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812689B - 用于电梯系统的行进体的安全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梯系统的行进体的安全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12689B
CN104812689B CN201380061300.4A CN201380061300A CN104812689B CN 104812689 B CN104812689 B CN 104812689B CN 201380061300 A CN201380061300 A CN 201380061300A CN 104812689 B CN104812689 B CN 1048126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ing
braking member
brake
guide rail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613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12689A (zh
Inventor
贝内迪克特·里泽
丹尼尔·迈尔汉斯
法鲁克·奥斯曼巴西克
米夏埃尔·盖斯胡斯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48126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26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126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126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 B66B5/20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by means of rotatable eccentrically-mounted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系统的安全制动装置(1),电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行进体,其以可沿导轨(4)和/或制动轨道移动的方式布置在电梯井内。安全制动器适于根据需要在导轨(4)和/或制动轨道上制动并保持行进体。安全制动其(1)包括用于接收制动主体并相对于导轨(4)和/或制动轨道定位制动主体的控制板(6)。制动主体被设计为至少有两个部件,并且包括第一制动元件(7)和第二制动元件(8)。第一制动元件(7)基本被设计为当行进体沿导轨(4)和/或制动轨道沿向上的方向移动时只用于制动和保持目的,并且第二制动元件(8)被设计为当行进体沿导轨(4)和/或制动轨道沿向下的方向(b)移动时只用于制动和保持目的。

Description

用于电梯系统的行进体的安全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制动器、一种用于当需要时利用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的安全制动器制动和固定升降机装置的行进体的方法以及一种具有这种安全制动器的升降机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机装置安装在建筑物中,并且通常主要由通过支撑装置保持的升降机轿厢构成。升降机轿厢利用驱动器可在向上的方向(即基本与重力作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或者可在向下的方向(即基本为重力作用的方向)上移动,用于运送人员和/或物资。升降机轿厢(也称行进体)的移动基本发生在竖直的方向上。
已知的这种类型升降机装置通常包括安全制动器,以便在驱动器或支撑装置故障的情况下合乎程序地获得升降机装置的安全,或者也防止意外的移动或下落。
EP 2112116 A1公开了一种包括偏心构造的制动主体的安全制动器。制动主体布置在壳体内。在工作中,壳体连同制动主体一起平移,使得制动主体靠在制动轨道上,并且通过制动主体和制动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枢转。制动主体的制动区域由此定位在制动轨道上,使得对行进体进行制动。为了获得制动作用,在壳体内布置有用于设定制动力的对向制动板。
此外,WO 2012/08104 A1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枢转的拖拽体(entraining body)的安全制动器,用于通过拖拽体与制动轨道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使安全制动器与制动轨道接触。
需要设计更可靠的并在结构上简化制动主体相对于行进体的制动轨道和/或导轨的定位。此外,相似地需要在结构上简化并设计更可靠的安全制动器从制动位置到安全制动器不施加制动作用的空闲位置的复位结构空闲位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缺点。具体地,将提供一种在引述部分阐明的那种装置和方法,通过它能够可靠地进行升降机装置的行进体的制动和固定。此外,安全制动器在结构上是简单的。而且,具体地,本发明的目的是确保用于将安全制动器重置至安全制动器不施加制动作用的空闲位置的设备的可靠的和经济的设计。
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安全制动器和方法实现上述目的中的至少单独的若干个目的。
安全制动器用于具有至少一个行进体的升降机装置,其中行进体被布置为在升降机井内沿导轨和/或制动轨道能够移动,安全制动器适于在需要的时候将行进体制动并固定在导轨和/或制动轨道上。安全制动器包括用于安装制动主体和控制板或基板的支撑件,控制板或基板用于相对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定位制动主体。制动主体为至少两部件的构造,并且包括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两制动元件能够基本彼此独立地移动。第一制动元件被设计为基本只用于在行进体沿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沿向上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制动和固定。第二制动元件被设计为基本只用于在行进体沿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沿向下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的制动和固定。由于控制板被构造为用于将制动元件保持在基础位置,因此控制板也能被称作基板。在该连接中,这些叫法是等同的。
