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11361B - 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11361B CN104811361B CN201410033552.2A CN201410033552A CN104811361B CN 104811361 B CN104811361 B CN 104811361B CN 201410033552 A CN201410033552 A CN 201410033552A CN 104811361 B CN104811361 B CN 10481136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e
- hardware
- hardware resource
- resources
- compu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70—Virtual switch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7—Remote access server, e.g. B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技术方案为:收集通过交换平面互联的所有硬件资源信息;根据需求以及收集的硬件资源信息为控制平面、业务平面、接入平面分配硬件资源并下发相应功能软件,使得控制平面、业务平面、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构成虚拟化网络设备。本申请能够实现虚拟化网络设备系统性能的无限平滑扩展、大容量端口的高密度接入、以及不受限制的业务处理深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网络中的路由器(Router)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于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从20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路由器系统架构经历从集中式到分布式的发展过程,传统低端路由器一般都是集中式架构,高端路由器一般都是分布转发、交换架构模型。
随着互联网网络流量的飞速增长,新兴应用的不断呈现,都在呼唤容量更高,更具扩展性路由器的出现。目前,对于如何实现更大容量、更具扩展性的路由器,业界提出了继续采用传统高端路由器分布式转发+交换式架构,通过定制开发或者选用更高规格的交换芯片和转发芯片,来实现单机容量提升和性能增强的技术方案。
然而,由于芯片性能规格限制,单机容量与性能终究有限。而且由于市场空间有限,开发最高端路由器时,业务引擎和交换网的商用芯片可选余地小,业界主要厂家都是自行开发ASIC芯片来实现产品需求。但是,如果自行开发FPGA/ASIC方案,往往投入成本非常大,且进度慢。同时,基于ASIC/FPGA/NP方案的业务引擎,一般也只能处理到网络层,L4-L7业务处理能力非常有限。由于单个线卡所有的处理都在线卡内完成,线卡空间的限制,导致线卡的容量和端口密度存在限制。整机容量的扩展性方面受限于交换网ASIC芯片规格。
上述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其它网络设备,例如BRAS设备、防火墙等的开发和应用过程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实现虚拟化网络设备系统性能的无限平滑扩展、大容量端口的高密度接入、以及不受限制的业务处理深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包括:
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所有硬件资源由交换平面全互连,构成硬件资源池;
根据需求以及所述硬件资源信息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以及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
将控制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将业务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将接入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所述控制平面、所述业务平面、所述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以构成虚拟化网络设备。
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装置,包括:
资源收集模块,用于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所有硬件资源由交换平面全互连,构成硬件资源池;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需求以及所述硬件资源信息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以及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
软件管理模块,用于将控制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将业务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将接入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所述控制平面、所述业务平面、所述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以构成虚拟化网络设备。
综上所述,本申请中,通过收集可用于虚拟化网络设备且由交换平面实现全互连的所有硬件资源信息,并基于需求分别分配用作控制平面、业务平面和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和下发相应功能软件,使得控制平面、业务平面和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从而构成虚拟化网络设备,并可完成虚拟化网络设备功能。本申请中,由于可以基于需求分配分配硬件资源到虚拟化网络设备的各个平面,不受单机容量或芯片性能规格的限制,因而能够实现虚拟化网络设备系统性能的无限平滑扩展、大容量端口的高密度接入、以及不受限制的业务处理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生成路由设备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路由设备生成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路由设备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装置的硬件架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所有可用硬件资源通过交换平面互连起来,并基于需求分配用于虚拟化网络设备中各功能平面的硬件资源并下发相应功能软件,使虚拟化网络设备的生成不受单机容量或芯片性能规格的限制。