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1409B - 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1409B CN104811409B CN201410037511.0A CN201410037511A CN104811409B CN 104811409 B CN104811409 B CN 104811409B CN 201410037511 A CN201410037511 A CN 201410037511A CN 104811409 B CN104811409 B CN 1048114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dcch
- subframe
- signaling
- transmission
- control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方法,包括:向用户设备UE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重复传输PDCCH的次数和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以及重复所述次数地向UE传输PDCCH,其中,每次传输在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中进行。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接收重复传输的PDCCH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组织(3GPP)部署的长期演进项目(LTE)旨在提供日益多样化的未来移动通信服务,无线蜂窝通信日益成为大众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3GPP LTE的第一版(即Release8)中,引入了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多天线(MIMO)技术。3GPP的Release10版本经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和测试,正式成为了第四代全球移动通信标准LTE-Advanced。在LTE-Advanced标准中,引入了载波聚合(CA)和中继技术,增强了上行/下行MIMO技术,同时支持异构网络(HetNet)的布署。
为了满足未来家庭设备通信的市场需求和规模庞大的物联网(IOT)部署,3GPP决定在LTE及其升级版本中引入低成本机器间通信技术(MTC),将MTC服务由目前的GSM网络支持迁移至LTE网络支持,并定义一种新的用户设备类型,称之为低成本MTC UE,该用户设备在现有LTE网络的所有双工模式中支持MTC服务,并具有这样的性能:1)单接收天线;2)下行和上行最大的传输模块(TBS)为1000比特;3)下行链路数据信道的基带带宽降低为1.4MHz,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带宽与网络侧系统带宽保持一致,上行链路信道带宽以及下行链路的射频部分与现有LTE网络中的用户设备保持一致。
MTC是一种不需要人为参与的数据通信服务。大规模的MTC用户设备部署,可以用于安全、跟踪、付账、测量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具体涉及的应用包括视频监控、供货链跟踪、智能电表,远程监控等。MTC要求较低的功率消耗,支持较低的数据传输速率和较低的移动性。目前LTE系统主要是针对人与人(H2H)的通信服务。因此,实现MTC服务的规模竞争优势及应用前景,关键环节在于LTE网络支持低成本的MTC设备能够低成本工作。
一些MTC设备需要安装在居民楼地下室或者由绝缘箔片、金属护窗或者传统建筑物的厚墙保护的位置,相比较LTE网络中常规设备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设备的空中接口将明显遭受更严重的穿透损失。3GPP决定研究LTE网络提供MTC设备附加20dB覆盖增强服务的方案设计与性能评估,值得注意的是,位于糟糕网络覆盖区域的MTC设备具有这样的特点:非常低的数据传输速率,非常宽松的延时要求,以及有限的移动性。针对MTC特点,LTE网络可以进一步优化一些信令和/或信道用以支持MTC。3GPP要求为新定义的低成本UE以及其他运行MTC服务(如,非常宽松的延迟要求)的UE提供一定的LTE网络覆盖增强,其中,对于LTE频分双工(FDD)网络提供15dB的网络覆盖增强。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运用MTC服务的用户设备都需要相同网络覆盖增强。
对于新型低成本MTC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在基带部分,数据信道为1.4MHz(即6个RB),控制信道仍能接入整个下行系统带宽,而射频链路部分,仍保持不变,即能够接入整个系统带宽;对于上行链路,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均保持不变。另外低成本MTC用户设备的接收天线为单一天线,最大的上行传输模块和下行传输模块均为1000比特。
针对3GPP LTE用户设备运行MTC业务并处于覆盖增强模式下,物理层信道如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覆盖增强设计与配置是一个需要标准化的工作,根据3GPP RAN1#74会议的讨论,在完成初始接入过后,任何一个需要重复传输的物理信道,其配置模式取决于基站端。3GPPRAN1#75会议的讨论指出,对于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MTC用户设备,其用户专用搜索空间支持(E)PDCCH(即PDCCH和/或增强PDCCH)调度PDSCH,支持(E)PDCCH多个重复传输等级,从用户设备的角度,(E)PDCCH重复传输的可能起始子帧应该被限制在特定子帧集。LTE不支持周期性CSI在PUCCH中的重复传输,支持ACK/NACK在PUCCH的重复传输,支持PDSCH/PUSCH的多个时域重复传输等级。
处于覆盖增强模式的用户设备运行MTC应用业务时,PDCCH需要多个子帧的重复传输。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新的方案来配置PDCCH的重复传输以及相应的搜索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能够对PDCCH的重复传输以及相应的搜索空间进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方法,包括:向用户设备UE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重复传输PDCCH的次数和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以及重复所述次数地向UE传输PDCCH,其中,每次传输在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中进行。
根据实施例,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根据实施例,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包括具有相同子帧号的子帧或不具有子帧专用扰码的子帧。
根据实施例,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不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根据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格式指示CFI、与每个UE搜索空间相关联的小区专用偏移量、聚合等级、以及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配置信息发送单元,向用户设备UE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次数和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重复传输单元,重复所述次数地向UE传输PDCCH,其中,每次传输在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中进行。
根据实施例,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根据实施例,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包括具有相同子帧号的子帧或不具有子帧专用扰码的子帧。
根据实施例,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不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根据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格式指示CFI、与每个UE搜索空间相关联的小区专用偏移量、聚合等级、以及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重复传输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重复传输PDCCH的次数和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用户设备UE搜索空间;从基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下行帧,所述下行帧包括重复传输的PDCCH;以及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解码PDCCH。
