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28991B - 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28991B CN104828991B CN201510229386.8A CN201510229386A CN104828991B CN 104828991 B CN104828991 B CN 104828991B CN 201510229386 A CN201510229386 A CN 201510229386A CN 104828991 B CN104828991 B CN 10482899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hearse
- offshore platform
- pipeline
- tank body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8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1100001261 hazardous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罐体,在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组垂向布置的波纹板,位于各波纹板一侧的罐体的内部为第一空间单元,位于各波纹板另一侧的罐体的内部为第二空间单元。在第一空间单元的顶部分别连接一与海上平台危险区相连接的管道和一与海上平台非危险区相连接的管道,在第一空间单元的漏斗状的底部开设一排污口,在排污口上安装一排污阀,在靠近排污口的罐体上连接一冲洗管线,在第二空间单元的上部设置有一顶部开口的收油槽,收油槽通过管道连接一开排泵的输入端,在收油槽和开排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过滤器,开排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一闭式排放系统或生产系统,在第二空间单元的底部连接一呈倒置U形的溢流管,溢流管的高度与收油槽顶部高度平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属于海洋油气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开式排放系统是海上平台不可缺少的系统之一,它主要是用收集海上平台上与大气相通的雨水、污水和污油,这些流体经地漏收集后在开排罐中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污油通过开排泵打入闭式排放系统或生产系统中,收集的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大海,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开排罐通常为常压方罐,含水污油通过沉降方式在常压方罐内进行油水分离,在暴雨季节,短时间内可能会有大量流体进入开排罐,因此常规的开排罐较难达到预定的分离效果。当海上平台甲板上的固体杂质会同雨水或含油污水一起进入开排罐中,会通过静态沉降停留在开排罐底部,常规的开排罐一般是沿罐体的某一方向设置一定的坡度,以便于除去固体杂质,但是效果较差,尤其当开排罐体积较大时,基本无法完成在线除去固体杂质。
另外,当海上平台甲板面积较大或海上平台所处地区降雨量较大时,通常需要设计较大尺寸的开排罐及设置大排量的开排泵,以满足规范的需要,这样会造成设备投资多,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能够提高罐体的处理能力、实现处理后的合格水通过溢流的方式排海和实现在线除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罐体,在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组垂向布置的波纹板,各所述波纹板呈间隔设置,相邻的两所述波纹板与所述罐体位于不同侧的侧壁固定连接,各所述波纹板之间形成迂回的液体流通通道,位于各所述波纹板一侧的所述罐体的内部为第一空间单元,位于各所述波纹板另一侧的所述罐体的内部为第二空间单元,在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顶部分别连接一与海上平台含油区域相连接的管道和一与海上平台不含油区域相连接的管道,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呈漏斗状,在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开设一排污口,在所述排污口上安装一排污阀,在靠近所述排污口的所述罐体上连接一冲洗管线,在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上部设置有一顶部开口的收油槽,所述收油槽通过管道连接一开排泵的输入端,在所述收油槽和所述开排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过滤器,所述开排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一闭式排放系统或生产系统,在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底部连接一呈倒置U形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高度与所述收油槽顶部高度平齐。
在所述收油槽的内部和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加热器和一第二加热器。
在所述收油槽上安装有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开排泵电连接。
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一安全呼吸阀。
在所述溢流管顶端安装有一破虹吸呼吸阀。
在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一人孔。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设置了一罐体,在罐体内设置了一组波纹板,各波纹板之间形成迂回的液体流通通道,因此油污水流过波纹板时可以改变流动方向,减少罐体内液位波动,位于该组波纹板一侧的罐体的内部为第一空间单元,位于该组波纹板另一侧的罐体的内部为第二空间单元,当含油污水流过波纹板时,使微小油水颗粒聚结成较大颗粒,加速含油污水中的污油、水和固体杂质的分离,减小了罐体的尺寸,提高了本发明的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2、本发明第二空间单元的上部设置了一收油槽,能够收集分离出来的污油,收油槽内设置有一加热器,能够保证低温条件下收油槽内的含水污油流体正常流动,降低了系统的能量消耗,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3、本发明第二空间单元的底部连接一呈倒置U形的溢流管,且溢流管的高度与收油槽顶部高度平齐,能够避免不合格的含水污油溢流出罐体,提高了本发明的处理污水的能力,且不需要人工操作和机械操作。4、本发明由于设置了开排泵,收油槽收集到的污油通过开排泵排出,因此开排泵的排量可以根据收油槽内的污油量和收油槽的容积进行设计,且可以使开排泵的排量减少约十分之一,因此本发明能够减少设备投资,便于生产操作。