当需要时,两个制动元件能够一起开始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接触或相对于它进行调整。取决于制动主体的行进方向,由于制动主体和导轨和/或制动轨道之间的摩擦耦合,相应的制动元件必须被带入或第二制动位置。
这种方案具有下面的优势,对于向上的方向和/或向下的方向,制动主体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适应相应的对于制动力的要求,这使制动器的工作更可靠并且也更经济。例如,在制动元件的相应的磨损的情况下,如果制动主体的制动元件的磨损在不同的方向上不同,可以只更换相应的制动元件。因此,在给定情况下安全制动器的工作相对于以前已知的安全制动器更加经济。此外,由于所需要的制动元件能够独立于其它制动元件移动,因此可以优化安全制动器对于空间的需要。
具体地,装置包括相对的制动主体,其布置成使得导轨和/或制动轨道可以被夹在制动主体和相对的制动主体之间以产生制动作用。在那种情况下,制动力可以主要由通过相对的制动主体施加在导轨和/或制动轨道上的力设定。例如,相对的制动主体可以由盘簧形成,通过板簧可设定有效的制动力。通过制动元件相对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的调整,支撑件优选地与相对的制动主体一起移动,使得导轨或制动轨道夹紧在制动主体和相对的制动主体之间。
控制板优选地可定位在在空闲位置和制动位置。可以利用控制板的线性运动和/或枢转运动实现定位。例如,因此可以利用线性运动、枢转运动或线性运动和枢转运动的组合将控制板从空闲位置定位至制动位置。此外,类似地可以利用线性运动、枢转运动或线性运动和枢转运动的组合将控制板从制动位置回到空闲位置。
这具有下面的优势,为了驱动安全制动器,只有控制板被定位在支撑件中,以此方式它将制动主体移动至第一制动位置,或控制板相对于轨道调整制动主体。这样,可以依赖于行进的方向启动安全制动器,并且例如没有必要为了启动的目的移动安全制动器的整个壳体。这使安全制动器的构造,特别是它的启动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更加简单并且更加经济。此外,能够以结构简单并且可靠的方式实现仅仅控制板的从空闲位置到制动位置或者相反的线性运动或以及枢转运动。
控制板能够优选地通过利用(特别是)能被关闭的电磁体被保持在空闲位置。这具有下面的优势,这种构造能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并且因此是经济的。而且,能够确保例如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电磁体被关闭,由此触发安全制动器的制动作用,这使得安全制动器作为紧急制动器工作。显然地,可以提供例如电池或电容器的应急电源,以渡过临时的电源中断。显然地,那种应急电源被引入升降机装置的安全或控制概念里。
作为使用(具体地)可以关闭以将控制板保持在空闲位置的电磁体的备选,也可使用机械锁定装置,例如夹子或销。它可以可释放地与控制板连接,使得控制板可以从空闲位置移动到制动位置。
优选地,可以通过压缩弹簧将控制板移动至制动位置。这具有下面的优势,例如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由至少一个压缩弹簧沿制动方向施加力至控制板将控制板可靠地从空闲位置移动到制动位置。
作为使用用于将控制板从空闲位置定位至制动位置的压缩弹簧的备选,也可以通过利用例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液压、气动或电力驱动实现这种定位。此外,例如也可使用拉簧。
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优选是可枢转的。具体地,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特别是沿相反的方向绕优选地布置在支撑件中或支撑件上的共同的轴是可枢转的。这具有下面的优点,通过控制板的定位和相应的制动元件的枢转,它们可以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接触。由于不需要复杂的用于定位安全制动器的设备,这可以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可靠地并且经济地实现。此外,有利地,由于在每种情况下只有单个的制动元件被枢转,因此用于启动制动元件所需要的初始的力小。
优选地,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从基础位置至第一制动位置的枢转使得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接触。
从本发明的意义上说,如果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在第一制动位置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接触,基本不发生制动或固定。
优选地,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可以通过利用与导轨的摩擦耦合从第一制动位置枢转到第二制动位置。
这具有下面的优势,利用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接触的至少一个制动元件的简单枢转运动,它可以从第一制动位置进入第二制动位置,这可以结构简单的方式实现。凭借导轨和/或制动轨道和相应的制动元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此时制动元件可以被进一步地枢转,由此加强安全制动器的制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的是,进一步的枢转直接依赖于相对运动的方向。因此,关于两个制动元件中的哪一个被枢转到最后的第二制动位置,该相对运动的方向是关键的。由此,向上行进和向下行进的制动力可以单独地通过利用制动元件的形式预先确定。
具体地,利用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摩擦耦合,通过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从第二制动位置到第一制动位置的回位枢转,可以释放安全制动器。具体地,这与相对于相应的制动元件从第一制动位置到第二制动位置的枢转的相对运动的相反的相对运动一致。这具有下面的优势,由于例如不需要附加的重置设备,可以以结构简单并且可靠的方式实现利用相应的制动元件从第二制动位置到第一制动位置的枢转释放安全制动器。通过合适的回位枢转,相应的制动元件可以从第一制动位置进入基础位置。
优选地,利用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从第一制动位置到第二制动位置的枢转可以将控制板从制动位置移动到空闲位置。换句话说,通过制动元件的一个从第一制动位置到第二制动位置的枢转,控制板从制动位置被移回到空闲位置。
