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1461A - 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1461A CN104811461A CN201410037005.1A CN201410037005A CN104811461A CN 104811461 A CN104811461 A CN 104811461A CN 201410037005 A CN201410037005 A CN 201410037005A CN 104811461 A CN104811461 A CN 1048114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condition
- receiver
- transmitted
- s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用于提高数据推送的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选取出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和待发送数据,并为每个选取的待发送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最后将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为其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本方案可以自动确定待发送数据的数据接收方,实现批量数据的实时发送,效率较高;并且,采用本方案不需要将待发放数据放在公共页面中,对系统存储空间的要求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中的线索数据发放方案主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方案如下:在产生待发放的线索数据后,管理设备提示用户进行发放目的地的选择,在用户根据预先存储的目的地列表指定待发放的线索数据的发放目的地后,管理设备将待发放的线索数据发放给用户指定的目的地。其中目的地列表可以动态更新。线索数据是指系统中的潜在客户信息,该客户后期有机会转化为订单。
另一种方案如下:将待发放的线索数据放在公共页面中,有权限访问公共页面的终端设备可以读取其中的待发放的线索数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上述第一种线索数据发放方案需要提示用户进行发放目的地的选择,在用户选择发放目的地后才可以进行线索数据发放,效率较低;
上述第二种线索数据发放方案集中将待发放的线索数据放在公共页面中,对系统存储空间的要求较高,可行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用于提高数据推送的效率,降低对存储空间的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推送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确定满足数据发放触发条件时,读取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
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数据接收方需要满足的第一条件,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待发放数据需要满足的第二条件,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
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推送装置,该装置包括:
规则读取单元,用于在确定满足数据发放触发条件时,读取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
接收方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数据接收方需要满足的第一条件,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数据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待发放数据需要满足的第二条件,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接收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在确定满足数据发放触发条件时,读取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根据该数据发放规则确定数据接收方需要满足的第一条件,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并根据该数据发放规则确定待发放数据需要满足的第二条件,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然后根据该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可见,本方案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选取出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和待发送数据,并为每个选取的待发送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最后将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为其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本方案可以自动确定待发送数据的数据接收方,而不需要用户进行数据接收方的选择,从而可以实现批量数据的实时发送,效率较高;并且,采用本方案不需要将待发放数据放在公共页面中,对系统存储空间的要求较低,可行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推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表关系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区域-销售方列表生成流程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区域-线索列表生成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数据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了提高数据推送的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选取出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和待发送数据,并为每个选取的待发送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最后将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为其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在确定满足数据发放触发条件时,读取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这里,数据发放触发条件具体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触发事件发生,比如,该数据发放触发事件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周期到来、存储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达到一定的门限值等。
步骤11:根据数据发放规则确定数据接收方需要满足的第一条件,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步骤12:根据数据发放规则确定待发放数据需要满足的第二条件,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步骤13:根据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
步骤14: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具体的,第一条件包括第一区域限制条件、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和属性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其中,第一区域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的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第一时间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的行为时间的限制条件;属性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所具备属性的限制条件。
