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5045A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5045A CN104815045A CN201510262613.7A CN201510262613A CN104815045A CN 104815045 A CN104815045 A CN 104815045A CN 201510262613 A CN201510262613 A CN 201510262613A CN 104815045 A CN104815045 A CN 1048150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nese medicine
- boiling
- parts
- chinese medicinal
- medicinal formula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冰糖5-15,米醋30-50,细辛7-13,当归15-25,白芨10-20,杏仁5-15,红花3-9,鸡血藤6-12,生草乌4-10,徐长卿6-14,桑枝8-15,花椒20-30。本发明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注重整体”,既可治病,又可舒筋活血,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一大特点,更加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针刺疗法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丹参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治疗作用: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是一项传统的治疗方式,属于物理治疗的一种,也是比较迅速、可达到一定效果且使用非常复杂、非专业人士难以操作的一种治疗。针灸师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节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针灸虽然好处多多,但是针灸有很多弊端:如疼痛、欠安全、操作复杂等,有不少人畏惧针灸,因为它有一定的疼痛、酸、麻、胀的感觉,而且有人会担心其安全性。针灸可能出现的晕针、感染和取穴不准等因素,致使使用针灸方式治疗疾病的人数大量减少,就诊病人的病种也大量减少,病人的病种一般局限在面瘫、偏瘫、胃肠疾病、失眠、神经痛、跌打损伤等疾病,而实际上针灸疗法的适应症有很多,实际使用的病种仅占全部适应症的几十分之一,并且疗效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而参差不齐。
授权公告号 CN 101757313 B(申请号 201010100407.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药液,所述药液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的提取液制成的:三七10 -50 份、当归3 - 8 份、桂皮3 - 8 份、丹参5 - 16 份、冰片3 - 8 份、大黄5 - 15 份、川芎3 - 9 份、桃仁3 - 10 份、红花3 - 9 份、赤芍1 - 7 份、蒲黄1 - 8 份、乳香1 - 4 份、没药3 - 7 份、薄荷脑1 - 6 份、麝香1 - 4 份。
由此可见:中药可以代替针灸来治疗很多疾病,也能起到活血化瘀,强筋健骨的功效,但是现存的专利功效慢,液体易挥发,不利于充分吸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易长久使用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该中药方剂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冰糖5-15,米醋30-50,细辛7-13,当归15-25,白芨10-20,杏仁5-15,红花3-9,鸡血藤6-12,生草乌4-10,徐长卿6-14,桑枝8-15,花椒20-30。
前面所述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优选的是,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冰糖8-13,米醋35-45,细辛9-11,当归18-23,白芨13-18,杏仁8-13,红花5-7,鸡血藤8-10,生草乌6-8,徐长卿8-12,桑枝12-13,花椒23-28。
前面所述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更佳优选的是,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冰糖10,米醋40,细辛10,当归20,白芨15,杏仁10,红花6,鸡血藤9,生草乌7,徐长卿10,桑枝12.5,花椒25。
所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是:
(1)将新鲜的花椒洗净,置于砂锅内,加花椒重量1-3倍的温水,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10-30分钟,过滤,滤液待用,滤渣置于过滤网上,待完全没有水分后,置于烤箱内,烤2-7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鲜杏仁捣碎成细末,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2-6分钟,晾凉待用;
(3)将细辛、当归、白芨、红花、鸡血藤、生草乌、徐长卿和桑枝洗净,置于日光下暴晒2-6天,切成块,用黄酒拌匀,置于蒸笼内蒸10-20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迅速蒸煮至沸腾,取出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反复翻炒3-8分钟,研磨成细末过100-140目筛待用;
(4)将锅烧干,放入米醋,小火煎煮至米醋四周冒泡,放入冰糖,放入冰糖后不要急着搅拌,待煮2分钟后,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3)所得细末,待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所得滤液,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在转文火煎煮10-20分钟,过160-200目过滤网,放置室温,装瓶即得中药方剂。
上述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1)加花椒重量1.5-2.5倍的温水,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15-25分钟(优选的,加花椒重量1-3倍的温水,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20分钟)。
上述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1)加30-40℃的温水(优选的,加33-38℃的温水,更加优选的,加35℃的温水)。
上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2)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3-5分钟(优选的,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4分钟)。