这具有下面的优势,一方面通过控制板从它的空闲位置到制动位置的定位,第一和/或第二制动元件被移动至第一制动位置。另一方面,通过随后的由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的摩擦耦合产生的第一制动元件或第二制动元件进一步的运动,控制板从它的制动位置被移回到空闲位置。在基础位置,控制板可以利用锁定装置被再次保持。锁定装置能被构造为例如能够被关闭的电磁体。由此,电磁体将控制板保持在空闲位置。当需要时,电磁体被关闭,并且控制板被移入制动位置,在该情况下,控制板将制动元件移动到第一制动位置。依赖于行进体的行进方向,相应的制动元件被移动到第二制动位置,由此导轨或制动轨道被夹紧并且行进体被制动。同时,当相应的制动元件从第一制动位置移动到第二制动位置,控制板可以如所描述地相对于电磁体移回。这尤其有利,因为此时对于将控制板保持在空闲位置,只有电磁体被打开。不需要进一步存储能量,这进一步简化了安全制动器的结构设计并且使它的成本降低。
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优选地被构造为偏心盘。这有利地使安全制动器的结构紧凑并且模式简单。
偏心盘,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被理解为具有期望外部轮廓、被安装为绕几何中心点之外的轴线可枢转的盘。例如,适当地安装的凸轮盘可以为本发明意义上的偏心盘。
偏心盘优选地在面向导轨和/或制动轨道的一侧的一个区段上偏心盘是弯曲的。具体地,在第一制动位置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接触的区段是弯曲的。特别优选地,偏心盘的半径沿从第一制动位置到第二制动位置的枢转方向增加。这具有下面的优点,通过在弯曲区域的偏心盘和导轨和/或制动轨道之间的摩擦耦合,偏心盘可以被可靠地枢转入第二制动位置以获得期望的制动作用。
偏心盘优选地在面向导轨和/或制动轨道的一侧的一个区段上是平坦的。具体地,在第二制动位置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接触的区段是平坦的。这具有下面的优点,可以偏心盘和导轨和/或制动轨道之间的最大可能的接触面积使得可以实现通过安全制动器获得高水平的制动作用。
具体地,偏心盘具有第一弯曲区段和第二平坦区段。安全制动器能被夹紧在第一弯曲区段的区域上,并且当到达第二平坦区段,可获得用于制动的最大可能的接触面积。同时,通过平坦区域,可以阻止偏心盘的进一步旋转。作为备选,显然也可以使用连续弯曲的偏心盘。在那情况下,制动位置可以由支墩限定,其阻止偏心盘的进一步旋转。该备选方案在轻载荷或低速情况下是有利的,因为与轻载荷或小的制动速度相应的制动载荷也低。
偏心盘优选地形成在远离导轨和/或制动轨道的一侧上,使得通过偏心盘的具体地为从第一制动位置到第二制动位置的枢转,复位力可以被施加至控制板用于使控制板移动至空闲位置。
控制板优选地具有如此种类的接触表面,使得当控制板移动到制动位置,偏心盘可枢转至第一制动位置,并且可以施加复位力至控制板用于将偏心盘枢转至第二制动位置。
偏心盘和控制板的这种设计具有下面的优点,可通过偏心盘和控制板之间的机械的相互作用实现在偏心盘枢转至第二制动位置后控制板复位至空闲位置。
例如,在第二制动位置,偏心盘的外表面在面向导轨和/或制动轨道的一侧可以比在远离导轨和/或制动轨道的一侧具有更大的距离枢转轴的间距。在那种情况下,偏心盘的远侧压在控制板上。结果,可以有利地实现安全制动器的结构的紧凑模式。可以通过与偏心盘相互作用的控制板的轮廓的合适设计获得控制板至空闲位置的移动。作为接触区域,控制板在面向偏心盘一侧可以具有例如楔形表面,偏心盘远离导轨和/或制动轨道的一侧能与该表面协同操作。结果,当偏心盘枢转至第二制动位置,相应地控制板移动至空闲位置。
具体地,控制板的楔形表面设计用于每个制动元件,使得可以期望第一和第二制动元件能够枢转至第一制动位置。例如,用于第一制动元件的楔形表面可以沿第一方向布置,并且用于第二制动元件的楔形表面沿与第一方向基本相反的第二方向布置。
优选地,安全制动器的第一制动元件的第一制动区域小于第二制动元件的第二制动区域。具体地,第一制动元件的制动区域最多为第二制动区域的75%,并且更具体地,最多为第二制动区域的60%。具体地,第一制动元件的第一制动区域等于第二制动元件的第二制动区域的约50%。
由于在行进体向上的方向上制动的情况下比在向下的方向上制动的情况下需要较小的制动力,因此所述安全制动器具有经济设计的优点。这可以通过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的制动区域的合适调整实现。
具体地,制动元件的制动区域由偏心盘的平坦区段形成。
优选地,制动区域由制动元件的厚度决定,并且具体地,由偏心盘的厚度决定。例如,第一制动元件的厚度可以为第二制动元件的厚度的50%,由此第一制动区域为第二制动区域的50%。
第二制动元件优选地包括具体为具有基本相同的制动区域的两个制动部件,其中第一制动元件具有与第二制动元件的两个制动部件之一基本相等的第一制动区域。这具有下面的优点,例如一致的制动部件可用于在向上的方向和向下的方向上制动,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只需要对于相应的方向选定制动部件的数量。这简化了处理,并且附加地,由于可使用相同的更经济的制动部件,简化了库存。例如,制动部件能构造为偏心盘或其它制动盘。
具体地,第一制动元件布置在第二制动元件的两个制动部件之间。这具有下面的优点,安全制动器的稳定性和制动作用得到改进,这使安全制动器在工作中更加可靠。
优选地,在安全制动器上或在安全制动器内布置用于至少第一制动元件、第二制动元件或控制板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的位置监测和/或状态监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这具有下面的优点,例如可以及时地识别出磨损或故障功能的发生,这使操作更加可靠。
“状态监测”主要起监测制动元件的磨损、产生的制动力以及还有制动元件的枢转速度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的作用。
第一制动元件和/或第二制动元件优选地朝向控制板的方向上被偏压。具体地,偏压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实现。这具有下面的优点,在控制板的空闲位置情况下可以确保制动元件不会朝向导轨和/或制动轨道的方向无意或意外地枢转,并且安全制动器不会意外或无意地被触发。弹簧可以为拉簧,其朝基础位置的方向偏压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螺旋弹簧或磁收缩系统可以代替拉簧。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包括上文描述的安全制动器的升降机装置。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涉及一种用于在需要时利用安全制动器制动和固定升降机装置的行进体的方法。具体地,优选使用上面描述的安全制动器。安全制动器包括控制板,控制板用于相对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定位制动主体。制动主体包括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第一制动元件被设计为基本只用于在行进体沿导轨沿向上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制动。第二制动元件被设计为基本只用于在行进体沿导轨和/或制动轨道沿与向上方向相反的第二、向下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制动。该方法包括通过将第一和/或第二制动元件定位在导轨和/或制动轨道上制动和/或固定行进体的步骤。在那种情况下,优选地通过控制板相对于导轨和/或制动轨道调节制动主体的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并且使第一制动元件和第二制动元件进入第一制动位置。当行进体沿导轨沿向上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制动元件独立于第二制动元件从第一制动位置进入第二制动位置。相反地,当行进体沿导轨沿向下的方向移动时,第二制动元件独立于第一制动元件从第一制动位置进入第二制动位置。
