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1514A - 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1514A CN104811514A CN201510193017.8A CN201510193017A CN104811514A CN 104811514 A CN104811514 A CN 104811514A CN 201510193017 A CN201510193017 A CN 201510193017A CN 104811514 A CN104811514 A CN 1048115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phone
- screen
- phone body
- main body
- terminal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4859 Gamochaeta purpur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将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分离,手机主体(1)成为一个以通信模块为主体的通信设备,手机屏幕(2)成为一个以屏幕为主体的显示设备;手机屏幕(2)还能通过转接线与任何具有显示输出接口的终端设备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手机主体(1)可作为独立的通信设备进行使用,通过手机主体(1)上的功能按键(11)完成相应的操作;手机主体(1)还能与另一个手机屏幕(2)合体使用。本发明使得手机屏幕与手机主体可以分离开来,以实现任意手机主体均可连接任意大小手机屏幕,也克服了大屏手机不便于接打电话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日益成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电子产品,它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功能越加丰富,屏幕也逐渐变大。作为了一个便携式的智能设备,大屏手机相对于小屏手机,其便携性相对较低,而小屏手机相对于大屏手机其娱乐玩赏性又较低,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常在大屏手机和小屏手机之间犹豫不决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使得手机屏幕与手机主体可以分离开来,以实现任意手机主体均可连接任意大小手机屏幕,也克服了大屏手机不便于接打电话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分离运行步骤:
S101:将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分离,手机主体成为一个以通信模块为主体的通信设备,手机屏幕成为一个以屏幕为主体的显示设备。
S102:手机屏幕还能通过转接线与任何具有显示输出接口的终端设备电性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所述转接线的一端与设置在手机屏幕上的第二连接接口相匹配,其另一端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相匹配。
S103:手机主体作为独立的通信设备进行使用,通过手机主体上的功能按键完成相应的操作,所述功能按键包括用于实现返回上一步、结束通话、删除内容功能的第一功能按键和用于实现确认操作、接听电话功能的第二功能按键。
S104:手机主体还能与另一个手机屏幕合体使用。
S2,合体运行步骤:
S201: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通过相互匹配的设置在手机主体上的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电性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
S202: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通过相互匹配的设置在手机主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和设置在手机屏幕上的第二连接件完成固定连接。
步骤S1中,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分离后,手机屏幕自动通过无线连接接口与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进行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
步骤S2中,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合体后,即当手机主体检测到其通过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与手机屏幕电性连接时,手机主体自动断开无线通信连接。
步骤S1中,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分离后,当手机屏幕通过转接线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连接时,手机屏幕与手机主体间的无线通信连接自动断开,即手机屏幕优先与以电性连接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连接,其次才与以无线连接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连接。
步骤S1中,当手机屏幕与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通过无线连接接口进行连接时,还包括匹配子步骤,手机屏幕与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匹配成功后,通过无线连接方式显示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输出的图像信息,并向其反馈触屏触点信息。
匹配绑定和解除过程在手机屏幕端完成,或者,在终端设备/手机主体端完成。
步骤S2中,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合体时,手机屏幕以挂件的方式安装在手机主体上,手机主体作为手机外壳。
所述的手机主体的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放置手机屏幕的安放平台。