根据实施例,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根据实施例,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包括具有相同子帧号的子帧或不具有子帧专用扰码的子帧。所述解码包括: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提取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对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以获得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将与所有重复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合并;对合并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解调,以获得比特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相同扰码对所述比特信息进行解扰。
根据实施例,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不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所述解码包括: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提取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对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以获得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基于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中包括的子帧所关联的扰码,对与该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与该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软比特信息;将与所有重复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对合并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调。
根据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格式指示CFI、与每个UE搜索空间相关联的小区专用偏移量、聚合等级、以及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接收单元,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次数和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并从基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下行帧,所述下行帧包括重复传输的PDCCH;以及解码单元,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解码PDCCH。
根据实施例,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根据实施例,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包括具有相同子帧号的子帧或不具有子帧专用扰码的子帧。所述解码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提取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对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以获得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将与所有重复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合并;对合并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解调,以获得比特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相同扰码对所述比特信息进行解扰。
根据实施例,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不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所述解码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提取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对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以获得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基于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中包括的子帧所关联的扰码,对与该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与该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软比特信息;将与所有重复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对合并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调。
根据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格式指示CFI、与每个UE搜索空间相关联的小区专用偏移量、聚合等级、以及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号。
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对PDCCH的重复传输以及相应的搜索空间进行配置。还能够提高用户设备(尤其是MTC用户设备,包括低成本用户设备以及其他执行延迟容忍MTC服务并需要一定网络覆盖增强的用户设备)的资源利用率并改善频谱/能量效率,减少小区间的时间/频率资源冲突。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站的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重复传输的PDCCH的加扰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重复传输PDCCH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收重复传输的PDCCH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实现将会变得明显。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应局限于下文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另外,为了简便起见,省略了对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联的公知技术的详细描述,以防z对本发明的理解造成混淆。
下文以LTE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后续的演进版本作为示例应用环境,具体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而是可适用于更多其它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今后的5G蜂窝通信系统。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基站100的框图。如图所示,基站100包括:配置信息发送单元110和重复传输单元12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基站100还包括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其他功能单元,如各种处理器、存储器等等。
配置信息发送单元10向用户设备UE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次数(以下表示为N,N≥2)和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
注意,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术语PDCCH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或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N次PDCCH的重复传输称为一个PDCCH重复传输周期。
重复传输单元120重复N次地向UE传输PDCCH,其中,每次传输在其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中进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PDCCH重复传输周期内,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具体地,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可以包括具有相同子帧号的子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重用现有的小区专用和子帧专用扰码序列(相同子帧号的子帧具有相同的子帧专用扰码序列)。