上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置于日光下暴晒3-5天(优选的,置于日光下暴晒4天)。
上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置于蒸笼内蒸13-18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优选的,置于蒸笼内蒸15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
上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转文火煎煮13-18分钟,过170-190目过滤网(优选的,转文火煎煮15分钟,过180目过滤网)。
使用方法:为使本发明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制成中药方剂,在针灸前1个小时使用,先将需要针灸的地方用湿毛巾擦干净,毛巾的温度为45℃,再将中药方剂喷洒在需要针灸的地方,用保鲜膜包裹,根据个人体质适当调节敷贴的时间,一般敷贴30分钟。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冰糖:冰糖是砂糖的结晶再制品。自然生成的冰糖有白色、微黄、淡灰等色,此外市场上还有添加食用色素的各类彩色冰糖(主要用于出口),比如绿色、蓝色、橙色、微红、深红等多种颜色。由于其结晶如冰状,故名冰糖。也叫“冰粮”。 中医认为冰糖具有润肺、止咳、清痰、和去火的作用。也是泡制药酒、炖煮补品的辅料。冰糖具有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祛烦消渴、清热降浊、养阴生津、止汗解毒等功能,可用于治疗中气不足、肺热咳嗽、咯痰带血、阴虚久咳、口燥咽干、咽喉肿痛、小儿盗汗、风火牙痛等病症。
1.作用:补中益气,和胃润肺,止咳化痰。2.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归经:入肺、脾经。3.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止咳。4.主治:肺燥咳嗽,干咳无痰,咯痰带血。冰糖性平,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生产的高档补品和保健品。老人含化冰糖还可以缓解口干舌燥。药理作用:能补充体内水分和糖分,具有补充体液、供给能量、补充血糖、强心利尿、解毒等作用。适应症:其5%溶液为等渗液,用于各种急性中毒,以促进毒物排泄;10%~50%为高溶液,用于低血糖症、营养不良,或用于心力衰竭、脑水肿、肺水肿等的治疗。
米醋:米醋是众多种类醋中营养价值较高的一种,含有丰富的碱性氨基酸、糖类物质、有机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无机盐、矿物质等。祛脂降压,降低胆固醇,解毒,解酒,消食,减肥,安神除烦,有益心血管。
当归:当归,拉丁文名:Angelica sinensis,别名干归、秦哪、西当归、岷当归、金当归、当归身、涵归尾、当归曲、土当归,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血虚,或兼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痛证;肠燥便秘;久咳气喘。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喘咳。细辛根细、色灰黄、叶色绿,味辛辣麻舌。性温,有小毒。归心、肺、肾经。有祛风,散寒,温肺、行水,开窍的作用。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此外,细辛还具有抗炎免疫、局部麻醉、提高新陈代谢、抗菌作用,亦可用于肿瘤患者化疗和放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
白芨: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性味归经:味苦、甘、涩,性寒,归肺、肝、胃经。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杏仁:杏仁是蔷薇科杏的种子,分为甜杏仁和苦杏仁,主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微量苦杏仁苷。脂肪的组成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甜杏仁中不仅蛋白质含量高,其中的大量纤维可以让人减少饥饿感,这就对保持体重有益。纤维有益肠道组织并且可降低肠癌发病率、胆固醇含量和心脏病的危险。所以,肥胖者选择甜杏仁作为零食,可以达到控制体重的效果。最近的科学研究还表明,甜杏仁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具有美容的功效,杏仁还有美容功效,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
红花:红花,别名:红蓝花 、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干燥的管状花,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活血通经,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打损伤、疮疡肿痛疗效。有活血化瘀,散湿去肿的功效,避免孕妇使用,否则会造成流产。
鸡血藤:鸡轿藤味苦微甘、性温,归肝、心、肾经;色赤入血,质润行散;具有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手足麻木,肢体瘫痪,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经闭,白细胞减少症。治疗风湿所致的腰膝关节疼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1.对造血系统的作用,2.对凝血、纤溶的作用,3.抑制心脏和降低血压作用,4.抗癌作用,5.对脂质代谢的调节。
生草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功效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徐长卿: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跌打损伤疼痛、脘腹痛、牙痛等各种痛症。徐长卿有较好的祛风止痛作用,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症。也用于手术后疼痛及癌肿疼痛,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祛风止痛,解毒消肿,温经通络。治毒蛇咬伤,风湿骨痛,心胃气痛,跌打肿痛,带状疱疹,肝硬化腹水,月经不调,痛经。
桑枝: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功效: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主治: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祛风湿;通经络;行水气。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水肿脚气;肌体风痒。用于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花椒:别名:檓、大椒、秦椒、蜀椒、川椒或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为调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药,种子可食用,也可加工制作肥皂,中医认为,花椒性温,味辛,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积食、停饮、呃逆、呕吐、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痛、脘腹冷痛、泄泻、痢疾、蛔虫、阴痒等病症。