在一种应用中,那种安全制动器用于装备和/或再装备升降机装置。这包括在升降机装置上和/或在升降机装置中安装如上面描述的安全制动器用于生成如上面描述的升降机装置的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为了更好的理解目的并且不会将本发明限制为实施例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点和优势,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制动器的升降机装置的示意图;
图2-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制动器在按次序的操作状态下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制动器的制动主体的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示意图示出了具有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制动器1的行进体3的升降机装置2,安全制动器1在需要时用于制动和固定行进体3。
升降机装置2包括升降机井5,在其中布置有导轨4,行进体3可沿导轨沿向上的方向a或向下的方向b上移动。行进体3利用由缆绳形成的支撑设备16悬挂在升降机井5内。可以利用驱动器15驱动行进体3沿向上的方向a和/或向下的方向b的运动,驱动器15通过支撑设备16与行进体3操作地连接。在图示出的升降机装置2的实例中,通常为升降机轿厢的行进体3完全由驱动器15支撑。一般说来,在升降机井内设置为配重形式的另一个行进体,其与行进体3相反地运动并且相应地固定至支撑设备16的相反端。
安装在行进体3上的安全制动器1被构造为使得当需要时,比如举例来说,支撑设备16故障或电源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制动并固定行进体。为此目的,通过安全制动器1和导轨4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制动作用。在给定的情况下,导轨4也被构造为制动轨道。
备选地,除了导轨之外还可以布置制动轨道,以便例如只在升降机井5的特定区段利用安全制动器1对行进体3进行制动。
用于安全制动器1的位置监测和/或状态监测的传感器12布置在安全制动器1上。安全制动器1的制动作用例如可以通过将传感器与目标值比较,以此方式可以获得安全制动器的状态监测。显然地,传感器12也能布置在行进体的不同位置。传感器12还可以仅为开关元件,其监测安全制动器的工作布置,并且例如如果安全制动器被启动则停止升降机装置。
从这里开始在下文中,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的特征,并且相应地只有当需要时才再次解释。
图2-图7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安全制动器1在根据次序连续的操作状态下的侧视图。为了更好地理解,虽然导轨4不是安全制动器1的部件,但是安全制动器1被图示为与导轨4协同操作。
安全制动器1包括支撑件22。支撑件22形成用于吸收安全制动器装置的夹持力的壳体形的载荷承载结构。轴9固定地布置在支撑件22中。此外,安全制动器1包括二级制动主体,其包括第一制动元件7和第二制动元件8。两个制动元件被构造为偏心盘,并且可枢转地布置在共同的轴9上。控制板6布置在支撑件22中或支撑件22上,以可以在空闲位置r和制动位置e之间移动。控制板6具有作为外接触区域的表面19。表面19与制动元件7、8相互作用。此外,电磁体17和压缩弹簧18布置在支撑件22中。电磁体17抵抗压缩弹簧18的力将控制板6保持在空闲位置r。而且,弹簧23通过弹性复位地将第二制动元件8拉向控制板6或控制板6的表面19上。这样,第二制动元件8设置在基础位置g。类似地,第一制动元件7由弹簧(未示出)保持在基础位置g。
相对的制动主体13布置在导轨4的远离第一和第二制动元件7、8的侧边的支撑件22上或支撑件22中。相对的制动主体13通过板簧14支撑在支撑件22中,并且可以被压靠导轨4使得可通过安全制动器1实现制动作用。例如可通过选择板簧的偏压设定制动主体13的挤压导轨4的压力。
第一制动元件7具有第一制动区域10,并且被设置在基础位置g。第二制动元件8具有第二制动区域11,并且相似地被设置在基础位置g。制动区域11大于制动区域10,然而这在图2-6中并不明显。
由b所指的箭头表示其上布置有安全制动器1的行进体和导轨4之间的相对运动。行进体沿向下的方向b运动,在图2-图6中其被图示为导轨4的运动。这样,选定相对于安全制动器1固定的坐标系。
在图2中控制板6设置在空闲位置r,并且利用电磁体17被保持在空闲位置r,电磁体可以关闭。此外,压缩弹簧18布置在控制板6上,利用压缩弹簧在电磁体17关闭后可以将控制板6移动到制动位置s。制动元件7、8以及相对的制动主体13与导轨4之间具有间隙,使得行进体可以沿导轨自由地移动。
图3图示了在第一操作状态的安全制动器1,在该状态,电磁体17被关闭,并且通过压缩弹簧18控制板6进入制动位置e。通过控制板6的表面19的楔形表面区段与第一制动元件7和第二制动元件8的后侧形状的协同操作,两个制动元件7、8绕轴9沿相反方向枢转。由此,被构造为偏心盘的每个制动元件7、8的各自的弯曲区域开始与导轨4接触。现在,两个制动元件7、8设置在第一制动位置s。它们被由压缩弹簧18确定的压力压抵在导轨上。
如图4所示,两个制动元件7、8之一通过导轨4和两个制动元件7、8之间的接触利用导轨4的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耦合被进一步枢转。在该实例中,取决于相对运动的方向,第二制动元件被进一步枢转。在那种情况下,由于近似于偏心形的制动元件的形状,第一制动元件7不再与导轨4接触,并且被它的弹簧(未示出)朝向控制板拉回。同时,由于第二制动元件8和控制板6的表面19的形状和布置,控制板6沿方向u移回到空闲位置e。
在图5中,图示了第二制动元件枢转入第二制动位置z,由此第二制动区域11与导轨4处于接触状态。在第二制动位置z在夹持期间制动元件8已将支撑件22连同相对的制动衬片13拉向导轨并且压迫盘簧14,使得可以形成期望的制动力。制动元件7、8优选设有相对于支撑件22的末端支墩,使得在到达第二制动位置z后阻止制动元件7、8的进一步旋转。