当然,第一条件并不局限于上述列出的条件,任何对数据接收方的限定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步骤11中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区域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判断第一条件中是否包括属性限制条件,若是,则从满足第一区域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属性限制条件和第一时间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否则,从满足第一区域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时间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作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当然,选取数据接收方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案,还可以是: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属性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判断第一条件中是否包括第一时间限制条件,若是,则从满足第一属性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和第一区域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否则,从满足第一属性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区域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作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还可以是: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时间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判断第一条件中是否包括第一区域限制条件,若是,则从满足第一时间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区域限制条件和第一属性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否则,从满足第一时间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属性限制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作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等等。
较佳的,在步骤11中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之前,可以首先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相应的,步骤11中,在判断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从同步过来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在判断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从本地保存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数据接收方信息的同步可以保证本地保存的数据接收方信息与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保持一致,从而使得数据接收方的选取更加准确,避免诸如选取到已经不存在的数据接收方的情况出现。
具体的,上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其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如下方案之一;
第一,判断上一次进行数据接收方信息同步的操作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上述第一设定阈值是不小于0的数值;
第二,判断是否接收到数据接收方信息库执行数据更新操作的通知,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
具体的,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可以包括:最后一次登录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二设定阈值,或者,最后一次登录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二设定阈值以及激活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三设定阈值,或者激活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三设定阈值。上述第二设定阈值是不小于0的数值,上述第三设定阈值也是不小于0的数值。
当然,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并不局限于上述列出的条件,任何对数据接收方的行为时间的限制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属性限制条件可以包括: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分值是否大于第四设定阈值;其中安全性分值是预先根据数据接收方的行为统计得到的表示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的分值。比如,可以根据统计的设定时间内数据接收方登录系统的次数得到该安全性分值,登录系统的次数越多,安全性分值越高,登录系统的次数越少,安全性分值越低。
当然,属性限制条件并不局限于上述列出的条件,任何对数据接收方所具备属性的限制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第二条件包括: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第二时间限制条件和数量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其中,第二区域限制条件是对待发放数据所描述对象的所属区域或生成待发放数据的设备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第二时间限制条件是对待发放数据的生成时间的限制条件;数量限制条件是对选取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的限制条件。
当然,第二条件并不局限于上述列出的条件,任何对待发送数据的限定条件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步骤12中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判断第二条件中是否包括数量限制条件,若是,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满足数量限制条件并且生成时间满足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否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为设定值并且生成时间满足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将选取出的待发送数据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上述设定值可以是大于0的整数。
当然,选取待发送数据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方案,还可以是: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判断第二条件中是否包括数量限制条件,若是,则从满足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满足数量限制条件并且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否则,从满足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为设定值并且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将选取出的待发送数据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还可以是:判断第二条件中是否包括数量限制条件,若是,则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满足数量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否则,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为设定值的待发送数据;然后,从选取出的待发送数据中再次选取出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和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将最后选取出的待发送数据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等等。
具体的,步骤13中,根据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依次对排序后的各数据接收方执行如下操作:根据数据发放规则确定需要为当前数据接收方分配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从选取出的待发放数据中抽取该数量的待发放数据,将当前数据接收方作为为抽取的待发放数据所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进一步的,上述从选取出的待发放数据中抽取该数量的待发放数据,具体可以是从选取出的待发放数据中抽取该数量的、并且对应区域(即待发放数据所描述对象的所属区域或生成待发放数据的设备所属区域)与当前数据接收方所属区域一致的待发放数据,从而可以更精确地为待发送数据指定数据接收方。
具体的,上述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进行排序,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根据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分值进行排序,其中安全性分值是预先根据数据接收方的行为统计得到的表示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的分值。比如,可以根据统计的设定时间内数据接收方登录系统的次数得到该安全性分值,登录系统的次数越多,安全性分值越高,登录系统的次数越少,安全性分值越低。