本发明提供中药方剂组方科学,各种剂型的制备方法简单,所得产品使用方便、便于携带。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良效果还表现在:
1、所选材料皆为传统中药材料,无任何毒副作用;
2、本组方完全符合中医药原则,在总原则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人群有不同组方,功能不同。
3、药源易得,药材成本低廉,能够减轻患者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0g):冰糖5,米醋30,细辛7,当归15,白芨10,杏仁5,红花3,鸡血藤6,生草乌4,徐长卿6,桑枝8,花椒20。
上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新鲜的花椒洗净,置于砂锅内,加花椒重量1倍的温水,温水的温度是30℃,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10分钟,过滤,滤液待用,滤渣置于过滤网上,待完全没有水分后,置于烤箱内,烤2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鲜杏仁捣碎成细末,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2分钟,晾凉待用;
(3)将细辛、当归、白芨、红花、鸡血藤、生草乌、徐长卿和桑枝洗净,置于日光下暴晒2天,切成块,用黄酒拌匀,置于蒸笼内蒸10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迅速蒸煮至沸腾,取出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反复翻炒3分钟,研磨成细末过100目筛待用;
(4)将锅烧干,放入米醋,小火煎煮至米醋四周冒泡,放入冰糖,放入冰糖后不要急着搅拌,待煮2分钟后,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3)所得细末,待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所得滤液,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在转文火煎煮10分钟,过160目过滤网,放置室温,装瓶即得中药方剂。
典型病例一:朱XX,年龄:46岁;性别:女性;农民,长期在工地打工,患者自述:患者自述最近总是感觉全身无力,不愿意动,腰疼的直不起来,也不思饮食,即使勉强吃点,也会很难消化,晚上都不敢多喝水,已有1年多的时间。一年以来去医院检查过好多次,吃过很多中西药均无明显效果,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使用本发明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并配合施以针灸治疗。
使用本实施例1所得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并配合针灸,使用一次,腰部有热热麻麻的感觉,使用2次,腰酸腰疼的症状减轻;使用10次后,不适症状完全消失,患者自感身体强健。
实施例2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15g):冰糖15,米醋50,细辛3,当归25,白芨20,杏仁15,红花9,鸡血藤12,生草乌10,徐长卿14,桑枝15,花椒30。
上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新鲜的花椒洗净,置于砂锅内,加花椒重量3倍的温水,温水的温度是40℃,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滤液待用,滤渣置于过滤网上,待完全没有水分后,置于烤箱内,烤7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鲜杏仁捣碎成细末,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6分钟,晾凉待用;
(3)将细辛、当归、白芨、红花、鸡血藤、生草乌、徐长卿和桑枝洗净,置于日光下暴晒6天,切成块,用黄酒拌匀,置于蒸笼内蒸20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迅速蒸煮至沸腾,取出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反复翻炒8分钟,研磨成细末过140目筛待用;
(4)将锅烧干,放入米醋,小火煎煮至米醋四周冒泡,放入冰糖,放入冰糖后不要急着搅拌,待煮2分钟后,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3)所得细末,待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所得滤液,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在转文火煎煮20分钟,过200目过滤网,放置室温,装瓶即得中药方剂。
实施例3: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25g):冰糖8,米醋35,细辛9,当归18,白芨13,杏仁8,红花5,鸡血藤8,生草乌6,徐长卿8,桑枝12,花椒23。
上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新鲜的花椒洗净,置于砂锅内,加花椒重量1.5倍的温水,温水的温度是33℃,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15分钟,过滤,滤液待用,滤渣置于过滤网上,待完全没有水分后,置于烤箱内,烤3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鲜杏仁捣碎成细末,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3分钟,晾凉待用;
(3)将细辛、当归、白芨、红花、鸡血藤、生草乌、徐长卿和桑枝洗净,置于日光下暴晒3天,切成块,用黄酒拌匀,置于蒸笼内蒸13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迅速蒸煮至沸腾,取出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反复翻炒4分钟,研磨成细末过110目筛待用;
(4)将锅烧干,放入米醋,小火煎煮至米醋四周冒泡,放入冰糖,放入冰糖后不要急着搅拌,待煮2分钟后,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3)所得细末,待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所得滤液,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在转文火煎煮13分钟,过170目过滤网,放置室温,装瓶即得中药方剂。
典型病例二:黄XX,男性,45岁,山东济南历城人士,长期干农活,2012年12月来诊,患者自述两年来不明原因的间歇性腰膝酸软,遇到阴天下雨腰以及腿关节疼痛难忍,而且有消化不良,偶有返酸、烧灼感、嗳气等上消化道症状,吃过许多治疗腰膝酸软,止疼的药物,当时有效,但治标不治本,不能根治,医生建议使用本发明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并配合施以针灸。
