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03792B - 蔗渣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蔗渣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803792B CN104803792B CN201510207449.XA CN201510207449A CN104803792B CN 104803792 B CN104803792 B CN 104803792B CN 201510207449 A CN201510207449 A CN 201510207449A CN 104803792 B CN104803792 B CN 1048037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gasse
- organic fertilizer
- days
- obtains
- fermen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渣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有机肥料制备与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20~30天,转入第二级发酵,继续发酵,最后经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本发明的原料来源广泛,就地取材,成本较低,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通用性较强,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有机肥特别适用于我国南方典型酸性土壤耕地蔬菜和果树生产,尤其是柠檬、橙、柚子等柑橘果树的丰产优质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有机肥料制备与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甘蔗蔗渣为主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实施的“沃土工程”及发展“绿色食品”和推行“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进一步地推进了有机肥料工厂化的进程。生物有机肥料是指以畜禽粪便、秸秆、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的固体废物、有机垃圾以及城市污泥等为原料,配以多功能发酵菌种剂加工而成的含有一定量功能性微生物的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除了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外,还含有改善肥料或土壤中养分释放能力的功能菌及生防菌,既能向农作物提供多种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培肥土壤,还能提高作物抗病性,对我国农业发展意义很大。
作物施用生物有机肥料后,肥料中的功能性微生物可解磷、解钾,同时有机酸可与钙、镁、铁、铝等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减少磷的固定,可明显提高磷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固体废弃物中的有机质经过生物复合菌群和先进的发酵工艺无害化、减量化和稳定化处后,将其制成生物有机肥料,对保护环境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生物有机肥结合了化肥、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三种肥料的优点,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拮抗作物的病虫害,因此,生物有机肥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
多功能生物有机肥包括复合菌肥料。EM生物有机肥是接菌多功能菌种的一种多功能生物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堆肥分为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好氧堆肥是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根据各种堆肥原料的营养成分和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堆料中碳氮比、颗粒大小、水分含量和pH值等的要求,将各种堆肥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堆积,在合适的水分及通气条件下,使微生物繁殖并降解有机质,从而产生高温,杀死其中的病源菌及杂草种子,使有机物达到稳定化。因而,所有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都将对堆肥过程和最终产品的质量产生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含水率、有机质含量、碳氮比、通气量、温度、pH值、毒物初始浓度等。
生物有机物利用不当则会导致大量环境污染;部分发酵生物有机肥,存在肥料货架期短,存活效果较差,生物有机肥原料复杂,生产工艺有待改善等问题。云南甘蔗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分布近30多家制糖企业,每年最多的制糖企业产生的甘蔗渣、甘蔗滤泥等废弃物有15-20万吨,最小的也是3-5万吨。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废弃物,开展有机肥生产,实现固碳还田,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生物有机肥料的开发生产及应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生物有机肥的开发应用也将为我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业化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通过不同物料的配比及有益微生物的处理,可加快有机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降低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等造成的污染,生物有机肥的发展将会由单功能向多功能方面发展,并根据不同作物研制不同的配方,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我国云南每年上百万吨的甘蔗制糖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工业对资源环境污染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甘蔗蔗渣为主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制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果树产量,改善果树果实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蔗渣生物有机肥,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蔗渣30-65%、 滤泥5-10.0%、 鸡粪5.0-15%、
蔗渣燃烧灰3-8%、 牛粪5-8%、 咖啡渣0-5%、
香料烟杆0-5%、 草炭土3-10%、 尿素1-4%、
硫酸镁0.2-1.5%、 硼粉0-1.2%、 腐殖酸2-6%、
EM菌剂0.5-4%;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上述的蔗渣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30-65%、 滤泥5-10.0%、 鸡粪5.0-15%、