较佳的,在步骤14中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之后,可以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确定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所绑定的终端(比如手机等),并向绑定的终端发送包含该待发放数据的概要信息的数据接收通知消息,以提醒用户进行数据查看。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选取出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和待发送数据,并为每个选取的待发送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最后将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为其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本方案可以自动确定待发送数据的数据接收方,而不需要用户进行数据接收方的选择,从而可以实现批量数据的实时发送,效率较高;并且,采用本方案不需要将待发放数据放在公共页面中,对系统存储空间的要求较低,可行性较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以待发放数据为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中的线索数据为例进行说明,线索数据是指CRM系统中的潜在客户信息,该客户后期有机会转化为订单。
本实施例中,需要预先制定数据发放规则,该数据发放规则中定义了数据接收方即销售方的选取条件、待发放数据即线索的选取条件、以及选取的待发放数据与选取的数据接收方的对应方法。其中,数据接收方的选取条件可以包括:对数据接收方的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对数据接收方的登录时间的限制条件、对数据接收方所具备属性的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待发放数据的选取条件可以包括:对待发放数据所对应客户的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对待发放数据的生成时间的限制条件、对选取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的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数据库主要包括线索信息库、销售方信息库和数据发放规则库。其中,线索信息库中主要包括以下数据库表:
线索信息表(tbl_customer),用于存储线索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线索的属性信息、所有者、状态等信息,例如,该表中包括Fid(数据库表自增标识)、FEnerprisedId(企业标识)、FNname(公司名称)、FCustomerType(客户类型)、FLicenceNumber(营业执照号码)、FLicenceEndDate(营业执照到期时间)等字段;
线索创建信息表(tbl_customer_create_info),用于存储线索在收集入系统时所指定的后续处理的经销方信息;例如,该表中包括Fid(数据库自增标识)、FCustomerId(线索标识)、FRecommendNameAccount(推荐经销方号码)、FCreatorNameAccount(创建人号码)、FCreatorKFExt(创建人工号)等字段;
线索日志表(tbl_customer_log),用于存储对线索的所有操作的日志信息;例如,该表中包括FId(数据库自增标识)、FCustomerId(线索标识)、FRelatedId(相关表主键)、FOpNameAccount(操作人号码)、FType(操作类型)等字段。
销售方信息库中主要包括以下数据库表:
销售方信息表(tbl_crm_user_setting),用于存储销售方的基本信息,包括靠谱度、认可度、线索拥有额度等信息;该表中包括FId(数据库自增标识)、FNameAccount(经销方号码)、FKFExt(工号)、FBuffer(线索池大小)、FProtectedBuffer(保护池大小)等字段;
销售方可销售区域表(tbl_sales_region),用于存储销售方的可售卖区域的信息;该表中包括FId(数据库自增标识)、FNameAccount(经销商号码)、FKFExt(工号)、FRegion(地区编号)、FCreateTime(创建时间)、FLastUpdateTime(最近更新时间)等字段;
经销方信息表(tbl_user_setting),用于存储经销方的基本信息;该表中包括FNameAccount(经销方号码)、FCanOrder(提交订单标志位)、FSettlement(参与结算标志位)、FKaoHe(参与考核标志位)等字段;
经销方下属信息表(tbl_user_ext),用于存储经销方下的销售方基本信息;该表中包括FId(数据库自增标识)、FNameAccount(经销方号码)、FUserId(帐号标识)、FUserName(帐号名称)等字段;
登录日志表(tbl_login_log),用于存储所有用户登录CRM系统的信息;该表中包括FNameAccount(经销方号码)、FKFUin(工号)、FWrongPassword(错误密码)、FAuthCode(验证码)、FIP(IP地址)等字段。
数据发放规则库中主要包括以下数据库表:
数据发放规则表(tbl_region_assign_rule),用于存储数据发放规则;该表中包括FId(数据库自增标识)、FRegion(地区编号)、FRules(规则标识)、FParams(规则参数)、FStatus(状态标志位)、FClass(规则对应的类)等字段。
上述各表的关系可以参见表2A。
如图2B所示,本实施例的整体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20:管理设备从数据发放规则库的数据发放规则表中读取数据发放规则;
步骤21:根据读取到的数据发放规则确定待发送线索所对应客户的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即确定需要发放哪些区域的线索;
步骤22:从销售方信息库的销售方信息表中读取各销售方的信息,从各销售方中选取出满足区域限制条件、以及时间限制条件和/或属性限制条件的销售方,将选取出的各销售方进行保存,比如可以保存在区域-销售方(CityMapSales)列表中,该表中保存选取出的各销售方及分别对应的区域信息;
步骤23:从线索信息库的线索信息表中读取各待发放线索的信息,从各待发放线索中选取出满足区域限制条件、以及时间限制条件和/或数量限制条件的待发放线索,将选取出的各待发放线索进行保存,比如可以保存在区域-线索(CityMapLeads)列表中,该表中保存选取出的各待发放线索及分别对应的区域信息;
步骤24:根据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线索从选取出的销售方中分别指定一个销售方,并保存选取出的各待发放线索分别与指定的销售方的对应关系,比如可以保存在销售方-线索(SalesMapLeads)列表中,该表中保存选取出的各待发放线索及分别对应的销售方;
步骤25: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线索,将该待发放线索发送给与该待发放线索对应的销售方;
步骤26: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线索,将包含该待发放线索的概要信息的通知消息发送给与该待发放线索对应的销售方所绑定的其它终端设备,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以提醒销售方进行数据接收。
如图2C所示,上述步骤22的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步骤201:根据销售方信息库中的经销方信息表和销售方可销售区域表查找满足步骤二中确定的区域限制条件的经销方;满足区域限制条件的经销方是该经销方下的销售方的可销售区域满足该区域限制条件;
步骤202:判断是否查找到满足的区域限制条件的经销方,若是,则到步骤203,否则,本流程结束;
步骤203:判断是否需要将查找到的经销方下的销售方的工号从销售方信息库中的销售方信息表同步到本地,若是,到步骤204,否则,到步骤205;经销方下的销售方可以根据销售方数据库中的经销方下属信息表获得;
步骤204:将查找到的经销方下的销售方的工号从销售方信息库中的销售方信息表同步到本地,以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
步骤205:判断是否保存有对查找到的经销方的销售方的指定信息,若是,则将指定的销售方作为选取出的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并到步骤210;否则,到步骤206;
步骤206:判断是否保存对查找到的经销方的接口销售方的配置信息,若是,则将配置的接口销售方作为选取出的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并到步骤210;否则,到步骤207;
步骤207:判断数据发放规则中是否包含对数据接收方的属性限制条件,若是,则到步骤208;否则,到步骤209;这里的属性限制条件可以是对应的靠谱度分值和认可度分值达到设定阈值;靠谱度分值是根据数据接收方在系统中的行为,比如统计时间内的登录次数、线索跟进记录的填写情况、成单情况等等,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统计计算得到的得分,认可度是针对数据接收方预先配置的一个分值。
步骤208:根据查找到的经销方下的销售方的工号,在销售方信息库中的销售方信息表和登录日志表中查找满足属性限制条件和时间限制条件的销售方,将查找到的销售方作为数据接收方,并到步骤210;
步骤209:根据查找到的经销方下的销售方的工号,在销售方信息库中的登录日志表中查找满足时间限制条件的销售方,将查找到的销售方作为数据接收方,并到步骤210;
步骤210:生成CityMapSales列表,该表中保存作为数据接收方的各销售方的信息及分别对应的区域信息。较佳的,该CityMapSales列表中的销售方按照靠谱度分值和/或认可度分值进行排序。
如图2D所示,上述步骤23的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步骤211:判断读取到的数据发放规则中是否包含数量限制条件,若是,则到步骤212,否则,到步骤213;这里的数量限制条件具体可以是对每个销售方发放的线索数量;
步骤212:确定需要选取的待发放线索的总数量N为:对每个销售方发放的线索数量*步骤22中选取出的销售方的数量,并到步骤214;
步骤213:确定需要选取的待发放线索的总数量N为预先设定的数值,比如20000,并到步骤214;
步骤214:从线索信息库的线索信息表中选取N个满足步骤21确定的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放线索;