5、本发明第一空间单元底部呈漏斗状,便于除去分离出来的固体杂质,在第一空间单元底部连接一冲洗管线,能够实现在线冲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开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波纹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一罐体1,在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组垂向布置的波纹板2,该组波纹板2包括两个以上间隔设置的波纹板。相邻的两波纹板与罐体1位于不同侧的侧壁固定连接,各波纹板之间形成迂回的液体流通通道(如图2所示)。位于该组波纹板2一侧的罐体1的内部为第一空间单元,位于该组波纹板2另一侧的罐体1的内部为第二空间单元。在第一空间单元的顶部分别连接一与海上平台危险区(含油区域)相连接的管道3和一与海上平台非危险区(不含油区域)相连接的管道4。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呈漏斗状。在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开设一排污口,在排污口上安装一用于控制固体杂质排出的排污阀5;在靠近排污口的罐体1上连接一冲洗管线6,可以实现在线冲砂。在第二空间单元的上部设置有一顶部开口的收油槽7,用于收集分离出来的污油。收油槽7通过管道连接一开排泵8的输入端,在收油槽7和开排泵8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过滤器9。开排泵8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一闭式排放系统或生产系统(图中未示出)。在第二空间单元的底部连接一呈倒置U形的溢流管10,处理合格的流体通过重力溢流的方式从罐体1中排出,溢流管10的高度与收油槽7顶部高度平齐,能够避免不合格的含水污油溢流出罐体1。
上述实施例中,在收油槽7内部和第一空间单元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加热器11、12,加热器11、12分别电连接两温度传感器13、14,通过温度传感器13进行控制加热器11,能够保证低温条件下收油槽7内的含水污油流体正常流动,通过温度传感器14进行控制加热器12,能够保证罐体1内的液体在低温条件下不结冰。
上述实施例中,在收油槽7上安装有一液位传感器15,液位传感器15与开排泵8电连接。当收油槽7内污油的液位高于设定液位时,开排泵8启动,将污油通过与开排泵8连接的管路泵出并输送至闭式排放系统或生产系统,当收油槽5内污油的液位低于设定液位时,开排泵8停止工作。
上述实施例中,在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一安全呼吸阀16,安全呼吸阀16能够将罐体1内挥发的可燃危险气体排出。在溢流管10顶端安装有一破虹吸呼吸阀17,当第二空间单元内含水污油的液位较低时,能够防止污油从罐体1中继续流入溢流管10内。
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和第二空间单元的底部可以分别开设有一人孔18,能够方便维修时人员进入罐体1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开排泵6的排量可以根据收油槽5内的污油量和收油槽5的容积进行设计,从而能够减小开排泵6的排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工作时,来自海上平台危险区(含油区域)的含油污水和来自海上平台非危险区(不含油区域)的不含油污水分别通过管道3、4流进罐体1的内部,上述含油污水和不含油污水在第一空间单元混合后形成的含油污水穿过波纹板2流向波纹板2另一侧的第二空间单元内,当含油污水流过波纹板2时,与波纹板2上的凹凸不平面接触,从而改变含油污水的流动状态,使微小油水颗粒聚结成较大颗粒,从而加速含油污水中的污油、水和固体杂质的分离,分离出的污油进入收油槽7,收油槽7收集的污油通过开排泵8输送至闭式排放系统或生产系统中,处理后的合格水通过溢流管10以溢流的方式排海,沉降的固体杂质从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排出。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外。
Claims (6)
1.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罐体,在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一组垂向布置的波纹板,各所述波纹板呈间隔设置,相邻的两所述波纹板与所述罐体位于不同侧的侧壁固定连接,各所述波纹板之间形成迂回的液体流通通道,位于各所述波纹板一侧的所述罐体的内部为第一空间单元,位于各所述波纹板另一侧的所述罐体的内部为第二空间单元,在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顶部分别连接一与海上平台含油区域相连接的管道和一与海上平台不含油区域相连接的管道,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呈漏斗状,在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开设一排污口,在所述排污口上安装一排污阀,在靠近所述排污口的所述罐体上连接一冲洗管线,在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上部设置有一顶部开口的收油槽,所述收油槽通过管道连接一开排泵的输入端,在所述收油槽和所述开排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一过滤器,所述开排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一闭式排放系统或生产系统,在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底部连接一呈倒置U形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高度与所述收油槽顶部高度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油槽的内部和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下部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加热器和一第二加热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油槽上安装有一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开排泵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一安全呼吸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溢流管顶端安装有一破虹吸呼吸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空间单元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空间单元的底部分别开设有一人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29386.8A CN104828991B (zh) | 2015-05-07 | 2015-05-07 | 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29386.8A CN104828991B (zh) | 2015-05-07 | 2015-05-07 | 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28991A CN104828991A (zh) | 2015-08-12 |