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所有硬件资源由交换平面全互连,构成硬件资源池。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收集硬件资源信息之前,向所有硬件资源下发注册软件。各硬件资源启动时,基于所述注册软件发送携带硬件资源信息的注册报文,以实现硬件资源信息上报。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硬件资源包括计算硬件资源和I/O硬件资源,其中,计算硬件资源为通用服务器或专用CPU,计算硬件资源信息包括硬件资源的ID、MAC地址、计算性能等信息。I/O硬件资源为具有特定I/O接口的线卡或者盒式设备,I/O硬件资源信息包括硬件资源的ID、MAC地址、带宽接入能力等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交换平面使用标准二层以太网链路连接硬件资源池中的所有硬件资源,实现所有硬件资源的全互连。使用标准二层以太网链路连接所有硬件资源使得硬件资源之间的信息交互不受硬件资源生产厂商的内部私有协议限制。
步骤102、根据需求以及所述硬件资源信息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以及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需求包括对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控制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时,根据控制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和硬件资源池中各计算硬件资源的计算性能,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资源并分配给控制平面。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需求还包括对虚拟化网络设备的业务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时,根据业务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和硬件资源池中各计算硬件资源的计算性能,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资源并分配给业务平面。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需求还包括对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接入平面的I/O接口数量及各I/O接口的带宽接入能力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时,根据接入平面的I/O接口数量及各I/O接口的带宽接入能力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I/O硬件资源并分配给接入平面。
步骤103、将控制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将业务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将接入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所述控制平面、所述业务平面、所述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以构成虚拟化网络设备。
下发控制平面软件到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用作控制平面的各硬件资源能够完成控制平面功能。下发业务平面软件到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用作业务平面的各硬件资源能够完成业务平面功能。下发接入平面软件到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用作接入平面的各硬件资源能够完成接入平面功能。
最终,控制平面、业务平面、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均可基于下发的软件完成本平面功能,使得控制平面、业务平面、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从而实现虚拟化网络设备。
本申请适用于多种虚拟化网络设备的生成,例如路由器系统、BRAS服务器、防火墙服务器等,下面以路由设备为例,对虚拟化网络设备的生成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一个管理平台控制路由设备生成。该管理平台的实现可利用计算资源池以外的计算硬件资源,也可利用计算资源池中的计算硬件资源,例如预先从计算资源池中指定用作管理平台的一个或多个计算硬件资源并通过配置相应软件,使指定的计算硬件资能够完成管理平台功能。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路由设备的生成方法流程图,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管理平台向所有硬件资源下发注册软件。
这里,管理平台利用脚本推送的方式实现向所有硬件资源下发注册软件,例如在管理平台启用专门用于下发软件的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推送脚本到所有硬件资源,实现注册软件下发。当然管理平台也可采用其他现有方式实现注册软件下发,例如,管理平台将注册软件的位置信息通告给所有硬件资源,由硬件资源主动去相应位置获取注册软件;或者通过手工配置,在每一个硬件资源上配置上初始配置信息,使其在启动时可以执行自动注册功能,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可供分配用于路由设备的硬件资源,具体请参见图3,计算资源池中包括用方块表示的多个I/O硬件资源(假设为线卡),用圆圈表示的多个计算硬件资源(假设为通用服务器)。
可供分配用于路由设备的所有硬件资源均通过交换平面互连。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交换平面由至少一个交换资源组成,所有交换资源采用堆叠技术或其它现有技术互联起来实现交换网,交换网使用二层以太网标准链路连接所有硬件资源,提供控制平面、业务平面、接入平面之间的报文传输通道,其中,交换资源为以太网交换机或其他通用交换设备。
步骤202、硬件资源启动时利用下发的注册软件广播发送携带自身硬件资源信息的注册报文。
其中,通用服务器发送的注册报文中,硬件资源信息包括通用服务器的ID、MAC、计算性能等。线卡发送的注册报文中,硬件资源信息包括线卡ID、MAC、线卡的带宽接入能力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可增加新的硬件资源,管理平台向新增硬件资源下发注册软件,以便新增硬件资源启动时通过向管理平台发送注册报报文进行注册,从而加入硬件资源池并被管理平台管理。
步骤203、管理平台接收各硬件资源发送的注册报文,获取并存储注册报文中携带的硬件资源信息。