此外,在第二制动元件8的第二制动位置z的夹持期间,控制板6被移入空闲位置r,并且再次与电磁体17接触。压缩弹簧18被再次偏压。电磁体17被布置为退位以与复位力u的作用基本平行,使得可以桥接以保证在重置期间控制板6和电磁体17的接触。
如图6所示,在利用安全制动器1制动或固定行进体后,行进体沿向上的方向a移动,在此它也由导轨4的运动示出。结果,第二制动元件8被重置到第一制动位置s并因此释放安全制动器1。最后,在到达第一制动位置s后打开电磁体17,或更好地预先打开电磁体17,以将控制板保持在空闲位置r。
如图7所示,第二制动元件8枢转回到基础位置g,这可以通过弹簧23实现。安全制动器被再次重置于其对应图2的基础位置。
图8以通过轴的截面图图示了安全制动器1的细节。轴9作为支撑件22的部件。此外,第一制动元件7和第二制动元件8也布置在轴9上。两个制动元件7、8利用固定盘21以多级的方式安装在轴9上。第一制动元件7具有第一制动区域10,其大约为第二制动元件8的第二制动区域11的50%。第一制动元件7布置在第二制动元件8的两个制动部件之间。两个制动部件都具有9-12毫米的厚度w。轴9的大小形成为使得在第二制动位置在制动元件7、8的夹持中产生夹持力。
附加地,安全制动器1包括滑动轴承20,通过滑动轴承,制动元件见图如上文描述地枢转。

Claims (17)

1.一种安全装置(1),用于具有至少一个行进体(3)的升降机装置(2),所述行进体被布置为能够在升降机井(5)内沿导轨(4)和/或制动轨道移动,其中所述安全装置(1)被布置用于在需要时将所述行进体(3)制动并保持在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上,其中所述安全装置(1)包括制动主体,该制动主体为至少两部分的构造,并且该制动主体包括第一制动元件(7)和第二制动元件(8),其中两个制动元件(7、8)能够彼此独立地移动,并且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被设计为只在所述行进体(3)沿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沿向上的方向(a)移动的情况下制动和保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被设计为只在所述行进体(3)沿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沿向下的方向(b)移动的情况下制动和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还包括控制板(6),所述控制板用于相对于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定位所述制动主体,使得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和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能够相对于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一起被调整,其中所述控制板(6)能够通过线性运动和/或枢转运动定位在空闲位置(r)和第三制动位置(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6)能够通过能被关闭的电磁体被保持在所述空闲位置,并且所述控制板能够通过压缩弹簧移动至所述第三制动位置(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和/或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绕布置在支撑件(22)上的共同的轴(9)能够枢转地布置在所述安全装置的支撑件(22)上,并且所述控制板(6)布置在所述支撑件(22)上以能够线性地或枢转地移动,使得所述控制板(6)能够相对于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定位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和/或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和/或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能够从基础位置(g)枢转到第一制动位置(s)使得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和/或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与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和/或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能够通过与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的摩擦锁定从所述第一制动位置(s)枢转到第二制动位置(z)。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或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从所述第一制动位置(s)到所述第二制动位置(z)的枢转所述控制板(6)能够从所述第三制动位置(e)移动到所述空闲位置(r)。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和/或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被构造为偏心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盘的面向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的一侧、在所述第一制动位置(s)的情况下与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接触的区段是弯曲的,并且所述偏心盘的面向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的一侧、在所述第二制动位置(z)的情况下与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接触的另一个区段是平坦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盘形成在远离所述导轨(4)和/或所述制动轨道的一侧使得通过所述偏心盘从所述第一制动位置(s)至所述第二制动位置(z)的枢转,能够施加复位力(u)到在所述控制板(6)使得所述控制板(6)能够移动至所述空闲位置(r),和/或所述控制板(6)具有这样种类的接触表面使得当所述控制板(6)移动到所述第三制动位置(e)时,所述偏心盘能够枢转至所述第一制动位置(s),并且当所述偏心盘枢转至所述第二制动位置(z)时能够施加所述复位力(u)至所述控制板(6)。