蔗渣燃烧灰3-8%、 牛粪5-8%、 咖啡渣0-5%、
香料烟杆0-5%、 草炭土3-10%、 尿素1-4%、
硫酸镁0.2-1.5%、 硼粉0-1.2%、 腐殖酸2-6%、
EM菌剂0.5-4%;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20~30天,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28-35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所述的一级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2~3天翻堆1~2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2~3天再翻堆1~2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9~12天,一共持续20~30天发酵腐熟处理。
本发明所得的蔗渣生物有机肥料施用时的施肥量是:每亩柠檬、柚子、橙等柑橘、热带果树施肥量为500~1500kg。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甘蔗废弃物、辅料、矿质营养元素及其它成分的合理配比,明确了以甘蔗蔗渣为主原料的生物有机肥配方。本发明的甘蔗废弃物的原料来源广泛,发酵工艺方法易行,操作简便,通用性较强;采用的原料均为就地选材,对原材料的依托性不强,产品生产无环境污染,易于推广生产。
本发明提供的以甘蔗蔗渣为主原料的生物有机肥,配方合理,使用方便它符合我国云南甘蔗产区、南方及周边甘蔗生产国家等地的甘蔗制糖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技术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蔗渣生物有机肥,为生产果树的生物有机肥,能实现提高制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果树产量,改善果树果实品质的目的。
本发明制备的蔗渣生物有机肥,连续两年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柠檬产区典型红壤柠檬园进行试验,两年开展相关对比评价试验,本发明提供的蔗渣生物有机肥为我国南方典型红(赤红)壤柠檬园实现了产量的大幅度提升和品质的明显改善。蔗渣生物有机肥+柠檬专用肥比单施柠檬专用肥的产量高,同时不同程度提高了柠檬果实的品质;本发明蔗渣生物有机肥的产量均比习惯使用有机肥的产量、V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高,产量分别增加18.06%、24.0%;果实Vc含量分别增加12.85%、11.57%;可滴定酸分别增加3.2%、3.0%、可溶性固形物分别增加4.45%、1.5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不同处理施肥对柠檬单株产量的影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清义有机肥由云南保山清义有机肥责任有限公司提供;
柠檬专用肥Ⅰ和柠檬专用肥Ⅱ由玉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提供。
实施例1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65%、 滤泥5.2%、 鸡粪6%、
蔗渣燃烧灰3%、 牛粪5%、 咖啡渣2.5%、
香料烟杆0%、 草炭土6%、 尿素1.2%、
硫酸镁0.6%、 硼粉0.5%、 腐殖酸2.5%、
EM菌剂2.5%;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3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42℃后,每隔2天翻堆1次,堆体温度升至65℃~68℃后,每隔2天再翻堆1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3℃后,控制温度50℃~53℃的范围内堆放9天,一共持续20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28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2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55%、 滤泥5.5%、 鸡粪9.5%、
蔗渣燃烧灰3.5%、 牛粪5.5%、 咖啡渣3.0%、
香料烟杆0.5%、 草炭土9%、 尿素3.0%、
硫酸镁0.3%、 硼粉0.6%、 腐殖酸3.0%、
EM菌剂1.6%;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5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5℃~50℃后,每隔3天翻堆2次,堆体温度升至67℃~70℃后,每隔3天再翻堆2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2℃~55℃后,控制温度52℃~55℃的范围内堆放12天,一共持续30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29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3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58%、 滤泥5.8%、 鸡粪9.0%
蔗渣燃烧灰3.8%、 牛粪5.8%、 咖啡渣2.0%
香料烟杆0.8%、 草炭土3.0%、 尿素2.1%、
硫酸镁1.2%、 硼粉0.0%、 腐殖酸5.5%、
EM菌剂3.0%;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40~15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3℃~46℃后,每隔2天翻堆1次,堆体温度升至66℃~69℃后,每隔3天再翻堆2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1℃~54℃后,控制温度51℃~54℃的范围内堆放11天,一共持续26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30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4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52%、 滤泥6.2%、 鸡粪8.4%
蔗渣燃烧灰4.5%、 牛粪6.3%、 咖啡渣2.2%、
香料烟杆2.0%、 草炭土4.8%、 尿素2.5%、
硫酸镁1.5%、 硼粉1.1%、 腐殖酸5.0%
EM菌剂3.5%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3天翻堆1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2天再翻堆1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10天,一共持续28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31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5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50%、 滤泥6.8%、 鸡粪8.0%、
蔗渣燃烧灰5.2%、 牛粪6.8%、 咖啡渣2.7%、
香料烟杆1.2%、 草炭土6.5%、 尿素2.0%、
硫酸镁0.8%、 硼粉1.0%、 腐殖酸6.0%、