步骤S2中,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合体时,手机主体以挂件的方式安装在手机屏幕上,手机屏幕作为手机外壳。
所述的手机屏幕的背部设置有容置槽,手机主体收容于该容置槽内,且该容置槽的大小及结构与手机主体的大小和结构相匹配。
所述手机主体内设置有第一电源模块,手机屏幕内设置有第二电源模块。
当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通过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接口电性连接时,若第一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阈值,则第二电源模块为第一电源模块进行充电,若手机主体进行外接充电,则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均进行充电。
当手机屏幕通过转接线与终端设备连接时,终端设备为第二电源模块充电,或者,在第二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终端设备为第二电源模块充电。
所述手机主体上设置有电源键、音量键、SD卡插槽和SIM卡插槽。
所述手机主体上设置有音量键和用于为用户呈现一个简单操作界面的小型显示屏,用户轻按音量键完成音量大小的调节,用户先长时间按住音量键,持续一段时间再松手时,进入操作界面操控模式,按住音量键的上端,操作界面上的光标向上或向前移动,按住音量键的下端,操作界面上的光标向下或向后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得手机屏幕与手机主体可以分离使用,以实现任意手机主体均可连接任意大小手机屏幕,也克服了大屏手机不便于接打电话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中,智能手机可分离成两个独立的设备,一个是以屏幕主体的显示设备,一个是以通信模块为主体的通信设备。智能手机拆分成两个设备之后,可以将通信部分单独作为基本手机使用,也可以将屏幕部分通过转接线作为显示器使用,手机主体与手机屏幕镶嵌在一起就又是一个智能手机。如此新概念手机的屏幕部分可以适用各种尺寸,通信部分可以尽可能压缩大小,以增加手机的灵活性。
3)本发明中,手机屏幕和手机主体分离后,还可通过无线连接接口连接,可实现用户仅通过小尺寸的手机主体接打电话的同时,还可以继续对手机屏幕进行操控,完成其它任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案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机主体,2-手机屏幕,3-第一连接接口,4-第二连接接口,5-第一连接件,6-第二连接件,7-电源键,8-音量键,9- SD卡插槽,10-SIM卡插槽,11-功能按键,12-小型显示屏,13-容置槽,14-安防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分离运行步骤:
S101:将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分离,手机主体1成为一个以通信模块为主体的通信设备,手机屏幕2成为一个以屏幕为主体的显示设备。
S102:手机屏幕2还能通过转接线与任何具有显示输出接口的终端设备电性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所述转接线的一端与设置在手机屏幕2上的第二连接接口4相匹配,其另一端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相匹配。
S103:手机主体1作为独立的通信设备进行使用,通过手机主体1上的功能按键11完成相应的操作,所述功能按键11包括用于实现返回上一步、结束通话、删除内容功能的第一功能按键和用于实现确认操作、接听电话功能的第二功能按键。
S104:手机主体1还能与另一个手机屏幕2合体使用。
S2,合体运行步骤:
S201: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通过相互匹配的设置在手机主体1上的第一连接接口3和第二连接接口4电性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
S202: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通过相互匹配的设置在手机主体1上的第一连接件5和设置在手机屏幕2上的第二连接件6完成固定连接。
步骤S1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分离后,手机屏幕2自动通过无线连接接口与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进行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
步骤S2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合体后,即当手机主体1检测到其通过第一连接接口3和第二连接接口4与手机屏幕2电性连接时,手机主体1自动断开无线通信连接。
步骤S1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分离后,当手机屏幕2通过转接线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连接时,手机屏幕2与手机主体1间的无线通信连接自动断开,即手机屏幕2优先与以电性连接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连接,其次才与以无线连接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连接。
步骤S1中,当手机屏幕2与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通过无线连接接口进行连接时,还包括匹配子步骤,手机屏幕2与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匹配成功后,通过无线连接方式显示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输出的图像信息,并向其反馈触屏触点信息。
匹配绑定和解除过程在手机屏幕2端完成,或者,在终端设备/手机主体1端完成。
步骤S2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合体时,手机屏幕2以挂件的方式安装在手机主体1上,手机主体1作为手机外壳。
所述的手机主体1的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放置手机屏幕2的安放平台14。