备选地,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可以包括不具有子帧专用扰码的子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小区专用和非子帧专用扰码序列(即子帧具有相同的扰码)。图2示出了这种情况下的加扰示意图。图2的上半部示出了由控制信道单元CCE构成的搜索空间;图2的下半部示出了相对应的扰码序列。如图所示,搜索空间包括公共搜索空间CSS和UE搜索空间。对于普通UE(例如UE1和UE2),其UE搜索空间重用现有的小区专用和子帧专用扰码序列。对于需要重复传输PDCCH的UE(覆盖增强EC MTC UE),其UE搜索空间使用小区专用和非子帧专用扰码序列。此时,原有LTE小区专用和子帧专用的扰码序列需要UE搜索空间中的CCE处置零,并由非子帧专用的扰码序列替代,而其他位置的CCE保持原有的扰码序列。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不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重用现有的小区专用和子帧专用扰码序列。
根据实施例,所述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格式指示CFI、与每个UE搜索空间相关联的小区专用偏移量、聚合等级、以及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号。
具体地,在一个PDCCH重复传输周期内,根据在随机接入过程中确定的用户设备所需的重复传输次数N,在所有的重复传输PDCCH的子帧中,固定/预定义/半静态配置PDCCH所占据的OFDM符号数,即CFI的取值。CFI取值的确定与系统下行载波带宽相关联,例如,当系统带宽小于5MHz时,CFI=3;其他情况下,CFI=2。
在一个PDCCH重复传输周期内,每个UE搜索空间可以具有小区专用的偏移量,这可以包括在配置信息中。
在一个PDCCH重复传输周期内,在重复传输PDCCH的子帧中,可以固定/预定义/半静态配置支持PDCCH重复传输的一个或多个聚合等级AL。聚合等级AL表示PDCCH所占用的CCE的数目。聚合等级AL与系统带宽相关联,例如,系统带宽小于5MHz时,聚合等级AL=4;其他带宽情况下,AL=8。
在一个PDCCH重复传输周期内,在重复传输PDCCH的子帧中,可以固定/预定义/半静态配置支持PDCCH重复传输的起始CCE(CCE或增强CCE)序号。
在一个PDCCH重复传输周期内,可以固定/预定义/半静态配置每个重复传输PDCCH的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CCE序号。具体地,可以在每个子帧中固定或者半静态配置一个候选CCE位置,在重复传输PDCCH的所有子帧中,用户设备监控该候选CCE位置。备选地,还可以在每个重复传输PDCCH的子帧中固定或者半静态配置多个候选CCE位置。此时,在所有重复传输PDCCH的子帧中,用户设备监控这些的候选CCE位置。
可以半静态地向UE配置子帧中用于传输PDCCH的起始CCE序号。
另外,可以改变PDCCH聚合等级AL和用户设备的盲检测次数之间的关系。例如,当AL=8时,可以将用户设备的盲检测次数限制为1。
根据本发明,可以支持PDCCH在MBMS子帧中重复传输。可以在MBMS子帧上固定/半静态配置UE搜索空间。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UE300的框图。如图所示,UE300包括:接收单元310和解码单元32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UE300还包括实现其功能所必需的其他功能单元,如各种处理器、存储器等等。
接收单元310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次数(N)和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接收单元320还从基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下行帧,所述下行帧包括重复传输的PDCCH。
解码单元320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解码PDCCH。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PDCCH重复传输周期内,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具体地,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包括具有相同子帧号的子帧或不具有子帧专用扰码的子帧。在这种情况下,解码单元32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提取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对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以获得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将与所有重复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合并;对合并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解调,以获得比特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相同扰码对所述比特信息进行解扰。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不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在这种情况下,解码单元32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提取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对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以获得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基于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中包括的子帧所关联的扰码,对与该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与该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软比特信息;将与所有重复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对合并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调。
此外,可以限制CCE合并的复杂度。例如,针对重复传输次数N,支持半静态配置起始CCE的序号。在另一示例中,针对重复传输次数N,在一个PDCCH重复周期内,用户设备UE合并所有重复传输PDCCH的子帧上特定聚合等级AL的CCE之一。备选地,在一个PDCCH重复周期内,在所有重复传输PDCCH的子帧上,用户设备UE合并相同聚合等级内的相同序号的CCE。
此外,所述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格式指示CFI、与每个UE搜索空间相关联的小区专用偏移量、聚合等级、以及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号。
以下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方法的流程图。应注意,与上述基站100和UE300的实施例相结合描述的所有特征也适用于以下方法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重复传输PDCCH的方法400的流程图。方法400可以由上述基站100来执行,并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410,向用户设备UE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重复传输PDCCH的次数和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
在步骤S420,重复所述次数地向UE传输PDCCH,其中,每次传输在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中进行。
优选地,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优选地,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包括具有相同子帧号的子帧或不具有子帧专用扰码的子帧。
优选地,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不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优选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格式指示CFI、与每个UE搜索空间相关联的小区专用偏移量、聚合等级、以及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号。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收重复传输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方法500的流程图。方法500可以由上述UE300来执行,并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10,从基站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重复传输PDCCH的次数和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用户设备UE搜索空间。
在步骤S520,从基站接收一个或多个下行帧,所述下行帧包括重复传输的PDCCH。
在步骤S530,基于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解码PDCCH。
优选地,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