EM菌剂3.0%;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3天翻堆2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2天再翻堆2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11天,一共持续25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32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6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46%、 滤泥7.0%、 鸡粪11%、
蔗渣燃烧灰6.6%、 牛粪7.0%、 咖啡渣3.9%、
香料烟杆2.5%、 草炭土4.2%、 尿素3.2%、
硫酸镁0.9%、 硼粉0.9%、 腐殖酸4.0%、
EM菌剂2.8%;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2天翻堆1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3天再翻堆1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10天,一共持续26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33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7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42%、 滤泥7.2%、 鸡粪12%、
蔗渣燃烧灰7.0%、 牛粪7.5%、 咖啡渣4.0%、
香料烟杆2.5%、 草炭土6.5%、 尿素3.8%、
硫酸镁0.7%、 硼粉0.5%、 腐殖酸5.8%、
EM菌剂0.5%;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2天翻堆2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3天再翻堆2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12天,一共持续29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34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8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36%、 滤泥8.5%、 鸡粪14%、
蔗渣燃烧灰7.2%、 牛粪7.6%、 咖啡渣3.5%、
香料烟杆4.5%、 草炭土8.0%、 尿素2.6%、
硫酸镁0.5%、 硼粉0.6%、 腐殖酸4.5%、
EM菌剂2.5%;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2天翻堆1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3天再翻堆1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9天,一共持续22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35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9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30%、 滤泥9.5%、 鸡粪15%、
蔗渣燃烧灰6.8%、 牛粪8.0%、 咖啡渣4.5%、
香料烟杆5.0%、 草炭土9.5%、 尿素2.5%、
硫酸镁0.2%、 硼粉0.8%、 腐殖酸4.8%、
EM菌剂3.4%;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2天翻堆1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2天再翻堆1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10天,一共持续27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28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10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65%、 滤泥5.0%、 鸡粪5.0%、
蔗渣燃烧灰4.2%、 牛粪5%、 咖啡渣0.0%、
香料烟杆0%、 草炭土8.7% 尿素1.0%、
硫酸镁0.6%、 硼粉0.5%、 腐殖酸2.5%、
EM菌剂2.5%;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3天翻堆1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3天再翻堆1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10天,一共持续24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29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实施例11
步骤(1),按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备料:
蔗渣46%、 滤泥10.0%、 鸡粪5.5%、
蔗渣燃烧灰6.0%、 牛粪5.5%、 咖啡渣5.0%、
香料烟杆0.5%、 草炭土10%、 尿素4.0%、
硫酸镁0.3%、 硼粉1.2%、 腐殖酸2.0%、
EM菌剂4.0%;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步骤(2),将步骤(1)中的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步骤(3),将的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2)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2天翻堆1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3天再翻堆2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11天,一共持续26天发酵腐熟处理,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30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步骤(5),将步骤(4)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蔗渣为主要原料配方的生物有机肥,通过下列试验进行效果验证:
试验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德宏州瑞丽市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柠檬基地进行,试验材料为定植9年柠檬果园,砧木为枳壳砧,品种为尤力克,常规管理。柠檬园为缓坡地,土壤类型为黄色红壤,土壤理化状况为:pH5.43、有机质2.18%、碱解氮98 mg/kg、速效磷111.59 mg/kg、速效钾171.07 mg/kg、有效钙1310.38 mg/kg、有效镁128.6 mg/kg、有效铜1.73 mg/kg、有效锌2.98 mg/kg、有效铁97.43 mg/kg、有效锰12.1mg/kg。
供试肥料为本发明生产的生物有机肥、当地常用的生物有机肥(清义有机肥)、柠檬专用肥Ⅰ(N:P2O5:K2O=16:4:15)和柠檬专用肥Ⅱ(N:P2O5:K2O=12:12:11)。试验将两种有机肥与复合肥分别单独、组合施用,不同有机肥施肥量每株20kg,共设5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8株树,3次重复。各个处理施肥方法均为:10中旬采果促梢肥采用穴施肥;其他时期的施肥方法为滴灌施肥。