步骤204、管理平台根据对路由设备的控制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硬件资源并分配给控制平面;根据对业务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硬件资源并分配给业务平面;根据对接入平面的I/O接口数量和带宽接入能力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I/O硬件资源并分配给接入平面。
假设计算资源池中所有计算硬件资源具有相同的计算性能,且计算性能为100万次/秒;对路由设备的控制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为200万次/秒,对路由设备的业务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为800万次/秒。则管理平台将为控制平面分配2个计算硬件资源,为业务平面分配8个计算硬件资源。
假设计算资源池中包括带宽接入能力分别为50M和100M的I/O硬件资源,对路由设备的接入平面的I/O接口数量需求为4,且4个I/O接口的带宽接入能力分别为30M、50M、80M、100M。则管理平台将为接入平面分配2个带宽接入能力为50M的I/O硬件资源以及2个带宽接入能力为100M的I/O硬件资源。
步骤205、管理平台下发控制平面软件到控制平面中各计算硬件资源,下发业务平面软件到业务平面中各计算硬件资源,下发接入平面软件到接入平面中各I/O硬件资源。
控制平面软件包括各种协议相关软件,例如路由协议软件。
业务平面软件包括各种业务处理相关软件,例如用于业务报文处理和转发的软件。
接入平面软件包括各种用于上送报文道控制平面、业务平面的软件,例如流分类和负载均衡相关的软件。
本实施例中,采用推送脚本的方式实现下发控制平面软件、业务平面软件、接入平面软件到相应硬件资源,实际上也可用现有方式实现软件下发,不再赘述。除了下发控制平面软件、业务平面软件、接入平面软件外,还可下发路由设备信息、初始配置等信息。
路由设备中,控制平面作为主控对所有硬件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需要获知路由设备中所有硬件资源,至少有以下两种获知方式:
(1)管理平台在分配硬件资源到各个平面后,进一步定义控制平面中硬件资源、业务平面中硬件资源、接入平面中硬件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将该关联关系下发到控制平面中各硬件资源,从而使控制平面获知路由设备中所有用作业务平面的计算硬件资源和用作接入平面的I/O硬件资源。
(2)管理平台在下发业务平面软件到业务平面中各硬件资源、以及下发接入平面软件到接入平面中各硬件资源时,进一步下发控制平面信息(例如控制平面中作为主控的硬件资源),从而业务平面和接入平面中各硬件资源均根据下发的控制平面信息向控制平面注册,从而使控制平面获知路由设备中所有用作业务平面的计算硬件资源和用作接入平面的I/O硬件资源。
控制平面根据获知的用作业务平面的计算硬件资源,下发转发表项到业务平面中各计算硬件资源,根据获知的用作接入平面的I/O硬件资源,下发默认流分类策略到接入平面中各I/O硬件资源。
至此,路由设备生成,具体请参见图3所示虚拟化网络设备(VD),该VD能够完成路由设备功能。
在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最终生成的路由设备可根据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硬件资源删减和增加,例如,当路由设备的计算负载较大时,管理平台从计算资源池中选择新的计算硬件资源并分配给业务平面,新增计算硬件资源将分担业务平面的部分负载;当路由设备较为空闲时,可以将业务平面的业务处理集中到其中一个或多个计算硬件资源中,并将其余计算硬件资源重新放入计算资源池。同样控制平面和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也可以根据实际运行需求进行删减或增加。
此外,管理平台还可下发用于上报工作状态的软件到计算资源池中各硬件资源,所有硬件资源定期上报自身工作状态信息,使管理平台及时获知所有硬件资源的正常或故障状态,以便分配正常工作状态的硬件资源给虚拟化网络设备。
本申请中,管理平台可以基于需求分配分配硬件资源到虚拟化网络设备的各个平面,不受单机容量或芯片性能规格的限制,而且在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之后,还可根据路由设备的实际运行需求进行硬件资源的删减和增加,因而能够实现虚拟化网络设备系统性能的无限平滑扩展、大容量端口的高密度接入、以及不受限制的业务处理深度。
生成的路由设备具有图4所示的路由设备系统架构,如图4所示,包括控制平面、业务平面、交换平面、接入平面,其中,控制平面负责执行路由计算,表项下发等;业务平面负责业务报文处理和根据下发的表项转发业务报文等;接入平面负责在I/O接口接收业务报文并通过交换平面上送到业务平面进行业务处理。
在图4所示路由设备系统架构中,报文转发处理过程如下:
当接入平面在包含的任一I/O接口接收到业务报文时,根据默认或调整后的流分类策略将业务报文经由交换平面上送到业务平面中的特定计算硬件资源;该特定计算硬件资源判定业务报文是首个业务报文时,进一步将业务报文上送到控制平面以进行流分类策略调整和下发等操作,否则,对业务报文执行业务处理并根据控制平面下发的转发表项确定业务报文的I/O出接口并将业务报文经由交换平面下送到接入平面;接入平面将将业务报文从该I/O出接口发送出去。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装置,该装置完成上述管理平台收集硬件资源、分配硬件资源到控制平面、业务平面、接入平面并下发相应功能软件等操作功能,以便最终生成需要的虚拟化网络设备。下面结合图5进行说明。
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
资源收集模块501,用于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所有硬件资源由交换平面全互连,构成硬件资源池;
资源分配模块502,用于根据需求以及所述硬件资源信息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以及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
软件管理模块503,用于将控制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将业务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将接入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所述控制平面、所述业务平面、所述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以构成虚拟化网络设备。。
图5所示装置中,
所述软件管理模块503,进一步用于:在资源收集模块501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之前,向所有硬件资源下发注册软件。
图5所示装置中,
所述资源收集模块501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时,用于:
接收各硬件资源启动时基于所述注册软件发送的注册报文,获取并存储注册报文中携带的硬件资源信息。