CN104828991B true CN104828991B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3807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29386.8A Active CN104828991B (zh) | 2015-05-07 | 2015-05-07 | 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2899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1056A (zh) * | 2015-12-31 | 2016-04-13 | 天津市禾厘油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海洋石油平台新型开排罐 |
CN116081769A (zh) * | 2023-03-06 | 2023-05-09 | 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 | 污水处理装置油水分离回收系统 |
CN117184316A (zh) * | 2023-10-16 | 2023-12-08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开敞甲板含油雨水自动收集系统及使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71511Y (zh) * | 2006-02-17 | 2007-02-21 | 绍兴永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油水分离器 |
CN201325894Y (zh) * | 2008-12-23 | 2009-10-14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一种含油废水处理回收油的装置 |
CN201620077U (zh) * | 2009-12-18 | 2010-11-03 | 肖光华 | 生活污水自动收集净化装置 |
CN102372336B (zh) * | 2010-08-20 | 2013-06-1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避免积油的开排罐及排液方法 |
KR101847018B1 (ko) * | 2011-10-25 | 2018-05-28 |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 열교환기능을 갖는 생산수 처리장치 |
CN204097139U (zh) * | 2014-09-01 | 2015-01-14 | 山东源宝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 波纹板式隔油池 |
CN104307212B (zh) * | 2014-10-30 | 2015-12-30 |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对分离过程进行控制的三相分离装置 |
CN204251381U (zh) * | 2014-11-12 | 2015-04-08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油水分离功能的采出水接收罐 |
CN204281373U (zh) * | 2014-12-01 | 2015-04-22 | 艾法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开排罐 |
CN204625365U (zh) * | 2015-05-07 | 2015-09-09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 |
-
2015
- 2015-05-07 CN CN201510229386.8A patent/CN10482899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28991A (zh) | 2015-08-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17639Y (zh) | 一体化含油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3447826U (zh) | 一种油水分离器 | |
CN102745771A (zh) | 多相流装配式密闭聚结除油装置 | |
CN104828991B (zh) | 一种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 | |
CN202247825U (zh) | 水面油污搜集装置 | |
CN201400587Y (zh) | 伴热式浮动收油装置 | |
CN207126169U (zh) | 一种多级油水分离装置 | |
CN206881242U (zh) | 高效油水分离池 | |
CN108671586A (zh) | 一种焦油氨水澄清储罐及焦油氨水澄清系统 | |
CN201912795U (zh) | 一种可移动的用于油罐清洗系统的油水分离装置 | |
CN204625365U (zh) | 用于海上平台的开排系统 | |
CN204637736U (zh) | 一种海上平台废油回收装置 | |
CN206266269U (zh) | 变电站废油回收装置 | |
CN202719371U (zh) | 一种煤气柜排水装置 | |
CN203728614U (zh) | 高效立式油水分离装置 | |
CN204097134U (zh) | 油水分离装置 | |
CN202237568U (zh) | 一体化净水设备 | |
CN203763904U (zh) | 水封罐撇油装置 | |
CN213475565U (zh) | 一种箱式油水分离装置 | |
RU130870U1 (ru) | Аппарат глубокой очистки воды | |
CN206987797U (zh) | 一种油水分离效果可调的三相分离器 | |
CN114620802A (zh) | 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206342943U (zh) | 一种油脂处理设备 | |
CN203925359U (zh) | 欠平衡钻井防堵液气分离器 | |
RU103801U1 (ru) | Нефтегазовый горизонтальный отстойни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after: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Patentee after: China Offshore Oil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10 Beijing, Chaoyangmen, North Street, No. 25, No. Co-patentee before: CNOOC Research Institute Patentee before: 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