步骤S2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合体时,手机主体1以挂件的方式安装在手机屏幕2上,手机屏幕2作为手机外壳。
所述的手机屏幕2的背部设置有容置槽13,手机主体1收容于该容置槽13内,且该容置槽13的大小及结构与手机主体1的大小和结构相匹配。
所述手机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电源模块,手机屏幕2内设置有第二电源模块。
当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通过第一连接接口3和第二连接接口4电性连接时,若第一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阈值,则第二电源模块为第一电源模块进行充电,若手机主体1进行外接充电,则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均进行充电。
当手机屏幕2通过转接线与终端设备连接时,终端设备为第二电源模块充电,或者,在第二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终端设备为第二电源模块充电。
本发明中所提成的一种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新概念手机,它包括手机主体1、手机屏幕2、设置在手机主体1上的第一连接接口3与第一连接件5和设置在手机屏幕2上的第二连接接口4与第二连接件6,手机主体1和手机屏幕2通过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接口3和第二连接接口4电性连接,还通过相互匹配的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固定连接。
第一连接接口3和第二连接接口4用于传输视频图像信息和触屏触点反馈信息。
所述手机主体1上设置有音量键8和用于为用户呈现一个简单操作界面的小型显示屏12,用户轻按音量键8完成音量大小的调节,用户先长时间按住音量键8,持续一段时间再松手时,进入操作界面操控模式,按住音量键8的上端,操作界面上的光标向上或向前移动,按住音量键8的下端,操作界面上的光标向下或向后移动。
本发明中,所述手机屏幕2上的第二连接接口4还可通过转接线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连接,所述转接线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接口4相匹配,其另一端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相匹配。所述的终端设备包括PC电脑终端、笔记本电脑终端、服务器终端以及其它任何具有显示输出接口的终端。
(一)实施案例一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案例。
当所述手机屏幕2作为手机外壳时,手机屏幕2的背部设置有一容置槽13,手机主体1以挂件的方式安装在手机屏幕2的容置槽13内。手机主体1可以为条形状结构,从手机屏幕2的左侧/右侧/上侧/下侧收容于手机屏幕2的容置槽13内,不管手机屏幕2的大小如何变化,其容置槽13的大小及结构始终与手机主体1相匹配。
为了避免第一连接接口3因经常被手指触碰而出现故障或损坏,第一连接接口3可固定设置在手机主体1的左上角或右上角,且将第一连接接口3设置为插口或金属触片;相应的,第二连接接口4也设置在手机屏幕2的左上角或右上角,第二连接接口4设置为插头或金属触点。当然,第一连接接口3也可设置在手机主体1的侧面,相应的,第二连接接口4设置在容置槽13的内侧壁上。
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可设置为按压弹出式的连接结构,当手机主体1收容于手机屏幕2的容置槽13内后,用户只需再轻轻向里按下手机主体1,即可使得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卡紧,从而将手机主体1固定安装在手机屏幕2的容置槽13内,再次轻轻按下手机主体1,即可使得第一连接件5与第二连接件6分离,将手机本体1从容置槽13内弹出,便可直接将手机本体1从手机屏幕2上取下。
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也可设置为卡扣式的连接结构,用户打开卡扣,即可将手机主体1从手机屏幕2上拆卸下来。
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也可设置为滑动卡槽式的连接结构,手机主体1上设置有卡槽,容置槽13两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的卡槽和导向槽相匹配。
所述手机主体1的侧面还设置有电源键7、音量键8、SD卡插槽9和SIM卡插槽10。其中,电源键7居中设置,音量键8设置在侧面上端,SD卡插槽9和SIM卡插槽10设置在侧面下端,SD卡插槽9和/或SIM卡插槽10可设置在与电源键7和音量键8的对立面。SIM卡插槽10可为双卡插槽。
所述手机主体1的上表面还可设置功能按键11,如:用于实现返回上一步、结束通话、删除内容等功能的第一功能按键和用于实现确认操作、接听电话等功能的第二功能按键。
所述手机主体1的上表面还可设置有一小型显示屏12,用于为用户呈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界面。
本发明中,该新概念手机还包括第三连接接口,第三连接接口为无线连接接口,手机主体1和手机屏幕2还通过无线连接接口电性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手机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电源模块,手机屏幕2内还可增设第二电源模块,为分离后的手机屏幕2提供必要的供电电源,当然,手机屏幕2与手机主体1或通过转接线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连接时,可再次为第二电源模块进行充电。
(二)实施案例二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案例。
当所述手机主体1作为手机外壳时,手机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放置手机屏幕2的安放平台14,手机屏幕2以挂件的方式安装在手机主体1的安放平台14上。手机屏幕2可以从手安放平台14的左端/右端/上端/下端与手机主体1对接,所述安放平台14无边框以适应尺寸更大的手机屏幕2进行安装。
其中,为了使手机的结构稳定性更强,第一连接接口3可设置为插头,相应的,第二连接接口4设置为插口。