步骤215:根据线索信息库中的线索创建信息表判断选取出的每个待发放线索是否有指定经销方,若是,则到步骤216,否则,到步骤217;
步骤216:对于有指定经销方的待发放线索,记录其指定经销方的信息,并到步骤217;
步骤217:生成CityMapLeads列表,该表中保存选取出的各待发放线索及分别对应的区域信息,对于有指定经销方的待发放线索,还保存其指定经销方的信息。
上述步骤24的具体实现方法可以为,对于CityMapSales列表中的各个销售方:根据数据发放规则确定需要为当前销售方分配的待发放线索的数量,从CityMapLeads列表中抽取该数量的、所对应区域与当前销售方对应的区域一致的待发放线索,将当前销售方作为为抽取的待发放线索所指定的销售方。对于有指定经销方的待发放线索,为该待发放线索所指定的销售方还需要是该待发放线索的指定经销方下的销售方。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区域、时间和属性多个维度的参数来指导发放线索数据的方法,多个维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灵活组合,达到了更加高效均衡地发放线索数据的目的。同时,增加销售方属性的维度,可以提高销售方对系统的使用粘性,加强管理者对销售方的管理和监控。
实施例三: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推送装置,该装置包括:
规则读取单元30,用于在确定满足数据发放触发条件时,读取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
接收方选取单元31,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数据接收方需要满足的第一条件,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数据选取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待发放数据需要满足的第二条件,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接收方确定单元33,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
数据发送单元34,用于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区域限制条件、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和属性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的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所述第一时间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的行为时间的限制条件;所述属性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所具备属性的限制条件。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35,用于在所述接收方选取单元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之前,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
所述接收方选取单元31具体用于:
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从同步过来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从本地保存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进一步的,所述判断单元35具体用于;
判断上一次进行数据接收方信息同步的操作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或者,
判断是否接收到数据接收方信息库执行数据更新操作的通知,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包括:最后一次登录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二设定阈值,和/或激活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三设定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属性限制条件包括: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分值是否大于第四设定阈值;其中所述安全性分值是预先根据数据接收方的行为统计得到的表示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的分值。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第二时间限制条件和数量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限制条件是对待发放数据所描述对象的所属区域或生成待发放数据的设备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是对待发放数据的生成时间的限制条件;所述数量限制条件是对选取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的限制条件。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选取单元32具体用于:
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判断所述第二条件中是否包括数量限制条件,若是,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满足所述数量限制条件并且生成时间满足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否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为设定值并且生成时间满足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将选取出的待发送数据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方确定单元33具体用于:
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依次对排序后的各数据接收方执行如下操作: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需要为当前数据接收方分配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从选取出的待发放数据中抽取该数量的待发放数据,将当前数据接收方作为为抽取的待发放数据所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方确定单元33具体用于:
根据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分值进行排序,其中所述安全性分值是预先根据数据接收方的行为统计得到的表示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的分值。
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36,用于在所述数据发送单元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之后,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确定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所绑定的终端,并向绑定的终端发送包含该待发放数据的概要信息的数据接收通知消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数据推送装置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选取出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和待发送数据,并为每个选取的待发送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最后将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为其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本方案可以自动确定待发送数据的数据接收方,而不需要用户进行数据接收方的选择,从而可以实现批量数据的实时发送,效率较高;并且,采用本方案不需要将待发放数据放在公共页面中,对系统存储空间的要求较低,可行性较高。
实施例四: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管理设备,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40、存储器41、输入装置42和输出装置43;管理设备中处理器4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40为例;管理设备中的处理器40、存储器41、输出装置42和输入装置43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4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推送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数据推送装置中的规则读取单元30、接收方选取单元31、数据选取单元32、接收方确定单元33、数据发送单元34、判断单元35、通知单元36)。处理器4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1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在上述的内容推送方法。