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的第一制动区域(10)小于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的第二制动区域(11),其中所述第一制动区域(10)最多为所述第二制动区域(11)的7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区域(10)最多为所述第二制动区域(11)的6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包括两个制动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具有与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的两个制动部件中的一个相等的第一制动区域,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布置在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的两个制动部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两个制动部件是具有相同的制动区域的两个偏心盘。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全装置(1)处和/或在所述安全装置(1)内布置用于至少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或所述控制板(6)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的位置监测和/或状态监测的至少一个传感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和/或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通过至少一个弹簧(23)朝所述控制板(6)的方向被偏压。
16.一种升降机装置(2),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1)。
17.一种用于在需要时通过安全装置(1)制动和固定升降机装置(2)的行进体(3)的方法,其中所述安全装置(1)包括控制板(6),所述控制板用于相对于导轨(4)和/或制动轨道定位具有至少两部件的构造的制动主体,其中,当需要时,为了制动和固定所述行进体(3):
-通过所述控制板(6)相对于所述导轨(4)和/或制动轨道调节所述制动主体的第一制动元件(7)和第二制动元件(8),并且使所述第一制动元件和所述第二制动元件进入第一制动位置(s),以及
-当所述行进体(3)沿所述导轨(4)在向上的方向(a)上移动时,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独立于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从第一制动位置(s)进入第二制动位置(z),或者当所述行进体(3)沿所述导轨(4)沿向下的方向(b)移动时,所述第二制动元件(8)独立于所述第一制动元件(7)从第一制动位置(s)进入第二制动位置(z)。
CN201380061300.4A 2012-11-27 2013-11-15 用于电梯系统的行进体的安全制动装置 Active CN1048126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194422 2012-11-27
EP12194422.7 2012-11-27
PCT/EP2013/073990 WO2014082877A1 (de) 2012-11-27 2013-11-15 Fangvorrichtung zu einem fahrkörper einer aufzugsanlag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12689A CN104812689A (zh) 2015-07-29
CN104812689B true CN104812689B (zh) 2017-03-08

Family

ID=4735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1300.4A Active CN104812689B (zh) 2012-11-27 2013-11-15 用于电梯系统的行进体的安全制动装置
CN201380071050.2A Active CN104936882B (zh) 2012-11-27 2013-11-15 用于电梯设备的行驶体的防坠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71050.2A Active CN104936882B (zh) 2012-11-27 2013-11-15 用于电梯设备的行驶体的防坠装置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2) US9708159B2 (zh)
EP (2) EP2925654B1 (zh)
JP (1) JP6181768B2 (zh)
KR (2) KR102128638B1 (zh)
CN (2) CN104812689B (zh)
AU (2) AU2013351429B2 (zh)
BR (2) BR112015011997B1 (zh)
CA (2) CA2891747C (zh)
ES (2) ES2711448T3 (zh)
HK (2) HK1210453A1 (zh)
MX (2) MX358850B (zh)
PH (2) PH12015501107B1 (zh)
RU (1) RU2643078C2 (zh)
WO (2) WO20140828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08159B2 (en) * 2012-11-27 2017-07-18 Inventio Ag Safety brake for a travel body of an elevator system
US10427911B2 (en) * 2014-12-17 2019-10-01 Inventio Ag Damper unit for an elevator
JP6525363B2 (ja) * 2016-03-04 2019-06-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動装置
US10569993B2 (en) * 2017-03-29 2020-02-25 Otis Elevator Company Safety brake actuation mechanism for a hoisted structure
US10562739B2 (en) * 2017-08-25 2020-02-18 Otis Elevator Company Synchronized electronic safety actuator
CN107416638A (zh) * 2017-09-19 2017-12-01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制动安全钳
IT201700117293A1 (it) * 2017-10-17 2019-04-17 Extrema S R L Gruppo frenante per un servoscala.
