草 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inn.)Scop.),狗尾草(Setariaviridis(L.)Beauv.),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L.),藜(Chenopodium album L.),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
供试药剂 97%苯唑草酮原药(巴斯夫欧洲公司);94%甲磺草胺原药(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2%莠去津原药(河北宣化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1%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
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联合作用
将甲磺草胺、莠去津单剂及5个甲磺草胺与莠去津混配制剂分别设5个剂量,另设空白对照,每个试验处理重复4次。处理药剂剂量详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及试验水平(用量g a.i./667㎡)
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最佳混配与苯唑草酮的联合作用
将甲磺草胺·莠去津混剂、苯唑草酮单剂及5个混配制剂分别设5个剂量,另设空白对照,每个试验处理重复4次。处理药剂剂量详见表2。
表2 试验处理及试验水平(浓度g a.i./667㎡)
于玉米3叶期、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试验于2014年6月2日进行药剂喷雾处理,施药1次。施药后详细记录玉米及杂草的受害症状,药后20d,进行鲜重测量,并与对照处理相比较,计算鲜重防效。
试验结果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法评价混用后的联合作用类型。依据SUN,Y-P(孙云沛)法计算其实际毒力指数、混剂理论毒力指数、共毒系数。以浓度对数为X,病虫害防效机率值为Y,求回归方程。
实际毒力指数=标准药剂LD50/混剂的LD50×100
理论毒力指数=∑(供试药剂的毒力指数×在混剂中该药剂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共毒系数=混剂的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
试验中以苯唑草酮、莠去津为标准药剂。
判定标准:共毒系数<80为拮抗作用,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120为增效作用。
甲磺草胺与莠去津的联合作用如下表3所示:
表3 甲磺草胺与莠去津混配药后20d对杂草的鲜重防效
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由表3可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L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表4。
表4:甲磺草胺与莠去津混配对杂草的联合作用
由试验可知,处理C、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212.83、211.49、231.04、189.04、155.32,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具有增效作用,特别是处理E的共毒系数最大为231.04,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5.1.3 试验结论
通过试验可知,甲磺草胺与莠去津按15:25比例混配较为合适,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和莎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甲磺草胺与莠去津最佳混配与苯唑草酮的联合作用如下表5所示:
表5 甲磺草胺·莠去津与苯唑草酮混用对杂草的鲜重防效
表中防治效果为四个数据的平均值。
由表5可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自的毒力回归方程、LD50、实际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与共毒系数。列于表6。
表6:甲磺草胺·莠去津与苯唑草酮不同混配比例对杂草的室内毒力及联合作用
由试验可知,处理C、D、E、F、G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21.96、128.77、139.79、132.07、130.76,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达到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F的共毒系数最大,为139.79。
通过试验可知,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三种活性成分按重量比为1-3:5-30:15-35进行复配,对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以2:15:25的重量比例复配的共毒系数最大,除草效果最好。
实施例8:苯唑草酮·异丙·莠茎叶处理对玉米的安全性室内测定试验报告
在温室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苯唑草酮、甲磺草胺与莠去津三元复配茎叶处理对玉米的安全性,为苯唑草酮、甲磺草胺与莠去津的合理混配提供科学依据。
供试作物玉米品种:掖单2号
供试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inn.)Scop.),狗尾草(Setariaviridis(L.)Beauv.),凹头苋(Amaranthus ascendens Loisel.),藜(Chenopodium albumL.)(上一年田间采收种子,发芽率在85%以上)。
供试药剂97%苯唑草酮原药(巴斯夫欧洲公司);94%甲磺草胺原药(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2%莠去津原药(河北宣化农药有限责任公司)。
用电子天平称取定量的原药,加入适量的乳化剂,用丙酮溶解,最后用0.1%的土温80水溶液将上述原药稀释至所需浓度。
于玉米3叶期、杂草2-4叶期茎叶喷雾处理施药1次。施药后,调查各处理玉米有无药害症状,若有则详细记录药害症状、等级,药后20天,测量各处理玉米鲜重,计算鲜重抑制率,以明确试验药剂对玉米的安全性。施药后同时详细记录杂草的受害症状(如生长抑制、失绿、畸形等),于药后20天,称量各处理杂草地上部分鲜重,计算杂草的鲜重防效。
用DPS软件对药剂剂量的对数值与玉米鲜重抑制率的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相关系数和抑制作物10%时的剂量ED10,及抑制杂草90%ED90,求出选择性指数。
选择性指数=ED10/ED90
施药后5天观察,以实施例2制备的42%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去津悬浮剂的高浓度4000mg/kg(推荐剂量高剂量的4倍)处理部分玉米心叶白化,株高正常,推荐剂量及其倍量处理玉米长势正常,与空白对照处理没有明显的区别。
表7 除草活性和作物安全性目测法评价标准
表8 42%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悬浮剂对玉米的抑制作用
表9 42%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悬浮剂对杂草的鲜重防效
由表9可知:该药剂对杂草的毒杀作用情况及防效,通过公式计算其各之毒力回归方程、LD50,列于表10。
表10:毒力回归方程及LD50
处理 | 回归方程 | 相关系数 | LD50 | 95%置信区间 |
A | Y=-1.2503+2.7290x | 0.9974 | 195.1217 | 179.5167~212.0831 |
由表10可知:42%苯唑草酮·甲磺草胺·莠悬浮剂的LD50为:195.1217,95%置信区间为179.5167~212.0831。
由表2、表3,通过DPS软件可以求得抑制玉米生长10%的ED10=2989.8855,抑制杂草生长90%的ED90=575.3134,选择性系数=2989.8855/575.3134=5.20>2,认为该药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对玉米安全。
实施例9: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
本发明所述复配除草剂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在玉米3~5叶期,杂草1~5叶不等期,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2制备的42%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去津悬浮剂(2%苯唑草酮+15%甲磺草胺+25%莠去津)的剂量80、100、120、200毫升/亩,兑水40公斤/亩喷施,10、30天及成熟期目测玉米安全性及杂草防效,10、30天测诸防效,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空白对照组内数据为株数,其它各处理数据为防效(%)