表1 不同处理施肥时期与施肥量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组合对2013年度和2014年度的产量均有明显的影响。2013年处理II号-S(本发明蔗渣生物有机肥+柠檬专用肥)的平均单株产量最高,达35.62kg,清义有机肥+柠檬专用肥处理的次之,单施柠檬专用肥的比柠檬专用肥+有机肥混合施肥的产量低;2014年度处理II号-S(本发明蔗渣生物有机肥+柠檬专用肥)的平均单株产量最高,为32.48kg,处理Q-S的次之,为26.18kg;从两年的平均单株产量来看,各处理2014的较2013年有所降低,本配方生物有机肥的产量均比习惯使用有机肥的产量高,分别增加18.06%、24.0%(图1)。
施用不同肥料组合对2013年、2014年度的柠檬果实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总体上是不使用有机肥的出汁率、Vc、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的差异较大。2013年处理对柠檬出汁率的影响不大,2014年不使用有机肥的出汁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2013年、2014年,柠檬果实Vc含量,本发明蔗渣生物有机肥的含量比习惯使用有机肥的产量高,分别增加12.85%、11.57%;可滴定酸分别增加3.2%、3.0%;可溶性固形物的差异不大,本发明蔗渣生物有机肥的含量比习惯使用有机肥的含量分别增加4.45%、1.55%(表2)。
表2 不同处理施肥对柠檬品质的影响
表2中a、b、c小写字母分别代表在p<0.05时的差异显著性水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
1.一种蔗渣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蔗渣30-65%、 滤泥5-10.0%、 鸡粪5.0-15%、
蔗渣燃烧灰3-8%、 牛粪5-8%、 咖啡渣0-5%、
香料烟杆0-5%、 草炭土3-10%、 尿素1-4%、
硫酸镁0.2-1.5%、 硼粉0-1.2%、 腐殖酸2-6%、
EM菌剂0.5-4%;
上述各组分的总和为100%;
经过下列步骤制得:
(1)将蔗渣、滤泥、鸡粪、蔗渣燃烧灰、牛粪、咖啡渣和香料烟杆一起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料;
(2)将草炭土、尿素、硫酸镁、硼粉、腐殖酸及EM菌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预混物料中,进行第一级发酵腐熟处理,发酵20~30天,得到一级发酵物料;
所述的一级发酵的具体操作为:发酵堆放的高度为120~160cm,待堆体温度升至40℃~50℃后,每隔2~3天翻堆1~2次,堆体温度升至65℃~70℃后,每隔2~3天再翻堆1~2次;待堆体温度降至50℃~55℃后,控制温度50℃~55℃的范围内堆放9~12天,一共持续20~30天发酵腐熟处理;
(3),将步骤(2)得到的一级发酵物料转入自然渥堆发酵,在自然条件下继续发酵28-35天,得到自然发酵物料;
(4),将步骤(3)的得到的自然发酵物料计量,包装,得到蔗渣生物有机肥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07449.XA CN104803792B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蔗渣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207449.XA CN104803792B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蔗渣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3792A CN104803792A (zh) | 2015-07-29 |
CN104803792B true CN104803792B (zh) | 2019-02-01 |
Family
ID=53689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207449.XA Active CN104803792B (zh) | 2015-04-28 | 2015-04-28 | 蔗渣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80379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11014A (zh) * | 2015-08-05 | 2015-12-02 | 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 一种高营养发酵液制取的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85023A (zh) * | 2015-08-05 | 2015-11-25 | 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 一种中药渣发酵制备的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52805A (zh) * | 2015-08-05 | 2015-12-16 | 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 一种果树适用的矿质叶面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72572A (zh) * | 2015-10-16 | 2016-01-27 | 阜南县阜合种养农民专业合作联合社 | 一种梨树幼年期栽培基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367329A (zh) * | 2015-10-30 | 2016-03-02 | 马鞍山市心洲葡萄专业合作社 | 一种蔗渣复合土壤修复肥料 |
CN106518357A (zh) * | 2016-10-28 | 2017-03-22 | 何小宁 | 一种苹果幼苗专用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397058A (zh) * | 2016-11-11 | 2017-02-15 | 刘炳贤 | 一种滤泥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
CN106497853B (zh) * | 2017-01-05 | 2019-07-09 | 湖南豫园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甘蔗滤泥发酵菌剂及甘蔗滤泥发酵方法 |
CN107814655A (zh) * | 2017-11-01 | 2018-03-20 | 潘纪鸿 | 一种柑橘果树用的生物有机肥 |
CN108083896A (zh) * | 2017-12-12 | 2018-05-29 | 常州琨瑶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
WO2021006285A1 (ja) * | 2019-07-09 | 2021-01-14 | 四国ケージ株式会社 | 堆肥、および堆肥製造方法 |
CN113493363A (zh) * | 2020-04-02 | 2021-10-12 | 西双版纳旺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甘蔗渣处理工艺 |
CN116462554A (zh) * | 2022-01-11 | 2023-07-21 | 云南奇机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蔗糖厂滤泥及咖啡渣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2157A (zh) * | 2002-12-06 | 2003-04-23 | 广东益万家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蔗渣及滤泥制备活性生物有机肥 |
CN1546437A (zh) * | 2003-12-01 | 2004-11-17 | 华中农业大学 | 一种主要由糖厂废液废渣和腐熟发酵剂组成的有机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1872803A (zh) * | 2005-06-04 | 2006-12-06 | 成官文 |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958522A (zh) * | 2005-11-03 | 2007-05-09 | 余超江 | 用蔗糖厂废弃的酒精废醪液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