图5所示装置中,
所述硬件资源包括计算硬件资源和I/O硬件资源。
图5所示装置中,
所述计算硬件资源信息包括硬件资源的ID、MAC地址、计算性能;
所述资源分配模块502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时,用于:根据控制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和硬件资源池中各计算硬件资源的计算性能,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资源并分配给控制平面;
所述资源分配模块502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时,用于:根据业务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和硬件资源池中各计算硬件资源的计算性能,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资源并分配给业务平面。
图5所示装置中,
所述I/O硬件资源信息包括硬件资源的ID、MAC地址、带宽接入能力;
所述资源分配模块502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时,用于:根据接入平面的I/O接口数量及各I/O接口的带宽接入能力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I/O硬件资源并分配给接入平面。
图5所示装置中,
所述计算硬件资源为通用服务器或专用CPU。
图5所示装置中,
所述I/O硬件资源为具有特定I/O接口的线卡或者盒式设备。
图5所示装置中,
所述交换平面使用标准二层以太网链路连接硬件资源池中的所有硬件资源,实现所有硬件资源的全互连。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装置进行了说明,该装置是可以软硬件结合的可编程设备,下面给出本发明实施例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装置的硬件架构组成,具体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装置的硬件架构组成示意图,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CPU(中央处理器)、内存和其他硬件;其中,
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数据,包括:硬件资源信息、注册软件、控制平面软件、业务平面软件、接入平面软件等软件版本信息。
内存,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当所述指令代码被执行时完成的操作主要为装置中的资源收集模块、资源分配模块和软件管理模块等模块完成的功能,这里不再详述。
CPU,用于与内存通信,进行信息收发,包括:收集硬件资源信息、下发软件到硬件资源;读取和执行内存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代码,完成装置中的资源收集模块、资源分配模块和软件管理模块等模块完成的功能;用于与非易失性存储器通信,读/写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数据,包括:硬件资源信息、注册软件、控制平面软件、业务平面软件、接入平面软件等软件版本信息。
其中,资源收集模块,用于接收CPU收集的硬件资源信息;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需求以及所述硬件资源信息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以及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软件管理模块,用于接收CPU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取的控制平面软件、业务平面软件、接入平面软件等软件信息,并将控制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将业务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将接入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所述控制平面、所述业务平面、所述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以构成虚拟化网络设备。软件管理模块还用于接收CPU从非易失性存储器读取的注册软件信息,并将注册软件下发到所有硬件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装置只是一个具体的例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与本实施例描述不同结构实现,例如,执行上述指令代码时所完成的操作,也可以由特定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另外,上述的CPU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如果是多个,则由多个CPU共同负责读取和执行所述指令代码。因此,本申请对装置的具体结构不作具体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所有硬件资源由交换平面全互连,构成硬件资源池;
根据需求以及所述硬件资源信息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以及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
将控制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将业务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将接入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所述控制平面、所述业务平面、所述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以构成虚拟化网络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之前,进一步包括:向所有硬件资源下发注册软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的方法为:
接收各硬件资源启动时基于所述注册软件发送的注册报文,获取并存储注册报文中携带的硬件资源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件资源包括计算硬件资源和I/O硬件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硬件资源信息包括硬件资源的ID、MAC地址、计算性能;
所述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的方法为:根据控制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和硬件资源池中各计算硬件资源的计算性能,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资源并分配给控制平面;