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可设置为按压弹出式的连接结构、卡扣式的连接结构或滑动卡槽式的连接结构等等。
所述手机主体1上的按键设置可遵循现有智能手机的按键设计模式。手机主体1的上表面也可设置有一小型显示屏12,用于为用户呈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界面。
该新概念手机还可包括第三连接接口,第三连接接口为无线连接接口,手机主体1和手机屏幕2还通过无线连接接口电性连接。
所述手机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电源模块,手机屏幕2内还可增设第二电源模块,为分离后的手机屏幕2提供必要的供电电源,当然,手机屏幕2与手机主体1或通过转接线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连接时,可再次为第二电源模块进行充电。
Claims (10)
1.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分离运行步骤:
S101:将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分离,手机主体(1)成为一个以通信模块为主体的通信设备,手机屏幕(2)成为一个以屏幕为主体的显示设备;
S102:手机屏幕(2)还能通过转接线与任何具有显示输出接口的终端设备电性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所述转接线的一端与设置在手机屏幕(2)上的第二连接接口(4)相匹配,其另一端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相匹配;
S103:手机主体(1)作为独立的通信设备进行使用,通过手机主体(1)上的功能按键(11)完成相应的操作,所述功能按键(11)包括用于实现返回上一步、结束通话、删除内容功能的第一功能按键和用于实现确认操作、接听电话功能的第二功能按键;
S104:手机主体(1)还能与另一个手机屏幕(2)合体使用;
S2,合体运行步骤:
S201: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通过相互匹配的设置在手机主体(1)上的第一连接接口(3)和第二连接接口(4)电性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
S202: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通过相互匹配的设置在手机主体(1)上的第一连接件(5)和设置在手机屏幕(2)上的第二连接件(6)完成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分离后,手机屏幕(2)自动通过无线连接接口与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进行连接,完成图像数据和触屏触点反馈数据的传输;
步骤S2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合体后,即当手机主体(1)检测到其通过第一连接接口(3)和第二连接接口(4)与手机屏幕(2)电性连接时,手机主体(1)自动断开无线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分离后,当手机屏幕(2)通过转接线与终端设备的显示接口连接时,手机屏幕(2)与手机主体(1)间的无线通信连接自动断开,即手机屏幕(2)优先与以电性连接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连接,其次才与以无线连接方式连接的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当手机屏幕(2)与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通过无线连接接口进行连接时,还包括匹配子步骤,手机屏幕(2)与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匹配成功后,通过无线连接方式显示终端设备或手机主体(1)输出的图像信息,并向其反馈触屏触点信息;
匹配绑定和解除过程在手机屏幕(2)端完成,或者,在终端设备/手机主体(1)端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合体时,手机屏幕(2)以挂件的方式安装在手机主体(1)上,手机主体(1)作为手机外壳;
所述的手机主体(1)的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放置手机屏幕(2)的安放平台(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合体时,手机主体(1)以挂件的方式安装在手机屏幕(2)上,手机屏幕(2)作为手机外壳;
所述的手机屏幕(2)的背部设置有容置槽(13),手机主体(1)收容于该容置槽(13)内,且该容置槽(13)的大小及结构与手机主体(1)的大小和结构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主体(1)内设置有第一电源模块,手机屏幕(2)内设置有第二电源模块;
当手机主体(1)与手机屏幕(2)通过第一连接接口(3)和第二连接接口(4)电性连接时,若第一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阈值,则第二电源模块为第一电源模块进行充电,若手机主体(1)进行外接充电,则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均进行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手机屏幕(2)通过转接线与终端设备连接时,终端设备为第二电源模块充电,或者,在第二电源模块的剩余电量小于预设阈值时,终端设备为第二电源模块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主体(1)上设置有电源键(7)、音量键(8)、SD卡插槽(9)和SIM卡插槽(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主体(1)上设置有音量键(8)和用于为用户呈现一个简单操作界面的小型显示屏(12),用户轻按音量键(8)完成音量大小的调节,用户先长时间按住音量键(8),持续一段时间再松手时,进入操作界面操控模式,按住音量键(8)的上端,操作界面上的光标向上或向前移动,按住音量键(8)的下端,操作界面上的光标向下或向后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93017.8A CN104811514A (zh) | 2015-04-22 | 2015-04-22 | 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193017.8A CN104811514A (zh) | 2015-04-22 | 2015-04-22 | 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514A true CN104811514A (zh) | 2015-07-29 |