使用实施例3所得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2次,腰腿疼痛的症状有所改善,腰膝酸软也减轻;使用15天,不适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
实施例4: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5g):冰糖13,米醋45,细辛11,当归23,白芨18,杏仁13,红花7,鸡血藤10,生草乌8,徐长卿12,桑枝13,花椒28。
上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新鲜的花椒洗净,置于砂锅内,加花椒重量2.5倍的温水,温水的温度是38℃,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滤液待用,滤渣置于过滤网上,待完全没有水分后,置于烤箱内,烤6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鲜杏仁捣碎成细末,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5分钟,晾凉待用;
(3)将细辛、当归、白芨、红花、鸡血藤、生草乌、徐长卿和桑枝洗净,置于日光下暴晒5天,切成块,用黄酒拌匀,置于蒸笼内蒸18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迅速蒸煮至沸腾,取出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反复翻炒7分钟,研磨成细末过130目筛待用;
(4)将锅烧干,放入米醋,小火煎煮至米醋四周冒泡,放入冰糖,放入冰糖后不要急着搅拌,待煮2分钟后,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3)所得细末,待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所得滤液,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在转文火煎煮18分钟,过190目过滤网,放置室温,装瓶即得中药方剂。
实施例5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每份取20g):冰糖10,米醋40,细辛10,当归20,白芨15,杏仁10,红花6,鸡血藤9,生草乌7,徐长卿10,桑枝12.5,花椒25。
上述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步骤是:
(1)将新鲜的花椒洗净,置于砂锅内,加花椒重量2倍的温水,温水的温度是35℃,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滤液待用,滤渣置于过滤网上,待完全没有水分后,置于烤箱内,烤5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鲜杏仁捣碎成细末,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4分钟,晾凉待用;
(3)将细辛、当归、白芨、红花、鸡血藤、生草乌、徐长卿和桑枝洗净,置于日光下暴晒4天,切成块,用黄酒拌匀,置于蒸笼内蒸15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迅速蒸煮至沸腾,取出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反复翻炒5分钟,研磨成细末过120目筛待用;
(4)将锅烧干,放入米醋,小火煎煮至米醋四周冒泡,放入冰糖,放入冰糖后不要急着搅拌,待煮2分钟后,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3)所得细末,待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所得滤液,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在转文火煎煮15分钟,过180目过滤网,放置室温,装瓶即得中药方剂。
试验例1 实施例5所得用于中医针灸中药方剂的临床应用: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10所医院筛选400例患者,其中女性200例,男性200例,年龄最大的70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50岁。试验之前1周,对该人群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实施例5所得产品,对照组使用其它药品。疗效情况判定标准:治愈:使用本品一个疗程,全身气血通顺,不适症状消失,精力及体力明显增强;有效:使用本品一个疗程,不适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精力及体力增强;无效:使用本品一个疗程,不适症状无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本发明选择冰糖、米醋、细辛、当归、白芨、杏仁、红花等进行配伍,使得这些药物组合后产生协同作用,诸药合用,活血而能养阴,祛瘀而不伤正,开窍而兼益气,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高达99%,而对照组仅为75%。本发明所述中药方剂具有活血通经,散淤止痛功效。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冰糖5-15,米醋30-50,细辛7-13,当归15-25,白芨10-20,杏仁5-15,红花3-9,鸡血藤6-12,生草乌4-10,徐长卿6-14,桑枝8-15,花椒2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冰糖8-13,米醋35-45,细辛9-11,当归18-23,白芨13-18,杏仁8-13,红花5-7,鸡血藤8-10,生草乌6-8,徐长卿8-12,桑枝12-13,花椒23-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冰糖10,米醋40,细辛10,当归20,白芨15,杏仁10,红花6,鸡血藤9,生草乌7,徐长卿10,桑枝12.5,花椒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新鲜的花椒洗净,置于砂锅内,加花椒重量1-3倍的温水,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10-30分钟,过滤,滤液待用,滤渣置于过滤网上,待完全没有水分后,置于烤箱内,烤2-7分钟,取出研磨成细末待用;
(2)将鲜杏仁捣碎成细末,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2-6分钟,晾凉待用;
(3)将细辛、当归、白芨、红花、鸡血藤、生草乌、徐长卿和桑枝洗净,置于日光下暴晒2-6天,切成块,用黄酒拌匀,置于蒸笼内蒸10-20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迅速蒸煮至沸腾,取出置于烧干的热锅内,反复翻炒3-8分钟,研磨成细末过100-140目筛待用;