所述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的方法为:根据业务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和硬件资源池中各计算硬件资源的计算性能,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资源并分配给业务平面;
所述I/O硬件资源信息包括硬件资源的ID、MAC地址、带宽接入能力;
所述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的方法为:根据接入平面的I/O接口数量及各I/O接口的带宽接入能力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I/O硬件资源并分配给接入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硬件资源为通用服务器或CPU;
所述I/O硬件资源为具有特定I/O接口的线卡或者盒式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平面使用标准二层以太网链路连接硬件资源池中的所有硬件资源,实现所有硬件资源的全互连。
8.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资源收集模块,用于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所有硬件资源由交换平面全互连,构成硬件资源池;
资源分配模块,用于根据需求以及所述硬件资源信息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以及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
软件管理模块,用于将控制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将业务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将接入平面软件下发给所述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使得所述控制平面、所述业务平面、所述接入平面通过交换平面交互报文以构成虚拟化网络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件管理模块,进一步用于:在资源收集模块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之前,向所有硬件资源下发注册软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收集模块收集至少一个硬件资源上报的硬件资源信息时,用于:
接收各硬件资源启动时基于所述注册软件发送的注册报文,获取并存储注册报文中携带的硬件资源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硬件资源包括计算硬件资源和I/O硬件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硬件资源信息包括硬件资源的ID、MAC地址、计算性能;
所述资源分配模块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控制平面的硬件资源时,用于:根据控制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和硬件资源池中各计算硬件资源的计算性能,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资源并分配给控制平面;
所述资源分配模块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业务平面的硬件资源时,用于:根据业务平面的计算性能需求和硬件资源池中各计算硬件资源的计算性能,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计算资源并分配给业务平面;
所述I/O硬件资源信息包括硬件资源的ID、MAC地址、带宽接入能力;
所述资源分配模块从硬件资源池中分配用作接入平面的硬件资源时,用于:根据接入平面的I/O接口数量及各I/O接口的带宽接入能力需求,从硬件资源池中选择I/O硬件资源并分配给接入平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硬件资源为通用服务器或CPU;
所述I/O硬件资源为具有特定I/O接口的线卡或者盒式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任一权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换平面使用标准二层以太网链路连接硬件资源池中的所有硬件资源,实现所有硬件资源的全互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3552.2A CN10481136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PCT/CN2015/071394 WO2015110054A1 (en) | 2014-01-24 | 2015-01-23 | Generating virtual network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33552.2A CN10481136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361A CN104811361A (zh) | 2015-07-29 |
CN104811361B true CN104811361B (zh) | 2018-06-15 |
Family
ID=53680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33552.2A Active CN10481136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11361B (zh) |
WO (1) | WO20151100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61972B (zh) * | 2018-12-21 | 2022-09-09 | 陕西商洛发电有限公司 | 一种工业信息控制一体化平台的安全架构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46928A (zh) * | 2007-11-28 | 2009-06-0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虚拟机器监视器以及多处理器系统 |
CN102104542A (zh) * | 2011-01-14 | 2011-06-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转发和控制分离网络件架构下实现业务集群路由器的方法 |