优选地,与相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包括具有相同子帧号的子帧或不具有子帧专用扰码的子帧。所述解码步骤S530包括: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提取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对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以获得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将与所有重复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合并;对合并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解调,以获得比特信息;以及基于所述相同扰码对所述比特信息进行解扰。
优选地,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包括与不同扰码相关联的子帧。所述解码步骤S530包括:根据所述配置信息,从所述下行帧中提取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对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数据进行傅立叶变换,以获得与每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基于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UE搜索空间中包括的子帧所关联的扰码,对与该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频域软符号信息进行解扰,以获得与该次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软比特信息;将与所有重复传输的PDCCH相关联的软比特信息进行合并;对合并的软比特信息进行解调。
优选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格式指示CFI、与每个UE搜索空间相关联的小区专用偏移量、聚合等级、以及与每次传输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单元CCE号。
应该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两者的结合来实现。例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基站和用户设备内部的各种组件可以通过多种器件来实现,这些器件包括但不限于:模拟电路器件、数字电路器件、数字信号处理(DSP)电路、可编程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等。
在本申请中,“基站”是指具有较大发射功率和较广覆盖面积的移动通信数据和控制交换中心,包括资源分配调度、数据接收发送等功能。“用户设备”是指用户移动终端,例如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等可以与基站或者微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
此外,这里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上实现。更具体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是如下的一种产品:具有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编码有计算机程序逻辑,当在计算设备上执行时,该计算机程序逻辑提供相关的操作以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当在计算系统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计算机程序逻辑使得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操作(方法)。本发明的这种设置典型地提供为设置或编码在例如光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硬盘等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软件、代码和/或其他数据结构、或者诸如一个或多个ROM或RAM或PROM芯片上的固件或微代码的其他介质、或一个或多个模块中的可下载的软件图像、共享数据库等。软件或固件或这种配置可安装在计算设备上,以使得计算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
尽管以上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示出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替换和改变。因此,本发明不应由上述实施例来限定,而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用户设备UE,包括:
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子帧中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集合中的PDCCH的信令,其中,
PDCCH的集合的信令包括了在另一子帧中重复的第一PDCCH的信令和未在另一子帧中重复的第二PDCCH的信令,
与所述子帧不关联的扰码序列应用于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以及
与所述子帧相关联的扰码序列应用于所述第二PDCCH的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E,其中,
相同扰码序列应用于在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中的每个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UE,其中,
所述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中的每个子帧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中接收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其中ECCE的索引对于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是相同的。
4.一种基站,包括:
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子帧中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集合中的PDCCH的信令,其中,
PDCCH的集合的信令包括了在另一子帧中重复的第一PDCCH的信令和未在另一子帧中重复的第二PDCCH的信令,
与所述子帧不关联的扰码序列应用于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以及
与所述子帧相关联的扰码序列应用于所述第二PDCCH的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中,
相同扰码序列应用于在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中的每个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基站,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被配置为在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中的每个子帧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中发送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其中ECCE的索引对于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是相同的。
7.一种用于接收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信令的方法,包括:
在子帧中接收PDCCH的集合中的PDCCH的信令,其中,
PDCCH的集合的信令包括了在另一子帧中重复的第一PDCCH的信令和未在另一子帧中重复的第二PDCCH的信令,
与所述子帧不关联的扰码序列应用于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以及
与所述子帧相关联的扰码序列应用于所述第二PDCCH的信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
相同扰码序列应用于在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中的每个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中的每个子帧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中接收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其中ECCE的索引对于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是相同的。
10.一种用于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信令的方法,包括:
在子帧中发送PDCCH的集合中的PDCCH的信令,其中,
PDCCH的集合的信令包括了在另一子帧中重复的第一PDCCH的信令和未在另一子帧中重复的第二PDCCH的信令,
与所述子帧不关联的扰码序列应用于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以及