CN101177361A (zh) * | 2007-11-16 | 2008-05-14 | 湖南豫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微生物肥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
CN102584489A (zh) * | 2012-02-23 | 2012-07-18 | 唐继鑫 | 一种甘蔗渣发酵高效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045385A (zh) * | 2014-03-25 | 2014-09-17 | 广西凭祥市丰源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
-
2015
- 2015-04-28 CN CN201510207449.XA patent/CN10480379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12157A (zh) * | 2002-12-06 | 2003-04-23 | 广东益万家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蔗渣及滤泥制备活性生物有机肥 |
CN1546437A (zh) * | 2003-12-01 | 2004-11-17 | 华中农业大学 | 一种主要由糖厂废液废渣和腐熟发酵剂组成的有机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
CN1872803A (zh) * | 2005-06-04 | 2006-12-06 | 成官文 |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CN1958522A (zh) * | 2005-11-03 | 2007-05-09 | 余超江 | 用蔗糖厂废弃的酒精废醪液生产有机肥的方法 |
CN101177361A (zh) * | 2007-11-16 | 2008-05-14 | 湖南豫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微生物肥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
CN102584489A (zh) * | 2012-02-23 | 2012-07-18 | 唐继鑫 | 一种甘蔗渣发酵高效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045385A (zh) * | 2014-03-25 | 2014-09-17 | 广西凭祥市丰源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803792A (zh) | 2015-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03792B (zh) | 蔗渣生物有机肥及制备方法 | |
CN104817397B (zh) | 一种以甘蔗滤泥为主原料的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1691317B (zh) | 用茶籽粕生产杀螺型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0460365C (zh) | 一种纳米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 | |
US10287216B2 (en) | Method for directly preparing a fertilizer by using straws and prepared straw organic fertilizer | |
CN101693639A (zh) | 一种葡萄专用肥的制备及施用 | |
CN104987269A (zh) | 一种生物有机型苹果专用肥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5418297A (zh) | 一种可抗病的植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57492A (zh) | 生物酶肥料 | |
CN102942399A (zh) | 生物酶肥料 | |
CN103274772A (zh) | 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的微生物肥料 | |
CN102618293A (zh) | 一种酸化土壤改良剂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 |
CN102951973A (zh) | 木醋液与有机肥混合物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及其调理方法 | |
CN103613448A (zh) | 一种中草药多元绿色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31220A (zh) | 一种新型柑橘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371735A (zh) | 一种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应用 | |
CN104098403A (zh) | 一种蔬菜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3887A (zh) | 一种含有阿维菌素的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方法 | |
CN105084964A (zh) | 一种有机腐熟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439763A (zh) | 一种南方油茶专用微平衡生态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053683A (zh) | 一种适用于马铃薯的减肥增效的制肥施肥方法 | |
CN118619777A (zh) | 一种大棚蔬菜炭基复合有机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 |
Pandiyan et al. | Effect of vermicompost application on soil and growth of the plant Sesamum indicum L | |
CN102249802A (zh) | 生物阿维菌素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823909B (zh) | 中药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EXSB |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22 Address after: 678700 Guangdeng village group, Jinghan Town, Longchuan County, Dehong Dai and Jingpo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ongchuan Longgan Xingchu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78600 No.13, Changqing Road, Ruili City, Dehong Dai and Jingpo Autonomous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STITUTE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CASH CROP,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