存储器4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服务器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41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4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服务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42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服务器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43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其中,处理器40可以执行如下步骤:在确定满足数据发放触发条件时,读取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数据接收方需要满足的第一条件,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待发放数据需要满足的第二条件,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进一步的,在处理器40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之前,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在判断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从同步过来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在判断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从本地保存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进一步的,处理器40在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具体是判断上一次进行数据接收方信息同步的操作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或者,
判断是否接收到数据接收方信息库执行数据更新操作的通知,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
进一步的,处理器40在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时,具体是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判断所述第二条件中是否包括数量限制条件,若是,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满足所述数量限制条件并且生成时间满足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否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为设定值并且生成时间满足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将选取出的待发送数据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进一步的,处理器40在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时,具体是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依次对排序后的各数据接收方执行如下操作: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需要为当前数据接收方分配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从选取出的待发放数据中抽取该数量的待发放数据,将当前数据接收方作为为抽取的待发放数据所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进一步的,处理器40在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进行排序时,具体是根据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分值进行排序,其中所述安全性分值是预先根据数据接收方的行为统计得到的表示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的分值。
进一步的,处理器40在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之后,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确定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所绑定的终端,并向绑定的终端发送包含该待发放数据的概要信息的数据接收通知消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管理设备根据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选取出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和待发送数据,并为每个选取的待发送数据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满足条件的数据接收方,最后将各待发送数据发送给为其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本方案可以自动确定待发送数据的数据接收方,而不需要用户进行数据接收方的选择,从而可以实现批量数据的实时发送,效率较高;并且,采用本方案不需要将待发放数据放在公共页面中,对系统存储空间的要求较低,可行性较高。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数据推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确定满足数据发放触发条件时,读取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
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数据接收方需要满足的第一条件,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待发放数据需要满足的第二条件,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
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
所述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具体包括:
在判断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从同步过来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在判断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从本地保存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具体包括;
判断上一次进行数据接收方信息同步的操作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或者,
判断是否接收到数据接收方信息库执行数据更新操作的通知,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区域限制条件、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和属性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的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所述第一时间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的行为时间的限制条件;所述属性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所具备属性的限制条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包括:最后一次登录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二设定阈值,和/或激活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三设定阈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限制条件包括: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分值是否大于第四设定阈值;其中所述安全性分值是预先根据数据接收方的行为统计得到的表示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的分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第二时间限制条件和数量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限制条件是对待发放数据所描述对象的所属区域或生成待发放数据的设备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是对待发放数据的生成时间的限制条件;所述数量限制条件是对选取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的限制条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具体包括:
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判断所述第二条件中是否包括数量限制条件,若是,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满足所述数量限制条件并且生成时间满足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否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为设定值并且生成时间满足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将选取出的待发送数据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具体包括:
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依次对排序后的各数据接收方执行如下操作: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需要为当前数据接收方分配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从选取出的待发放数据中抽取该数量的待发放数据,将当前数据接收方作为为抽取的待发放数据所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进行排序,具体包括:
根据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分值进行排序,其中所述安全性分值是预先根据数据接收方的行为统计得到的表示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的分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之后,进一步包括:
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确定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所绑定的终端,并向绑定的终端发送包含该待发放数据的概要信息的数据接收通知消息。
12.一种数据推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规则读取单元,用于在确定满足数据发放触发条件时,读取预先设定的数据发放规则;
接收方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数据接收方需要满足的第一条件,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数据选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待发放数据需要满足的第二条件,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接收方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为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从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中分别确定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方;
数据发送单元,用于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接收方选取单元从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之前,判断是否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
所述接收方选取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从同步过来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时,从本地保存的数据接收方中选取出满足第一条件的数据接收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上一次进行数据接收方信息同步的操作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第一设定阈值,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或者,
判断是否接收到数据接收方信息库执行数据更新操作的通知,若是,则确定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否则,确定不需要将数据接收方信息库中存储的数据接收方的信息同步到本地。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第一区域限制条件、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和属性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的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所述第一时间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的行为时间的限制条件;所述属性限制条件是对数据接收方所具备属性的限制条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间限制条件包括:最后一次登录的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二设定阈值,和/或激活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小于第三设定阈值。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限制条件包括: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分值是否大于第四设定阈值;其中所述安全性分值是预先根据数据接收方的行为统计得到的表示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的分值。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条件包括: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第二时间限制条件和数量限制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区域限制条件是对待发放数据所描述对象的所属区域或生成待发放数据的设备所属区域的限制条件;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是对待发放数据的生成时间的限制条件;所述数量限制条件是对选取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的限制条件。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选取单元具体用于:
从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判断所述第二条件中是否包括数量限制条件,若是,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满足所述数量限制条件并且生成时间满足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否则,从满足第二区域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中选取出数量为设定值并且生成时间满足所述第二时间限制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将选取出的待发送数据作为满足第二条件的待发送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将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进行排序,按照排序结果依次对排序后的各数据接收方执行如下操作:根据所述数据发放规则确定需要为当前数据接收方分配的待发放数据的数量,从选取出的待发放数据中抽取该数量的待发放数据,将当前数据接收方作为为抽取的待发放数据所确定的数据接收方。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选取出的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分值进行排序,其中所述安全性分值是预先根据数据接收方的行为统计得到的表示数据接收方的安全性的分值。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通知单元,用于在所述数据发送单元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将该待发放数据发送给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之后,对于选取出的各待发放数据,确定为该待发放数据确定的数据接收方所绑定的终端,并向绑定的终端发送包含该待发放数据的概要信息的数据接收通知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7005.1A CN10481146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7005.1A CN10481146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461A true CN104811461A (zh) | 2015-07-29 |
CN104811461B CN104811461B (zh) | 2019-09-17 |
Family
ID=53695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37005.1A Active CN10481146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11461B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46142A (zh) * | 2015-12-07 | 2017-06-1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
CN107341062A (zh) * | 2017-06-28 | 2017-11-10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推送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07846344A (zh) * | 2016-09-18 | 2018-03-2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即时通讯工具中的批量推送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WO2019056702A1 (zh) * | 2017-09-22 | 2019-03-28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