CN102752147A (zh) * | 2012-07-17 | 2012-10-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创建网络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843286A (zh) * | 2011-06-24 | 2012-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路由器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067287A (zh) * | 2013-01-18 | 2013-04-24 | 浙江工商大学 | 在转发和控制分离架构下实现虚拟可编程路由器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147814A1 (en) * | 2001-04-05 | 2002-10-10 | Gur Kimchi | Multimedia devices over IP |
-
2014
- 2014-01-24 CN CN201410033552.2A patent/CN104811361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23 WO PCT/CN2015/071394 patent/WO201511005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46928A (zh) * | 2007-11-28 | 2009-06-0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虚拟机器监视器以及多处理器系统 |
CN102104542A (zh) * | 2011-01-14 | 2011-06-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 转发和控制分离网络件架构下实现业务集群路由器的方法 |
CN102843286A (zh) * | 2011-06-24 | 2012-12-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虚拟路由器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2752147A (zh) * | 2012-07-17 | 2012-10-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创建网络设备的方法及装置 |
CN103067287A (zh) * | 2013-01-18 | 2013-04-24 | 浙江工商大学 | 在转发和控制分离架构下实现虚拟可编程路由器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11361A (zh) | 2015-07-29 |
WO2015110054A1 (en) | 2015-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10337B (zh) | 一种nfv系统的业务实现方法及通信单元 | |
CN107733799B (zh) |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2334112B (zh) | 用于虚拟机网络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1224821B (zh) | 安全服务部署系统、方法及装置 | |
CN102932281B (zh) | 一种资源的动态分配方法及设备 | |
CN104780088A (zh) | 一种业务报文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KR102519631B1 (ko) | 리소스 할당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및 저장 매체 | |
CN104468219A (zh) | 虚拟组网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和设备 | |
CN104184663A (zh) | 基于软件定义网络和一体化标识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14884808B (zh) | 一种网络管理的方法及设备 | |
CN114448937B (zh) | 访问请求的响应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 |
CN104683428A (zh) | 网络业务处理方法与装置 | |
JP2017126238A (ja) | システム管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システム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4050998A (zh) | 实现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05554176A (zh) | 发送报文的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 |
CN109769038A (zh) | 一种配置互联网协议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654559B (zh) | 一种容器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2887117A (zh) | 一种接入、配置网络切片的方法、设备及介质 | |
CN104811361B (zh) | 一种生成虚拟化网络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 |
US8855015B2 (en) | Techniques for generic pruning in a trill network | |
CN114172753A (zh) | 地址预留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 |
CN108259345B (zh) | 端口生成方法和装置 | |
CN114281608A (zh) | 一种业务报文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WO2017023256A1 (en) | Cloud provisioning for networks | |
CN112988320B (zh) | 创建虚拟机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310052 Binjiang District Changhe Road, Zhejiang, China, No. 466, No. Applicant after: Xinhua thre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0053 Hangzhou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310 and No. six road, HUAWEI, Hangzhou production base Applicant before: Huasa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