ES2922492T3 (es) * 2017-12-07 2022-09-15 Inventio Ag Dispositivo paracaídas para un cuerpo móvil, instalación de ascensor con un dispositivo paracaídas y procedimiento para el desbloqueo de un dispositivo paracaídas
CN110356944B (zh) * 2018-03-26 2021-08-03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装置
CN110356945B (zh) * 2018-03-26 2021-03-16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直线运动组件的磨损检测设备及电梯制动装置
CN111170114B (zh) * 2018-11-13 2021-05-25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快速响应电梯制动装置及电梯
WO2020126445A1 (de) * 2018-12-21 2020-06-25 Inventio Ag Aufzugssystem-anordnung mit einer aufzugsbremseinrichtung
DE202019101479U1 (de) 2019-03-15 2020-06-18 Inventio Ag Fangbremseinrichtung
EP4038002A1 (de) * 2019-09-30 2022-08-10 Inventio AG Bremsvorrichtung
CN110733954B (zh) * 2019-10-16 2025-03-04 镇江朝阳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电梯安全钳
RU2718706C1 (ru) * 2019-11-07 2020-04-14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Щербинский Лифтостроительный Завод" Ловитель
EP3831759A1 (de) * 2019-12-02 2021-06-09 Inventio AG Vorrichtung zum führen und bremsen eines entlang einer führungsschiene zu verlagernden fahrkörpers einer aufzuganlage
NL2025442B1 (en) * 2020-04-28 2021-11-09 Otolift Trapliften B V Overspeed governor for a stairlift
EP3995431A1 (en) * 2020-11-06 2022-05-11 Otis Elevator Company Adjustable force safety brakes
CN114084769A (zh) * 2021-12-08 2022-02-25 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一种电梯载荷试验安全保护装置及方法
CN115092789B (zh) * 2022-08-25 2022-11-11 河南起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防意外移动装置、防意外移动组件和电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805782C (de) * 1949-05-27 1951-05-31 Gustav Hahn Dipl Ing Bremsfangvorrichtung fuer Aufzuege
FR1278304A (fr) * 1960-12-23 1961-12-08 Organe de prise de parachute à prise amortie pour appareils élévateurs
JPS54147623A (en) * 1978-05-11 1979-11-19 Nippon Biso Kk Brake gear in lifting mechanism of lifting body
SU927706A1 (ru) * 1980-09-26 1982-05-15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П/Я М-5671 Ловитель
SU1729988A1 (ru) * 1990-03-11 1992-04-30 Украин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Проектный И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крспецмонтажпроект" Ловитель дл грузоподъемных механизмов
JP2529771B2 (ja) * 1990-11-06 1996-09-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プレスリニアモ―タエレベ―タ―
JPH04365772A (ja) * 1991-06-13 1992-12-17 Toshiba Corp エレベータ用制動装置
DE29619729U1 (de) 1996-11-13 1998-03-19 C. Haushahn Gmbh & Co, 70469 Stuttgart Fangvorrichtung
DE59806027D1 (de) * 1997-08-21 2002-11-28 Aufzugstechnologie Schlosser G Bremsfangvorrichtung
EP0905079B1 (de) * 1997-09-29 2003-05-28 Inventio Ag Bremsfangvorrichtung
DE19906073C2 (de) * 1999-02-12 2003-03-27 Inventio Ag Vorrichtung zum Verhindern unkontrollierter Beschleunigungen eines Fahrkorbs einer Aufzugsanlage
FR2792923B1 (fr) * 1999-04-29 2001-07-13 Sodimas Dispositif parachute, notamment pour ascenseur et ascenseur ainsi equipe
US6659230B1 (en) * 2000-01-17 2003-12-09 Stannah Stairlifts Limited Safety brake for stairlifts
TW593117B (en) * 2000-12-07 2004-06-21 Inventio Ag Safety brake and method for unlocking a safety brake
FR2818259B1 (fr) * 2000-12-18 2003-04-18 Materiel Ind Et D Equipement S Cabine ascensionnelle de grue
ES2228785T3 (es) * 2001-08-07 2005-04-16 Cobianchi Liftteile Ag Dispositivo de freno de seguridad especialmente para cabinas de ascensor.
KR100611596B1 (ko) * 2002-12-04 2006-08-10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의 제동장치
JPWO2005115905A1 (ja) * 2004-05-27 2008-03-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装置
BRPI0601926B1 (pt) * 2005-06-17 2018-06-12 Inventio Aktiengesellschaft Dispositivo de pára-quedas do freio
ES2264897B1 (es) * 2005-07-08 2007-11-01 Orona, S. Coop. Mecanismo detector de sobrevelocidad en aparatos elevadores, dispositivo de seguridad de actuacion contra sobrevelocidad y aparato elevador.