CN111899088A (zh) * | 2020-06-23 | 2020-11-06 |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高并发数据流场景下的精准资产额度计算方法 |
CN113490167A (zh) * | 2021-08-10 | 2021-10-08 | 贵州科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crm系统数据集的短信发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1973A (zh) * | 2001-04-17 | 2002-11-27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在通信网上自动传送电子邮件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装置 |
CN102004993A (zh) * | 2010-11-09 | 2011-04-0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
CN103037393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按需获取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218445A (zh) * | 2013-04-22 | 2013-07-24 | 亿赞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
CN103312821A (zh) * | 2013-07-05 | 2013-09-18 | 北界创想(北京)软件有限公司 | 对接收方进行信息推送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368994A (zh) * | 2012-03-28 | 2013-10-23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特定数据的推送方法及系统以及检索服务器 |
-
2014
- 2014-01-24 CN CN201410037005.1A patent/CN10481146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81973A (zh) * | 2001-04-17 | 2002-11-27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在通信网上自动传送电子邮件的方法、系统及服务器装置 |
CN102004993A (zh) * | 2010-11-09 | 2011-04-0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
CN103037393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按需获取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368994A (zh) * | 2012-03-28 | 2013-10-23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特定数据的推送方法及系统以及检索服务器 |
CN103218445A (zh) * | 2013-04-22 | 2013-07-24 | 亿赞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
CN103312821A (zh) * | 2013-07-05 | 2013-09-18 | 北界创想(北京)软件有限公司 | 对接收方进行信息推送的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846142A (zh) * | 2015-12-07 | 2017-06-1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
CN107846344A (zh) * | 2016-09-18 | 2018-03-27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即时通讯工具中的批量推送消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07341062A (zh) * | 2017-06-28 | 2017-11-10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推送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CN107341062B (zh) * | 2017-06-28 | 2021-01-08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推送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WO2019056702A1 (zh) * | 2017-09-22 | 2019-03-28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
CN111899088A (zh) * | 2020-06-23 | 2020-11-06 |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高并发数据流场景下的精准资产额度计算方法 |
CN111899088B (zh) * | 2020-06-23 | 2023-04-18 | 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高并发数据流场景下的精准资产额度计算方法 |
CN113490167A (zh) * | 2021-08-10 | 2021-10-08 | 贵州科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crm系统数据集的短信发送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461B (zh) | 2019-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11461B (zh) | 数据推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9639750B (zh) |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 |
CN107770229B (zh) | 云端文件分享方法、系统和云服务器 | |
CN110995513B (zh) | 物联网系统中的数据发送、接收方法、物联网设备及平台 | |
US11552915B2 (en) | Message send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CN107147945B (zh) | 多媒体资源播放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07920103B (zh) | 一种信息推送的方法和系统及客户端和服务器 | |
CN106155463B (zh) | 将信息置顶的移动公布栏系统与方法 | |
CN108764902B (zh) | 用于存储数据的方法、节点和区块链系统 | |
CN105022815A (zh) | 信息拦截方法及装置 | |
CN105471700B (zh) | 一种消息处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9213955B (zh) |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5872635A (zh) | 视频资源分发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111598B (zh) | 云盘数据的下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10693731B2 (en) | Flow entry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2740132A (zh) | 一种远程集控系统中的任务分发方法及装置 | |
CN108833961A (zh) | 获取飞行记录数据的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 |
CN104468788A (zh) | 一种多网多终端数据同步方法 | |
CN108829735B (zh) | 并行执行计划的同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05335362B (zh) | 实时数据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即时处理系统 | |
CN107070987B (zh) | 用于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的数据获取方法及系统 | |
CN112256446B (zh) | 一种Kafka消息总线管控方法及系统 | |
CN108427706B (zh) | 一种信息发布方法及装置 | |
CN116451191A (zh) | 信息审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947892B (zh) | 分析路径确定方法及系统、界面、日志树构建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8 Address after: 650034 19F, Kung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No. 777, Huancheng South Road, Xishan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nnan Tengyun Information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 518044, East 403 room, SE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Zhenxing Road, Shenzhen, Guangdong, Futi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