(4)将锅烧干,放入米醋,小火煎煮至米醋四周冒泡,放入冰糖,放入冰糖后不要急着搅拌,待煮2分钟后,搅拌至冰糖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3)所得细末,待搅拌至细末完全融化后放入步骤(1)所得滤液,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在转文火煎煮10-20分钟,过160-200目过滤网,放置室温,装瓶即得中药方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加花椒重量1.5-2.5倍的温水,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15-25分钟(优选的,加花椒重量1-3倍的温水,大火迅速煎煮至沸腾,转文火煎煮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加30-40℃的温水(优选的,加33-38℃的温水,更加优选的,加35℃的温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3-5分钟(优选的,捡取杏仁皮,置于微波炉内烤4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置于日光下暴晒3-5天(优选的,置于日光下暴晒4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置于蒸笼内蒸13-18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优选的,置于蒸笼内蒸15分钟后再次喷洒适量黄酒)。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转文火煎煮13-18分钟,过170-190目过滤网(优选的,转文火煎煮15分钟,过180目过滤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2613.7A CN104815045A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62613.7A CN104815045A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5045A true CN104815045A (zh) | 2015-08-05 |
Family
ID=53725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62613.7A Pending CN104815045A (zh) | 2015-05-22 | 2015-05-22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1504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41435A (zh) * | 2016-01-08 | 2016-06-08 | 王德刚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CN105796972A (zh) * | 2016-04-28 | 2016-07-27 | 吉林大学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57344A (ja) * | 2009-10-23 | 2011-08-18 | Kracie Seiyaku Kk | 心身不調を改善し、脳の活動効率を向上させる作用を有する香気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製剤 |
CN104435587A (zh) * | 2014-10-09 | 2015-03-25 | 刘卫国 | 一种辅助针灸治疗筋骨疼痛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2015
- 2015-05-22 CN CN201510262613.7A patent/CN10481504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57344A (ja) * | 2009-10-23 | 2011-08-18 | Kracie Seiyaku Kk | 心身不調を改善し、脳の活動効率を向上させる作用を有する香気組成物及びそれを含有する製剤 |
CN104435587A (zh) * | 2014-10-09 | 2015-03-25 | 刘卫国 | 一种辅助针灸治疗筋骨疼痛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41435A (zh) * | 2016-01-08 | 2016-06-08 | 王德刚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CN105796972A (zh) * | 2016-04-28 | 2016-07-27 | 吉林大学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73517B (zh) | 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239662A (zh) | 兽用驱虫中药制剂 | |
CN101112496A (zh) | 一种治疗酒渣鼻的中药制剂 | |
CN104815045A (zh)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232987A (zh) | 一种促进神经外科术后康复的中药 | |
CN104547791A (zh) | 一种配合针灸治疗腰腿疼痛的中药喷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934016B (zh) |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药 | |
CN104435587A (zh) | 一种辅助针灸治疗筋骨疼痛中药软膏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73646A (zh) | 治疗气血两虚所致眩晕的中药汤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52737A (zh) | 一种治疗风湿性腰腿痛病的中药制剂 | |
CN104645063A (zh) |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丸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1095753A (zh) | 治疗糖尿病性高脂血症的一种中药制剂 | |
CN104524454A (zh) | 一种松筋藤镇痛酊 | |
CN104435922A (zh) | 一种治疗动脉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5596584A (zh) | 一种局部麻醉专用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547402A (zh) | 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足浴药液 | |
CN104547999A (zh) | 产后发汗用油 | |
CN105056073A (zh) | 医治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4940864A (zh) | 一种外用液体胶浆温经丹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2370848A (zh) | 治疗妇女因湿邪白带的中草药 | |
CN105641435A (zh)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796972A (zh) |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5535433A (zh) | 一种治疗小儿盗汗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213894A (zh) | 一种治疗盗汗的益肾止汗制剂及制法 | |
CN104435627A (zh) | 治疗眼眉乱跳不止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