通过目测,玉米从施药到成熟期未见药害症状,对玉米安全。杂草的防效80毫升/亩10天达到75.3%以上,30天达到90.5%以上,随着用药量的增大,防效明显增强,在玉米田100毫升/亩即可达到良好的除草效果,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有效成分比较,扩大了杀草谱,对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一次施药即能控制作物整个生长期内的杂草,不仅除草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对下茬作物无影响,对环境的污染小,对人、畜、鸟类及有益生物安全,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另外,本发明的除草剂采用物理方法加工,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无三废排放,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是目前防治效果理想的复配除草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活性成分为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所述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重量比为1-3:5-30:15-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重量比为2: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质量和占所述除草组合物总质量的0.5~8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悬乳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或水分散粒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8111.5A CN104855395B (zh) | 2015-05-24 | 2015-05-24 | 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8111.5A CN104855395B (zh) | 2015-05-24 | 2015-05-24 | 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55395A CN104855395A (zh) | 2015-08-26 |
CN104855395B true CN104855395B (zh) | 2017-04-19 |
Family
ID=53901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68111.5A Active CN104855395B (zh) | 2015-05-24 | 2015-05-24 | 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5539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4794A (zh) * | 2019-05-12 | 2019-07-19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玉米田含有苯唑草酮和甲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
CN110024795A (zh) * | 2019-05-14 | 2019-07-19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适用于小麦田的含有苯唑草酮和甲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
CN111436444A (zh) * | 2020-05-29 | 2020-07-24 | 京博农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苯唑草酮、氟噻草胺及莠去津的农药组合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K1128729T3 (da) * | 1998-11-10 | 2003-09-29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Herbicid sammensætning |
GB0505645D0 (en) * | 2005-03-18 | 2005-04-27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Herbicidal composition |
CN103181391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 | 含有苯唑草酮和莠去津的除草剂组合物 |
CN104094945A (zh) * | 2014-06-25 | 2014-10-15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玉米田除草剂 |
CN104381272A (zh) * | 2014-10-14 | 2015-03-04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甘蔗田除草组合物 |
CN104365616B (zh) * | 2014-10-29 | 2015-11-18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 一种玉米田除草组合物 |
-
2015
- 2015-05-24 CN CN201510268111.5A patent/CN10485539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55395A (zh) | 2015-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39190B (zh) | 一种含苯唑草酮和噻酮磺隆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3300039A (zh) | 一种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4855394B (zh) |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 |
CN104855395B (zh) | 一种含苯唑草酮、甲磺草胺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 |
CN106259368B (zh) | 一种含异噁唑草酮的玉米田复配除草剂 | |
CN106172461A (zh) | 一种水稻田除草组合物 | |
CN101965846B (zh) | 一种含有氟噻草胺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2283235B (zh) | 一种用于棉花田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1946782A (zh) | 一种大豆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5248442B (zh) | 一种含苯唑草酮的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5851017A (zh) | 一种玉米田复配除草剂 | |
CN106665612A (zh) | 一种含苯唑草酮、双氟磺草胺的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 |
CN104782646A (zh) | 一种水稻苗后一次性复配除草剂 | |
CN104855391A (zh) | 一种含双草醚和三唑酰草胺的水稻苗后除草剂 | |
CN104365617B (zh) | 一种玉米苗后除草剂组合物 | |
CN105532719A (zh) | 一种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制剂 | |
CN104255764A (zh) | 一种棉花田茎叶处理除草剂组合物及应用 | |
CN104770385B (zh) | 一种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2388898A (zh) | 一种用于棉花田的复配除草剂 | |
CN104798800A (zh) | 一种玉米苗后除草组合物 | |
CN101946781B (zh) | 一种可用于玉米水稻苗后的复配除草剂 | |
CN105104388B (zh) | 一种含苯唑草酮、二氯吡啶酸和莠去津的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1965835A (zh) | 一种玉米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6172452A (zh) | 一种含禾草敌和氰氟草酯的水稻苗后复配除草剂 | |
CN106665592A (zh) | 一种甘蔗田复配除草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