与所述子帧相关联的扰码序列应用于所述第二PDCCH的信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相同扰码序列应用于在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中的每个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中的每个子帧的增强控制信道单元ECCE中发送所述第一PDCCH的信令,其中ECCE的索引对于所述子帧和所述另一子帧是相同的。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7511.0A CN104811409B (zh) | 2014-01-26 | 2014-01-26 | 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15/113,509 US10014999B2 (en) | 2014-01-26 | 2015-01-12 | Methods for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of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JP2016544116A JP6507168B2 (ja) | 2014-01-26 | 2015-01-12 | ユーザ機器、基地局、物理下り制御チャネルを受信する方法、および、物理下り制御チャネルを送信する方法 |
EP15740400.5A EP3098998B1 (en) | 2014-01-26 | 2015-01-12 |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for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repeated transmission |
PCT/CN2015/070507 WO2015109956A1 (zh) | 2014-01-26 | 2015-01-12 | 物理控制信道重复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7511.0A CN104811409B (zh) | 2014-01-26 | 2014-01-26 | 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409A CN104811409A (zh) | 2015-07-29 |
CN104811409B true CN104811409B (zh) | 2020-02-07 |
Family
ID=53680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37511.0A Active CN104811409B (zh) | 2014-01-26 | 2014-01-26 | 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014999B2 (zh) |
EP (1) | EP3098998B1 (zh) |
JP (1) | JP6507168B2 (zh) |
CN (1) | CN104811409B (zh) |
WO (1) | WO201510995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116156B1 (en) * | 2014-03-07 | 2019-02-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GB2544103A (en) * | 2015-11-06 | 2017-05-10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GB201602150D0 (en) | 2016-02-05 | 2016-03-23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420102B2 (en) | 2017-02-15 | 2019-09-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Narrowband time-division duplex frame structure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
CN108737045B (zh) | 2017-04-19 | 2021-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重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988996B (zh) * | 2017-06-05 | 2021-03-05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数据发送和接收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11283548B2 (en) * | 2017-09-19 | 2022-03-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transmission for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
WO2019095188A1 (en) | 2017-11-16 | 2019-05-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arrier management |
CN111466091B (zh) * | 2017-12-13 | 2023-08-1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信道的软组合 |
SG11202006437TA (en) | 2018-01-11 | 2020-08-2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CN110166197B (zh) * | 2018-02-12 | 2021-11-19 |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设备及基站 |
CN110149661B (zh) * | 2018-02-13 | 2022-06-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JP7016296B2 (ja) * | 2018-06-29 | 2022-02-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11483816B2 (en) * | 2019-05-03 | 2022-10-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lective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for retransmissions |
CN112423392B (zh) * | 2019-08-23 | 2025-04-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0621073A (zh) * | 2019-11-08 | 2019-12-2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Pdcch监听、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
CN115088340A (zh) * | 2020-02-12 | 2022-09-2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21212328A1 (zh) * | 2020-04-21 | 2021-10-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
CN118199822A (zh) * | 2020-05-08 | 2024-06-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WO2021237427A1 (zh) * | 2020-05-25 | 2021-12-0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及接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4070531B (zh) * | 2020-08-07 | 2023-08-22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Pdcch重复的配置确定方法及相关产品 |
WO2022044276A1 (ja) * | 2020-08-28 | 2022-03-0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端末、無線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
CN114499784B (zh) * | 2020-10-23 | 2024-01-26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传输资源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5086979A (zh) * | 2021-03-11 | 2022-09-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道传输行为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终端 |
CN113938262B (zh) * | 2021-09-28 | 2024-12-03 |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Pucch信道重复传输的检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25880A (zh) * | 2007-10-30 | 2009-05-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应答信息跨子帧重复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US8005039B2 (en) * | 2008-12-30 | 2011-08-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bust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0150512A1 (ja) * | 2009-06-22 | 2010-12-29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端末装置、制御チャネル送信方法および制御チャネル受信方法 |