Family
ID=53696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93017.8A Pending CN104811514A (zh) | 2015-04-22 | 2015-04-22 | 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1151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94866A (zh) * | 2017-12-08 | 2018-04-10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界面中的光标移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8259655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终端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66391B2 (en) * | 2001-09-20 | 2007-09-04 | Peter Warren | Expanded display and input-output device for mobile wireless telephone |
CN202059455U (zh) * | 2011-04-18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203445921U (zh) * | 2013-09-06 | 2014-02-19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式手机 |
CN103841254A (zh) * | 2012-11-23 | 2014-06-04 | 华移联科(沈阳)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合手机使用的终端 |
-
2015
- 2015-04-22 CN CN201510193017.8A patent/CN104811514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66391B2 (en) * | 2001-09-20 | 2007-09-04 | Peter Warren | Expanded display and input-output device for mobile wireless telephone |
CN202059455U (zh) * | 2011-04-18 | 2011-11-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 |
CN103841254A (zh) * | 2012-11-23 | 2014-06-04 | 华移联科(沈阳)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合手机使用的终端 |
CN203445921U (zh) * | 2013-09-06 | 2014-02-19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分离式手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59655A (zh) * | 2016-12-29 | 2018-07-0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终端 |
CN107894866A (zh) * | 2017-12-08 | 2018-04-10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编辑界面中的光标移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98193U (zh) | 一种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新概念手机 | |
CN201830329U (zh) | 分体式多功能移动终端 | |
CN208353374U (zh) | 一种手机 | |
CN106684949A (zh) | 具数据传输及充放电一体化功能的背夹式移动电源 | |
CN104703501A (zh) | 具有录音功能的手机智能套 | |
CN201435745Y (zh) | 多功能蓝牙耳机 | |
CN204793526U (zh) | 磁吸数据线以及磁吸连接头 | |
CN109684241B (zh) | 一种终端及终端设备 | |
CN104811514A (zh) | 一种新概念手机的屏幕与主体可分离的运行方法 | |
CN201957125U (zh) | 一种可外接扩展键盘的手机 | |
CN103093169B (zh) | 一种智能卡转接装置及方法 | |
CN102693612A (zh) | 手持装置的远端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209545630U (zh) | 手机及主机 | |
CN10465677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CN103856604A (zh) | 一种便于操作的多媒体终端 | |
CN205901378U (zh) | 充电器 | |
CN202586515U (zh) | 可无线充电的转接器 | |
CN2765254Y (zh) | 手机数据交换与充电装置 | |
CN204557488U (zh) | 一种耳机孔塞电子签名器 | |
CN204732632U (zh) | 两用型数据传输的插头 | |
CN108521159A (zh) | 一种充电/数据线、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3853231A (zh) | 一种平板电脑底座 | |
CN208970879U (zh) | 多功能数据线 | |
CN207337353U (zh) | 一种带多种接口及充电功能的计算机键盘 | |
CN206098821U (zh) | 电源接口组件、移动终端、电源适配器和数据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