ES2284356B1 (es) * 2005-10-14 2008-09-16 Thyssenkrupp Elevadores, S.A. Aparato de frenado de emergencia de doble efecto para cabinas de ascensores.
CN101605713B (zh) * 2007-02-15 2011-12-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安全装置
JP2008303014A (ja) * 2007-06-06 2008-1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動装置
WO2008155853A1 (ja) * 2007-06-21 2008-1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及びロープスリップ検出方法
JP5414526B2 (ja) * 2007-09-28 2014-02-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CN102791604B (zh) * 2010-03-18 2015-10-07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制动设备的致动器和升降机设施
US9169104B2 (en) * 2010-12-17 2015-10-27 Inventio Ag Activating a safety gear
US9663327B2 (en) * 2011-03-22 2017-05-30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braking system
BR112013018122B1 (pt) * 2011-09-30 2021-03-09 Inventio Ag dispositivo de freio para elevador para frenagem de uma cabine de elevador, instalação de elevador e método para a frenagem de uma cabine de elevador
KR101997300B1 (ko) * 2011-09-30 2019-10-01 인벤티오 아게 전기기계식 작동기능을 갖춘 제동 장치
MX347499B (es) * 2012-03-20 2017-04-28 Inventio Ag Dispositivo de freno de seguridad en un sistema elevador.
US9708159B2 (en) * 2012-11-27 2017-07-18 Inventio Ag Safety brake for a travel body of an elevator system
WO2014090689A1 (de) * 2012-12-13 2014-06-19 Inventio Ag Fangvorrichtung für eine aufzugsanlage
EP2883826B1 (de) * 2013-12-16 2018-07-04 Inventio AG Bremse für Aufzugsanlag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082877A1 (de) 2014-06-05
EP2925654B1 (de) 2019-01-16
US20150329323A1 (en) 2015-11-19
US9708159B2 (en) 2017-07-18
MX363590B (es) 2019-03-28
US9663326B2 (en) 2017-05-30
AU2013351430B2 (en) 2016-12-22
HK1213538A1 (zh) 2016-07-08
EP2925655A1 (de) 2015-10-07
RU2015125483A (ru) 2017-01-11
AU2013351429B2 (en) 2017-01-19
MX358850B (es) 2018-09-06
PH12015501158B1 (en) 2015-08-10
CN104936882A (zh) 2015-09-23
KR20150089070A (ko) 2015-08-04
CA2892539A1 (en) 2014-06-05
BR112015012174A2 (pt) 2019-12-17
RU2643078C2 (ru) 2018-01-30
AU2013351430A1 (en) 2015-06-11
ES2622286T3 (es) 2017-07-06
KR20150089071A (ko) 2015-08-04
EP2925654A1 (de) 2015-10-07
CN104936882B (zh) 2017-02-22
HK1210453A1 (zh) 2016-04-22
BR112015012174B1 (pt) 2022-06-14
KR102113895B1 (ko) 2020-05-22
PH12015501107B1 (en) 2018-08-08
MX2015006593A (es) 2015-12-15
US20150298937A1 (en) 2015-10-22
PH12015501107A1 (en) 2015-08-17
PH12015501158A1 (en) 2015-08-10
KR102128638B1 (ko) 2020-07-01
CA2892539C (en) 2020-09-15
AU2013351429A1 (en) 2015-06-11
BR112015011997A2 (pt) 2017-07-11
MX2015006627A (es) 2015-08-05
CN104812689A (zh) 2015-07-29
CA2891747C (en) 2020-09-15
EP2925655B1 (de) 2017-01-11
ES2711448T3 (es) 2019-05-03
JP2015535518A (ja) 2015-12-14
BR112015011997B1 (pt) 2022-01-18
CA2891747A1 (en) 2014-06-05
JP6181768B2 (ja) 2017-08-16
WO2014082878A1 (de) 2014-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12689B (zh) 用于电梯系统的行进体的安全制动装置
US8991561B2 (en) Elevator braking equipment
CA2312595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vertical displacements and vertical vibrations of the load carrying means of vertical conveyors
US20170240381A1 (en) Elevator braking system
US20130081908A1 (en) Braking device with actuating device
US8006806B2 (en) Emergency brake of elevator
US20110100761A1 (en) Braking Device for Braking a Lift Car
PT2828188T (pt) Paraquedas numa instalação de elevador
CN1796261A (zh) 具有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和对电梯设备制动和掣停的方法
CN1491879A (zh) 电梯的安全制动装置
CN102421693B (zh) 电梯的直接动作型轮制动装置
CN104555789B (zh) 一种钢丝绳制动器
US11261056B2 (en) Elevator safety actuator systems
CN113195392B (zh) 具有电梯制动装置的电梯系统结构
JP5659075B2 (ja) エレベーター
CN108698791A (zh) 电梯制动装置
CN107428499A (zh) 电梯装置
CN107922163A (zh) 门电机制动器
EP3369687B1 (en) Elevator device
CN207482674U (zh) 防退的缓冲机构
CN106395545B (zh) 防位移触发装置及电梯限速器
KR101273041B1 (ko) 엘리베이터용 단방향 비상 정지장치
JP2012096900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045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