US8467799B2 (en) * | 2009-08-20 | 2013-06-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 resources |
EP2524437B1 (en) * | 2010-01-11 | 2019-05-22 | BlackBerry Limited | Control channel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extended pdcch |
CN102468948B (zh) * | 2010-11-17 | 2014-07-3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非周期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
KR101867311B1 (ko) * | 2010-12-21 | 2018-07-19 | 주식회사 골드피크이노베이션즈 | Ack/nack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ack/nack 신호 전송 방법 |
CN102255688B (zh) * | 2011-07-06 | 2013-04-10 | 合肥东芯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Ltepdcch盲检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3095436B (zh) * | 2011-11-07 | 2019-04-19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确定/辅助确定pucch的资源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 |
CA2866363C (en) * | 2012-03-05 | 2019-08-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Harq-ack signal transmission in response to detection of control channel type in case of multiple control channel types |
WO2015093851A1 (ko) * | 2013-12-18 | 2015-06-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Epdcch의 묶음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단말 |
US9674710B2 (en) * | 2013-12-20 | 2017-06-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dependent coverage enhancement techniques in LTE |
US9973303B2 (en) * | 2013-12-20 | 2018-05-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termining timing for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of signaling in a coverage enhanced operating mode |
-
2014
- 2014-01-26 CN CN201410037511.0A patent/CN104811409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12 EP EP15740400.5A patent/EP3098998B1/en active Active
- 2015-01-12 WO PCT/CN2015/070507 patent/WO201510995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5-01-12 US US15/113,509 patent/US10014999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1-12 JP JP2016544116A patent/JP6507168B2/ja active Active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PDCCH Coverage Enhancements for MTC UEs";Samsung;《3GPP》;20131115;第2部分第3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507168B2 (ja) | 2019-04-24 |
JP2017509187A (ja) | 2017-03-30 |
CN104811409A (zh) | 2015-07-29 |
US10014999B2 (en) | 2018-07-03 |
EP3098998A1 (en) | 2016-11-30 |
EP3098998A4 (en) | 2016-11-30 |
WO2015109956A1 (zh) | 2015-07-30 |
US20170012755A1 (en) | 2017-01-12 |
EP3098998B1 (en) | 2018-03-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11409B (zh) | 重复传输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KR102382605B1 (ko)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들의 반복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 |
TWI571090B (zh) | 在長期演進分時雙工系統中通知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組態 | |
US10555346B2 (en)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physical channel,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WO2016019862A1 (zh) | 基站、用户设备及相关方法 | |
US11240800B2 (en) |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tarting subframe of data channel | |
WO2015110035A1 (zh) | 物理上行链路信道配置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
TWI554071B (zh) | 在長期演進分時雙工系統中通知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組態 | |
US10667272B2 (en) | Determining mechanism of physical shared channel parameters,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
US10939322B2 (en) | Signaling strategy for advanced receiver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and suppression | |
CN110521163B (zh) | 低时延系统中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结构 | |
WO2015018342A1 (zh) | 下行物理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
JP2016539522A (ja) | ブロードキャストチャンネルのカバレッジ向上のためのリソースマッピン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 |
CN104796987B (zh) | 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EP283493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reference signals to a ue in an lte system | |
WO2014025871A1 (en) | Code rate adap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EP3051896A1 (en) | Pbch transmission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 |
CN111147204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11502892B2 (en) | Modulation adjustment for 16-QAM in narrowband IoT | |
WO2013023686A1 (en) | Schedul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using muted or almost blank subfram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